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北京大學市場調查媒介研究

北京大學市場調查媒介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27 03:10:03

『壹』 北京大學有傳媒么

美術學(全國共有118個學校開設此專業)
下面是A類排名
排名回
學校名稱答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中央美術學院
A+
9
湖北美術學院
A
17
深圳大學
A
2
首都師范大學
A+
10
上海大學
A
18
四川大學
A
3
清華大學
A+
11
山東藝術學院
A
19
杭州師范大學
A
4
西安美術學院
A+
12
四川美術學院
A
20
景德鎮陶瓷學院
A
5
南京藝術學院
A+
13
福建師范大學
A
21
北京大學
A
6
南京師范大學
A
14
陝西師范大學
A
22
新疆師范大學
A
7
中國美術學院
A
15
魯迅美術學院
A
23
天津美術學院
A
8
廣州美術學院
A
16
廣西藝術學院
A

『貳』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的主要工作

AVS標准制定和產業化:由媒體所所長高文教授擔任組長、副所長黃鐵軍擔任秘書長的國家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標准工作組(AVS工作組)牽頭制定的國家標准《信息技術先進音視頻編碼》經國家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部(原)下屬機構的測試,壓縮效率達到了與同期國際標准相當的水平。2009年4月,歐洲信號處理學會《Signal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學報出版了AVS專輯,2009年7月,國際電信聯盟ITU-T決定將AVS列為IPTV系統支持的視頻編碼標准之一,AVS已經和國際標准MPEG-4AVC/H.264、美國SMPTEVC1標准成為國際上三大數字視頻標准之一,全球已經有16家晶元企業生產銷售符合AVS標準的晶元,上海、杭州、新疆等十多個省市區已經播出符合AVS標準的數字電視節目。同時,AVS創造的以技術為基礎、以標准為紐帶、以專利為利益樞紐、以產業化和應用為導向的技術創新模式,對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技術進步、產學研合作和參與國際科技競爭做出了突出貢獻。
視頻編碼演算法:瞄準數字視頻編碼發展的前沿和走向,緊密結合產業應用需求,探索高效的視頻編碼方法與技術,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推動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為視頻編碼與系統技術和標準的應用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研究針對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寬頻移動多媒體業務、智能視頻監控、數字電影、立體電視等重大產業應用的高效視頻編碼理論與技術,包括基於視覺的高效視頻編碼;分布式視頻編碼等;面向立體電視應用的立體視多視點編碼;面向高清、超高清的高效視頻編碼;基於注意的可伸縮編碼等。
編解碼系統技術:面向應用環境和需求的變化,研究從視頻壓縮基本流開始到用戶接收環節中面臨的系統層面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面向信道的節目封裝與打包、誤碼偵測與恢復、不同信道中節目的有效穿越、面向最終用戶的導航控制與互操作等技術、滿足從節目製作到客戶端解碼、播放個環節中的版權保護技術,研製其中涉及的核心模塊和關鍵設備試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不同信道的復用與同步技術、面向全環節的視頻版權保護技術、面向富媒體和節目導航應用的富媒體描述與控制技術。基於上述技術的研究成果,將繼續領導視頻國家標准制定中的相應部分,同時成為相關國際標準的主要推動者和貢獻者。
新媒體技術:瞄準數字視頻發展的走向和前沿,研究合成視聽媒體、互動媒體等新媒體形式所需的編碼技術,研究數字媒體網路化時代急需的媒體指紋編碼、語義編碼等前沿技術,搶占視頻編解碼新的制高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支持數字媒體監管的視頻指紋編碼技術、支持視頻分析與檢索的視頻語義編碼技術、動漫和虛擬場景等視聽媒體的編碼技術、視頻與系統媒體集成所形成的互動媒體編碼技術等。基於上述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室將領導視聽新媒體的國家標准制定,同時成為相關國際標準的主要推動者和貢獻者。
多媒體SoC:面向AVS下一代標准和國際下一代標准,研究新編碼演算法的硬體實現結構及新的硬體平台架構,針對新演算法硬體實現指標的確認和技術評估,進行新標准硬體原型驗證。主要任務及技術工作包括:聯合演算法提出單位、通過合作及交叉驗證的方式,制定技術先進而適合晶元製造的新編碼演算法;突破目前先有演算法再有結構的研究開發模式,面向不同產業應用,同步提出針對新演算法的新結構,成為編解碼SoC領域核心結構研究成果產出中心;配合新一代標準的制定,研製視頻編碼、解碼核心IP核和原型產品,驗證新標准晶元實現的可行性,為視頻企業開發視頻晶元提供核心演算法的硬體結構和IP模塊,支撐標準的產業化發展;建立SoC研究開發支撐平台,數字多媒體SoC測試驗證平台,包括SoC架構、介面平台、存儲平台、通信平台及對應的測試向量生成平台等,通過重大SoC驗證和示範工程,縮短自主視頻晶元產品的研發周期。
測試技術:根據數字視頻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的需求,主要從以下幾個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支持高清設備的AVS測試碼流生成技術、支持下一代編碼標準的測試碼流生成技術,支持高清設備的AVS碼流分析技術、支持下一代編碼標準的碼流分析技術、支持AVS高清設備的實時監控技術、視頻主觀質量評測技術、支持主觀質量的編碼器評測技術等。上述關鍵技術的研究將有效推動AVS及新一代視頻標準的制定、測試和系統應用。與此同時,將積極參與和協助「數字視頻處理與測試評估平台」的建設,通過AVS標准測試碼流的生成,測試和監控設備的研製,以及相關視頻主客觀質量的評測,將相關技術成果融入數字視頻處理與測試評估平台之中,彌補AVS標准產業化進程中測試測量設備和環境的不足,保證AVS視頻編碼標準的制定、實現和相關成果轉化的順利實施。

『叄』 北大新媒體研究院考研問題

新媒體是今年剛成立的新院系。
北大新聞傳播學院成立較早。
北大每年跨專業考上北大的太多了,所以不必擔心。
如果專業課差可以上一下新-祥-旭的輔導,效果非常好。
把握心態。

『肆』 三本學校通信工程專業,跨考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專業研究生(新聞傳播學),假如初試過了,復試會不會被歧

基本不會。
本人就是北大新傳碩士,本科也不怎麼樣,專業也非新聞傳播。老師在復試之中問你本科來自哪兒學的什麼專業時的態度都是很好的。同學之中也有一些所謂「出身較差」的。
事實上,與某些學校不同,北大對你的初試成績看得相對較重,初試成績足夠高,老師不會輕易將你pass掉。初試成績可能直到你選擇導師時都會起著一定作用。在分數線邊緣的同學則很危險。
新媒體方向的老師都比較學術大牛,所以,盡可能地初試考得高吧,沒事的時候多看一些除了那些什麼新傳考研大全啊必勝啊之類的很功利的書外其他的國內外傳統及前沿的「大書」,開闊開闊視野。
加油。

『伍』 益普索集團與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成立有什麼意義

這次合作達成將推動現實產學研用一體化,不斷探索和深入,在新媒體領域的研究

『陸』 北大新媒體研究院怎麼樣想考這里的研究生。

北大新媒體研究院才成立不久,目前只有一個專業,招收全日制和在職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專業方向為傳播學。2016第一屆招生,傳播學專業招生人數:18,由於沒有任何數據參考,很難對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和傳播學專業做出評估。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傳播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研究方向

01.國際傳播與文化交流
02.大眾傳播(含廣播影視)
03.編輯出版學
04.廣告學
05.媒體經營管理

考試科目

01-03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620 傳播學綜合知識 (傳播學理論與方法)
④833 大眾傳播
04-05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620 傳播學綜合知識 (傳播學理論與方法)
④834 廣告學與媒體經營管理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院系簡介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New Media】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成立於2014年2月,是一個專注於新媒體創新發展的科研教學機構。
研究院依託北京大學的學術科研積淀,致力於推動新媒體傳播、新媒體輿情、新媒體用戶、新媒體產業、新媒體政策以及新媒體與社會領域的研究;積極搭建高層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平台,推動理論創新,提升國際影響力,努力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思想庫、人才庫和成果庫。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官網http://snm.pku.e.cn/

『柒』 北大傳播學考研

這六個方向要考兩門專業課,這就是所謂的專業一和專業二。
第一門專業課的名稱叫傳播學綜合知識,這是6個方向都要考的,題目是一樣的。
第二門專業課是這個樣子的:
卷子分為兩種,一種是給01、02、03、06方向的考生用的,也就是841大眾傳播,滿分150分,其中前75分的題01、02、03、06的考生都要做,後75分的題又分為3種,一種是國際傳播,全英文答題,適用於方向01的考生;1種是大眾傳播,適用於方向02、03(這兩個方向初試試題完全相同);還有一種是編輯出版知識,適用於方向06的考生。這3種試題都會在卷面上標示清楚,一目瞭然,每個方向的考生只答自己方向的試題,不用管其他。比如說,我是考編輯出版,就答前75分的題和後75分編輯出版方向的題。
842廣告學與媒體經營管理是第二門專業課的第二種卷子,適用於方向04、05的考生滿分150分,前50分的題目是市場營銷知識,04、05的考生都要答,後100分的題目分為兩種,一種是給廣告學的考生答的,一種是給媒體經濟管理的考生答的,這就是所謂的「專業方向知識」。
樓主想考媒介經營管理,那就是考一門傳播學綜合知識——專業一,再考一門市場營銷+媒體經營管理知識——專業二。
我想給樓主詳細解釋,所以說了這么多,其實完全沒有這么繁瑣,去北大新傳買了真題看看就明白了,試題上標示的特別清楚。
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有這么多人看不懂北大的專業目錄,考研論壇上、QQ群里都不斷有人問。

『捌』 北京大學 工業設計工程交互媒體18考研

2017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年工業設計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版研究生招生簡章
(三)招權生院系、專業(領域)、研究方向名稱及代碼1、招生院系:軟體與微電子學院(017)2、招生專業(領域):工業設計工程(085237)3、開設研究方向:序號研究方向101)數字藝術創作202)交互媒體303)智能化產品設計
註:最終的研究方向,將在考慮學生規模、生源結構和個人意願的基礎上確定。
(四)入學考試
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初試時間按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進行,各研究方向的初試科目如下:①思想政治理論②英語一③數字藝術基礎
④命題創作、設計綜合,兩門任選其一。
註:科目④選擇「命題創作」的考生只限在北京大學報考點(北京市海淀區)報名並參加入學考試。(五)復試安排
報考資格審查將在復試階段進行。復試時間一般在3月份,參加復試的考生應達到北京大學復試分數線。

『玖』 今年考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新聞與傳播學專碩,總分354,單科過線沒問題。本人三本學校畢業,三戰邊工

親,調劑的話其實自己要多關注接收學校的信息。比如其實今年北大深研專院財經碩屬士就空出了2個名額,是可以申請的,不過現在貌似已經截止了。其實親邊工作邊考研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我知道有一位胡師姐輔導在北大MJC很厲害,據說是什麼考研一姐,貌似她這兩年帶過的學生全都進復試了。親如果想再考的話可以加加她。

『拾』 北京大學研究生新媒體和網路傳播專業的指定書目是哪些

首先,北大專業課官方是不指定參考書目的。。
招生專業:傳播學 (050302) 人數:25
01.國際傳播與文化交流
02.大眾傳播(含廣播影視)
03.新媒體與網路傳播
04.廣告學
05.媒體經營管理
06.編輯出版學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15傳播學綜合知識
(傳播學理論與方法)
847大眾傳播 、848廣告學與媒體經營管理

其實,每個考上北大傳播學的同學,參考書目都不一樣,甚至相差很大。但核心的幾本,都是有的。以下是核心的幾本,供你參考吧(PS:借鑒成功人士的):
一、基礎書目
1、《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最經典的基礎讀本。甚至有的同學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華傳媒網的精編都可以作為傳播學的框架。我覺得精編做框架更好一點兒。先看郭的書,然後看別的書,每看一點知識就想:可以補充到哪個章節,慢慢地傳播學的大網就越織越密了。
2.《傳播學引論》增補版 李彬(著)新華出版社
通俗易懂,可以作為入門的讀物。李老師的文采大贊!今年的考題中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書涉及到了。
3、《傳播學概論》許靜 北京交通大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考北大的必讀書目。2010年有兩道原題。但是2011年沒怎麼涉及到。事實上這本書有幾處錯誤,特別是傳播方法那一塊。(我自己認為的)
不管怎麼樣,把這本書細小的知識點都扣到位是正確的選擇。臨上考場前,我還看到研友抱著這本書在啃。許老師的書有很多新的東西,可以補充到郭書里。
4、《傳播學概論》吳文虎 著
可能是給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節和別的書一樣。
5、《傳播學概論》周慶山 著
和其他的概論書差不多。沒時間的話不讀。
二、基礎中的提高書目
1、《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專題精編·傳播學》
這個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這本書。
2、《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重點熱點難點50題透析》
可能每個人的知識補充來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學的熱點分析來自這本書。我沒有把這本書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為時事熱點我主要是通過網上評論和學術論文補充的。我同學的反映也是,覺得不像想像中那麼實用(可能之前對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來了沒。看看還是不錯的。
3、《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 劉海龍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論深度。絕對值得扎實地看好幾遍。考北大,廣度與深度並行。不過別放在最前面讀。
三、必讀書目
1、《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沃納·賽佛林(著) 郭鎮之、孟穎(譯)華夏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也很好。不過有人說這本書翻譯地很差勁。其實,考研的我們還到不了做學問的深度。翻譯地再不好,這本書對我們知識的補充還是有用的。我們畢竟沒有到達對它的翻譯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論新發展的介紹還是不錯的。
2、《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第三版)(美)巴蘭(Raran S.J.)(美)戴維斯(Davis D.K.)著曹書樂 (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有時間的話多讀幾遍吧。傳播學的理論會有個清晰的輪廓。
3、《人類傳播理論》 李特約翰
非常好的一本書。建議好好讀一下,我當時時間不夠了,所以我從第三章開始看的。對於一些概念的理解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在必讀書目中,如果時間實在不夠了,放棄也行。
4、《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美]羅傑斯(著) 殷曉蓉(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北大對於史學來講涉及得不是很多。這本書看的話是當作閑暇時間消遣看的。可以對傳播學的過程有個梳理。不要奢望在裡面找一些答題的論據之類的。不要放在前面讀。等到你了解了很多傳播學理論之後再回過頭看這本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5、《傳播學簡史》 阿芒·馬特拉
如果不想看《傳播學史》的話可以用這本代替。但是最好別代替。上一本好。
6、《大眾傳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劉海龍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如果實在沒時間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後會對每個假設的來源有個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會涉及得這么清楚。
7、《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麥奎爾(著) 崔保國、李琨(譯)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我看得不深,因為我放在後期看的,我覺得對我知識的補充作用不是很大。
四、研究方法
1、《社會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經典的教材。其實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過今年考的調節變數和中介變數超出了這個范圍。讓人很郁悶。控制實驗和滾雪球抽樣都可以找到。
2、《社會學研究方法》風笑天 著
這本書比袁方的書更通俗一些。但是兩者分的章節不一樣。袁方的書是根據資料收集方法分的類,風的書是根據四種研究法分的類。我只看前十章。關於那個超出這個范圍的調節變數和中介變數,我也不知道這是趨勢還是偶然。
3、《現代市場研究》劉德寰 著
這本書是碩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話如果時間不夠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題中訪問法和問卷法的比較在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4、《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導論》陳陽著
《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
這兩本書補充定性研究。
註: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點。一定要重視。我個人認為方法的書,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實實看幾遍應該就沒問題了。不放心的話,用風笑天的再鞏固一遍,反正兩者幾乎是一個體系。其實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書我都看過,比較了一下,還是覺得只有袁和風的實用一些。如果想補充定性研究的話,用李琨老師和陳陽老師的就可以。
看方法的書,最好記住例子。不要單純看文字理論,很枯燥。總覺得量表、指標那一章會考。
五、批判學派與文化研究
1、《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利薩.泰勒(著);吳靖、黃佩(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一定要看。感覺「互文」「喚詢」等名詞應該會考名詞解釋,但一直都沒考,所以大家要注意。這本書歷年出來很多題,例如再現,類型片,公共服務廣播等。其實這本書很多觀點都可以用來分析電影的。
2、《傳播研究導論:過程與符號》許靜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因為李彬的《符號透視》我各大網站、書店都找不到,所以用這本書補充。對迷思,神話的論述很到位。
3、《文化研究導論》陸揚、王毅著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看完之後對一些文化研究的現象豁然開朗。但是,有很多冗餘的東西,需要過濾掉。所以,別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領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以後再看。
4、《單向度 超真實 內爆》 作/譯者:石義彬著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對批判學派有很詳細的論述。今年的真題hegemony這本書就有。其實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學派的書都有,郭慶光的書也有。
5、《傳媒批判理論》潘知常 林瑋著
雖然有網上有很多言論批判這本書。但我認為這本書對批判學派的論述還可以。它將傳播分為文化的世界、權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戲的世界。這本書和《文化研究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題hegemony在這本書論述得比較好。
6、《傳媒文化研究》 陳龍著
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書,如果熱愛文化研究或覺得自己在這一塊很弱的話,可以看看。
註:今年考的法蘭克福學派和文化領導權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學派的書中都可以找的到。因為這兩個太經典了。另外,還有韋伯的「人是懸在由他自己所編制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產意義」,德賽圖的「租房子」理論(房東主宰不了你對房間風格的駕馭)等來解釋。
六、網路傳播與新媒體:
網路傳播這一塊自己到書店找一兩本最新的書,補充一下就可以。因為我對網傳很感興趣才搜了這么多出來。事實上網路媒體的知識點,我都是在網上直接用論文補充的,書的意義不大。當然有幾本很重要。新媒體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網站,還有大眾傳媒麻醉負功能在新媒體的表現,以及偷菜游戲等。我覺得新媒體的書作用主要是給學生理出新媒體的框架,關於具體知識點大部分都需要在論文中補充。
1、《眾聲喧嘩》胡泳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如果能找到的話,一定要看。對網路公共領域和共有媒體有很詳盡的論述。同時這本書和其他講網路文化的新媒體書視角不太一樣。本書提供的只是分析視角,不要想今年真題「微博」等新詞會在這里找到答案。
2、《手機媒體概論》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有點兒舊了。到書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關於手機的書補充這塊知識點吧。
3、《網路傳播理論與實踐》 謝新洲
因為是北大老師的書,所以需要看。特別是一些理論在網路環境下的新發展主要是本書論述的。我復試的第二題就是「談談沉默的螺旋在網路環境下是否適用」,這個題已經考了n年了。我准備復試的時候還覺得這么老的題應該不會考了,可是卻真真實實被我抽到了。Orz……
4、《網路傳播概論》 彭蘭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
七、老師其他的書:
1、《全球化:起源、方法與影響》
這本書我很喜歡。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國,這本書就涉及到很多知識點,但最後考題沒涉及。但是專一最後一道論述題「舉例分析媒介對社會變遷的影響」,就可以從本書中找到一個角度,就是電話等等媒體出現之後,社區逐漸解體。後來廣播電視出現,消費社會逐漸形成。專二論述第一題「文化全球化」本書也涉及了一點。
2、《輿論學》許靜老師的書,能弄到的話看看。如果沒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讀書。
3、《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1-4輯)
一定要看。涵蓋了北大老師的重要論文。大傳方向的也不用全看。
好像有第5輯了,第5輯是和新聞有關的。考傳播的不用關注。
八、學術專著
學術專著在初試的時候不用太關注。復試的時候可能會抽一道英文題是關於學術專著的。提醒大家,選學術專著盡量避開《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這兩本。因為這兩本准備的人太多了。自己還是找一本獨特的比較好。例如《身份與暴力》《烏合之眾》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拋棄《童年的消逝》和《娛樂至死》這兩本。
期刊:
不要擔心,這么多期刊肯定看不完。其實一本期刊能挑出幾篇文章對我們有用的就夠多了。挑出論文的核心觀點,剩下的可以略看。
1、《國際新聞界》月刊,只看傳播部分的,新聞的不用關注。
2、《現代傳播》雙月刊,一些影像之類的實務不用關注。今年的真題有個名詞解釋是三網融合,其中現代傳播有一期專題。
3、《新聞大學》復旦的,季刊,很好。也需要過濾掉一些沒用的。
4、《新聞與傳播研究》社科院的, 雙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很長。
我當時不想跑圖書館去看,而且圖書館期刊更新超慢,所以期刊論文我全是在cnki(中國知網)上下載的。不過這得分人,我有個同學說,在網上看電子論文效果沒有看紙質的效果好,所以她只看實體期刊。我覺得效果差不多,所以,我就在網上下載。大家按照自己的情況來吧。
時間充裕的話,拿著老師的名單到cnki上逐一搜論文。但一般的人沒這個時間。

閱讀全文

與北京大學市場調查媒介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組合中企業可控因素 瀏覽:244
教師交流培訓方案 瀏覽:310
品牌校園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665
市場營銷綜合實訓結果 瀏覽:24
石家莊新媒體市場營銷學專科 瀏覽:65
社會市場營銷的市場觀念要求 瀏覽:995
醫療器械培訓環節服務方案 瀏覽:73
平利縣電子商務脫貧 瀏覽:495
對口幫扶農業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955
門店在開展促銷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 瀏覽:964
古鎮端午節營銷推廣方案活動 瀏覽:346
市場營銷學03章在線測試 瀏覽:61
市場營銷基礎會計試題答案 瀏覽:315
2016醫葯電話營銷方案 瀏覽:274
五種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455
葯品營銷策劃方案附件 瀏覽:974
山東微信營銷公司 瀏覽:876
廣東電子商務行業協會 瀏覽:421
種植專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69
小學炊事員培訓方案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