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IBM、HP等中低端存儲詳細綜合分析報告。
中產階級的品質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發展前景,而中端存儲就是外部磁碟存儲市場的中產階級,不僅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整個市場狀況的晴雨表。
Gartner和IDC在3月初公布的2005年外部磁碟存儲市場調查報告都得出了全年收入增長達兩位數(11.2%和12.1%)的結論,其中中端存儲系統的貢獻最大:
在過去兩年中,按季度計算的收入增長率(與一年前同期相比),EMC的CLARiiON家族除2005年第三季度為20%,其餘11個季度都超過了30%!尤其在Symmetrix DMX-3推出之前,是CLARiiON的出色表現彌補了高端存儲系統相對低迷造成的損失;
惠普(HP)2005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入增長均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但EVA中端存儲陣列的「強勢」增長和高端XP系列的增長幫助其保住了第二的位置;
2005年全年IBM收入增長在25%左右,第四季度的增長率更接近50%,而中端存儲系統收入在4Gb/s的TotalStorage DS4800的推動下增長超過40%;
以中端存儲為主的戴爾(Dell)全年增長約40%,第四季度更接近60%;
Network Appliance(NetApp)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入增長均在23%左右,在FAS3000系列的推動下超越Sun排名第六……
可是,上述廠商能否代表整個市場呢?當然!根據Gartner的統計,加上HDS(日立存儲系統)和Sun,前七大廠商在2005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所佔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3.5%和81.6%,比一年前的75.8%和77.8%有所上升。由此可見,大型廠商對存儲行業的控制是相當……的強。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把中端存儲系統的研究范圍圈定在EMC、惠普、IBM、HDS、戴爾、NetApp和Sun這前七大存儲系統廠商的相應產品中應該具有足夠的代表性。不過,我們下面只列舉了其中六家的產品,因為戴爾的中端存儲系統OEM自EMC。事實上,EMC CLARiiON家族的驕人業績便有戴爾一份功勞。
如何界定中端存儲系統?
在中端存儲系統的界定上,我們主要參考各廠商自己的定義:部分廠商對自己的產品有明確的分類——IBM和HP用「Mid-range」,Sun用「Midrange」,一目瞭然;其他廠商雖然沒有寫得這么直白,但每個系列產品的定位大家也都是很清楚的。不同廠商的中端存儲系統在配置上會有高下之分,不過並不足以形成明顯的分野。
嚴格說來,公認的中端存儲系統范圍要更小一些。舉例來說,HDS將TagmaStore NSC55定位在中端存儲系統中的高端,表面看來其最大72TB的容量確實比地道的中端系統TagmaStore AMS500還低,可實際上NSC55與高端的TagmaStore USP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稱之為入門級的高端存儲系統恐怕更為合適——HDS的兩個OEM客戶HP和Sun就是這么做的。同樣的規則也可以解釋IBM為何要把最大容量只有38.4TB的TotalStorage DS6800劃入企業級(Enterprise,相當於「高端」)存儲系統的行列。
NSC55與DS6800偏小的容量部分歸因於它們僅支持高性能的FC硬碟驅動器(最大300GB),而那些只能使用大容量的SATA/PATA硬碟驅動器(最大500GB)的存儲系統也不能算作中端——如最大容量58TB的StorageTek FlexLine FLX680。最大容量96.7TB的NearStore R200也屬於這類產品,NetApp將它與NearStore虛擬磁帶庫(VTL)一並列為近線存儲(Nearline Storage)是很合理的。
中端存儲系統應該在功能、性能、容量和價格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並能適應主存儲和近線存儲等多種不同的應用需求。高性能的FC硬碟驅動器傳統上一直是主存儲的首選,但SATA硬碟驅動器的經濟性對非實時交易的數據倉庫、目錄服務、軟體開發和災難恢復系統等性能「夠用就好」的應用具有越來越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更不要說非常在意容量和單位價格的二級存儲了,因此同時支持FC和SATA硬碟驅動器已成為中端存儲系統必備的素質。
性能與經濟性不可偏廢
眾所周知,FC(確切地說是FC-AL)和SATA是兩種互不兼容的介面標准,對此最常見的解決方法是同時提供兩種內部介面不同而外部統一為FC連接的磁碟櫃,EMC CLARiiON CX家族和HDS Thunder 9500V系列就是這種做法的代表,我們不妨稱之為磁碟櫃層面的(FC和SATA)混用。
2004年4月,HP宣布聯合希捷(Seagate)推出FATA(Fibre Attached Technology Adapted,光纖連接技術改造)硬碟驅動器,並於當年7月在其EVA 3000/5000中提供了250GB FATA硬碟驅動器的選項。同月,FATA所代表的「低成本、高容量FC介面硬碟驅動器」獲得了FCIA(Fibre Channel Instry Association,光纖通道工業協會)的認可。
FATA硬碟驅動器相當於改用FC介面的SATA硬碟驅動器,從而能夠與傳統的FC硬碟驅動器使用同一種磁碟櫃,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隨意選擇高性能而昂貴(FC)或大容量且廉價(FATA)的硬碟驅動器,提高了靈活性和任務彈性。與SATA相比,FC介面電路較為復雜,加之產量較小,使得FATA硬碟驅動器的價格要高於SATA硬碟驅動器,不過磁碟櫃的精簡可以大致抵消這一不利因素。此外,EMC Symmetrix DMX-3企業級存儲系統中採用的LC-FC(Low Cost Fibre Channel,低成本FC)硬碟驅動器實質上也等同於FATA,但目前尚不清楚會否應用在下一代CLARiiON產品中。
得益於FC的雙埠特性,FATA(或LC-FC)硬碟驅動器的可靠性略高於SATA硬碟驅動器,不過與「正宗的」FC硬碟驅動器還差得遠,出故障的幾率較大。同時,FATA/SATA硬碟驅動器動輒數百GB的容量和相對緩慢的速度使RAID組重建的時間成倍增加,在此期間出現第二個故障硬碟的風險很高。為了避免由此導致的數據丟失,那些能夠在同一RAID組中有兩個硬碟出故障的情況下保護數據的RAID技術開始受到青睞,如HDS所採用的RAID 6(從RAID 5發展而來)和NetApp獨有的RAID-DP(RAID Double Parity,建立在RAID 4基礎上的雙校驗)。
4GFC和iSCSI:旗鼓相當,沖線在即
4Gb/s FC(4GFC)和iSCSI都是中端存儲系統領域的熱點話題,它們代表了兩個方向——單純提升速度和擴展連接能力。
4GFC從2005年開始升溫,由於從那時起只有對其持保守態度的EMC更新了高端存儲系統(Symmetrix DMX-3),因此中端存儲系統理所當然地成為4GFC發展的主戰場。
2005年6月IBM率先以TotalStorage DS4800響應4GFC,HDS TagmaStore AMS系列隨後跟進,HP StorageWorks EVA4000/6000/8000也在半年之後加入行列。EMC雖然升級了CLARiiON CX300/500/700,卻沒有4GFC什麼事,理由是整個大環境還沒有成熟。
現在支持4GFC的HBA和交換機已不難獲得,問題在於硬碟驅動器還沒有到位,甚至AMS系列和EVA4000/6000/8000的後端磁碟介面也還停留在2Gb/s FC(2GFC),只有DS4800剛剛用上支持4GFC的磁碟櫃。
當然,在設計得當的情況下只有主機端連接達到4Gb/s的速度一樣可以提高性能。IBM正計劃為高端的DS6000和DS8000系列提供4GFC支持,EMC也很可能在第二季度推出支持4GFC和iSCSI、代號Sledgehammer(大錘)的新一代CLARiiON系統。
HP為EVA提供的iSCSI連接選件(上),其功能類似於博科iSCSI網關(下)
與對待4GFC的消極態度相比,EMC在iSCSI上的表現要積極得多,因為iSCSI能夠讓用戶在缺乏FC基礎設施的環境中構建(IP)SAN,擴大了市場覆蓋。由於CLARiiON CX300/500/700中沒有必需的乙太網支持,EMC專門推出了僅支持iSCSI的CLARiiON CX300i和500i。類似的問題也困擾著其他廠商——HP的解決之道是通過一個類似iSCSI網關設備的HP StorageWorks EVA iSCSI連接選件使EVA能同時支持FC和iSCSI,而HDS讓AMS系列在2006年初支持iSCSI的計劃還沒有實現。在這方面以NAS起家的NetApp顯然得天獨厚,其FAS3000從一開始就FC、iSCSI和NAS通吃,iSCSI SAN市場排名第一(2005年26.2%)真不是蓋的。
IBM的策略與EMC形成鮮明對照——充當4GFC排頭兵的同時卻對iSCSI很不感冒。iSCSI SAN市場規模還不夠大(2005年增長130%之後仍不到1億美元)的解釋固然有理,藍色巨人在iSCSI上因過於激進屢遭挫折的歷史恐怕也不能忽略。
粗略統計下來,前七大廠商現有的中端存儲系統中4GFC(HDS、HP、IBM、Sun/StorageTek)和iSCSI(Dell、EMC、HP、NetApp)的支持者打了個平手。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產品的下一代都會同時支持4GFC和iSCSI,而EMC的Sledgehammer將是第一個。
EMC CLARiiON:老當益壯,換代可期
在過去的一年中,幾乎所有主要的存儲系統廠商都推出了新一代的中端存儲產品,只有EMC仍在靠兩年前就已問世的CLARiiON CX300/500/700打天下。
不過,這兩年中EMC沒有停止對CLARiiON CX300/500/700的更新和升級。大約在一年前,EMC推出了支持本地iSCSI的CLARiiON CX300i和CX500i,它們採用1Gb乙太網介面,而不是CLARiiON CX300和CX500的2Gb FC介面。最高端的CLARiiON CX700沒有相對應的iSCSI版本。顯然,目前的CLARiiON CX還不能在一個系統內同時支持FC和iSCSI。
又過了半年,EMC宣布對CLARiiON家族進行升級,新版本的CLARiiON包括CX300s、CX500s和CX700s,後面增加的「s」代表scale。硬碟驅動器和存儲控制器之間的點對點連接取代了過時的FC-AL(Fibre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光纖通道仲裁環路)架構。新的結構改善了錯誤隔離,使系統能檢測到將要出故障的硬碟驅動器,這在FC-AL的設計下是比較困難的。EMC將這種點對點連接稱為「UltraPoint」,並特別說明不是一種交換式設計,後者能夠形成冗餘性更好的架構。用戶可通過支持UltraPoint的新磁碟陣列櫃升級現有的CLARiiON型號。內建的直流電源支持允許電信、軍事、油氣勘探公司等機構在野外通過電池來驅動CLARiiON。
被引用了兩年的一張「合影」:CX300、CX700和CX500
新的CLARiiON軟體功能包括:虛擬邏輯單元號(Virtual LUN),允許用戶移動CLARiiON上的數據時無需中斷應用;為改善SnapView和MirrorView產品的復制能力,加入了一致性組支持(MirrorView/S),可以在跨多個卷的時間點和遠程復制時保證數據的一致性;能夠拷貝的LUN數量加倍——MirrorView從50到100,SnapView從100到200;SAN Copy的升級SAN Copy/E允許用戶在CX系列和CLARiiON AX100之間復制,而以前用戶只能在CX500和CX700之間復制。EMC宣稱,新的軟體允許用戶從像分支辦公室這樣的「邊緣」位置向中央數據中心等「核心」位置移動數據,供備份、恢復和報告使用。CLARiiON管理軟體Navisphere Manager也進行了升級,能從一個控制台管理AX100和CX系列。
對4Gb/s FC(4GFC)的支持沒有在這次升級中加入進來,因為當時EMC認為4GFC的環境還沒有真正形成——支持4GFC的交換機、HBA和硬碟驅動器相對缺乏。前不久有消息稱,EMC可能會在今年4月或6月推出支持4GFC和iSCSI連接的新一代CLARiiON CX。
CLARiiON CX300/500/700支持最大容量300GB的FC硬碟驅動器和最大容量500GB的SATA硬碟驅動器,兩種磁碟櫃可同時使用。支持RAID 0, 1, 10, 3, 5,一個RAID組最多可包括16個硬碟驅動器。可配置全局熱備份(hot spare)磁碟,重建優先順序可調整。
HDS AMS:可靠與速度兼顧
2005年7月,HDS推出了4款模塊化存儲產品,即TagmaStore工作組模塊化存儲系統(Workgroup Molar Storage)WMS100,TagmaStore可調整模塊化存儲系統(Adaptable Molar Storage)AMS200、AMS500和TagmaStore網路存儲控制器(Network Storage Controller)NSC55,其中兩款AMS較為符合人們通常對中端存儲的定義。
AMS200和AMS500的目標市場均為中型企業,分別用來取代Thunder 9530V入門級存儲系統和Thunder 9570V高端模塊化存儲系統。兩者均採用共享匯流排的雙控制器架構(可單控制器),數據緩存容量分別是1GB~4GB和2GB~8GB,最大LUN數量分別為512個和2048個。AMS200可升級為AMS500。
最初只有AMS500支持4Gb/s FC(4GFC),現在AMS200以及更低端的WMS100頁都支持4Gb/s主機連接。三款產品均具有4個4Gb/s FC主機埠,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帶主機存儲域的512個虛擬埠的作用。不過,它們的後端磁碟介面還是2Gb/s FC-AL的規格。
HDS TagmaStore AMS200和AMS500
AMS200和AMS500的控制器為4U規格,內置15個FC硬碟驅動器。AMS對FC和SATA混插(intermix)的支持是通過外接不同類型的磁碟櫃(3U,15個驅動器)實現的:AMS200可外接6個,最大硬碟驅動器數量105個,總容量40.5TB(300GB FC硬碟驅動器和400GB SATA硬碟驅動器,下同);AMS500可外接14個,最大硬碟驅動器數量225個,總容量67.5TB(全FC)或88.5TB。
容量更大而可靠性相對較低的SATA硬碟驅動器的使用,意味著RAID組在重建過程中遭遇又一次硬碟故障的風險大為增加,因此AMS200和AMS500除常見的RAID 1, 10, 5之外,加入了對採用雙校驗盤的RAID 6(6D+2P)的支持。與NSC55和WMS100不同的是,AMS200和AMS500還支持強調性能而毫無冗餘度可言的RAID 0,但作用對象僅限於FC硬碟驅動器。通過支持動態備份盤(熱備援)的漫遊,AMS200和AMS500減少了內部拷貝的工作,陣列的性能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AMS200和AMS500不僅可以作為FC SAN的成員,還具備多達8個的NAS連接能力,支持NFS v2/v3、CIFS、FTP和用於管理的HTTP等網路協議。此外,HDS還計劃在2006年上半年為AMS200和AMS500提供本地iSCSI連接能力。
高速緩存分區管理(Cache Partition Manager)在AMS200和AMS500所應用的技術中最為引人注目,它將高速緩存進一步細分,每個高速緩存劃分的部分稱為分區(AMS200最多8個,AMS500最多16個),並有效地使用。LUN定義於WMS和AMS存儲系統內,可以分配給一個分區,客戶可以指定分區的大小。優化主機收集/發送的數據的方法就是根據從主機收到的應用(數據),將最適合的分配分配給LUN。視應用的特性,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優化同一AMS存儲系統。
AMS200和AMS500支持的其他軟體包括Hitachi Resource Manager工具包、HiCommand套件、Hitachi ShadowImage In-System Replication、Hitachi Copy-on-Write Snapshot、Hitachi Volume Security、Hitachi Data Retention Utility、Hitachi Dynamic Link Manager、Hitachi HiCommand Storage Services Manager(AppIQ),此外AMS500還多一個用於遠程拷貝和D2D備份的Hitachi TrueCopy Remote Replication(同步)。
HP EVA:循序漸進,左右逢源
2005年5月中,惠普(HP)在其年度StorageWorks大會上宣布推出企業虛擬陣列(Enterprise Virtual Array,EVA)家族的最新產品EVA4000/6000/8000。
EVA4000和EVA8000分別取代問世已有兩年之久的EVA3000和EVA5000,原有的兩款產品間過大的空檔被EVA6000填補。三款產品均採用4U機架規格的FC雙HSV200控制器,一個42U的機櫃(cabinet)最多可以容納12個M5314B磁碟櫃,因此EVA8000在單個機櫃內支持的硬碟驅動器數量為168個,要達到240個的最大數量還需要增加一個工具機櫃。
EVA4000 2C1D、EVA6000 2C4D和EVA8000 2C12D
FATA(Fibre Attached Technology Adapted,光纖連接技術改造)是EVA4000/6000/8000從EVA3000/5000繼承的「遺產」中最值得一提的技術。作為一種相對廉價的大容量硬碟驅動器,FATA硬碟驅動器採用FC介面——而不是常見的SATA介面,因此可以與高性能的FC硬碟驅動器使用同樣的磁碟櫃,這也是同代的其他中端存儲系統所欠缺的能力。
EVA家族採用將每個邏輯卷都分攤到所有硬碟上的Vraid(Virtual RAID)技術,以充分利用每塊硬碟的性能。EVA4000/6000/8000可管理多達1024個虛擬磁碟(256個/HBA),每個虛擬磁碟的容量在1GB到2TB之間,能夠以1GB為增量動態擴展容量(需要主機操作系統支持)。
今年2月,EVA家族成為業內第一批能夠同時支持iSCSI和4Gb/s FC(4GFC)連接的中端存儲系統。通過使用具有2個乙太網(GbE)埠和2個FC埠的HP StorageWorks EVA iSCSI連接選件,EVA家族可以獲得iSCSI連接能力;而4GFC連接僅限於主機埠,磁碟埠仍然是2Gb/s(2GFC)。此外,還支持EVA陣列連接到XP陣列上以提高虛擬化能力並允許從HP的單一界面對多個廠商的陣列的數據管理。
『貳』 怎樣寫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搞哪方面的市場調查,如服裝、保健品、計算機等等,選准一個方向,才能確定到什麼地方去調查,了解什麼情況,寫什麼內容內容。調查之前,最好要有一個提綱,然後再有目的的去調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市場調查常用的調查方式
入戶訪問
是消費者訪問中最早的一種訪問方式。
其優點是:
1) 訪問員與被訪者之間能夠形成面對面的溝通;
2) 適合比較長的問卷,譬如1小時以上長度的訪問。當問卷長於1.5小時時,還可以採取一部分由訪問員面訪,其它部分留置在被訪者家中允許被訪者有空時自行填答。這就是常規的留置訪問法;
3) 適合於要向被訪者出示產品/卡片的訪問;
4) 適合於需要訪問員演示/操作的訪問等。
缺點是:
1) 由於被訪者不容易接觸,譬如小區電子門/鎖/保安等影響,很難接觸到目標被訪者;
2) 由於被訪者安全意識的提高,拒訪率提高;
3) 由於訪問成功率降低,訪問員不願意參與入戶訪問,訪問員流失率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市場研究公司採用預甄別被訪者群體的方法,即先用電話或者其它方法與目標被訪者溝通,確認接受訪問且時間合適的情況下,再派訪問員過去訪問。
北京神鵰數據是中國起步較早的資料庫營銷研究公司,和多家市場調查公司建立起緊密聯系的數據採集網路。
入戶觀察:
為了保證數據採集的質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標准化面訪數據採集的所有步驟/過程,包括抽樣過程中的抽樣框建立、選點、畫圖、居民戶抽取、間隔等;
2. 對所有這些數據採集點進行統一、定期培訓。培訓他們按照標准進行數據採集、質量控制等;
3. 對每一個項目從抽樣、培訓、訪問控制、問卷質量等多個不同角度進行公開評價與獎懲;
4. 每年一次全面評價各個數據採集點的質量等指標,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優勝劣汰的制度,即獎勵優秀的抽樣員、訪問員、督導等,對於質量最差的後幾位進行淘汰,培養新的數據採集點。
到用戶家中或者生活區域、工作區域觀察用戶擺放、使用、移動、操作產品的特徵。隨著個性化時代的到來,市場細分越來越細致的今天,客戶非常關注如何為他們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非常了解用戶的使用行為、特徵、環境等。因此,入戶觀察方法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
入戶觀察強調的是觀察自然狀況下用戶的行為,但市場研究又不能夠突然闖入用戶家中觀察,必須提前與用戶溝通並經過用戶同意後才能夠進入。因此,如何進行巧妙的安排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在自然狀況下觀察需要觀察者能夠很巧妙地捕捉到用戶的每一個有用的細微末節,因此,觀察前的仔細設計顯得非常重要。
觀察可以是完全結構化的,也可以是半結構化的,還可以是完全非結構化的。如何設計,完全取決於項目的情況
街頭攔截
即選定繁華或者(目標)人流較大的戶外場所,訪問員隨機地/有間隔地攔住過往行人,就地進行問卷調查。
街頭攔訪由於是在大街上進行,不宜問卷太長/太復雜/需要展示卡片的訪問。
大部分情況下,街頭攔訪用來做類似於人流觀測、戶外廣告效果測量等類型項目
電話訪問
面訪由於被訪者接觸難以及費用高的問題,從而電話訪問應運而生。最原始的電話訪問就是由訪問員撥通電話後根據問卷訪問被訪者。與面訪的差別就只在於一個是面對面訪問,一個是通過電話訪問。
但這種電話訪問方式並沒有完全表現出電話訪問的快速高效的特點。訪問中非常耗時的步驟除了訪問這個環節(包括各地督導集中培訓約2天,督導到各地去培訓訪問員等)外,還包括郵寄問卷(2天)、審卷(2天)、數據錄入(2天)、這些步驟。因此,更好的電話訪問是計算機輔助的電話訪問(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 CATI)。
CATI將傳統訪問中的撥號、問卷顯示與跳轉、數據審核、數據存儲等步驟全部計算機化,由計算機完成,極大地簡化了訪問員的工作負荷,有利於訪問員將全部精力集中於理解問卷與精確訪問。
電話訪問的優點在於速度快、樣本代表性強、費用低。一般來說,能夠進行真正有代表性抽樣的數據採集方式只有入戶訪問與電話訪問。由於入戶訪問接觸率較低,因此,電話訪問就成為了樣本代表性最強的數據採集方式。就速度來說,CATI中心目前每天能夠完成的訪問量達到4000個。電話訪問不需要督導出差,僅此一項就可以節省客戶近三分之一的項目費用。電話訪問的局限在於問卷不能夠長於1個小時,不適合需要出示卡片的訪問。
2 市場調查十大誤區
企業數據化地解讀市場與消費者不外乎有兩種途徑,或者自己去了解,或者藉助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
很多企業在與市場調查公司合作的過程中,覺得好像做不做市調結論都是一樣的,沒有顯著的成效感。
事實上市場調查這個行業是20 世紀80 年代才進入中國,整個模式從西方輸入,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並不完全適合剛剛起步但是發展迅猛的中國企業,於是屢屢造成這樣的尷尬:市場調查公司覺得自己提供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市場調查數據分析,而企業卻感覺像是花錢聽了一場幾個小時的「市調秀」,沒有實際作戰的指導意義。
誤區一:研究消費者,卻遠離消費者
項目確定----- 研究員設計研究方案----- 設計問卷---- 訪問部收集數據------- 數據處理------ 數據報告------ 研究員做研究報告------- 提案。這是正常一家市場調查公司按照正規的方法和手段操作項目的流程。一切都很正規。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首先由研究員設計方案和問卷,然後由訪問部收集數據,等資料庫好了之後再由研究員開始分析數據寫作報告。這樣的好處就是一個研究員可以同時負責好幾個研究項目,因為研究員可以利用訪問部收集數據以及數據處理的這段時間設計其他項目的方案、問卷。研究員整天坐在辦公室寫方案、問卷、報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費者,而實際卻在遠離消費者。
我們很反對坐在辦公室里做研究,尤其是做這一行的。想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甚至超越專家高度提出問題,「資料速成法」是行不通的。不深入市場進行了解,對數據怎能有感覺?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只能是對市場的敏感度越來越低,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我們提倡泡市場,研究員與消費者進行「親密接觸」與「零距離溝通」。
不管是坐計程車,還是去旅遊,我們都喜歡跟身邊的陌生人交談:問他們的愛好、平時喜歡去哪裡、抽什麼牌子的煙、業余時間如何安排等等。
研究員要長泡市場才有感覺,要和消費者過日子。研究員做任何一個項目,必須要到市場上親自走訪,和消費者面對面接觸。拒絕整天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
誤區二:和營銷脫節
我們在對聖象地板進行研究時發現,消費者選擇復合地板時經常會問:地板能不能承受得住重重的傢具?椅子拖來拖去會不會有痕跡?萬一漏水地板會不會鼓起來?能用多久?地板是不是很平整?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平常,但卻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這些細節為聖象廣告篇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後我們發展出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系列廣告:
《鋼球篇》、《踢踏舞篇》、《小狗篇》、《時鍾篇》、《無縫篇》,很好地解答了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立體展現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特點。
奔著營銷的目的,從策略的角度去做研究,我們提出「營銷調研」:調研要與營銷緊密結合,衡量調研的標准,就是看它能為營銷帶來多少實用價值。
鄉謠牛奶,在我們策劃前叫武帝台牛奶,河北滄州的一個地方品牌。在當地市場上,娃哈哈、樂百氏兩巨頭稱霸。怎樣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突出重圍呢?我們對當地市場情況展開了詳盡的研究。
在大量資料中,我們發現河北滄州是我國最嚴重的高氟區之一,其水源中含有過量的氟,嚴重危害了該地區人民的身體健康。而滄州人普遍都知道這個事實。這個發現引發了我們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的腦海里立即誕生了「鄉謠降氟牛奶」這個嶄新的產品概念。
事實證明,正是由於「降氟」這一獨特賣點使鄉謠在當地市場上迅速崛起,並帶動了系列產品的銷售。現在在河北,鄉謠已經是十分暢銷的品牌了。
如果調研不能為營銷服務,我們認為您的調研肯定是浪費了,不能是為了調研而調研,結果全是一些百分比之類的數據,我們認為調研必須與市場戰略緊密結合,與營銷策劃環環相扣,而且我們相信調研同樣需要策略與創意。
誤區三:熱衷研究模型
「你好,我們是XXX 公司的,我們想做一次市場調查..你們有沒有自己的研究模型呢,據我們了解好多調研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模型..」這是我們最近接到一個客戶電話,這種情況以前也遇到過。
一些研究公司熱衷於開發各種各樣的研究模型,一些客戶往往評價一個研究公司也看這家公司有沒有自己的模型,認為有模型就是專業的,這也是一些研究公司宣傳有什麼模型的原因所在,希望用模型來吸引客戶。但為了比模型而開發一種無意義的框框和模式無異於走火入魔。
我們堅信,僅有模型是遠遠不夠的,圍繞營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才是目的!一切都要圍繞著實效營銷這惟一使命!這才是使調研更具蓬勃生命力的惟一出路。
誤區四:機械化式的調研程序
我們曾經做過空調的普及率調查,傳統的方法是採用入戶研究,但現在一些高檔小區越來越難進入,導致抽樣誤差加大。那怎樣才能得到更准確的數據呢?我們派出訪問員,帶個望遠鏡。只要看看外牆上掛著的小方塊就可以了。家裡有沒有空調?是什麼牌子?一目瞭然。
調研要跳出程式化的框框,不要總是戴著鐐銬跳舞。
第一次使用「量表」,第一次運用投射技術,垃圾調研法的誕生,這些都是調研的大創意。編個小程序提高搜索資料的效率,打破RD、DP、FW採用項目小組制,通過一支煙、一頓飯順利實施了訪問,等等,這些也都非常有創意。
即使表述同樣的數據,有創意的研究員能將其表述得非常生動,使數據有了生命,成為活生生的市場剖面圖和消費形態圖;而在沒有創意的研究員筆下,這些數據卻是僵硬的、乾巴巴的、沒有呼吸的。
有一次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生活狀態。常規的方法是採用深訪,詢問卡車司機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性等。但我們覺得這樣做太膚淺了,經過一番准備,我們的研究員和卡車司機同吃同住同行了五天,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日常生活,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市場調研雖然有科學的程式化的步驟,但在這個動態化的過程中,任何環節都需要創意的幫助。有創意思維的調研人員,總是能十分敏感地抓住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從不讓它們失之交臂。並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個很有創意的假設,然後運用各種調研方法進一步證明這種假設是否確實存在。
我們為一個車載診斷儀器作消費者研究,發現消費者對儀器本身非常感興趣,但購買儀器的要求卻並不強烈。當然,我們通過產品測試很快掌握其原因所在。此時任務已經完成,但我們在調研中,又創造性地探求了消費者對租用這套儀器的需求,在得到消費者積極反應之後,我們又及時地調研了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租用方式和價格。整個調研工作可謂超額完成原來的計劃,令客戶非常滿意。
而在一般情況下,市場研究公司在項目開始後,會很快地根據項目計劃書做出項目預算。這樣在整個項目執行過程中,基本上要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和預算來進行。但是這樣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有時候研究員在項目過程中發現了既定研究內容之外的問題,但由於是計劃之外的問題和費用預算的關系,研究員一般也就不多此一舉,這樣不僅敏感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時也扼殺了研究員的創意積極性,對調研的實效性和實用價值就會造成較大的折損。
調研不是機械化的程式,否則發明一個可執行程式的機器人就可以了。
誤區五:研究員不懂品牌,廣告和策略
「看上去很專業,圖表很漂亮,但是客戶不需要這樣的報告,要深入分析、挖掘數據,平時多看品牌、廣告和營銷方面的書..」這是葉總經常教導我們的話。
多年以前,我們也曾經與其他公司的研究員進行過業務合作,結果不是很理想。論市場研究,沒有問題,但研究框框以外的知識卻很薄弱,分析問題總象漂在水上,深入不下去。在整合營銷傳播時代,光懂研究是不夠的,還必須懂營銷,懂品牌,懂廣告,更要懂策略。這樣我們的報告才能真正做到務實和營銷緊密結合,為企業解決問題。
誤區六:未看清真相和本質
「逆向思維」。換個角度看看,假如你現在是策略決策人員,你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你想了解的內容是什麼?對照一下原來的研究內容,把那些華而不實的問題大刀闊斧砍掉吧,不要心疼,那樣只能增加報告厚度。除了在調研方案設計之前就開始進行這樣的思考外,還要對一些處於萌芽狀的策略進行測試和研究,讓策略少犯錯誤。
「策略性思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相和本質總是在和你捉迷藏。我們曾在圓明園的迷宮里轉來轉去,雲里霧里的。後來爬上附近的石頭一看,裡面的曲曲彎彎一目瞭然。做分析也一樣,必須上升到策略的高度。「這個結論對企業有什麼幫助?」「這個數據如何支持策略的制定?」..從策略的高度多問幾個為什麼,肯定大有收獲。
誤區七:中看不中用
有一客戶講,他們已經找了國內的多家調研公司進行過合作,總的感覺是「中看不中用」。光是數據就把人給砸暈了,哪還能理出個頭緒呢?
調研報告一般有兩種結局:要不一是被遺忘後漸漸放得發霉;要不一是被高效利用傳來傳去翻得破破爛爛。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問企業一個問題:在提案結束後研究公司有沒有對調研報告進行「產品滿意度」研究?或者事隔半年後他們能否再次詢問企業的意見和看法?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請研究公司做了這方面的研究,但仍然不知道該如何運做作市場,該往哪個方向走。其實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籮筐的數據磚頭對企業有什麼用?無數的事件表象對企業有什麼用?我們的分析能不能更高一點,更深一點,更透一點,更實效一點?能不能提供特別針對企業的「中看更中用」的報告呢?我們認為拋給客戶一堆僵硬的數據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誤區八:只做常規數據分析
不要迷失在數據里,真正有用的數據需要仔細挖掘,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是不是有什麼聯系?是否能通過交叉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探索出各種變數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綜合其他條件看,這種關系還存在嗎?這種關系與當地的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嗎?與自己的策略課題有關系嗎?煉就一雙睛睛火眼,深入挖掘數據,洞察本質。
誤區九:一次性調研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很重視調研啊,可為什麼總覺得把握不住消費者呢?回過來我們也要問一句:您對消費者進行了幾次研究?是不是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過一次或多次調研呢?
要想摸透消費者的心,必須不停地與其溝通,長期接觸。過去相差十年才形成代溝,現在一兩年就產生代溝。用兩年前的數據怎麼能解讀今天的消費者呢?
我們經常看到McDonald、KFC、P&G等國際公司總是不斷地進行調研,日積月累便形成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庫。而國內有些企業在跟蹤研究上不太肯投入,總認為做了一次調研就對市場、消費者了解了。當然越來越把握不住消費者了。
誤區十:調研是萬能的
有的企業往往會把市場調研想像成無所不能的。市場策略、廣告創意、活動方案等等都可以通過市場調研來解決,其實不然。市場研究只是輔助決策,使決策更有把握,增加勝算的機會,我們做研究的在和客戶接洽時,也不要做任何超出市場研究范圍的承諾,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市場調查公司利用西方輸入的模式,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來做市場調查,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不能完全用這種思維模式來對待中國的企業。我們要用先進的方法和手段來做市場調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適合中國企業的思維方式。
希望能幫到你哦!!
『叄』 急求一份關於電子產品的市場的調查報告
電子產品市場調查實習報告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一月份數碼攝像機產品品牌榜的情況,同數碼相機市場多家廠商平分市場的情況略有不同,DV產品中數碼電子領域的霸主索尼在這里佔有絕對優勢。憑借著雄厚的資金支持,索尼的產品在性能研發方面要領先於其他廠商,因此反映在產品性能上優勢明顯。同時,索尼在數碼攝像機領域產品種類繁多同時還不時有新品上市,能夠不斷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此次調查中,索尼的DV產品憑借著三十六個百分點的市場關注度排在了品牌榜的首位。
除索尼之外,還有幾個廠商在這方面有著出眾的研發實力,他們分別是松下、三星以及JVC。雖然論產品種類這些品牌還無法同索尼相媲美,但是單論主流產品性能方面他們旗下的產品也都非常出色,在技術水平上可以與索尼相抗衡。這次調查中這三個品牌產品的市場關注度也都超過了十個百分點,分別以百分之十四、百分之十三以及百分之十的關注度比例分列二到四名。
此外還有一些品牌的產品憑借著出色的產品性能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關注度。這些品牌分別是佳能、夏普、東芝、日立以及理光。他們所佔的市場關注度比例分別從八個百分點到兩個百分點不等。除上述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的產品能夠獲得的市場關注度極為有限,這次調查表明其他品牌產品的總體關注比例僅為百分之四。 不同像素產品市場關注程度
對於數碼攝像機而言,產品的像素等級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呈像質量,因此這一指標往往會成為人們選購這類產品時的首選因素。然而由於顯示設備以及存儲介質的限制,一般一款一百萬像素等級的數碼攝像機產品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反映在產品市場關注情況方面,一百到兩百萬像素等級的DV產品佔有著絕對的優勢。在這次調查統計中,這類產品獲得了四十七個百分點的市場關注度,排在各類像素產品之首。
此外,由於價格方面的限制,一百萬像素以下等級的DV產品也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從上面的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這類入門級低端產品的市場關注程度也很高,達到了三十八個百分點。可見消費者在選購這類產品時表現的還是非常理智的,實用性以及高性價比才是他們追求的重點。
對於兩百到三百萬像素以及三百萬以上像素級的高端專業產品來說,現在大多數消費者的選擇還不在這些產品身上,這類產品只屬於特定的專業發燒級用戶去選擇。這兩類產品的市場關注度情況分別為六個與九個百分點。 不同光學變焦倍數產品市場關注度
下面再讓我們來看一下不同光學變焦倍數的數碼攝像機產品的市場關注度情況如何。一款產品光學變焦的倍數越大,就能夠保證再不損失圖像質量的情況下拍攝到更遠的距離。因此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都希望去選擇一款更高光學變焦倍數的產品,但是這也意味著更高的資金投入,所以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一款具有十倍或十二倍光學變焦能力的DV產品已經足夠用了。
這次調查統計的結果也能夠客觀的反映出上面所提到的問題,具有十倍光學變焦能力的DV產品在這一段時間內還是具有極高的人氣,所佔的市場關注度已經超過了半數以上,達到了五十四個百分點之多。可見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DV產品時還是本著夠用就好的原則,而並非一味追求高性能。
除此之外,十二倍光學變焦能力的DV產品的市場關注程度也很高,在這次統計中占據了三十三個百分點的關注度份額。而相比起來,擁有十六倍以上光學變焦的產品所受到的關注度是成反比例的增長態勢。其中十六倍產品關注度為百分之六,二十和二十二倍產品的關注度分別為百分之三和百分之二。
十大最受關注產品
在本次十大最受網友關注DV產品排名中,索尼一個品牌就有四款產品入榜,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索尼產品在種類以及性能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在這些產品之中索尼最新的DCR-PC350E所受到的關注度最高,這款產品採用了331萬像素的單CCD,具有10倍光學變焦能力以及120倍數碼變焦,使用了頂級的卡爾蔡司的Vario- Sonnar T 透鏡。其自上市以來就廣受消費者的關注,這次更是以二十四個百分點的關注度榮登產品榜的首位。
排在此次產品榜第二和第三位的數碼攝像機分別是JVC新品GZ-MC500和另一款索尼的產品DCR-HC15E。這兩款產品獲得的網友關注度比例分別為十七個百分點和十五個百分點,同樣表現的非常出色。
另外還有兩款產品的關注度也都達到了十個百分點以上,這兩款產品分別為JVC的GZ-MC200以及佳能的Optura400,所佔的關注度比例分別為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十。排名這次十大產品後五位的分別是佳能 Elura 80、索尼 HDR-FX1、松下GS200、三星 VP-D6050Si、索尼 DCR-DVD7,這五款產品所得到的關注度從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三不等。
這十款產品作為大多數消費者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現在數碼攝像機領域傑出性價比DV精品
『肆』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搞哪方面的市場調查,如服裝、保健品、計算機等等,選准一個方向,才能確定到什麼地方去調查,了解什麼情況,寫什麼內容內容。調查之前,最好要有一個提綱,然後再有目的的去調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市場調查常用的調查方式
入戶訪問
是消費者訪問中最早的一種訪問方式。
其優點是:
1) 訪問員與被訪者之間能夠形成面對面的溝通;
2) 適合比較長的問卷,譬如1小時以上長度的訪問。當問卷長於1.5小時時,還可以採取一部分由訪問員面訪,其它部分留置在被訪者家中允許被訪者有空時自行填答。這就是常規的留置訪問法;
3) 適合於要向被訪者出示產品/卡片的訪問;
4) 適合於需要訪問員演示/操作的訪問等。
缺點是:
1) 由於被訪者不容易接觸,譬如小區電子門/鎖/保安等影響,很難接觸到目標被訪者;
2) 由於被訪者安全意識的提高,拒訪率提高;
3) 由於訪問成功率降低,訪問員不願意參與入戶訪問,訪問員流失率提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市場研究公司採用預甄別被訪者群體的方法,即先用電話或者其它方法與目標被訪者溝通,確認接受訪問且時間合適的情況下,再派訪問員過去訪問。
北京神鵰數據是中國起步較早的資料庫營銷研究公司,和多家市場調查公司建立起緊密聯系的數據採集網路。
入戶觀察:
為了保證數據採集的質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標准化面訪數據採集的所有步驟/過程,包括抽樣過程中的抽樣框建立、選點、畫圖、居民戶抽取、間隔等;
2. 對所有這些數據採集點進行統一、定期培訓。培訓他們按照標准進行數據採集、質量控制等;
3. 對每一個項目從抽樣、培訓、訪問控制、問卷質量等多個不同角度進行公開評價與獎懲;
4. 每年一次全面評價各個數據採集點的質量等指標,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優勝劣汰的制度,即獎勵優秀的抽樣員、訪問員、督導等,對於質量最差的後幾位進行淘汰,培養新的數據採集點。
到用戶家中或者生活區域、工作區域觀察用戶擺放、使用、移動、操作產品的特徵。隨著個性化時代的到來,市場細分越來越細致的今天,客戶非常關注如何為他們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非常了解用戶的使用行為、特徵、環境等。因此,入戶觀察方法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
入戶觀察強調的是觀察自然狀況下用戶的行為,但市場研究又不能夠突然闖入用戶家中觀察,必須提前與用戶溝通並經過用戶同意後才能夠進入。因此,如何進行巧妙的安排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在自然狀況下觀察需要觀察者能夠很巧妙地捕捉到用戶的每一個有用的細微末節,因此,觀察前的仔細設計顯得非常重要。
觀察可以是完全結構化的,也可以是半結構化的,還可以是完全非結構化的。如何設計,完全取決於項目的情況
街頭攔截
即選定繁華或者(目標)人流較大的戶外場所,訪問員隨機地/有間隔地攔住過往行人,就地進行問卷調查。
街頭攔訪由於是在大街上進行,不宜問卷太長/太復雜/需要展示卡片的訪問。
大部分情況下,街頭攔訪用來做類似於人流觀測、戶外廣告效果測量等類型項目
電話訪問
面訪由於被訪者接觸難以及費用高的問題,從而電話訪問應運而生。最原始的電話訪問就是由訪問員撥通電話後根據問卷訪問被訪者。與面訪的差別就只在於一個是面對面訪問,一個是通過電話訪問。
但這種電話訪問方式並沒有完全表現出電話訪問的快速高效的特點。訪問中非常耗時的步驟除了訪問這個環節(包括各地督導集中培訓約2天,督導到各地去培訓訪問員等)外,還包括郵寄問卷(2天)、審卷(2天)、數據錄入(2天)、這些步驟。因此,更好的電話訪問是計算機輔助的電話訪問(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 CATI)。
CATI將傳統訪問中的撥號、問卷顯示與跳轉、數據審核、數據存儲等步驟全部計算機化,由計算機完成,極大地簡化了訪問員的工作負荷,有利於訪問員將全部精力集中於理解問卷與精確訪問。
電話訪問的優點在於速度快、樣本代表性強、費用低。一般來說,能夠進行真正有代表性抽樣的數據採集方式只有入戶訪問與電話訪問。由於入戶訪問接觸率較低,因此,電話訪問就成為了樣本代表性最強的數據採集方式。就速度來說,CATI中心目前每天能夠完成的訪問量達到4000個。電話訪問不需要督導出差,僅此一項就可以節省客戶近三分之一的項目費用。電話訪問的局限在於問卷不能夠長於1個小時,不適合需要出示卡片的訪問。
2 市場調查十大誤區
企業數據化地解讀市場與消費者不外乎有兩種途徑,或者自己去了解,或者藉助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
很多企業在與市場調查公司合作的過程中,覺得好像做不做市調結論都是一樣的,沒有顯著的成效感。
事實上市場調查這個行業是20 世紀80 年代才進入中國,整個模式從西方輸入,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並不完全適合剛剛起步但是發展迅猛的中國企業,於是屢屢造成這樣的尷尬:市場調查公司覺得自己提供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市場調查數據分析,而企業卻感覺像是花錢聽了一場幾個小時的「市調秀」,沒有實際作戰的指導意義。
誤區一:研究消費者,卻遠離消費者
項目確定----- 研究員設計研究方案----- 設計問卷---- 訪問部收集數據------- 數據處理------ 數據報告------ 研究員做研究報告------- 提案。這是正常一家市場調查公司按照正規的方法和手段操作項目的流程。一切都很正規。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首先由研究員設計方案和問卷,然後由訪問部收集數據,等資料庫好了之後再由研究員開始分析數據寫作報告。這樣的好處就是一個研究員可以同時負責好幾個研究項目,因為研究員可以利用訪問部收集數據以及數據處理的這段時間設計其他項目的方案、問卷。研究員整天坐在辦公室寫方案、問卷、報告,看上去在研究消費者,而實際卻在遠離消費者。
我們很反對坐在辦公室里做研究,尤其是做這一行的。想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甚至超越專家高度提出問題,「資料速成法」是行不通的。不深入市場進行了解,對數據怎能有感覺?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只能是對市場的敏感度越來越低,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我們提倡泡市場,研究員與消費者進行「親密接觸」與「零距離溝通」。
不管是坐計程車,還是去旅遊,我們都喜歡跟身邊的陌生人交談:問他們的愛好、平時喜歡去哪裡、抽什麼牌子的煙、業余時間如何安排等等。
研究員要長泡市場才有感覺,要和消費者過日子。研究員做任何一個項目,必須要到市場上親自走訪,和消費者面對面接觸。拒絕整天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
誤區二:和營銷脫節
我們在對聖象地板進行研究時發現,消費者選擇復合地板時經常會問:地板能不能承受得住重重的傢具?椅子拖來拖去會不會有痕跡?萬一漏水地板會不會鼓起來?能用多久?地板是不是很平整?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平常,但卻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這些細節為聖象廣告篇的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後我們發展出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系列廣告:
《鋼球篇》、《踢踏舞篇》、《小狗篇》、《時鍾篇》、《無縫篇》,很好地解答了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立體展現了聖象地板的產品特點。
奔著營銷的目的,從策略的角度去做研究,我們提出「營銷調研」:調研要與營銷緊密結合,衡量調研的標准,就是看它能為營銷帶來多少實用價值。
鄉謠牛奶,在我們策劃前叫武帝台牛奶,河北滄州的一個地方品牌。在當地市場上,娃哈哈、樂百氏兩巨頭稱霸。怎樣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突出重圍呢?我們對當地市場情況展開了詳盡的研究。
在大量資料中,我們發現河北滄州是我國最嚴重的高氟區之一,其水源中含有過量的氟,嚴重危害了該地區人民的身體健康。而滄州人普遍都知道這個事實。這個發現引發了我們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們的腦海里立即誕生了「鄉謠降氟牛奶」這個嶄新的產品概念。
事實證明,正是由於「降氟」這一獨特賣點使鄉謠在當地市場上迅速崛起,並帶動了系列產品的銷售。現在在河北,鄉謠已經是十分暢銷的品牌了。
如果調研不能為營銷服務,我們認為您的調研肯定是浪費了,不能是為了調研而調研,結果全是一些百分比之類的數據,我們認為調研必須與市場戰略緊密結合,與營銷策劃環環相扣,而且我們相信調研同樣需要策略與創意。
誤區三:熱衷研究模型
「你好,我們是XXX 公司的,我們想做一次市場調查..你們有沒有自己的研究模型呢,據我們了解好多調研公司都開發了自己的模型..」這是我們最近接到一個客戶電話,這種情況以前也遇到過。
一些研究公司熱衷於開發各種各樣的研究模型,一些客戶往往評價一個研究公司也看這家公司有沒有自己的模型,認為有模型就是專業的,這也是一些研究公司宣傳有什麼模型的原因所在,希望用模型來吸引客戶。但為了比模型而開發一種無意義的框框和模式無異於走火入魔。
我們堅信,僅有模型是遠遠不夠的,圍繞營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才是目的!一切都要圍繞著實效營銷這惟一使命!這才是使調研更具蓬勃生命力的惟一出路。
誤區四:機械化式的調研程序
我們曾經做過空調的普及率調查,傳統的方法是採用入戶研究,但現在一些高檔小區越來越難進入,導致抽樣誤差加大。那怎樣才能得到更准確的數據呢?我們派出訪問員,帶個望遠鏡。只要看看外牆上掛著的小方塊就可以了。家裡有沒有空調?是什麼牌子?一目瞭然。
調研要跳出程式化的框框,不要總是戴著鐐銬跳舞。
第一次使用「量表」,第一次運用投射技術,垃圾調研法的誕生,這些都是調研的大創意。編個小程序提高搜索資料的效率,打破RD、DP、FW採用項目小組制,通過一支煙、一頓飯順利實施了訪問,等等,這些也都非常有創意。
即使表述同樣的數據,有創意的研究員能將其表述得非常生動,使數據有了生命,成為活生生的市場剖面圖和消費形態圖;而在沒有創意的研究員筆下,這些數據卻是僵硬的、乾巴巴的、沒有呼吸的。
有一次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生活狀態。常規的方法是採用深訪,詢問卡車司機的生活規律、生活習性等。但我們覺得這樣做太膚淺了,經過一番准備,我們的研究員和卡車司機同吃同住同行了五天,深入了解卡車司機的日常生活,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市場調研雖然有科學的程式化的步驟,但在這個動態化的過程中,任何環節都需要創意的幫助。有創意思維的調研人員,總是能十分敏感地抓住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從不讓它們失之交臂。並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個很有創意的假設,然後運用各種調研方法進一步證明這種假設是否確實存在。
我們為一個車載診斷儀器作消費者研究,發現消費者對儀器本身非常感興趣,但購買儀器的要求卻並不強烈。當然,我們通過產品測試很快掌握其原因所在。此時任務已經完成,但我們在調研中,又創造性地探求了消費者對租用這套儀器的需求,在得到消費者積極反應之後,我們又及時地調研了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租用方式和價格。整個調研工作可謂超額完成原來的計劃,令客戶非常滿意。
而在一般情況下,市場研究公司在項目開始後,會很快地根據項目計劃書做出項目預算。這樣在整個項目執行過程中,基本上要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和預算來進行。但是這樣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有時候研究員在項目過程中發現了既定研究內容之外的問題,但由於是計劃之外的問題和費用預算的關系,研究員一般也就不多此一舉,這樣不僅敏感性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時也扼殺了研究員的創意積極性,對調研的實效性和實用價值就會造成較大的折損。
調研不是機械化的程式,否則發明一個可執行程式的機器人就可以了。
誤區五:研究員不懂品牌,廣告和策略
「看上去很專業,圖表很漂亮,但是客戶不需要這樣的報告,要深入分析、挖掘數據,平時多看品牌、廣告和營銷方面的書..」這是葉總經常教導我們的話。
多年以前,我們也曾經與其他公司的研究員進行過業務合作,結果不是很理想。論市場研究,沒有問題,但研究框框以外的知識卻很薄弱,分析問題總象漂在水上,深入不下去。在整合營銷傳播時代,光懂研究是不夠的,還必須懂營銷,懂品牌,懂廣告,更要懂策略。這樣我們的報告才能真正做到務實和營銷緊密結合,為企業解決問題。
誤區六:未看清真相和本質
「逆向思維」。換個角度看看,假如你現在是策略決策人員,你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你想了解的內容是什麼?對照一下原來的研究內容,把那些華而不實的問題大刀闊斧砍掉吧,不要心疼,那樣只能增加報告厚度。除了在調研方案設計之前就開始進行這樣的思考外,還要對一些處於萌芽狀的策略進行測試和研究,讓策略少犯錯誤。
「策略性思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真相和本質總是在和你捉迷藏。我們曾在圓明園的迷宮里轉來轉去,雲里霧里的。後來爬上附近的石頭一看,裡面的曲曲彎彎一目瞭然。做分析也一樣,必須上升到策略的高度。「這個結論對企業有什麼幫助?」「這個數據如何支持策略的制定?」..從策略的高度多問幾個為什麼,肯定大有收獲。
誤區七:中看不中用
有一客戶講,他們已經找了國內的多家調研公司進行過合作,總的感覺是「中看不中用」。光是數據就把人給砸暈了,哪還能理出個頭緒呢?
調研報告一般有兩種結局:要不一是被遺忘後漸漸放得發霉;要不一是被高效利用傳來傳去翻得破破爛爛。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問企業一個問題:在提案結束後研究公司有沒有對調研報告進行「產品滿意度」研究?或者事隔半年後他們能否再次詢問企業的意見和看法?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請研究公司做了這方面的研究,但仍然不知道該如何運做作市場,該往哪個方向走。其實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籮筐的數據磚頭對企業有什麼用?無數的事件表象對企業有什麼用?我們的分析能不能更高一點,更深一點,更透一點,更實效一點?能不能提供特別針對企業的「中看更中用」的報告呢?我們認為拋給客戶一堆僵硬的數據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誤區八:只做常規數據分析
不要迷失在數據里,真正有用的數據需要仔細挖掘,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是不是有什麼聯系?是否能通過交叉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探索出各種變數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綜合其他條件看,這種關系還存在嗎?這種關系與當地的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嗎?與自己的策略課題有關系嗎?煉就一雙睛睛火眼,深入挖掘數據,洞察本質。
誤區九:一次性調研
有的企業講:我們也很重視調研啊,可為什麼總覺得把握不住消費者呢?回過來我們也要問一句:您對消費者進行了幾次研究?是不是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過一次或多次調研呢?
要想摸透消費者的心,必須不停地與其溝通,長期接觸。過去相差十年才形成代溝,現在一兩年就產生代溝。用兩年前的數據怎麼能解讀今天的消費者呢?
我們經常看到McDonald、KFC、P&G等國際公司總是不斷地進行調研,日積月累便形成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庫。而國內有些企業在跟蹤研究上不太肯投入,總認為做了一次調研就對市場、消費者了解了。當然越來越把握不住消費者了。
誤區十:調研是萬能的
有的企業往往會把市場調研想像成無所不能的。市場策略、廣告創意、活動方案等等都可以通過市場調研來解決,其實不然。市場研究只是輔助決策,使決策更有把握,增加勝算的機會,我們做研究的在和客戶接洽時,也不要做任何超出市場研究范圍的承諾,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市場調查公司利用西方輸入的模式,行業思維、方法、手段來做市場調查,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不能完全用這種思維模式來對待中國的企業。我們要用先進的方法和手段來做市場調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適合中國企業的思維方式。
『伍』 哪位給我個計算機硬體調查報告(市場調查)
計算機專業調查報告
軟體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進入大三逐漸對我所學的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利用寒假時間我通過資料的閱讀和對一些公司調查更深入的認識了軟體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我國的軟體產業從8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現已成為一個重要產業部門,是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主要生力軍之一。我國軟體業發展主要表現為:軟體開發研究已從軟體人員獨立進行步入到軟體開發組協作開發的階段;軟體項目已成為投資大、收益高的系統工程項目。
軟體業發展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從我國軟體業的發展因素看:首先,軟體人才相對較為豐富,十幾年的軟體發展歷程造就了一大批國內軟體人才,這些人才不僅發展著民族軟體事業,也成為國外軟體本地化發展的主要力量。其次,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Internet與計算機的普及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政府大力推行的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為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使國內計算機硬體市場高速發展,也造就了潛在的軟體市場。國家主導的信息化進程為中國軟體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軟體需求,成為軟體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
近期,中國軟體市場呈現出了一些新的變化和特點。經過對國內軟體市場的追蹤研究和分析,對近期軟體市場的總體狀況和特點分析總結如下:
首先,軟體企業從業務到運作全方位地受到互聯網的影響,軟體企業紛紛調整策略,以各種方式向互聯網靠攏;其次,市場活動頻繁,在年度開始以來,大部分廠商都致力於策劃、開展市場推廣活動,推行新理念,發布新產品,同時注重開展市場研究活動。同時,我們注意到,不僅僅是國外大廠商,國內廠商對市場研究的投入也明顯加大;第三,與1999年同期相比,軟體產品的廣告和新聞傳播投放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操作系統的廣告投放量和新聞傳播頻次,比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主要是Linux與Windows2000的廣告宣傳數量猛增所帶動;第四,軟體價格繼續走低,軟體的低價風潮不斷,軟體產品的降價行為似乎已經成為廠商使用的常規武器,新上市的產品或者直接定價較低,或者採用各種手段變相降價;第五,2000年上半年以來,財務及管理類軟體簽約行為較多,由此可以看出國內企業的信息化腳步正在加快。如:開恩簽約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ERP二期實施工程,和佳與河南太行振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和佳ERP將作為河南太行振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CIMS項目的核心產品;南京新中大簽約南京奶業和錦州港務集團;浪潮國強集團與山東德棉集團的簽約,J.D.Kdwards公司與青島海信計算機有限公司達成協議,提供整套ERP系統,恩佳(Scala)的商業管理解決方案公司與武漢NK電纜公司簽訂協議,等等;第七, Linux的影響和響應者日益增加,雖然目前尚缺乏大規模的應用,但Linux受到了產業界的極大重視,眾多的IT廠商對Linux廣闊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越來越多的軟體廠商積極向Linux方向發展。同時,Iinux的應用也在逐步展開。廠商與業界開始把目光投向如何進一步推進Linux的發展策略上來;第八,2006年春節前後的一段時間以來,人才流動十分頻繁,除去常規性的人才流動因素以外,互聯網公司對人才的吸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軟體公司也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沖擊,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第九,年初的時候,由於學生寒假和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雙重作用,是游戲和娛樂類軟體的旺季,市場興隆,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最後,政府對打擊盜版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正版軟體產品的價格有所降低,消費者的正版意識逐步提高,這些積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弘揚了正版軟體的銷售和使用打擊了盜版行為,但距離盜版現象被徹底杜絕還有很大的差距,盜版現象依然十分猖撅。
隨著世界軟體環境的不斷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中國軟體市場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
第一,品牌集中度上升,成為激烈市場競爭的必然趨勢。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已經開始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市場進入;第二,應用需求成為軟體產品技術的發展趨勢。隨著軟體產業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成熟,主流技術將會得到廣泛應用,產品技術的差異性減小,以應用需求為核心將成為產品技術發展的重點;第三,嵌入式軟體成為操作系統市場發展的驅動力,.系統及網路管理軟體需求不斷升溫。隨著大型系統網路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設的不斷完善,如何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系統資源也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需求的重點也將由主機管理、存儲管理和網路管理等基礎架構管理,轉向服務管理和業務優化;第四,企業管理軟體與電子商務軟體市場快速成長。我國有1100多萬家企業 ,信息化建設為軟體產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相對應,電子商務建設對軟體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中小企業對軟體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比重增加,信息安全產品供給結構由局部走向整體。目前我國50%的中小企業還沒有配備計算機,僅有4%的中小企業開展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建設。賽迪顧問預測2002年中小企業IT應用市場規模將增長26.9%。從產品結構看,中小企業IT市場結構也會由"硬"趨"軟"。最後,服務競爭成為軟體市場競爭的關鍵手段,增值化和e化是軟體市場渠道發展的主要方向。
基於對各軟體細分市場的關鍵成功因素的分析,對中國軟體企業競爭優勢的評估,以及借鑒其他國家發展軟體產業的經驗教訓,可以考慮分三個階段發展軟體產業。
第一階段,重點發展面向國內市場的應用軟體、軟體服務、嵌入式軟體、消費類軟體和安全軟體。利用龐大的內需應用市場壯大自己的應用軟體產業,不但是軟體產業迅速發展的捷徑,也是軟體產業支持國家其他經濟領域信息化的重要任務。當然,發展應用軟體需要在成熟先進的平台軟體之上進行,否則將面臨阻礙應用軟體技術產業化的一系列問題:穩定性、售後服務、兼容性等。鑒於此原因,如何在此階段與跨國公司,特別是專於開發操作系統的公司共同合作,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即成為了重要課題。我國的一些軟體企業在這些方面走得比較快,例如深圳金碟在製造業信息化中與微軟操作系統的合作使得其企業資源管理(ERP)軟體迅速地形成了中國自主的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產品;這些合作模式值得其他軟體企業借鑒。
第二階段,重點發展出口型軟體服務,尤其是軟體外包出口業務。經過第一階段的實踐、發展和積累,中國軟體企業的基本技能應能得到提高和完善,它們將具備較高水準的軟體架構設計能力和軟體項目管理能力;同時也培養出大批有實戰經驗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從而大大增強在軟體服務的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中國應在第二階段發展包括軟體外包出口業務在內的出口型軟體服務。當然,此類業務的發展將面臨來自於印度的嚴峻的挑戰;這里不但有人才質量的挑戰,還有是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只有知識產權真正能夠得到有效的執法才能使我國的軟體企業贏得來自國外的外包訂單。
第三階段,發展系統軟體、辦公類軟體和軟體開發工具,全方位地參與國際競爭。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發展,中國的軟體企業將掌握領先的技術能力和世界一流的管理能力,在第三階段全方位地進入國際市場。
總體來看,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空間很大,市場發展前景很樂觀。政府在改善軟體企業發展環境方面又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為大力支持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我國將對科技創新項目和企業賦予更多的財稅優惠,其中包括考慮對軟體產品的增值稅從17%降至6%,有些產品更可實行零增值稅制度。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極大地促進軟體企業盡快度過成長期,發展壯大起來,走向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由政策對軟體產業特別是國內軟體企業的大力扶持也可以看出,政府將軟體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主導產業的決心正在一步步落實。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軟體業將有一個很大的飛躍,軟體市場也會不斷健全完善。通過這次調查不僅使我對軟體業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時也給自己樹立了奮斗方向,向著軟體行業努力學習,望自己不久的將來能夠為中國軟體業貢獻出力量。
『陸』 誰幫我找一篇關於一種具體的產品的市場調查報告
大寶系列化妝品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人:XXX XX 調查地點:重慶市涪陵區李渡馬鞍 調查對象:重慶市涪陵區李渡馬鞍的學生及其群眾 調查時間:2009年2月19~21號 調查目的:1、充分了解大寶的市場情況和它的銷售量 2、通過調查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對化妝品的購買情況 調查方式:問卷式、訪談式、網路調查 一、前言: 大寶的創立始於北京,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廠(國家二級企業,北京市先進福利企業)成功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結果。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12號,佔地面積25,070平方米,建築面積44,871平方米。 對於大寶系列化妝品我們的調查目的是依據市場實際情況和年銷售量對該產品進行剖析,爭取更大程度地提高市場銷售總額,生產更多質量優先的大寶系列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盡量為大寶企業節省成本、最大限度的為該企業獲取最高利潤,以樹立企業更新的形象為目的,力求重現昔日的風彩。 二、市場相關環境分析: 大寶系列化妝品1985年誕生至今,適應了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已陸續形成護膚、洗發、美容修飾、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類100多個品種。其中,1985 年---1990年期間推出的速消眼角皺紋蜜、老年斑霜、眼袋霜、減肥霜、美乳霜、生發靈等產品在國內外長銷不衰、享譽至今; 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妝品,是國內首家從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簡稱SOD)當作化妝品原料生產的護膚品,具有養顏、防曬、增白的雙重功效;1993年暢銷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與SOD 蜜一樣家喻戶曉,年均銷量1400萬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場的MT系列化妝品,在國內開創了將金屬硫蛋白(英文簡稱MT)這種物質用於化妝品生產的先河,加快了營養物質滲透到皮膚內部的速度,防止皮膚老化作用更加明顯,開拓了化妝品原料應用的新領域;1996年,出產了將整枝東北人參放入產品的「人參香波、人參浴液體」,以特殊工藝精製而成,除洗浴作用外還具有消除疲勞、強身健體之功效;2000年研製功的手足護理霜,採用極易被皮膚吸收的水解蛋白為原料,配以多種天然植物提取液精製而成;2001年,該公司參考世界先進技術信息開發的物理防曬霜面世。「大寶」率先將物理防曬——不添加任何化學防曬劑的美容護膚用品奉獻給廣大的消費者,使老百姓健康防曬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繼獲美國FDA認證的「人參」系列之後,2002年,選材新穎、工藝獨特、對頭發和皮膚幾乎沒有一點刺激的物美價廉的亮爽去屑洗發露、焗油香波出爐了,這無疑是大寶人對廣大顧客奉獻的又一份厚禮。 目前,該公司擁有自動化及半自動化流水線30多條,年生產能力過億瓶;檢測儀器在國內同行業中也處於領先水平,如:日本原產的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產品高黏度測定計等,都是具有九十年代先進水平的大型進口儀器。 大寶化妝品是中國傳統醫學與世界先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占穩中國市場後,還放眼於世界,將大寶產品行銷到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北非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在俄羅斯、瑞士、瑞典、希臘、突尼西亞、塞普路斯等國建立了大寶化妝品專賣店。九十年代初,大寶產品通過了日本厚生省、美國FDA的認證和正式進口許可;大寶商標已在世界52個國家進行了注冊。
『柒』 軟體市場調研報告
軟體市場調研報告可以分為:調研工作方案、問卷分析、市場分析、營銷策略和市場預測與分析5個方面。其中,營銷側路分析包括廣告策略、產品策略、定價策略、促銷策略、分銷策略以及品牌策略。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5年中國軟體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認為:2014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20.2%。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類服務分別實現收入3841和6834億元,同比增長22.5%和22.1%,增速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2.3和1.9個百分點;佔全行業比重分別達10.3%和18.4%,同比提高0.2和0.3個百分點。傳統的軟體產品和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分別實現收入11324 和7679億元,同比增長17.6 %和18.2%,佔全行業比重同比下降0.7和0.3個百分點。嵌入式系統軟體實現收入6457億元,同比增長24.3 %,增速高出全行業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設計業實現收入1099億元,同比增長18.6%。軟體業實現出口545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增速比2013年下降3.5個百分點。其中外包服務出口增長14.9 %,嵌入式系統軟體出口增長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