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我國電子商務與wto

我國電子商務與wto

發布時間:2023-03-29 03:21:14

『壹』 WTO關於電子商務的規則

WTO規則與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 WTO規則對電子商務的適用問題提上多邊談判日期

時序更新,人類社會跨過20世紀,經濟全球化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市場經濟的天然擴張性是其根本性原因,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其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跨國公司、國際組織以及英美等發達國家扮演極其重要的促進角色。 其中,電子商務為經濟全球化繼續拓展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持。以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擴大了世界市場的內涵與外延,改變傳統貿易方式,不僅因24小時的連續交易使國際貿易信息傳輸和資金周轉加速,而且簡化了國際貿易的手續和過程,降低國際貿易成本,並大大增進國際貿易機會。 而WTO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最重要主體,其所建立的一整套以自由化為核心的國際貿易規則對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發揮出有力的鼓勵和引導作用。但對於電子商務這種新鮮事物,原有WTO規則對其並無特別考慮,由此引發WTO規則應如何適用於電子商務的問題。

事實上,由於互聯網近年指數級的增長勢頭使得烏拉圭回合對電子商務重要性的估計明顯不足之問題凸顯而出,並已被WTO察覺。1996年在新加坡召開的WTO第一次部長級會議正式提及電子商務問題,並且通過了《貿易與信息技術產品部長宣言》(以下簡稱ITA)。根據這份宣言,WTO將努力促使「世界范圍內信息技術產品貿易自由的最大化」。ITA取消了一系列信息和電訊產品的稅收,其中包括許多與電子商務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產品,簽署成員有42國,佔世界信息技術產品交易額的93%。1998年在日內瓦召開的WTO第二次部長級會議上,部長們通過了《全球電子商務宣言》並敦促總理事會「制定一個全面的工作計劃以考察所有與電子商務相關的貿易問題」。部長們重新確認:至少於1999年下次部長級會議之前,會員國將維持其不對電子商務徵收關稅的現有做法。在1998年9月的特別會議上,總理事會建立了上述的有關電子商務的工作計劃,並將由以下WTO的機構分別執行:服務貿易理事會、貨物貿易理事會、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理事會、貿易和發展委員會。每個機構都將考察各自范圍內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問題。這些機構將不遲於1999年7月30日提交有關其工作計劃的報告或信息。 但在1999年西雅圖部長會議上,由於發達國家極力將勞工標准、環境標准等內容塞入WTO新一輪談判議題,引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巨大分歧,導致這次部長會議不歡而散,原定的電子商務議題也被迫擱淺,直到2001年11月的多哈會議啟動。

毋庸置疑,WTO在電子商務領域啟動多邊談判以及WTO規則將適用於電子商務已是確定事實。但究竟是適用現有的GATT、GATS、或兩者皆適用、還是另外達成一個全新的法律規則至今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問。而對於電子商務本身及WTO的成員方來講,不久將見分曉的結果都會對其產生重大影響。對於前者,多邊談判所決定適用的規則的設計是否科學與合理必然會對其發展產生反差巨大的結果;對於後者,尤其是對欠發達成員方,適用GATT或GATS將對其國內經濟政策產生不同影響,主要表現在市場准入與稅收管轄方面的自主權保留程度上。鑒於此,對WTO規則適用電子商務的研究已顯頗為迫切與必要,本文正由此出發,對相關問題作出探究,以求獲拋磚引玉之效。

二、 WTO規則對電子商務的適用的范圍選擇

事實上,要在WTO現有的規則體系或創立全新規則間作出選擇,首要解決的前提是應先對電子商務的概念與范圍作出合理界定。而盡管電子商務近年來獲取長足發展,並已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但至今卻尚無一個統一並能被各國廣泛接受的定義及范圍。按美財政部1996年《全球電子商務選擇性的稅收政策》的定義,其是指運用電子設備和技術在雙方與多方間進行貨物或服務的交易能力。 而按照WTO對其定義,其是指以電子方式進行的商品和服務之生產、分配、市場營銷、銷售或交付。 具體的講,電子商務可以分成兩種方式,即直接購買和間接購買。 前者整個交易都是在網上進行,交易商品通過電子傳輸,又稱在線(on-line)交易;後者指交易雙方在網上要約、承諾、付費,但交易商品由賣方通過傳統運送方式交付買方,又稱離線(off-line)交易。在WTO已涉及電子商務的特別專家小組的會議或報告中,電子商務目前主要被看作一種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商務活動,包括:(1)信息,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的電子傳輸;(2)商品和服務的網上購買並通過非網路途徑交付;(3)服務(有些情況下是商品)的以電子方式通過互聯網的實際提供。實際上第2種就是指離線交易,電子商務在這里充當的只是傳統貨物或服務貿易的新式中介作用,對傳統商品交易的本身並沒有產生任何質的改變,其應根據交易的標的是貨物還是服務來決定是屬於GATT還是GATS規范。而其他兩種實際是指在線交易,其究竟應歸屬貨物還是服務並應受何種規則規范正是WTO有關電子商務多邊談判的焦點,也是本文探討范圍(後文若無特別說明,所稱電子商務主要指這兩種)。

對於電子商務應受WTO何種規則規范在特別專家小組已有討論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分歧或方案,即或GATT;或GATS;或另外訂立不同於兩者的一套全新規則。孰優孰劣,下面分別作出討論:

如果將電子商務歸為貨物而適用GATT規則並加上現有的對此類傳輸的關稅免徵協議,無疑等於成員方必須承擔使網上交易全面自由化的義務。這是因為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是GATT規則的一般性義務。通過接受GATT的規則進而適用國民待遇,成員方就得放棄它們對通過互聯網進口的產品在國內稅方面實行歧視待遇的權利。此外,關稅免徵還使成員方對通過互聯網進口的商品的稅率約束在零關稅的水平。事實上,截至目前還沒有成員方考慮過採取這種做法。無論在烏拉圭回合中還是其後進行的服務議題談判都有一些成員方對電子商務作出了一些具體承諾,但這些談判無不基於如下假設:即通過互聯網交易的產品是服務而不是貨物。

相反,如果將其視為既不同於傳統的貨物也不同於原有意義的服務,從而拋棄GATT或者GATS規則,再為網上貿易設計一套全新的規范。這種方案實際上幾乎沒得到過任何成員方擁護,原因是為電子商務尋找全新的法律規范完全不合情理。 包括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和接入服務在內的互聯網服務已經分別由GATS及其附件即《基礎電信協議》所涵蓋。所有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在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對應物。由此,在GATT和GATS中都可以找到規范互聯網交易必須的法律規范。

因此可見,真正可選並現實的方案是將GATS適用於所有的通過網路傳輸的的電子貿易,而這種選擇並不僅僅是因為其他方案的不合理性,還因為其本身具備重大的支持理由。

首先,將所有電子商務定義成服務明顯比定義成貨物更為合理。雖然諸如書籍,計算機程序,電影和音樂製品在電子商務完成後可以以有形物的形式輸出,這樣似乎也有與傳統貨物貿易相似的「有形對應物」。但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傳輸在跨越國境之時並無有形對應物,即使電子商務完成後最終轉化成為諸如書籍或者光碟般的有形貨物,但也不能否定這個事實。 事實上,在許多時候,傳輸的信息最終根本沒有轉化成有形對應物。例如,接收方繼續以數字形式存儲這些電子信息使其成為直接在屏幕上閱讀的書籍或者在計算機上播放的音樂。

其次,採取這種定義的另一優勢在於它不僅干凈利落而且有利於將國家間關於這類問題的爭端減少到最小。 現有電子商務爭端多源於一些國家將電子商務視為貨物而另一些國家將其視為服務。如果採用以電子商務的最後結果是否會形成「相應有形物」而判斷其是貨物還是服務的混合式的定義,在處理任何涉及互聯網貿易的爭端時,專家組不得不首先判定爭議標的究竟是貨物還是服務,緣由這是決定是適用GATT還是GATS的前提條件。這樣無疑又增加糾紛的復雜性與解決糾紛的煩瑣度,既不利於國際貿易的交流,又極大增加解決爭端成本。

再次,GATS的《基礎電信協議》的達成以及在這些服務領域貿易自由化承諾的取得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發展打下重要的基礎,而這正是參與電子商務的前提條件。美國、歐盟、日本及經合組織建立全球性電子商務框架的建議中強調指出,對WTO兩項協議(基礎電信和ITA協議)的有效執行將對電子商務的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帶來正面的助益。GATS電信協議附件和基礎電信協議都提供了一個進一步將電子商務納入其中的框架。例如,《基礎電信協議附件》就可以進一步擴展以規范網上交易。事實上,在已經對基礎電信部門作出具體承諾的69個國家中,有10個國家已在互聯網接入方面作出具體承諾。

另外,隨經濟全球化與自由化的迅猛發展,近幾年反全球化勢力惡性膨脹,甚至成為西雅圖會議啟動新一輪多邊服務貿易談判失敗的重要原因。除狹隘民族主義與閉關自守思想外,諸如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日益貧困化與邊緣化、資源枯竭化、金融泡沫化、環境惡劣化等等皆為反全球化的深刻的根源。所以全球化若要得到繼續與順利發展,這些客觀現實不得不引起到國際層面的足夠重視,從而在多邊自由化談判中更多的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承受能力與照顧到其適當利益是必要選擇。因而,對於廣大電子商務發展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將電子商務視為服務並適用GATS比適用GATT容易接受的多。緣由GATS的國民待遇原則並不是一般性義務,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市場准入與准入模式選擇實現對跨國電子商務的有效控制,在稅收管轄方面也擁有比適用GATT大的多的自主權。相反,假若將電子商務視為貨物或採取混合性定義而使GATT的國民待遇與關稅約束這種一般性義務得以適用必遭發展中國家強烈抵制,從而導致電子商務多邊談判針棘重重,前景黯淡,反之妨礙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 WTO規則對電子商務的適用的若干問題

然而,採用GATS雖然是現實可行方案,但也帶來一些必須加以解決的效率方面的問題,需要多邊談判給予高度重視與探討解決途徑。

首先考慮關稅與配額問題,GATT對以有形貨物方式進口的貨物的關稅約束及其配額限制對於貿易自由化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一點目前的GATS規則顯然只能嘆為觀止,從而對電子商務的效率產生影響。假若電子商務的成本低於有形交付,關稅影響效率的問題似乎迎刃而解。緣由單純從成本上考慮,產品以電子商務方式向一國提供時其價格必然會低於以有形方式提供該產品。撇開總體平衡方面的考慮,這種變化相當於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並增加了國家福利。但對於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樣的圖景不過是海市蜃樓。在這些國家,大多數消費者沒有計算機或者無法聯網。因此在這些國家更可能的做法是一群獨立企業家先通過網路接收產品,然後將其轉化為有形物如光碟再將其出售給消費者。而這種活動本身耗

『貳』 第六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啟幕,本屆大會有哪些亮點

第六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啟幕,本屆大會亮點在於跨境醫葯區域是這次一大亮點之一。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在全球會平台下單,兩分鍾以後葯品即可通關,並且通過次日達可以快速送到指定地點,這是跨境電商主要亮點。

電商領域使我國經濟水平又大不提升。作為消費者和相關市場領導人也是經濟帶動又一大進步和平台,所以是得到肯定和贊揚。但是也有消息顯示,目前電商領域也受到疫情等影響,造成一定經濟衰退,但是通過相關數據有要求提出成功的主要秘訣在於將數字化轉型和優勢轉型,要注重抓住各種細小市場,要學會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改革創新,創造出更多新產品和新領域。

『叄』 國內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如何

電子商務"是一門發展非常迅速的新學科,至今沒有一個嚴密的定義。人們一般將電子商務理解為"利用電子手段進行各種商務活動"。而電子手段包含的范圍很大,既可以是電報、電話、傳真等傳統的通訊工具,也可以是現代化的計算機網路。所以我認為,真實含義的電子商務應是"以Internet為平台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

參與電子商務的主要角色是企業(Business)和消費者(Customer),因此在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網上交易構成了B to B(B2B即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業到企業)、B to C(B2C即Business to Customer 企業到用戶)兩種最典型的商務模式。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調查表明,自1997年開始,我國網際網路用戶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到2000年6月,國內共有網際網路用戶1000萬,頂級域名.cn下注冊的域名有近6萬個之多。網際網路的迅速擴展為我國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在1994年開始出現電子商務模式,但"電子商務"的真正風行卻始於1999年。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金關""金稅"工程,證券公司、金融結算機構、民航訂票中心、信用卡發放等領域均已成功進入電子商務領域。2000年底,"電子口岸"在京使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進出口業務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電子底帳均存放其中,可跨部門、跨行業的聯網數據核查,實現數據共享與交換。企業可上網直接向海關、國檢、外貿、外匯、工商、稅務、銀行等政府機關申辦各種進出口手續,從而真正實現"政府對企業的電子商務"。2001年開始,我國五大銀行在各大中城市聯網,消費者可跨行結算。同時增值稅發票已在五大省市聯網核查。這些已構成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

按照物流的方向,目前國內企業的電子商務主要分為B2C、B2B兩種形式。發展較快的是B2C,因為這種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一批註冊用戶,這對以"注意力經濟"為盈利來源的網站來說,是可以最快吸引風險投資者目光的辦法。目前,我國企業的電子商務雖已有較大發展,但仍遠未達到盈利的規模,眾多的電子商務網站還處在吸引用戶的階段,即處於"培育市場階段"。
就整體而言,中國電子商務仍處於初級(起步)階段,交易手段、范圍、交易人數、安全認證等均處於初級探索過程。我國已經加入了WTO,要想盡快與世界接軌,必須大力加速發展電子商務。

二、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外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普遍方法是:在INTERNET上建立起企業的"店面"或"辦公室",樹立起企業的"網上形象",擴大企業影響;同時利用INTERNET各種功能,以盡量少的投資和精力贏得大量的客戶群。

很多INTERNET網路服務商將企業"開展網上電子商務初級階段"歸納為四步:取得網上域名;租用網上虛擬空間;網頁的設計包裝與製作;擴大主頁的訪問率。前兩步的實現較容易;開展電子商務,後兩步才是關鍵。我國企業目前大多處於前兩步的水平,分析原因問題主要有:

問題一:目前,中國網路發展的規模決定了市場容量和商業機會的有限。中國現有的1000萬網際網路用戶中,真正具有消費實力並能形成網上購買力的群體很小,網路人口的結構決定了只有少數商品可能馬上在網上銷售,電子商務模式依然遠不足與現實生活中的傳統商業模式相匹敵。

問題二:目前,國內依然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全國性貨物配送企業,現有的物流企業呈現分散的多元化格局,導致專業化流通的集約經營優勢難以發揮,規模效益難以實現。商品的長途運輸、郵遞的巨大成本、以及時間上的延遲,足以使消費群體望而卻步。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無法滿足消費者在等待訂購物品的發送時間和代價上的要求。

問題三:中國的消費市場一向缺乏"信用消費"概念的支持,與此相關的就是"貨幣電子化"進程的緩慢。其實,沒有理由認定中國的消費者就一定會比外國的消費者更抵觸信用消費,那些在外國定居的中國人也會像當地人一樣,採用信用消費的方式購買商品。之所以形成國內外的巨大消費行為反差,根本原因在於我國金融體系的呆板和服務意識的淡漠。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消費者之間的畫地為牢,迫使那些想嘗試信用消費的人必須為此付出額外的精神和財力代價。於是當電子商務這種新型商業模式出現時,眾多消費者只能是裹足不前。消費者的反應冷淡反過來又給了金融部門以口實,其結果就形成了"因為沒人用,所以沒人做;因為沒人做,所以沒人用"的怪圈。這個怪圈不打破,中國的電子商務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有人問:電子商務近期在中國能否成功?實事求是的講,"電子商務"在中國的成功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三、中國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方向

(一)B 2 C的困境

B2C電子商務向何處去?"東方市場研究有限公司"IT專項研究小組進行了潛在家庭上網用戶的專項調查研究,並與現有網民統計資料進行對比,發現以下特點:(1)Internet網民將更趨年輕化;(2)新Internet網民學歷逐步趨低;(3)家庭收入的高低不構成影響上網的主要因素;(4)潛在家庭上網用戶其實對網路並不陌生。

調查證實:潛在家庭上網用戶其實大部分是平民百姓,隨著資費和上網終端價格的下降,互聯網將逐步走入其家庭。隨著 "網路平民化"趨勢的出現,為了適應目標市場的變化,我國電子商務的運作也應適時地調整戰略。網上購物商品應盡量滿足平民消費者的以下要求:家庭日用品逐漸增多;家庭易耗但無須仔細挑選的商品增多;標准商品逐漸增多;網路營銷中間環節應減少;商品價格水平應降低。當前,網上購物已被消費者提上了議事日程。網上購物是消費者參與電子商務的窗口,而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網站的整體水平卻不高。

1、絕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所提供的還不是完全意義的電子商務服務

許多電子商務網站雖已實現網上接受定單,並提供網上支付服務,但大多數網民採用的是"在線定購,離線支付"。目前網站與其供貨商和配送單位採用的多是傳統溝通方式,效率較低。

2、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時)服務在中國尚未實現

目前真正能做到24/7的微乎其微。少數網站甚至連定單的確認都要在工作日才能進行。

3、網上商品價格並沒有足夠競爭力

大多數網上銷售產品的售價加上運費和傳統的商品價格基本持平,一些計算機硬體產品和通訊產品的價格甚至高於傳統市場價格。

4、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調查顯示,目前經營者對電子商務中的人工服務重視不夠,無法滿足網上消費者的需求。在我國參加過網上交易的網民中,僅4成的網民對其網上交易感到滿意,而美國網上購物者的滿意程度在9成以上。

從調查結果看,中國網上購物還有如下幾大難題需要解決:

網站設計方面:交易流程不夠清晰,對於初次購物的網民是很大的限制因素;商品介紹未能詳盡細致,有些缺少圖片或者提供的圖片無法直觀了解商品特性;網站的連接速度太慢,需要對硬體設備升級和擴容。

配送環節方面:供應商配貨不及時,容易出現缺貨情況。應提高配送環節的技術含量,盡量建立網上商店自身的配送體系。
支付環節方面:網路安全有待加強;貨到付款時出現的找零、發票缺失現象嚴重。

綜上所述,中國發展B2C模式的電子商務前景並不樂觀。

(二)B 2 B的發展

現在寬頻互聯網和B2B的熱潮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兩者都堪稱"革命"。2000年,美國B2B有了很大的發展, 1月份,用Ariba平台實現的交易只有2億美金左右,但到年底,已高達100億美金,10個月內增長50倍!2001年,這股熱潮會在全球蔓延開來。Ariba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穆勒指出:"中國有可能會成為B2B最重要的一個基地,我們一定要在這里成功。而唯一成功的機會是向中國的IT基礎設施投資,讓中國的企業成為這個合資企業的合作夥伴。

毫無疑問,B2B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方向或"革命",但這場革命能否在中國成功呢

『肆』 電子商務目前的發展優勢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包括六個方面:

1、縱深化發展。

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日臻完善,支撐環境逐步趨向規范,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深度進一步拓展,電子商務企業將把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2、個性化趨勢。
個性化信息需求將會越來越強,個性化商品的深度參與成為必然。個性化定製信息需求和個性化商品需求成為發展方向,消費者將把個人的偏好參與到商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去。

3、專業化趨勢。
專業化趨勢有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專業化趨勢,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提供專業化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二是面向企業客戶的專業化趨勢。

4、全球化趨勢。
中國電子商務必然走向世界,同時也將面對世界電子商務強手的嚴峻挑戰。電子商務對我國的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國外電子商務企業也將努力開拓中國市場。

5、區域化趨勢。
立足中國國情採取有重點的區域化戰略是有效擴大網上營銷規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徑。中國電子商務的區域化趨勢與國際化趨勢並不矛盾。

6、融合化趨勢。
電子商務網站正在逐漸走向新的融合,包括同類兼並、互補性兼並和戰略聯盟協作。

一是同類網站之間的兼並。目前大量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激烈競爭的結果只能是少數企業最終勝出,處在弱勢狀態的網站免不了被吞並或出局。

二是不同類別網站之間互補性的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諸多方面雖然有很大優勢,這些具備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在擴張的過程中必須採取收購策略。

三是戰略聯盟。由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加上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互相協作勢必成為必然。

『伍』 電子商務前景如何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陸』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啊

1. 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

1) 不可替代。

電子商務的崗位核心技能集中在銷售,設計,運營層面。除了物流環節容易被機器取代之外,其他技能都具有橫向可復制性,縱向形成深度壁壘。因此電子商務前景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2) 未來革新。

電子商務發展至今,各方面都已經趨於完善,但是未來的電子商務模式極可能會顛覆現有的模式,因為5G和物聯網的發展將會催生電子商務新的變革,現在已經初現端倪,後期基礎設施完善後將會呈現井噴式增長。

3) 市場需求。

在電子商務當前形勢大好,人才急劇缺乏的情況下,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只要認真做好與社會的對接、找准今後就業方向、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從現在開始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學習和實踐工作崗位上的知識與技能,就會大大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與就業競爭力,實現更好更快的就業。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盪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柒』 加入WTO,給我國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論我國電子政府的績效評價體系的構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融合,人類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正不斷推動著生產力的革命性變革,並必然誘發社會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變革。電子政府(E-Gov)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受到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從理論上講電子政府會帶來無與倫比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以及社會和政府的全方位交流,會極大地增強政府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並有效地防範公共權力的異化,因而世界各國政府都將電子政府作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但是信息技術能否在政府管理中有效地發揮出預期的作用,取絕於是否有一套依據電子政府的運行特點而構建的先進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如果我國在電子政府基礎上嫁接傳統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則電子政府勢必會成為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設施一流,而實際效果卻與預期相去甚遠。IBM公司總部政府服務負責人托德·拉姆齊指出:「大約85%的政府IT項目是註定要失敗的。」不是說這些項目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災難,而是由於這些項目執行時間過長,成本過大,提供的服務沒有預期理想。就我國目前政府上網工程的進展來看,其狀況令人堪憂,到2001年6月30日已建成5181個政府資料庫,但絕大部分是死庫(僅向內部或研究機構開放,不對社會開放),而且向社會提供的信息缺乏規范,隨意性極大,信息的採集、加工、維護均存在問題。一些地方政府投資幾十萬、幾百萬建起的網站乏人問津,成為信息海洋中一個又一個分割的信息孤島,遠未發揮出預期的效果。許多地方政府對於電子政府的運行機制、中央與地方政府在電子政府體系中的關系尚未明確就盲目上馬,極有可能相當多的地方政府的信息化項目的建設結果被托德·拉姆齊不幸言中,缺乏與電子政府運行特點相吻合的先進的績效評價體系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如不加快構建電子政府的績效評估體系,電子政府項目可能會成為我國繼企業之後由政府掀起的又一波互聯網泡沫。

二、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發展

政府的績效評估體系是關繫到政府治理水平和運作效率的核心制度安排。政府作為政治權力的主體,對社會實行必要的政治管理,政府所掌握的政治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須對人民負責,政府行為的結果與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對政府績效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就世界范圍來看,美國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的建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國政府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著手構建政府績效評價體系,並有專門的雜志刊載相關學術文章,到了60年代,美國會計總署就率先把對政府工作的審計重心從經濟性審計轉向了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並重的審計,俗稱「三e審計」,後擴展到「五e審計」,在1972年,美國政府審計師用於績效審計的工作量佔到了其總工作量的86%,足見績效審計在美國政府審計中的地位。為了保證審計的順利進行,其審計部門是獨立於政府行政部門的。美國會計總署1994在修訂的《政府的機構、計劃項目、活動和職責的審計准則》中對績效審計作出了如下定義:績效審計就是客觀地、系統地檢查證據,以實現對政府組織、項目、活動和功能進行獨立地評價的目標,以便為改善公共責任性,為實施監督的採取糾正措施的有關各方進行決策提供信息。績效審計就是包括經濟性和效率性審計以及項目審計。A、經濟性和效率性審計包括確定:1、機構是否經濟地和高效率地取得、保護和使用它的資源(如人員、財產和空間);2、低效率和不經濟情況產生的原因;3、機構是否遵循了與經濟性和效率性有關的法律和規章。B、項目審計包括確定:1、達到立法部門和其他權威機構所確定的預期成果或收益的程度;2、組織、項目、活動和功能的有效性;3、機構是否遵循了與項目有關的法律與規章。

70年代,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得以飛速發展,成為評價政府業績的核心指標。但由於政府行為的結果包羅萬象,不單純是效率和經濟性的問題,要面面俱到對每一項結果進行評價是不可能做到的。為了避免「三e審計」的片面性,美國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由硬性指標和軟性指標共同構成,硬性指標是由美國會計總署承擔的對政府的績效審計,軟性指標是由社會大眾對政府進行評價,定期發布政府支持率,以增強政府執政地位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權威性。

我國對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國內有相當多的學者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學者們就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的價值取向、評價的模式、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機制展開了深入研究,但對電子政府的評估體系的研究還相當薄弱,基本上還沒有展開。目前審計已成為我國評價政府的主要手段,我國全面開展了對政府的審計,但重點關注的是經濟性審計,對於效率性和效果性審計目前僅局限於國有大中型企業,政府機構尚未全面涉及,反應出我國對政府的審計關注的主要是投入和過程,尚未高度關注結果和效率。審計機構的組織結構還存在缺陷,國家審計署隸屬國務院,地方審計機關在業務上向上級審計機關負責,在行政上對本級政府負責,形成雙重領導,影響了對政府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6)。可以說,我國政府績效評價體系自身建設還相當不完善,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與現實的發展有一定差距。

三、我國電子政府的績效評估體系的建構

我國電子政府的績效評估體系的建設極為緊迫,與當前電子政府迅猛發展的態勢不相吻合。電子政府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客觀上為構建一個統一、開放、高效率、低成本、民主的政府創造了條件,如果自下而上來構建電子政府,由於各級地方政府對電子政府理解的歧義,勢必會造成標準的五化八門,各級地方政府建構的電子政府的結構和職能差異巨大的局面,也必然直接影響到了電子政府的運作效率。電子政府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是政府管理史上的又一革命性變革,要確保這一項目的成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政府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中央政府有必要率先構建統一的電子政府的組織結構,規范其職能,該撤的撤、該裁的裁、該並的並,建立電子政府的結構和職能的標准體系,然後才能上電子政府項目。美國電子政府項目的建設程序首先是由副總統戈爾牽頭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績效評估委員會」(NPR),由計算機專家、會計師、效率專家、法律專家、管理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等多學科專家構成,這一委員會負責對電子政府的結構和職能予以全面評估,形成相應的標准,然後才開始大規模建設,這種嚴謹的作風確保了美國電子政府項目的成功。據統計,1992年至1996年,美國政府員工減少了24萬人,關閉了近2000個辦公室,減少開支1180億美元,政府的200個局確立了3000多條新的服務標准,廢止了1.6萬多頁過時的行政法規,簡化了3.1萬多頁規定。其成效顯著,尤其重要的是,政府職員開始關心民眾的需求,電子政府拉近了政府和民眾的距離,為創建一個更加民主的政府提供了現實保證。

(一)電子政府無法嫁接我國傳統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

對傳統政府行政架構和政府治理手段而言,「電子政府」堪稱一場革命性變革,必然會對政府內部運作和部門重組帶來新的要求和內容,並不意味著僅僅是原有的政府運作手段的技術的變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客觀上要求重新設計和定位政府職能,再造其運作流程,創新並整合其服務,以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革命性的技術變化將會帶來技術、制度和理念的互動,沖擊傳統的政府管理理念和傳統的管理制度,帶來理念和制度的創新。但是,這種創新並非自發完成的,如果沒有與技術革命同步的制度和理念的創新,技術的生命力將會被遏制,先進技術的採用不會必然帶來政府運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也並不必然帶來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必須明確的是:電子政府並非現代政府的代名詞,但它是現代政府有效行使其職能的強有力的工具。中國所要建設的政府是一個現代政府,而非電子政府。因此,不能單從技術的角度來評價政府,先進的管理技術並不必然造就現代的政府。必須把對電子政府的評價納入現代政府的價值取向之下,評價體系的靈魂就是評價的價值取向。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包括了評價的價值取向、被評價組織的結構和職能、評價的主體、評價的標准和評價的方式,即評價是評價主體基於一定的被評價組織的結構和其應履行的職能之上的,評價的標准和方式應反應出評價體系的價值取向來。當被評價組織的結構和職能面臨重大變化,當評價主體的價值取向發生重大變化時,績效評價體系勢必要發生變化。

我國的電子政府工程是1999年正式開始的,而此時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評價體系正面臨重大轉軌。在20多年改革開放中,我國政府的治理模式和評價的價值取向均與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不同。由於1978年開始改革時,政府對於未來發展目標缺乏明確定向,對於具體的發展手段同樣存在分歧,所以,民眾和地方政府承擔起了探路的任務,中央給出原則,民眾和地方政府探索具體的道路,然後由中央政府來提煉、升華和推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三層」決策模式。這一決策模式的優點是為各種可能推動發展的方法大開方便之門,容許試錯,有利於沖破僵化的思維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積極性,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缺點是導致我國許多的改革都是實踐走在理論之前,理論研究的嚴重滯後帶來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它使各級地方政府的行政行為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准,隨意性極大。在實踐過程中,相當多的地方政府採取了短視的做法,犧牲環境、犧牲勞動者利益、犧牲弱者利益,完全追求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尋租盛行,市場遭到層層行政權力的分割和肢解,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市場的公正性和統一性、社會的公平性均存在嚴重缺陷,相信北京人在漫天的沙塵暴中正在細細品味政府行為短視的惡果。這種決策模式和評價體系是相對封閉、隨意和片面的,具有人治、專制、程序不規范、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目標的特點,也被稱為「政績型」評價模式,往往強調投入和過程,而忽視效率和結果,這種「政績型」評價模式導致一大批為官員增添政治資本的低效率、無效益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上馬,使我國相當多的地方財政陷入困境。早在1999年,中國官方就對1998年底以前鄉村兩級自身的各種債務、債權和擔保形成的各種債務進行一次徹底清查。雖然至今仍未知確切的結果,但中國基層政府的負債狀況驚人應是確鑿無疑的。據農業部一位已經離休的司長對《新聞周刊》透露:中國鄉鎮將近5萬個,平均每個鄉鎮負債400餘萬元,計2200億元左右。至於縣級財政赤字就更為驚人。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透過這一數字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地方政府拖欠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種決策模式和考核指標的缺陷以及由此形成的短期行為,其評價體系是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尚未明確的情況下形成的。在這種評估體系下,幹部政績好壞,只問工廠多少,卻不問市場大小,只問產值利潤多大,卻不問負債還貸。這樣,企業是建起不少,但是形成效益的卻沒有幾個。這種長期形成的評估模式具有巨大的慣性,如果自下而上來構建電子政府,則這一決策模式和評價體系將在電子政府的建設中得以展現,其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它必將導致巨額的國民財富的浪費。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電子政務工程,大多是在一種缺乏宏觀規劃與指導的條件下開展起來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李廣乾博士如是說,「電子政務要成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就必須建立和完善電子政務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只有這樣,我國的電子政務才能得到不斷的改進與提高。」中國電子政務示範工程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在目前缺乏統一規劃和統一技術標準的情況下,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有一哄而起的跡象。如果這種勢頭得不到及時的制止,可能給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和教訓提示我們,是到了該結束這種試錯型管理模式的時候了,中國到了應該理論先行,到了應該自上而下來推進社會發展的時候了。事實上,在我國加入WTO的前後,傳統的政府治理模式和評價標准就面臨著來自國際法的約束,內外的環境都在推動傳統政府向現代政府的轉軌。盡管WTO是一套經濟領域的法律法規,但良好的市場環境是需要由政府來建構和維系的,所以,WTO對於政府的約束比對企業的約束多得多。要構建一個符合WTO規則的市場經濟體系,客觀上要求我國政府的績效評價體系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要接軌,不可能經濟規則與世界接軌,而政府的行政治理模式卻依然特立獨行。西方國家普遍將增長、公平、民主和秩序作為現代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價值核心。著名學者亨延頓在《發展的目標》一文中提出了他認為發展學說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五項指標,即增長、公平、民主、穩定、自主,並具體闡述了每項指標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增長是指經濟增長,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來界定經濟增長;公平主要涉及分配,集中於兩個目標,一是減少絕對貧困,二是減少不平等;民主是按照西方民主的模式來界定,主要關注了民主的先決條件和民主制度的發展;穩定主要關注的是政治秩序和政治穩定;自主主要關注了欠發達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問題。亨延頓的核心指標與其他西方學者如彭諾克、阿爾蒙德等的觀點有許多相通之處:如增長與福利、民主和自由、安全與穩定、公平與公正等,不同之處在於亨延頓將自主單獨列出,這對我國構建政府的評估體系是有參考價值的。由於我國的發展水平與西方有較大差距,因此,西方的政府評估價值取向在我國的應用是必須考慮到現實條件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增長、公平、民主、穩定和自主理應成為我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只不過每一指標在不同時期其重要性會有所不同。

民主、法治、效率、自由、人權、公共利益、社會公正、正當程序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現代政府的基本職能所在,這與我國傳統政府治理的人治、封閉、不講效率、官僚主義、不負責任形成鮮明對比。我國的政府治理模式正從對公民社會的直接干預走向宏觀調控,從政府直接投資轉向了政府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正處於全面調整之中,政府從原來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轉化為只當裁判員。我國構建現代政府的價值取向理應成為電子政府評價體系的價值核心,具體而言,電子政府的評價體系的價值取向應包括:高效率、低成本、法制化、推進經濟增長、維護社會公正和公平、民主、開放、廉潔、負責任、穩定和獨立自主。這些價值取向應在評估標准和評估方式中得以充分體現。

(二)電子政府評估體系的基礎是電子政府的內在結構和職能

績效評估是基於具體的組織結構和組織應履行的職能之上的,不可能在不清楚一個被評估的組織的具體結構和其應履行的職能時,評價主體能作出合理的評價。電子政府的組織結構到底如何構建?學術界和政府部門都在探討。目前比較成熟的觀點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電子政府體系中的職能是有差異的,中央政府的主要職能在於從各級地方政府獲取社會運行的相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作出相應決策,通過立法、司法、行政、財政、金融等手段來宏觀調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責應是為所屬區域的企業和民眾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並維護當地市場的公正、公平和效率。這樣,電子政府就包括一個內網和一個外網,內網主要是政府內部的溝通,外網是政府與民眾互動的紐帶。基於電子政府的職能,其結構至少應包括:實體要素、支撐要素、目標要素和人員要素。具體而言,實體要素是構成電子政府的物質基礎,包括硬體環境、軟體環境以及信息資源庫;支撐要素是保證電子政府順利運作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規范、共享信息的范圍和參與者的身份確認機制;目標要素是電子政府所要達成的目標,包括電子化公文、電子商務、電子郵遞、電子稅務、電子福利、電子民主、政務信息公開等內容;人員要素是維系電子政府良好運行的人員素質保證,包括對系統的維護和數據的採集和處理。

要保證電子政府職能的實現,首先就必須構築合理的電子政府的結構,政府管理本身的復雜性,決定電子政府結構的復雜性。未來的電子政務,要實現的是「一站式」的辦理和不受時空限制的「在線服務」,這就需要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進行互動式辦公和處理大量為公眾服務的事項,而每一個部門的管理業務本身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業務差別很大,要使這些不同業務部門的政府機構之間實現互通互聯,做到「一線式服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不僅每一個部門要根據電子政務的要求,首先在單位、系統內部對傳統的行政管理程序、流程以及組織結構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而且還要按照互聯互通的要求,在統一標准下與其他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對接。由於我國現有的政府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在不動政府原有結構的情況下各個部門獨立來建設的,導致技術標准五花八門,要有效發揮其作用就必須加以整合,如果對已經建立的行業或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的結構和標准缺乏有效整合,就急於上新的電子政府項目,將會使未來的整合更加困難。

下面繪出了一個電子政府的參考模型,以方便分析:

電子政府的參考模型

對比電子政府這一參考模型,我們會發現我國電子政府項目的實體要素進展較快,而支撐要素、目標要素和人員要素的進展則相對欠缺,主要原因在於這些要素都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單獨完成的,如相關法律法規、電子民主的運行機制、電子服務標准、信息採集機構的獨立性等,沒有強有力的統一規范是不可想像的。關於電子政府的信息法規在我國就是一個空白,什麼信息可以公開?什麼信息不能公開?政府信息如何保證它的准確性?信息服務如何確保質量?目前無法可依,所以難於對其進行評價。而在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下的政務信息公開,其信息的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在這方面,美國和英國的立法先行的作法值得參考。1993年美國頒布《電子化信息自由強化法》,對於政府部門的信息資源進行分類,規定哪些信息需要保密、哪些信息公眾可以免費獲取,為保證信息來源的准確可靠,信息的採集、製作和公開環節絕大部分由獨立於政府的社會機構來承擔,而不是全部由電子政府自身來完成。英國在1993年頒布的《開放政府白皮書》(TheWhitePaperonOpenGovernment)中,政府明確承認人民有權要求他們獲取信息服務的質量,對提供公共服務的運作者可以施加壓力,開放政府理論的實用規則在1994年4月正式頒布,確保了電子政務信息來源的可靠性。

電子政府建設僅僅有實體要素的孤軍深入、快速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其他要素同步發展,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出電子政府的巨大優勢。汪玉凱教授指出:推動政府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關鍵要搞好整體規劃,制定統一的技術標准。我國雖然就此作出過一些具體規定,但至今還沒有制定出全國性的政府信息化的中長期總體規劃,特別是有關統一的技術標准方面,幾乎還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與此相聯系,由於我國的地區分割、部門分割現象嚴重,還導致了大量的重復建設,如基礎網路等,如何在統一的規劃和標准下,整合現有資源,防止重復建設和各自為戰,成為政府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發展中的關鍵所在。

要控制電子政府的發展方向,確保其優勢的充分發揮,評價體系要優先發展。首先要規范電子政府的結構,然後對電子政府的實體要素、支撐要素、目標要素和人員要素制訂全國統一的具體標准,其中,目標要素是電子政府項目的產出,而實體要素、支撐要素、人員要素是保證電子政府產出的基礎。所以,對目標要素的評價應側重於效果評估,民主、社會公平和公正、高效率等電子政府價值取向應能在其產出中有效反應出來,對於電子政府的產出應由國家審計機關和民眾共同評估;對實體要素應側重於經濟性和效率性評估,即對政府部門是否經濟地、高效率地構建起了電子政府的實體進行評估,應由國家審計機關來負責實施;支撐要素應確保電子政府運行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率,應體現出現代政府的價值取向來,即法律法規應超前、統一、充分反應電子政府運行的內在要求;對人員要素的評估應體現出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同樣可以由國家審計機關和民眾共同來評估。

(三)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

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人民,作為人民的受託人依法履行其治理的職責,這是任何民主社會的政府都會坦然承認的,但從古至今,執政者的權力運行往往超出了其范圍,甚至凌駕於人民之上,民眾往往也無可奈何。但當執政者的權力運行與人民的意願偏離太遠時,社會矛盾就會以劇烈的社會沖突表現出來,甚至產生革命運動,推翻執政者,歷史反復在上演這樣的悲喜劇,民心的向背成為政府權力運行的核心牽制力,似一隻看不見的手在主導著政治勢力的更替。任何一個民主社會對政府績效的評價主體只能是人民,電子政府同樣不能例外。但人民要表達自己的意願常常受制於信息傳遞渠道的狹窄、傳遞通道的不暢、傳遞成本的昂貴,而不能得到及時、准確、暢通的表達,加上政府為實施有效的社會控制,必定會壟斷或封鎖那些不利於政治穩定或危及到政治統治的信息,會用強力控制傳統大眾傳媒,有選擇地發布經過篩選過濾的信息來影響公眾的認知與判斷,普通公眾要獲得充分信息或反過來通過有效渠道向大眾自由廣泛地傳播自己的思想幾乎不可能,所以必然會經常出現政府權力與人民意願相背離的局面,古今中外均概莫能外,差別只在於偏離的程度與時間的長短。這使政府管理體系出現諸多問題,如官僚主義、效率低下、權錢交易、貪污腐化、政府失靈,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社會公平的目標在傳統的政府運行方式下難於實現,政府自身就成為問題的中心,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樹立政府的威望,世界上許多國家不得不頒布法律法規,對權錢交易、貪污腐化進行懲罰,對官僚主義進行約束,努力解決政府效率低下、政府失靈的問題。電子政府提供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的有效手段,電子政府使政府信息公開化、透明化、互動化,天生就具有民主、開放的屬性,它極大地增強了人民影響政府的力量,使一種有回應力的、高效率、負責任、具有更高服務品質的由人民意願來驅動的政府成為可能。

電子政府之所以令眾多有遠見的政治家怦然心動,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提供了公民大規模和高強度的政治參與的可能性,它帶來的開放性大大加強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公民政治參與是公民在政治運行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和利益以影響國家政治決策和國家行為的活動。它是現代社會民主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當代社會,政治權威要獲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須使社會上具有政治參與要求和能力的公民參與到政治體系和決策過程中來;而政治穩定的實現和政治秩序的建立,也有賴於社會各種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達。傳統的代議制由於代表的代表性問題,以及在及時和全面反應民意方面存在著諸多缺陷,因此,現代政府完全有必要引進直接而廣泛的電子民主。電子政府自身的結構也迫切需要人民來參與直接評價,因為,電子政府打破了傳統的政府金字塔式的管理層級結構,使政府的組織結構出現扁平化趨勢,每一位政府職員的權力被相應放大,其提供的公共服務主要在網路空間完成,其上級管理人員很難知曉服務的質量,因此,對其服務的質量進行評估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引進人民的直接評價。

四、總結

電子政府的績效評價體系是事關電子政府工程成敗的制度性安排,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和意義。我國電子政府的績效評價體系應以現代政府的價值取向作為評價的核心,立法應先行,相關法律法規應充分反應出現代政府的價值取向來,評價應基於合理的電子政府結構和其應履行的職能,評價的主體是最為廣大的人民,評價的方式應軟性指標和硬性指標相結合,硬性指標的具體評價標准應由多學科專家共同來制定,由國家審計署負責實施,軟性指標在我國應分步推進,電子政府工程的實施應從上至下來進行。

『捌』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近年來,我國電商產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電商交易規模額達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33.76萬億元,佔比約97%;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5萬億元,佔比約3%。電商交易額按區域分布來看,2019年,我國東部地區的電商交易規模最大;從我國電商平台的區域分布來看,2019年,我國東部地區的電商平台數量最多。

1、2019年我國電商交易規模達34.81萬億元

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近年來,我國電商產業發展迅速,數據顯示,2010-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4.55萬億元增長至了34.8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25%。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玖』 電子商務前景怎麼樣

首先,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前景,因為就現在來說,電子商務專業屬於一-個新興的專業,同時他具有計算機開發知識以及經濟管理知識的綜合知識,是一個交叉的學科。雖然這樣一-來, 你的學習課程可能會非常的復雜,但是對於就業而言的話,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前景就比較好了。 它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計算機開發的技術方向;還有一一個就是走不是技術的方向,也就是經理管理類。如果你是走技術的話,那麼你非常容易找到工作,而且薪資待遇非常的好。只是學好技術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相信大家都有這種學好技術的決心與毅力。如果選擇走非技術的路,找工作會比較難,而且很難找到高工資的。像這一類的工作有電子商務客服、網路推廣、網站策劃等等。但是電子商務類工作實踐性很強,如果你在畢業之前可以達到實習- -年,那麼你的工作經驗就會讓你脫穎而出,從而找到好的工作。

『拾』 電子商務目前的發展優勢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勢:國際融合化趨勢。網站建設的專業化和網民要求的個性化使任何一個網站也不可能滿足網民全方位,多層次的的個性化要求,都會遇到資源的空缺與內容的貧乏,因此,勢必感受到融合的重要性,因為只有融合,才能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這種國際化的趨勢,使市場開放度加大,貿易機會增多。
給中國的商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特別是給中小企業提供了展示自已形象的廣闊空間和表現自已的平等舞台。中國電子談橋商務將很快地走向世界。中國加入WTO,進一步加快了全球一體化的步伐,同時中國融入國際市場將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入世後,由於關稅的降低和貿易壁壘的取消,將使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國際性貿易往來明顯增多,這使得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必要。
越來越多的企業注意到加入WTO對貿易和產業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認識到電子商務對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企業間的B2B電子商務將成為主流,它可以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開發電子商務應用中的「實業」,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者大量涌現。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笑侍巧入世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碰鍵更多的廠商會融入到世界貿易體系中,有大量的企業會介入到國際電子貿易領域

閱讀全文

與我國電子商務與wto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用下載直接瀏覽的免費網站 瀏覽:672
晚上看視頻的網址 瀏覽:470
看劇網址下載到電視 瀏覽:683
神秘電影在線 瀏覽:90
xx物業文藝晚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5
王力宏抗戰電影 瀏覽:478
湖南芙蓉國里一家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78
有教舌吻片段的電影 瀏覽:464
蜀電影 瀏覽:460
韓國一部穿越電影 瀏覽:143
印度電影兩人隔著車在玻璃上寫字 瀏覽:745
有一部電影男主有雀斑 瀏覽:904
床戲精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67
男女主有小孩 瀏覽:971
深圳市鴻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94
懸疑推理免費電影 瀏覽:302
韓國兒子和後媽的電影 瀏覽:955
免費看電影法國系列 瀏覽:295
泰國蠱的電影 瀏覽:905
在線觀看什麼網站好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