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鄉鎮文化能人培訓方案

鄉鎮文化能人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3-03-23 10:54:11

⑴ 文化站開展培訓活動有哪些

鄉鎮文化站業務知識包括:

1、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要性。

2、文化活動應如何開展、活動方案如何設計。

3、圖書分類、貼標簽與管理。

4、如何舉辦文化藝術展。

培訓要求:

根據我縣鄉鎮區劃調整後各鄉鎮、村級文化站所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旨在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提高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的理論政策水平和基本業務素質。

參加培訓的學員珍惜機會、嚴守紀律,認真學習,增強做好基層文化工作的理論素養,豐富文化內涵,提升工作能力,進一步開拓視野,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繁榮發展。

⑵ 如何組織和開展鄉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近年來,大門鎮文化站在工作實踐中,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正確把握群眾需求,把活躍群眾文化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在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全鎮群眾文化活動的日益繁榮。一、深入基層,摸准需求,制定活動計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與群眾交朋友,面對面地和他們交流、溝通,摸准群眾的真實想法,把握群眾的實際需要。只有真正掌握了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才能在制定群眾文化活動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大門鎮文化站每年都在年初制定全面、詳細、具體、操作性強的文化活動方案,並落實具體牽頭人,確保每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都能有條不紊的開展。二、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夯實活動基礎據統計,近年來大門鎮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一大批文化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全鎮25個行政村,已擁有水泥球場18個,棋牌室25個,電腦室10個,乒乓球室8個;擁有健身路徑49處;村村建有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這些設施的建成使用,為該鎮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活動品位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大門鎮文化站充分了解當地群眾對文化活動的特殊需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特色。大門鎮利用傳統廟會的有利時機,把群眾組織起來,對一些傳統節目進行重新編排,注入時代氣息,然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漁燈踩街活動,增添了傳統節日的魅力。四、加強指導,健全隊伍,提高活動水平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組建培養一批文藝骨幹是必不可少的。為此,畫水鎮文化站十分注重文化隊伍建設。專門聘請專職文化教師、社會上有一技之長的知名人士作為輔導員,開展不同藝術門類的培訓、輔導,傳授文化活動技能,指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目前,全鎮有女子健…

⑶ 如何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概念
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群眾以滿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的自娛自樂、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和掌握文化、創造文化藝術的活動,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的娛樂審美、宣傳教育、文化傳遞、生活實用等功能,體現著啟迪、教育人民群眾,增強人的審美觀念,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價值。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
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1.群眾文化活動助推新農村建設。加強群眾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如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建設農家書屋等,並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文化活動,達到了富民、樂民、福民、育民的目的,推動新農村建設及小康社會建設。
2.群眾文化活動弘揚社會正氣。由於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偽科學的甚至反動的東西會乘虛而入。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以把更多的群眾吸引和組織到健康文明的活動中來,使他們逐步遠離封建迷信活動和非法邪教組織,從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團結群眾。
3.群眾文化活動引導教育群眾。通過加強對文化活動的領導,逐步把農村文體活動隊建設成一支業余宣傳隊,把他們的活動場地建設成宣傳政策、學習法律的陣地,讓他們在活動中宣傳政策法律,使廣大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胡錦濤同志的這一著名論點已為廣大幹部群眾耳熟能詳。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當前,用什麼樣的精神產品來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是農村文化建設所必須關注和研究好的問題。如果不用大量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精神產品去佔領它,則它必被封建迷信活動、非法邪教組織和黃賭毒等所佔領。各級文化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群眾文化活動,把開展文化活動作為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改進和創新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作為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
2.抓好重點,廣泛推進。要使文化活動充滿生機與活力,一定要把功夫下在經常性工作上,有規律經常性地開展活動,最終做到每天或每隔幾天便活動一次。各項活動要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文化工作者要深入農村進行組織和引導,組織專業人員不斷對活動隊進行輔導培訓,使各民間文化活動隊能不斷提高活動質量,不斷更新活動內容,不斷創新活動方式,不斷增強吸引力。同時,要利用重大節假日慶祝活動、各種文體比賽的大好時機,對各隊進行檢閱,使其在活動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相互提高。爭取做到集中活動一次就促進各隊的活動水平提高一次,使各隊越搞越好,越來越具有吸引力,使各文化活動隊在活動中不斷壯大和發展,促進文化活動在農村的普及和推廣。
3.加強管理,創新內容。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要注重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隊的管理,對活動的組織形式、參加人員、活動內容和活動質量等要做到心中有數,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逐步使活動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各群眾文化活動隊的活動場地又是一塊極具開發潛力的宣傳陣地,只要注重引導和開發,就可以把它建成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的宣傳陣地,使廣大群眾在娛樂和健身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不斷增強法制意識,這對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4.加大投入,鞏固基礎。長期以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活動場地較少,活動器材奇缺,活動經費拮據,活動骨幹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況,極大地限制了文化活動在農村的普及和推廣。沒有活動場地和器材,文化活動就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文體活動搞得好的地方,往往都有較好的活動場地。應加大對文化陣地建設的投入,努力做到每村都有自己的活動場所,有一定的活動器材和活動經費。黨委、政府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要給予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要將農村文化建設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進行捐資,多方集資建設農村文化陣地。只有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群眾文化活動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發展。

⑷ 如何加強鄉鎮文化隊伍文化陣地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較為薄弱,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進展緩慢,農民文化生活單一枯燥,給發展繁榮農村文化帶來了一定困難的現實問題,賓縣縣委宣傳部利用一個月時間,專門組織開展了調研工作。通過現場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等多種形式,深入到賓縣鄉鎮農村地區,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利用陣地開展活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等進行了全方位了解,結合現實的成功經驗,探索一些能夠加強和改善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有效措施。 農村文億陣地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賓縣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農村文化的繁榮,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有力地促進了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公益性文化陣地不斷完善 賓縣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新建成210平方米的中共北滿分局史跡陳列館一處;爭取哈爾濱市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縣文化館多功能展廳,功能及配套設施齊全,並對外開放;建有圖書館一處,露天體育場一處。同時,重點在全縣部分鄉鎮開展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農村體育健身工程。2006年以來新建了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賓西綜合文化站和建築面積460平方米的新甸綜合文化站兩處。全縣新建農民黨校和新型農民學校(綜合活動室)10餘所,年培訓人數近萬人次。投資近20萬元在休閑廣場建文化長廊一處,便民閱報欄兩處。 2、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 通過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全縣農村環境衛生有了新改善、社會風氣有了新變化、文化陣地建設有了新突破。除了傳統的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陣地外,又增加了有線廣播電視、新型農民學校、農家書屋、閱報欄和科技文化中心戶等,其中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96%,活動室和示範戶創建率分別達到76%和78%,到2008年農村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創建達46個,建閱報欄46個,新添置圖書4萬多冊、乒乓球桌等設備;自2006年以來,分別在全縣各鄉鎮建設了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標准化籃球場地一處,標准化籃球架子一付,7件套健身路徑一套。2007年在賓西鎮、平坊鎮、民和鄉、滿井鎮等4個鄉鎮分別建設了城市路徑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11件套健身路徑一套。這些農村文化陣地為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條件,為繁榮農村文化夯實了基礎,為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創造了機會,利用率較高,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3、群眾性文體活動不斷深化 多年來,賓縣自上而下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現有文化場所和設施為陣地,以各鄉鎮文藝骨幹為核心,以村級文化中心戶為主體,以縣級專業文藝人員為保障,建成三級文化網路,自編自演以歌頌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主題,宣傳黨的好政策和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績,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群眾參與性、藝術欣賞性,又有地方特色、鄉村特色和群眾特色的各種貼近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開展「三下鄉」、送電影下鄉、廣場文藝匯演、文化大篷車下鄉等活動不斷,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全縣共舉辦各類群眾性廣場文藝活動130多場。僅2008年就有大型文藝活動13項近30場,小型文藝活動近50場,觀眾達20餘萬人次。節慶活動有聲有色,重大活動主題鮮明。2008年開展了「迎奧運、迎大冬」為主題的系列文體活動,掀起農民體育運動新高潮,群眾性體育活動在全縣農村和民間得到推廣。此外,基層各地組織建起了籃球隊、乒乓球隊、巧手編織隊、讀書小組、書畫小組、文藝演出隊、鄉間樂隊等隊伍。群眾性廣場文藝活動逐步形成了組織網路規范化、內容特色多元化、參與對象社會化、表演形式系列化的格局。做到「鄉鄉有活動,村村有歌聲」,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讓公民道德行為走進千家萬戶。創建失地農民培訓學校,根據農民自身和企業的需求,對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2008年對全縣就業年齡段的失地農民基本上輪訓一遍,引導農民「洗腳上崗」、「洗腦進城」,至今已有多批農民從學校結業走上了致富之路。為做好服務「三農」這篇文章,縣電視台開設了集政策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專題節目《這方熱土》,每周一期,每期15分鍾,至今已播出50多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目前農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村裡無文化活動場所,無文娛活動設施,更談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圍;農村文化的滯後,導致封建迷信及腐朽沒落的黃色、黑色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復燃;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精神生活空虛。具體表現出以下「三少三低」的現象: 1、文化場所少,陣地使用率低。比如有一個鄉鎮共有7個村、56個自然屯、23000口人、農家書屋3個、文化活動室2處、村級休閑活動場所2處,活動室有的就是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和幾張報紙,圖書類型比較單一,很多內容都已經過時陳舊,適合當代農民閱讀的書刊極少,因此文化活動很少,許多場所長年處於閑置狀態,農村文化陣地的使用率極低。 2、資金投入少,資源利用率低。由於基礎相對薄弱,鄉村兩極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資金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造成鄉村文化事業經費嚴重短缺,活動室無力充實,圖書室的藏書更是有減無增,正常的文化活動無法開展。與此同時,現有文化資源配置又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多年來,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投入,建立了一些文化陣地,添置了一些文化設施,但是,這些建設都是各自為陣,缺乏統一管理,致使農村有限的文化資源過於分散,難於發揮作用。以圖書為例,彼此互不交流,其結果是除少數圖書室使用效率較好,大多數圖書長年無人問津,利用率極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形式創新少,活動吸引力低。隨著農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文化消費結構、消費觀念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對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長,但目前農村的文化生活仍比較單調、乏味,農忙時幹活農閑時打麻將、看牌,還是許多農民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目前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生活自下而上依次為:看電視、打牌、閑聊、參加文體活動。不能說我們沒有開展文化活動,而是我們對農民文化需求的特點研究滯後,文化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沒有多少創新,給農民提供的活動缺乏時代性和吸引力。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受地域因素影響。有些鄉鎮相對閉塞,經濟上並不很富裕,政府目前根本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文化建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2、受認識因素影響。一些基層領導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上重視不夠,農村文化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一手硬、一手軟」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3、受主體因素影響。由於各種因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留守鄉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婦女和小孩群體,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使農村文化建設難有更大進步。 4、受載體因素影響。當前,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多樣性,但一些文化幹部對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夠,不善於運用新手段、創建新載體,組織活動過於簡單和老套,對群眾缺乏吸引力,社會效益不佳。 加強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 1、思想促動,把握群眾文化需求方向。一是以先進文化引導農村文化。要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與教育,在社會倫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觀念,在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徵,在社會價值觀體繫上突出個體發展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共同理想。二是注重從滿足農民需求出發建設農村文化。當前,農民的文化需要出現了「求富、求知、求樂」的特點,探索農村文化發展的新思路,我們就必須尊重和適應農民文化需求的新變化,綜合運用各種文化手段,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2、投入拉動,建立多元化的籌資體系。經費投入問題,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國家、社會一起辦的方針。實踐證明,在政府財力、物力有限的條件下,由政府包辦農村文化建設,既不現實,也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而由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農村文化建設,不僅有巨大的潛力,而且具有日益高漲的積極性。為此,必須建立以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元化籌資渠道。一方面,當地政府要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將農村文化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優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證農村文化陣地的設備更新、圖書資料訂閱、活動開展等必要的經費開支;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和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為農村文化建設投資或通過集體、個人聯建、聯辦等形式,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3、隊伍帶動,建立健全長效運行機制。目前農村文化建設最困難的問題不是陣地如何建起來,而是如何確保陣地的永續利用。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覆蓋面廣、牽涉領域多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運行機制,才能擺脫「一年轟轟烈烈,兩年四分五裂,三年自生自滅」的窘境。首先,要穩定和充實文化工作隊伍,各鄉鎮文化站要保證有一名專職文化幹部,同時要配齊各文化場所的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並保證他們的各種待遇。其次,要著力培養文化人才,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余文化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一支業余文藝隊伍,同時特別要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等民間組織的作用和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等的余熱,動員他們積極參與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文化部門要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培訓,為農村培養文化人才。再次,要健全必要的獎勵機制,對文化工作開展得好的鄉鎮、村予以獎勵,對長期在農村工作並做出一定貢獻的文化工作專業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最後,要建立內部規章制度,根據農村文化陣地的特點,及時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規范管理,使農村文化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管理軌道。 4、管理驅動,發揮現有文化資源的作用。農村文化建設,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投入,建好陣地,完善設施,另一方面還要注重現有文化資源作用的發揮。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陣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陣地紅紅火火,搞活動冷冷清清」的怪圈,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把廣大農民群眾從廟堂里、從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陣地里來。可以借鑒居仁鎮三合村把文化陣地交給老年協會管理、使用的做法,將鄉村文化陣地與老年協會、教師、婦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動比較活躍的群體聯合使用與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發揮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對圖書、音像製品進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圖書室」或「文化超市」將全鄉鎮的圖書、音像製品全部集中起來,並建立「流動文化服務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開展圖書借詞、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務,使有限的文化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5、創新推動,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農村文化要做到持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斷創新。要注意研究新時期農民文化需求的新特點,設計一些符合農村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來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要創新文化陣地建設。根據目前農村的實際,要重點抓好以農家書屋、農村活動室、農村休閑廣場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文化陣地工程建設,特別是要注重將互聯網引入鄉村文化陣地,添置一些電腦。免費讓群眾在網上查找一些需要的信息,農民群眾同樣可以享受免費的上崗服務。同時,管理人員還可定期將在網上獲得的有關信息在固定的「信息欄」中發布。二要創新文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催化劑」,要摒棄過去那種「地點老在集鎮,節目吹拉彈唱,時間都在晚上,觀眾政府組織,領導上台講話,群眾遠遠觀望」的陳舊模式,成立一支老教師、老幹部、老藝人組成的文藝小分隊,開展村頭文化、田頭文化、庭院文化活動。同時。要抓好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將當地流傳的傳統文化搬上舞台,這些文化遺產不僅富有生活氣息。而且對村民最具有召喚力,可以極大地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

⑸ 如何加強基層文化人才建設

第一、國家要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一是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文化人才發展規劃,特別要將農村文化人才和革命老區文化人才發展規劃納入其中。培養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專業人才、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人才。各地黨委、政府要將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納入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

第二、加大基層文化人才定向培養力度。

基層需要要留得住的「常駐」人才,要對現有人員進行定向培養,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一是要採取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大力開展培訓工作,鼓勵和支持職工參加自學、函授、講座、集訓、考察、掛職鍛煉等各類人才教育培訓;對學有專長、事業初成、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專業人才,採取送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到高校和國家級、省級文化單位進修培訓班深造,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條件許可也可選送出國、出境深造。

二是要完善學習保障機制。建立帶薪學習、經費保障和畢業獎勵等制度,鼓勵文化藝術各類人才在職自學,對自學成才者給予獎勵;有計劃地安排好學習人員的工作和學習時間,支持並保證有關人員能按時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人才培訓;繼續在文化系統評選專業拔尖人才,調動文化專業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並以此帶動文化單位其他人員的發展、進步。

同時,加大對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要大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經營、善策劃、會管理的文化產業專門人才。

第三、大力培養農村文化能人。

「單向傳播式」的文化下鄉已遠不能滿足當代農民對文化的需求。培育和造就一大批農民身邊的文化能人,讓與農民朝夕相處的文化能人發揮榜樣的力量,不僅能促進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還能激發農民自辦文化的積極性。

一是扶持組建農村藝術隊,積極開展農村民間文藝活動。培養和激勵鄉土藝術家,激發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讓農民自辦文化,讓鄉土藝術家在民間「紅」起來。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幹、民間藝人,充分發揮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

二是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對文化能人進行扶持。舉行民間文藝工作會議,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扶持農村民間藝人、文化能人開展文化活動。

三是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文化傳播功能,通過免費提供就近就便的文化服務和培訓,努力實現每人掌握一項文化技能的基層文化人才培養目標。文化站可根據農民群眾的文化要求,實行訂單式教學,有針對性地舉行文藝培訓;組織農民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第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培養基層文化人才。

建議國家設立基層文化人才培養專項資金,大力扶持省、市、縣特別是革命老區用於人才培養、引進和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人才的創造潛能。用人單位建立激勵機制,對優秀的人才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對民間的文化傳承人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在生活上給予幫助,解決其後顧之憂,安心致力於民間文化的傳承與再創造,給我國民間文化的創作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第五,國家出台完善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有關政策。

要珍惜現有人才,招聘急需人才,留住高層次人才。盡力打破人才進出不暢的瓶頸,對引進的人才在項目經費、工資福利、住房補貼、家屬隨遷、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待遇。建立引進、培養、選拔、使用文化人才年度工作報告和工作通報制度,促進人才培養選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閱讀全文

與鄉鎮文化能人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葯具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185
那你給女人的微電影加電影加一級電影 瀏覽:713
韓國電影倫理中文 瀏覽:682
80年代電視劇餵奶鏡頭 瀏覽:301
心理罪電影受害者演員表 瀏覽:20
青年員工營銷競賽活動方案 瀏覽:54
女同性戀電影 女主現實是模特 瀏覽:1000
大市場營銷觀念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瀏覽:429
市場營銷部主任廉政自查 瀏覽:795
日本電影生活中的瑪麗女主叫什麼 瀏覽:601
在線免費無廣看劇 知乎 瀏覽:338
日本電影學生在教室上課被屠殺 瀏覽:905
看電影用英語的過去式 瀏覽:928
尼克電影 瀏覽:509
電腦下載電視劇網址 瀏覽:929
男女主房間有一個洞的 瀏覽:376
晉江大地電影院電影票兒童收費標准 瀏覽:981
在線免費看VIP電視劇 瀏覽:292
印度男人吃母乳的電影 瀏覽:596
法國啄木鳥在哪裡找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