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 日語怎麼說
電子商取引(でんししょうとりひき)
eコマース
可以通用,個人覺得電子商版取引權更專業一點
剛才查了一下日語的解釋
電子商取引(でんししょうとりひき、Electronic commerce、eコマース、Electronic Trading)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や専用線のような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 電子的な情報交換によって、商品やサービスを分配したり売買したりすること。
個人還是推薦用漢字比較正規
⑵ 為什麼日本電商不像中國這樣大火
1.日本線下零售業發達,電商對百姓的吸沒那麼大
2.日本線上支付、移動支付沒中國發達
3.中國區域廣闊,人口眾多,各地消費者需求不一;而且現代人的生節奏快,無暇購物。這些進一步促進電備發展
⑶ 我有一家網上經營的店子,只與日本人做生意,如何讓日本人知道我的網址
裝一套日語軟體,到日本的各大搜索引擎或者電子商務網站上宣傳一下自己。
⑷ 為什麼阿里巴巴的股份最大持有者是日本人
1999年,當時正是互聯網熱潮的最後一年,馬雲在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馬雲到處找不到投資,他到了北京,見了幾十個投資人,其中就包括了雷軍,最後沒有一個是成功的。
不過最後吳鷹找到了馬雲,當時孫正義投資了雅虎,名聲大噪。吳鷹的UT斯達康也拿到了孫正義3000萬美元的投資,於是吳鷹牽線幫孫正義在中國尋找新的創業者。馬雲見到了孫正義,兩個人談得很好。最後孫正義把原本決定給另外一家電子商務的2000萬美元給了馬雲。
馬雲靠著這筆錢撐過了互聯網的泡沫期,之後孫正義還追加了4000多萬美元的投資,成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最多的時候孫正義的軟銀持有阿里巴巴39.6%的股份。當然軟銀這6000多萬的投資,如今變成了差不多2000億美元。如今經過了數次套現,軟銀已經持有29.6%的股份,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軟銀持有阿里巴巴股權29.2%,為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權15%,為第二大股東。雖然馬雲及合夥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數股份,但卻有絕對的控制權。在公司成立之初,為了防止大權旁落,阿里合夥人與軟銀、雅虎達成了一整套表決權拘束協議,以進一步鞏固合夥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阿里巴巴之選擇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就是因為馬雲及團隊實行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相當於同股不同權。也就是說,美國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軟銀雖為第一、第二號股東,但是沒有權利決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紅收益。
(4)日本人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軟銀集團在1981年由孫正義在日本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路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2016年7月,軟銀以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的現金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9月5日,軟銀已完成320億美元收購ARM交易。
11月23日,軟銀將與Openstreet合作,在日本推出「Hello Cycling」物聯網單車共享系統。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軟體銀行集團排名第95位。
2018年7月13日,日本軟銀集團發布了一款新應用(App),允許司機在日本查找和預訂停車位。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軟體銀行集團位列85位。
⑸ 日本人一般用哪些B2B平台做貿易的
第一買賣網這個電子商務平台,在日本市場也有不錯的點擊量,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下,平台上出口日本的企業也很多
⑹ 日本的電商為什麼做不過實體店
日本的商場都擁有十分人性化的服務體驗,以東京為例,東京的百貨商店位置集中,因此安排一天專門用於「購物血拚」是最合適的方案。大部分商場從上午10點或11點開始營業,閉店時間為晚上8至10點。達人們會選擇在開門時間進店,上午購物的積分可以在商場頂層「大食代」換取免費午餐,節省一筆不小開支。
東京每年有兩大打折季,分別在6月和12月(由於日本人每年發兩次雙薪,因此日本每年會有兩次打折季),每次持續3至4周。對早有目標的購物狂來說,往往打折季剛剛開始便會迫不及待動手囤貨;對節儉至上的精明客,那就要等到Finale Sale(最後清倉)才會出手。
和國內商場一樣,東京百貨店也提供消費換取積分的優惠。不過國內大部分商場要求積分達到一定額度方能換購商品,東京商場的積分則可以直接沖抵現金消費,還可以即刻換購飲料和餐食。
此外,代客泊車取車、提行李、推嬰兒車、為輪椅顧客啟用專門電梯等免費服務都是日本百貨店必不可少的配套項目,現在東京的大商場還配備了中文總台服務員,專門為中國遊客提供幫助。
當然了,說來說去,日本百貨店最靠譜的一點還是品牌眾多。日本商家對商品質量把關很嚴,如果你在大商場買到殘次品,不但會得到大額補償,經理還得親自上門道歉。在日本百貨店買東西最大的優勢還是放心。
⑺ 中國有淘寶日本人是用什麼網站網上購物啊
日本最大的電商是樂天市場,也會用日本亞馬遜進行網購。
樂天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電子商店街「樂天市場」經營者,2006年使用者超過1800萬人,此外也經營「Infoseek」等許多不同業務的網站。
亞馬遜公司(Amazon,簡稱亞馬遜;NASDAQ:AMZN),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路電子商務公司,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是網路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一開始只經營網路的書籍銷售業務,現在則擴及了范圍相當廣的其他產品,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等子公司。
⑻ 做對日跨境電商怎麼樣
我是一個跨境電商店鋪運營者,有5年的跨境經驗。個人成功運營30多個店鋪,
也幫助過很多朋友成功把店鋪做起來。單店鋪單月最高做到9萬歐元,簡單回答一下,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對日跨境電商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選擇好的產品,目前可以在日本賣的比較好的是家居產品,以及戶外。這是目前對日跨境做的比較好的產品。
另外對日跨境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產品盡量不要有瑕疵,日本人講究完美,另外就是節省的產品會更有優勢。
有關於跨境電商的任何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會盡量幫助大家。
⑼ 日本實體店為何就能打敗電商,中國怎麼就不行
日本電商行業缺乏體驗,而且實體店以遊客為主要渠道,導致日本的實體店終究要比電商行業要快。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我們會發現日本這個地方跟國內是完全不同的,這里的實體店行業是完勝電商;對於享受生活的日本人來說,購買商品大多數會在意體驗以及服務,因此在實體店以及電商的選擇上會偏向於前者。
不完善的網購體系,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日本實體店比網購更受歡迎,而國內的電商則因為方便而戰勝了實體店。
⑽ 日本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是什麼
20世紀末,日本的網路環境並不是太好。但是創始人大膽做了幾個猜想。其一,日本的網路會版迅速普及,權而且操作會越來越簡介方便,日本人會開始嘗試並接受網路購物,由此所帶來的是日本流通經濟的的可喜變化。創始人大膽的押寶,給樂天這匹黑馬一個迅速成長的空間。樂天的創始人認為,電子商務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在主頁上羅列出商品那麼簡單而是要給買賣雙方一個很好的溝通平台,隨時便捷的溝通,是買賣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樂天發展的這十幾年間,我們能看到這種想法始終貫徹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 公司領導層另外一個思想就是,網路銷售的最終結果是面對面的。我們以樂天市場的魚販為例。「今天要點什麼呢?」「給我來些秋刀魚吧。」面對面的溝通才更容易建立起一種信任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