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小米如何开启新征程
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所有小米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小米的“逆转之年”,是“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征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
一、跨越千亿营收的门槛
2017年10月,我们提前实现了年初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跨过千亿门槛,小米仅仅用了7年时间。我查了一下,营收过千亿,国际科技巨头中,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国内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不仅如此, 今年我们有很大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6个国家销量进入了前5位。其中,印度市场尤为突出,根据多家调研机构数据,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我们在印度市场就稳居市场份额第一。此外,我们在以印尼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市场、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市场、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西南欧市场都有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贰』 小米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小米现在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很清楚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很正确,但是小米手机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反弹,全部都是在补过去对生产投资,供应链投资和渠道铺货的旧账。
小米的战略选择好的方面
建立了以小米之家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扩大优质SKU,一方面也在区隔小米品牌,米家品牌和生态链品牌,凡客的惨剧历历在目,可以的看得出来雷总在尽可能避免凡客的杯具在小米身上重演
小米手机以量争取重新崛起的时间。我始终不认可小米已经反弹这句话,至于为什么我最后说一下。小米现在手机的策略似乎就是每年一两款旗舰机继续扛品牌,然后通过走量的机器给小米手机业务争取逆转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我不能说不对,但缺失的东西始终要补课,用巨量的钱来补课。小米自己的蝴蝶效应其实对高通,对OV,对魅族,对华为都产生了深渊的影响,特别是对高通和OV。OVM其实是一个阵营的伙伴,2018年这三家抱团取暖其实比撕逼斗争更有用,况且这三家也不算竞争对手,定位和出货价位段差别很大。这三家应该思考的是怎么把845和670的价位段做上去,圈住更多有价值的用户实现更多的业务可能。
临近上市,各种软文砸到市场上,但恕我直言,从买方眼里看很多都不太能站住脚,但我相信在IPO前夕整个小米生态会有个比较大的变化。
我现在来说说可能让米粉不爱听的话,小米手机为什么没有逆转,我只说干货:
2017年小米在印度大概卖了400亿的手机,利润创造了一个新低的奇迹,低到我都没法信
2018月1月1日,我请朋友吃饭,让他把公司后台数据拉了一下给我看,这是中国领先的硬核游戏平台,光是OPPO所有机型的DAU就是小米的十倍以上,小米有且仅有米6在平台上有显现,其他机型一概欠奉,这就是说,即便是游戏,小米用户也不再是市场的主力了。
2017年度,HOV尽管出货都未达预期,但宏观原因很多,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是vivo有史以来第一次互联网和增值业务利润超越手机硬件利润,达到56%,OPPO那边也一样,华为也取得了翻倍的增值业务利润增长。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就手机生态而言,价位段,单一型号出货量和用户价值是紧密挂钩的,和手机配置其实没什么关系,小米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深陷囚徒困境,这个问题是我从2017年4月份就一直在说的。(所以本题下的有些答案,有些行业评论讲OV靠粉丝,华为靠爵士,小米靠年轻人的未来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至少从财务数据看,小米完全没有抓住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和中产阶级,这是小米手机衰退的最核心原因)
『叁』 小米的发展战略
1.前言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3.2羊毛未能出在猪身上
4.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二——对线上线下渠道发展趋势的误判
4.1线上市场的天花板
4.2渠道费用与风险分摊
5.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三——新零售的末路
5.1小米小店名存实亡——缺乏成体系的商业模式
5.2小米之家爆品战略失效——Costco模式的水土不服
6.后记
1.前言
在知乎的一个相关问题下,我想尝试着系统分析下,小米创业以来战略战术的成功与失败。
然而,只写了一小部分就已经七千多字。再写下去,文章太长,观看体验并不好。
因此决定写成系列文章发表在专栏。
欲扬先抑,文章会先讨论小米模式已暴露的商业模式问题,然后分析小米仅用9年就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
预计系列文章分为四篇,
第一篇,也就是本篇,分析小米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小米陷入困境的元凶。
第二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一些失误,以及非战之罪的客观原因。
第三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成功,以及曾经取得舆论广泛认同的原因。
第四篇,分析小米当前最大的软肋,以及小米模式真正适合的领域。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小蒜苗历数了小米17年的声誉巅峰以及18年的人设崩塌,个人也非常赞同。
这方面本人的专栏文章中已写过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现实主义理想者:从锤子科技失败看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
zhuanlan.hu.com
图标
@小蒜苗的回答中,还提到一点:
18年小米上市,是小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转折点是上市,但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哪里呢?
有人认为,小米问题的根源是过分拘泥于性价比战略,小米的困境,是其在产品打造、研发、公关等方面讲性价比的结果。
但笔者认为,这属于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是问题的一个表象而非根源。
举例来说,小米手机也曾多次不惜血本冲击高端市场,芯片SOC也曾多次付出高额费用流片,路由器也曾汇聚行业一流人才全力打造……
如此种种,证明小米并非一味讲求性价比,并非认识不到研发的重要性。
小米被诟病的“过分追逐性价比”,大量采用ODM公模机,更多的是因缺钱不得已而为之。
小米今日的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根源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误判!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早在小米1发布,并在随后几年取得高速增长时,就注定了小米今日的困局!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商业,从来都是要赚钱的。
绝大多数行业,一味讲求性价比、价格战,最终就会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
也就无法扩大生产,也无力投入研发,结果就是被同行逐渐甩开。
雷军不是圣人,但我个人仍然相信,雷军宣称的“良心”、“厚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至少在最初并不是宣传,并不是纯粹立人设。
问题的关键,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
这里涉及到强调一个概念,产业链利润分配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上下游营业额、利润分配存在明显差异。
『肆』 小米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让每位员工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
(4)2018小米手机营销策略扩展阅读
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机市场进入了前五名,特别是在印度,连续5个季度保持手机出货量第一。通过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小米投资、带动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同时建成了连接超过1.3亿台智能设备的IoT平台。
2018年7月9日,小米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了港交所首个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创造了香港史上最大规模科技股IPO,以及当时历史上全球第三大科技股IPO。
感谢您关注小米,和我们并肩投身于创造商业效率新典范,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壮丽事业。许商业以敦厚,许科技以温暖,许大众以幸福,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请和我们一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伍』 小米上市之后手机还会饥饿营销吗
众所周知,公司上市很大程度是因为公司资金不足,需要通过上市融资来追求更大的发展。而小米如今正面临了这样的问题,需要融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自身业务。
2018,第一季度的小米又创新高,同比增长41.8%。小米的市场份额在日益增长,市场规模越来越来,这也将伴随这更多的资金将要投入。
在上市之后,小米在资金这块将会十分充裕,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产品的出货量在将来也会越来越多,所谓的饥饿营销在不久的将来也不会存在。
『陆』 小米公司的经营有何特征
较低的价格,较高的配置,优秀的性价比,吸引众多消费者,黏住中低端消费者。
除了手机相关业务外,其他产品以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满足大量客户不同需求为主要方向,打下市场基础,再进行深耕,研发高品质、高配置、高性价比的产品。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6)2018小米手机营销策略扩展阅读:
小米公司自创办以来,保持了令世界惊讶的增长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机719万台,2013年售出手机1870万台,2014年售出手机6112万台,2015年售出手机超过7000万台,2017年Q2季度出货量2316万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机9240万台 。
2018年售出手机超过1.2亿台,2019年售出手机1.25亿台。按市场份额,自2018年以来,连续高居世界第四。小米公司在2019年全年在中国售出电视1021万台,高居中国第一。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小米分别有6.1%、13.4%及28.0%的收入来自全球其他地区,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长。相比于小米2016年91亿元的海外市场收入,2017年达到了321亿元。
『柒』 小米手机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小米在中国市场一直面临巨大危机,急需雷军来救它。
一.小米的现状
智能手机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小米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出货量下降,而中国无疑是一个重灾区。
早在2018年初,雷军就放话十个季度内重返中国第一。事实却是,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仍徘徊在第四位。5月初,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IDC公布了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据,显示小米出货量为250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0.2%。
图片来自网络
小米曾发表官方声明,直接指出IDC错误,称本季度小米出货量不低于2750万。但即便如此,小米出货量仍旧在下滑。根据小米最近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盈利报告,该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约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本季度智能手机销量为2790万部。尽管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但小米本季度的智能手机销售额同比下降1.76%。
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甚至同比下降12.3%。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一次媒体会议上,CFO周受资解释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小米调整了该季度的手机组合,重点开发高端市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仅发布了两款产品,一款是10月发布的Mix3,另一款是12月发布的小米Play。
在小米9发布会上的采访中,雷军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他说,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产品的销售已经占到了在中国市场销售小米品牌的大部分。
如果2018年第四季度的下降是合理的。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拆分了红米品牌,并发布了小米9、MIX3 5G版、小米9SE三款高端车型,以及红米7Pro、红米NOTE7、红米7款入门机型,但仍没有走出销量下滑的泥潭。
销量下降的背后,是智能手机国内市场的饱和,现在智能手机的增量已经不复存在。大家都在抢存量市场,这就意味着,如果你选择这个品牌的手机,那么其他品牌的手机对应的就要少一些市场份额。这种比拼很残酷,需要很强的技术和营销做后盾支撑。那么小米的市场营销核心点在哪里呢?
a、小米的整个生态系统。米粉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大家爱小米各有各的理由。作为市场营销来说,小米的巨大优势就是有这么一匹铁粉的追随,这样无论做什么产品,后续都能够跟消费者对接上。了解客户要什么,自然就能够在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同时,小米之家给小米的用户带来巨大的流量入口,大家喜欢小米的产品都可以去小米之家买。从生态导入到手机产品,这里有着巨大的流量导入。
b、线上线下结合的市场铺设。众所周知,小米现在的产品不单单是在手机上。看看小米有品,小米就已经在涉足社交电商的市场,而且背靠小米这个大品牌,很有可能做成另一个网易严选。有了电商的生态,小米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在手机上,包罗的产品就可以有很多。事实上也是,打开京东和天猫的旗舰店,小米的电视机、空调等一系列的产品都卖的非常不错。这些都可以能够为手机这块的产品导入巨大流量。
二、跟国内竞品的比较
荣耀一直是小米的老对手。小米手机国际化的同时,荣耀也开启了2018年的国际化之旅。同时,当小米意识到线下渠道的不足,大力开辟小米之家布局线下渠道时,一方面,线上渠道的荣耀超越小米,成为第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轻资产模式提升线下渠道布局。
图片来自网络
在同样的品牌和价格定位下,荣耀无疑正在蚕食小米市场。今年,OV也将进一步点燃。今年2月,vivo子品牌iqoo正式亮相。与vivo之前的产品不同,iqoo主要关注成本效益,定位互联网旗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