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美的的品牌营销策略是什么呢
要说美的则不得不提及空调
先引用两段资料吧
美的集团
美的与格力的真正区别是什么?知乎
这两段资料一则是美的集团从注册商标以后的发展历程,另一个是同样位于广东,同样空调起家的格力与苏宁间的对比。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美的公司1985年开始生产空调,在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期,空调没有自主生产,基本上全部依靠进口。1985可以说的上是中国空调的元年,因为海尔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分体式空调。在这之前,美的公司是做电风扇的。但是在85年之后,空调仍旧作为高端商品,无法进入千家万户的家中。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美的,格力,海信等公司进入空调市场,加之引入日本的产品线,包括收购一些公司,才使得公司空调业务越来越好,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大量的广告战略。
无论是08年变频空调,还是12年的一晚仅需一度电,到处都可以见到美的的领先地位
1993年成立电机公司和电饭煲公司
1998年成立芜湖制冷公司、工业设计公司,收购压缩机公司
1998年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
2001年新项目MDV、微波炉、饮水机、洗碗机、燃气具等相继投产
美的的定位在于它整个做的是一个家电行业的先驱者,而格力公司所做的却仅仅定位在一个空调之上。
可以这么说,美的公司所进入的行业基本上都处于蓝海市场,其产品的宽度也是其他几个公司望尘莫及的,尽管可以说美的技术上比不过格力,售后并不过海尔。但是美的就是依靠着自己灵敏的商业嗅觉打入一个又一个未被开发的市场,使得自己可以在家电领域分得一杯羹。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取决在第一次在空调领域的投入,以及后续其他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其实公司本身并没有特别多的定位或者是品牌战略,只能说那个年代本身人们的选择就不多。美的的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特色,大概这也是美的进入房地产和理财行业的原因吧,毕竟非互联网行业,都挺吃现金流的。
② 美的的营销观念是什么
美的一直站在用户角度,避免“自说自话”。坚持“用户至上,润物无声”的营销理念。
③ 美的的营销模式是什么样的
美的方面称,“为了顺应经济环境变化,美的正全面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和战略转型,过程涉及对企业组织模式及人员结构的调整。”对于老美的人来说,美的的变化他们已经见得多了,几乎是两月一小变、半年一大变。这种风格让它的规模迅速壮大,成为营业收入仅次于海尔的全国第二大家电集团,并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成立中国营销总部,将原来分散在冰箱、洗衣机、家用空调三大事业部中的营销体系整合。
以家用空调丰富的营销网络为基础,纳入冰箱、洗衣机的优质营销资源后,构建全新的营销架构。 最大看点:原创性的管理模式 据了解,美的白电产品一直采取以事业部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即分别由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事业部,负责各自产品的研发、采购、制造与销售。美的制冷家电则以这三大事业部为考核载体,这一管理模式在产品进入市场初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品牌层面看,美的屡创“挑战行业老大”奇迹的原因是,其选择进入的行业基本处于“一家独大”局面,竞争对手的数量很少,避开了竞争激烈的品类。这种做法与海尔进入竞争对手林立的彩电、PC、手机等品类的结局自然完全不同。根据艾•里斯先生提出的二元定律,任何一个品类最终会发展为两匹马的竞争,由两个品牌主导,这也说明美的的做法存在战略机会。
“美的空调,还是从销售分公司拿货;但美的冰箱、洗衣机,最近已改从代理商拿货了。”美的某地销售分公司的人员也坦承,今年“五一”后,美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业务,“已重新分开三线操作”。
④ 美的公司总体经营战略分析
找唐东方著:《战略对决》看看,里面美的的战略案例,介绍很详细,几万字。
⑤ 分析格力、美的、海尔空调4P营销策略的比较
按营销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广告轰炸效果不错,甚至于用想象数据欺骗消费者。专
2;套牢各个经销商,使其难以属脱身。
3;不惜代价抓工程形象, 大面积的工程机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给经销商留下更大的利润空间。
按质量要求都比不上海尔。
1:严抓质量关,以35无氟变频机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后体系给用户一个放心的服务。
3:减少广告费用,以便把销售价格降到最低,甚至于低到格力的销售价格持平。
⑥ 美容整形医院营销方案PPT
还不错还有 79bb.fun 。更好很难找,询各城市医生,最低价,排名,技术
⑦ 美的集团的SWOT案例分析
◎美的
营销有道抄,期待“放袭弃”
优势:1、优秀团队,营销高手。美的空调的营销团队是业内公认的营销高手,学习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体系建设好。2、上下一体化,配套能力强。美的是空调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既能做上游压缩机、电机,又做两器、整机的企业,纵深的产业链提供了强大的配套能力。
劣势:近几年,美的集团多元化发展,从家电进入汽车,同时兼并了华凌、荣事达等同类企业,扩张速度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剥弱了空调的竞争力,
威胁:小家电业务亏损,影响了投资者及商家信心;渠道资源不断流失,竞争对手不断发起挑战。
==========================
以上只是网上搜得资料而已,始终写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特别是学生。这些资料是给你的启发,你自己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求学阶段的判断最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要属于自己。你要掌握的不是案例,也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方法。
还有一点,商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全都是多选,很多情况下所有选择都无所谓对错,不同的选择配合不同的实施方法都是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