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落實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
一、培訓對象
1.高等醫學院校本、專科畢業在我院從事臨床工作的住院醫師。
2.醫學研究生畢業按其臨床工作實際時間和水平參加相應年度的培訓。
二、培訓目標
臨床住院醫師經過規范化培訓後,達到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規定的主治醫師基本條件:
1.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貫徹執行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2.熟悉本學科、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專知識,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並能用於指導臨床實際工作。
3.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掌握本專業臨床技能,能獨立處理本學科常見病及本專業的某些疑難病症,並有相當於主治醫師水平的業務指導能力。
4.基本掌握臨床科研方法,並參與科研工作。結合臨床實踐,寫出有一定水平的學術論文(含病例分析、綜述、經驗總結等)。
三、培訓形式與時間
培訓形式以臨床實踐和自學為主,理論輔導和臨床指導相結合。臨床實踐應立足於本單位內進行。第二階段結合選送認可基地培訓進修。理論學習以業余、自學為主,亦可組織必要的理論輔導課。
培訓時間五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三年,為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輪轉培訓;第二階段二年,為專業定向培訓。專科畢業生第一階段培訓時間延長兩年。醫學研究生畢業,按其臨床工作實際時間和水平參加相應的培訓,其培訓應以臨床技能為主。
第一階段培訓中要安排有不少於一年時間實行24小時住院醫師責任工作。在培訓期間要安排住院醫師參加基層預防,保建工作,時間不少於3~6個月。
四、培訓內容與要求
培訓內容包括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臨床實踐、醫學理論和公共必修課。
臨床技能:
第一階段要求掌握本學科基本診斷、治療技術及本學科常見病、多發病的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門(急)診處理,危重病人搶救,接待病人,病歷書寫,臨床教學等。
第二階段要求能熟練掌握並獨立處理本專業常見病及本專業某些疑難病症,能完成專科病房高年住院醫師工作,基本掌握臨床科研方法,並參與科研、臨床帶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