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行業有哪些
1、新聞咨詢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將新聞、咨詢等信息放在某些咨詢中,供大家來查看。具體有可以分成三類:
綜合性的咨詢平台:例如「三大門戶」、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等
地方性綜合咨詢平台:例如南方網(廣東)、湖南在線、星辰在線(長沙)等
垂直行業咨詢平台:例如專注互聯網行業的虎嗅網、36kr。
2、信息搜索類:變被動為主動,就成了信息搜索類了,具體可以分為下面兩類。
綜合性搜索:例如網路、google、搜狗等。
垂直精準搜索:例如專注學術方面的網路學術、知網,
3、郵箱:郵箱也是早期用戶的基礎需求,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類別
個人郵箱:例如網易郵箱(163、126、yeah)、QQ郵箱(qq、foxmail)、Gmail
企業郵箱:例如QQ企業郵箱、網易企業郵箱
4、信息聚合:這一部分不同於「信息搜索」,信息聚合網站把網路上常用的信息進行匯總,方便人們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類別
分類信息:例如58同城、大眾點評、趕集網
網址導航:例如hao123、360導航
5、電子商務:主要的作用就是匹配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供需關系,主要包括三個類別
綜合性:又按照B2B、B2C、C2C等類別細分,常見的網站包括B2B(阿里巴巴、慧聰網)、B2C(天貓、京東、當當、亞馬遜)、C2C(淘寶)、O2O(美團、網路糯米、餓了么等)
垂直行業:主要是各個行業的采購,比如中國化工網(賣化工產品)、聚美優品(賣美妝)、攜程網(賣出行服務)
企業自建:和上兩個不同的一點在於,企業自建是以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為主,而上面兩類則是更多地提供一個平台性質服務,常見的企業自建包括蘇寧、國美、海爾的在線商城。
6、人才招聘:這是由招聘會、紙質招聘信息發的一次升級,當前的招聘平台主要有兩類.
綜合性:例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
垂直招聘:例如專注應屆生的應屆生招聘網、梧桐果招聘,專注互聯網招聘的拉鉤網等。
❷ 關於中國聯通的問卷調查
主題:關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調查問卷
目的:了解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校園市場的認知度
所在城市:
性別:
年齡段:初中—— 高中—— 大學—— 研究生——
專業:計算機—— 通信—— 其他理工科—— 文科——
對於移動通信是否了解——
A.十分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謝謝您對我的支持,下面開始您的做答:
1、您正在使用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為您提供的服務?
A.中國移動 B.中國聯通 C.兩種卡都在使用
如果您選擇A選項,請回答第2題;如果您選擇B選項,請回答第3題
2、您使用中國移動哪種卡?
A、全球通 B、神州行 C、動感地帶
如果選擇C請回答第14題;選擇其他選項的第14題可不填
3、您使用中國聯通哪種卡?
A、GSM卡(130****,131****) B、CDMA(雙向收費) C、CDMA(單向收費)
4、您在選擇移動通信服務商時,主要看中哪點?(可多選,按重視程度順序填寫選項)
A、話費價格 B、簡訊價格 C、通話質量
D、通信質量 E、網路覆蓋 F、品牌效應
G、其他優惠(如買卡贈話費,正在開展某項優惠活動)
5、您遇到過計費錯誤的情況嗎?
A、遇到過 B、沒遇到過
6、您遇到過簡訊延遲收到的情況嗎?
A、遇到過 B、沒遇到過
7、您開通GPRS或CDMA網路服務了嗎?
A、開通了 B、沒開通
8、您覺得下面兩個選項哪個更吸引你?
A、單向收費 B、低廉的網內雙向話費+簡訊費
9、您怎樣選擇移動卡?
A、同學都在用,我就選了 B、比較鍾情於某家移動商,無論怎麼不劃算我都選他
C、經過反復計算,看哪種卡更適合自己
10、您知道GPRS和CDMA是怎麼回事嗎?
A、完全知道 B、基本知道 C、就是聽說過,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D、連聽都沒聽說過
11、您選擇動感地帶下列服務或參加下列活動了嗎?(可多選)
A、彩鈴 B、彩信 C、尋找第18萬個M-ZONE人 D、語音雜志 E、以上都沒參加 F、C、D選項都沒聽說過
12、您覺得動感地帶和校園133哪個更時尚?
A、動感地帶 B、校園133
13、您是否因為周傑倫成為動感地帶的代言人而更加堅定做M-ZONE人了嗎?
A、是 B、否
14、您為什麼選擇動感地帶?
A、簡訊套餐很劃算 B、時尚,我的地盤,聽我的 C、信號好 D、受同學影響
15、您周圍的同學,使用____的多?
A、中國移動 B、中國聯通 C、小靈通
16、您所在城市中國移動是否推出單向收費的卡?
A、是 B、否 C、不知道
17、如果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正在你們學校開展宣傳活動,是否會促使您選擇該公司的服務?
A、是 B、否
18、您覺得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應在校園市場上制定哪些戰略及採取哪些措施?
❸ 中國電信搭建網路運營分析報告,可以有多個維度,常用的那兩個維度
根據產品來分:
用戶體驗的第一維度:生物人的感知體驗
用戶體驗的第二維度:產品的孤獨體驗
根據市場來分:
在市場經營分析過程中,決策者普遍都會要求「全面看待問題」,也就是要求「能夠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即做到多「維度」。但是實際上這個"分析角度"的內容可能只是一些業務術語,比如是一項費用的名稱或者一個代理商的名稱,而關於這項費用以及這個代理商相關的信息卻往往不足,導致在某些時候,對數據表現出來的現象無法進行正確解釋。
我們還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A分公司市場部要求能把用戶信息錄入業務系統,包括用戶的基本信息、個性信息、消費信息、變更信息等等信息;省公司則希望把套餐的有關信息錄入系統,包括套餐的價格、目標用戶群、制定部門、資費標准等信息。雖然用於分析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各業務系統,但上述提到的各類附加信息仍需要經營分析人員能夠系統的進行捕獲、收集、梳理,繼而得到預期分析結果。
日常電信經營分析的常用維度有如下幾種:
1、時間維度
因為任何事實的發生都有時間因素,時間維幾乎是任何主題所必備的維度。傳統的時間維設計包含:月份描述、季度描述、年份描述。這里包含了有關日期的基本信息,但在進行分析時往往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
(1)我希望對比一下工作日與周末、節假日的市場發展情況,以決定進行營銷活動的日期;
(2)我希望了解重大社會事件對話務量的影響,比如全運會期間話務量的變化情況;
(3)我感覺天氣不好的時候人們不願出門,天氣狀況也會影響某天的入網用戶數,希望通過數據驗證一下。
以上這些數據本身而言,話務量、發展用戶數等這些指標在數據倉庫中都存在,但由於時間維上沒有記錄哪天是工作日,哪天是節假日,哪天的天氣狀況如何,哪段時期有什麼社會活動,上述分析就變得異常困難。
如果考慮在日期維上增加一些信息,如星期幾描述、天氣信息、事件信息、月份描述、季度描述、年描述等,就可以參照這些信息對數據進行解釋、查詢和分析了(需要系統開發支持以上信息界面)。
2、地理維度
地理維在結構上有「小區->地區->省->國家」幾個層次。這個層次結構與運營商的組織機構基本一致。
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的指標考核體系,比如用戶發展數量等,若僅按照數量對比,可能發現一個A市用戶數量是B市的10倍還多,這是否就表明A市經營情況遠好於B市呢?切莫輕易下這個結論:A市是省會城市,人口600萬,人均月收入1000元,A市分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為20%,而B市是偏遠山區的一個農業為主的城市,人口只有40萬,當地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只有600元,而B市分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60%。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幾乎得到了相反的結論:實際上是B市的經營狀況要更好一些。
鑒於此,可在地理維中加入一些附加信息進行綜合評價:地區人口總量、地區人均GDP水平、其他運營商市場情況等。與地理相關的這些信息還可以用於制定營銷政策等經營決策的參考信息,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3、渠道維度
電信企業的分銷商很多,對分銷渠道的分析是經營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渠道維度中,存在多種層次:
(1)分銷渠道→分銷渠道類型;
(2)分銷渠道→分銷渠道所屬地區;
(3)分銷渠道→分銷渠道級別
但在業務系統中,並不一定記錄分銷商的很多信息,也不一定對分銷商進行分類。從分銷商資料表進行查詢可以得到成千上萬的記錄,但僅僅是分銷商的一些名稱,如果不對代理商分類是很難得到有價值的分析結果。另外,對於代理商的相關信息,除了代理商名稱之外,代理商的規模、地址等信息也非常缺乏或不準確。由此還可引入分銷商合同、分銷商詳細信息兩項補充信息。
4、套餐維度
「套餐」是電信運營商為用戶提供的產品的具體表現形態,一個套餐中包含多種業務(子業務),一個套餐對應一組相關的資費標准。雖然目前套餐制定越來越個性化,品種多也很容易理解,但這么多的套餐是否真的那麼合理?是否每種套餐都有完整的分析和策劃過程?是否有明確的目標用戶群和完整的營銷策劃?現實情況是大家普遍覺得套餐制定隨意性大、針對性差,很多都是因為盲目跟進競爭對手營銷行為的產物,套餐成本和盈利分析無從談起。
作為經營,引入必要的套餐信息還是非常必要的:套餐類型描述、業務類型、地區描述、目標用戶群信息、套餐推出時間、套餐有效期、資費標准、制定單位、備注信息。
5、 費用類型維度
電信企業的計費規則越來越復雜,各種費用類型也越來越多,一般營帳系統中的費用類型代碼均有幾百種,鑒於此,對費用類型進行有效分類是非常必要的,常用的分類方法包括:
(1)按照業務類型進行分類;
(2)按照收費性質進行分類(月租費、通話費、增值業務費等)。
6、費用分段維度
費用分段維是用於對用戶的消費層次進行分析時使用的一個維度,有兩個重要的分析要求:
(1)支持不同的分段方法,如有人希望10元一段進行分析,有人則希望50元一段進行分析;
(2)費用分段本身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比如當月總話費的分段(含月租)、當月通話費分段(不含月租)、用戶月均消費金額分段等。
完善經營分析方法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隨著對市場環境及用戶的認知不斷加深,以及分析支撐系統硬體的不斷升級,經營分析理念和技巧也將得到快速提升,必將為企業創造重要的價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華麗的分割線-----------------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您可以採納,謝謝!
-----------------------豪華的分割線-----------------
以上是軟硬謙施團隊為你帶來的回答。
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追問,以後有什麼問題可以向我提問或者向我的團隊提問。
❹ 聯通公司暑期實踐報告書拜託了各位 謝謝
聯通公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今秋十月,農民伯伯收獲的是沉沉甸甸的稻穗和碩果累累的果實;工人收獲的是大批的訂單和大量的發貨;而我在聯通公司社會實踐的這一段期間收獲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更多的還是收獲了「友誼」這杯美酒。以下是我在聯通公司參加社會實踐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中國聯通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二家經營電信基本業務和增值業務的電信企業。由我國只有一間提供移動通信服務公司中國電信,至國務院批准成立第二間提供移動通信服務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我國移動通信業於近十年間從零到現在,發展速度相當之快。從剛開始的模擬移動通信(簡稱第一代行動電話),至現在的數字移動通信(第二代行動電話),這十年內發展之快,可以說在世界上也沒有多少個國家做到。擁有國內最大的尋呼網路及用戶。聯通公司主要經營話音、數據、互聯網等業務。 聯通所包含服務有CDMA和GSM行動電話業務、193長途電話業務、165公眾互聯通業務、IP電話業務、IDC業務、國際租線業務、尋呼業務等綜合性通信業務和電子商務、移動通信、WAP、IP全球電話會議、小區廣播、呼叫等待、信息占播、股訊通、股市通、中文秘書、ICQ、如意呼等增值業務。為滿足不同用戶對通信產品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的業務種類,發揮綜合業務優勢,提供豐富多采差異性產品和個性化服務。 據劉秘書的一份材料聯通公告稱,在全國范圍內,截止到今年4月,聯通G網用戶達11029萬戶,其中後付費用戶為5679萬戶, C網用戶為3820萬戶,今年前4個月,聯通G網用戶增加442萬戶,G網用戶增加數為C網的2.7倍。 這次的社會實踐從事的是市場營銷和管理宣傳廣告工作,我們所學的「經濟學」與「廣告策劃」課程正好和社會實踐的工作相符,這給我帶來了很的啊的信心,可我並沒有掉以輕心,而是虛心的聽取公司領導的指導並結合所學知識認真完成工作任務。沒有來社會實踐之前總感覺老師上的理論沒有用,可在這次實行期間我深深的體會理論是認識的基礎,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其實就是理論的延伸,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學好理論知識,靈活的是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面對困難。 聯通最新推出的「聯通無限」新業務的狀況,包括互動視界、彩e、神奇寶典、掌中寬頻、定位之星等新推出的服務,其中那個叫做「大顯」的視訊服務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一個手機大小的東西竟然能夠當電視機用,而且可以隨時查看路況。為了更好的宣傳這一新的業務我們還專門設點宣傳。 這的社會實踐重點還是「放號」,就是擴展更多聯通用戶。炎炎夏日,我們不怕苦不怕累,耐心的為用戶服務,力爭讓每一位用戶得到滿意的答案。 下面我將就我所看到的聯通從三方面說明。溝通方面:每周二早會即是很好的溝通平台。每個銷售團隊,自行就昨天的成績與不足做分析,對今天的工作提出個人的意見。共同商討,最終決定。這應該是「參與式管理」的一個方面吧,讓員工真正的融入到決策行動中,減少摩擦與反對。「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這是團隊的要求。姑且不去議論它本身的對錯,但其足以體現聯通團隊精神的重要地位。強調分工,鼓勵協作,這就是團隊。 文化方面。在公司的會議廳,你第一可以看到「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等等催人奮起的標語。如果說這是一種情感的喚起,那麼牆壁上那畫滿曲折線條的銷售業績表則是責任的壓力與動力。它有這這樣的用意:到差距,看到成績,不驕不躁,塌實向前。在這里我想特別提出的是它的「鼓掌文化」。無論何時何事,給予掌聲,給予肯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擊掌,給發言者不同意義的肯定。這種掌聲體現聯通的尊重與融合及其團隊的精神。因為尊重所以努力,因為融合所以團結。 其次,就團隊組織方面。簡言之為,領導員工,激勵員工,友善溝通,精誠合作。在社會實踐中有兩位領導給我深刻印象,從他們身上可以一窺聯通的領導風格。羅新經理,嚴格健談而充滿激情。他說話抑揚頓挫,聲如洪鍾,充滿活力,很有感染力,折射著聯通人的激情與上進。他喜歡說故事打比方,將道理簡單明朗的呈現,是位善於溝通的人。另一位是黎然龍主任,我以為他是謙遜親和的人。他說話有條不紊,娓娓道來,讓人覺得親切近人。然而,他並不失原則,他對下層領導出奇的嚴格,是那種柔中見剛的行事風格,容許犯錯不容許再犯。有這樣充滿激情,包容理解的領導,聯通員工怎不會團結奮進呢? 以上是我就我眼中的聯通所做的總結。通過這些了解,讓我或多或少的了解聯通快速發展的背後故事,也讓我對它以後的發展懷有信心。 關於營銷 這次走出校園,我對營銷的個人方面有些許體會: 首先營銷的前提是了解你所做的是什麼,你的優劣在哪裡,知己知彼,是成功的第一步。其次營銷(推銷)人員要具有感染人的激情,感染客戶,讓他認可你,他選擇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信任。再次營銷尤其是推銷人員要具有堅韌的意志,遇到排斥的眼光和赤裸裸的拒絕不能就此灰心放棄,而是調整心態重新出發。同時說話是門深奧的藝術,一種好的表達方式,一種機敏的技巧,能幫助你推銷自己,推銷產品,推銷公司。 同時我認識到自己的處事的青澀,給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向。 聯通的戰略。首先,從宏觀戰略方面。1.採用低價滲透戰略。在社會實踐業務培訓中,通過仔細比較與分析,發現中國聯通的各項資費都略低於移動。這一策略的實施是從聯通目前所處的境況出發的。眾所周知,聯通自94年成立,發展時間短,其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明顯低於移動,同時面臨著人群接受率低,品牌發展不成熟的狀況,因此實施低價滲透策略有利於其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壯大自身規模。2.市場細分原則的運用。聯通就其G網和C網兩大網路,制定不同的營銷戰略。以收入為細分原則,根據不同的收入人群,推行不同的營銷策略。有一般人群的普通卡,商務人士的商務卡,出差公幹人群的商旅卡,崇尚時尚動感的青春校園卡。而對注重健康環保的白領商務人士大力提倡CDMA。總之,充分運用了市場細分和反細分原則。 通過社會實踐和簡單的市場調查,我就聯通提以下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1,改善信號服務質量。市場問卷調查表明,約百下面我將就我所看到的聯通從三方面說明。首先,從宏觀戰略方面。1.採用低價滲透戰略。在社會實踐業務培訓中,通過仔細比較與分析,發現中國聯通的各項資費都略低於移動。這一策略的實施是從聯通目前所處的境況出發的。眾所周知,聯通自94年成立,發展時間短,其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明顯低於移動,同時面臨著人群接受率低,品牌發展不成熟的狀況,因此實施低價滲透策略有利於其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壯大自身規模。2.市場細分原則的運用。聯通就其G網和C網兩大網路,制定不同的營銷戰略。以收入為細分原則,根據不同的收入人群,推行不同的營銷策略。有一般人群的普通卡,商務人士的商務卡,出差公幹人群的商旅卡,崇尚時尚動感的青春校園卡。而對注重健康環保的白領商務人士大力提倡CDMA。 有分之六十以上人群拒絕聯通是因為其信號不穩定,通話質量不高。因此,聯通應該攻克「信號」關。質量是產品的根本保證。 2,就CDMA我個人認為它的發展前景很廣闊,它輻射小,保密性強等優點符合科技進步人類價值趨向的發展。就CDMA的專網專號專機,我以為是適合做一流企業的「標准」。(一流企業做標准,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營銷,四流企業做市場,五流企業做產品)。但目前存在著其市場定位不清晰,功能優勢未突出,品牌形象模糊。因此我認為應該開展廣泛的市場調查,對其進行再定位,突出功能優勢,加大品牌推廣,使其品牌形象清晰明確。 3,對CDMA的推廣我有不成熟的設想。鑒於它的功能優勢及目標定位,我認為可以在大學校園里進行優惠推廣。 這次社會實踐最大的收獲就是在聯通公司認識了許多的朋友。他們都給我很大幫助,工作上遇到不了解的地方,他們不會擺出師長的身份,而是以朋友孜孜不倦的指導,讓我感受到在新環境,新大家庭的溫暖。在他們的幫助下,我不僅克服了許多困難,還增長了很知識。 轉眼間,社會實踐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因而十分感謝聯通公司給我提供了這樣好的社會實踐環境和各種優越條件,感謝所有的帶教朋友對我們的辛勤教導,讓我在踏上崗位之前擁有了如此良好的實踐機會。
❺ 電信和聯通為什麼會被調查反壟斷
中新網11月11日電香港中通社11日發文說,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國字型大小電信企業日前遭到國家發改委立案調查的新聞成為此間輿論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兩家企業兼具多重代表性,其中百姓使用率極高是最顯著的特點,整治有敲山震虎之效。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國字型大小電信企業日前遭到國家發改委立案調查的新聞成為此間輿論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兩家企業兼具多重代表性,其中百姓使用率極高是最顯著的特點,整治有敲山震虎、穩定社會情緒之效。
國家發改委9日證實,已就寬頻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如果事實成立,兩家通訊業巨頭將面臨數億元至數十億元罰款。這是中國反壟斷法2008年生效以來,國家第一次啟動涉及大型央企的反壟斷案。
據初步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互聯網接入市場上共佔有2/3以上的市場份額,具有支配地位。兩家企業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對競爭對手給出高價,對沒有競爭關系的企業,給出的價格就優惠,這在反壟斷法上,叫作價格歧視。
中國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認為,就本案而言,受到觸動最大的恐怕就是國有企業,尤其是處於壟斷行業且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央企。「競爭中立」是競爭執法的基本原則。因此,反壟斷執法不會也不應因企業的所有制而異。在法治社會,「刑」要上「大夫」,反壟斷法也要適用於包括央企在內的所有國有企業。
其次,從中小企業和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反壟斷法是一部保護競爭機制和秩序的法律,也是一部中小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可以受益的法律,因此,中小企業當其公平競爭權受到壟斷者損害的時候,消費者當其福利受到壟斷者盤剝的時候,要有運用反壟斷法維護自身權益的信心、耐心和決心。
再次,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因其市場地位和市場競爭力不同,從此事得到的啟示應有所不同:強者不能肆意凌弱,弱者手中也有可以保護自己的法律之劍,任何企業都不能限制或排除競爭。
有業內專家指出,互聯網接入市場因缺乏競爭,消費者利益受損,產業升級被延緩。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寬頻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30幾個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1兆/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不過,雖然電信、聯通的行為引起市場不滿,但有專家指出,目前還很難得出兩家公司就是壟斷行為的結論,只能說涉嫌壟斷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孟雁北副教授稱,因為反壟斷法的實施專業性和復雜性很強,有時還需要大量的經濟分析,對證據的要求也非常高。
也有專家認為,整治兩大電信對國企中壟斷行為效果明顯。也會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信心。
坊間人士稱,此次對國家發改委向聯通、電信「開刀」,百姓予以關注,希望此舉能最終推動市場形成有效競爭,讓百姓從中受益,並促使包括央企在內的其它企業依據反壟斷法檢視自己的經營行為和競爭策略。
發改委的全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❻ 問未來5年互聯網的發展
1、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是計算機交互網路的簡稱,又稱網間網。它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對獨立的數以千萬計的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數據通信網。
2、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NFS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NSFnet對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的組織―先進網路科學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全美范圍的T3級主幹網,它能以45Mbps的速率傳送數據。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幹網都與ANS提供的T3級主幹網相聯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飛躍歸功於Internet的商業化,商業機構一踏入Internet這一陌生世界,很快發現了它在通信、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於是世界各地的無數企業紛紛湧入Internet,帶來了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飛躍。
3、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進程及現狀
關於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 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為我國Internet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通信網(ChinaPAC)。該網於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
(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於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幹大部分都是採用ChinaDDN。
(3)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已在我國的8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
(4)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於1995年與Internet互聯,物理節點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業務范圍覆蓋所有電話通達的地區。1998年7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骨幹網二期工程開始啟動。二期工程將八個大區間的主幹帶寬擴充至155M,並且將八個大區的節點路由器全部換成千兆位路由器。
2000年下半年,中國電信利用n*10Gbps DWDM和千兆位路由器技術,對ChinaNet進行了大規模擴容。目前,ChinaNet網路節點間的路由中繼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到2000年底ChinaNet國內總帶寬已達800Gbps,到2001年3月份國際出口總帶寬突破3Gbps。
關於中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6.6-1993.3是研究試驗階段(E-mail Only)
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聯網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發展經歷如下:
1986 : Dial up (Terminal)
1990 : X.25 (1989.11: CNPAC,1993.9: CHINAPAC)
1993.3 : Leased Line(DECnet) (Email Only)
第二階段為1994.4至1996年,是起步階段(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互聯網,實現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互聯網路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6年底,中國互聯網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長階段。
國內互聯網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增長到今天,上網用戶已超過2000萬。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1002萬台,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163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839萬台,上網用戶約26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的用戶人數為454萬,撥號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793萬,同時使用專線與撥號的用戶人數為403萬。除計算機外同時使用其它設備(移動終端、信息家電)上網的用戶人數為107萬。CN下注冊的域名128362個,WWW站點242739個,國際出口帶寬3257Mbps。
詳情可參考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中國Internet發展大事記》。 中國目前有十傢具有獨立國際出入口線路的商用性互聯網骨幹單位,還有面向教育、科技、經貿等領域的非營利性互聯網骨幹單位。現在有600多家網路接入服務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經營的有200家左右。
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中國先後啟用了數個國際光纜系統。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中日、中韓、環球海底光纜系統、亞歐陸地光纜系統;正在建設的有:亞太2號海底光纜、中美海底光纜、亞歐海底光纜。1999年共有13條國內干線光纜投入使用或試運行。光纜總長100萬公里。國內互聯網骨幹網路對原有信道全面擴容,中繼電路以155M為主。隨著密集波分復用(DWDM)技術廣泛應用於光通信建設,互聯網骨幹網帶寬可達2.5G-40G。
據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冷榮泉介紹,我國網際網路骨幹網從1996年至今已經歷了3個階段:1996年之前,多數採用64K至2M傳輸通道;1997年至1999年多為2M至115M的通道;2000年到2001年從115M跳到了2.5G;從2002年開始,將逐步進入10G時代。
2002年1月11日,中國電信上海―杭州10G IP over DWDM建成開通,該通道所構建的長途波分復用傳輸系統,採用了思科公司長途波分復用系統和系列高速互聯網路由器。這一系統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型電信運營商用於構建規模龐大、運行快速穩定的「IP+Optical」網路,並被證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先進性。這條全國最寬的數據通信通道的開通,標志著我國網際網路骨幹傳輸網從2.5G步入10G時代,標志著中國電信數據傳輸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電信的數據網已經成為真正的高速數據網路、海量帶寬網。
關於中國十大互聯網簡況
目前我國有10家網路運營商(即十大互聯網路單位),有200家左右有跨省經營資格的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十大互聯網路單位分別是: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中國科技網(CSTNET)
(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已並入網通)
(5)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6)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
(7)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8)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9)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 (10)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
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調查顯示,截止2001年9月30日,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5724M(見下圖,未包括中國長城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帶寬數據),與CNNIC在2001年1月的互聯網統計調查報告中公布的2799M相比,我國大陸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里,國際出口帶寬增加了2925M,增幅為105%。其中,與美國相連的有4023M(佔70.3%),與日本相連的有314M,與韓國相連的有251M,與中國香港相連的有749M,與中國澳門相連的有14M,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相連。另外,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與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NAP)之間的連接帶寬也達到3558M。我國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相互連接帶寬數,以及我國部分ISP與十大互聯網單位之間的連接帶寬數和國際出口帶寬情況請參考中國互聯網聯接帶寬Flash圖。
4、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當前正在邁進信息社會。信息作為繼材料、能源之後的又一重要戰略資源,它的有效開發和充分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取得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首先,網路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使得社會的各種資源得以共享。
其次,網路創造出了更多的機會,可以有效地提高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有力地拉動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生產力進步。
第三,網路也為各個層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互聯網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奇跡背後,存在著日益突出的問題,給人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比如,信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財富分配出現不平等;網路的開放性和全球化,促進了人類知識的共享和經濟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網路的競爭已成為國家間和企業間高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網路帶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劇了文化滲透,各國都在為捍衛自己的網路文化而努力。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這種厚重的文化在網路上得以延伸,這個問題顯得尤其突出。
5、Internet的發展特點與趨勢
Internet發展經歷了研究網、運行網和商業網3個階段。至今,全世界沒有人能夠知道Internet的確切規模。Internet正以當初人們始料不及的驚人速度向前發展,今天的Internet已經從各個方面逐漸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了解當天最新的天氣信息、新聞動態和旅遊信息,可看到當天的報紙和最新雜志,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炒股、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享受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等等。
Internet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規模,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當今世界正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信息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的新的支柱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源動力,並且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特別是近幾年來國際互聯網路及其應用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之一。Internet已經構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和未來信息社會的藍圖。縱觀Internet的發展史,可以看出Internet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替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等的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三十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接入網速率慢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話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十到二十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綜上所述,隨著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趨勢的加強,未來的互聯網將是一個真正的多網合一、多業務綜合平台和智能化的平台,未來的互聯網是移動+IP+廣播多媒體的網路世界,它能融合現今所有的通信業務,並能推動新業務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一場革命。
❼ 怎樣寫中國聯通5_6月份的股票分析報告
2009-06-08】 公司擁有GSM網路,截至08年底,公司已與69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個運營商開通了GPRS國際漫遊來訪業務,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46個運營商開通了GPRS國際漫遊出訪業務,GSM交換機容量比上年增長38.1%,GSM基站總數比上年增長35.3%,GSM網路系統接通率由年初的93.33%提高到12月的94.44%;08年實現移動業務收入66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移動用戶平均每月每用戶通話分鍾數(MOU)為246.4分鍾,移動語音業務平均每用戶每月收入(ARPU)為42.3元。09年1月股東大會批准以64.3億元的價格收購聯通集團和網通集團的相關電信業務和資產,分別為,網通集團目前在南方21省、市(區)經營的固網業務和聯通集團在四川省和重慶市經營的本地固話業務及其與業務運營相關的債權和債務;聯通集團在天津市擁有的本地固話資產以及經營的本地固話業務及其相關的資產和負債;網通集團通過其下屬子公司在北方10省、市(區)擁有的北方一級干線傳輸資產以及聯通集團持有的聯通興業科貿、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和聯通新國信通信三家電信服務子公司100%的股權;還將向聯通集團租賃南方21省的固網資產,租賃的初始期限為兩年,2009年度的租賃費為20億元,2010年度的租賃費為22億元。通過收購聯通集團和網通集團的相關電信業務和資產後,公司的綜合實力大大提高。 3G時代的直接受益者。聯通集團於2009年1月7日獲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的WCDMA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經工信部批准 ,聯通集團授權公司持有的下屬公司-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經營WCDMA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截至2007年底,全球WCDMA用戶以接近1.8億戶的數量,占據3G用戶總數的70%。09年,公司將牢牢把握3G發展機遇,集中資源,盡快建立公司在3G領域的競爭優勢,09年年底前,公司將在全國284個城市提供3G服務;計劃三年內聯通3G業務用戶占市場總額20%,並取得整體市場佔有率的三分一,預計到2011年2G+3G人口覆蓋率達96%。 二級市場上, 該股自去年11月份探明階段性底部後,股價維持反復箱體整理格局,在股指的持續反彈走勢較為滯後。近期該股在向上突破箱體後,順勢進入回抽確認期,調整較為充分。公司融大盤藍籌、大股東增持、基金重倉、3G等多種題材於一身,經過充分的蓄勢後有望醞釀補漲行情,建議關注。 【出處】九鼎德盛【作者】
❽ 寬頻接入網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身邊有哪些寬頻接入方式?
盡管前幾年曾出現DDN專線、ISDN等多種網路接入方式,但由於成本和速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成功普及。目前大家可考慮的寬頻接入方式主要包括三種——電信ADSL、FTTX+LAN(小區寬頻)和CABLE MODEM(有線通)。這三種寬頻接入方式在安裝條件、所需設備、數據傳輸速率和相關費用等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直接決定了不同的寬頻接入方式適合不同的用戶選擇。
接入方法1 :電信ADSL
為便於大眾認識ADSL(全稱為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各地電信局在宣傳ADSL時常會採用一些好聽的名字,如「超級一線通」、「網路快車」等,其實這些都指同一種寬頻方式。
安裝條件:
在安裝便利性方面,電信ADSL無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ADSL可直接利用現有的電話線路,通過ADSL MODEM後進行數字信息傳輸。因此,凡是安裝了電信電話的用戶都具備安裝ADSL的基本條件(只要當地電信局開通ADSL寬頻服務),接著用戶可到當地電信局查詢該電話號碼是否可以安裝ADSL,得到肯定答復後便可申請安裝(一般來講,電信會判斷你的電話與最近的機房距離是否超過3km,若超過則無法安裝)。安裝時用戶需擁有一台ADSL MODEM(通常由電信提供,有的地區也可自行購買)和帶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雖然ADSL的最大理論上行速率可達到1Mbps,下行速率可達8Mbps,但目前國內電信為普通家庭用戶提供的實際速率多為下行512Kbps,提供下行1Mbps甚至以上速度的地區很少。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傳輸速率為用戶獨享帶寬,因此不必擔心多家用戶在同一時間使用ADSL會造成網速變慢。此外,電信經常會以ADSL「提速」作為宣傳重點,大家要明白這里提到的「提速」通常是指下行速率,而上傳速率依然未變。
優點:
工作穩定,出故障的幾率較小,一旦出現故障可及時與電信(如撥打電話1000)聯系,通常能很快得到技術支持和故障排除。
電信會推出不同價格的包月套餐,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帶寬獨享,並使用公網IP,用戶可建立網站、FTP伺服器或游戲伺服器。
不足:
ADSL速率偏慢,以512Kbps帶寬為例,最大下載實際速率為87KB/s左右,即便升級到1M帶寬,也只能達到一百多KB。
對電話線路質量要求較高,如果電話線路質量不好易造成ADSL工作不穩定或斷線。
接入方法2:小區寬頻(FTTX+LAN)
這是大中城市目前較普及的一種寬頻接入方式,網路服務商採用光纖接入到樓(FTTB)或小區(FTTZ),再通過網線接入用戶家,為整幢樓或小區提供共享帶寬(通常是10Mb/s)。目前國內有多家公司提供此類寬頻接入方式,如網通、長城寬頻、聯通和電信等。
安裝條件:
這種寬頻接入通常由小區出面申請安裝,網路服務商不受理個人服務。用戶可詢問所居住小區物管或直接詢問當地網路服務商是否已開通本小區寬頻。這種接入方式對用戶設備要求最低,只需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目前,絕大多數小區寬頻均為10Mbps共享帶寬,這意味如果在同一時間上網的用戶較多,網速則較慢。即便如此,多數情況的平均下載速度仍遠遠高於電信ADSL,達到了幾百KB/s,在速度方面佔有較大優勢。
優點:
初裝費用較低(通常在100~300元之間,視地區不同而異),下載速度很快,通常能達到上百KB/s,很適合需要經常下載文件的用戶,而且沒有上傳速度慢的限制。
不足:
由於這種寬頻接入主要針對小區,因此個人用戶無法自行申請,必須待小區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後才能向網路服務商提出安裝申請,較為不便。不過一旦該小區已開通小區寬頻,那麼從申請到安裝所需等待的時間非常短。此外,各小區採用哪家公司的寬頻服務由網路運營商決定,用戶無法選擇。
多數小區寬頻採用內部IP地址,不便於需使用公網IP的應用(如架設網站、FTP伺服器、玩網路游戲等)。
由於帶寬共享,一旦小區上網人數較多,在上網高峰時期網速會變得很慢,甚至還不如ADSL。
接入方法3:有線通
有的地方也稱為「廣電通」,這是與前面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它直接利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路,並稍加改造,便可利用閉路線纜的一個頻道進行數據傳送,而不影響原有的有線電視信號傳送,其理論傳輸速率可達到上行10Mbps、下行40Mbps。
安裝條件:
目前國內開通有線通的城市還不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安裝前,用戶可詢問當地有線網路公司是否可開通有線通服務。設備方面需要一台Cable MODEM和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盡管理論傳輸速率很高,但一個小區或一幢樓通常只開通10Mbps帶寬,同樣屬於共享帶寬。上網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下載速率可達到200~300KB/s。
優點:
最大好處是無需撥號,開機便永遠在線。
不足:
目前開通有線通的地區還不多,普及程度不夠。由於帶寬共享,上網人數增多後,速度會下降。初裝費用較高,如上海初裝費為580元。
韓國
韓國是世界上應用寬頻最普及的國家,其4800萬人口便擁有1200萬條寬頻線路,這些連接比傳統56K 撥號數據機快40-400倍。韓國有1600萬個家庭,其中78% 的家庭有了寬頻接入,這個比例是北美寬頻普及率的4 倍。此外,韓國還擁有世界上最高速率的視頻下載和視頻點播服務,該國68%的股票交易是通過網路進行的,這些應用寬頻不僅在韓國可以隨處找到,同時它的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韓國的寬頻接入採用的是VDSL very-high-speed digitalsubscriber line它的速度比新加坡的StarHub 、香港的iCable寬頻服務快10倍。
日本
根據日本總務省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05年第三季度日本寬頻用戶數達2143萬戶,普及率達68%。實際上,日本非常重視寬頻發展,在其e-Japan國家戰略計劃中,寬頻發展是其中的核心目標之一。E-Japan第一階段計劃中提出2005年建成3000萬個高速率寬頻接入家庭,1000萬個超高速率寬頻接入家庭;e-Japan第二階段計劃中又提出了基於寬頻的7個IT使用優先領域,包括醫療、食品、生活、中小企業融資、知識、就業和勞動力及政府服務等。
新加坡
到2005年年底,新加坡將近四分之三的新加坡家庭擁有個人電腦,28%的家庭擁有不只一台電腦。同時,三分之二的家庭可以上網,52%家庭使用了寬頻網。此外,新加坡還致力於到2015年成為世界領先的「無線和有線寬頻網路國家」,使擁有寬頻網的家庭比例從目前的52%大幅增加到85%。根據該計劃,到2015年,新加坡的有線寬頻網路用戶可享有每秒最低100兆的速度,最高可達每秒1G。
美國
據Ipsos Public Affairs調查,截止到2005年12月, 61%使用寬頻網路,37%的美國家庭仍然在使用撥號網路,另外2%的家庭不知道自己用的什麼網路。但據預測,美國採用撥號上網的家庭到2006年底將下降到31%,2007年下降到26.3%,2008年下降到22.4%,2009年下降到19.5%。另外,不到10%的家庭雖然希望採用寬頻,但是因為客觀條件限制無法採用寬頻網路。事實上,目前美國仍是全球寬頻接入用戶最多的國家,而為實現寬頻普遍接入的目標,又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允許寬頻接入設備的投資加速折舊、提供稅收優惠、消除管制障礙、提供頻率支持、鼓勵技術創新等,以刺激和加快美國寬頻發展。
歐盟
近年來歐盟國家高速寬頻接入快速增長,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寬頻線路已達4000萬線,增長速度超過亞洲和北美。根據IDC新的研究報告預測,西歐寬頻滲透率於未來幾年將持續增長,2009年以前家庭寬頻上網率將達46%。歐盟信息協會執委蕊汀Viviane Reding表示,有望到2010年超過一半的歐洲人使用高速互聯網。
WiMAX(一種無線寬頻城域網技術)正在登上技術的舞台,成為有線寬頻和DSL的競爭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WiMAX(Wireless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已經從研發和標准制定階段邁向實際應用階段。
一些「准WiMAX」或者類似WiMAX的系統現在已經有了雛形,並且正在期待今年年底或2006年初推出實際的產品。和所有的新技術一樣,人們對WiMAX的期望很高。但是這種先進的無線系統否能被大眾所接受,或者只是用於個別應用領域還有待觀察。
WiMAX
WiMAX最初是打算用於無線城域網(MAN)的。IEEE為此制定了802.16-2004 (802.16d)標准,該標准主要面向固定的點到多點、點到點接入(不是移動接入),用於家庭或商業機構和附近基站之間的無線傳輸。
工作頻率根據國家的不同而變化,從2 GHz到11 GHz。在美國常用的頻段為2.3 到 2.5 GHz 和 5.8 GHz;在歐洲和亞洲,常用的頻段為3.5 GHz。授權頻段和開放頻段都可以使用。
WiMAX的最大速率為75 Mbps。大部分系統會根據應用,把總帶寬分成許多低速的子信道。信道佔用的頻譜約為1.75 到20 MHz。該標准規定:WiMAX可以根據應用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雙工方式(可以自由選擇時分雙工或頻分雙工)。
頻分雙工可以實現上、下行同時通信,但是通常需要申請使用授權頻段,因為頻分雙工需要成對的頻譜資源。而時分雙工則可以在開放頻段使用。自適應調制方案可以根據基站的距離、信道雜訊、多徑時延等信道狀況,自動調整調制方法。可選的調制方法有:BPSK、QPSK(主要面向較長距離);16QAM、64QAM(主要面向較短距離)。
WiMAX的基本接入模式為256點的正交頻分復用OFDM。OFDM技術可以減小早期微波接入技術中存在的多徑和視距傳輸(line-of-sight)問題。而且用戶可以使用室內天線或簡單的(無需定向的)室外天線。
WiMAX的最大傳輸范圍約為30英里,但是通常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2到10千米。基站和用戶端設備CPE兩端均可以進行功率控制,以優化每個用戶的信號質量。該系統也可以兼容更新的扇區化、自適應波束成型天線。
作為一項定點通信業務,一個基站預計可以承載幾十組T1/E1線路的接入,可以支持幾百個商務和個人用戶,其速度可以和DSL或有線電纜相比擬。盡管互聯網是WiMAX最大應用,WiMAX還可以處理分組語音(VoIP)和視頻業務。
WiMAX最有前途的應用是最後一公里的無線接入,但是WiMAX能否取代成熟的DSL或有線寬頻接入,還是一個未知數。當然,對於DSL或有線寬頻接入不能到達的城市地區的用戶,WiMAX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對於沒有上述兩種服務的農村地區,WiMAX也很實用。
WiMAX的另一個應用是作為作為蜂窩基站或Wi-Fi熱點之間的互聯。現在這兩種設備之間的互連通常採用昂貴的T1線路。而採用WiMAX作為互聯,不但可以省掉電纜連接,而且可以降低安裝和維護的成本。因為T1線路是802.11熱點設備中最大的開銷,所以採用WiMAX技術取代T1,有助於加速802.11熱點的部署和推廣。 盡管WiMAX目前被認為是一種非移動的接入技術,但是很多專家預測:WiMAX的最終版本將以移動接入為主。IEEE正在制定802.16e標准,該標准將支持移動接入。以後,聯上WiMAX的計算機就可以在WiMAX覆蓋范圍內的任何地方上網了。
此外,WiMAX還將支持漫遊,使其功能更像行動電話。但是WiMAX設備在移動接入時的速度和范圍略小於固定接入模式,在6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下,數據速率可以達到15 Mbits/s,覆蓋范圍約為3英里。接入模式為正交頻分復用接入OFDMA,共支持2048個頻點,並可以分成多個波段。
802.16e主要面向筆記本電腦、PDA和行動電話,並將成為3G數據業務的強大競爭對手。很多手機將支持WiMAX,也就是說這些手機將通過VoIP實現語音通訊功能。盡管WiMAX同時也將和現存的Wi-Fi競爭,但是這兩種技術有互補之處。
另一個更新的標准,預計將稱為802.16f,將支持漫遊以及Wi-Fi 和 WiMAX之間的切換。802.16標准預計在2005年底或2006年初正式頒布。而802.16e產品的認證測試將於2006年底啟動。整個可以實用的WiMAX系統預計將於2007年才能推出。據業內專家預測,移動版本的WiMAX設備將是該技術成功的關鍵。
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公司保守估計,2006年WiMAX的市場份額約為10億美元,而2009年將達到20億美元。該公司的分析人士Jagdish Rebello預測,WiMAX的四大主要應用為:最後一英里寬頻接入、基站或熱點的互聯、手持設備無線接入、移動設備無線接入。
Rebello還預測:基站或熱點的互聯服務將成為WiMAX最初的成功應用,而寬頻接入應用是否能成功還有待觀察。他還預測:手持或移動設備WiMAX應用也將快速增長。iSuppli's公司在寬頻市場研究領域的權威Steve Rago預測:隨著寬頻市場的逐漸飽和,今後的幾年內寬頻接入市場的增長將放慢,但是WiMAX一定會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
風險投資公司ComVentures的Roland Van der Meer指出,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最終將於2010年趕上蜂窩移動通信。當問及2010年哪種無線接入技術將佔主導地位時,全球電信業界的領袖們一致認為:WiMAX將佔46%,Wi-Fi將佔31%,3G將佔23%。Van der Meer認為同時支持固定和移動接入的無線技術,將促使一個基於全IP技術的無線骨幹網的生成,即第四代移動通信4G。
❾ 中國互連網國際出口寬頻多大
1、中國國際出口帶寬總量為74429M,連接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
2、按運營商劃分:
N 中國科技網(CSTNET):5275M
n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46268M
N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1022M
N 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1645M
N 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寬頻中國CHINA169網):19087M*
N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2M
N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1130M
N 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建設中)
N 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建設中)
*註: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寬頻中國CHINA169網)數據中含有CNCNET網的數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供稿)
中國網2005年1月25日
❿ 我想要一份關於上海地區寬頻接入服務方面的調研報告,誰有謝謝!
網路現在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對於大部分上班人員來說,工作時要用網路,回家後還是靠網路來打發時間。因此,上海地區寬頻接入住宅是非常普及的。寬頻運營商在面對巨大的市場時,也在努力出招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賺零用針對上海地區寬頻接入服務進行了一次調查,得出了以下報告。
上海地區寬頻接入服務調研報告
調研方式:賺零用APP在線調研
樣本定義:18歲以上,寬頻安裝決策者,上海地區隨機抽樣;
樣本量:投放樣本3000份,實際回收有效樣本2139份。
調查時間:2014年08月24日-2014年08月24日
報告要點:
1、約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一直沒有更換過寬頻運營商,寬頻服務競爭還有一定上升空間;
2、在曾經更換過寬頻運營商的受訪者中,更換後,電信的市場佔有率上升最高、聯通(網通)的市場佔有率略有上升、而移動(鐵通)的市場佔有率下降;
3、在曾經更換過寬頻運營商的受訪者中,更換後,價格是1000元-1500元/年的比例下降、500元-1000元/年的比例上升、500元/年以下的比例上升;說明價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消費者更換寬頻運營商;
4、在曾經更換過寬頻運營商的受訪者中,寬頻穩定性、合約到期、服務質量成為了更換運營商的三大原因,均超過了價格因素。
5、在一直沒有換過寬頻運營商的受訪者中,有六成的人表示對寬頻運營商和寬頻產品滿意,對寬頻運營商或寬頻產品不滿意最大的原因是網速慢;
6、對寬頻運營商或寬頻產品不滿意,但卻一直沒有換過寬頻運營商的原因主要有:怕麻煩,沒時間、有套餐合約,牽一發動全身、價格可接受;捆綁套餐的營銷模式及性能差、價格低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持客戶穩定,但這部分客戶的數量不高;對於這部分用戶,要想促使他們更換寬頻運營商的三大動能因素,由高到低分別為:寬頻性能穩定、優質的服務、合理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