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間的藝術活動有哪些
1、剪紙
剪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根據歷史的記載和出土的實物來看,剪紙至少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了。剪紙的出現應該是在漢代造紙術發明之後的事情,造紙術的發明,為剪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到了唐代,剪紙藝術大大發展,以剪紙招魂是當時民間的重要習俗之一。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均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互傳成習,需要頗巨。
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2、木雕
刻紙也是民間工藝的一種常見形式,剪紙和刻紙兩者雖然最終形式相同,但製作技法卻不同。剪紙是一種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
刻紙則需要用墊板、刻刀、尖錐子、釘子等工具,先將原有的樣子放在20張或者30張薄紙上,然後將它們放在墊板上並用釘子固定,用刻刀由里到外一層層的刻,刻好花樣後,刻紙就完成了。一般來說,剪紙更注重原創性,不受刻刀和紙張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隨意。
刻紙則更適合表現細膩的畫面效果,如浙江的細紋刻紙細如發絲,令人驚嘆。刻紙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剪紙的不足,但在創作上,受到了較多的限制。
3、捏麵人
捏麵人也稱麵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的處理,製成柔軟的各色面團。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4、木偶
中國木偶藝術從不同側面反映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質材、操縱方法上看,木偶藝術有提線、杖頭、掌中、鐵枝、葯發、水力等不同形式;從表演劇目上有歷史傳奇、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間,馳幻入魔,還有現實小品,可謂多種多樣。
從造型上可以大至與人同高(漢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於一尺,偶頭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繪五官端正、比例准確、線條均稱、色彩鮮明。
如粵西地區的杖頭木偶,《芙蓉仙子》中的書生陳秋林,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豬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誇張卻仍保持著合度比例。
5、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藝術活動。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活動,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B. 文化藝術節活動策劃書內容如何寫
XX大學校園文化節策劃書
一、 活動目的:活躍學校文化氣氛,豐富同學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視野,增強集體意識。
二、 主辦單位:XX大學學生會
三、 活動准備:
1、 由各班文藝委員收集本班節目,把節目單交於文藝部。內容包括:節目名稱、節目類別、參演人數、參演人姓名、所在系班級、節目時間及主張唱歌以外的節目形式,鼓勵大家創新。節目內容要求積極向上。音樂、服裝及相關道具自行准備。
2、 文藝部整理材料後分兩天進行節目審查,審查團由文藝部和學工部部分老師組成。最終節目數額定為20個到25個之間。
3、 審查通過的節目再進行綵排一次,審查團同上。
4、 節目按同一類型不相鄰的原則排序。
四、 活動過程:
註:選擇兩名節目主持人,一男一女。活動晚上7點進行,大約進行兩個小時。
1、 領導講話。
2、 由文藝部代表宣讀校園文化節的活動目的及倡議。
3、 節目依次進行。
五、 後勤工作:
1、 由學校準備活動場地、音箱、燈光、話筒等設備。
2、 活動內容由文藝部策劃。
3、 會場桌椅布置、秩序等由其他部門派部分人負責。
4、 各班文藝委員向各班做宣傳。
5、 向校內張貼海報。
6、 希望其他部門可以幫助文藝部把本次活動辦好。
六、 後期工作:
1、 活動會場、活動器材等由學生會整理。
2、 由學生會相關部門進行活動總結,將書面稿件在活動後一周之內交於學工部。
3、 對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對活動進行反饋,文藝部對其進行總結,積累經驗。
備註:活動經費包括會場布置,主持人服裝。預計200元。若學校允許,我將聯系其他學校的文藝部,在文化、藝術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
策劃人:XX
C.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辦節方案
經廣泛徵求意見和與山東省各市、文化部溝通協商,山東省籌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方案討論稿日前出爐。
省文化廳廳長亢清泉在會上向參會的山東省17城市的分管副市長和文化局長們通報了這一方案。全省17市都將承擔「十藝節」的評比展演項目,同時「十藝節」還將增設參賽藝術門類和單項比賽項目。
成立「一室五部」即將集中辦公
亢清泉首先介紹,根據文化部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圍繞舉辦一屆更具特色、更加出色的藝術節,提出「十藝節」的辦節原則為:「政府主導、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全民參與、開放創新、務實節儉」。
為盡快開始「十藝節」的籌備工作,藝術節組委會從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體育局等部門抽掉了18名工作人員,組建了籌委會辦公室、場館建設部、藝術創作部、經費保障部、新聞宣傳部和市場開發部等一室五部,並即將進行集中辦公。
「十藝節」活動主要有九大項目
對於人們最關心的「十藝節」將舉辦哪些演藝活動,亢清泉介紹,「十藝節」的活動主要包括九大項目:
一、文華獎全國新創作劇目評比演出。主要包括戲曲、話劇、兒童劇、歌劇、音樂劇、主題歌舞晚會、曲藝、雜技等,將從全國精選60餘台劇目參加文華大獎和文華優秀劇目獎的角逐。
二、文化表演獎、全國優秀演員比賽。
三、「群星獎」評選。將舉辦全國三百多個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類節目的復賽和決賽。對八百多件美術、書法、攝影、傳統手工藝作品進行展評,對二百多個公共文化項目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進行評選。
四、專業藝術門類單項比賽。涉及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曲藝等11項各主要藝術門類。
五、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評。主要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將有千餘件美術作品參加展覽和評獎。
六、演藝產業活動。屆時將舉辦中國優秀舞台藝術演出交易會、國際演出器材交易會以及文化旅遊等活動。
七、文化交流活動。期間將組織舉辦邀請國外11台經典優秀劇目的展示、展演,將邀請國內15台左右的劇目進行祝賀演出,舉辦美術精品展,山東重大歷史題材重點工程美術展,山東省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精品文物展等近百項專題展覽。組織十藝節獲獎劇目和演員進行全省巡演。
八、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十藝節」氛圍。
九、「十藝節」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
17城市都參與形成「全省辦節」
亢清泉介紹說,從往屆藝術節情況看,藝術節的影響力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開拓。為進一步擴大藝術節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十藝節」意在辦節的模式、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
首先是增加辦節城市。由往屆的5個城市左右,擴大到全省的17城市都參與。在濟南、青島、淄博、煙台、濰坊等5個市舉辦「文華獎」全國新創劇目評比演出。在其餘各市舉辦「群星獎」評選,文華表演獎全國優秀演員比賽和專業藝術門類單項比賽。形成全省辦節的格局。亢清泉稱,各個城市具體承擔哪些項目和門類要等待文化部的最後確定,然後再做出全省的布局安排。
此外,「十藝節」還將增加藝術門類和單項比賽項目,以增強競爭性和吸引力,提高群眾的參與度。
節儉辦會:形式「瘦身」內容精彩
「籌備工作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本著文化惠民、節儉辦文化的理念,摒棄所謂的大排場、大氣魄。」蔡武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創新。
按照原來方案,「十藝節」開幕式策劃設計一台大型綜合文藝演出,演員規模超過1000人,僅明星出場費、演出製作費等就達5881萬元。如今,取消大型綜合文藝演出,代之以一個簡短儀式,另選擇一台山東沖擊「十藝節」獎項的優秀重點劇目作為開幕演出。整個劇場環境布置總投資不足100萬元,節省開支5000多萬元。
「開幕式取消過去慣用的體育館、體育場大型晚會,而擬用山東省新創的一台有現代意義的地方戲《百姓書記》作為開幕演出,既節儉又莊重,還富有時代精神。」蔡武告訴記者,「這樣的開幕式簡約而不簡單,節儉而不失精彩。」
D. 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活動策劃方案
意義:學校決定籌備啟動社團文化節工作是為了回顧社團歷史,展現社團發展成就,展望美好的未來,擴大知名度,,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學校社團全面、快速,發展公關策劃的目的 一:通過本次社團文化藝術節活動,向社會各界傳達本校社團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擴大學校在社會的影響力,提升社會的認知度與美譽度。 二:通過本次活動的規模效應,營造出「校園文化氛圍」,加強學生對學校社團的了解與認識,從而形成對母校榮譽與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完善校園的「軟體」,推進學校文化發展、構建「文化長廊」等信息交流平台。 四:以本次活動為機遇,向與會的各級領導與師生進行匯報,並聆聽相關的意見與建議,完善今後的工作領域,並力取得到領導的滿意。 五:藉助本次活動,以「和諧校園和諧社團」為主題,加強校內文化活動的開展。加強各方面的聯系與溝通,為建設和諧校園作出貢獻,並為日後的相關校園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時間計劃 (一)啟動階段(2010/1/4) 1.成立籌備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2.研究確定社團文化藝術節開幕時間和主題名稱在校內外營造迎校慶氛圍具體活動 (1)社團為題舉辦激揚文字、真摯祝福主題徵文活動,加強本次活動,引起學生注意,在學生中的情感共鳴。 (2)以「我的老師」為主題開展多樣的繪畫、攝影、書法展。依此搭建老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3)針對「xx大學成立20周年」,面向校園開展校歌徵集活動。目的是完善校園軟體工程與開辟在校師生的參與途徑,也用於校園文化的獨特性與其它校園進行區別與突出。 (4)校徽徵集活動,目的完善學校的文化建設,並成為師生的情感歸屬標志,也為了去體現校園在社會的認知基礎。 (5)「母校,我為你驕傲」慶祝xx大學20周年演講活動,以突出校園20年來取的成就和社會影響為主題。並對獲獎作品編撰入校歷。(如刊首寄語) 4.啟動活動經費籌集工作學校接受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用於慶典活動和校園建設 5.研究確定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6.完成學校校慶籌備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二)籌備階段(年月——校慶日前2個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聯絡站,編輯《校友通訊簿》。設立校友網站 2.編撰校史,編印畫冊,編輯《校慶專刊》,製作光碟(專題片),設計確定校慶紀念品,出版發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陳列館 4.組織校園環境美化,校舍整修 5.組織文藝活動排練和師生活動布展 (1)「二十年榮譽與夢想」xx大學20年的發展歷程主題圖片展。突出「成就」「榮譽」。 (2)准備校慶文藝晚會活動,開展校友座談會 6.制訂學術交流活動方案,開展科技成果洽談,組織學術報告和專家論壇 7.組織實施規劃項目和校園景觀項目 8.繼續籌集校慶活動相關經費,設立專項基金 9.聯系落實領導題詞,確定重要領導、來賓和重要校友名單10.制訂校慶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11.完成學校校慶領導小組確定的其它任務。 (三)慶典階段(校慶日前2個月——校慶日) 1.邀請領導、來賓、校友 2.編印(出版)校史、校友錄、學術報告集(1)在校慶日舉行首發儀式 3.起草校慶文稿,印製文字資料 4.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各種媒體上加大校慶宣傳力度(1)邀請新聞媒體參加校慶活動 5.登記接收禮品和錢物並進行展示 6.在校慶日舉行慶祝活動(1)市領導、各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新聞記者也參加,全球校友出席具體安排:a.唱校歌b.校長致辭,市領導,知名校友致賀詞c.學校舉行校慶紀念封、郵票首發式d.舉行全球校友會,由知名校友回憶歷史e.舉辦校友大型酒會(2)「慶祝xx大學成立二十周年」文藝演出晚會。體現「榮譽」「團結」「夢想」主題。以活動的形式加強反映出學校的成果與學校的優勢。也成為凝聚校園情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xx大學大型簽名活動。發動和號召屆時到會的所有實驗師生的簽名活動,體現「母校情深」的統一,表達出「我以xx大學為榮」的自豪感。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成結構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宣傳組、材料組、校友聯絡組、項目規劃組、學術活動組、環境與建設組、籌款與經費組、文藝與師生活動組等9個工作組,各學院成立本學院校慶籌備工作小組。 經費預算本次校慶活動公關費用預算如下:前期活動費用元校慶日費用元領導小組費用元推廣宣傳費用元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名單校慶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