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

電子商務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

發布時間:2022-02-24 12:53:46

A. 最新數據里國有經濟比重是多少,數量是多少

數據出自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27991億元,比上年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9%;集體企業增長1.7%,股份制企業增長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3%;私營企業增長10.2%。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4.5%,製造業增長9.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715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4007億元,下降5.7%;集體企業538億元,增長0.4%,股份制企業42963億元,增長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5972億元,增長9.5%;私營企業22323億元,增長4.9%。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61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6.5%。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5萬公頃,下降29.9%;房地產用地15萬公頃,下降25.5%;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31萬公頃,下降1.9%。

2012年底時,全國工業資產總額中,私有經濟佔56%,外資經濟佔21%,國有經濟僅佔23%。

2014年的國有經濟總佔比網路上我沒有找到公開數據。
國有資產總量也沒有明確的數據

按國資委提供的2013年底央企全部資產35萬億、境外資產佔比12.5%的數據計算,110多家央企的境外國有資產總額約為4.3萬億。
2015年年中,國資委主管的《國資報告》透露,中國境外國有資產總量已不少於12萬億元。

但是考慮到2015年中國國有大企業的海外購買資產與投資以及a股市值上漲,我想現在央企總資產應該超過歷年了,當然並沒有找到准確數據

B. 電子商務在當代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電子商務的作用如下:

1.實現商務信息獲取的多(全面)、快(及時)、好(准確、安全、可靠)、省(省錢、省力、省人、省事)這是電子化信息的基本特點,是信息化時代的基本優點。

2.實現無紙貿易,大量減少商務活動(咨詢、買賣、財務、統計等)中的紙張、筆墨的消耗,節省大量的原材料利用電子工具可以不使用紙張來記載商務數據,代之以磁碟、光碟。

3.易於實現實物商品、物資的優化配送,提高運輸效率,減少運輸費用。

4.可以實現電子商品的電子送貨,免去對電子商品的人工、機械裝卸、運輸對電子信息產品可以直接通過網路傳送。

5.使電子貨幣的使用成為必要,與金融電子化相互促進,極大減少現金的生產、存儲、流通和管理電子貨幣與電子商務互為推動力,相輔相成,明顯的間接效益是減少觀念貨幣。

6.有利於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藉助電子網路可以打破條塊分割、地域分割限制。

7.有利於規范商品貿易行為,形成新的貿易機制利用電子化信息對商品的描述、買賣進行規范化,非常有效。

8.有利於形成集中約束的貿易管理體制建立在電子商務基礎上的管理體制是集約型的、高效的管理體制。

9.形成新的經濟生長點,帶動電子工具軟、硬體和信息資源產業的大發展。

10.能將市場與生產、生產與消費直接溝通,利於生產企業模擬市場,實現「成本否定」,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1.有利於消費者「足不出戶、貨比三家」,實現電子訂貨,提高社會效益。

12.有利於將「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相結合,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13.有利於縮小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實現共同富裕 在電子商務市場中,地差、時差等被消除。

14、有利於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和極大地節約物質、能源資源等等這是信息充分化帶來的必然好處。

C. 公有制經濟占國民經濟總體比重是多少

從數據上看,我國不應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國家。
民營經濟是「除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這就是說,上述民營經濟數字包括集體所有制經濟,但不包括國有控股企業中的私資部分。如果從2005年民營經濟的GDP所佔的65%中,扣除集體經濟所佔的部分(估計約為8%),加上國有控股企業中的私資部分(估計至少為4%),則非公有制經濟GDP中所佔比重為61%(65%-8%+4%)。相應地,公有制經濟GDP所佔比重為39%。按照上述的私營經濟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測算,2006年全國GDP中,公有制經濟與私有制經濟比重分別為37%與63%。目前,私有制經濟比重還在繼續上升,向電力、鐵路、郵電、航空乃至國防工業等重要部門擴展。
所有制結構的上述變化,必然產生收人分配的變化。從國際上用以描述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以0為絕對平均,1為絕對不平均,一般以0.4為安全警戒線)來看,據我國有關學者和學術單位調查測算,我國1985年為0.24,1995年上升為0.434(或0.445),2000年為0.458。 3世界銀行測算,中國基尼系數2004年進一步上升力0.469,

D. 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

目前,中國零售業電子商務市場加起來超過10110億美元,佔零售業銷售額的16.6%,占國民經版濟的5.03%,但是發展權潛力巨大,預測到2020年可以達到10%,是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比美國還多。
【補充】: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太多互聯網公司之間的戰爭,各方依據實力獨霸一方勢力范圍,更多考量商業利益而非用戶體驗。這是典型的新興市場的狀態,缺少監管制度約束的狂飆突進。如果說中國互聯網的規則和秩序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話,那麼至少目前已到了要建立這一切的時候了,而這將首先發生在電子商務領域。

事實上從2014上半年開始,整治電子商務並完善監管制度的大趨勢已經形成。6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於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的通知》,從7月11日起用5個月時間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通過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經營網站,恰好持續到雙12結束之後。

E. 電子商務在現代經濟中的地位

電子商務在現代經濟中是非常重要的地位。電子商務最重要的是獲取客戶數據,這數據是將來的商業基礎。阿里巴巴,這種公司實際上是數據公司。
不僅僅只看電子商務本身,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背後的數據。

F. 簡述電子商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說是順應時代的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於經濟的影響來專說:

1、將電屬商與貿易相結合:之前,人們要是想了解他國的產品或者是經濟,採用的都是比較陳舊的方法,電商的出現,使全球的產品、文化可以互相交融、碰撞

2、將商品的模式發生轉變:之前,若是想購物,一般是通過實體店進行。電商的出現,使網路發展變得迅速,網店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加速度了經濟的運轉。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3、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率,促進了市場變化

4、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增加人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5、········

G. 電商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利大於弊嗎為什麼呢

國民經濟發展是繁雜的系統工程,並不會因為單一經濟模式的快速發展而受到實質性的影響,但電商經濟在過去十多年的發展成果的確是有目共睹的,也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只不過長遠來看還談不上利大於弊,甚至會對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不可否認,電商的發展對商品銷售業績的提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即便是偏遠地區的三農產品,也藉助成熟的電商模式取得了突飛猛進般的發展,這個角度的電商經濟是值得肯定的。


總而言之,任何經濟形勢的非常規發展,對於國民經濟來說都可能會產生弊大於利的結局,因此如今的電商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僅沒有起到利大於弊的作用,而且在某些領域還產生了弊大於利的結果。既然已經對電商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有了客觀理性的認知,未來的發展軌跡就有必要加以規范,才能逐步形成各種經濟模式互為激勵的發展趨勢。

H. 近年來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只重視物質生產領域的發展,對金融保險、房地產、社會服務等所謂「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活動不僅不予重視,有時還嚴加限制。直到1978年,在第三產業中佔主要成分的仍是商業和運輸郵電業,分別占第三產業總量的30.9%和20.1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發布以後,我國第三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包括農林牧漁服務、地質勘探和水利管理、金融保險、房地產、社會服務、科研及綜合技術服務等眾多行業在內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壯大起來。到1998年,商業、運輸郵電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總量的比重分別下降為25.3%和19.3%,而金融保險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所佔比重則分別由1978年的9%、5.7%上升為18%和6.2%。上述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表明:經過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發展與探索,我們已經基本上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的工業化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路子。我國的三次產業之間,輕重工業之間以及各產業內部的比例關系逐步走向協調。從總體上判斷,現階段我國產業結構已基本改變了一個時期以來嚴重失調的狀況並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務,進入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級化的階段。

I. 電子商務在經濟發展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4

J. 電子商務發展對經濟增長有什麼作用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和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電子商務緩解了傳統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的壓力。
改革開放 30 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大大提高。但是近幾年中國的經濟連年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得以實現,消耗大量資源也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以煤炭為例分析,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國,最保守計算,到 2020 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總量將直逼 30 億噸標准煤,這是難以想像並且很有難度的。這些煤炭燃燒消耗之後產生的生有害氣體嚴重影響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如果這種狀態一直進行下去而得不到改善,那麼中國經濟將面臨資源嚴重緊缺甚至枯竭的風險,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造成巨大壓力。
電子商務是實現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與重要舉措。在資源配置方面,電子商務有著傳統產業無法替代的優勢。
電子商務大大提高市場效率,通過利益杠桿優化資源分配資源配置將趨向最優狀態。電子商務降低了傳統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從而降低資源消耗,減輕了傳統產業對資源環境的破壞,最終影響到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
2、電子商務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從而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互聯網、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得到逐步提高。電子商務也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電子信息等相關行業將會取得快速發展,從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方式向著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產出、保護環境的集約型方式轉變。電子商務通過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電子商務為中國企業創造發展機遇。
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依賴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基礎。如今的時代是市場激烈競爭的時代,企業若要自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要採取各種有力措施來提高交易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商品成本來確保自身的競爭優勢。電子商務的運用將給為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創造機遇。

首先,電子商務可以提高信息使用效率,降低信息成本。電子商務突破行業和產品物理特性以及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在全球范圍內隨時隨地進行網上交易,大幅度擴大了交易范圍。通過互聯網傳遞和儲存,企業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從而對電子商務發展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其次,電子商務減少交易的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和購買成本。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為供貨廠和消費者提供一個直接交易平台,大大縮短了買賣雙方之間的距離,從而企業可以降低庫存甚至以零庫存的模式進行生產經營管理,降低了庫存成本。另外,電子商務可以降低銷售詢價、報價和確定存貨等活動的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最後,電子商務使得供貨商和消費者及時獲得對方的最新數據。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及時准確地了解到市場上的各種需求信息,解決傳統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信息交換的速度和准確性,降低交易雙方的成本,從而為顧客提供所更好的商品或者服務。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營銷offer 瀏覽:226
市場營銷策劃費用合同 瀏覽:757
手工編織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251
拼多多網路營銷目的 瀏覽:40
什麼是移動的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686
關於方便麵的推廣方案 瀏覽:47
鄉鎮組織紀檢員培訓方案 瀏覽:137
市場營銷服務合同 瀏覽:386
電大電子商務概論期末試卷 瀏覽:884
區別電子商務的2次浪潮 瀏覽:434
廈門閔臨電子商務 瀏覽:299
房地產全年推廣方案 瀏覽:913
宣貫培訓方案 瀏覽:286
大學思政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82
廠家與醫葯連鎖好的促銷方案 瀏覽:199
煙草網上結算推廣方案 瀏覽:477
市場營銷沙盤游戲 瀏覽:763
市場營銷技能考核 瀏覽:334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