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穆斯林手表文化对企业的营销策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穆斯林手表文化对企业的营销策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9 22:37:12

㈠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影响

1.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

http://www.hq.xinhuanet.com( 2005-09-20 08:31 ) 来源: 时代人物周报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曾经很傲气:“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也许他说的是实话,也许就是这种神秘感,让他在中国商界的地位越来越高。

2005年9月1日,陈峰在上海被授予一个看上去更加尊崇的称号——中国最佳商业领袖。陈峰已经获得了各式各样的称号。不知道这些称号、奖项的评委们能不能看懂海航,但是肯定没人介意陈峰的那句话,惟一公认的是,如果在企业家的评奖中没有陈峰的名字,那这个奖项一定少了点什么。

陈峰说:“资本运作的高手是把自己的钱不断地呼风唤雨,像索罗斯他就是,恰恰我根本不懂金融也不懂股票。资本运作的高手是不断利用资本市场的机会实现财富和价值的增长,而我是充分运用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每次机会,来支持我实业的发展。所以我不是资本市场运作的高手,我是实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的高手。”

这段话很拗口,不好懂。

陈峰说中国人不懂海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所掌控的海航这些年来的腾挪闪移没有人能理解。尽管业界、学界一致认为海航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本运作,但是陈峰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可能是近年来众多资本运作高手的命运让人嗟叹,他不愿意跟那帮玩家为伍。

资料显示,海南航空(600221.SH)到2004年末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94.3%。海南航空去年年末净资产只有14.29亿元,却承载了253亿元的资产规模。尽管国内航空公司处于快速成长期,资金需求量大,资产负债率较高情有可原,但是相比三大国有航空集团普遍70%左右的负债率水平,海南航空94.3%的负债率确实太高。高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日常费用,2004年海南航空财务费用支出接近8亿元。

海航集团去年经过国家民航总局批准,打算将旗下海南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重组成立中国新华航空集团。当时海航宣称,中国新华航空集团将于2004年7月正式挂牌,其后挂牌日期先后推迟到2004年底、2005年7月。陈峰在上海当选为最佳商业领袖后,又宣布这个拟议中的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最快将在2005年底成立,基地将不是此前海航宣布的北京,而是海南。坊间普遍认为,新华航空集团的成立之所以一再后拖,原因就在于钱,海航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正在筹钱。

海航作为一家1999年上市、并且是A、B、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没有自己的证券部门,海航股份证券部实际上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证券部,上市公司与海航集团在人、财、物方面没有彻底分开。在2005年春节被监管部门查出4.4亿关联交易没有公布的问题后,海航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会一定程度增加关联交易额,并称这部分资金并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海南航空此前并没有就此事发布公告,因此,这部分应收款是否已经收回根本无从考证。

经过一系列的股份转换,海航集团实际上掌握在海航股份的经营者手中,可是海航股份应该是海航集团旗下一子,两者关系极其复杂。

以上缠杂的问题,很多中国人确实看不懂。尽管看不懂,但公认的事实是,从1000万元起家的海航,12年后已成为拥有总资产400多亿元人民币,员工1.9万余人,机队规模超过110架的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并通过向航空运输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形成了融航空运输、机场管理、酒店旅游和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陈峰打破了中国民航业的垄断,海航让中国老百姓坐上便宜飞机;陈峰教会中国人怎么利用风险资金,海航摸索出没有国家补助也可以做大的道路;陈峰创造了一个企业发展的范例,海航也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典范。这些都是事实,正如每一个资本运作高手曾经做过的那样,陈峰和海航的形象布满了光环。

陈峰治理海航秘闻

有人曾问,海航怎么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知情人回答:因为海航老大是陈峰。而在国家民航总局,问及陈峰,几乎人人会说: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陈峰说过,因为十三岁就在北京天桥学说书,所以自己最擅长讲故事,而且海航的发展就是靠他说故事说来的。就连他接受采访时,最喜欢的也是说故事。

1985年,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大门正式开启,作为西德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1982年在中国招收的24名学员之一,不甘于在民航总局办公室待一辈子的陈峰,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1990年,离开民航总局计划司、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计划处的陈峰,被时任海南省省长的刘剑锋看中,受命组建海南航空,此后的故事已为许多人熟知。

说来的飞机

陈峰利用1993年私募得来的2.5亿元为信用担保,向银行贷款6亿元,买下2架波音737,然后以2架波音737为担保,再向美国方面定购2架飞机。如此循环,巧妙利用财务杠杆,越来越多的飞机飞到了海航。

陈峰的融资故事比别人讲得早,也就是说从公司运作早期就开始融资,这可能和海航白手起家有关。

据陈峰回忆,当时寻找担保银行时,因为银行不懂,他就讲:飞机从海南到北京一张票1000块,可以装150人,来回就是30万,一天再飞个北京,再飞个广州,去掉成本一天就挣45万。于是上海一家银行动了心。双方商定使用固定利率结算贷款,仅此一项银行就净赚100多万美元。银行很高兴,问到反担保对象是谁?陈峰表示,如果还不起钱,就以飞机抵债。作产权登记时,银行自动将本属于自己的飞机划在了海航的账上。这相当于“我不仅借给你钱,还首先把飞机交给了你”,如此这般,陈峰轻松地拥有了两架飞机。

就这样,从银行贷款买一架飞机,把飞机抵押买第二架飞机,再把这两架飞机抵押买更多的飞机,最后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只要有飞机在飞就有现金收入,只要有现金收入能够偿还以前的贷款,公司就能够持续经营下去。银行贷款是海航持续扩张的要素,因而高负债率也就成了海航的一个特点。

所以,有人说,陈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总是在拿别人的钱来玩儿。

1995年,海航的负债率居高不下,这时必须寻找到新的资金,于是陈峰带上副董事长王健去了美国,在华尔街呆了三个多月,他们最终说服索罗斯,让量子基金控股的美国航空有限公司花2500万美元购买了海南航空25%的股份,成为海航的第一大股东。海航也由此成为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

对于索罗斯为什么会看中自己,陈峰也不知道,他把原因同样归结为自己讲述的海航故事打动了索罗斯,他甚至还说过:“说明我善良,他看我相貌善良诚实吧。”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尽管陈峰一再强调自己不懂资本和金融,但是他知道怎么跟国际接轨。陈峰对媒体坦言,当时海航有三个制胜条件:第一是海航一开始就建立了国际会计师准则。聘请一流的会计师做审计,美国人看得懂。第二是聘请了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Skad-denArps(世达律师事务所)做海航的法律文件,美国人相信。第三是在给股票私募的时候,运用了SH&E(国际航空运输咨询公司)——美国华尔街最权威的评估公司做的评估结果。

虱子多了不痒

合资成功,进一步拓宽了海航进军国内资本市场的通道。1997年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四个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市场上市,集资约2.6亿元人民币。两年后,公司又在上交所A股市场上市,筹集资金9.285亿元。

此外,海航还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数十亿元的信贷额度,并且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跟建行的合作中,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2001年4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决定为海航购买飞机提供贷款8600余万美元,并提供3.4亿美元的担保。2001年12月,由于建设银行已将为该航空公司提供的备付信用证从美洲公司北京办事处撤回,因此可能直接导致无法购买飞机的后果。陈峰和王健找到时任行长王雪冰,王雪冰随后指示“按程序办理”,相关办事人员迫于压力,最终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将原担保额的3.4亿美元减少为1.95亿美元。

而在这件事情之前,为感谢王雪冰对贷款的支持,在1999年和2000年,陈峰、王健在北京先后送给嗜好名表的王雪冰一块价值10万元的“伯爵”手表和一块价值20万元的“百达翡丽”手表。此事后,王雪冰担心担保函事件对自己有不良影响,让他人将手表代为退还海航。

陈峰一直很得意自己的借钱战略:“我们不断地用中国资本市场调整我们的股本金结构,然后再借债,因为飞机这么贵总要花钱哪。怎么办呢,借钱!海南航空在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的时候,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甚至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同时运用了资金市场的机会,取得了发展,应该说海南航空的成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功的范例和缩影。”

在与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一次对话中,陈峰还宣称,企业的增长不是经济学家能够分析的。

对于陈峰的“大话”,青年经济学家、国资委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非常不认同,他直揭陈峰“老底”,认为海航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幸进入民航这个垄断行业,得到政策垂青。赵晓分析,海航是通过融资来充实和扩大企业,这样可以使业绩很快增长,即使每年百分之百也完全正常。

赵晓说:“我感觉他可能太狂妄了,如果陈先生是中关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白领,自己创办一家企业,然后再到华尔街去融资,就像丁磊那样,我会更信服。”

当有人问陈峰借钱多了能否睡安稳时,他有句很经典的话:“因为虱子多了不痒啊,借多了也就睡得着了。”

以佛和儒的名义

国内信佛或尊崇儒学的企业家不少,但要跟陈峰比,都得相形见绌。

经常对人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的陈峰,已经拜国学大师南怀瑾为师,发动企业运动运用的文化功底是佛学、老庄之类,而且与普陀山、法华寺的人都很有渊源。

这一点从海航的内部培训体系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海航员工从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企业文化教育,董事长陈峰要亲自给新员工上课。陈峰介绍,每个员工初入海航时,都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和《员工手册》。他工作时间的1/3都会用于员工“三为一德”(为人之君、为人之师、为人之亲,做好了“三为”就有了“德”)的培训,告诉员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海航的管理干部都要学习《精进人生》这本小册子,并接受“三为一德”的培训,由陈峰亲自讲。高级管理干部都要读《大学微言》。陈峰还聘请了青年学者邓英淘从南怀瑾所撰《论语别裁》中精选出13万字,作为公司全体员工的学习资料。

在海航,著名的“同仁共勉十条”几乎成了每位员工做人处事的准则,陈峰亲自归纳的这个“同仁共勉十条”要求员工能倒背如流。“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成为海航员工最朴素而伟大的追求。

陈峰喜欢钻研中国传统的文学、历史、宗教等,人们可以从海航的标志中看到太极、阴阳、鲲鹏和如意,而熟悉陈峰的人都会提到,他在办公室里是穿着道服工作的,读书、打坐、记录心得是他每晚的必修课。

对儒学的推崇,让陈峰在海航建立了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海航的干部序列是从M1到M10排列,M是英文单词manager(经理)的缩写,后缀的一个数字表明“等级”。陈峰是M10。只要成为M,哪怕是M1,所有的一般员工都必须以其名字敬称为“XX总”。同时,在没有引起高层重视的情况下,普通员工的业绩多数会被归为M们所有。而对于领导的意见,很多时候被视作一种背叛,从而遭到或明或暗的处分。

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这样,但是在海航,这会让人觉得很夸张。一段时间,海航某高层喜穿白衬衣打黄领带,于是乎,整个公司90%的男员工都有了白衬衣、黄领带,而不管是否适合。同样,陈峰喜爱的道服也是绝大多数M们所必备的。

说到用人,秉承儒家学说,陈峰喜欢能很好贯彻自己思想的人,而不介意专业。于是,跟海航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发现,除了技术性部门外,很多管理职位都会有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比如,一位理工科出身的人,在没有任何财务知识的情况下可以出任财务部门的主管,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则居副职。

除了创业元老之外,陈峰乐于用可塑性很强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可以在两三年之内通过合理的机制从普通员工层跃升数级到管理层,现任海航集团办公室的一位管理者,在26岁时就已经是M3。而一些冷僻专业毕业、根本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的大学生,则会被派到很重要的对外联系部门。

在海航内部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足以证明陈峰用人的有趣之处。

根据海航的规矩,一个部门内部如果发生矛盾,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将两人同时调离。某分公司的两位M曾经因此被分别调离,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位得到领导的信任并很快升迁。而另一位M不久也得到了新的调令,但当他到新岗位报到后,很震惊地发现,上司竟然是昔日的对手。这样的惩戒据说在海航很有威慑力。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据说,曾有人就此向身兼海航集团党委书记的陈峰发问,可没有得到答案。

陈峰大量阅读佛家经典,他的宗旨“精进人生,造福众生‘就是从佛典中演绎而来;佛教教义推崇”仁“字,主张’有情乃佛心”。他每天用蝇头小楷书写心得体会,起名为《参禅随笔》。

陈峰自己说过,每到夜深人静,便参禅入定,遁入空灵。他说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不过白天他也喜欢盘腿打坐,有海航人士透露,甚至在飞机上也不例外,而日常,陈峰也经常会找M们与自己一块打坐。

海航的空乘中东北人很多,据说这是因为面相的缘故,因为陈峰喜欢相面,喜欢大脸盘的长相。

在海口的海航集团大厦,一进大堂,在正中央就可以看见一尊很大的木雕佛像,而传言海航所有工作人员的胸牌吊带都是专门找名刹高僧开过光的。据说,曾有一段时间,海航的干部和客人见面时不得握手,要单手施佛礼。不过现在,到海航很多M的办公室都会看见佛像甚至佛龛。

尽管对佛的信仰和尊崇本无可厚非,可更令人惊讶的是,海航机长的工作牌背后都印有佛像,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而虽然没有得到印证,但是在业界普遍承认的是,海航每架飞机驾驶舱的操作台上都有一尊佛像。

夺目财技粉饰海航

在央视做《对话》节目时,现场观众曾问陈峰,如果没有地方政府代交民航建设基金,海航能创造连续8年盈利的历史吗?陈峰当时很尴尬,脸色都变了,这是善于言辞的陈峰极少出现的情况。

海航的发展很大程度跟时任海南省省长的刘剑锋有关,在刘剑锋的支持下,陈峰可以拿很少的钱组建一个航空公司,可以不交民航建设基金。海航的成长是多方妥协、让步、多种政策支持下产生的。后来刘剑锋调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又大力支持海航对新华航空的重组。

2000年,海南航空到处宣扬它的连续8年盈利。然而,据统计,2000年中国民航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894亿元,实现利润8.5亿元。这一年,海南航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96亿元,占全行业的2.57%;而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占中国民航全行业利润的21.76%。在有规模才有效益的民航业,规模并不算大的海南航空的盈利能力竟为全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

海航连续8年的盈利,是在民航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创造的,因而一直遭到很多媒体、经济学家以及同行的猜疑。

陈峰说过,海航的发展是靠一张张机票卖出来的。可中国民航2000年全行业虽然实现盈利,但在客运收入这一项上都是亏损的,而海南航空的主业收入中,客运收入比重极大,达20.9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1%。旅客运输量为372万人次,每张客票的平均收入为562元。海航一直走低价路线,如何盈利就更加是大家质疑的焦点。

细观海航的发展,声称自己“不懂”资本运作的陈峰,为海航打造的卓越财技才是让人叹服的。陈峰曾说:“我就要寻找一个能够不断支撑这个企业发展的资本力量。”

融资,重组,再融资,是海航一贯的手法。2000年1月,在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了海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航集团化战略开始逐步实施。

2000年以来,通过并购或重组,海南航空控股新华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金鹿公务机等8家公司,参股美兰机场、扬子江货运等23家公司;去年7月,海航参与组建石林航空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7亿元人民币,海航以290万元现金及3架多尼尔客机(作价3.74亿元人民币)出资;同时海航为建立自己的金融王国,斥资1.7亿收购西安民生26.65%股份并与西部证券、吉林信托频频接触;今年1月28日,海航与波音公司签订协议,购买了8架B787飞机,海航将为这笔交易支出近10亿美元。而在此前的2004年11月,海南航空已经斥资5亿美元购进了8架空客A319飞机。

对此,华夏证券的分析师指出,购置飞机、参股公司、兼并重组等大手笔投资从属于海南航空长期发展战略,但这些投资必然花费大量资金,带来了很高的资产负债率。

尽管民航业的并购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流,海航在重组三个航空公司时也没有花费过多现金,但是购买飞机必须花的是真金白银,到2003年底,购买和融资租赁的飞机和发动机资产净值高达106.5亿元,海航股份的金融机构借款高达149.5亿元,融资租赁导致的长期应付款约32.8亿元。2004年购买和融资租赁飞机的资金需求达到25亿元。

海航的钱大多是陈峰讲故事讲来的,贷了外国银行的钱还得了“融资创新奖”,可是陈峰的资本倒悬金字塔越堆越高,而且基础太薄弱,越高就越悬。

海南航空在2003年年报中表示,由于“非典”疫情影响等原因,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4.7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145.39%。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减少11.50亿元,为0.45 亿元,下降96.23%;而毛利率从上年的23.78%下降为8.43%,降低了15.35%,致使净利润为-12.69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32%;每股收益-1.74元,每股净资产1.53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0.80元,净资产收益率-113.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亿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8元。

同行业中,东方航空(600115)虽然亏损14.2亿元,但每股亏损只0.29元;南方航空(600029)亏损11.64亿元,计每股亏损0.35元(摊薄后为亏损0.266元/股);上海航空(600591)亏损1.97亿元,计每股亏损0.274元。这几家航空公司的每股亏损均大体相当,而海南航空每股亏损却高达1.34元,为同行业几家公司的5倍左右。而且,2003年下半年,海南航空仍然亏损了2.89亿元。可见,海南航空2003年业绩出现大倒退,除“非典”疫情的影响之外应该另有原因。

谜团一直到2005年才由中国证监会解开。

2005年1月29日中国证监会海南证监局下发了关于对海南航空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的通知称,“因财务处理不当,2003年海航增加亏损4143.12万元”。海南证监局对海南航空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的通知称,海南航空隐藏4.4亿元人民币的关联交易,并存在多处财务错误。

整改通知说,原应在1998—2002年期间核算的4000多万元成本,并没有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体现,而在2003年,这些费用被一次性计算。

也就是说,海航通过会计操作,之前一直维持着盈利的局面,到了2003年利用非典的机会,顺利地将以往地水分一并放出。

不得不释放水分的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快速扩张、高负债资本运作造成海南航空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年比一年高的趋势。2001年2月13日,公司决定将102850.69万元可转移的负债转让给海航集团。但是银行对海航集团的偿债能力表示怀疑,这一方案未获得债权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洋浦分行的同意,公司只得又于2001年3月12日召开董事会,取消这一债务重组计划。

这一切直接导致财务费用节节攀升而吞噬大量利润。财务费用在主营业务利润中所占比例这一指标的安全警戒线通常为1/3,海南航空目前已经远高于这一安全警戒线。

证监会检查发现,海航有内部漏洞百出的会计制度——海航部分记账凭证未附原始凭证,公司前、后期提供的同一业务(航油、起降费的期后支付数)的数据资料不尽相符,对另行保管的各种重要合同、文件等原始单证未在有关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登记本的会计核算原则都没有全部做到。

由于2003年的巨亏,对于海航来讲是弄巧成拙,因为至少要推延到2006年才可能有资格配股。

于是,陈峰又想到了定向增发。这次定向增发,预计海南航空最多可以募集到近80亿元,远大于它在A股市场可能的再融资金额。是次增发,在海航公告中明确指出,募资目的之一是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前后对比,海航似乎也意识到了高资产负债率在各层面上带来的不良影响。

陈峰必须想办法解资金之渴,一位银行界人士透露,近年海航及其关联公司在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总数逾170亿元,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而多家银行已经在2004年下半年收缩了海航的贷款,还有一些贷款暂时没有到期的仍在观望,一旦发生风险也将会采取措施。

海航落在谁手

海航到底是谁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能回答得清。

海航准备实施的定向增发除了减轻资产负债率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目前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的海航集团可以借此机会攀升为第一大股东,已经控制了海航集团的上市公司高管从而达到间接MBO的目的。

2000年以海航股份为核心成立的海航集团,由陈峰、王健等4个创始人主导创建,名义第一大股东为海南交管,而实际控制人是三亚凤凰机场及其母公司机场股份。在股权较为分散的机场股份中,海南国资委旗下的国有全资公司海南金城以37.16%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

作为海南航空发起人之一,海航集团2003年末只拥有7.3%的海南航空股份,当时具有索罗斯量子基金背景的美国航空投资公司持有1.08亿股,以14.8%持股比例为第一大股东。但自去年来,海航集团增持迹象极为明显:海航集团受让光大集团所持有的海南航空4.5%股份,并增持了670万股A股流通股,使其持股比例达到11.85%,持股比例仅比美国航空投资公司低2.95%,位列第二大股东。而如果此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海航集团无疑将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而海航股份与海航集团之间,历来在人、财、物上没有分割清楚,陈峰兼任海航股份与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兼任两家公司副董事长,上市公司9名董事中超过3名由海航集团推荐。

与此同时,2005年3月4日,登记在案资金总额只有50.5万元的海航工会收购了一家名叫盛唐发展的外资企业65%股权。紧接着,3月22日,盛唐发展从三亚凤凰机场手中收购了海南交管50%股权,成为其控制性股东。至此,海航工会间接控股持海航集团70%股份的海南交管,从而完成了海航工会对海航集团的成功掌控。

资料显示,盛唐发展(洋浦)有限公司,由盛唐发展(香港)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12日在洋浦注册成立,注册地为洋浦新英湾安置区,注册资本8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志锋,主要从事对交通运输业、民用机场及航空运输辅助业的投资。而在洋浦,这家公司并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行为。

调查表明,盛唐(香港)于2000年12月15日于香港特区成立。董事长为张志锋(曾任职海航集团),董事有何家福(曾任海航集团监事)、陈国庆,2004年10月20日,陈、何退出,改由马朝合、许明(按身份证号码推算现年仅25岁)任董事,二人身份证均为海南本地,其中许明身份证住址为海口市海秀路海南航空公司。

简单计算可以得出,海南交管持股海航70%需花32.76亿元,盛唐(洋浦)持股海南交管50%需花16.38亿元,海航工会持股盛唐(洋浦)65%需花10.647亿元。

海航工会的法人代表登记为石忠良,其人此前是陈峰的秘书。而在海航集团内部,石忠良的职务是海航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该部门业务包括办公室、党委办、人事部等。

海航的日常活动中以工会名义出现的并不多,大多数海航员工的印象中只有一个叫做“同乐轩”的,经常组织体育活动的联谊俱乐部。可就是这样一个“俱乐部”,竟然能够间接控制总资产达420多亿的海航集团。

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海航工会通过盛唐控制海南交管50%的股份,实际上巧妙割断了国有股海南金城对海航集团的影响,又把实际控制人和收益人遮掩起来。

通过工会成立公司收购原企业股份的做法,早在2000年就被民政部等明令禁止,国资委也不赞成这种做法。但在各地实际操作中,社团收购至今仍然存在。由于职工持股会法律地位不明确,2000年7月,国务院办公会议叫停员工持股会。今年4月14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再次强调不得采取社团方式进行MBO。

对于盛唐的背景有多种猜测,在新华航空集团获批之前,海航曾经准备成立“大唐航空集团”。而坊间一直传闻,海航某两位创始人早在太平洋某岛国注册了公司,并通过这家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吸纳了海航集团的股份,海航在实际上早就归他们掌控。此次海航工会不可思议地间接控制海航集团,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应证着传言。

陈峰说过,人生就是戏,人生都在演戏。生意就是玩游戏,所以人生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必须把每个角色演好了,但是又不要忘了,自己是演戏,这是个最好的人生。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

[ 人物来头 ]

陈峰,男,汉族,1953年6月出生,山西霍州人。1984年毕业于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1995年获得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高级管理课程。曾在民航总局、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局工作多年,后担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主持组建海南省航空公司)职务。现任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完)(石玉)

㈡ 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应用

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其应用2007-07-02 01:20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国企业如何杀开一条血路,创造佳绩,创出品牌?笔者以从事电梯行业20多年的感悟,探求出一条差异化营销之新路,在此与业界的同仁共享。
创造客户就是创造差异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描述企业的定义时说,企业的宗旨是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的,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定义,这就是创造客户。那么,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创造客户又何从说起呢?从表面看,企业向不同的客户提供的是同一种商品,但实际上,客户所买的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东西。同样是买汽车,有人购买的是纯粹的交通工具,有人则更多的附加了地位、声望这些车外之物;同样是买服装,中老年人注重更多的是冬暖夏凉这些层面,而年轻人则可能把款式和是否流行作为首选内容;富有者,把高价和时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贫贱者把食饱腹、衣遮体当成衡量商品优劣的尺度;有慕虚荣的,有图实惠的,如此等等。客户对商品看法的差异决定了他是否会成为最终消费者的主要因素,而从生产者来讲,产品是否为客户所喜爱,最主要的是能否把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让消费者一见钟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客户就是创造差异,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强手如林的 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差异化营销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卓尔不群的良好形象。
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差异总是存在的,只是大小强弱而已。而差异化营销所追求的“差异”是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即在产品功能、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本企业为客户所提供的是部分对手不可替代的。“鹤立鸡群”是差异化策略追求的最高目标。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客户中的定位有三个层次。一是核心价值,它是指产品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主要由产品的基本功能构成。如手表是用来计时的,羽绒服是用来保暖的。二是有形价值,指与产品有关的品牌、包装、样式、质量及性能,是实际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增加价值,其中包括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或厂家有意添加的性能和服务。如免费发货、分期付款、安装、售后服务等。这些构成了差异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为研究问题的方便,一般把差异化战略分为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三大方面。
产品差异化是指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其他生产厂家的同类产品,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对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来说,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性能和质量上,在满足客户基本需要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产品。这是差异化战略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不断创新。以我国冰箱企业为例,海尔集团考虑到我国居民住房紧张的问题,生产出小巧玲珑的小王子冰箱;美菱集团为满足一些客户讲究食品卫生的要求,生产出美菱保鲜冰箱;而新飞则以省电节能作为自己的突破点。所有这些使三家企业形成了鲜明的产品差异,从而吸引了不同的客户群。
形象差异化,即企业通过实施通常所说的品牌战略和CI战略而产生的差异。企业通过强烈的品牌意识、成功的CI战略,借助媒体的宣传,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优异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一旦需要,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这一企业的产品。如海尔公司的一句“真诚到永远”,并佐之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自然让消费者对其产生真诚可信的印象;雀巢公司虽说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却始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宣传自己,一句“味道好极了”让人体会到一种像小鸟入巢般的温馨;柯达和富士两大彩卷巨头更是以一黄一绿为基调的包装,突出了产品的外在形象,给人以简单明快的感觉……如果说,企业的产品是以内在的品质服务客户的话,那么企业的形象差异化策略就是用自己的外在形象取悦消费者,这也正是航天电梯运用的以文化和形象打造与众不同之差异, 形成不同凡响的自身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经理人员的智慧。
市场差异化,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异。大体包括销售价格差异、分销差异、售后服务差异。
从价格上讲,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有高中低之分。企业是气壮如牛地选择高价呢,还是先屈后伸选择低价策略,抑或实施高不攀低不就的中间策略呢?最主要的还要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本企业的实力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确定。海尔在冰箱市场上始终以高价位出场,给人以物有所值的感觉;长虹彩电多次打低价战也屡屡得手。
分销渠道,根据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商机的多少又有窄渠道与宽渠道之分。在同类产品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采取合适的销售渠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雅芳公司根据化妆品的特点,采用上门直销的独特方式,从而取得非凡的经营业绩。
售后服务差异,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相同功能、相同质量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为什么样要舍此择彼呢?售后服务差异就成了对手之间的竞争利器。同是一台电脑,有的保修一年,有的保修五年;同是销售电热水器,海尔实行24小时全程服务,售前售后一整套优质服务让每一位顾客心情愉悦。
实施以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为基础的差异化策略
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以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为基础。这是因为,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客户在物质需要和精神方面需要的差异,准确地把握客户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分析满足客户差异需要的条件,根据企业现实和未来的内外状况,研究是否具有相应的实力,明确“本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一主题。如果是耐用消费品,应以产品差异和服务差异为主攻方向;如果是日用消费品、食品饮料则应以建立形象差异为重点。
差异化策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差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客户的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昨天的差异化会变成今天的一般化。例如人们以前对手表的选择,走时准确被视为第一标准,在石英技术应用之后,“准”已不成为问题,于是人们又把目光集中在款式上,如果手表生产企业再把走时准确作为追求的战略目标,显然是不宜的。其次,竞争对手也是在变化的,尤其是在价格、广告、售后服务、包装等方面,很容易被那些实施跟进策略的企业模仿。任何差异都不会永久保持,要想使本企业的差异化战略成为“长效药”,出路只有不断创新,用创新去适应客户需要的变化,用创新去摆脱对手的“跟进”。
差异化策略是一个系统。以上谈到的各种差异化策略只是在形容问题中的人为分类,在具体操作中,经营者不仅要根据行业内竞争态势、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类型实施相应的差异化策略,更有必要使差异化策略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实施。实施产品差异化,要为客户提供独具一格的产品,为对手所不能为,慧中而秀外;还应该从包装到产品的宣传都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客户中建立难以忘怀的形象。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差异化策略的实施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增加售后服务项目就要加大销售成本,加大宣传力度就要支出一大笔广告费用,但只要能够顺利达到预想的差异化效果,或者能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这种选择就是值得的。
实施差异化策略要加强营销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尤其需要注意客户的反馈。因为任何营销策略实施的成功与否,进行最终裁决的是作为上帝的客户,得不到客户的认可,再完美的策略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客户的反馈,才能准确地判定是采用保持、取消还是加速实施自己的营销策略。国内一些企业往往习惯于运用自己的销售渠道来收集信息,而不善于直接从客户那里获取信息,有的甚至宁愿挥金如土去漫无目标的作广告,也不愿意化小钱去从客户那里获取营销效果的反馈。
总之,差异化策略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后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是相互补充的完美组合,“鹤立鸡群”、“羊群里跑骆驼”是其追逐的目标,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是得到客户的认可。
差异化不是怪异化
差异化是提炼出来的,是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不是凭空想象的“怪异化”的东西,它来源于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刻洞察。差异化营销的本质是营销创新,是用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来运作市场。差异化营销是建立在充分研究竞争对手、细分目标市场的基础上的,需要我们对营销各个环节中的各种元素进行解构,并在此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差异化可以让快鱼吃掉慢鱼。中小企业不比大企业,营销环节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面对市场动态竞争,经常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虽然一心想在行业中做精、做强、做大,但又经常在急躁中犯下错误,杜绝不了短期行为,一再走上弯路。但是笔者认为,企业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快慢之分,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不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企业的大小与成功率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取决于高层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因为现在整个中国市场是一个产大于销的环境,会生产的人太多,会卖的人却太少,因此做好企业的关键是要赢得市场,而不是赢得工厂。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够要改变经营思路,在品牌战略、新产品策划、包装设计、卖场生动化设计、广告策划上下功夫,加上巧妙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就能在行业中成为一条快鱼,引领业界,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品牌。
新锐差异化策略
如果要把差异化具体分析一下,把这个原则可以分解成几种营销类型。首先是逆向营销。如国内几个糖果企业请的形象代言人都是女性,而“金冠”却请来了男星费翔做代言人,令人耳目一新;美国一个糖果产品的广告语第一句是:“少吃糖果!”第二句是“要吃就吃好糖。”第二个是微众营销,将来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不是大众市场,也不是小众市场,而是微众市场。中国的13亿人口中,城市人口约占3亿,3亿人中有千分之一是属于高收入人群,数量约在30万左右,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微众人群。第三是温柔营销。目前在国内,女性消费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企业们很大的策略失误,很大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的市场总监们大多是男性,女性市场总监并不多见。偏偏中国男人的温柔指数又不高,不太了解女人的“感觉”,所以才造成以男性为主的决策体系,主导了以男性思维为中心的市场,也失掉了女性市场的大半江山。针对女性消费者设计的商品,比如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饼干等,都适合导入温柔营销体系。目前国内的商品营销宣传大都存在“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缺点,汇源的“他”、“她”水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将饮料也分了性别。第四个是个性营销,充分 运用独特的营销手法。
要让这些营销手段取得好的效果,就应当深入剖析各个消费群体。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男孩要出去和朋友聚会,问他父亲他应该穿什么衣服,他父亲告诉他应当穿白色的那件。“好,我知道该穿那件了。”但是男孩并没有听从他父亲的建议,而是穿了黑色的衣服。这说明因为年龄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点是大相径庭的。
产品差异化,品牌差异化,渠道差异化,服务差异化,这许许多多的差异化是产品营销的一把利器!。

㈢ 营销的宏观定律是什么

你好,我在网上给你找了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也是学营销专业的,个人认为 其实这些定律都是理论,搞营销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打拼,真诚待客户,客户自然会回报你。

营销、细节、竞争:简练易记的100条管理定律营销、细节、竞争:简练易记的100条管理定律
人才: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人性化管理: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激励: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沟通:
松下幸之助:“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
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
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团队合作:
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
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
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
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
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
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决策: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发动机!
77.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78.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
79.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设限
80.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

竞争:
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
82.零和游戏原理: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
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
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细节:
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俱荣,一损易俱损
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营销:
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
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
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
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
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
98.布里特定理: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
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㈣ 欧美文化会对穆斯林带来一些什么影响

中国日本韩国复同属儒教文明制圈,但现在除了日本自汉唐以来一直继承下来以外,中国在满清时代因为华夏正统儒家文化被扭曲,中国开始野蛮化,后马哲化(西化),现在因为信仰崩溃又开始更彻底的野蛮化。韩国已经基督教化(西化)
很显然,中日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日韩本身是无文化的,他们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哺育成长的。很显然是欧美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一些,日韩没有资格影响中国。
但无论怎样,那些外在的东西,艺术啦、科技啦制度啦法律啦都是文化的文明成果,其生命力是脆弱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本是存在于该文化的语言和文字里的,只要该文化的文字和语言存在,该文化就不会消亡,没有民族可以脱离本国文化而存在。
恢复传统儒家文化及其信仰价值体系是救族救国的根本,否则中国必沦为蛮族

阅读全文

与穆斯林手表文化对企业的营销策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庆国庆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440
工作培训及管理方案 浏览:837
电子商务企业文化标语 浏览:159
忆童年电子商务 浏览:898
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优势 浏览:742
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方案 浏览:437
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88
市场营销与策划的论文题目 浏览:418
转行做微信营销简历怎么写 浏览:575
家具微信营销案例分析 浏览:402
化肥搞活动的促销方法 浏览:310
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报告手机 浏览:188
魔芋产品的促销方案 浏览:853
医院新进医务人员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97
艺术学院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23
泉州市极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4
电子商务实务41业习题答案 浏览:396
市场营销阶段测试试卷1答案 浏览:119
业务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浏览:330
教师义务能力培训方案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