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市场营销管理案例分析
一、库尔斯公司持有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该观念是典型的“以产定销”的观念,由于过于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的需求,最后导致经营困难或失败。
案例中库尔斯公司只生产一种品质啤酒,而且只有一家酿造厂生产这种啤酒,在竞争不大的情况下,它能够盈利。(在西部11个州,库尔斯啤酒的市场占有率达30%,在加州,1973年占有了41%的市场,比美国啤酒行业产量最大的安修斯一布希的18%还多。)但是当人们的需求发生变化,竞争加大的情况下,它就会经营困难。(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啤酒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978年,该公司利润下降到5.48亿美元,比利润最高的1976年减少近29%。)
二、顾客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啤酒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啤酒行业最热门的产品是凉爽型啤酒或低热量啤酒和高级名牌啤酒,这种啤酒的销售量几乎占到啤酒总销量的10%,而其中美国发展最快的米勒公司的啤酒占到30%,且还有上升趋势。)
三、保证产品长盛不衰的方法:
1、改变经营观念,坚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做到“随需而变”,才能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2、增加啤酒种类,满足多种需求,同时建立分厂,扩大市场份额。
3、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广告宣传。这一点可以利用福特总统到亨利•基辛格的赞赏打广告。
4、建立市场调研系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和竞争者动态。
2. 帮忙做一下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题
我记得大学好象不留作业吧
3. 美国米勒啤酒营销案 以什么为依托给自己定位
米勒公司根据对啤酒饮用程度的不同,将消费人群分为两类,轻度饮用者和重度饮用者。而且重度饮用者引用量是轻度饮用者的8倍。于是将消费目标人群从妇女及社会高收入者转向真正爱喝啤酒的下层人士:多数为蓝领阶层,爱好体育运动。
由于米勒公司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两个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生产两种不同的啤酒:"海雷夫"啤酒和"莱特"啤酒,并针对不同的啤酒,实行不同的营销组合方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属于差异营销策略。
3. 米勒公司所进行的目标定位:
米勒啤酒公司并没有放弃市场细分出来的另外一个群体——低热度啤酒市场。开发出一种叫莱特的低热度啤酒。对它还进行了恰当的包装: 高质量,男人气概。恰当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使莱特啤酒的销售额当年就达到了200 万箱。在整个20 世纪70 年代,米勒啤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80 年,米勒啤酒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21.1% ,成了市场的龙头老大。
通过市场细分,有利于发现市场营销机会,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米勒公司通过市场细分,发现低热度啤酒市场,并成功进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有利于集中企业资源,取得最佳营销效果;有利于制定和调整营销方案,扬长避短,增强企业应变能力。
中国totoro多多洛希望能够帮到您,祝你好运
4. STP理论的营销学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就是STP营销,它包括三要素: 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
目标市场(markettargeting)
市场定位(marketpositioning)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
市场细分的程序
调查阶段
分析阶段
细分阶段
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基础
地理细分:国家、地区、城市、农村、气候、地形
人口细分: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生命周期、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
心理细分: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
行为细分:时机、追求利益、使用者地位、产品使用率、忠诚程度、购买准备阶段、态度。
市场细分的基本原理与依据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本身可以细分
消费者异质需求的存在
企业在不同方面具备自身优势 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市场细分对企业的生产、营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比较具体,比较容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
可以根据自己经营思想、方针及生产技术和营销力量,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即目标市场。针对着较小的目标市场,便于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同时,在细分的市场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馈,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联想的产品细分策略,正是基于产品的明确区分,联想打破了传统的“一揽子”促销方案,围绕“锋行”“天骄”“家悦”三个品牌面向的不同用户群需求,推出不同的“细分”促销方案。选择“天骄”的用户,可优惠购买让数据随身移动的魔盘、可精彩打印数码照片的3110打印机、SOHO好伴侣的M700多功能机、以及让人尽享数码音乐的MP3;选择“锋行”的用户,可以优惠购买“数据特区”双启动魔盘、性格鲜明的打印机以及“新歌任我选”MP3播放器;钟情于“家悦”的用户,则可以优惠购买“电子小书包”魔盘、完成学习打印的打印机、名师导学的网校卡,以及成就电脑高手的XP电脑教程。
2、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满足程度、竞争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有利于本企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及时作出投产、移地销售决策或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编制新产品开拓计划,进行必要的产品技术储备,掌握产品更新换代的主动权,开拓新市场,以更好适应市场的需要。
3、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人力、物力、资金都是有限的。通过细分市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企业可以集中人、财、物及资源,去争取局部市场上的优势,然后再占领自己的目标市场。
4、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前面三个方面的作用都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可以面对自己的目标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可增加企业的收入;产品适销对路可以加速商品流转,加大生产批量,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细分程序可通过如下例子看出:一家航空公司对从未乘过飞机的人很感兴趣(细分标准是顾客的体验)。而从未乘过飞机的人又可以细分为害怕飞机的人,对乘飞机无所谓的人以及对乘飞机持肯定态度的人(细分标准是态度)。在持肯定态度的人中,又包括高收入有能力乘飞机的人(细分标准是态度)。
于是这家航空公司就把力量集中在开拓那些对乘飞机持肯定态度,只是还没有乘过飞机的高收入群体。可见,市场细分包括以下步骤:
选定产品市场范围。公司应明确自己在某行业中的产品市场范围,并以此作为制定市场开拓战略的依据。
列举潜在顾客的需求。可从地理、人口、心理等方面列出影响产品市场需求和顾客购买行为的各项变数。
分析潜在顾客的不同需求。公司应对不同的潜在顾客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所列出的需求变数进行评价,了解顾客的共同需求。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调查、分析、评估各细分市场,最终确定可进入的细分市场,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是通过对顾客需求差异予以定位,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产品的差异化必然导致生产成本和推销费用的相应增长,所以,企业必须在市场细分所得收益与市场细分所增成本之间做一权衡。由此,我们得出有效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可衡量性。指各个细分市场的购买力和规模能被衡量的程度。如果细分变数很难衡量的话,就无法界定市场。
可赢利性。指企业新选定的细分市场容量足以使企业获利。
可进入性。指所选定的细分市场必须与企业自身状况相匹配,企业有优势占领这一市场。可进入性具体表现在信息进入、产品进入和竞争进入。考虑市场的可进入性,实际上是研究其营销活动的可行性。
差异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 单一标准法 主导因素排列法
综合标准法
系列因素法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独特性和公司自身的目标,共有三种目标市场策略可供选择。
1、无差异市场营销
指公司只推出一种产品,或只用一套市场营销办法来招徕顾客。当公司断定各个细分市场之间很少差异时可考虑采用这种大量市场营销策略。
2、密集性市场营销
这是指公司将一切市场营销努力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有利的细分市场。
3、差异性市场营销
指公司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相应扩大某些产品的花色,式样和品种,或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和办法,以充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吸引各种不同的购买者,从而扩大各种产品的销售量。
优点:在产品设计或宣传推销上能有的放矢,分别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可增加产品的总销售量,同时可使公司在细分小市场上占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厨房,在消费者以上中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缺点:会增加各种费用,如增加产品改良成本,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储存费用。
案例:美国米勒公司营销案
在20世纪60年代末,米勒啤酒公司在美国啤酒业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仅为8%,与百威、蓝带等知名品牌相距甚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米勒公司决定采取积极进攻的市场战略。
他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若按使用率对啤酒市场进行细分,啤酒饮用者可细分为轻度饮用者和重度饮用者,而前者人数虽多,但饮用量却只有后者的1/8。
他们还发现,重度饮用者有着以下特征:多是蓝领阶层;每天看电视3个小时以上;爱好体育运动。米勒公司决定把目标市场定在重度使用者身上,并果断决定对米勒的“海雷夫”牌啤酒进行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从广告开始。他们首先在电视台特约了一个“米勒天地”的栏目,广告主题变成了“你有多少时间,我们就有多少啤酒”,以吸引那些“啤酒坛子”。广告画面中出现的尽是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船员们神情专注地在迷雾中驾驶轮船,年青人骑着摩托冲下陡坡,钻井工人奋力止住井喷等。
到了1978年,这个牌子的啤酒年销售达2000万箱,仅次于AB公司的百威啤酒,在美名列第二。
什么是市场细分的最好途径?
营销人员的目标是将一个市场的成员按照某种共同的特性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市场细分的方法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因为数据是现成的,调研人员采用了基于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市场细分方法。他们认为不同的人员,由于其年龄、职位、收入和教育的不同,消费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后来,调研人员增加了消费者的居住地、房屋拥有类型和家庭人口数等因素,形成了基于地理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市场细分方法。 后来,人们又发现基于人口统计学的方法做出的同一个市场细分下,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消费模式。于是调研人员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动机和态度,采用了基于行为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的一个形式是基于惠益的市场细分方法,划分的依据是消费者从产品中寻求的主要惠益。另一种形式是基于心理描述图的市场细分方法,划分依据是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特征。
有一种更新的成果是基于忠诚度的市场细分,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能
够更长时间和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的客户身上。总之,市场细分分析是一种对消费者思维的研究。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谁能够首先发现新的划分客户的依据,谁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企业怎样才能不断找到市场的利基?
利基存在于所有市场。营销人员需要研究市场上不同消费者对于产品属性、价格、渠道、送货时间等方面的各种要求。由此,购买者将被分成不同的群体,每一个群体会对某一方面的产品/服务/关系有特定的要求,每一个群体都可以成为一个利基,企业可以根据其特殊性提供服务。
比方说,一家建筑公司可以提供设计任何类型的大厦,或者选择专门设计某特定类型的大厦,像疗养院、医院、监狱或是大学生宿舍。即使选择疗养院时,公司还可以进一步选择高造价疗养院而不是低造价疗养院,更进一步地,它还可以只针对佛罗里达州开展业务,这样,这家公司确定如下的市场利基:为佛罗里达州设计高造价养老院,假定营销调研显示这个利基充分大和具有增长潜力。
如何利用互联网帮助企业进行市场细分?
互联网的确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市场细分。我对那些针对特定市场细分的网站印象尤其深刻,像针对新生儿母子的、老年人的、西班牙裔的等等,我预计未来还会有上百个服务于特定群体的网站,为客户提供信息、购物和互动机会。
网络销售商开始建立一种数据仓库,把客户的名字、前景以及其他很多信息输入其中,营销人员在数据仓库中进行数据挖掘以发现新的市场细分和利基。之后他们将特定的市场供给品提供给潜在客户,这是经典的市场细分。
5. 国外著名的啤酒品牌有什么
1、嘉士伯:丹麦啤酒。世界销量前列,知名度较高,在各地有工厂。但口味较大众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喜欢赞助足球赛,在广东有工厂。香港电影里的劳动人民比较爱喝。
2、喜力:荷兰啤酒,其老板是荷兰首富。口味较苦,广泛被知识分子所选择,从其广告 风格及据所赞助的网球赛便可品出其口味。强调孤身奋斗,是独身奋斗人士的首选。不知还记不记得卫星电视中文台所播的一个喜力的广告:黑白片,一名欧洲移民踏上美洲新大陆的第一件事,就象找到他的史弟,然后一起去啤酒馆喝喜力啤酒。
(5)美国米勒啤酒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这些营养成分人体容易吸收利用。
啤酒中的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易被消化吸收,在体内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往往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1L12°Bx 的啤酒,可产生3 344kJ 热量,相当于3~5 个鸡蛋或210g面包所产生热量。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 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6. 请问有谁知道世界前三大啤酒公司英博,安海斯.布希,南非啤酒公司的发展背景和营销策略
南非啤酒集团
公司发展背景:
总部设在约翰内斯堡的南非酿酒公司是世界著名酿酒厂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消除和苏联、东欧发生的巨变,并不只是政治上的分界线,它是一个销售更多啤酒的信号。随着西方国家对南非制裁的取消和新的市场的开放,SAB很快进入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东欧、拉美甚至中国的市场。
1895年,SAB创立于约翰内斯堡,主要为爱喝酒的金矿工人服务。SAB销售收入的47%是南非兰特(rand),在过去的12年内,兰特兑美元贬值了80%。在过去的两年,由于兰特贬值,SAB的年收入减少了20亿美元。SAB并购米勒,除了取得市场份额,还可以得到美元这种“硬通货”。另外,SAB还可以获得美国第二大啤酒销售网,为它在1999年购买的捷克啤酒品牌Pilsner Urguell提供增长空间。
营销策略及市场细分:
在一家又一家国际知名啤酒企业逐渐淡出中国市场之际,借助其商业合作伙伴华润独特的前台运作,排名世界第二的南非啤酒集团(SAB)几乎彻底改变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游戏规则,仅仅是借助二线市场和二线市场上的地方品牌,一个中国第二大啤酒酿造商的雏形已经显露———
早已染指中国市场
当售价8元的500毫升装金蓝剑啤酒在成都及四川许多地方出人意料地好卖时,南非啤酒集团(以下简称SAB)的投资专家们看到了在中国取得更大利润的曙光。
近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半遮半掩地被透露出————华润啤酒正在同国内一家巨型啤酒企业进行合资谈判。不论其结果如何,都足以令中国啤酒业格局乾坤翻转。负责这一谈判的正是持有华润啤酒49%股份的SAB。
知情人士透露,华润收购国内啤酒企业所有的谈判均由SAB操作,从1993年12月31日华润偶然地吃下东北雪花啤酒开始,华润负责经营管理,SAB负责投资与收购谈判和技术支持的原则就从来没有改变过。八年来,华润啤酒共在中国啤酒市场砸下40亿元资金,到目前其旗下拥有27家生产单位。作为华润啤酒的控股股东,华润创业持有华润啤酒51%的股权。
一直以来,华润啤酒在中国市场上都以一个不懂产业的外行资本方的面孔出现,可事实上,其背后有着国际啤酒巨头SAB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上个月,当SAB宣布,斥资46亿美元收购曾排名全球第三的米乐啤酒公司,并更名为南非米乐啤酒公司后,SAB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SAB还会再甘于以隐身人的角色出现么?
境外资本市场分析说,SAB从美国著名烟草与食品巨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手中接过米乐啤酒公司,意在美国市场,而不断追加在华润啤酒的投资,则是其控制中国市场的策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啤酒消费市场,而中国则有望在12个月内全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与消费国。一手抓住美国市场,一手捉牢中国市场,SAB从策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SAB试探中国市场始于1994年。正是在那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与消费国,并持续至今。如果说那时候SAB与华润一起收购雪花啤酒纯属偶然行为,那么今天它通过持股华润啤酒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二号巨头,显然是其坚定的长期投资策略的必然结果。
啤酒业唯一的外资赢家
SAB在中国绝对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洋啤酒,至今甚至没有几个消费者知道SAB最知名的啤酒品牌是什么,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扩张。当其它国际啤酒巨头纷纷丢牌退场之际,它仍然在中国啤酒这个巨大的牌桌前坚持着。
“SAB显然是中国最成功的外国啤酒企业,”约翰内斯堡证券基金饮料行业分析师艾兰·斯托姆说。在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众多外国啤酒企业蜂拥到中国销售自己的“国际品牌”,但不久它们发现自己只是迅速损失了大笔资金,于是纷纷卖掉啤酒厂或者在市场运作中败下阵来。英国的Bass,澳大利亚的Fosters,刚刚被SAB兼并的米乐,日本的朝日、麒麟等啤酒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都投资于中国,随后又卖出了企业。但是SAB持续扩张着,它的做法简单得仅仅是买进一些地方啤酒企业的股份。
买进地方强势品牌啤酒企业,这种独具一格的运作模式,正是SAB锐利的竞争优势之所在。买进当地酿酒厂,继而投资其生产设备技术并大力推广其原有优势品牌,而不是让他们改产SAB原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如大城堡、捷克人和PilsnerUrqueli。SAB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外电采访时说,SAB宁可让这些地方市场远离国际品牌云集的国际市场,“我们全神贯注于当地品牌,并集中精力于一些二线市场,远离被一些国有啤酒酿造企事业搞得竞争过度的市常”
SAB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那些早期投资中国啤酒的国际大佬们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让当时口袋里可自由支配的钱并不宽裕的中国人去买那些价格昂贵的国际名牌。
对华润增资1亿美元
SAB的中国策略是继续扩大投资。
去年12月,华润啤酒抢先在两家中国二线市场的领导品牌身上插上它在中国第26家和第27家啤酒企业的标记。它从法国达能亚洲公司手中收购了湖北省东西湖啤酒60%的股份,SAB没有透露收购价格,但是它说获得的全部资产价值7600万美元。同时它为拥有雪花啤酒85%的股权支付了560万美元。
SAB表示,它将从资本市场抽吸更多的资金投资中国。今年4月,它宣布一项向华润啤酒新增投资1亿美元的计划。SAB非洲和亚洲经理安德鲁·派克说,这些资金将用于这些在中国收购来的企业及其品牌建设。同时也在各地推一个叫雪片(snowflake)的显得很时尚的啤酒品牌。
SAB指称,其在中国的生意是有利润的,并表示在中国的投资正处于管理升级、市场整合阶段,而获得更多的收益的机会就在其中。SAB的管理策略是坚决不参与收购来的企业的日常管理,它说,“在非洲的经验告诉我们,与一个强有力的当地合作伙伴一起进入一个新市场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巨大的语音与文化差异,强调将日常管理分派给中国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管理工作由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的华润方面派员承担。与SAB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国BASS啤酒,由于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太僵,BASS的管理者在去自己的生产基地视察时不得不带上保镖。
用中国市场平衡全球份额
中国大陆啤酒消费者人均每年的啤酒饮用量仅18升,而全球平均达50升。SAB的分析师说,在中国要挣更多的钱,一个要素是将啤酒送到最大量的人群当中。“改善啤酒质量和销售网络是销售增长的关键,我们相信我们正在做到这一点。西部是一个未开发的潜在市场,东海岸和东北部地区是目前的主要供应和销售市常所以实际上,在每个省会城市,离我们预想的销量极限还有很高的空间。”
另一条生财之道是说服人们一年喝比18升更多的啤酒,而建立品牌正是通往此处之路,这也是为什么SAB现在开始要让雪片牌显得时尚的原因。不过,SAB渴望的品牌忠诚度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市场智慧。
SAB是在南非和伦敦两地的上市公司。南非本土的产量提供了SAB2000年度48%的利润,但是南非的货币在过去的12年中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74%,已经严重伤害到它的根本的利益了。更有甚者,非洲的爱滋病患者大幅增长,许多15岁到50岁的啤酒饮用者的家庭健康开支大幅增加而不得不缩减啤酒消费。在印度,SAB则陷于千变万化的规则的沼泽之中。伦敦的一位证券分析师说,这是SAB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投资中国的真正的原因,因为中国市场同SAB刚刚收购来的加盟者美国米乐公司一样,将帮助SAB去平衡在其它市场上失去的份额。
事实上,中国市场或许可以从根本上帮助SAB撑起在全球啤酒市场上豪赌的局面,SAB握住了一只强有力的中国之手。
7. 急用。。。米勒公司啤酒案例
营销管理案例-米勒啤酒公司。米勒决定把"海雷夫"献给那些"真正爱喝啤酒的人"。为了配合广告攻版势,米权勒又推出一种容量较小的瓶装"海雷夫",这种小瓶装啤酒正好盛满一杯,夏天顾客喝这种啤酒不用当心担心剩余的啤酒会变热。起初,许多啤酒商批评米勒公司"十分不谨慎地进入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市场",但米勒公司的成功堵住了他们的嘴巴,他们也匆匆忙忙地挤进这一市场,不过此时米勒公司已在这个细分市场上稳座第一把金交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