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索尼创始人的营销案例

索尼创始人的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1-07-03 20:27:26

1. 日本“索尼”的创始人是谁

盛田昭夫,1921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酿造米酒为业的殷实之家。

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的创始人,他使“索尼”成为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

索尼磁带录音机以优质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青睐。由盛田昭夫领导的索尼公司,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电器供应商。

如今的索尼,拥有近5万名雇员,属下有10个子公司和几十个孙公司,在几十个国家建了工厂,产品行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索尼已成为日本的索尼,世界的索尼。

30多年前,日本的索尼公司在世界企业界甚至在日本本土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当时,该公司只生产一种小型晶体管收音机。

总裁盛田昭夫带着价值29.95美元的小型收音机,到美国纽约去推销。由于人们并不知道索尼公司,而且当时的收音机体积很大,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小收音机质量不好,没什么用。盛田昭夫受到许多冷遇和奚落。

盛田昭夫当时就下了决心,对美国希勒瓦的一家大公司总裁说:

“50年前,贵公司也是默默无闻的,我敢保证,50年后,敝公司一定同贵公司一样响亮!”

由于盛田昭夫看准了市场需求小型电子产品,经过30年的努力,索尼公司终于在各类电器上都比别人提早一步占领市场,跻身于世界大企业的行列。

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在强调索尼公司成功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中,有一个就是深入地了解市场。盛田昭夫以他本人的行为,说明了经营企业,经常进行市场考察的业务旅行对发展企业的重要性。他是这方面的活榜样。

盛田昭夫第一次访问西欧是在1953年,他当时在欧洲购买了三部西德照相机。从那时起,他从未停止过国外业务旅行,收集资料,加深对国外市场的了解,包括目前情况的了解以及潜在情况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掌握国外市场情况的变化。至1974年,为了了解索尼公司产品在国外市场的情况,他飞越了太平洋120次。1974年下半年,他的足迹遍及西欧、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市、苏联首都莫斯科、拉丁美洲国家巴西。

盛田昭夫辛勤地奔波,最大限度地掌握了国际市场行情,使他经营的索尼公司从狭小的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索尼公司走上了国际企业化的道路,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企业。

1961年,索尼公司的部分职工想利用公司成立15周年纪念的机会举行罢工。

工会知道公司在5月7日举行庆祝活动,于是声称要在当天实行罢工,要求只雇佣他们的会员。他们认为此次庆祝活动的意义非比寻常,只要稍加威胁,公司就会让步。可是盛田有自己的看法,他与大多数雇员交谈过,深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是知情达理的,不会支持只雇佣某一工会成员的做法。他坚信公司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的,不能让这些雇员被一小撮极端分子所利用。

盛田的态度非常强硬,并跟工会进行了多次谈判,结果毫无进展。由于公司已计划好在总部大楼召开庆祝大会,还请了包括池田首相在内的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到时如果满街都是罢工的工人,公司就会丢尽面子。所以,工会认定盛田只是想吓唬人,最终会妥协,而答应他们的要求。

随着庆祝日越来越近,工会的头头们越发显得神气十足,大有绝不求和之势。其实盛田早已另有安排,只不过没有露出一点痕迹。他继续率领谈判小组与工会周旋,直至庆典的前一天晚上,双方仍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于是工会头头愤愤离去。

在索尼公司成立15周年大庆的那天早上,罢工的人群包围了公司办公大楼。街上站满了这个工会的会员。他们还从别处借来一批人以壮声势。有些人还举着斥骂索尼公司和池田首相的标语牌。与此同时,一些工程师决定组织起自己的工会打出支持公司的旗号。几百名忠于公司的工人也跟着到了街上,围在罢工者的外边。盛田做好参加庆祝活动的准备后,走到窗前,只见大楼也已挂起了庆祝的条幅。但池田首相和其他贵宾却一直没有到这幢大楼来致贺。罢工者开始还以为公司被迫取消了此次活动,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搞错了地方。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公司全体经理都日夜守候在这幢大楼里。直到前一天晚上,他们才给300名嘉宾一一打了电话,告知庆典地点改在一里外的王子宾馆。结果,池田首相等平平安安地出席了庆祝大会,整个庆祝活动办得也非常成功。当罢工者发现自己受骗时,他们已出尽洋相,无法挽回面子了。

盛田从公司办公大楼的后门出来,赶在庆祝活动结束前到达宾馆,他走进会场时,大家都向他鼓掌庆贺。

盛田昭夫指出,有时部属提出的要求并不一定是合理的,有的只是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为这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做出损害大部分人的让步,即会造成灾难性的恶果。这会养成部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习惯,而使企业家丧失应有的原则,局面会愈加难以控制。

盛田曾对一位抱怨领班的青年工人说:“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为什么不运用你享有的权利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呢?一个人如果能够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就会全力以赴地去干,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公司有许多岗位、工种,不让每一个人都各得其所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但是,真正能像盛田这样想、这样做的企业家是太少了,,其实这也是这些企业、企业家的损失,不能人尽其才,便是对人这一巨大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索尼公司有一条座右铭:“索尼,研究使它与众不同!”这句格言成为索尼取得成功的奥秘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索尼公司一开张,盛田昭夫就提出“做别人所没有做的事,研制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产品”的口号。他的竞争哲学是:如果今天赢了几个球队就很满意了,球技就很可能到此为止。要想一直承受住世界级对手的挑战,那么就得不断创新。索尼公司到今天发展为电子行业的佼佼者,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为他们企业带来的。

几十年来,索尼公司不断研究新情况、新技术,开辟新领域,占领新市场,总是先人一步,胜人一筹。

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领导下,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地向市场推出“与众不同”的新产品,别具一格,先声夺人,始终处于同行的前列,领导世界电子行业的潮流。

2. 谁知道sony的创始人是怎么推销自己产品的,

1946年,盛田昭夫与井深大共同创立了索尼公司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可以说,盛田昭夫的努力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形象,还为“日本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日本民族工业的发展来说,盛田昭夫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目前索尼业绩不佳,但从品牌战略上来看,笔者认为盛田昭夫的很多理念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也值得中国企业家好好学习。

如今,国内很多厂家都爱标榜自己采用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外国厂家的技术,希望通过挂一个外国厂家的牌子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打通自己的市场和销路。而索尼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打造出一个品牌,企业家必须有坚定的技术和品牌自信。盛田昭夫在公司创立时曾立下这样一条誓言,即“开发任何公司无法仿造的独家产品”。这是索尼公司从一个仅有20名员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著名跨国企业的秘密。盛田、井深等索尼高层,曾用很长的时间,花了很大气力培育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信心。他们在世界各种高端媒体不断宣传下述口号,如“专业制造商的索尼”、“创造世界最先进产品的索尼”、“技术的索尼”、“日本诞生的世界性品牌的索尼”等,这些宣传语让“索尼技术优越”的这一观念深入人心。

与国内许多肯花大价钱收购国外知名品牌的企业家不同,盛田昭夫并没有那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心态。1955年,公司研制出三极管收音机。当时,盛田决定到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家在当时闻名世界的制造商曾对盛田说,只要你们将收音机贴上我们的品牌生产,我们就购买10万台。那家美国公司说,“我们是用了50年才确立的品牌,假如你们不利用我们的品牌,那就太愚蠢了。”但盛田却拒绝了这个要求,他说,“我想,贵公司在以前,也曾经是一家无名的小公司。”而后,他以索尼的名义与美国某大代理公司签订合同,随后的销量记录表明,盛田昭夫的决定并没有错。

立志把索尼建设成世界性企业让盛田昭夫把目光放得更远,而不是局限于短期利益。1960年,索尼在美国建立销售公司,1963年,盛田干脆全家移居美国,全力在美国推销该公司的产品。他花大价钱在纽约第5大道租下一套房子住下,参加各种聚会,结交了很多商业上的朋友。他还找到美国最好的广告公司,宣传其生产的收音机。索尼每年支付给这家公司的广告费为75万美金,而索尼当时一年的销售额也不过300万美元。

回想当年,索尼内部曾经存在“正名”之争。盛田认为,要成为世界性企业,就首先要“正名”。当时,公司要从“东京通信工业”改为“索尼”,反对者众多,连该公司的关系银行都觉得,原来的名称已有知名度,不必更改。但盛田觉得,公司名称,须让使用各种语言的人都能读来琅琅上口,否则企业就无法走出日本列岛。所以,盛田昭夫力排众议,终于让索尼这个名字风行世界。

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从日本市场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后,商品价格结构发生巨变,尽管廉价商品大量出现,这丝毫没有影响高级品牌的畅销。在市场上,著名品牌价格往往是同类普通产品的十多倍。比如,领带一般在小商店中的售价为500至1000日元,而在高级百货店、机场等则要卖到2万日元,价格相差20倍以上。一块羊羹,超市价格仅为128日元,而名牌厂家生产的羊羹则要1400日元,相差有10倍之多。一般厂家的CD唱机卖6980日元,而驰名品牌则卖17800日元。品牌给厂家带来的利润十分可观。从世界市场上看,可以说,日本经济能够长期坐住世界第二把交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企业培育出了一大批世界著名品牌,这些企业的产品无疑正维护着“日本制造”在世界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有一些品牌也开始进入世界市场,但与世界巨型跨国公司相比,还微不足道。在遍布日本各地的100日元廉价店中,多数产品来自中国,很多产品属资源消耗型,其中不少产品在出口中竞相压价。这种产品长期出口,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国内产业技术的提升,更不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的品牌形象。四十多年前,盛田昭夫闯荡美国市场,为改善“日本制造”的国际形象四处奔波。如今,中国也急需一批这样有魄力、有自信的品牌大师带领中国走出廉价品制造工厂的尴尬处境。

目前世界上的品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地利传统型,如依云矿泉水等等,另外一种是认知价值型,如古琦(GUCCI)皮包,最后就是大量生产型,如名牌电脑等。在培养前两种品牌上,中国都具有一些有利条件。比如,在地利传统型方面,我们拥有很多观光资源和老字号。而在培养认知型品牌上,中国人能工巧匠辈出,只要加强技术训练与培养,再加以广泛宣传,要创造出高质量、高技术的认知型品牌也有一定的优势。

而在大量生产型品牌方面,旗舰企业的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往往只有这些旗舰企业才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能力承受巨大的投入,以及相对较为漫长的研发周期,培育自己的独创技术与产品。可以说,索尼的品牌战略对日本工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索尼公司常花10年研究一个产品,一旦认为具有市场潜力,立即建立大量生产体制,价格均要高出其他产品。大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而高价格确保了大量资金可以被投入到质量检查、流通渠道的建设以及广告上,此外,还有很多资金可以被投入到下一代产品的研究上。而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则有赖于企业家能有超脱于眼前利益的长远目光。

今后,“中国制造”能否摆脱“品质低下,价格低廉”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我们是否能产生一批像盛田昭夫那样的民族英雄般的品牌大师,能否找到中国自己的品牌战略。

3. 急求,电大学历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作业 案例分析题的 答案

1、创造需求不是凭抄空想象,而是在把握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对消费需求还未满足的、消费者可能会响应的需求进行满足。所以“创造需求”,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继而从需求发展和相关等方面来思考,寻找消费者还没想到的但有可能会响应的需求产品。
2、创造需求突破了传统营销原理模式消费需求的观念,着眼于消费需求来设计开发产品。

4. 市场营销 的 索 尼 巴 科 之 争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英俊我们的形象“,现场蒙住眼睛品尝法,用量不增加”的促销方法,快速形成的年轻漂亮,好吃的和负担得起的品牌形象,以吸引年轻的家庭,形成品牌偏好。迅速占领了市场。 BR /> 2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竞争力的战略“的磁头定位方法,尚未完全理解很快,之前的市场份额,赢得了领先地位。这种竞争战略的特点是快速,高效,可口可乐然后被打的“无知”,慌不择路,甚至提出了“改变原来的食谱”不明智的举动,导致自己多年形成的“品牌忠诚”的强烈反对铁杆它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认识到他们最大的优势是独特的产品的质量,从而保住自己的市场领先地位。
3,“孙子兵法”寻求攻击的文章说:“了解你的敌人已经知道了,知道你自己,你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竞争对手, “五力模型,SWOT战略分析,准确把握双方的优点和缺点,以避免罢工是真实的,长攻其短。

5. 索尼公司是谁创办的

已故索尼公司创始人兼首席顾问 井深 大先生 (1908 - 1997) 已故的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先生出生于1908年,193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科学工程学院,早在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以"动态霓虹灯"获得巴黎万国博览会优秀发明奖。1946年5月,他同盛田昭夫先生以19万日元共同创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简称"东通工",1958年更名为索尼公司),出任公司高级总经理和代表董事。作为一名重视创造力、独特性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家,他为公司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 井深先生同盛田昭夫先生的合作被誉为"两人三足、天衣无缝",正是这种近乎完美的协作和他们对于心中美好梦想的追求使得Sony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杰出代表,同时为全球的消费者带来诸如特丽珑、Walkman随身听、8mm摄录放一体机等创造全新生活方式、"触动心弦"的产品。 已故索尼公司创始人、名誉董事长 盛田昭夫 先生 (1921-1999) 公司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盛田昭夫先生于1999年10月3日不幸去世。自他和1997年12月19日去世的公司创始人及总顾问井深大1946年创建公司以来,盛田先生始终是公司所有管理领域的领导人,包括新产品的创意、市场营销、海外运营和人力资源等。 在1966年,盛田昭夫写过一本名为《学校成绩别在意》的书,书中强调企业应注重个人能力而非学术背景。这种观念对日本传统的雇佣积习提出质疑并在日本激起强烈反响。(本人最欣赏这样的理念) 二战后,1945年5月,井深大作为索尼创始人之一召集7位技术骨干创办了“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不久后加入,他是井深大的好朋友,当时他们只有19万日元的资产; 一年后,二人一起将“东京通信研究所”改组为“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公司高级总经理和代表董事由井深大出任; 公司成立的第五年也就是1950年,索尼经过艰苦的攻关克服了各种困难,模仿着生产出亚洲第一台磁带录音机“G型机” 1955年,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1958年1月,盛田先生将公司的名称由“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SONY股份有限公司”,盛田昭夫开始力推SONY品牌; 盛田将公司的品牌当作生命,为"让Sony享誉全球"而勤奋工作,他的努力终于使Sony今日的品牌魅力成为现实。 1958年12月,索尼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960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TV-8-301; 1961年,索尼在美国发行200万股普通股票,成为二战后第一家家在美国公开发行股票的日本公司,同年,盛田昭夫成立索尼设计中心,由大贺典雄主持; 1962年,索尼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63年,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录像机 1968年,索尼推出采用经数年研发的特丽珑显像管的彩色电视机KV-1310,同年CBS与索尼合资成立了CBS/SONY唱片公司,由大贺典雄负责,后来这家公司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1972年,索尼开发了“U-matic”系统。使转轮式变为了带舱式,这样可节约更多的空间,也更容易使用。 1975年,索尼推出家用Betamax录像机; 到目前为止索尼共改过7次标志,最上面的是“东通工”时的标志,有点儿“奥特曼”的感觉,第二个是1955年索尼公司在正式更名前就已经使用了的索尼标志,和现在的标志相差十万八千里,好丑哦!再下面的一个是1957年“东通工”改名为“SONY股份有限公司”之前真正为索尼公司准备的索尼标志,从这时开始的标志开始初具雏形。后来1961年又改了一次,这一次的标志是索尼历史上最粗壮的一次,1962年又改,1969年又改,直到上图中最后一个1973年改后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6月,全世界第一部立体声磁带随身听Walkman TPS-L2问世,Walkman品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起初,SONY是想给它取名为"Stereo Walky",但东芝已经先行一步为其便携式收音机注册了这个商标,无奈之下,时任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立刻想到了"WALKMAN"。 同年盛田昭夫访华,受到邓小平接见; 1980年12月,索尼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北京办事处成立; 1981年,索尼发明了3.5英寸软盘驱动器,直至目前仍是PC的标配; 1982年,索尼推出了1/2英寸广播用摄录放一体机Betacam,在大贺典雄的推动下,它还与飞利浦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CD唱片,同年大贺典雄就任索尼董事长兼CEO; 1984年,索尼推出Discman便携式CD Walkman D-50; 1988年和1989年,索尼以2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CBS唱片公司(现为索尼音乐娱乐有限公司)和哥伦比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现为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的并购。 1989年索尼发布高分辨率8毫米摄录放一体机CCD-TR55。 1992年,索尼发布开发已久的MD系统,此系统是根据MO磁光盘存储系统开发而来,同时推出MD Walkman MZ-1,此时的MD系统还很不成熟,体积大,音质差,而并不引人注意。 1994年12月,索尼推出32位家用游戏机Playstation(PS),同时开发出世界第一台高亮度、绿色发光二极管等离子平面显示器(Plasmatron) 1995年,出井伸之接替大贺典雄任索尼董事长及CEO,同年索尼发布了等离子电视技术,与其他企业携手推出DVD技术,还推出了家用数字摄录放一体机Digital Handycam产品线及Cybershot数码相机产品线; 1996年,索尼开始与Intel合作生产VAIO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并推出纯平特丽珑电机,同年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索尼推出DVD播放机,出井伸之聘请霍华德·斯特林格作为索尼美国公司负责人,并改变索尼企业形象,树立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形象; 1998年,索尼推出AIBO机器狗作为电子宠物,同时发布记忆棒; 1999年,索尼再次与飞利浦联手,共同推出SACD(超级音频CD); 2000年,索尼推出第二代家用游戏机PS2; 2001年,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成立,在第二年3月推出首批合作产品; 2003年10月,出井伸之开始推行“Transformation60”基础性改革计划,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向海外转移生产线、建立合资公司以及重组金融业务等; 去年8月,成立索尼BMG音乐娱乐公司,9月,以索尼为首的投资集团以50亿美元价格成功收购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同年索尼还将电话和DV的生产整合进VAIO个人电脑部门; 今年3月7日,索尼公司宣布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和总裁安藤国威将于6月22日后去职,转任公司高级顾问和顾问,他们的职位分别由英国人霍华德·斯特林格和中钵良治接任。 此时正是索尼关键时期

6. 索尼公司创始人是谁.于多少年开始创立 它最成功的产品是什么

已故索尼公司创始人兼首席顾问 :井深 大(1908 - 1997) 1945年5月,井深大作为索尼创始人之一召集7位技术骨干创办了“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不久后加入,他是井深大的好朋友,当时他们只有19万日元的资产; 一年后,二人一起将“东京通信研究所”改组为“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公司高级总经理和代表董事由井深大出任; 公司成立的第五年也就是1950年,索尼经过艰苦的攻关克服了各种困难,模仿着生产出亚洲第一台磁带录音机“G型机” 1955年,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1958年1月,盛田先生将公司的名称由“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SONY股份有限公司”,盛田昭夫开始力推SONY品牌; 盛田将公司的品牌当作生命,为"让Sony享誉全球"而勤奋工作,他的努力终于使Sony今日的品牌魅力成为现实。 1958年12月,索尼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960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TV-8-301; 1961年,索尼在美国发行200万股普通股票,成为二战后第一家家在美国公开发行股票的日本公司,同年,盛田昭夫成立索尼设计中心,由大贺典雄主持; 1962年,索尼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63年,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录像机 1968年,索尼推出采用经数年研发的特丽珑显像管的彩色电视机KV-1310,同年CBS与索尼合资成立了CBS/SONY唱片公司,由大贺典雄负责,后来这家公司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1972年,索尼开发了“U-matic”系统。使转轮式变为了带舱式,这样可节约更多的空间,也更容易使用。 1975年,索尼推出家用Betamax录像机; 到目前为止索尼共改过7次标志,最上面的是“东通工”时的标志,有点儿“奥特曼”的感觉,第二个是1955年索尼公司在正式更名前就已经使用了的索尼标志,和现在的标志相差十万八千里,好丑哦!再下面的一个是1957年“东通工”改名为“SONY股份有限公司”之前真正为索尼公司准备的索尼标志,从这时开始的标志开始初具雏形。后来1961年又改了一次,这一次的标志是索尼历史上最粗壮的一次,1962年又改,1969年又改,直到上图中最后一个1973年改后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6月,全世界第一部立体声磁带随身听Walkman TPS-L2问世,Walkman品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起初,SONY是想给它取名为"Stereo Walky",但东芝已经先行一步为其便携式收音机注册了这个商标,无奈之下,时任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立刻想到了"WALKMAN"。 同年盛田昭夫访华,受到邓小平接见; 1980年12月,索尼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北京办事处成立; 1981年,索尼发明了3.5英寸软盘驱动器,直至目前仍是PC的标配; 1982年,索尼推出了1/2英寸广播用摄录放一体机Betacam,在大贺典雄的推动下,它还与飞利浦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CD唱片,同年大贺典雄就任索尼董事长兼CEO; 1984年,索尼推出Discman便携式CD Walkman D-50; 1988年和1989年,索尼以2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CBS唱片公司(现为索尼音乐娱乐有限公司)和哥伦比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现为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的并购。 1989年索尼发布高分辨率8毫米摄录放一体机CCD-TR55。 1992年,索尼发布开发已久的MD系统,此系统是根据MO磁光盘存储系统开发而来,同时推出MD Walkman MZ-1,此时的MD系统还很不成熟,体积大,音质差,而并不引人注意。 1994年12月,索尼推出32位家用游戏机Playstation(PS),同时开发出世界第一台高亮度、绿色发光二极管等离子平面显示器(Plasmatron) 1995年,出井伸之接替大贺典雄任索尼董事长及CEO,同年索尼发布了等离子电视技术,与其他企业携手推出DVD技术,还推出了家用数字摄录放一体机Digital Handycam产品线及Cybershot数码相机产品线; 1996年,索尼开始与Intel合作生产VAIO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并推出纯平特丽珑电机,同年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索尼推出DVD播放机,出井伸之聘请霍华德·斯特林格作为索尼美国公司负责人,并改变索尼企业形象,树立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形象; 1998年,索尼推出AIBO机器狗作为电子宠物,同时发布记忆棒; 1999年,索尼再次与飞利浦联手,共同推出SACD(超级音频CD); 2000年,索尼推出第二代家用游戏机PS2; 2001年,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成立,在第二年3月推出首批合作产品; 2003年10月,出井伸之开始推行“Transformation60”基础性改革计划,包括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向海外转移生产线、建立合资公司以及重组金融业务等; 去年8月,成立索尼BMG音乐娱乐公司,9月,以索尼为首的投资集团以50亿美元价格成功收购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同年索尼还将电话和DV的生产整合进VAIO个人电脑部门; 今年3月7日,索尼公司宣布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和总裁安藤国威将于6月22日后去职,转任公司高级顾问和顾问,他们的职位分别由英国人霍华德·斯特林格和中钵良治接任。

7.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创立于1946年5月,擅长公关手腕的盛田昭夫与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创办。

8. 索尼公司创始人是谁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盛田昭夫1999年10月3日上午10点25分因肺炎在东京都济生会中央医院逝世,享年78岁。 盛田昭夫于1921年出生在日本中部的名古屋。还是个中学生时,他就得学着搞懂米酒业的秘密,在大冬天学习鉴别米酒的发酵情况。几十年后,他坦承:“我从未真正爱上过酒精饮料。” 盛田一家住在名古屋的富人区,跟汽车大王丰田家是邻居,宅第内也有个私人网球场。西方生活方式是天皇本人引入的,但在战前的日本社会中,多半是富裕家庭对之感兴趣。盛田一方面热爱本国文化,有时近乎民族主义者;另一方面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着迷。 早在明治初年,盛田的祖父就请来个法国人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不幸失败了,从波尔多高价买来的葡萄苗生了根瘤蚜虫病,但这个法国人给盛田家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有一天,他父亲带回个电唱机,当时名古屋还没人见过这玩艺儿。年轻的盛田一遍又一遍地听那张惟一的唱片——法国作曲家拉韦尔的《包利罗舞曲》。他订阅了好几份专业杂志,整天捣鼓电子,装配了留声机和无线电收音机,还试图用钢琴弦制作有线录音机。他父亲想要他学习经济或法律,可他在大学攻读的却是物理。 不久,二战在欧洲打响,日本随后实行战争动员。要避免上前线,就得在军事研究部门谋个职位。当时,军方在东京附近的沿海小城逗子集有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抛射物的热制导系统和红外线瞄准系统,他通过关系到了这里。小组里有个非军事人员叫井深大,是个出色的工程师。后来,盛田就是同他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索尼公司。 战争一结束,井深大和盛田就开始研制电器,但没有成功。他俩研制的第一个项目是自动蒸饭锅,结果很糟糕,出锅的饭不是糊掉就是夹生。接着,盛田说服父亲同意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到东京建立他的电器公司。当时,25岁的盛田和38岁的井深大决定利用在战时的研究成果,在他们最了解的领域——无线电方面研制产品,本钱就是盛田腰包里仅剩的500美元。1946年,他俩建立了东京电子公司,生产些收音机和录音机的零部件,生意还凑合,这使得以井深大为首的小组能够进行关于磁带录音机和收音机的研究工作。不久,他们从国家广播电视的垄断机构——日本广播电台争得第一个合同,即为电台研制一种混合录音装置。当时,他们的小公司只有几间木棚子,一下雨就漏,资金又不足,要不是老盛田的信任和支持,公司早就垮台几次了。正由于不得不接济他们,老盛田很快就成了公司的最大股东。 井深大深信磁带录音机有前途,当时欧美已有此产品,但日本还没有人掌握磁带的制造工艺。1950年,他们终于出厂了50台录音机,质量很好,但价钱太高。盛田后来回忆说:“我们为当时尚不存在的顾客生产出了50台磁带录音机。但是把一种产品转化成人们要购买的商品,井深大和我都毫无经验。”其时,盛田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这种机子对个人来说太贵,为什么不卖给行政部门呢?事实证明,法庭和学校对之非常有兴趣。盛田从此开始主管销售。 在半导体的应用上充分显示了井深大和盛田的精明。40年代末,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半导体,然而除了用于制造假耳之外,没有人想象它会有广泛的用途。1953年,盛田到美国谈判购买专利,交易很快达成,但有一个条件:不得制造假耳!盛田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有趣的是,麻烦倒是来自日本,通产省里的人同样不懂得半导体的益处,反对花2.5万美元买其专利。盛田只好找关系说情,最后争取到了绿灯。盛田永远忘不了这件事,他说过:“通产省起初并不像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是日本电子工业发展的积极促进者。” 井深大领导的小组预计到了半导体的巨大用处,它后来使电子工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正是这一年,他们的东京电子公司决定易名为索尼公司。“Sony”这个字来源自拉丁文“sonus”(声音)。1957年,索尼公司制造出第一台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可以放进衣袋里。实际上,它的体积比普通的衣袋大。没关系,盛田要人给销售员的工作服缝制了相应的大衣袋。盛田有商业嗅觉,井深大是个埋头干活的天才工程师。在他俩的推动下,索尼在60年代推出了三合一的电视机和首批半导体录像机,赢得了家电领域的世界性声誉。其后,索尼在许多家电产品上一路领先。 盛田喜欢破除日本企业的陈规,颇有魄力。80年代末,盛田在卸任之前,先后收购了美国的CBS公司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此举震动了美国,《新闻周刊》说:“美国灵魂的一部分被出售了。” 90年代初,日本的金融泡沫破裂,盛田是第一个谴责“日本式管理危机”的企业家。他认为,日本人的购买力低,工薪阶层的假期少,他呼吁进行社会实践上的革命,效法欧洲的现行做法。好几家日本大企业的领导人叫喊这是挑衅。可是几个月之后,日本陷入危机,当时日本主要的雇主联合会主席酝酿改选,盛田是最看好的人选。然而,他因一次大脑出血而不得不退出一切社会活动。如今,盛田昭夫跟家人一块生活在夏威夷的宅第中。这位原本是米酒商的继承人早已远离了名古屋平原的稻田,成了战后家电行业的先锋。

求采纳

阅读全文

与索尼创始人的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肥市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 浏览:98
银行营销社区活动方案 浏览:249
公安培训方案 浏览:104
曼蒂广场市场营销 浏览:571
名人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599
网络营销思想的内涵 浏览:506
营销方案装修 浏览:262
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概念 浏览:590
乐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79
娃哈哈新品营销方案 浏览:922
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之研究 浏览:495
华润万家五折促销活动是几天 浏览:975
618拼多多的网络营销方式 浏览:719
三名词解释题3网络营销 浏览:789
当前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浏览:346
杨凌电子商务孵化中心 浏览:233
卤肉店微信营销 浏览:186
区域环境创设培训方案 浏览:329
大连招聘策划方案 浏览:498
给教师培训作文的讲座方案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