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互聯網金融的營銷環境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營銷環境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05 21:41:25

網路營銷的環境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電腦已進入了千家萬戶,圖形界面讓人們遠離了枯燥乏味的指令,INTERNET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更吸引著人們在網上遨遊,各地網吧的興起無疑證明了上網正成為一種時尚。據統計,到96年5月,互聯網已覆蓋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約6000萬用戶,且每年仍在快速地增長。網路的普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於是許多商家盯上了這塊凈土,把營銷作到了網上,於是出現了網上書店、網上花店、網上禮品店等,據悉96年網路商業共售出約5億美元的商品,98 年預計有望達到48億美元,可見市場潛力巨大。

與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網路營銷無疑具有許多明顯的優勢:

一利於取得未來的競爭優勢

中國的許多家庭購買電腦都為了供孩子學習,使他們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而好奇心極強的孩子們大都對電腦甚為著迷,如果能抓住他們的心,當十幾年以後,他們成長為消費者時,早先為他們所熟知的產品無疑會成為他們的首選,也就是說,抓住了現在的孩子,也就抓住了未來的消費主力,也就能順利地佔領未來的市場。從長遠來看,網路營銷能帶給商家長期的利益,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一批忠實顧客。

二決策的便利性、自主性

現在的人們生活在信息充斥的社會中,無論是報紙、雜志、廣播,還是電視,無不充滿著廣告,而最讓人痛恨的莫過於精彩的電視劇中也被見縫插針地安進了廣告,讓人們躲都躲不開,不得不被動地接受各種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廣告的到達率和記憶率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於是,商家感慨廣告難做,消費者抱怨廣告無處不在,而好廣告則太少。網路營銷則全然不同,人們不必面對廣告的轟炸,人們只需根據自己的喜歡或需要去選擇相應的信息,如廠家、產品等,然後如以比較,作出購買的決定。這種輕松自在的選擇,不必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二十四小時皆可,瀏覽的信息可以是國內外任何上網的信息,不用一家家商場跑來跑去比較質量、價格,更不必面對售貨員的「熱情推銷」,完全由自己作主,只需操作滑鼠而已,這樣的靈活、快捷與方便,是商場購物所無法比擬的,尤其受到許多沒有時間或不喜歡逛商場的人士的喜愛。

三成本優勢

在網上發布信息,代價有限,將產品直接向消費者推銷,可縮短分銷環節,發布的信息誰都可以自由地索取,可拓寬銷售范圍,這樣可以節省促銷費用,從而降低成本,使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前來訪問的大多是對此類產品感興趣的顧客,受眾准確,避免了許多無用的信息傳遞,也可節省費用。還可根據訂貨情況來調整庫存量,降低庫存費用。例如網上書店,其書目可按通常的分類,分為社科類、文學類、外文類、計算機類、電子類等,還可按出版社、作者、國別等來進行索引,以方便讀者的查找,還可以辟出專欄介紹新書及內容簡介,而信息的更新也很及時、方便,以較低的場地費、庫存費提供更多更新的圖書,來爭取客源。

四良好的溝通

可以製作調查表來收集顧客的意見,讓顧客參與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使生產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從各方面滿足顧客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而顧客對參與設計的產品會備加喜愛,如同是自己生產的一樣。商家可設立專人解答疑問,幫助消費者了解有關產品的信息,使溝通人性化、個別化。比如汽車生產,廠家可提供各式各樣的發動機、方向盤、車身顏色等供顧客挑選,然後在電腦上試安裝,使顧客能看到成型的汽車,並加以調整,從而汽車也可大量定製,商家也可由此得知顧客的興趣、愛好,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五優化服務

人們最怕遇到兩種售貨員,一種是「冷若冰霜」,讓人不敢買;另一種是「熱情似火」,讓人不得不買,雖推銷成功,顧客卻心中留怨。網路營銷的一對一服務,卻留給顧客更多自由考慮的空間,避免沖動購物,可以更多地比較後再作決定。網上服務可以是24小時的服務,而且更加快捷,有個例子,一個人買了惠普公司的列印機,老是出現問題,通過咨詢得知是列印程序的問題,他於是找到惠普公司的站點,下載了列印程序,問題便解決了,多麼快捷與方便,惠普公司也因此節省了一筆費用。不僅是售後服務,在顧客咨詢和購買的過程中,商家便可及時地提供服務,幫助顧客完成購買行為。通常售後服務的費且占開發費用的67%。提供網路服務可降低此項費用。

六多媒體效果

網路廣告既具有平面媒體的信息承載量大的特點,又具有電波媒體的視、聽覺效果,可謂圖文並茂、聲像俱全。而且,廣告發布不需印刷,節省紙張,不受時間、版面限制,顧客只要需要就可隨時索取。

凡事有利有弊,網路營銷也不例外。

一缺乏信任感

人們仍然信奉眼見為實的觀念,買東西還是要親眼瞧瞧,親手摸摸才放心。這也難怪,許多商家信譽不好,雖是承諾多多,卻說一套,做一套,讓消費者不得不貨比三家,只怕買回家的和介紹的不同,雖是麻煩一點,總比退、換貨時看人臉色要強。還有那一句「本活動之解釋權在本公司」,更讓人不得不三思而後行。網上購物,人們看不到實物,沒有質感,萬一上當怎麼辦?打官司,費時又費錢,贏了也多是得不償失,不如買的時候費點事也值得。網上購物要發展,保證質量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二缺乏生趣

網上購物,面對的是冷冰冰、沒有感情的機器,它沒有商場里優雅舒適的環境氛圍,缺乏三、五成群逛街的樂趣,也沒有精美的商品可供欣賞,有時候,逛街的目的不一定非得是購物,它可以是一種休閑和娛樂,還是享受。網上購物還存在著試用的不便,消費者沒有實地的感受,也沒法從推銷者的表情上來判斷真假,實物總是比圖像來得真實和生動。所以,對許多人來說,網上購物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三技術與安全性問題

我國網路發展水平不高,覆蓋率低,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不過才達到 8%和2%,其它城市就可想而知了。硬體環境的低下,人員水平的不足,以及信息管理與分析能力的缺乏,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網路發展。如果通過電子銀行或信用卡付款,一旦密碼被人截獲,消費者損失將會很大,這也是網路購物發展所必須解決的大難題。

四價格問題

網上信息的充分,使消費者不必再走東竄西的比較價格,只需瀏覽一下商家的站點即可貨比三家,而對商家而言,則易引發價格戰,使行業的利潤率降低,或是導致兩敗俱傷。對一些價格存在一定靈活性的產品,如有批量折扣的,在網上不便於討價還價,可能貽誤商機。

五廣告效果不佳

雖然網路廣告具有多媒體的效果,但由於網頁上可選擇的廣告位以及計算機屏幕等限制,其色彩效果不如雜志和電視,聲音效果不如電視和廣播,創意有很大的局限。

六被動性

網上的信息只有等待顧客上門索取,不能主動出擊,實現的只是點對點的傳播,而且它不具有強制收視的效果,主動權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可以選擇看與不看,商家無異於在守株待兔。

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和溝通的方式,網路營銷還有待於完善和發展,相信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INTERNET的普及,網路必將成為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媒體之外的第五大媒體,成為商家做廣告的選擇之一。

網路營銷環境是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的各種外部條件,即與企業網路營銷活動有關聯因素的部分集合。營銷環境是一個綜合的概念,由多方面的因素組成。環境的變化是絕對的、永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網路技術在營銷中的運用,使得環境更加變化多端。雖然對營銷主體而言,環境及環境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但它也有一定的規律性,我們可通過營銷環境的分析對其發展趨勢和變化進行預測和事先判斷。企業的營銷觀念、消費者需求和購買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中形成並發生變化的。因此,對網路營銷環境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要進行網路營銷環境的分析,首先必須掌握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一、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互聯網路自身構成了一個市場營銷的整體環境,從環境構成上來講,它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要素。

(一)提供資源

信息是市場營銷過程的關鍵資源,是互聯網的血液,通過互聯網可以為企業提供各種信息,指導企業的網路營銷活動。

(二)全面影響力

環境要與體系內的所有參與者發生作用,而非個體之間的互相作用。每一個上網者都是互聯網的一分子,他可以無限制地接觸互聯網的全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三)動態變化

整體環境在不斷變化中發揮其作用和影響。不斷更新和變化正是互聯網的優勢所在。

(四)多因素互相作用

整體環境是由互相聯系的多種因素有機組合而成的,涉及企業活動的各因素在互聯網上通過網址來實現。

(五)反應機制

環境可以對其主體產生影響,同時,主體的行為也會改造環境。企業可以將自己企業的信息通過公司網站存儲在互聯網上;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信息,自己決策。

因此,互聯網已經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工具,而是獨立成為新的市場營銷環境。而且它以其范圍廣、可視性強、公平性好、交互性強、能動性強、靈敏度高、易運作等優勢給企業市場營銷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二、網路營銷的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法律、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影響企業進行網路營銷活動的宏觀條件。宏觀環境對企業短期的利益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企業長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企業一定要重視宏觀環境的分析研究。宏觀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因素。

(一)政治法律環境

包括國家政治體制、政治的穩定性、國際關系、法制體系等。在國家和國際政治法律體系中,相當一部分內容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經濟和市場。所以,我們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

(二)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內部分類最多、具體因素最多,並對市場具有廣泛和直接影響的環境內容。經濟環境不僅包括經濟體制、經濟增長、經濟周期與發展階段以及經濟政策體系等大的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包括收入水平、市場價格、利率、匯率、稅收等經濟參數和政府調節取向等內容。

(三)人文與社會環境

企業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同時企業又是社會成員所組成的一個小的社會團體,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人文與社會環境的內容很豐富,在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之間差別非常明顯。在營銷競爭手段向非價值、使用價值型轉變的今天,營銷企業必須重視人文與社會環境的研究。

(四)科技與教育水平

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科技的基礎是教育,因此,科技與教育是客觀環境的基本組成部分。在當今世界,企業環境的變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非常大的關系,特別是在網路營銷時期,兩者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在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中,教育水平的差異是影響需求和用戶規模的重要因素,已被提到企業營銷分析的議事日程上來。

(五)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客觀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資源、氣候、地形地質、地理位置等。雖然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然狀況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整體上是趨於下降的趨勢,但自然環境制約經濟和市場的內容、形式則在不斷變化。

(六)人口

人是企業營銷活動的直接和最終對象,市場是由消費者來構成的。所以在其他條件固定或相同的情況下,人口的規模決定著市場容量和潛力;人口結構影響著消費結構和產品構成;人口組成的家庭、家庭類型及其變化,對消費品市場有明顯的影響。

三、微觀環境

微觀環境由企業及其周圍的活動者組成,直接影響著企業為顧客服務的能力。它包括企業內部環境、供應者、營銷中介、顧客或用戶、競爭者等因素。

(一)企業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包括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關系及協調合作。企業內部環境包括市場營銷部門之外的某些部門,如:企業最高管理層、財務、研究與開發、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這些部門與市場營銷部門密切配合、協調,構成了企業市場營銷的完整過程。市場營銷部門根據企業的最高決策層規定的企業的任務、目標、戰略和政策,做出各項營銷決策,並在得到上級領導的批准後執行。研究與開發、采購、生產、銷售、財物等部門相互聯系,為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能源供應,並對企業建立考核和激勵機制,協調營銷部門與其他各部門的關系,以保證企業營銷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供應者

供應者是指向企業及其競爭者提供生產經營所需原料、部件、能源、資金等生產資源的公司或個人。企業與供應者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種關系既受宏觀環境影響,又制約著企業的營銷活動,企業一定要注意與供應者搞好關系。供應者對企業的營銷業務有實質性的影響。

(三)營銷中介

營銷中介是協調企業促銷和分銷其產品給最終購買者的公司。主要包括商人中間商,即銷售商品的企業如批發商和零售商;代理中間商(經紀人);服務商,如運輸公司、倉庫、金融機構等;市場營銷機構,如產品代理商、市場營銷咨詢企業等。

由於網路技術的運用,給傳統的經濟體系帶來巨大的沖擊,流通領域的經濟行為產生了分化和重構。消費者可以通過網上購物和在線銷售自由地選購自己需要的商品,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和網上銷售商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站並營銷商品,所以一部分商品不再按原來的產業和行業分工進行,也不再遵循傳統的商品購進、儲存、運銷業務的流程運轉。網上銷售,一方面使企業間、行業間的分工模糊化,形成「產銷合一」、「批零合一」的銷售模式;另一方面,隨著「憑訂單采購」、「零庫存運營」、「直接委託送貨」等新業務方式的出現 ,服務與網路銷售的各種中介機構也應運而生。一般情況下,除了擁有完整分銷體系的少數大公司外,營銷企業與營銷中介組織還是有密切合作與聯系的。因為若中介服務能力強,業務分布廣泛合理,營銷企業對微觀環境的適用性和利用能力就強。

(四)顧客或用戶

顧客或用戶是企業產品銷售的市場,是企業直接或最終的營銷對象。網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消除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創造了一個讓雙方更容易接近和交流信息的機制。互聯網路真正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它不僅給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營銷空間,同時也增強了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廣泛性和可比性。顧客可以通過網路,得到更多的需求信息,使他的購買行為更加理性化。雖然在營銷活動中,企業不能控制顧客與用戶的購買行為,但它可以通過有效的營銷活動,給顧客留下良好的印象,處理好與顧客和用戶的關系,促進產品的銷售。

(五)競爭者

競爭是商品經濟活動的必然規律。在開展網上營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業務與自己相同或相近的競爭對手;研究對手,取長補短,是克敵制勝的好方法。

1.競爭對手的類型

(1)願望競爭者:指滿足消費者目前各種願望的競爭者。

(2)一般競爭者:指以不同的方法滿足消費者同一需要的競爭者。

(3)產品形式競爭者:指滿足消費者某種願望的同類商品在質量、價格上的競爭者。

(4)品牌競爭者:指能滿足消費者某種需要的同種產品的不同品牌的競爭者。

2.應如何研究競爭對手

在虛擬空間中研究競爭對手,既可借鑒傳統市場中的一些做法,但更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首先要利用全球最好的八大導航網查詢競爭對手,這八大導航網是:yahoo、altavista、infoseek、excite、hotbot、webcrawler、lycos、planetsearch。

研究網上的競爭對手主要從其主頁入手,一般來說,競爭對手會將自己的服務、業務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展示在主頁上。從競爭的角度考慮,應重點考察以下八個方面:

(1)站在顧客的角度瀏覽競爭對手網站的所有信息,研究其能否抓住顧客的心理,給瀏覽者留下好感。

(2)研究其網站的設計方式,體會它如何運用屏幕的有限空間展示企業的形象和業務信息。

(3)注意網站設計細節方面的東西。

(4)弄清其開展業務的地理區域,以便能從客戶清單中判斷其實力和業務的好壞。
(5)記錄其傳輸速度特別是圖形下載的時間,因為速度是網站能否留住客戶的關鍵因素。

(6)察看在其站點上是否有別人的圖形廣告,以此來判斷該企業在行業中與其他企業的合作關系。

(7)對競爭對手的整體實力進行考察,全面考察對手在導航網站、新聞組中宣傳網址的力度,研究其選擇的類別、使用的介紹文字,特別是圖標廣告的投放量等。

(8)考察競爭對手是開展網上營銷需要做的工作,而定期監測對手的動態變化則是一個長期性的任務,要時時把握競爭對手的新動向,在競爭中保持主動地位。

總之,每個企業都需要掌握、了解目標市場上自己的競爭者及其策略,力求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抓住有利時機,開辟新的市場。
http://www.cfan.net.cn/info/15965.html
http://www.okec.cn/jhtml/373.html
http://www.eyingxiao.com/Get/wlyxchs/184013863.htm
http://www.u6.com.cn/ulog/U040710.php
請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⑵ 網路營銷環境怎麼分析

要進行網路營銷環境的分析,首先必須掌握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一、構成網路營銷環境的五要素 互聯網路自身構成了一個市場營銷的整體環境,從環境構成上來講,它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要素。



二、網路營銷的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法律、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等因素影響企業進行網路營銷活動的宏觀條件。宏觀環境對企業短期的利益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企業長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企業一定要重視宏觀環境的分析研究。宏觀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因素。


網路營銷環境是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的各種外部條件,即與企業網路營銷活動有關聯因素的部分集合。

⑶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保險營銷分析依據哪些專業理論

摘要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保險營銷分析

⑷ 如何對金融營銷的宏觀環境進行分析

市場營銷宏觀環境因素是較大的主體和社會力量的間接影響企業的營銷活動的發生。主要包括:
首先,人口,環境
1,人口增長率:市場規模
人口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家庭結構,社會結構,民族結構。
3,人口和范圍的地理分布
二,經濟環境
1,直接影響經濟和環境因素:收入,儲蓄和信貸的營銷活動。
2,間接經濟和環境因素影響的營銷活動:(1)(2)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3)區域和行業發展現狀(4)城市化程度
三,自然環境
1,某些自然資源短缺
能源成本上升
3。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4。管理的自然資源和干預越來越
四,技術環境
主要趨勢:
1,全球化的市場營銷活動
2,大規模的營銷信息的實時處理
3,管理活動的成效,以改善
4,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
5,創造更多的財富機會
第五,政治和法律
1,立法
2,公益組織的發展
3議會
政權
第六,社會和文化
1,教育情況
2,宗教
3個值
4消費習俗
5,審美觀念
6,海關
第一次公開提出了金融營銷的概念,由此揭開了金融營銷理論應用的序幕。之後,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與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金融營銷的內容也日益豐富[1]。
在激烈的現代金融競爭中,金融營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開展集約化經營、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可以說,金融營銷是現代金融企業經營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
《金融營銷》力求在介紹傳統的金融營銷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國際上金融營銷活動的最新發展與管理經驗,系統地闡述金融營銷的內容、策略、方法及管理,並結合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實現金融營銷理論與實務的有機結合。

⑸ 互聯網金融營銷的功能具體表現在

互聯網金融營銷的功能具體表現在:

1、動態更新

在傳統的資料庫營銷中,無論是獲取新顧客的資料,還是對老顧客反應的跟蹤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反饋率通常較低,收集到的反饋信息還需要繁瑣的人工錄入,因而資料庫的更新效率很低,更新周期比較長,同時也使得過期、無效數據記錄比例較高,資料庫的維護成本相應也比較大。

網路資料庫則具有數據量大、易於修改、能實現動態數據更新、便於遠程維護等多種優點,還可以實現顧客資料的自我更新。網路資料庫的動態更新功能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同時也更加精確地實現了營銷定位,從而有助於改善營銷效果。

2、顧客主動加入

僅靠現有顧客資料的資料庫是不夠的,除了對現有資料不斷更新維護之外,還需要不斷挖掘潛在顧客的資料,這項工作也是資料庫營銷策略的重要內容。

在沒有藉助互聯網的情況下,尋找潛在顧客的信息一般比較困難,要花很大代價,比如利用有獎銷售或者免費使用等機會要求顧客填寫某種包含有用信息的表格,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而且還受到地理區域的限制,覆蓋的范圍非常有限。

在網路營銷環境中,增加顧客數據要方便得多,而且往往是顧客自願加入網站的資料庫。最新的調查表明,為了獲得個性化服務或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有超過50%的顧客願意提供自己的部分個人信息。

3、改善顧客關系

一個優秀的顧客資料庫是網路營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在互聯網上,顧客希望得到更多個性化的服務,根據顧客個人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是網路資料庫營銷的基本職能,因此,網路資料庫營銷是改善顧客關系最有效的工具。



渠道分類

網路金融營銷渠道按照是否經過中間商環節,可以劃分為直接網路金融渠道和間接網路金融渠道。

1、直接網路金融渠道直接網路金融渠道是指沒有中間商參與,一般由金融機構直接建立的網路渠道。金融服務產品通過該網路渠道可以直接傳遞或者銷售給客戶。現實中,網路金融服務供應商大多以電腦、電話、手機等電子網路為媒介,以客戶自助為特點將金融產品直接分銷給客戶。

例如,大多數金融機構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路服務平台,顧客只要登錄網路金融服務供應商的主頁,就可以享受到網路金融產品和服務。

2、間接網路金融渠道間接網路金融渠道是指通過中間商間接完成網路金融服務。由於網路金融市場本身沒有物流的產生,只有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流通,消費者無法有效地整合需要的信息,因此有市場中間商的介入,通過專業化的服務將信息整合,把金融產品的提供者與接收者雙方聯系起來。

例如,獨立的理財顧問網站可以為顧客提供咨詢服務,代理網路金融服務供應商的服務產品。又如網路金融經紀人可以與顧客、潛在消費者建立廣泛的聯系,向他們推介網路金融產品,在網路金融產品的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間擔當橋梁。

⑹ 宏觀環境會給互聯網金融營銷帶來哪些風險

您好:
網路金融風險:我國的監管狀況及完善對策 摘要:我國的網路金融風險監管存在法律體系不完善、行業協調及風險監管不理想、現行的風險管理模式與網路金融的發展不適應等諸多不足。因此,要通過健全法律制度、加強市場准入管理、完善監管體制、調整監管策略、構建安全體系等措施來加強我國的網路金融風險監管。 關鍵詞:網路金融,風險,監管網路金融是金融與網路技術全面結合的產物,其內容包括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保險、網路期貨、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金融業務。網路金融的發展使我們面臨著不同於傳統金融的新的金融風險形式和類別,認真分析網路金融風險,加強防範和管理,是深化我國金融改革、實現穩健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網路金融風險分析(一)風險來源網路金融主要經營電子貨幣和電子結算等虛擬金融業務,因而除了具有傳統金融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市場風險外,從技術、業務和法律角度分析,還存在以下特定風險:1.技術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安全風險。由於網路金融建立在計算機網路基礎之上,因此計算機網路技術方面的缺陷必然形成其安全隱患:一是目前許多金融機構採用UNIX系統主機終端模式,而UNIX系統未提供主機與終端之間的通訊加密,它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其源代碼已經公開,如從一台聯網的UNIX工作站上使用「跟蹤路由」命令,就可以看見數據從客戶機傳送到伺服器要經過的許多不同節點和系統,因而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二是TCP/IP協議安全性差。由於Internet採用的是TCP/IP協議,該協議在實現上力求簡單高效,而較少考慮安全因素,大多數網上的信息加密程度不高,在電子郵件傳輸過程中很容易被窺探和截獲。三是防火牆安全性不高。目前許多防火牆在配置上無意識地擴大了訪問許可權,從而可能被外部人員利用,從中獲得有用信息。四是未能對來自網路的電子郵件攜帶的病毒及Web瀏覽可能存在的惡意Java/ActiveX4控制項進行有效控制,病毒通過網路擴散與傳染,傳播速度是單機的幾十倍,一旦某個程序被感染,則整台機器、整個網路也很快被感染。在傳統金融中,安全風險可能只帶來局部損失,但在網路金融中,安全風險會導致整個網路的癱瘓,是一種系統性風險。(2)技術選擇風險。網路金融業務的開展必須選擇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來支撐,因而存在技術選擇失誤的風險。這種風險既來自於選擇的技術系統與客戶終端軟體的兼容性差可能導致的信息傳輸中斷或速度降低,也來自於選擇了被淘汰的技術方案,造成技術相對落後、網路過時的狀況,導致技術和商業機會的巨大損失。對於傳統金融而言,技術選擇失誤,只是導致業務流程趨緩,業務處理成本上升,但對網路金融機構而言,則可能失去全部的市場,甚至失去生存的基礎。2.業務風險。網路金融的業務風險主要包括:(1)操作風險。操作風險來源於系統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導致潛在損失的可能性,可能來自網路金融客戶的疏忽,也可能來自網路金融安全系統和其產品的設計缺陷及操作失誤。操作風險主要涉及網路金融賬戶的授權使用、網路金融的風險管理系統、網路金融機構和客戶間的信息交流、真假電子貨幣識別等。(2)市場信號風險。市場信號風險是指由於信息非對稱導致網路金融機構面臨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而引發的業務風險。如由於網路銀行無法在網上鑒別客戶的風險水平而處於不利地位,網上客戶可能利用他們的隱蔽信息和行動做出對自己有利但損害網路銀行利益的決策,以及由於不利的公眾評價而使網路銀行面臨喪失客戶和資金來源的風險等。在虛擬金融服務市場上,客戶不了解每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質量優劣程度,大多數會按照他們對網路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平均質量來確定預期的購買價格,往往出現提供低質量服務的網路金融機構可以被客戶接受,而高質量的網路金融機構卻被排擠出網上市場的現象。(3)信譽風險。信譽風險是指網路金融機構無法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不能樹立自身的良好信譽,從而無法從事金融業務。一旦網路金融機構提供的虛擬金融服務不能達到公眾所預期的水平,或者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反應,或者網路金融機構的安全系統曾經遭到破壞,就形成了網路金融的信譽風險。無論這種破壞的原因是來自內部還是來自外部,都會影響社會公眾對網路金融的商業信心。3.法律風險。網路金融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違反相關法律、規章和制度規定,以及在網上交易中沒有遵守有關權利義務的規定。這些法律和規章制度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財務披露制度、隱私保護法、知識產權保護法和貨幣發行制度等。二是網路金融法律的缺乏。我國網路金融還處於起步階段,相應的法規還相當缺乏,如在網路金融市場准入、交易者的身份認證、電子合同的有效性確認等方面尚無明確而完備的法律規范。因此,利用網路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務,簽定經濟合同在有關權利與義務等方面面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容易陷入不應有的糾紛之中,不僅增加了網路金融的交易費用,甚至還影響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二)類別形式由於網路技術的不斷升級更新,網路金融風險也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徵,目前國際國內網路金融風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別:1.電子扒手。一些被稱為「電子扒手」的金融偷竊者專門竊取別人的網路地址,這類竊案近年呈迅速上升趨勢,因為Internet服務在給金融機構和用戶提供共享資源的同時,也為竊取金融機構、用戶秘密數據的非法「侵入者」提供了機會,一些竊賊盜取金融機構、企業秘密賣給競爭對手,甚至因好奇盜取金融機構和企業密碼,瀏覽企業核心機密。據美國官方統計,每年銀行在網路上被偷竊的資金達6000萬美元,而每年在網路上企圖利用電子化盜竊作案的總數高達5~100億美元。「電子扒手」多數為解讀密碼的高手,作案手段隱蔽,不易被抓獲,通常能夠查獲的約為1/6,而只有2%的網路竊賊被抓獲。2.網上詐騙。網上詐騙已成為世界上第二種最常見的網路風險,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發送電子郵件或在互聯網上提供各種吸引人的免費資料等作為誘餌,當用戶選擇接受時,病毒也隨之進入用戶的計算機中,並偷偷修改用戶的金融軟體。當用戶使用這些軟體進入銀行的網址時,修改後的軟體就會自動將用戶賬戶上的資金轉移到不法分子的賬號上。網上詐騙包括市場操縱、知情人交易、無照經紀人、投資顧問活動、欺騙性或不正當銷售活動、誤導進行高科技投資等10種形式,據北美證券管理者協會調查,估計每年網上詐騙使投資者損失100億美元。3.電腦黑客。「黑客」是指非法入侵電腦系統者。克羅埃西亞3名中學生「闖入」了美國軍方的電腦系統,破譯了五角大樓的密碼,從一個核資料庫中復制了美國軍方的機密文件。據美國參議院一個小組委員會的估計,1995年全球企業界損失在「黑客」手中的財富達8億美元,其中美國企業損失4億美元。出於對「黑客」闖入國家安全防務系統的擔憂,甚至對未來「電子珍珠港襲擊」的防範,目前已經有許多國傢具有製造電子炸彈的能力,這對金融安全問題造成了極大的潛在風險。4.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已經對金融機構電腦系統形成了巨大的威脅,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世界已知的計算機病毒已達18000種,另外尚有上百種待查明的也在流傳。1999年4月26日CIH病毒的爆發,就使我國4萬多台電腦不能正常運行,大多數電腦的C盤數據被毀,其中中國民航的20多台電腦也被感染,部分航班時刻表數據被毀。近期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從2005年8月到2007年10月間,全國感染各類網路銀行木馬及其變種的用戶數量增長了600倍,用戶每月感染病毒及其變種的數量約有160種左右,而且病毒發展正在呈加速上升趨勢。5.信息污染。信息時代帶來信息污染和信息過剩,大量無序的信息不是資源而是災難。互聯網用戶數和網路業務量的急劇增加,帶來了新的問題,包括大量商品廣告等網上「垃圾」,不僅影響到網路金融機構發送和接受信息的效率,更嚴重的是使潛在的風險與日俱增。二、目前我國網路金融風險監管現狀自1998年3月6日,中國銀行成功進行第一筆電子交易,開啟網路銀行序幕以來,網路金融業務獲得了高速發展,但對其風險監管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1.風險監管的法律體系不完善。目前,涉及網路金融的法律和制度僅有2004年8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法》)和2001年6月發布實施的《網路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網路交易平台服務規范》等幾個辦法。「辦法」顯然帶有一些過渡性特徵,對於一些重大問題的規定不夠深入或並未觸及,且條文空洞,可操作性較差,已經不適應網路金融業務的發展實踐。《法》的出台有利於確定電子簽名的法律地位,但對客戶的安全教育並沒有相應的要求,對目前證書存放和容易被導出的風險沒有相應的防範規定,對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與其他商業銀行自建認證中心的法律地位問題也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就風險監管的法律體系而言,還存在諸多空白領域,如:對網路金融交易主體各方的關系(即客戶、金融機構、網路服務商、網上商戶和金融認證機構等)不能依法進行調節,責、權、利及糾紛界定不清;作為跨國界的業務交易平台,網路金融容易產生管轄權、法律適用性、知識產權等法律界定問題,目前尚無專門法規來規范;黑客問題深深困擾著網路金融,在我國金融法規中,對黑客問題的處理和預防存在著模糊之處,《刑法》中量刑也很輕,不足以威懾其犯罪行為;作為故意犯罪,網路金融機構內部工作人員作案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害,但目前並沒有相應的法律來制裁。2.行業協調及風險監管不理想。(1)缺乏統一的行業規劃。由於我國網路金融在起步階段沒有一個負責統籌規劃的部門,整體上缺乏統一和長遠的規劃,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各自為政。(2)缺乏統一的行業技術標准。由於缺乏行業協調,各金融機構網路業務採用的硬軟體標准、數據加密強度、密碼設定、通訊安全控制等核心安全技術、傳輸數據包括格式、用戶介面(如IC卡)標准等關系安全的技術參數,目前仍沒有相應的行業標准。(3)缺乏統一的行業權威。由於統一的金融認證制度建設滯後,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網路金融認證大都採用自己的認證體系,致使已建成的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頒發的電子證書覆蓋率較低。不僅影響網路金融證書的服務效率,而且各家金融機構重復開發認證系統,對社會資源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以上問題的存在,不利於同業服務聯合與行業間的深度合作,也不利於網路金融行業的統籌發展和整體風險防控。3.現行的風險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網路金融的發展。(1)分業監管體制面臨挑戰。網路金融的發展已經逐步突破了傳統金融業的分工,模糊了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之間的界限,尤其是銀行業可以為客戶提供超越時空的服務,這不僅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挑戰,更是對現階段分業監管模式的挑戰。(2)外部監管體制面臨沖擊。網路金融是以全球客戶為服務對象,和傳統金融活動相比,它超越了分支機構設置的局限性,實現了服務對象的廣泛性,這為小金融機構和大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和進一步推動全球金融一體化創造了條件,但同時也增加了監管難度,特別是對我國按經濟區域設置人民銀行和按行政區域建立銀行業監管機構的體制沖擊較大。(3)監管內容亟待充實。網路金融的發展不僅改變了金融機構與客戶的聯系方式,而且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產品銷售方式和交易處理方式,如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在網上企業對企業的商務活動)和B2C(Business to Customer,指在網上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商務活動)結算支付方式等。這一系列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擴張了電子貨幣的發行與創造功能,不僅促使金融市場潛在風險日益加大,而且使現行的金融監管內容亟待充實。(4)風險控制策略急需調整。金融機構在風險控制過程中,主要是表現為事後控制,事前規劃、事中監測與控制明顯不足,風險控制措施表現出很強的事後補救性,在風險控制手段上,表現出靜態性、滯後性,不能隨著業務的發展而不斷地調整控制策略與方法,這與網路金融的發展態勢極不適應。4.監管人才缺乏。網路金融業務的綜合性、高科技性對監管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金融業務和管理知識,又要具有計算機信息系統工程實踐經驗;既要有豐富、扎實的金融法規功底,又要有開拓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寬廣視野,但目前在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中,遠沒有形成一支能滿足網路金融業務監管需要的專業人才隊伍。三、完善對網路金融風險的防範和監控網路金融面臨的風險點多、涉及的利益面廣,有必要從完善法制環境、加強准入管理、健全監管體制、調整監管策略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綜合治理。1.健全法律制度。可考慮以《商業銀行法》、《電子簽名法》和《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為基礎,制定或完善關於網路金融業務的法律和規定。(1)加大網路金融的立法力度。盡快制定《數據保護法》、《電子資金劃撥法》、《信息和通信服務規范法》等,明晰網路金融各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2)對現有法律不適應網路金融發展的部分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刑法》中關於金融計算機犯罪的內容及相關條款,對利用電腦實施的犯罪行為加大量刑力度,威懾「黑客」等不法分子。在《民法》中應體現社會經濟的時代特點,明確造成網路金融風險應根據不同情況相應承擔民事責任。(3)制定網路公平交易規則。在數字簽名的識別和確認、交易證據的保存、交易雙方當事人責任的分擔以及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方面做出詳細規定,以保證交易安全、出現糾紛時數字證據的真實有效和交易中的個人隱私。2.加強市場准入管理。(1)將技術設施狀況作為市場准入的條件之一。申請開辦網路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不僅要有相當規模的網路設備,而且還需要有確認交易對象的合法性、防止篡改交易信息以及防止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關鍵技術。(2)制定嚴密的內控制度。對網路金融業務的公示、信息披露和系統設計等要有制度性安排,對網路金融機構的設立或新業務的開展,必須具備完善的風險識別、鑒定、管理、風險彌補和處置方案。(3)制定、完善各類交易操作規程。對客戶申請開立賬戶、客戶授權的聲明、一般交易程序等擬定細則,防止違法交易和侵害網路金融交易系統的違法犯罪活動。(4)對網路金融業務實行類別管理。制定分類標准,對銀行金融業務能力和資信能力進行分級,從而對網路金融各種業務的開展加以限制和許可。(5)實施靈活的市場准入監管。按照開辦網路金融業務主體和其申報經營的業務不同,除對其資本充足率、流動性等進行檢查外,還要對其交易系統的安全性、電子記錄的准確性和完整性等進行檢查,對網路金融機構普遍建立相關信息資料、獨立評估報告的備案制度進行審查,保證網路金融機構在退出市場時客戶不會因信息缺失而造成損失。3.完善監管體制。(1)健全網路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成立「國家(網路)金融風險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分管領導任主任,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工業與信息產業部、公安部等部門為成員單位,負責推動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立法,制定網路金融風險管理工作規劃,協調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的重大工作事宜。在銀監會內設立「網路金融風險監管司」,作為「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建立「網路金融風險監管小組」,服從「委員會」和「監管司」的工作安排,組成能夠統一指揮、調度靈活的網路金融監管隊伍。(2)加強協同監管。「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和其他相關監管部門之間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相互開放各自的信息資料庫,並定期通報各自的監管情況,促進聯動監管,提高網路金融風險監管的准確性和時效性。(3)加強國際間的網路金融監管合作。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應積極同有關國際組織(如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或與有關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建立網路金融監管合作制度,學習國際上的最新技術,對於可能出現的國際司法管轄權沖突等與相關國際組織或有關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及時進行有效協調。同時,藉助國際間的網路金融監管合作,加強對借用網路銀行方式進行非法避稅、洗錢等行為,對利用網路銀行方式進行跨國走私、非法販賣軍火武器及販賣毒品等活動,對利用網路銀行非法攻擊其他國家網路銀行的電腦黑客網站,以及其他國際犯罪活動進行全方位的監管,形成能有力保障我國網路金融健康運行和對全球網路金融負責的監管體系。4.調整監管策略。(1)不斷提升網路金融監管的現代化水平。在監管實踐中,應提高全面掌握網路金融機構業務經營情況的能力和對網路金融風險的預測水平,增強宏觀控制的系統性和前瞻性,還要加強網路金融監管規范化建設,提高網路金融監管的現代化、科學化水平。(2)完善對網路金融的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內容體系。在現場檢查中要著重對技術要素進行檢查:對網路金融客戶口令管理、網路防火牆功能、網路金融的場地與關鍵設備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確定網路金融是否恰當選擇適用於其環境的加密技術、關於網路金融系統病毒檢測和預防程序。在非現場檢查中要著重檢查業務發展規模,包括交易額、網上銀行客戶數、業務覆蓋區域和盈利能力,監測受到黑客攻擊和入侵的次數、受到病毒感染的次數、業務運作系統出現問題的次數等。(3)建立強制信息披露制度。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比傳統金融業務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規則,規范信息披露的內容、格式、頻度及職責等,通過財務報表、網上公示等手段披露有關網路金融業務的信息。(4)創新監管方式。充分利用網路信息優勢,建立實時跟蹤監測系統,加強監控,同時還可以在網路上採取「制定規則,巡邏抽查」的方式,對網路金融的運行狀況及是否「違規」進行抽查,一旦發現,及時糾正或採取處罰措施。5.構建安全體系。(1)加快研製和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信息技術。包括各種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系統軟體、加密演算法等,從保護國家金融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的角度提高網路安全性能。(2)改進網路運行環境。加強計算機網路和中心機房的管理,加大對計算機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增強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的防攻擊、防病毒能力,維護計算機硬體安全,保證網路銀行所依賴的網路等硬體環境能夠安全正常運轉。(3)實現安全訪問。一方面通過網路的物理隔離和邏輯隔離方式,將非法用戶與物理資源相互隔離,另一方面通過應用系統的身份驗證和分級授權等登錄方式,限制非法用戶的訪問。(4)加強數據管理。統一數據標准,保證全國各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信息共享,同時對網上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跟蹤,建立容災備份,避免數據丟失。(5)建立信任及信任服務機制,通過數字證書為參與網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方面的基礎保障,防範交易及支付過程中的不法行為。6.加快人才培養。(1)進行學科培養。金融或財經院校要把握網路金融發展趨勢,加大金融知識的融合力度,對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網路技術等相關課程要進行交叉教學、重合教學,著力培養復合型、綜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為網路金融監管提供高水平後備人才。(2)適度引進。可以有計劃地從國際市場上引進急需的專業人才,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網路金融監管隊伍人才結構,同時也可以借機學習國際同行的監管經驗和技術。(3)注重對現有監管人員的培訓提高。要積極採取舉辦培訓班、考察學習、交流訪問、異地異行實習、委託培養等多種方式,加強對現有監管人員的培訓,努力建設一支既懂信息技術又熟悉網路金融運作和風險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迅速、有效地促進我國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作者: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 馮靜生3.現行的風險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網路金融的發展。(1)分業監管體制面臨挑戰。網路金融的發展已經逐步突破了傳統金融業的分工,模糊了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之間的界限,尤其是銀行業可以為客戶提供超越時空的服務,這不僅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挑戰,更是對現階段分業監管模式的挑戰。(2)外部監管體制面臨沖擊。網路金融是以全球客戶為服務對象,和傳統金融活動相比,它超越了分支機構設置的局限性,實現了服務對象的廣泛性,這為小金融機構和大金融機構的公平競爭和進一步推動全球金融一體化創造了條件,但同時也增加了監管難度,特別是對我國按經濟區域設置人民銀行和按行政區域建立銀行業監管機構的體制沖擊較大。(3)監管內容亟待充實。網路金融的發展不僅改變了金融機構與客戶的聯系方式,而且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產品銷售方式和交易處理方式,如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在網上企業對企業的商務活動)和B2C(Business to Customer,指在網上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商務活動)結算支付方式等。這一系列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擴張了電子貨幣的發行與創造功能,不僅促使金融市場潛在風險日益加大,而且使現行的金融監管內容亟待充實。(4)風險控制策略急需調整。金融機構在風險控制過程中,主要是表現為事後控制,事前規劃、事中監測與控制明顯不足,風險控制措施表現出很強的事後補救性,在風險控制手段上,表現出靜態性、滯後性,不能隨著業務的發展而不斷地調整控制策略與方法,這與網路金融的發展態勢極不適應。4.監管人才缺乏。網路金融業務的綜合性、高科技性對監管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金融業務和管理知識,又要具有計算機信息系統工程實踐經驗;既要有豐富、扎實的金融法規功底,又要有開拓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寬廣視野,但目前在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中,遠沒有形成一支能滿足網路金融業務監管需要的專業小財迷人才隊伍。

⑺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勢與劣勢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資源開放化,包括開放的平台、資源能得到共享;

成本集約化,信息能實現最大化對稱;

選擇市場化,改變了過去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形式;

渠道自主化,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前端的整合,擴大服務的邊界;

用戶行為價值化,利用雲計算將消費者的行為數據進行分析,從中挖掘商業價值。

總結這些優點,那就是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社交網路,電子商務平台等能夠及時獲取資金供求雙方的信息,而這是令傳統金融模式望其項背的。

但是相較於傳統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互聯網平台不適合出售復雜的、非均質化的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平台的主動營銷能力相對不足;大數據缺乏突破性創新能力。

⑻ 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存款營銷模式分析

這個看你選擇的平台啊,現在比較出名熱門的是理財通可以再微信和QQ登錄,有貨幣基金、回指數基金、答保險理財等多種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有廣發、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四款貨幣產品,指數基金也有易方達、嘉實兩款選擇,可以提供適宜不同的投資者,還是比較實用的。

⑼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從廣義上講,凡是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而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託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互聯網金融模式在未來20年將成主流。
理論上,任何涉及到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現在具備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門戶等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已經出現了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一、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二、P2P小額信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
三、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趨勢一: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初步建立
以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發布《指導意見》為標志,互聯網金融步入規范發展階段。《指導意見》出台後,有的具體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未出台的,一行三會也正在密集起草、徵求意見。「十三五」期間,在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隨著現行法律法規的動態調整,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各業態監管細則將陸續出台,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將初步建立。
趨勢二: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我國支付法規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支付服務主體不斷豐富,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工具進一步發展,支付體系業務處理規模持續擴大,運營官僚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穩健高效運行。
趨勢三: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更加明顯
互聯網金融已經呈現一定的綜合經營特徵。比如說跨行業投資日益增多,部分金融機構依託資金和客戶優勢開展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業務,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從開始實行「子公司分業、集團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模式,眾多互聯網金融的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互聯網金融交叉性產品不斷涌現。「十三五」期間,隨著金融業進一步的對內對外開放,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將更加明顯。
趨勢四:互聯網金融風險特徵依然顯著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一些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實現平台規模經濟效應,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因此出現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的效應,品牌建立過程中會採取諸如免費服務、賠本賺吆喝的惡性競爭,潛在風險很大。
趨勢五: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普惠、共享程度提高
今天,中國具有理財需求的人群有3億~4億人,而為這些人提供服務的理財師還遠遠不夠。這個需求的缺口靠什麼彌補?靠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的無間斷服務,無時空限制,低成本,使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得感增加,不再局限於高端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享受。
趨勢六:互聯網徵信應用更加廣泛
完善的徵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徵信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安全為手段,依託交易化數據分析潛在借款人信用情況,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徵信更廣泛用於P2P網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消費等各種業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經在開發P2P對接系統。數據對接後,平台數據透明,徵信體系將逐步建立,這會掃清以前傳統金融機構不容易觸及的很多角落,使誠信環境大大改善,這是可以期待的。
趨勢七: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進一步融合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並非顛覆與被顛覆的關系,在風險防範和大數據方面運用各有各的優勢,兩者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要充分融合、相互互補,共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反復呼籲的一點。希望傳統金融機構抓緊布局互聯網,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也是大數據、互聯網的密集使用方,未來,在互聯網浪潮之中,應該與互聯網金融有更多的融合。反過來,銀行有天然的大數據,它們過去在這方面的應用也做得非常好,因此,互聯網金融也應與銀行有更多互動。
趨勢八:互聯網金融國際化進程加速
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進行全球謀篇布局,互聯網金融同樣具有這樣的趨勢。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未來的目標是朝著金融強國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光需要我們的銀行業走出去,證券業走出來,還需要我們業已超前的互聯網金融也加速國際化進程,在合適的時候及早走向全球。
趨勢九:互聯網金融地理空間重新積聚
當前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一定的區域集中性特點,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區域成為先發地區。隨著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地理空間重新集聚,互聯網有望向東部、中部輻射,新的區域性互聯網金融中心將陸續出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北地區在我國GDP的佔比較多,但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創業浪潮不夠。這些地區應抓緊時間跟上,否則,將來互聯網金融在地理空間的重新積聚會加劇地方在金融資源上的不平衡。
趨勢十: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作用加強
大數據、雲計算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而區塊鏈的研究在國內尚未形成熱潮。P2P、眾籌,包括互聯網財富管理,都是共享金融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共享金融下,互聯網會被物聯網取代,互聯網TCP協議會被區塊鏈協議取代,但共享金融本質不會變。區塊鏈產生後,是有中心的。互聯網金融的去中介化是對的,但去中介不是去中心。所以,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很好,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不要到最後生於互聯網,死於區塊鏈。

⑽ 互聯網保險營銷現狀分析

互聯網保險在過去近20年裡經歷了興起、發展以及不斷成熟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個時期,分別包括長達10年之久的萌芽期、突飛猛進的探索期、正在經歷的全面發展期和即將到來的爆發期。
一、萌芽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底,中國第一個面向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內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專業中文網站——互聯網保險公司信息網誕生。2000年8月,太保和平安幾乎同時開通了自己的全國性網站。2000年9月,泰康人壽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線」的開通,實現了服務的全程網路化。與此同時,各保險信息網站也不斷涌現。
然而,鑒於當時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整體市場環境尚不成熟,加之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受眾和市場主體對互聯網保險的認識不足,這一階段互聯網保險市場未能實現大規模發展,僅能在有限的范圍內起到企業門戶的資訊作用。隨著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探索期(2008年-2011年)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為中國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伴隨著新的市場發展趨勢,互聯網保險開始出現市場細分。一批以保險中介和保險信息服務為定位的保險網站紛紛涌現。有些網站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由於互聯網保險公司電子商務保費規模相對較小,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因此在渠道資源配置方面處於被忽視的邊緣地帶。保險電子商務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決策者的充分重視,缺少切實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全面發展期(2012年-2013年)
在這一時期,各保險企業信託官方網站、保險超市、門戶網站、離線商務平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等多種方式,開展互聯網業務,逐步探索互聯網業務管理模式。其中,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保險行業也在這一年取得跨越式發展,以萬能險為代表的理財型保險引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市場。
互聯網保險絕不僅僅是保險產品的互聯網化,而是對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是保險公司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保險並不是把保險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售賣這么簡單,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滿足互聯網金融時代應運而生的保險需求,更多地為互聯網企業、平台、個人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保險行業已摸索出一套相對可控、可靠的體系和經驗,確立起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保險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四、爆發期(未來)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等相關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保險行業的電商化奠定了產業及用戶基礎,保險電商化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移動展業凈土掀起互聯網保險新一輪高潮,它將圍繞移動終端開展全方位的保險業務,包括產品銷售、保費支付、移動營銷及客戶維護服務等一系列業務活動。保險業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可分為四步走:第一是無紙化,將紙質保單轉換為電子保單;第二是智能化,在無紙化基礎上,實現展業、投保等業務簡易、規范操作;第三是客制化,為客戶提供回歸保障本質的高級定製保險產品;第四是打造智能移動保險生態系統,包括高級定製的產品線,也包括打破時間、空間局限的全方位移動服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的營銷環境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y5y 瀏覽:501
Y5影院 瀏覽:13
泗水電影院電影時間 瀏覽:369
吳家麗哪個電影最好看 瀏覽:626
邵氏古裝武打片老電影完整版 瀏覽:53
電影僵屍中雙胞胎姐妹怎麼死的 瀏覽:873
早餐新店開業活動促銷方案 瀏覽:880
你過來呀電影名字 瀏覽:666
菜市場促銷活動方案模板 瀏覽:940
蛇魔女泰國版老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35
日本資源小電影網址 瀏覽:119
我也沒摸過胸大的是哪部電影 瀏覽:212
求個網站免費在線 瀏覽:610
露肉的韓國電影 瀏覽:701
女殺人監獄日本電影 瀏覽:182
奈曼旗電影院 瀏覽:813
公司員工崗前培訓方案 瀏覽:818
彭於晏陳妍希電影 瀏覽:232
食人的恐怖片中國 瀏覽:962
電影怎麼能保存到相冊裡面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