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關於醫療健康中國策劃方案

關於醫療健康中國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13 07:50:37

A. 黨的十九大關於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最新措施是什麼

黨的十九大關於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最新措施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全面取消以葯養醫,健全葯品供應保障制度。
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
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葯事業。
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
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B. 醫療行業的文案策劃具體是做什麼的

1、負責企業的年度宣傳案的文字撰寫。
2、負責企業的宣傳資料的整理及撰寫。
3、與版媒權體專員配合選擇適合的媒體。
4、負責對外公關資料的撰寫。
5、配合市場部門撰寫年度報告及講稿。
6、負責企業形象方面的策劃案撰寫。
(還有很多醫療機構需要負責網站及對外刊物的整理及編輯)

C. 健康中國2020的行動計劃

報告確定了衛生事業優先領域篩選原則,提出針對重點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險因素的三類優先領域,並提出了21項行動計劃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衛生工作的重點任務。
21項行動計劃:
其中包括針對重點人群的母嬰健康行動計劃、改善貧困地區人群健康行動計劃、職業健康行動計劃;
針對重大疾病的重點傳染病控制行動計劃、重點慢性病防控行動計劃、傷害監測和干預行動計劃;
針對健康危險因素的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計劃、減少煙草危害行動計劃;
促進衛生發展,實現「病有所醫」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衛生人力資源建設行動計劃、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行動計劃;
促進合理用葯行動計劃、保障醫療安全行動計劃;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效率行動計劃、公告安全和衛生應急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計劃、國家健康信息系統行動計劃、中醫院等我國傳統醫學行動計劃、發展健康產業行動計劃。 一、建立促進國民健康的行政管理體制,形成醫療保障與服務統籌一體化的「大衛生」行政管理體制;
二、健全法律支撐體系,依法行政;
三、適應國民健康需要,轉變衛生事業發展模式,從注重疾病診療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轉變,實現關口前移;
四、建立於經濟發展水平向適應的公共財政投入政策與機制,通過增加政府衛生投入和社會統籌,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降到30%以內;
五、統籌保障制度發展,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准和補償比例,有序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統一、管理統一;
六、實施「人才強衛」戰略,提高衛生人力素質;
七、充分發揮中醫葯等我過傳統醫學優勢,促進中醫葯繼承和創新;
八、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
同時陳竺指出,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仍與人民健康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服務利用差異明顯。葯物政策措施執行不力,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亟待加強。
當天發布的《中國醫療衛生白皮書》顯示,我國醫療費用支出比例發生重大變化。2002年個人衛生比重高達57.7%,2011年個人衛生支出已下降到34.9%,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分別提高到30.4%和34.7%。政府衛生支出年均增速21.6%,這一數字明顯快於同期財政支出年均增長和衛生總費用的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基本葯物制度覆蓋全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葯物價格平均下降30%。
陳竺說,全民基本醫保建設、基本葯物制度鞏固完善和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取得重點突破,「三輪驅動」成為「十二五」時期深化醫改的基本策略。

D. 有醫療行業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例嗎

在今年8 月19-22 日互聯網+健康中國博覽會、2016中國研究型醫院高峰論壇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高峰論壇,以「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契機,以「互聯網+健康」與研究型醫院為主題,,涵蓋了「一帶一路」「互聯網+」「 健康中國」的三大國家戰略。從醫療、教學和科研三大模塊,全面闡述研究型醫院在醫改大潮中的開拓、創新、引領、示教作用。這次博覽會將切實推進互聯網+在醫療中的服務應用,把「健康中國」的發展目標落到實處。

E. 醫療衛生系統活動策劃

參考一下,然後再加上一點個人的看法和身邊的例子就可以了哦,祝你成功!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黨的十七大對今後一個時期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方針作了明確闡述,將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提出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標志著我國將進入世界上實施全民保健的國家行列。

報告強調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衛生戰線的具體體現,為我國即將全面展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今後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報告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強調了醫療與百姓生活的密切關系。明確提出建立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總目標,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實際,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黨和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高度關注,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重要的當屬醫療體制改革問題。當前,政府正在集思廣益,多方徵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案,綜觀多年有關衛生改革的討論,對於其中共識的部分,在改革方案中比較容易確定,而醫改難點問題如何解決,則是決定醫改方案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因此,值得我們關注並加以正確處理和解決。

一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問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個漸進的、連續的過程,涉及到醫療體制、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險等問題。因此,可分為若干階段。設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首先要確定好宏觀的改革框架,明確改革的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從而分階段實施改革,逐漸趨近目標。另外,設計改革目標要量力而行,各級政府承擔公民醫療衛生保障的能力有限,特別是貧困地區,讓政府投入更多的資金用於醫療衛生事業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二是政府的投入與職責問題。政府對人民健康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建立保障居民健康的衛生政策;通過各種形式的經費投入,提高居民對基本衛生服務的利用能力。其中第二個方面更為關鍵。因此,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對衛生的投入,通過供方補償即對衛生機構的經費投入與需方補償即保障制度建設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全體居民健康的需要。根據貴州省的實際情況,政府在維護居民健康時,在資金投入上必須既要補貼需方,也要補貼供方,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公平性,且易控制費用。

三是建立全民保障體系問題。十七大報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醫療和衛生服務,內容非常豐富。第一,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如果到2020年,就要覆蓋15億人,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和艱巨的任務。第二,「享有」,一是「享」,即讓所有居民都得到服務;二是「有」,基本醫療和衛生服務成為民眾的一項重要權益。第三,服務包括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二者不可偏廢,不可顧此失彼。

目前,社會各界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也就是要保證全體居民基本衛生服務的需要,促進健康和衛生服務的公平性。但是,如何才能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除了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基本衛生保健制度,還需要有醫療保險制度作保障。通過醫療保險制度,分攤居民的疾病經濟負擔,提高居民的衛生服務利用能力。在目前的經濟和衛生發展現狀下,「看病貴」問題的解決,醫療保險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的目標,也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現實生活中人們已感受到,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已拉大。政府要促進醫療衛生領域的社會公平,只能在再分配中建立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確保所有的社會成員平等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建立具有強制性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是衛生改革的遠期目標。中期目標是建立全民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比較公平地解決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問題。近期目標是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城市大病救助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行並推廣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達到全民覆蓋。在政府舉辦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同時,可鼓勵社會舉辦商業醫療保險,以滿足公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保健需求,同時促進公立醫療保險機構服務水平的提高。

四是公立醫院的改革問題。衛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醫院作為衛生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承擔起為社會和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職責和義務。但關鍵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宏觀政策應該如何對公立、民營、合資、股份制等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醫院系統進行科學的定位,並為之搭建起一個公平、合理、互補的發展平台,進而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

公立醫院的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及葯品流通體制改革緊密相連,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思路。關鍵的問題在於醫院籌資機制怎麼改,政府管多少及怎麼管。現在全國有近兩萬家醫院,95%是政府開辦的,但政府又拿不出足夠的錢對其進行投入,轉出一部分到社會上去,勢在必然。目前,應當根據區域衛生規劃中的基本醫療需要,確定一定數量的醫院由政府舉辦,其餘交由社會去辦。公立醫院的資產屬於人民,本不應以營利為目標。

目前,由於政府財政投入不能完全滿足公立醫院的開支,醫院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而開展的各項經營性服務項目成為了醫院成長和醫務人員工資福利的主要來源。避免由於公立醫院的趨利性所帶來的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和群眾就醫困難的問題,是政府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公立醫院改革的成功離不開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的支持。政府的衛生投入、醫療機構預算補償政策、葯品政策和醫保政策、健全的法律體系和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都將對改革的開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五是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執業行為問題。建立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都是為了向城鄉居民提供基本的健康保護,但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近年來,城市居民工資水平不斷上漲,人均職工醫保基金大幅度上升,新農合的基金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實施結果是,城鎮職工醫保對參保人員的醫葯費補償比例基本沒有增加,醫保基金顯得入不敷出。新農合的醫葯費用補償比例也沒明顯增長。

據了解,2005年全國人均最低籌資30元,平均住院實際補償比為20%左右,2006年最低籌資50元,平均住院實際補償比約28%,遠低於籌資額增長幅度。究其原因,醫療費用水平快速上漲是主要因素。醫療費用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籌資水平增長的作用。導致醫葯費用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醫療機構的不規范行為,如過度提供醫療服務、誘導需求等。對此,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制定有效措施,規范醫療機構的行為,促進醫療機構的合理服務、規范服務,引導居民合理利用衛生服務,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上漲,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如通過預付包干,激勵醫療機構主動規范行為;通過補償政策的制定,引導居民更多地利用基層和社區衛生服務。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涉及許多方面的利益調整,必須統一衛生改革對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性的認識,由政府強力協調各方,解決各種難點問題。同時,政府要緊抓改革的主導權,及時糾正改革中出現的偏差,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實現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關於醫療健康中國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
服務型企業網路營銷模式 瀏覽:150
在房間浪漫策劃方案 瀏覽:838
鄉鎮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960
美亞電子商務平吧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