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药品营销策略有哪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广告营销进入了传统医药企业。
一些医药企业看到广告带来的巨大商机,为了谋取利益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价值,过度营销。在新媒体时代以前,人们只能通过广告、刊物获取信息。
传统广告具有单向性,以往企业通过狂轰滥炸式的广告,单方面的向观众“洗脑”式地传播产品,通过各种模糊、夸大产品价值,让观众迷信“神药”,从而获取巨大的利益。
但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冲击着各行各业,还沉浸在广告营销带来的高额利润中的传统医药行业或有意无意忽视了将会面临的危机。
新媒体时代,医药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模式,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过度营销策略在广告时代的无所不能,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新媒体,在双向信息传播中,话题可以具有争议性,但一定不能出现触及人们底线的漏洞,且随着广告法的完善,过度营销将纳入违法范围。
医药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莎普爱思事件的发酵暴露出了部分医药企业在巨额的利润下,已经失去了社会责任感。过度营销,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
医药关乎民生,首先企业应先具备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站稳脚跟。
医药企业的营销可以与较大营销力的事件或人物结合,通过树立“你关心健康,我们更关心你”的企业价值观,而不是口号式的“一切为了人类健康”。
㈡ 已经同质化的产品如何突破销售
摘自我的个人专著<中国营销50问 一、同质化不能全怪企业 中国有很多国情。人多是国情,落后是国情,重复投资是国情,市场秩序差是国情。看来产品同质化也是国情。 所以,面对同质化,我们还不能过多责怪那些企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企业是有它历史背景的。 二、同质中找差异 我相信,大家都不太同意。 其实,我们谈同质化的时候,只能看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诸如,我卖果汁,人家也卖,生产工艺都是一样的;我卖方便面,人家也卖,口味都是一样的;我卖铝合金,人家也卖,规格都是一样的;我卖饲料,人家也卖,品质都是一样的;等等。 你的产品可以跟别人一样,但包装可以不一样;你的包装规格可以跟别人一样,但包装的创意可以不一样;你的产品在很多方面跟别人一样,但你的价格可以不一样,促销活动也可以不一样等等。 如果这些细节,总是忽略不计,一说差异化,老是想起高新技术、出奇制胜之类的大投资、大手笔,可能永远都没有突破,就算你找到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厂房,那个时候可能黄瓜菜都凉了。 如果我们用赛车来比喻,赛车赛到关键时刻,胜利靠的是一点一滴的技巧,而绝不是车的性能差异,因为车都是同样的法拉利,甚至燃油都是同样的美孚。面对同质化的时代,要战胜对手,你也必须重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个微小的差异可以成就巨大的销售。 所以,面对同质化,企业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应该多想想有没有可突破的空间。 产品面临同质化的时候,人们第一想到的是降价。这有点像赛车,眼看别人追上来,第一反应是踩油门。但可惜的是,只踩油门不一定能夺冠。因为所有赛手都知道踩油门。 找到一个难以复制的概念很重要。你的产品可以在品质和配方上跟别人一模一样,但必须创造一个不同的概念出来。在品牌经营法则中有个叫“角色占领”法则,意思是你把一个概念占领了,别人就难以跟进,就算跟进,消费者也不买它的账。当年,纯净水市场可以说完全同质化,但乐百氏搞出一个“27层净化”,瞬间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从而成就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后来有人跟进,搞出“32层净化”,但消费者已经不认了。2、包装突破。 还有当年的蒙牛利乐枕也算比较成功。当时,超高温灭菌奶可以说是高度同质化,在品质和口味上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谁。但蒙牛把人人都忽略的外纸箱却作为噱头,调整纸箱规格,设计成像礼品盒似的小箱子,并设计提手。别小看这小小改动,当时非常占优势。因为,消费者买牛奶,一小袋一小袋买,麻烦;一大箱一大箱买,怕喝不完,也不好携带。这种小箱子,既不多,也携带方便,还可以当礼品赠送。真是提供了不少方便。现在几乎所有牛奶厂家都模仿这个做法。3、设计突破。 指的是人性化设计。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多少成本,就看你在不在意了。如果你的设计比别人更贴近人性,更符合人们的常规思路,就能形成优势。 高端婴儿奶粉市场,其实也非常同质化。配方、口味、速溶性等都没什么两样。甚至很多品牌的奶粉都是在同一个地方生产出来的。但美赞臣总是占主动。他们怎么做?细致到什么程度?我们拿它的小勺来说明。婴儿奶粉都随桶送勺,一般是5克为单位的。大概,婴儿每次用3勺,幼儿每次6-9勺的样子。美赞臣发现了这里的改善空间:妈妈们用这种小勺,感觉不方便,尤其孩子需要喝6-9勺奶粉时,一勺一勺往出舀,总是忘记舀了几勺。于是,他们把5克的小勺改为15克的大勺,形成了小小的差异化。看似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得到很多妈妈的高度认同,为其提升销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4、服务突破。 有时候,一个良好的服务就能够形成差异化,从而促进销售。像海尔的服务,是战略意义上的措施,长期坚持,就能够形成战略性差异化。但有些时候,搞出暂时的、战术性的服务措施,也可以提升销售。比如,有些车商开办会员驾校,只要从这里买车和想买车的人都可以申请为会员,这样就可以在他们驾校免费学车了。这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个很好的诱引。5、渠道突破。 这通常是大企业玩的游戏。就是把产品铺到大街小巷,在渠道的宽度和深度上都要超越对手。而且把陈列也做得好。如果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没有太多时间和标准,这很容易把你产品推荐为首选。比如当年的娃哈哈纯净水,玩概念确实玩不过乐百氏,当时也搞出很多创意,诸如“山美,人美,水更美”等,但与“27层净化”相比逊色很多,怎么办?就是在铺货和陈列上做的工夫比他们好。所以销售也毫不逊色。 我曾经见过娃哈哈的市场总监。他也承认在营销的规范化运作上也许不如乐百氏,但卖东西不比乐百氏差,甚至还要好。主要原因是把渠道和宣传做得好。6、促销突破。 促销是很多企业自以为拿手好戏。但往往漏洞百出。面对同质化时代,如果你的促销活动比别人更有特色,就可以促进销售。 关于促销活动,在后面专门用一节内容来详细介绍,暂一笔带过。7、宣传突破。 现在的麦当劳、肯德基,不管在哪儿,互相“咬”得很紧。你在这个地方开店,我也开;你开发这个产品,我也跟。几乎打得不可开交。所以,人们也分不清谁是谁,只要想吃快餐就进去。
㈢ 同质化环境下如何营销
品牌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融并通过营销手段来体现。在产品、价格、营销手段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就成为医药企业营销工作的中心。国内有些强势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品牌营销和文化营销。” 前些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同一个产品的生产企业达到几家、十几家,甚至几百家。与此同时,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生产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有的已经降到了企业难以承受的地步。在这种同质化的形势下,生产企业占领下游商业渠道及终端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那么,生产企业如何在同质化的环境中开展产品营销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进行营销创新。 观念创新 这里主要是指进行品牌营销和文化营销。麦当劳、可口可乐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一种快餐、一种饮料,它们蕴含并象征着一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美国文化。品牌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融并通过营销手段来体现。在产品、价格、营销手段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就成为医药企业营销工作的中心。国内有些强势企业开始着手品牌营销和文化营销,如三精制药、东阿阿胶、宛西制药等。 战略创新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其营销战略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因此,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营销战略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企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 一是坚持名牌战略。名牌战略是将高质量的产品与高强度的广告宣传相结合,致力于树立企业名牌产品的形象,从而使企业的无形资产迅速增值,带来巨大的名牌效益。企业创名牌,首先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作保证;其次要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甚至领导消费潮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名牌永葆青春;此外,要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二是组建营销联盟。营销联盟成员在营销管理中进行合作,谋求共同的战略营销目标。这种联盟是战略性的,所以笔者将其称为战略营销联盟。它集中了联盟各成员的优势,发挥出规模效应,可大大降低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医药生产企业与商业企业之间应树立起战略营销联盟的观念,尽快调整营销战略,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在这方面,国内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实行厂商一体化等。 三是以顾客为中心。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并体现于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和经营中,贯穿于企业的质量观念、服务观念、社会责任观念、人才观念等多种经营观念之中。比如修正药业提出“做放心药,做良心药”、宛西制药提出“药材好,药才好”等。企业实施这种战略,必须以新的质量观念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把重视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取得利润统一起来,使营销组织自觉地驾驭市场,适应并引导市场需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为顾客着想的氛围,形成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文化。 四是进行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医药企业应努力做好发现,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以便采取各种方式进入市场的空白领域。在国家提倡创新的环境下,医药企业要特别注意占领高科技领域和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在于培育富于创业精神、擅长创新经营的企业家,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等。同时,企业与科研院所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也不可或缺。 市场创新 在同质化的条件下,医药产品绝大多数表现为买方市场。作为医药企业应该把握消费趋势,根据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寻找商机,有针对性地开拓目标市场。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推出不同的产品。对城市高端市场,企业要强力推出自己的创新品种——新药,通过新药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相对的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而对广大农村市场,则以仿制药——普药为主,进行纵深开拓。 通路创新 医药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竞争越充分,企业利润就变得越薄,通路成本的控制就更显得举足轻重,而企业规模越大,通路的辐射力和控制力的要求就越高。对于规模较大、产品多样化发展且有相当影响力、处于相对成熟的企业来说,目前的通路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接面对终端。中间商协助产品推广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厂商冲突却越来越大,表现在中间商对厂家的通路反控制、截留零售商利润等。直接控制零售终端是厂家提高市场辐射力和控制力的关键所在。2.开展厂商合作。这种公司式的伙伴关系可以消除厂家和商家为追求各自利益时造成的各种冲突。由于优势互补,可以减少重复服务而增加经营利润。3.多种通路并用。尤其是在零售终端的覆盖方面,共享通路显得更为现实和可行。可是不少厂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很好地利用好通路终端。 整合创新 传统的营销以产品、价格、通路、促销为核心,而整合营销则是强调消费者、成本、方便、沟通。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双方建立起长久的一对一的关系营销,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取向,确定高水平的营销策略,树立品牌竞争优势,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的目标。医药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之间的营销和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同质化。因此,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有的企业对营销组织进行整合,建立一个以品牌、市场、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战略,实施整合营销与整合营销传播,并通过对媒体的整合来塑造和提升其品牌。 服务创新 作为医药企业,要以改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服务创新是指企业在服务中要转变观念,不断革新,让目标客户在享受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价值增值,提高他们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生产企业要占领通路和强势终端,必须在为他们带来良好利益的同时,为他们提供系列化的服务,以加牢双方的合作基础。
㈣ 医药企业销售策略有哪些
医药企业销售策略一、企业的差异化经营定位
这里首先要讲的还是定位的问题。蓝海处处都有,就看谁可以很好的细分出来。一旦有效的细分出这一块,那么企业通过先入为主的市场竞争形态,就可以很好的间隔后来企业,较好的享受蓝海的高收益。
其实这里说的企业差异化定位,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既有企业本身经营产品方面的特色化定位,也有企业操作渠道的特色化定位,还包括企业在服务、营销等各个方面的特色化定位。
既然这里的差异化定位谈到“特色”二字,企业就一定要用心的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企业一定要清楚自己长久以来在招商经营过程中优势的地方在哪里。是产品特色,拥有一批独家品种、新特药品种和医保品种呢?还是渠道操作特色,在临床、专科、炒作或者OTC药店等某一方面有自己拿的出手的渠道规模或把握,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实施差异化定位的首选,来指导企业经营。
医药企业销售策略二、产品特色化选择
对于无法自身实现产品生产,不具备市场主控的招商企业来讲,对于产品的依赖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企业采购人员在产品的选择上,都会下很大的功夫,希望可以找到那些诸如:独家、新特药、医保、竞品少的产品。可现实情况却是,这些品种作为医药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掌握的资源,本身相当稀缺。同时,现在厂家又在不断跳过传统商业,进行自建队伍开发终端,也大大降低了招商企业找到这类品种的几率。
那是不是找不到这类品种,招商企业就只能坐以待毙面临死亡啊?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进行产品选择,就是选择那些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然后根据渠道需求选择产品。例如,近两年发展迅速的专科医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以男科、妇科、泌尿、肝病、五官、肛肠等为主要定位的细分化医院,在相关药品的用量上是相当大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专科医院的用药情况来选择药品,实现药品的定向销售。
同时,在药品的选择上,一定不能落入同质化洪流,一定要讲求品种有特色。这个“特色”首先要体现在产品本身,可以不是独家、新特药,但是一定是竞品不多的品种,可以选择那些小厂家的品种,或者品种本身不错,但是厂家的主业不在这个产品销售身上的这种情况。同时,还必须要满足医药自然人对于盈利的要求,有利润空间。否则,产品疗效等因素再好,如果没有利润空间操作,照样不能引起这些以利润为第一追求的医药自然人的兴趣。
医药企业销售策略三、特色渠道挖掘
招商市场的渠道,排除我们常规了解的临床、炒作和药店外,目前在日益细分市场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渠道,也是我们可以很好挖掘和利用的。
1、 单体药店
指的是那些通过GSP认证的药店,这些药店在全国各地数量巨大。虽然单一药店的销量有限,但是如果操作得体,通过群体效应产生的销量将会相关可观。
2、 专科医院
就是以治疗某一种或一类疾病为主的医药,这两年在全国各地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而且用药量比较大,可以作为渠道发展的重要战场。
3、 大门诊
性质和专科医院差不多,主要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出现,作为当地医疗体系中基础的重要一环存在。本身也具有鲜明的定位,主要以某一疾病为主要治疗方向,用药量也十分可观。
此外招商企业在自己挖掘以上三类渠道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扩大自己的医药自然人的规模。这种寻找不是简单的做广告宣传让这些代理人找上门来,而是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寻找,由招商企业利用多方面资源来主动寻找。例如我们可以在各地的招标办寻找到大量的以临床渠道为主的医药自然人的信息。还可以在月初或者月末的时候在各地的挂靠型商业公司也可以找到一大批医药自然人,这些都需要我们来用心发现。
医药企业销售策略四、招商模式的特色整合
此外,对于现行的企业招商模式,也需要根据新形势下的竞争情况,进行一定的特色化整合。从而来满足目前形势下的市场要求,提升招商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
1、 行业品牌打造
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虽然显得有些过激,但是却很好的说明了品牌在行业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招商企业来讲,从最初的“一间屋子,几个人,几部电话打天下”的阶段,进入到现在品牌化时代。毕竟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市场博弈的微妙关系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形成行业的品牌认可,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是这种品牌的塑造,要区别于一般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牌,主要应该定位于以企业形象品牌和特色渠道品牌塑造。
2、 特色渠道打造
正由于大多数招商企业都是以生产厂家的产品代理为主,本身没有独有产品可以深度的挖掘和打造,所以更要将自身在特色细分渠道方面的优势展现出现。这种特色渠道可以在临床、可以在专科、也可以在炒作市场或者OTC药店。关键的是一定要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最大化展现,倾斜重点资源实现突破。
3、 宣传模式创新
对于产品的信息传递和企业形象传递来讲,宣传永远是招商企业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而传统的展会、平面报媒、互联网等,效果越来越差。要提升宣传效果,除了深度挖掘这些常用媒体的效用外,还必须创新型的发现其他有用的宣传模式或载体。例如,目前出现的直接针对医药自然人的创新媒体,通过直接针对这类特殊群体的邮寄发送,实现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提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在这些医药自然人聚集较多的地方(展会除外),无论是挂靠型商业公司、招标办或者药店,一些好的方式都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发现这些潜在的创新模式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