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米的发展战略
1.前言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3.2羊毛未能出在猪身上
4.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二——对线上线下渠道发展趋势的误判
4.1线上市场的天花板
4.2渠道费用与风险分摊
5.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三——新零售的末路
5.1小米小店名存实亡——缺乏成体系的商业模式
5.2小米之家爆品战略失效——Costco模式的水土不服
6.后记
1.前言
在知乎的一个相关问题下,我想尝试着系统分析下,小米创业以来战略战术的成功与失败。
然而,只写了一小部分就已经七千多字。再写下去,文章太长,观看体验并不好。
因此决定写成系列文章发表在专栏。
欲扬先抑,文章会先讨论小米模式已暴露的商业模式问题,然后分析小米仅用9年就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
预计系列文章分为四篇,
第一篇,也就是本篇,分析小米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小米陷入困境的元凶。
第二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一些失误,以及非战之罪的客观原因。
第三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成功,以及曾经取得舆论广泛认同的原因。
第四篇,分析小米当前最大的软肋,以及小米模式真正适合的领域。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小蒜苗历数了小米17年的声誉巅峰以及18年的人设崩塌,个人也非常赞同。
这方面本人的专栏文章中已写过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现实主义理想者:从锤子科技失败看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
zhuanlan.hu.com
图标
@小蒜苗的回答中,还提到一点:
18年小米上市,是小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转折点是上市,但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哪里呢?
有人认为,小米问题的根源是过分拘泥于性价比战略,小米的困境,是其在产品打造、研发、公关等方面讲性价比的结果。
但笔者认为,这属于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是问题的一个表象而非根源。
举例来说,小米手机也曾多次不惜血本冲击高端市场,芯片SOC也曾多次付出高额费用流片,路由器也曾汇聚行业一流人才全力打造……
如此种种,证明小米并非一味讲求性价比,并非认识不到研发的重要性。
小米被诟病的“过分追逐性价比”,大量采用ODM公模机,更多的是因缺钱不得已而为之。
小米今日的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根源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误判!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早在小米1发布,并在随后几年取得高速增长时,就注定了小米今日的困局!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商业,从来都是要赚钱的。
绝大多数行业,一味讲求性价比、价格战,最终就会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
也就无法扩大生产,也无力投入研发,结果就是被同行逐渐甩开。
雷军不是圣人,但我个人仍然相信,雷军宣称的“良心”、“厚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至少在最初并不是宣传,并不是纯粹立人设。
问题的关键,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
这里涉及到强调一个概念,产业链利润分配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上下游营业额、利润分配存在明显差异。
② 如何根据客户"大数据"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我们可针对不同行为特征的客户进行针对性营销,甚至能从“将一个产品推荐给一些合适的客户”到“将一些合适的产品推荐给一个客户”,得以更聚焦客户,进行个性化精准营销。
大数据加深对客户行为的洞察
在精准营销理论中,客户洞察是精准营销的第一步。企业从大规模制造过渡到大规模定制,必须掌握用户的需求特点。基于通信行为、上网数据等,可以对客户行为特征进行洞察。这些特征往往是在用户不经意的行为中透露出来的,通过对信息进行关联、参照、聚类、分类等方法分析,得到有价值的用户行为洞察。
可通过兴趣点机制,作为客户洞察的基础。兴趣点的初始化建立,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开放式分类目录、各大行业主流网站、热门门户网站以及参考互联网分类行业标准来制定。同时需建立兴趣点调整的动态机制。
对于给用户打上兴趣点标签,其难点一是要保证能正确理解用户的上网行为,恰当地描述用户上网行为,其难点二是要在用户的即兴上网行为与上网嗜好之间取得平衡。
基于用户上网次数、流量、时间段等属性,可以给用户打上合理的兴趣点标签;针对较少上网的用户,可以通过已经标记标签用户的基础数据特征(如年龄、性别、流量、终端等基础资料),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和方法,利用历史数据生成用户基础数据特征与偏好的对应关系的模型,来近似预测其偏好标签。针对用户上网的不同风格,可把用户的偏好分为即时偏好、天、周、月、年,以应对即时营销等不同的营销需要。
亿美软通推出数据云服务,延续亿美的客户服务、客户营销、客户管理的公司经营理念,通过庞大的消费数据资源,为客户提供数据验证,精准营销等数据级服务。简单说就是为企业提供数据验证和数据筛选业务。
③ 企业微信公众号精准营销策略有哪些
1、始于颜值
用户新关注一个账号首先会感受账号整体的UI风格,包括色彩搭内配以及样式排版。“挑剔”容的用户只有在视觉体验感好的情况下,才愿意深入了解账号的内容,感受企业品牌想要传递的价值观。一个账号有自己专属的主色调,有个性的banner和有趣的动态二维码,定会让用户感受到其专业和用心。
2、陷于内容
一个账号靠颜值和引导都只能是吸引用户,用户选择留下的根本原因还是你的内容可以给他提供信息、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