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耳其的概況(包括軍事,經濟,人口,國土,GDP等)
土耳其屬於亞洲國家,國土面積783,562平方公里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土耳其不是歐盟國家成員,但在體育項目上屬於歐洲區。
2011年統計總人口:74,724,269
GDP總計: 7780.89 億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10,522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
民族
土耳其人口中,土耳其人約佔70-75%,庫爾德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7-12%。
宗教是伊斯蘭教,國民有98%是穆斯林。
政治:
土耳其政治是以議會制代議民主制的共和體制為框架,奉行多黨制,土耳其總理是政府的領導人。行政權由政府行使,立法權則屬於政府及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司法則獨立於行政及立法。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1月7日起實施,憲法奉行世俗主義。2010年土耳其修憲公投通過了新的憲法,限制了軍隊的權力。
土耳其的政治體制以分權為原則。
軍事:
土耳其武裝部隊由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憲兵和海岸警衛隊平時受內務部指揮,但戰時他們服從陸軍和海軍的指揮,在此期間,他們同時有內部軍事法庭和軍事職能。
土耳其武裝部隊是北約第二大常設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有五個分支超過一百萬的軍警人員的綜合實力。土耳其被認為是中東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不包括以色列)。
土耳其也算是軍事裝備進口大國,許多裝備都是進口別國的,比如火炮進口中國、韓國的,某戰術導彈也是進口中國的,戰機進口美帝的,缺乏自主的軍事裝備。戰時的維修和零部件的配備是個問題。
經濟
土耳其為世界第15大國內生產毛額(購買力評價)之經濟體,在國內生產毛額(匯率計價)方面則位居第17。土耳其為經濟暨合作及發展組織之創始會員國(1961年加入)及二十國集團之成員(1999年加入);自1995年12月31日起,土耳其成為歐盟海關同盟的一員。
中央情報局將土耳其分類為發達國家,但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常將土耳其認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然而美林證券、世界銀行及經濟學人雜志將其歸類為新興市場。
世界銀行就土耳其2007年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類其為中高所得國家。根據富比世雜志的調查,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的經濟首都,於2010年3月有28位十億富豪(較2008年的35位減少),排名世界第4,僅次於紐約(60位)、莫斯科(50位)及倫敦(32位)。
❷ 土耳其物價便宜嗎
這件事很筒單,可上網查一查就知道了。也可通過別人去打聽詳細情況。再做打算行嗎?
❸ 2008年金融危機對土耳其的影響
這場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是土耳其銀行監管當局宣布對10家銀行展開刑事調查。此舉引發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土耳其國債和股票,以圖撤離土耳其市場,由此導致眾銀行出現外匯償付危機。
為了應對擠兌風潮,該行先後投放了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了應對擠兌風潮,該行先後投放了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雖然土耳其央行行長稱,該行有188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可以用於應付危機,這個數字還不包括1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但如此大數量的現金投放,已經遠遠超過了土耳其去年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談判達成的有關控制通貨膨脹的協議條款。隨後,土耳其央行停止向市場投放現金,轉而向IMF提出救援。 一年前,IMF曾批准向土耳其提供40億美元的貸款,以幫助土耳其實施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消除金融隱患,並將兩位數的通脹控制在一位數的水平上。一年來,土耳其政 府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其穩定經濟和結構調整的改革計劃,並且做得非常出色,比如,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財政收入,而且建立了獨立運作的銀行監管處,排除一切政治干擾,加大對金融系統的監管力度。更令世人矚目的是,在得到世界銀行10億美元的貸款承諾後,土耳其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決定對過去由於代表政府發放補助性貸款而虧損將近250億美元的三家大型國有銀行實行私有化。
如果說還有什麼地方有欠缺的話,那就是土耳其的銀行系統依然脆弱;另外,在消滅兩位數的通脹方面,仍然進展不大。 但是在當今世界資金被強大的美國經濟所吸引、新興市場發展處於逆勢的情況下,僅僅做得出色是不夠的,還需要不犯任何錯誤。面對日益飆升的利息和一大批冒著高風險的借貸者,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加上一個小小的政策失誤,就可能招致一場災難。在土耳其,這個薄弱的環節就是銀行體系,而這個小小的政策失誤就是沒有能夠及時迅速地關閉那些脆弱的銀行。
❹ 土耳其金融危機2001
土耳其爆發的這兩次金融危機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去年11月的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形式是銀行業危機,即由於銀行資產流動性不足所導致的信用危機。今年2月份的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即土耳其政府在無法維持盯住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備已導致里拉對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如果將兩者聯系起來分析,後一次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前一次危機的延續。土耳其此次發生金融危機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經濟、政治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共同作用的結果。
去年11月土耳其爆發了金融危機,貸款利率飛漲,股票價格暴跌,在土政府的干預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幫助下,危機暫時平息。然而時隔3個月,土耳其便又遭受了新的金融危機,政府被迫放棄盯住匯率制後,投資者大量搶購美元,里拉幣值暴跌,外匯市場受到巨大沖擊
危機演化情況
土耳其爆發的這兩次金融危機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去年11月的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形式是銀行業危機,即由於銀行資產流動性不足所導致的信用危機。今年2月份的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即土耳其政府在無法維持盯住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備已導致里拉對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如果將兩者聯系起來分析,後一次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前一次危機的延續。
第一次危機:去年11月中旬,土耳其國內盛傳某些國外金融機構從土耳其抽出了大量資金,出於對銀行體系安全性的擔心,國內外投資者紛紛提現,各地銀行的現金開始短缺。由於出現全國范圍內的擠兌風潮,土耳其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回購國債的方式,為銀行部門注入了大量現金,數額達60億美元,遠遠超過1999年底與IMF達成的控制貨幣發行規模的協議。為了遵守有關協議,11月30日,土耳其中央銀行不得不宣布停止向市場投放現金,這導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猛漲至1200%的水平,超過1994年貨幣危機時期的記錄。投資者受到高利率的吸引,從股票市場中撤出大量資金,投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從而導致股市暴跌,伊斯坦布爾股票交易所的全國100指數從11月6日收盤時的14369.45點跌到12月4日的7329.61點,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下跌幅度達到50%。外匯需求方面,自2000年11月中旬開始的兩周內,投資者的外匯需求達到66億美元,而中央銀行大約拋出70億美元以應付外匯需求。12月3日,中央銀行官員披露,該國24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僅餘188美元。為了避免出現進一步的危機,主政府請求IMF緊急援助,後者允諾提供77億美元的貸款。之後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危機得以暫時平息。
第二次危機:今年2月,在金融危機的隱患尚未消除時,又爆發了一場政治危機,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在治國方略上多次發生爭執。消息傳出後,投資者紛紛擔心主政局的不穩將可能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凍結原先許諾的貸款,其信心隨即動搖,這就給土耳其金融市場再度造成混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猛漲至2500%。另外關於土部分國有銀行將出現支付危機的傳言,又使得投資者在市場上搶購外匯。土耳其中央銀行為了維持穩定匯率,動用外匯儲備買進里拉並將隔夜拆借利率提高,然而在投資者進行恐慌性拋售和利率狂漲的情況下,土耳其有限的外匯儲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於是,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在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後宣布,放棄自2000年初開始實行的固定匯率制,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措施立即引起土耳其外匯市場的劇烈動盪,美元對里拉的匯價從前一天的1:65萬飆升至1:120萬,而土耳其央行建議的匯率浮動幅度為1美元兌換83萬至115萬里拉。一時間,在外匯商店門口等待兌換外匯的居民排起了長隊。
危機影響
土耳其金融危機爆發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擔心是否會引發另一場國際金融危機。從實際情況看,這場危機除了對俄羅斯、波蘭、阿根延等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信心有一定影響,使上述國家證券市場出現輕微震盪外,並沒有向其他新興市場擴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遠不及1997-1998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新興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中都進行了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控制赤字和避免匯率的波動方面實施了較為有效的措施,所以此次受到的影響不大。
由於土耳其與歐盟在地理位置和經濟關繫上十分密切,且正積極准備入盟,這次金融危機對歐洲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市場對歐洲各國銀行、尤其是德國銀行在土耳其資本市場的投資感到擔憂。據統計,目前歐洲國家在土耳其有240億美元左右的投資,是美國的4倍。據國際清算銀行估計,德國商業銀行約持有120億美元的土耳其債券,占其所有國外資產的1%。不過由於土耳其經濟總量不大,加上其外債規模只有數百億美元,對國際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影響很小。
從目前情況看,土耳其金融危機已近尾聲;導致危機的重要因素----僵硬的匯率制度已廢除。匯率實行自由浮動後,里拉的貶值只是向實際匯率回歸,其結果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出口競爭力,同時適度地抑制進口需求的增長。IMF、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也都表示支持土政府實行浮動匯率制措施,它對於穩定里拉和美元的匯率至關重要。當然,能否順利渡過難關,除了外部援助外,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政府的團結和改革措施的落實。日前土政府對經濟主管部門進行了重大改組,任命土耳其籍的世界銀行副行長凱木爾一德爾維什為經濟部長,負責各經濟部門的協調工作。這表明了政府將經濟改革進行下去的決心。
危機原因
土耳其此次發生金融危機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經濟、政治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共同作用的結果。
(-)宏觀經濟不平衡。l、經常項目赤字高企。90年代的10年中,上年均GDP增長達到5%,然而從1999年經濟增長放緩,非法組織的恐怖活動使旅遊收入銳減,土耳其的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陷入金融危機,使土耳其在俄的建築承包市場萎縮。另一方面,兩次大地震給土耳其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同時震後重建導致了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迅速,使得進口需求上升。自1998年底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度上漲,而石油製品占土耳其進口額的比重達13.2%,致使主經常項目支出增加。2000年1至8月貿易收支逆差為232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高達86億美元。在國內需求上升和油價上漲兩方面的壓力下,經常項目赤字占的比重從1999年的0.7%上升到2000年的5.2%(約108億美元)。2、通貨膨脹嚴重。與許多新興市場一樣,土耳其經濟增長歷來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從1987到1999年間,通貨膨脹率都在50%到100%之間。根據1999年末同IMF達成的協議,土耳其政府應該在 2000年將通貨膨脹率從年初的65%降到年底的20%,在3年內將通脹率降到一位數。但2000年10月份的統計數字表明,通貨膨脹率為44.4%,通脹壓力仍然很大。3、債務壓力沉重。由於長期以來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上升,近兩年來土債務增長迅速。1999年底止同IMF達成了削減財政赤字計劃,但其國內外債務總和為110億美元,佔GDP的比重仍達50%左右。
(二)銀行體系不健全。土耳其與許多新興市場一樣,雖然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但就整體經濟結構而言,銀行業仍然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經濟中的各種深層次問題集中表現在銀行系統。l、銀行集中度過高,市場競爭有失公平。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實行金融為國家發展政策服務的策略,國有銀行占據了國內銀行業市場的主導地位。據1998年數據顯示,國有銀行的總資產佔全國銀行總資產的40%,存款佔全國存款余額的41%。私人銀行部門也具有高集中度的特徵,最大的4家私營銀行所持資產佔全國銀行總資產的25%。銀行市場壟斷性結構的直接後果就是效率低下:少數大銀行通過相互達成協議,阻止進入者進入市場,控制價格,以獲取超額利潤,而不是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的運營水平。2、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金融監管不力。土耳其中央銀行對於出現了嚴重問題的銀行,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國有或私有銀行,不是採取清理整頓直至令其退出的方法,而是用再貸款等手段進行資金支持。這樣做不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自我約束的動力。3、政府與銀行的關系過於緊密。許多銀行通過各種方式與政府有關部門和官員建立非正常關系。同時以低於市場水平的實際利率向政府推薦企業貸款,結果造成許多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高。
(三)匯率制度不合理。土耳其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固定匯率制,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上提供 115億美元貸款計劃的一個條件。其內容是將里拉同美元和歐元組成的一攬子匯率掛起鉤來,每月根據預定的批發物價目標作相應調整,一年內的最大調整幅度為15%。即所謂的「蠕動盯住匯率制」。然而土耳其一方面要以數量有限的外匯儲備來支持匯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又將反通貨膨脹作為更高的目標,這同固定匯率政策是不一致的,必然導致匯率短期決定機制和長期決定機制之間發生背離,即反通脹和保持匯率的穩定兩者之間難於協調。從現實情況看,2000年土耳其的通貨膨脹水平遠遠高於年初既定目標,因此里拉的實際匯率上升。根據去年12月4日的外匯牌價,里拉的名義匯率水平雖然比 1999年底降低35%左右,但由於通貨膨脹率達到 45%左右,里拉的實際匯率水平上升了10%左右。里拉實際匯率上升刺激了進口需求增加,使得經常項目赤字擴大。一面是緊縮的國內財政政策,另一面是大幅增長的國內需求,固定匯率制導致土耳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處於兩難境地。可以說放棄固定匯率制是走出困境的必然選擇。IMF總裁克勒最近承認,固定匯率制度的應用范圍是有限的,而且應該以嚴格的改革計劃作為基礎。他認為實行中央銀行進行一定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效果會比較好。但土耳其實行浮動匯率制後要想取得效果,仍取決於其宏觀經濟的改善和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
(四)政治局勢不穩定。土耳其這次爆發金融危機,其主要根源固然是國內經濟形勢惡化和制度缺陷,而導火索則是政治上的不穩定。l、何時加入歐盟前景仍不明朗。土政府歷來將加入歐盟作為其重要目標,然而此問題一直久拖不決。去年11月中旬,歐盟將土耳其和平解決塞普勒斯問題及與希臘的愛琴海領域紛爭作為其加入歐盟談判的先決條件,土耳其予以斷然拒絕,甚至威脅降低與歐盟的關系層次,這給其加入歐盟投下了陰影,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2、90年代以來,土耳其一直由各黨派組成的聯合政府執政,政府內部對於包括經濟調整在內的各項政策經常不能達成一致,導致措施貫徹不力。近來隨著能源部等政府部門腐敗丑聞的敗露,總統塞澤爾同總理埃傑維特之間在反腐敗等問題上的意見分歧不斷擴大,塞澤爾指責埃傑維特對腐敗官員的調查不夠積極。兩人的矛盾在今年2月19日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公開化。埃傑維特為抗議塞澤爾的批評,拂袖而去,會議不歡而散。這一事件再次引發投資者對土耳其政局的憂慮,對政府經濟改革政策喪失信心,金融市場隨後出現動盪。
=================================================================
土耳其爆發金融危機
信貸危機是根源 改革還需下猛葯
這幾年土耳其的改革是從金融業開始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設置獨立於政府行政之外的監管機構,找出並解決金融業所存在著的深層次問題等,不過雖說土耳其政府為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作了巨大努力,但從總體看僅這些努力還遠遠不夠,有些問題甚至還未觸及到問題的表層。
在一番努力之後,土耳其一些大規模私人銀行多多少少的確得到了鞏固,但仍然有不少金融機構深受著自身壞賬的困擾,不幸的是,近來土耳其銀行存款利率的大幅攀升,更是使這些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陷入萬劫難復的惡性循環之中。對一些金融機構來說,提高支付能力已不再只是提高流動性問題,它簡直需要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土耳其政府沒有看到這一點,所以這也正是為什麼土耳其政府已對本國金融業大量注入資金卻至今難見成效的重要原因。對金融市場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說,他們所抱的希望是土耳其政府能夠正確處理潛藏在危機後面的深層次問題。有跡象表明,土耳其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正在使問題向好的方面轉化。
近來,由於提高利率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土耳其政府已經決定不再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加貨幣供應量的要求向銀行業大量注入資金。不僅如此,土耳其政府還一反過去對某些壟斷企業私有化問題只限於一味討論或爭吵的做法,來個快刀斬亂麻,將壟斷巨頭———土耳其電信實現了部分私有化。
土耳其政府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大額緊急貸款援助也抱有很大希望,盡管本屆土耳其聯合政府不是沒有裂痕,但從總體上看應該是一屆穩定的政府,並且這些年來一直銳意改革,所以理應得到外界的支持。眼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土耳其政府提供額外的資金援助,至少能夠幫助土耳其政府維持它的爬行盯住匯率制度,從而有助於緩解土耳其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土耳其政府能否就金融援助的真正用途看法達成一致,按照IMF的要求,基金所提供的援助將主要用於清理銀行業壞賬。但目前土耳其市場利率居高不下增加了銀行業遭受危機的風險,甚至有可能導致一些一直穩健經營的銀行在危機前也無法倖免。
長期以來,土耳其眾多銀行以實際利率的水平向土耳其政府提供貸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土耳其政治的不穩定和人們對貨幣貶值的極度擔憂。但自今年1月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80億美元貸款支持,土耳其政府開始實施三年改革計劃以來,這種銀行和政府之間的游戲規則已經逐漸對眾多投資者失去了吸引力。政府的三年改革計劃包括大幅降低通脹率的目標和限制政府大量借貸的目標。
土耳其政府將明年預算目標的重點放在了限制通貨膨脹上,以求到2002年底將本國的通貨膨脹率降至一位數以內。「2001年的預算目標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讓理性占據上風。」一位土耳其的銀行家這樣說。
現在,對已經執政18個月的本屆政府來說,重要的是推動本國銀行實施新的改革計劃。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和國會休會的原因,這一份改革計劃已經被擱置和延誤了不少時間。土耳其政府對銀行的改革計劃,說到底就是促進本國銀行業的改組和合並,並迫使那些沒有支付能力的銀行不要再混跡於銀行業,另謀出路。有消息說,土耳其國內幾家著名銀行,都已經換了招牌,有了新的掌門人。與此同時,土耳其法院還採取了斷然措施,逮捕了一些以家族為背景的有問題銀行的主要當事人,並且凍結了這些銀行的資產。土耳其政府甚至下令拘捕中央銀行的前負責人,因為該負責人很可能涉嫌幾家有問題銀行的不正常交易行為。土耳其當地一位政治經濟學家在報刊上載文呼籲,「現在最重要的是反腐敗。」這一呼籲被認為是體現了土耳其國內的民意。
在打擊銀行犯罪活動的同時,土耳其政府還加強了與國內私人銀行的接觸,並向私人銀行許諾將對土耳其國內四家重要的國有銀行私有化。有人認為,這四家銀行在土耳其的銀行體系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政府是否真的要將這四家銀行私有化依然是個不大不小的謎。
不久前,土耳其政府向國內10家銀行提供了約60億美元的融資,為的是充實這10家銀行的自有資本。並且許諾給予這10家銀行較強的獨立性,成立相對獨立的監管機構和理事會。一位土耳其銀行界人士這樣說,政府的這一舉動很可能意味著政府將對直接管束銀行的行為來個「金盆洗手」,從此銀行業將會有更大的獨立性。
土耳其政府的強硬改革路線又重新激起了外國貸款人對土耳其零售銀行市場的興趣,這些外國貸款人實際上早就把眼光盯在了土耳其的零售銀行市場,盡管土耳其金融零售業如抵押放款、消費信貸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等尚處在很不成熟的階段,但在這些外國貸款人的眼裡,卻處處充滿了盈利的商機。最近,土耳其一家中等規模的銀行EkonomiBankasi銀行就宣布,它將與美國的花旗集團展開有關合並事宜的談判。
土耳其政府正在考慮如何為銀行合並浪潮提供一個寬松的稅收環境。有消息說,現在已有80家土耳其國內銀行有可能享受到稅收方面的優惠,條件是這些銀行要走合並之路。「土耳其經濟不需要這么多銀行,也無法負擔這么多銀行,」土耳其政府總理埃傑維特在接受土耳其電視台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過去我們犯了很多大錯誤,現在我們要糾正這些錯誤,盡一切努力將事情做好。」
《國際金融報》 (2000年12月13日第四版)
❺ 關於土耳其進口關稅的問題
土耳其進口體制是基於世貿組織成員義務、歐洲關稅同盟國協定、歐洲自由經濟區的自由貿易協定、普惠制原則和國家發展需要制訂的。土耳其有隸屬於經濟部的50個外貿產品檢測站,分布在8大區域內。這些檢測站依據70種標准,對進口和出口農產品進行檢測和證書發放。
土耳其工業品的檢測由土耳其標准局負責。如果進口商已經取得歐盟標准(如CE標志、E標志、e標志),產品可以在歐盟國家內自由銷售,則進口商可以從標准局取得免檢證書。為保護環境、公共安全、健康和公德,遵守國際公約,土耳其禁止以下產品的進口:毒品、化學武器、對身體有害的燃料、武器彈葯、蠶種、自然肥、游戲機、水果機和水果產品,其商標有違國際公約的工業產權。
土耳其擁有透明和開放的貿易制度。自2009年起,土耳其針對不同國家標出各自進口關稅稅率,所有產品按6大目錄來劃分。即農產品(目錄I)、工業品(目錄II)、農業加工品(目錄III)、魚類和水產品(目錄IV)、暫緩名單(目錄V)、用於民航免關稅的產品(目錄VI)。新的進口制度於2008年12月31日刊登在官方公報上,編號:27097,於200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2009年修訂的進口制度主要有以下特點:
(1)農產品和水產品關稅稅率的修訂。在土耳其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優惠貿易協定中,農產品和水產品的關稅稅率在進口制度的附加目錄中體現。目錄I和目錄IV中所列的產品關稅稅率已經根據行業需求進行了核定。目錄III中加工農產品所需的工業組件關稅均與歐盟的共同關稅稅率一致。
(2)工業品關稅稅率的修訂。根據1/95條款中關於歐盟—土耳其關稅同盟協議,土耳其對大部分進口工業品和從第三國進口的農業加工品使用歐盟共同對外關稅(CET)。在這一章節,歐盟對第三國的關稅削減也反映在目錄II涵蓋的產品中。根據關稅同盟協議,土耳其把自己的關稅調整到與歐盟普惠制優惠條件一致,制訂有利於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自主關稅優惠。
(3)進口加工機制(IPR)。作為出口支持制度的替代,進口加工機制使土耳其生產商/出口商可以依據商務政策措施,不付關稅獲取用來生產出口產品的原材料、中間半成品。IPR准予授權後,授權擁有者有權進口授權書上規定的貨物,加工後再出口。進口加工制度的基本設想就是保持原料國際市場價格和土出口商競爭力。進口加工機制主要包括關稅暫緩制度和退稅制度。
(4)關稅暫緩制度。生產商—出口商/出口商進口時可以不付進口稅和增值稅,即可進口原材料生產加工,再出口。在這種制度下,進口加工制度受益人必須提交保證函或包括所有關稅和增值稅的保證金。如出口行為滿足保證金打折標准,授權持有者可以得到一個打折的保證金率。生產商—出口商在進口加工制度下,4年內出口達100萬或50萬美元以上,或者屬於特殊分類的公司,可以提取關稅和增值稅總值的1%、5%或10%作為保證金。等同產品:在暫緩制度下,生產商—出口商/出口商可以在授權書上註明,用等同產品取代進口品。等同是一種程序,可以使替代品代替授權書上的進口品自由流通。需要強調的是等同必須是原材料或中間半成品,而不是成品。等同產品必須是與進口產品有著相同的質量和相同的性能。
(5)退稅制度。產品進口所付的稅費在履行出口諾言後可以退稅。在退稅制度下,產品可進入土耳其自由流通,應繳進口稅和增值稅。當成品出口後,可以退還增值稅和進口稅。
(6)授權證書的申請和評估。企業通過出口商聯盟秘書處向經濟部提交必需的文件,並向經濟部提出申請授權書要求。這些文件包括進口加工項目表、原材料表、簽字通知、申請書、貿易注冊刊物、能力報告及其他一些特殊的技術文件。將根據進口加工機制中列出的經濟指標,對申請進行評估。授權證書持有公司在所標明的授予期限內,可以進出口產品而不必支付任何關稅和費用,時限不超過12個月。對於一些特殊生產設備,授予期限可以放寬至24個月。基於不可抗拒因素,授權書上標明的時限最多可延長一半。執行期限從第一批貨品入境開始,但這個時間不可超過3個月。當公司面臨經濟危機或自然災害時,執行期限會延長。
(7)貿易救濟。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法律依據是1989年生效的《進口不公平競爭保護法》及相關法令和規定;2004年生效的《進口保護措施法規》和《進口保護措施實施條例》是實施保障措施調查的法律依據。
【出口制度】根據修訂後的出口制度對出口商進行了定義:有稅號的自然人或法人;合資企業;聯合體。
出口指遵守現行出口規則,海關規則,將產品出口到土耳其海關監管區外或自由經濟區,或外貿署可以接受其為出口的其他方式出境。出口類型包括:注冊出口、預先取得許可證出口、寄售出口、無利潤出口、易貨貿易、租賃貿易(以海關法規為准)。
除法律、法規及國際協議禁止之外,所有產品都可在出口制度條例框架下自由出口。
❻ 土耳其移居項目到底值不值
自由進入不同國家市場
土耳其與歐盟建立了關稅同盟,允許直接進入歐盟市場,並與27個國家和地區訂立了自由貿易協定,且多項自由貿易協定 (FTA) 正在協商之中;同時,土耳其護照可以全球免簽和落地簽111個國家和地區,幾乎可暢游全球
具有競爭力人口紅利和人口優勢
土耳其統計局(TurkStat)數據,2017年,土耳其人口登記達到8080萬,一半人口小於31歲,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是青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且大部分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根據土耳其統計局 (TurkStat) 預計,到 2023 年,人口將達到 8690 萬,到 2040 年,突破 1 億 30 萬。預計人口將保持增長勢頭到 2069 年,將達到 一億 760 萬高峰。
第7大受歡迎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目的地
根據安永歐洲吸引力調查 (EY Attractiveness Survey Europe) 顯示,2017年,土耳其成為歐洲第 7 大受歡迎的外商直接投資 (FDI) 目的地,比2016年躍升了3個位次。根據土耳其共和國中央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02年,土耳其的總FDI流入資金僅為150億美元,而在2003-2017年期間,卻吸引了大約1,930億美元的FDI流入資金。
眾多國際名企紛紛投資土耳其
據土耳其貿易部數據顯示,在2002年土耳其擁有國際資本的公司數量為 5,600 家,到2017年年底這一數量高達 58,400 家,同時這個數字也在不斷的增長。土耳其為國際投資人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吸引了3M、可口可樂、現代、博世、微軟、雀巢、聯合利華等眾多國際名企,華為、阿里巴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中車、中國石化等眾多中國名企的投資。
❼ 土耳其為何難以加入歐盟
土耳其想要加入歐盟好久了,都沒有成功,這是為什麼呢?
在這片土地上,97%的土地都在亞洲。
第三,希臘和土耳其愛琴海島嶼的領土問題存在嚴重矛盾關系一直不是很好,包括塞普勒斯問題,島上居民的希臘和土耳其居民矛盾。
雖然土耳其憲法說土耳其是一個世俗國家,直到2001年,沒有宗教政黨上台。但畢竟,97%的人口是穆斯林,而在歐盟內部,大部分是基督徒,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土耳其進入歐盟國家的范圍內超過7000萬穆斯林,對大多數歐洲國家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歐盟畢竟不能是歐盟的伊斯蘭。隨著土耳其變得更加虔誠,其成員國身份也變得更加困難。
❽ 土耳其當地房產前景如何值得投資嗎
中國人喜歡投資,特別是房產類的投資,目前土耳其又成為了新的黃金口,所以,25萬美金的土耳其購房項目能夠成為今年歐洲最火購房項目之一,中國買家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畢竟超過買家半數以上的這個數目可不是蓋的。
❾ 土耳其的經濟
土耳其經濟快速地發展。土耳其在生產農產品、紡織品、汽車、船隻及其他運輸工具、建築材料和家用電子產品皆居領導地位。近年來,土耳其在私人部門已有顯著發展,然而國有企業於工業、銀行業、運輸及通訊仍有重要地位。
土耳其為世界第16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之經濟體,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方面則位居第65。土耳其為經濟暨合作及發展組織之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於1999年加入);自1995年12月31日起,土耳其已成為歐盟海關同盟的一員。
世界銀行就土耳其2007年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類其為中高所得國家。中央情報局將土耳其分類為發達國家,但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常將土耳其認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然而美林證券、世界銀行及經濟學人雜志則將其歸類為新興市場。
根據富比世雜志的調查,土耳其的經濟核心城市伊斯坦布爾於2013年3月有37位十億富豪(全國則有43位),排名世界第5,僅次於莫斯科(84位)、紐約(62位)及同樣有43位的香港和倫敦,但37名富豪的資產總值卻比富豪數量較少的聖保羅(26位)和孟買(24位)低。
土耳其股市於2009年間幾乎上升了兩倍。根據經濟學人雜志,土耳其股市的漲幅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間僅次於阿根廷股市。
失業率:9.9%,未充分就業率:4%(2007年統計)。
貧困人口比例:20%(2002年統計)。 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使用一半左右的勞動力。在一般情況下,土耳其的大多數糧食作物可以自給。大部分可耕地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中小麥和大麥的種植面積最大。經濟作物(棉花和煙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狹窄海岸地區的低地得到大面積灌溉,生產榛子、無核小葡萄、葡萄乾和水果(包括柑橘、檸檬和甜瓜),也種植蔬菜供應國外市場。在常年長草的牧場,可牧放綿羊、少量的牛和山羊。
農村失業狀況比城市更嚴重,但在伊斯坦布爾以外,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仍然短缺。根據1947年頒布的勞工法,工會為合法組織,此後發展迅速;工人工會聯合會是最大的組織。 土耳其品牌Beko及Vestel為歐洲最大家用電子產品與電器製造商。
Vestel電子為歐洲最大電視製造商,於2007年占歐洲市場的21%。2005年1月,Vestel和其對手土耳其電子及家用電器(white goods,指冰箱洗衣機等)品牌BEKO共佔有歐洲一半以上的市場,另一家電子品牌,Profilo-Telra,2005年時為歐洲第三大電視製造商。土耳其廠商的市佔率隨著土耳其與歐盟簽定關稅協定而增加。由1995年至2005年,電視市佔率由5%至50%,數位產品由3%至15%,白色貨品由3%至18%。
工業基礎好,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汽車、采礦、鋼鐵、石油、建築、木材和造紙等產業。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
製造業使用大約1/10的勞動力,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盡管生產率低,但由於棉花在當地種植,工人工資也低,紡織業(包括紗線、織物和地毯)仍然是20世紀70~80年代增長迅速的工業,盡管生產率不高。石化工業在80年代初發展很快。土耳其已成為中東地區主要的鋼鐵生產國。工程機械工業也發展迅速。旅遊業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土耳其有一個廣大且持續成長的汽車工業,2006年時生產1,024,987 輛汽車,排名歐洲第七大,分別次於德國(5,819,614輛)、法國(3,174,260輛)、西班牙(2,770,435輛)、英國(1,648,388輛)、俄羅斯(1,508,358輛)及義大利(1,211,594輛)。
於2008年,土耳其生產了 1,147,110輛汽車,超越義大利成為歐洲第6大汽車製造國,並排名世界第15。
從1960年代起,汽車工業及成為土耳其經濟重要的一環,汽車製造廠多集中於馬爾馬拉地區,國內有許多汽車及零件公司,使土耳其在全球汽車製造分工鏈扮演重要角色,2008年汽車相關產品出口總值達229.44億美元。土耳其在造船業亦居領先地位,2007年造船廠排名世界第4(次於中國韓國及日本) ,在船訂單方面亦居第4(次於義大利、美國及加拿大。 土耳其鄰近歐洲,三面環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旅遊業是土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特洛伊、埃菲斯古城遺址,伊斯坦布爾、安塔利亞和伊茲密爾等歷史名城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來到土耳其旅遊,有一種體驗絕對不能錯過,那就是聞名世界的土耳其浴。著名畫家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更是描寫女性人體的巔峰之作,畫作充分展示了女人的曲線美和青春的活力,使人們感受到了一種旋律、一種詩意。
在金融危機中,土旅遊業以其廉價、便捷的優勢凸顯更高的性價比,旅遊收入實現逆市增長。2009年,土耳其共接待遊客3200萬人次,旅遊收入212.49億美元。2010年,遊客數量比2009年超出近300萬人次。2011年旅遊業收入達230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10.6%。旅遊業的凈收入在彌補政府財政赤字、縮小貿易逆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土耳其作為一個重要的旅遊國家,除發展海灘旅遊度假外,還將導入內陸游、生態旅遊、健身旅遊等。 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佔一半。主要出口貿易夥伴有德國、義大利和美國。伊拉克的石油是主要進口貨物。德國為土耳其提供了大量進口機器和設備。於2008年,土耳其出口總值達1418億美元,進口值為2048億美元,主要因能源需求提高如天然氣及原油等。土耳其政府的目標為2013年時,出口值能達2000億美元,貿易總值達4500億美元。在出口產品方面,於最近20年已有相當大的改變,天然氣所佔比例於1980年、1990年、2005年分別為74%、30%、12%,高科技產品分別為5%、14%、43%。
出口:電力、服裝、食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設備。
進口:電力、機械、石油、化學製品、半成品、燃料、運輸設備。 土耳其為投資中歐東歐及獨聯體最多的國家之一,已投資於這些國家超過15億美元,其中32%投資於俄羅斯,主要為天然資源及營造業;另有46%投資於黑海鄰國,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土耳其公司在波蘭亦有相當大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約1億美元。
土耳其最主要的貿易夥伴為歐洲聯盟國家、美國、俄羅斯及日本,於2005年時,這些國家佔了土耳其出口值的59%,進口值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