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營銷環境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營銷環境分為外抄部環境分析和市場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分析包括:
一般環境分析:所處經濟體相關的經濟形勢、政策導向、技術發展水平和社會導向(如人們的價值觀、產品使用習慣等)還有人口統計變數(如男女比例、年齡分布、教育程度分布等);
產業環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和產品生命周期(具體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運營環境分析:主要是分區域銷售情況和渠道分布狀況。
② 市場營銷環境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營銷環境分為外部環境分析和市場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分析包括:
1、一般環境分析:所處經濟體相關的經濟形勢、政策導向、技術發展水平和社會導向(如人們的價值觀、產品使用習慣等)還有人口統計變數(如男女比例、年齡分布、教育程度分布等);
2、產業環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和產品生命周期(具體可以在網上搜一下)。3、運營環境分析:主要是分區域銷售情況和渠道分布狀況。
市場環境分析包括:
1、市場集中度分析,主要指標有CR4、HI等;
2、產品差異化分析(包括機型、功能、品牌等);
3、進入壁壘(主要包括政策壁壘、技術壁壘、專業壁壘、規模經濟壁壘)等;
4、標桿企業分析(該市場領域里排名靠前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
如果要進一步做市場營銷戰略方面的分析則要用到SWOT、還有營銷經典的STP(細分、目標、定位)和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
拓展資料:
構成要素:
市場營銷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構成要素。
一是微觀環境要素,即指與企業緊密相聯,直接影響其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企業的供應商、營銷中間商、顧客、競爭者以及社會公眾和影響營銷管理決策的企業內部各個部門;
二是宏觀環境要素,即影響企業微觀環境的巨大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經濟、政治、法律、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宏觀環境主要以微觀營銷環境為媒介間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前者可稱為直接營銷環境,後者可稱為間接營銷環境。兩者之間並非並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即直接營銷環境受制於間接營銷環境、
③ 營銷環境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市場營銷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構成要素,一是微觀環境要素,即指與回企業緊密相聯,直接答影響其營銷能力的各種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企業的供應商、營銷中間商、顧客、競爭者以及社會公眾和影響營銷管理決策的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二是宏觀環境要素,即影響企業微觀環境的巨大社會力量,包括人口、經濟、政治、法律、科學技術、社會文化及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微觀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宏觀環境主要以微觀營銷環境為媒介間接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前者可稱為直接營銷環境,後者可稱為間接營銷環境。兩者之間並非並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即直接營銷環境受制於間接營銷環境
④ 影響蒙牛快速發展的市場營銷環境因素有哪些
分內部和外部兩方面來解答,其實影響也包括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
內部:1、中內糧集團收購蒙牛股份,蒙容牛「農轉非」變成國企。
2、收購之後帶來的管理層變動,影響公司整體的執行力。
外部:1、食品安全問題。如前段時間的三聚氰胺事件帶來的企業形象受損。影響消費者對於整個液態奶市場的消費,這是一個營銷大環境影響。
2、競爭對手譬如伊利。
3、國家的政策以及監管。(宏觀環境影響)
4、具體的營銷方式以及策略。
⑤ 蒙牛集團的交通環境分析
蒙牛乳業集團的品牌營銷戰略分析 創勁廣告公司 發表於2009年06月08日 22:23 閱讀(0) 評論(0)舉報 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篇 中國乳業發展趨勢 8-10第二篇 蒙牛乳業集團簡介 10-13 1.「先建市場,後建工廠」 10 2.建立「全球樣板工廠」 10-11 3.智力整合財力 11 4.年平均發展速度為329%,年平均增長率達229% 11-13第三篇 蒙牛的品牌成長之道 13-19 3.1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一步——內蒙牛 13-15 3.2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二步——中國牛 15-17 3.3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三步——世界牛 17-19第四篇 成就蒙牛品牌的事件營銷 19-28 4.1 理論回顧 20-23 4.1.1 事件營銷的作用 21-22 4.1.2 成功事件營銷的四大要素 22-23 4.2 蒙牛品牌與事件營銷的巧妙結合 23-28 4.2.1 注重定位 24-25 4.2.2 強調創意 25-26 4.2.3 高端載體 26 4.2.4 形成話題 26-27 4.2.5 項鏈理論 27-28第五篇 蒙牛運用事件營銷提升品牌的實例分析 28-40 5.1 「超級女聲」案例陳述 28-31 5.2 蒙牛在超女營銷中成功的關鍵 31-32 5.3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 32-33 5.4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的原因分析 33-36 5.4.1 蒙牛的企業文化 33-34 5.4.2 蒙牛的營銷方法 34-36 5.5 對蒙牛品牌成長的思考 36-40 5.5.1 思路決定出路,超常規增長背後的戰略 36-38 5.5.2 品牌的基因是品質,品牌的常青源於文化 38 5.5.3 蒙牛品牌戰略的背後——重塑中國奶業產業鏈 38-40第六篇 結論及對未來的借鑒 40-42 6.1 三網一體,才是整合營銷 40 6.2 品牌不僅是溝通,而且要形成文化符號 40-41 6.3 產品定位要准確 41 6.4 以共贏為准則這個是大綱,感覺對口與我索取全文184886722透視蒙牛的營銷渠道變革策略蒙牛正在尋找各種模式以拓寬其在全國的銷售渠道。近日,蒙牛在北京的專賣店開出了第27家,預計到年底突破1000家。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向媒體透露,5年內建5000~1.5萬家專賣店的設想已開始。 進入實操 為了加速開店進度,蒙牛已經投入了3000萬元用於連鎖,還在30多個城市設立連鎖分公司。從今年起蒙牛放開了只允許蒙牛經銷商加盟的要求,同步發展其他法人特許加盟商。 目前,國內乳業的主流模式還是通過經銷商進入大賣場、超市等終端。令人費解的是現有的銷售渠道已經能滿足蒙牛產能需求,蒙牛何以要大費周折在全國開辟渠道? 賣場擠壓? 與大多數生產企業一樣,蒙牛在各地一般都通過當地經銷商分銷到超市、大賣場、便利店等。山西太原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超市的各種費用讓我們日子難過。各項收費幾乎和銷售毛利差不多。如果再被拖欠貨款,就賺不到錢了。 從格力到TCL,從茅台到五糧液。「渠道的擠壓迫使中國不同領域的生產企業都嘗試自建終端。」上海壹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湯志慶告訴記者。 「建立連鎖專賣店,蒙牛主要是從品牌經營的角度考慮。」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表示,單一用大量的廣告投入已難以打動消費者。而主流渠道也無法傳達蒙牛獨特的文化,只有建專賣店能達到這一目的,還能幫助蒙牛直接感知市場的變化。 自建渠道成本頗大 為了鼓勵加盟,今年起允許蒙牛經銷商以外的法人加盟,交納2.5萬元,包括加盟費、權利金、保證金在內的費用,另外再購買相關設備後就可以開店了。甚至蒙牛還能提供租金在5000元/月以內,30平方米左右的鋪面,允許50%的商品為蒙牛以外的產品。商品價格可以比賣場平時價格略低。「開一家蒙牛專賣店已經沒什麼門檻。」太原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不過他並不認為做專賣店能幫他提升利潤。 乳業與零售業同屬於微利的行業,據湯志慶測算了開店的成本:在北京或上海的市區租1間2~30平方米的門面,每月至少要3000元,兩名雇員一月薪水2400元,再加上水電等其他費用,每月至少也需要六七千元的成本,而乳製品的平均毛利能到10%已經很不錯了,一個月需要多少的銷售額才能保證贏利?又如何確保加盟商的穩定收益? 同時商鋪資源正變得日益稀缺,房租上漲,運營成本屢增不降。 伊利集團一位大區經理告訴記者,兩年前,伊利也曾想過做專賣店,但是調研發現,各地區在地段、房租、合作模式上發現建店的費用比較大,而經銷商也不願單方面投入,最終放棄了專賣店的打算。 即使在去年,雙匯集團的銷售收入創下了201億元的歷史新高,仍然難掩其在連鎖經營上的尷尬。其年報分析:去年雙匯商業連鎖店實際投入1.39億元,收益為-1476萬元,由於商業經驗不足,牽涉地域較廣,對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商超模式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項目的建設進度和效益方面都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 蒙牛的策略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分析,蒙牛推出的這種專賣店的業態,直接會與傳統的零售渠道產生沖突。如果管理不好,有可能兩敗俱傷。 「雖然北京已有超過50個加盟申請,但是,目前國內便利店整體贏利狀況不理想,缺乏店鋪資源,都是限制開店速度的原因。」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 而且其專賣店仍然要依靠原有的經銷商配送體系,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全國統一配送。而不同的分銷渠道,如何維持正常的價格體系?如何有效跨區域管理? 對於蒙牛的動機,湯志慶認為:「渠道越多元化,對銷量的增長越有利。」乳業銷售的一個要件是鋪設銷售網路,無論專賣店未來如何經營,都能更好地對終端進行控制。 未來,蒙牛專賣店能夠在原有的主流渠道覆蓋之外,輻射一個新的區域,在自己控制的分銷渠道中,整合蒙牛的系列產品,從而在相對飽和的渠道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市場。參考資料: 給你幾篇參考資料: 蒙牛營銷實踐的理論解讀在中國企業界,「蒙牛速度」是一個真正的傳奇故事,開創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個同類企業」,5年間銷售額增長200倍,投資收益率大於5000%。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從籍籍無名到影響力在乳製品行業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確實是令人驚嘆。驚嘆之餘,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麼一定是蒙牛?蒙牛為什麼能夠迅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蒙牛何以在幾千家乳品企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蒙牛的經驗能不能被借鑒? 毋庸置疑,來自成吉思汗故鄉雄渾蒼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們只能從一個個分解後的經營環節進行解讀,以求獲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營銷戰略的成功。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提到,做企業就是做事、做勢、做市。產品做好了,是「做事」;營銷做好了,是「做勢」;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勢」的能力尤其強。從做內蒙古第二乳業品牌到來自草原的親情問候,從為中國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個性張揚,蒙牛發起的營銷戰的沖擊在中國營銷界是空前的。運用營銷領域最新的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我們可以發現,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欲求,佔領市場制高點的。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品行業的營銷經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營銷理念、營銷手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中國企業的營銷活動已經轉向了市場競爭導向階段,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僅要看到客戶需求,還要更多地注意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在競爭中求發展。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根據市場不斷成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著眼於企業與顧客互動與雙贏,不僅積極地適應顧客的需求,而且主動地創造需求,運用優化和系統的思想去整合營銷,通過關聯、關系、反應等形式與客戶形成獨特的關系,把企業與客戶聯系在—起,形成競爭優勢...
⑥ 蒙牛乳業集團的品牌營銷戰略分析
蒙牛乳業集團的品牌營銷戰略分析 創勁廣告公司 發表於2009年06月08日 22:23 閱讀(0) 評論(0)舉報 摘要3-4 Abstract 4-5 第一篇 中國乳業發展趨勢 8-10 第二篇 蒙牛乳業集團簡介 10-13 1.「先建市場,後建工廠」 10 2.建立「全球樣板工廠」 10-11 3.智力整合財力 11 4.年平均發展速度為329%,年平均增長率達229% 11-13 第三篇 蒙牛的品牌成長之道 13-19 3.1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一步——內蒙牛 13-15 3.2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二步——中國牛 15-17 3.3 蒙牛品牌戰略的第三步——世界牛 17-19 第四篇 成就蒙牛品牌的事件營銷 19-28 4.1 理論回顧 20-23 4.1.1 事件營銷的作用 21-22 4.1.2 成功事件營銷的四大要素 22-23 4.2 蒙牛品牌與事件營銷的巧妙結合 23-28 4.2.1 注重定位 24-25 4.2.2 強調創意 25-26 4.2.3 高端載體 26 4.2.4 形成話題 26-27 4.2.5 項鏈理論 27-28 第五篇 蒙牛運用事件營銷提升品牌的實例分析 28-40 5.1 「超級女聲」案例陳述 28-31 5.2 蒙牛在超女營銷中成功的關鍵 31-32 5.3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 32-33 5.4 蒙牛品牌成功提升的原因分析 33-36 5.4.1 蒙牛的企業文化 33-34 5.4.2 蒙牛的營銷方法 34-36 5.5 對蒙牛品牌成長的思考 36-40 5.5.1 思路決定出路,超常規增長背後的戰略 36-38 5.5.2 品牌的基因是品質,品牌的常青源於文化 38 5.5.3 蒙牛品牌戰略的背後——重塑中國奶業產業鏈 38-40 第六篇 結論及對未來的借鑒 40-42 6.1 三網一體,才是整合營銷 40 6.2 品牌不僅是溝通,而且要形成文化符號 40-41 6.3 產品定位要准確 41 6.4 以共贏為准則 這個是大綱,感覺對口與我索取全文184886722 透視蒙牛的營銷渠道變革策略 蒙牛正在尋找各種模式以拓寬其在全國的銷售渠道。近日,蒙牛在北京的專賣店開出了第27家,預計到年底突破1000家。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向媒體透露,5年內建5000~1.5萬家專賣店的設想已開始。 進入實操 為了加速開店進度,蒙牛已經投入了3000萬元用於連鎖,還在30多個城市設立連鎖分公司。從今年起蒙牛放開了只允許蒙牛經銷商加盟的要求,同步發展其他法人特許加盟商。 目前,國內乳業的主流模式還是通過經銷商進入大賣場、超市等終端。令人費解的是現有的銷售渠道已經能滿足蒙牛產能需求,蒙牛何以要大費周折在全國開辟渠道? 賣場擠壓? 與大多數生產企業一樣,蒙牛在各地一般都通過當地經銷商分銷到超市、大賣場、便利店等。山西太原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超市的各種費用讓我們日子難過。各項收費幾乎和銷售毛利差不多。如果再被拖欠貨款,就賺不到錢了。 從格力到TCL,從茅台到五糧液。「渠道的擠壓迫使中國不同領域的生產企業都嘗試自建終端。」上海壹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策劃師湯志慶告訴記者。 「建立連鎖專賣店,蒙牛主要是從品牌經營的角度考慮。」蒙牛連鎖事業部總經理蕭桂森表示,單一用大量的廣告投入已難以打動消費者。而主流渠道也無法傳達蒙牛獨特的文化,只有建專賣店能達到這一目的,還能幫助蒙牛直接感知市場的變化。 自建渠道成本頗大 為了鼓勵加盟,今年起允許蒙牛經銷商以外的法人加盟,交納2.5萬元,包括加盟費、權利金、保證金在內的費用,另外再購買相關設備後就可以開店了。甚至蒙牛還能提供租金在5000元/月以內,30平方米左右的鋪面,允許50%的商品為蒙牛以外的產品。商品價格可以比賣場平時價格略低。「開一家蒙牛專賣店已經沒什麼門檻。」太原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不過他並不認為做專賣店能幫他提升利潤。 乳業與零售業同屬於微利的行業,據湯志慶測算了開店的成本:在北京或上海的市區租1間2~30平方米的門面,每月至少要3000元,兩名雇員一月薪水2400元,再加上水電等其他費用,每月至少也需要六七千元的成本,而乳製品的平均毛利能到10%已經很不錯了,一個月需要多少的銷售額才能保證贏利?又如何確保加盟商的穩定收益? 同時商鋪資源正變得日益稀缺,房租上漲,運營成本屢增不降。 伊利集團一位大區經理告訴記者,兩年前,伊利也曾想過做專賣店,但是調研發現,各地區在地段、房租、合作模式上發現建店的費用比較大,而經銷商也不願單方面投入,最終放棄了專賣店的打算。 即使在去年,雙匯集團的銷售收入創下了201億元的歷史新高,仍然難掩其在連鎖經營上的尷尬。其年報分析:去年雙匯商業連鎖店實際投入1.39億元,收益為-1476萬元,由於商業經驗不足,牽涉地域較廣,對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商超模式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項目的建設進度和效益方面都與預期存在一定差距。 蒙牛的策略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分析,蒙牛推出的這種專賣店的業態,直接會與傳統的零售渠道產生沖突。如果管理不好,有可能兩敗俱傷。 「雖然北京已有超過50個加盟申請,但是,目前國內便利店整體贏利狀況不理想,缺乏店鋪資源,都是限制開店速度的原因。」一位蒙牛經銷商告訴記者。 而且其專賣店仍然要依靠原有的經銷商配送體系,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全國統一配送。而不同的分銷渠道,如何維持正常的價格體系?如何有效跨區域管理? 對於蒙牛的動機,湯志慶認為:「渠道越多元化,對銷量的增長越有利。」乳業銷售的一個要件是鋪設銷售網路,無論專賣店未來如何經營,都能更好地對終端進行控制。 未來,蒙牛專賣店能夠在原有的主流渠道覆蓋之外,輻射一個新的區域,在自己控制的分銷渠道中,整合蒙牛的系列產品,從而在相對飽和的渠道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市場。 參考資料: http://www.ru.cn/jyzd/ShowClass.asp?ClassID=119 給你幾篇參考資料: 蒙牛營銷實踐的理論解讀在中國企業界,「蒙牛速度」是一個真正的傳奇故事,開創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個同類企業」,5年間銷售額增長200倍,投資收益率大於5000%。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從無到有,從籍籍無名到影響力在乳製品行業里首屈一指,蒙牛人確實是令人驚嘆。驚嘆之餘,我們不得不反思,為什麼一定是蒙牛?蒙牛為什麼能夠迅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蒙牛何以在幾千家乳品企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蒙牛的經驗能不能被借鑒? 毋庸置疑,來自成吉思汗故鄉雄渾蒼茫的大草原的蒙牛人成功地做了一篇大文章,而我們只能從一個個分解後的經營環節進行解讀,以求獲益。蒙牛的成功首先是其營銷戰略的成功。蒙牛總裁牛根生曾經提到,做企業就是做事、做勢、做市。產品做好了,是「做事」;營銷做好了,是「做勢」;品牌做好了,是「做市」,而蒙牛「做勢」的能力尤其強。從做內蒙古第二乳業品牌到來自草原的親情問候,從為中國喝彩的航天精神首倡到想唱就唱的超女個性張揚,蒙牛發起的營銷戰的沖擊在中國營銷界是空前的。運用營銷領域最新的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我們可以發現,蒙牛是如何一步步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欲求,佔領市場制高點的。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品行業的營銷經理而言,研究蒙牛人的營銷理念、營銷手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中國企業的營銷活動已經轉向了市場競爭導向階段,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僅要看到客戶需求,還要更多地注意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在競爭中求發展。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理論根據市場不斷成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著眼於企業與顧客互動與雙贏,不僅積極地適應顧客的需求,而且主動地創造需求,運用優化和系統的思想去整合營銷,通過關聯、關系、反應等形式與客戶形成獨特的關系,把企業與客戶聯系在—起,形成競爭優勢...
⑦ 宏觀環境分析蒙牛的未來如何繼續發展
蒙牛宏觀環境分析
(一)人口環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目前全國有1.32億60歲以上的老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2000年的8811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為6.96%,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迅速發展的人口老齡化趨勢,與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提高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隨著20世紀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可以預見,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
(二)經濟環境:
1、經濟全球化分析
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趨勢之一:金融業在全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首先,證券市場對全球資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其次,金融業的全球化正在導致財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最後,國際貨幣體系將走向多極化。
趨勢之二:國際貿易將有力地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
首先,近5o年來,世界貿易的年均增長速度比世界gdp年均增長速度高一倍以上的趨勢,在21世紀將繼續延續下去。這一趨勢的長期的量的積累,已使國際經濟關系乃至國際政治關系發生了某種質的變化;
其次,貿易和投資相互促進,共同推動國際分工和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這一趨勢,將隨著金融全球化而不斷得到新的推動;
最後,國際貿易在21世紀將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的發展。
趨勢之三:跨國公司將持續推動企業的跨國兼並浪潮
首先,企業的跨國兼並是優化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是規模經濟的需要;
其次,企業的跨國兼並打破了民族國家的壁壘,模糊民族國家的經濟界線。各民族國家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越來越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趨勢之四:國際互聯網路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首先,國際互聯網路的普及提供了加強各國經濟聯系的新紐帶;
其次,國際互聯網路將不斷提高金融、貿易、企業全球經營的效率和質量;
趨勢之五:知識將成為21世紀生產要素中的一個獨立成分
首先,哪個國家能在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個國家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的公民和讓每一個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社會環境;
趨勢之六:經濟風險的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就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震盪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國際互聯網路的發展,加快了這種經濟風險的傳播速度。這就要求世界各國加強國際合作,共同防範各種可能的風險,縮小其對全球經濟的破壞程度。金融風險的防範,將是21世紀國際合作的一大主題。
經濟霸權主義和經濟利己主義有可能使一部分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被「邊緣化」,這是經濟全球化在21世紀面臨的另一個主要風險。防止這種風險的惟一正確途徑是實現國際經濟交往的民主化和國際經濟結構的多極化。
趨勢之七: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社會影響
首先,經濟全球化在21世紀的不斷深化,將不斷加深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使各國間的共同利益不斷增加,這樣,必然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促進世界的發展;
其次,經濟全球化使各國領導人和政府的政策選擇餘地縮小,這必然有利於形成國際關系的民主與合作氣氛;
最後,經濟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沖擊。從積極方面看,外來文化可以豐富本國的文化,帶來更健康、更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從消極的方面看,外來文化中的頹廢主義、黃色文化、利己主義甚至邪教也會在不長的時間內在一個國家裡像瘟疫一樣傳播開來,破壞一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如何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趨利避害,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解決的問題。
2、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農業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469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388億公斤,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糧食單產308公斤/畝,比上年增長6.6%。糧食單產和當年糧食增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棉花產量632萬噸,比上年增長30%;油料3057萬噸,增長8.8%;糖料9528萬噸,下降1.2%。肉類總產量7260萬噸,增長4.7%;水產品產量4855萬噸,增長3.2%。
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全年工業增加值6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6.7%,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4.2%;重工業增長18.2%,輕工業增長14.7%。分主要產品看,原煤、發電量分別增長15.0%和14.9%,生鐵、粗鋼和鋼材分別增長24.1%、23.2%和23.5%,微型電子計算機、行動電話機、空調器等增長29.1%-42.6%,汽車產量520萬輛,增長1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1%。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11342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38.1%。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0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呈逐步平穩回落態勢,一季度增長43%,上半年增長28.6%,1-3季度增長27.7%。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8620億元,增長27.6%;農村增長17.4%。投資結構有所改善。第一產業投資由上年下降19.6%轉為增長20.3%;第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8.3%和 21.6%,分別回落8個和0.5個百分點。部分增長過快行業的投資增速明顯回落。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增速回落38.5個百分點,黑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65.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43.5個百分點。農業、能源等行業投資力度加大。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6.1%,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增長32.9%和29.3%。
市場物價漲幅有所提高。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上年漲價滯後因素的影響。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8%。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漲9.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6.4%,肉禽及其製品上漲17.6%,蛋上漲20.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6%,房屋銷售價格上漲9.7%。
(三)自然環境(蒙牛總部所在地呼和浩特)
近年來,以伊利、蒙牛兩大龍頭企業為依託,呼和浩特奶牛產業快速發展。到2004年,全市奶牛存欄量突破50萬頭,鮮奶產量達到159萬噸,全市人均鮮奶佔有量達到615公斤,是發達國家人均鮮奶佔有量的近一倍,乳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15億元。在全國37個省會首府城市和直轄市中,奶牛存欄數、鮮奶產量和人均鮮奶佔有量、乳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等指標均位居第一。今年前7個月,呼和浩特市奶牛頭數達到58.2萬頭,鮮奶產量136萬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7.9%和51.1%,乳業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繁榮城鄉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呼市地處北緯39.58—41.36度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世界上公認的飼養奶牛帶上,天然無污染的內蒙古大草原,適宜的自然環境,富饒的天然牧場,悠久的奶牛飼養歷史,使呼市發展奶牛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優勢,生產出世界上最優質的乳製品。
據介紹,呼和浩特市目前的牛奶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7%,是全國產奶量最大的地級市和最大的乳業生產基地,目前,僅伊利、蒙牛兩家企業,就占據了中國全國牛奶市場45%的份額,坐上了全國乳品企業的頭兩把交椅。
(四)政治法律環境
中國經濟連續20年飛速增長,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企業開始面對世界的競爭壓力,同時,中國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勵中國企業的政策。對於乳製品的企業也不例外,為其發展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鼓勵。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法制建設也逐步走向完善完美,由於法制的作用市場也開始越來越規范,這對於蒙牛這樣正規的大企業來說無疑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蒙牛選址定在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較貧困的和林格爾縣,享受了一般企業難以享受的政府免稅等各種政策支持優勢。
(五)社會環境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營養的攝入,重視身體健康,而牛奶作為營養豐富的產品在市場中除了飲料還扮演著營養品的角色。中國的奶製品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而牛奶產品的銷售相對於其他產品更依賴於品牌的影響。蒙牛通過廣告的宣傳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熱情參與在民眾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此外,蒙牛連續幾年與可口可樂等世界知名品牌共同入選「香港超市十大名牌」,更為中國乳業贏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世界乳業創新大獎。就在前不久,蒙牛乳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精彩亮相,蒙牛總裁楊文俊被境外記者冠以「牛奶先生」的雅號,並作為優秀企業家代表,受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的親切接見,與舉行了商務會談,蒙牛一貫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創建共贏格局的價值觀更受到了全球政、企要員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