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伊利市場定位分析

伊利市場定位分析

發布時間:2022-02-21 05:11:39

1. 伊利產品的品牌營銷策略研究

2003年,伊利公司榮登乳業榜首,其市場營銷策略值得我們去研究。

一、伊利公司的市場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

伊利是全國乳業首家上市公司,2002年又通過增發股票募集了大量的資金。伊利集團董事長鄭俊懷認為盡管資本是促進伊利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對產品質量一以貫之的關注,才是伊利保持驚人發展速度的關鍵。眾所周知,還原奶存在著很大的利潤誘惑,但伊利公司的秉承絕無還原奶的承諾,為消費者建立了健康和可信賴的企業形象。

「用全球的資源,做中國的市場」,這是伊利提出多年的口號。在伊利看來,要在競爭激烈的乳品業市場生存發展,關鍵是控制好鏈條的兩頭——一頭是奶源,一頭是銷售。內蒙古有著發展奶業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但是,資源優勢並不等同於經濟優勢。牧場、奶牛、加工、市場是一個有機的鏈條。要達到頂端的經濟優勢,必然要經過轉化與整合。

伊利首先將重拳用在了加快奶源建設上面。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先後投資2億多元建成了標准化擠奶站360個,建成奶牛飼養專業區15個,向農民發放購牛款1.3億元,使呼市地區的奶牛養殖業達到了年40%的增長速度。伊利開創了「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奶源發展新模式,與千萬個奶戶結成了相互依託、同呼吸、共命運的利益共同體,形成了奶站與養殖小區相呼應、規模與效益同步增長的良好格局。

純奶與酸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市場的主流產品。伊利在區域、人員結構及通路建設方面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主流液態奶還會有二三年較好的上升空間。海洋生物奶、高鎂高鈣高維奶等仍處於製造概念或樹立形象的階段。因此,我們認為,在奶源得到保障的基礎上,首先要認清乳業的發展趨勢,確認主攻方向是常溫奶還是保鮮奶。同時,著手開發差異化產品,作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2.渠道策略

渠道變革正朝著扁平化方向發展:就是減少分銷環節、降低分銷管理重心。這意味著廠方對零售終端開展直銷,以及自己建立奶站。伊利目前還做不到這點,因為它還需要藉助經銷商的財力、銷售網路進一步開拓市場,因此伊利在經銷制基礎上進行深度分銷:就是淡化一批、加強二批,建立強大的二批分銷體系,通常運作模式是片區分銷商制。

液態奶的主導性零售終端是連鎖超市、大賣場與社區奶站。超市與大賣場能為企業帶來品牌的提升,擴大銷量;社區奶站能鎖定顧客,改善現金流量;就通路本身比較而言,社區奶站是企業的專用渠道,顧客很少受競爭品的干擾,因此能保證客源與產品價格的穩定性,然而要建立這樣一條渠道需要較長時間。面對家庭銷售逐漸形成直復營銷模式,電話訂購、送奶上戶在不少地區已漸成氣候。這一銷售方式在當前階段突出的是服務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瓶袋裝牛奶的附加值;進一步的發展將會過渡到客戶資料庫營銷,將突出一對一的個性化營銷與服務。連鎖超市與大賣場是一條公用的渠道,品牌之間相互干擾相當嚴重,顧客對品牌選擇餘地大,並且經常受促銷影響而轉換品牌,因此想穩定客源與保證正常售價往往比較困難。

因此伊利公司充分意識到競爭環境使牛奶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已不適合走多級分銷渠道。2003年,即加大對終端的投入:包括買斷大賣場的堆頭位置,加大伊利形象店的建設、投入大批促銷人員等。2004年依然是持續對大賣場、連鎖超市與社區奶店這些零售終端的掌控與建設,並且逐步重視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機制建設。

3.促銷策略

2004年伊利的廣告投放焦點仍然是央視。2億元的廣告投入,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很龐大的支出,沒有強有力的銷售收入作後盾,是絕對花不起這些錢的。但是相比乳業新軍蒙牛,其以3.2億勇奪央視標王的做法,是不是顯得伊利在營銷方面的保守?我們認為蒙牛的做法雖然突顯了其欲在乳業大展拳腳的雄心,但其決策卻不見得穩健,略顯沖動。其可能憑借事件營銷之勢將品牌建設再上一層樓,但是否以縮減市場費用為代價?如果真如此,作為快速消費品,僅有品牌之名,而不能給予消費者以品牌之實,結果堪憂。

伊利「心靈的天然牧場」定位是相當成功的,給人以一種親切而又迷人的感覺,不失活力、貼近消費者而又沒有盛氣凌人的霸氣。天然牧場,突出了內蒙古奶源的優勢,而通過心靈的溝通又對品牌形象進行了感性的升華。在推廣過程中,輔之較強視覺沖擊力的廣告畫面,取得了消費者的信賴,並逐漸建立起清新健康的品牌形象,這為伊利打下市場銷售神話提供了強有力的感性支持。可以說,伊利成功的品牌定位使其在市場運作中事半功倍。

二、對伊利公司營銷策略的分析與思考

1.形象策劃缺乏連續性

2003年中國本土乳品企業之爭很精彩,但競爭手法同質化嚴重,大多停留在策略和戰術層面上,採取的促銷手法基本上是降價和買贈,而且是沒有間斷地在執行,乳品業之爭達到你死我活的階段。這種競爭手法暴露了我國乳品行業暗藏的危機。當價格戰進行到一定階段,逼近行業的成本底線的時候,將會有眾多的企業被淘汰出局,對於勝出的企業說,實際上也並未取得實質意義上的勝利,當降價價格被公眾認為是正常價格時,利潤已經全面損失。

在經過一年的血拚,同時面臨乳品行業的另一頭蒙牛咄咄逼人的攻勢,伊利並沒有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廣告訴求,前期成功為其建立起品牌形象的「心靈的天然牧場」,但伊利的行銷人員們並未就這一寶貴財富進行挖掘與深化,反而是棄之不顧,離之越來越遠。2003年,伊利推出了以「天天天然,伊利純牛奶」為訴求的呼啦圈牛為代表的系列廣告,並在全國務大中城市進行巡迴路演推廣,但是效果差強人意。歸根結底,是缺乏品牌推廣的延續性和品牌訴求的閃亮點。在營銷策略方面也是採取了跟隨的態度,缺乏主動性和創新,在蒙牛強大的事件(借「神五」推廣其「航天員專用牛奶」)行銷之下,伊利顯得措手無策,2004年,乳業最閃亮的主角可能是蒙牛而非伊利。

伊利2004年的廣告路線,在我們看來並不明朗,建立在感性層面上的「心靈的天然牧場」與建立在理性層面上的「天天天然,伊利純牛奶」,看起來並無關聯,前者有打動人心,引起共鳴之感,而後者卻顯得蒼白無力,停留在純粹的口號上,沒有讓消費者感受到它實質性的內容和依託。我們認為:對前者進行挖掘與深化,是伊利的品牌建設之道。伊利提出要做中國乳業的第一品牌,這就意味著它必須維護好消費者對乳製品恆久的心理期望,那就是絕對的綠色、天然,至鮮至純。為此,伊利必須把自己的經營理念定位在為消費者營造「心靈的天然牧場」,並將這一概念融會到產品和企業文化中。

2.主力產品過於單一,缺乏對產品線的管理

產品線管理策略將對企業提出挑戰,挑戰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如何確立核心產品線與非核心產品線;其二是如何確定不同產品線的戰略目標。對產品線的管理策略不僅限於產品線本身,它還折射出企業經營戰略思想與素養,因為這涉及到企業對行業發展的深刻分析與把握,對企業自身資源的正確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戰略定位等等。在應對第一方面的挑戰時,企業必須了解與把握行業及當地市場的發展趨勢,同時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既有的優勢及可得性資源,進而界定自己有哪些比較性優勢、容易培養哪種核心競爭力,然後才能夠確立自己的核心產品線。應對第二方面的挑戰時,一個多產品線的企業必須對低中高檔產品線作出明確的戰略目標。這些目標反映出不同產品線在開拓市場中的作用,以及為企業帶來不同的效益。一般而言,低檔產品的主要目標是達到一個鋪貨率,中高檔產品的目標主要是提升品牌以及為企業創造贏利。因此,伊利公司採取正確的產品線管理策略不僅能達到產品鋪貨率與贏利的雙重目標,更為重要的是使企業在確定自己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建立起核心競爭力。

3.對經銷商過分依賴,未能適應未來渠道發展的趨勢

在1997年之前,伊利採用的經銷商模式,即產品從企業到一批,一批到二批,然後到終端的營銷模式,這在當時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是一種有效、經濟、快捷的模式。但當市場規模擴大後,經銷商的模式就使伊利的發展受到遏制,銷售上不去,利益得不到保證。1997年伊利將經銷商模式轉變為控制兩端(即一端為奶源,一端為銷售),帶動中間(即批發渠道)的營銷模式。隨著現代KA的快速發展,伊利對渠道在迅速地做出調整:首先對經銷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伊利與經銷商的關系從依賴發展到相互依賴,2003年伊利坐上行業的頭把交椅,在位置上也體現了絕對的優勢,對經銷商的控制也成了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經銷商也承擔著不斷適應伊利的壓力:擔任著開拓商、配送商、策劃商、營運商的全方位的專業公司的角色,從伊利對經銷商的態度來看,這是降低自身營運成本和提高市場操作能力的兩全之策。

但面對白熱化的競爭環境,經銷商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許多經銷商一年辛辛苦苦卻沒有利潤甚至虧本。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經銷商轉化為配送商,其意義在於:廠家承擔一切經營風險,保證合作夥伴的既得利益。作為配送商,每配送一件產品就獲取一份配送費。雖然配送費比經銷制下每件貨加價收入低,但是除車輛外不需要投入許多人力和冷庫費,沒有經營風險,實質是無風險回報。另一方面也預示著,廠傢具有絕對的市場操控權,但同時必須付出巨大的機構營運費用及人員費用。

目前伊利還未具備獨立運作的能力,因此其市場建設也極大地依賴經銷商的合作態度與市場營銷能力。將自己的產品交付於另外人運作,當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但處於目前階段,這卻是一個還須持續的模式。和零售商打交道時,要注意技巧,時時提防。

4.對產品的差異化和消費者忠誠度的培育重視不夠

因為競爭激烈,使得乳品行業促銷此起彼伏,而且到了惡性競爭的地步,乳品企業已習慣採用長期特價、長期買贈促銷的方式進行競爭,在大品牌掀起價格戰的時候,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同時行業的利潤也遭受了巨大損失,這也許是大品牌所始料未及的。牛奶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較高,乳品企業如果單一地用促銷來增加銷量,而忽視了去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那隻會讓自己的品牌力越來越弱。疲勞的、頻繁的促銷戰術會讓消費者習已為常,感覺不到品牌帶來的優惠,更可能會失去其潛在的優越性。

越來越多的乳品企業已經意識到「差異化搶市場」的重要性,益力多挾「活性乳酸菌」橫掃乳品市場,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各乳品企業也不斷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提升品牌的價值感及消費者的認同度:高鈣奶中的天然乳鈣、小型包裝相繼出現早餐奶、學生強化奶等等,種種企業行為表明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細化,乳品行業隨著競爭的加劇,產品不可置疑地朝著細化的方向發展。可以說找出更多的差異,將獲得更多的市場。

5.對營銷管理重視不夠

作為國企,伊利在管理機制上存在著先天俱來的官僚作風。表現在對於市場運作中的實際問題不去解決而糾纏在無意義的爭論中;制訂了管理制度和流程,卻沒有關心執行它們所需要的配套設施是否齊全和完備;最了解市場的人就是業務人員,他們提出的策略往往更有效和更具有殺傷力,但他們的意見不被重視,因而對工作常有不滿。

2. 市場定位在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應用,伊利牛奶

摘要 1、立地條件分析:包括消費容量、增長趨勢等市場分析,還有同類產品及企業、替代品及企業、自身產品的現狀等產品分析。

3. 伊利公司是如何細分市場的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幾大乳業巨頭都在細分市場中獲得利潤增長。 日前,伊利集團(600887)高調推出國內第一款據稱可有效解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問題的「低乳糖奶」。專家對此的評論認為,這對市場的增容將產生重大影響。 據了解,2005年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為21.7公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說,市場增長的重大障礙之一就是中國「乳糖不耐受」或者乳糖酶缺乏人群的大量存在。許多人對牛奶存在不適應性,比如不易消化等情況,這個問題不解決必將造成市場增長的重大障礙。 伊利集團副總裁張劍秋說,公司採用超高溫滅菌(UH T)後無菌添加工藝和「乳糖水解」技術解決了此問題。據伊利市場部人士介紹,此產品研究歷時4年。 伊利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惟一飲用乳製品合作夥伴,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正式贊助奧運會的中國乳製品和食品企業。此次「伊利營養舒化奶」的推出,正是伊利領導市場精神的一次良好體現。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專家組成員表示,「伊利營養舒化奶」是行業中領先的高水解率低乳糖牛奶。 宋昆岡則指出,目前國內乳業正處於「八方求源、遍尋突破」的階段。在眾多廠商還在固守「純奶」、「酸奶」這幾塊「大蛋糕」而一籌莫展的時候,伊利集團高瞻遠矚,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以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為基礎尋求創新,此次「伊利營養舒化奶」的推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伊利營養舒化奶」的推出,預示著中國乳品行業將走出產業發展瓶頸,踏上「以消費者需求為產品基點、以科技創新為主線」的更為理性的道路

4. 乳製品市場定位可行性分析

摘要:我國奶業發展大致經過了家庭副業、專業養殖和規模化養殖三個階段,目前正在更廣泛的領域向現代集約型方向轉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我國奶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奶業生產總值穩步增長,奶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在農業生產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基本確定,發揮了奶業的發展優勢。本文中以奶業發展狀況和養殖科學角度,探討我國奶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創造更多的理論依據。
1.我國奶業現狀與分析 我國奶業隨著國家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農戶分散養殖、專業養殖和規模化養殖三個階段,逐步進入了質量效益型、生態效益型和規模效益型發展時期。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農業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深入,乳品關稅下降,市場開放已成為必然趨勢。對我國奶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和沖擊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未來我國乳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將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根據中美農產品貿易協定中奶製品的關稅減讓,在2004年,奶粉類關稅從25%降至15%,乳酪從50%降至12%,酸奶從50%降至10%。這將對我國奶業形成一定的沖擊。但我國奶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奶製品進出口貿易在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中所佔的比重約0.3%—0.4%,雖然年均凈進口值達到1億美元以上,但與我國巨大的奶產品消費空間比較,進口奶產品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影響甚微。 我國生產的奶粉與進口奶粉相比,同類產品每噸存在3000元人民幣的價格優勢,雖然入世後關稅降低對價格優勢有一定的削弱,但通過科技進步,增強我國奶粉的國際競爭力仍有潛力。在液態奶生產消費方面,我國目前原料奶價格僅為國際市場價格的30%左右,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而且可遵守國際貿易的准則的條件下,效仿美國,諸如「供應市場的液態奶必須100%使用本國生產的第一級原料奶為原料」的規定,採用非關稅措施依法保護本國奶業。因此,液態奶將成為今後我國奶產品消費市場的主體,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帶動我國奶牛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入世更有利於國際資本進入我國奶業,加快我國奶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加速我國奶業經濟的國際化步伐。同時也有利於我國乳製品貿易主體多元化,促進乳製品貿易體制的改革,擴大乳製品國際、國內貿易,為我國奶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2.我國奶業發展趨勢與分析 2.1 奶牛品種優質化 在2006年我國奶牛存欄數為1330萬頭,其中達到我國荷斯坦奶牛品種標準的大約有400萬頭左右,還有900多萬頭低產奶牛急待需要選育提高,而且嚴重影響我國奶牛個體單產量。我國奶牛現狀來看,奶牛產奶量達到5—6噸的較為普遍,超過8噸的很困難。因此,要根據我國奶牛布局,在奶牛規模較大或相對集中的地方,有計劃地擴建中國荷斯坦奶牛MOET核心群育種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快速繁殖高產優質奶牛數量,逐漸推廣全國各地,實現我國奶牛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發展的目標。 2.2 生產方式集約化 過去的「靠天養畜」的粗放形經營模式在一些養牛水平較高的國家已經以集約化、專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所代替。因此,發達國家的養殖場日益趨向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由機械化或電腦程式控制自動完成飼養、擠奶操作、清糞等全部生產過程。尤其在擠奶方面,可完成自動計量、自動脫落擠奶杯,並有多功能的電子顯示器及時顯示出牛奶中的體細胞數等生理生化指標。牛奶則通過密閉管道系統進入冷卻貯奶管,同時,由微機管理系統完成全部擠奶數據記錄

5. 根據伊利與蒙牛的STP戰略分析,得出伊利的優化方面,從產品,價格,渠道,推廣方面談

摘要 蒙牛營銷策略分析

6. 有誰知道伊利與蒙牛廣告主題和市場定位的差異麽

一、蒙來牛、伊利、光明早就進軍自高端牛奶市場了。
二、蒙牛、伊利的大區劃分就能看出些端倪,蒙牛大區基本上是強+弱的結合,伊利的是弱+弱、強+強的格局。
三、蒙牛酸酸乳一直主打音樂,而伊利利用奧運會是全面發展。
四、定位是一樣的,一家出什麼產品,另一家肯定出一種產品與之爭奪市場,競爭對手這個名詞就已經說明他們的市場是一樣的,要不怎麼是對手呢。
有什麼問題留言。

7. 伊利股份宏觀環境分析

牛奶"靠著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儼然成為了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了,不少人都有喝牛奶的習慣。都說投資機會來源於日常生活,不過需要我們在平時多加註意。關於國內乳製品行業的龍頭公司--伊利股份,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


在給大家介紹介紹伊利股份之前,我已經把乳業龍頭股名單整理好放到下面了,點開就能看到:寶藏資料:乳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伊利股份是中國乳製品龍頭,主營液態奶、奶粉、冷飲等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



看了伊利股份公司的簡介之後,伊利股份公司有哪些閃光點是值得我們投資的呢?



亮點一:拓展業務版圖,提升運營效率與產業鏈創新能力,優化資本結構。


通過公司一直的堅持不懈、努力探求,才有了今天的長白山礦泉水項目,項目啟動後,礦泉水的生產能力可達日產千噸級,成為公司拓展非乳業的重要方向以及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公司為了增強對全產業鏈的管控,還提升了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運用能力,使管理運營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其他方面,定增操作在公司得到執行,這對推動公司資本結構優化,資產負債率降低大有益處,可以讓公司保持發展的趨勢。



亮點二:加速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產業鏈的乳業創新基地


為了打造行業新標桿,公司加大資金投入用於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升級戰略的實施。一方面,建設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以及從"戰略到執行"全流程管理的智慧企業運營管理應用平台,完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另一方面,通過建設安全可靠全面計算機網路以及支撐海外業務管理管控,再加上運營要求這一方面最核心應用的體系,增速了公司的國際化進程。除這之外,公司還擴張了乳業創新基地項目的建設,這也將有效提高公司的技術研發實力、鞏固龍頭地位。



由於文章內容有限,關於伊利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還有許多,我疏通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閱:【深度研報】伊利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現下,乳製品行業已經步入消費升級階段,伴隨這消費升級的躍進、人們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覺醒,相比於飲食習慣沒什麼差異的日、韓等國家,我國的乳製品消費量較低,這就意味著乳業公司的業績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作為行業中起帶頭作用的企業,伊利股份在營運能力、收入及凈利潤規模方面遠遠超出了行業平均水平,同時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以及品牌壁壘。未來,在市場業紅利的推動下,公司很可能披荊斬棘、高歌猛進。



總的來說,作為伊利旗下乳製品的忠實粉絲,它產品質量的優良以及品牌效應的強大我在日常中都能切身體會到,它的市場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憑借伊利股份強大的競爭優勢,我認為它的商業版圖會慢慢的擴大,終會一飛沖天、傲視寰宇。



但是文章存在一點延時,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伊利股份未來行情,點擊鏈接,專業投顧在線為你診股,看下伊利股份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伊利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8. 伊利企業和競爭對手的市場分析~

一、一定要有一抄個健康的經營理念襲,這才是企業的發展首要前提,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消費者最關注的是質量問題,這也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將健康的產品為先導,將消費者健康作為一貫的追求目標,才能成為中國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二、永遠不忘產品的核心優勢和品牌的核心價值,在宣傳上給予消費者良好印象。
三、始終警惕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社會重大事件,包括政治、體育、文化、經濟等,都是可以給企業帶來可利用的機會。
在這點上,蒙牛抓住了機遇,有著極其敏銳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號公關活動,抓住了中國人五千年來的飛天夢視線的一瞬,還帶上全民強身的色彩。不得不讓人屈服。四、要清醒認識執行是公關的成功關鍵,確保執行的及時性與層次性,蒙牛在神5成功返航時及時的開展了廣告攻勢,其滲透到每一個可覆蓋的角落,具有深層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

9. 伊利的目標客戶群體都有什麼

伊利的目標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兒童。

閱讀全文

與伊利市場定位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東女鞋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708
市場營銷寓言案例分析 瀏覽:113
上海集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92
5g市場營銷戰略論文 瀏覽:20
文明禮儀培育培訓方案 瀏覽:368
山東影耗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4
旅遊大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08
運輸公司夏季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574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