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孚電池的公司歷史
福建省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在全國電池生產行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2003年,南孚占據全國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總銷量超過7億只,產值7億6千萬。南孚已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鹼性電池生產商。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公司收購。這一事件當時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個曾經讓中國人引以為豪的「民族力量」――南孚電池怎麼一夜之間就落入美國人手裡了?
2004年7月,也就是南孚被吞並將近一年之後,作為廈門大學經濟系南平考察組的成員,我參加了與南孚CEO丁曦明先生以及其他高層領導的座談會,從而詳細了解到「南孚並購案」這一事件的事件的始末。
1988年,南平電池廠與福建興業銀行、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福建分公司(簡稱「基地福建公司」)、香港華潤集團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資組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1999年,南孚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資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東以南孚69%股份作為出資與摩根士丹利、荷蘭國家投資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合資組成中國電池有限公司。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新成立的中國電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絕對控股權,也就是說外方股東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過中國電池間接控股南孚。
『貳』 南孚電池的劣勢
一款罕見的國產的高質量天才電池
我發現只有有這種「聚能環」的電池好像老化速度是最慢的。你不得不承認你低估了南孚電池發明人的智力簡直是天才,這種電池老化速度永遠是最慢的。國外的插頭都有一層橡膠圈,這種插座發生跑電或進水漏電那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原因是橡膠圈提升了絕緣度,也增加了安全性,南孚電池是也是一樣。從化學角度來說正極即使遇到潮氣只能產生微量的氫氣,而負極卻能產生有害的氧氣導致電池生銹。從環保角度來看這款電池是鹼性電池這種電池重金屬含量遠低於其他品牌的電池,對環境破壞最小。由於其他電池為了提升電力必須使用含有大量毒性的硫酸等化學品,這種電池極易與土壤中的鹼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破壞土壤化學結構,鹼性電池卻沒有這種缺點。成本學角度來看是目前最理想的低成本、低污染、高壽命、高質量、結構簡潔的優質電池。我還觀察到南孚電池發生自我腐爛的數量明顯比其他電池略低。
南孚鹼性電池也分好幾種。
普通渠道能買到的有:
南孚聚能環,性能中規中矩,價格適中。
南孚聚能環max,性能很好,價格較貴。
南孚Encycle,性能接近南孚聚能環,價格高於聚能環Max,打這環保的旗號搶錢。
其他渠道流出的有:
Excell工業裝電池。性能略高於南孚聚能環,價格是它一半。
以上是南孚縱向對比。
如果和其他品牌的普通鹼性對比,南孚性能算是中上水平。(超市)價格屬於中等水平。屬於比較推薦的電池品牌。
但在淘寶上買,工業電池更推薦購買
確實不是軟廣,你這是硬廣。
南孚從來就沒低調過,不僅不低調,還是做廣告投錢最多的,
南孚每年的廣告費用,大於其他國產電池品牌的總和。
你所謂的用心做的產品,我就拿最普通的AA鹼性電池舉例,
市面上隨便任何一家正規品牌,都比南孚強,任何一家。
不拿松下、金霸王、Energizer這些洋品牌說事,
就連國內的雙鹿、天球、華太都比南孚好
『叄』 干電池使用量及如何處理調查報告
廢棄干電池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的調查
[研究目的]了解廢舊干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加強環保意識
[研究方法]查資料,上網,調查,實驗
[研究步驟]1、提出感興趣的課題
2、明確目標和制定計劃
3、查閱資料,實驗
4、完成論文和演示文稿
5、成果展示,答辯
[課題組組員]童龍歡、陳曦、譚萬花、胡衛、謝剛、劉生其、劉應乾、馮秀均
[指導老師]段照川 向丘陵 劉娟
[內容提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干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日顯重要,使用量也正迅速增加,幾乎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這些使用後的廢棄干電池卻未能得到妥善的處理。雖然廢舊干電池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含有多種金屬物質,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污染到水源、土壤、空氣等,進而直接或間接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可見廢棄干電池的危害確實不小。
[關鍵詞]廢棄干電池 重金屬 危害 污染 回收 環保
一、研究目的
"垃圾圍城"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鍾,我們想通過課題的研究,讓人們更多的了解廢舊干電池的危害和回收狀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希望大家共同來關注廢棄干電池的回收狀況,多研究一些處理方法,變害為利。我們知道,個人的力量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我們——全人類每個人的力量聯合起來,築成一道環境的「綠色長城」,便足以托起一種文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明。
二、廢舊干電池簡介
1、干電池的構造、組成:我們常用的干電池稱為鋅錳電池,也叫碳鋅電池。它的負極為鋅做的圓筒,做成筒狀的目的是用來儲存電解液等化學葯品。正極是一根碳棒,它的周圍被二氧化錳、碳粉和氯化銨的混合劑所包圍,總稱為碳包。碳包和鋅筒之間填充著氯化銨、氯化鋅的水溶液和澱粉等組成的糊狀物,稱為電糊。電池口上用瀝青、松香等配成的封口劑封牢。干電池工作時,鋅和氯化銨發生反應,產生氫氣,附著在碳棒上面。由於氫電阻很大,電池工作時,會發生"極化現象",在電池附近產生相當大的電壓,使路端電壓降低,所以電池中加入二氧化錳作為"去極化劑",加入碳粉導電和吸收反應過程中生成的部分氣體。電糊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銨,它相當於伏打電池的稀硫酸。電糊中的氯化鋅的作用是增加溶液中的鋅離子濃度,緩和氯化銨對鋅筒的腐蝕,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組成:含鋅皮(鐵皮)、碳棒、汞、硫酸化合物、銅帽等。例如1號廢舊鋅錳電池的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鋅皮7.0克,錳粉25克,銅帽0.5克,其他32克。
2、我國電池生產與消費狀況:我國是一次干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 1999年生產電池150億只,2000年為163億只,2001年為174億只,並逐年遞增。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消耗干電池量80億只,而且以10%的速度遞增,以上還不包括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鉛酸蓄電池等二次電池。所以,我國每年都產生了極大數量的廢電池。
三、廢棄干電池的危害
1、廢舊電池的危害性
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等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所以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說成是「污染小炸彈」一點也不過分。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鹼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重金屬元素。將廢舊干電池遺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里是不能降解的,只能通過人工凈化作用,將污染消除,同時也由於重金屬容易在生物體內積蓄,從而隨時間的推移達到一定量之後,產生致畸或致癌變的結果,最終導致生物體死亡,重金屬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另一個途徑是通過食物鏈傳遞。魚蝦吃了含有重金屬的浮游生物後,重金屬在魚蝦體內積蓄,人再吃了這樣的魚蝦後,重金屬就會在人體內積蓄,達到一定程度後也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嚴重影響。廢舊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含有的少量的重金屬上。
鎘:從呼吸道和消化道攝取而蓄積的,慢性中毒導致肺氣腫、貧血、骨擀改變,急性中毒易致全身癱瘓。
錳:過量的錳蓄積於體內引起神經性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紊亂。較重者出現兩腿發沉,語言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常伴有精神症狀。
鋅:鋅的鹽類能使蛋白質沉澱,對皮膜粘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濃度超過10-50毫克/升時有致癌危險,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
鉛:鉛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活血系統、消化系統和肝、腎等器官,能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代謝過程,還能直接作用於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影響甚大,它將導致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慢性鉛中毒可導致兒童的智力低下。
鎳:鎳粉溶解於血液,參加體內循環,有較強的毒性,能損害中樞神經,引起血管變異,嚴重者導致癌症。
鉻: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肺癌、胃腸道潰瘍。
汞:它在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中是最值得一提的,這種重金屬,對人類的危害,確實不淺。據我們調查,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鹼性干電池中的汞的含量達到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於生產干電池的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1953年,發生在日本九州島的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給人類敲響了汞污染的警鍾。
路線:電池→土壤→微生物→植物→動物→食物→人體→神經→久積發病
汞、鎘、鉛、鋅、鉻等重金屬,能夠使蛋白質變性,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人類如果忽視對重金屬污染的控制,最終將吞下自釀的苦果。因此,加強廢舊干電池的回收日顯重要。
2、廢棄干電池危害的其他表現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處理主要是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和再利用這四種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廢舊干電池在這四個過程中的污染作用體現在:
填埋:廢舊電池的重金屬通過滲透作用污染水體和土壤。
焚燒:廢舊電池在高溫下,腐蝕設備,某些重金屬在焚燒爐中揮發在飛灰中,造成大氣污染;焚燒爐底重金屬堆積,給產生的灰渣造成污染。
堆肥:廢舊電池的重金屬含量較高,造成堆肥的質量下降。另外,電池之間可能相互發生作用,加速重金屬的融出,污染會相應增大。
再利用:一般採用反射爐火冶金法,工藝雖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2%,其餘的鉛以氣體和粉塵的形態出現,同時冶煉過程中的二氧化硫會進入空氣中,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3、通過做實驗,了解廢舊干電池的危害
活動目的:安排一些實驗,讓學生了解廢棄干電池污染物對植物、動物的影響,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分工合作、設計實驗、做觀察記錄。通過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廢干電池的危害。
實驗一:廢棄干電池污染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工具:容器兩個。
實驗材料:大蒜四個、電池二節、礦泉水若干。
實驗步驟:
1、解剖電池,取其內部物質溶於礦泉水,配成2L溶液。
2、把大蒜分別放入清水和電池液的容器中浸泡,觀察大蒜的變化情況。
實驗數據及圖片:
①剛加入時的情況:
圖1:清水中大蒜無變化 圖2:電池液中大蒜無變化
②加電池液後的6小時:
圖3:清水中大蒜無變化 圖4:大蒜有點變色
③ 加電池液的第3天:
電池液中大蒜有些發蔫,清水中大蒜無變化。
④加電池液的第5天:
盛在電池液中大蒜表面出現小坑,而在清水中大蒜仍然新鮮。
⑤加電池液的第7天:
在電池液中的大蒜表面的坑變大了,而在清水中大蒜無明顯變化。
⑥加電池液的第10天:
在電池液中的大蒜表面發黑,頂部明顯發黃,根部完全變黑。而在清水中大蒜無明顯變化。
實驗二:廢棄干電池污染物對水生動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工具:魚缸三隻
實驗材料:金魚兩尾、配製液若干、礦泉水六瓶
實驗步驟:先將適量礦泉水分別加入兩魚缸中,把兩條外型、大小相同的金魚分別放在兩容器中;再將電池廢液倒入其中一魚缸中,5分鍾後撈出此內金魚,放入另一盛清水魚缸中觀察現象;接著,重放回原缸觀察。
實驗數據及圖片:
⑴初期:
圖1:外型、大小相同的金魚在清水中自由游動
⑵中期:清水中金魚無變化,但被電池液浸泡過5分鍾的金魚則游動狀況不佳。
⑶後期:重點觀察電池液中金魚的變化
①加電池液後的第4小時:盛有電池液容器的金魚活波程度明顯減少;清水中金魚無變化。
『肆』 誰有鉛酸蓄電池市場調查報告
一季度蓄電池行業整體運行特點:國內市場回暖、國際市場蕭條,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行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困難。
一、國內市場回暖:
1、蓄電池工業總產值出現回升:一季度規模以上蓄電池生產企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9.87%,2009年3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6.80%。
2、蓄電池產銷基本平衡:2009年一季度蓄電池產銷率累計為98.81%,同比上升了1.20%,產銷比例基本平衡。
3、鉛酸蓄電池產量出現大幅增長:一季度隨著汽車工業的上漲,車用電池產量上升。鉛酸蓄電池產量同比增長22.02%。
二、國際市場蕭條:
2009年一季度電池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86%。
1、受玩具出口貿易影響一季度扣式鹼錳電池出口持續下滑
一季度我國扣式鹼錳電池出口量同比下降50.25%;一季度出口額同比下降31.72%,出口還在繼續下滑。
2、一季度圓柱型鹼錳電池出口量微跌,出口額開始回升
2009年一季度我國圓柱型鹼錳電池出口同比下降3.13%;一季度出口總額同比增加1.69%,出口額開始回升。2009年3月我國圓柱型鹼錳電池出口量同比增加12.3%;鹼錳電池出口額同比增加15.2%,單月出口回升明顯。
3、一季度其他鹼錳電池出口加速下跌
一季度其他鹼錳電池出口加速下跌,2009年一季度我國其他鹼錳電池出口量同比下降77.33%;一季度出口總額同比下降74.67%。出口出現加速下跌的態勢。
三、企業成本上升、利潤下降,行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
1、應收帳款增加、產成品存貨擴大
2009年1-2月,蓄電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應收帳款凈額累計同比增加9.36%。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12.42%,產成品存貨擴大。
2、利潤總額與銷售利潤率大減
2009年1-2月,蓄電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8.78%;規模以上企業蓄電池銷售利潤率僅為1.75%,比去年同期的5.78%有大幅下降,同比下降69.78%。
3、虧損企業增加、虧損額加大
2009年1-2月,蓄電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虧損數達397家,虧損面高達31.19%。虧損總額7.85億元,比去年同期虧損額上漲215.78%。
四、企業經營困難
1、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效果還不明顯
2008年11月恢復無汞扣式蓄電池和無汞鹼性鋅錳電池出口退稅,雖然達到了遏制出口快速下跌的作用,但從一季度數據上看效果還不明顯。
2、國外綠色壁壘對我國電池產業的影響繼續
根據歐盟《官方公報》頒布電池及蓄電池指令,對於蓄電池中的鉛、鎘、汞含量提出了更嚴格的指標要求,並涉及承擔昂貴的回收費用。依據REACH法規和RoSH指令,提高了蓄電池注冊費用和檢測費用,大幅度提高了電池生產成本和出口銷售成本。
歐盟等發達國家頻頻設置「綠色壁壘」,已使得出口蓄電池成本大幅度增加,一些企業不得不因為經濟原因和技術原因而放棄海外市場。
3、國外反傾銷與技術壁壘對我國電池產業的陰影不散
美國337鹼錳電池調查案、美國337鉛酸蓄電池調查案,美國氫鎳蓄電池企業徵收中國公司專利費,美國和日本鋰離子蓄電池專利案等知識產權案。韓國鹼錳蓄電池反傾銷日落復審,印度干電池反傾銷日落復審等。先後經歷了針對鉛酸蓄電池等產品十多次反傾銷,蓄電池出口貿易受到較大影響。
4、人民幣升值對電池產業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1:8.3,調整為目前1:6.8左右。我國蓄電池產量中約80%為出口,人民幣升值,而電池出口價格難以提高,使企業經濟效益下降。
5、環保治理投入在不斷的提高
在倡導綠色GDP的今天,在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蘇醒和環保呼聲日益高漲的時候,幾大類蓄電池的毒害影響被政府與公眾廣泛而深入的關注。為了改善電池企業的環保治理,企業增加了環保投入,提高了經營成本。
http://www.cu-market.com.cn/fxbg/2009-6-1/10329.asp
『伍』 關於電池的調查報告
隨著電池的廣泛運用,廢舊電池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日益增多。而對廢舊電池增多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處理,現階段人們主要是一扔了事。 於是對廢舊電池的處理也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們所要研究的便是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
一、電池的危害
大部分電池中都含有汞,當它們廢棄在地球表面時,多層金屬會氧化銹蝕。汞便會慢慢地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下滲到地下水中,再通過農作物或飲水進人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此處,汞還可以轉化為無機汞,無機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轉變成甲基汞聚集在魚類的身體中,人食用了這種魚後,甲基汞便會對人腦細胞造成危害,使人的神經嚴重破壞,重者甚至會發瘋致死。轟動一時的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甲基汞所致。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它溢出來的汞足以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性喪失農用價值。 據專家測定一節一號電池能污染60萬立方米的水。
危害如此之大,解決這個問題已勢在必行。
二、電池的回收
回收的意義:電池的回收能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生率,同時也能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解決電池的污染問題,對人類現在來講,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上都存在著困難。所以我們只能降低電池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我們要做的便是將廢舊電池回收。 .
對於電池的回收,我們可以採取在街道設置回收箱的形式,或者在社會各地建立廢電池回收站,如在大城市的超市、商店等地設置廢舊電池回收點。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加強人們對電池危害性的認識,形成自覺收集、上交廢舊電池的觀念和意識。據悉,連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廢舊電池的回收率都只達1%。當然,也有可能是許多大城市中的市民已了解和認識到電池的危害,然而多數人還是為了圖方便抱著「反正我只扔一個不要緊」的想法將廢舊電池一扔了之。在一次對上海30名市民進行的「廢舊電池如何處理」的調查中,有31%的市民隨手扔掉,68%的人扔進垃圾箱,僅有l%的人上交到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箱。這其中也有許多人,有上交廢舊電池的意識,卻不知道應交到何處。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形成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組織。
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以政府名義建立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部門,大力防止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並將廢舊電池聚集起來,統一處理,以減小對環境的危害。
2.-以各單位(如機關、部隊、學校、工廠、飯店、旅館等)行政系統為中心,建立廢舊電池回收網,督促各單位每個成員、居民積極參加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由網路負責人(曲行政單位選取一人或幾人)回收本單位、轄區的廢舊電池並將其送到接納和再利用廢舊電池的責任部門。
3.責成各群眾團體(工會、青年團、學生會、婦聯等)組織號召各自成員積極參加回收廢舊電池的行動,把回收廢舊電池活動納入各自團體組織的經常內容。
4.由有關單位(市場管理部門)在各小商品市場(特別是外來人口集中的商品市場)組織商販把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開展起來,並把其作為市場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
5.在農村鄉鎮特別是村委會負責開展農村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農村用電池數量並不少,廢舊電池扔在地面上對農村水源有直接影響,許多農村地區還在飲用井水)。
6.建立有關回收廢舊電池的專門獎懲制度,做得好的予以獎勵,反之則嚴懲不貸。面對回收來的電池,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三、廢舊電池的再利用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二下電池的組成。任何一種電池都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基本部件是指兩組不同材料的電解質、電極、隔膜和外殼。干電池、充電電池電鋅皮(鐵皮)、碳棒、汞、硫酸化合物、銅帽等構成;蓄電池則以鉛的化合物為主。
關於再利用這個問題,我們在網上查找到一篇關於訪問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專業委員會主任藍嗣國的文章。內容如下(有刪節):
記:您好!藍老師。最近有不少企業、媒體和讀者紛紛與我們聯系,想要了解廢舊電池回收與利用方面的一些情況,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干電池生產、消費、回收和再利用現狀?
藍: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統計資料表明:1980年我國干電池產量就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達到140億只;同年世界干電池總產量約300億只。隨意扔棄干電池,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浪費資源。
以每年生產100億只干電池計算,全年將消耗15.6、萬噸鋅,22.6刀噸二氧化錳、2080噸銅、2.7萬噸氯化鋅、7.9萬噸氯化銨、4.3萬噸碳棒。因此,實行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記:當今國內廢舊干電池處理利用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藍:目前,國內主要的處理方式有4種,人工分選、干法、濕法和干濕法。人工分選回收利用法,就是將回收的廢舊干電池,先進行分類, 人工分選出碳棒、銅、帽、鋅皮以及各種殘留物,並分類用相應的方法予以處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使用的勞動力多,經濟效益差。所謂干法,也叫煙法或火法,就是對廢舊干電池分類篩選,破碎後,和人焙燒爐中,在600—800度下焙燒,將排出的氣體冷凝後提取汞,再將焙燒剩餘物放人回轉窯,在1 100—1300度下低燒,從煙氣中回收氧化鋅,從殘渣中回收錳和鐵。運用此法,一般冶煉廠無須增加設備和勞動力,就可回收干電池中的鋅,若需進一步回收其他物質,尚需增加設備。所謂濕法,就是將干電池分類破碎後,置於浸取槽中,加入稀硫酸進行浸取,再經過過濾,從濾液中提取金屬鋅,濾渣分離出銅帽鐵皮後,再從剩餘濾渣中進一步提取出錳來。干濕法,就是將干法和濕法的優點結合起來,先用焙燒的方法回收剩餘部分鋅,再用浸取和電積的方法回收錳和剩餘的鋅。運用此法,回收效果較好,但工序復雜,成本也較高。
記:國外是怎樣對廢舊干電池進行處理的?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藍:國外通常的做法是採用濕法,但比國內的處理方法多一工序,也就是說,不僅用酸浸取,電積以提取鐵、鎘等,而且用鹼中和來沉澱鋅、鎳等。此外,日本二次原料研究所採取篩選、磁選、氯化、再篩選加三次熔煉的方法來處理廢電池。相比之下,國外的處理方法工序更多,更細致,更復雜,只有在較大的規模下才較經濟。我國的廢舊電池處理廠家只有不斷擴大規模充分利用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並在此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兼顧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促進廢舊干電池的有效回收和利用。
在采訪中,我們可以看出,處理廢電池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分選法、干法、濕法、干濕法。當然填埋法是最簡單的。雖然它們都能處理廢電池,但它們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污染,我們能否在生產源頭就減少廢電池污染?答案是肯定的。
四、電池的未來
在以後的電池生產中,我們可以盡量生產一些污染小,再利用程度高的電池。例如:燃燒電池,它內部反應生成的水無污染,而且可以再次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又一次燃燒產生熱量,提供電源;無汞電池,因為現階段的電池大部分都含有汞,如果生產無汞電池既可以減少回收廢電池的汞這步繁雜工作,同時也可降低電池對土壤、水源的危害;充電電池,生產這種電池可以不必不斷地生產電池來提供能源,而可以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電池內,在使用時,再將電能釋放;太陽能電池,因為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無污染的一種能源,所以這種電池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減少空氣污染。總而言之,我們將來生產電池,將朝著節能、環保、再利用程度高的方向發展。
最後,我們提出一些自己的設想:
1.將處理後的廢渣埋於沙漠中,在沙漠面積不斷擴展的情況下,這可能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2.將廢渣進行無害化處理,再用來修路、建地基等。
『陸』 南孚電池的產品營銷
南孚牌電池是中國名牌產品、福建省名牌產品、南孚牌系中國馳名商標,福建專省著名商標;屬 LR20、LR14、LR6、LR03、6LR61鹼錳電池系列和均為無汞、無鎘、無鉛綠色環保產品, 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並 獲「產品質量國家免檢證書」。 NR6高功率鎳干電池、 CR 柱形系列鋰——二氧化錳電池等新產品,已成為南孚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中國市場建立了較健全的「以顧客為中心」的現代營銷立體網路;在全球市場,出口品牌「 EXCELL」已在美國、歐共體國家、日本、中東、香港等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行銷世界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柒』 有關廢舊電池的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的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愈來愈多,手機、尋呼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都需要大量的電池作電源。今後一個時期,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然而,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日益重視,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廢電池污染卻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如何及時安全地處理廢電池的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人們面前。
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後,會出現哪些病症呢?據有關專家介紹,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對人體中樞神經的破壞力很大,本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鹼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極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氣腫、骨質軟化、貧血,很可能使人體癱瘓。而鉛進入人體後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國電池180多億只的年產量佔世界電池總產量的30%以上,年消費量達70-80億只,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電池陷入尷尬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廢舊電池都隨處可見。
據了解,北京市電池年消耗量達6000多噸。雖然近幾年關於廢舊電池的回收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指定了專門進行回收的定點單位,同時在學校、商場、社區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區設立了回收點,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來,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廢舊電池400餘噸,回收率僅為1.7%。大量的廢電池都被丟棄了。
上海市從1998年5月開始啟動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回收點也是逐年遞增,迄今為止全市已設置了四五千個廢電池回收點,共回收廢電池100餘噸,但這與全市每年產生的大約3000多噸廢電池相比相去甚遠。
杭州市三名中學生曾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用幾個月時間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調查與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率只有1-2%。他們對廢電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現狀感到震驚。三名中學生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有87%的居民將廢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對於城市主動設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長春市曾經在城區投放了200個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廢電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部分回收箱卻成為群眾隨手投擲廢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尷尬。長春百貨大樓電池專櫃的兩側,擺放著兩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可是「口」卻被廣告宣傳畫封住了。營業員說,自從回收箱擺在這兒以後,幾乎沒有人來投廢舊電池,大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箱,往裡扔果皮、紙屑,甚至往裡面吐痰。她們乾脆將回收箱清洗干凈,把「口」封上,以減少麻煩。
有關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路和體系,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國外如何回收利用廢舊電池
日本 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佔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銀,但目前日本國內電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並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製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於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 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並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 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污染不容忽視。
參考資料:網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