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問題有哪些
跨境電商政策經常調整,缺少及時應對方案。跨境電商從4.8新政以來,多次延期、變更或出台稅收政策,拐點是2019年的《電商法》頒布實施,行業趨向規范化,但隨著政策的調整,也暗藏著許多不確定性,初創期跨境進口商家,往往缺少應對方案。
對接海關三單環節復雜、周期長、多系統對接聯調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需要陽光清關,會涉及到三單核驗,需要商家的電商平台,能對接海關系統、保稅倉系統、支付系統,分別推送訂單、運單和支付單,並且要滿足179公告,實時對接海關開放原始支付數據。這一整個流程,對於初創企業非常復雜,從流程梳理到對接工期都較長。
跨境電商系統魚龍混雜,選型困難、管理復雜。跨境電商涉及到線上商城、OMS系統、分銷系統、門店POS、後端ERP的使用,如果不是成熟度較高、穩定的系統,很難滿足經營所需。隨著跨境試點城市新增至59個,對系統的開放性、對接能力要求更強。
銷售渠道少,線上線下未融合打通,智能化低。跨境電商初創期,大部分都是創業企業,或傳統供應鏈B2B轉B2C,要求直面C端,或小B。所以對銷售渠道的拓展及管理至關重要,核心還是圍繞制定利益分成制度,通過利益規則,去搭建線上銷售渠道、線下合作店,形成全渠道閉環融合,打通商品、會員、庫存、交易、訂單、服務、配送等環節。
㈡ 什麼是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
所謂跨境就是中國的出口商將產品賣給外國的消費者,或者是外國的出口商將產品沒給我們,通過這個跨境電子商務的模式,而這個商品就是雙方的交易內容呀
㈢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是多少,相關的政策是如何要求的
相關的政策就是不準有假貨,一定要用真貨來面對老百姓。同時不能逃稅,避稅。一切都要按相關的政策來進口。
㈣ 八部門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清單中增加了哪些用品
零售業一直在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時代發展的進程中,電子商務勢頭猛進,電商零售也一直在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方便,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合適的商品,國外的商家也是抓住這一發展勢頭,看好中國市場,跨境電商更是抓住機會,快速發展,如今,跨境電商零售已經占據很大的部分,國家為了更好地規范,適時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今年財政部等8部門發布公告,優化調整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適時調整,既能不斷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變化,豐富國內市場的供給,對於跨境電子商務業的發展也能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而且對於履行相關國際公約,以及國際貿易合同方面,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進口監督管理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㈤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影響微商嗎
跨境電商新稅制2016年4月8日將正式推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顯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由原來徵收行郵稅改為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單次交易限值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區為800元)提高至2000元,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萬元。
近兩年的發展,跨境電商除了是進口產品的代名詞外,也成為了奶粉、尿不濕、低價位日韓化妝品的代名詞。所有的大平台都在通過這些產品來吸引流量,創造GMV。為什麼?很簡單,這些產品的稅率最合適,復夠率消費率最高,也是最能拉動流量的單品,也是與一般貿易存在較大套利空間的產品。
隨著稅改新政的出台,免徵50元所對應的套利空間將大大縮小,爆款難以再現。
不過事情也要分兩面來看,這或許會導致電商平台選品的豐富程度。平台目光將會快速從100元以下的化妝品,500元以下的奶粉、紙尿褲、食品保健品快速的上移至數百元的主流化妝品以及更高品質的日用快消及家用電器類。
因此,此次稅改政策出台將引起新一輪的跨境領域的消費升級,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的微商也必然隨大形勢轉變而調整產品布局。因為現有跨境電子商務零售的微商純利潤沒有過10%的,但是母嬰、食品、化妝品增值稅增加幅度接近12%,甚至超過30%。如果跨境電子商務零售的微商想要維持原有毛利率不變的話,一般商品的價格將上調至少15%,部分商品甚至接近50%。這對電商,尤其是母嬰電商還是不小的挑戰。
㈥ 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零售進口監管方式代碼為
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零售進口監管方式代碼為1210。
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有關事項如下:
1、將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幣兩千元提高至五千元,年度交易限值由人民幣兩萬元提高至兩萬六元;
2、完稅價格超過五千元單次交易限值但低於兩萬六元年度交易限值,且訂單下僅一件商品時,可以自跨境電商零售渠道進口,按照貨物稅率全額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交易額計入年度交易總額,但年度交易總額超過年度交易限值的,應按一般貿易管理;
3、已經購買的電商進口商品屬於消費者個人使用的最終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
4、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進行了調整,將另行公布。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五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路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第二十四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不得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
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到用戶信息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的申請的,應當在核實身份後及時提供查詢或者更正、刪除用戶信息。用戶注銷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立即刪除該用戶的信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約定保存的,依照其規定。
㈦ 如何理解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根據《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將單次交易限值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區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將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
同時,《通知》對行郵稅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將目前的四檔稅目(對應稅率分別為10%、20%、30%和50%)調整為三檔,稅率分別為15%、30%和60%,以保持各稅目商品的行郵稅稅率與同類進口貨物綜合稅率的大體一致。
新政下,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稅負有升有降。對於單價多在500元以下的母嬰用品而言,原本的零稅負變成了11.9%的繳稅比例;而對於單價超過100元的化妝品來說,原先50%的行郵稅則降為了32.9%的綜合稅率。
業內普遍認為,這次新政主要影響的是走保稅倉模式的跨境電商,也就是利用自貿區保稅特質將商品大宗進口後,在保稅區存放,有訂單後再清關寄出。此類模式的跨境電商一般更倚重低價爆款,而稅改後,這類跨境電商面臨著價格上升的壓力。
希望能答你所惑。
㈧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增值稅怎麼算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