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坚果手机营销策略

坚果手机营销策略

发布时间:2021-02-25 09:36:29

Ⅰ 当年罗永浩创建锤子手机非常成功,为何他的情怀营销会失败

当年罗永浩创建锤子手机非常成功,他的情怀营销会失败是因为手机本来就是一个看性能的产品,而且手机的销售不单单的要去看销售的策略和方法,还有整个营销的系统。从上游到下游都决定着一个产品的售卖。

毕竟锤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走的是“个性化”的路线,罗永浩的情怀营养确实吸引了一大波人的注意力,但是他在产品性能上并没有给国内手机市场带来大的改变冲击,所以从大环境上看,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在逐渐的减小,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赚钱、盈利才是关键,所以他们也不会再为罗永浩的“情怀”买单。

无论是手机和情怀都是一种消耗品,对于锤子的粉丝们因为情怀购买了一次,但是随着每次的失望,也会放弃。情怀也是一种消耗品,比起艰难增值来说,消耗的速度是惊人的。

Ⅱ 为什么身边没人用锤子手机,罗永浩还说锤子销量

锤子手机在手机圈、科技圈、IT圈名号都很响,罗永浩的大名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为什么身边苹果、小米、魅族、华为很多,却很少能看到锤子手机呢?
小编总结为这几大原因。
一、名字
没错,锤子手机销量不佳,“锤子手机”这四个字难逃其责。
“锤子手机”本身给人一种土气、山寨之感,在四川、重庆、贵州一带的口语中,锤子根本就是个贬义词,比如“你搞锤子”,基本就是骂人的语气。
很多消费者也许看到图片感觉还不错,但一听名字,“锤子”?那还买锤子!
二、设计
罗永浩最初营销锤子手机时,大力宣扬其“工匠精神”,拍摄了一系列情怀满满的工作照。
对于这种情怀,大家还是认可的,锤子T1、T2的做工也的确没让大家失望,很扎实也很漂亮。
但是好景不长,老罗在产品销量不佳后,迅速向市场妥协,做出了2016年最山寨的M1、M1L:
正面极像iPhone,背面是魅族N年前的设计,这样的手机,就算买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不仅是设计,新产品的后背材质选用了塑料,也是一大败笔。
三、性价比
也有很多人不太在意手机颜值,只看中性能,但为什么还是没有选择锤子?
因为锤子手机的配置总是比其他厂家慢半拍。
老罗喜欢喷别人的做工,赞扬自己的细节,但是在配置上总是跟不上时代,每次都被小米、华为等完爆。
配置不如人家,价格还更高,谁还会问津?
四、系统
很多人对手机系统的第一印象就是桌面漂不漂亮,但锤子桌面压根和“漂亮”无关。
九宫格?对不起这是老人机吗?瞬间回到了诺基亚功能机时代有没有。
有人说锤子系统流畅、易用,问题是现在哪个系统不流畅不易用?
锤子系统很特立独行,但是注定了它只会是小众产品。
五、罗永浩
罗永浩本身的自媒体号召力非常强大,这也是他最初敢试水做手机的动力之一。
但他没有输在营销能力,而是营销策略
罗永浩的营销能力是很强的,这点大家有目共睹,最初对锤子手机的推广做得极为出彩,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眼球,可谓关注度满满。
但罗永浩无法管好自己的嘴,以前在自媒体喷习惯了,成立公司后,依然以一个老板的身份到处开炮,这无疑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靠嘴炮博取眼球,追究不是长久之计。
况且你到处开炮,自己的产品又没那么惊艳,不尴尬吗?
配置可以更新,设计可以完善,价格可以调整,但罗永浩本身的心态才是决定锤子手机前途的关键。
商业终究要面对现实,而不是情怀。

Ⅲ 罗永浩首创锤子手机,为什么熬不过初创期

因为罗永浩做手机的观念不同,他可谓是在国内唯一乎提升人们的交互体验,和系统优化体验的人。但是这么做又怎么会在现在的时代中取得成功呢,其实作为罗永浩,他当然愿意去提升一些硬件的水平,这样才能会被大众接受,但是由此看来硬件软件只能并存其一,毕竟价格方面还是需要控制成本。

说到投资这件事,其实锤子科技在此之前已经经过了不止一次的几乎破产,都是罗永浩靠自己的信念和口才,去拉到一个又一个的投资,可现在看来,已经因为他的信念是失败了这么多次,他也很难去再拉到新的赞助了,这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Ⅳ 关于锤子手机对未来的市场和竞争提出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自然界存在的这生存法则,源自达尔文进化论并成为该学说的核心。
生物(动、植物,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基因是遗传特征的基础,也是自然选择的单位,自然选择则是演化的主要机制。经过自然选择而能够称成功生存,称为“适应”;当一个物种中的不同族群因为自然选择而产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差异时,则称为“物种形成”;若是族群因为不受自然选择青睐而导致族群规模缩小进而消失,则称为“灭绝”。
同理,将此延伸到人民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去,我们将锤子手机比喻成动、植物,将市场比喻成竞争激烈的大自然或者环境。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资源有限,人力资源跟不上,管理水平不高,生产和营销工作不力,长期处于维持的困境当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与自身的定位和经营战略不无关系。正确地进行锤子手机定位和目标设定,生产出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辅以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锤子手机要取得成功,必须在经营目标、战略筹划和领导者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提高。
目标决定了努力的程度,不同的目标下锤子手机的经营思想和策略会有不同,面对竞争的韧性和选择也会不同。
战略筹划则是实现目标的步骤分解,是目标在现实市场中的具体化。但小锤子手机成败的决定因素往往在于领导者本身的素质,包括创业追求、经营思想和能力以及自我不断提升等方面。保持危机感和持续的事业冲动是推动领导者和锤子手机提升的原动力,同时避免过分乐观、自负或是松懈和精力的转移。
竞争就是淘汰,对小锤子手机尤其如此。动态的竞争环境和锤子手机发展,要求领导者不断提高经营思想和能力水平,滞后就意味着锤子手机混乱和危机的开始,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经验既可能成为竞争的助推器,也可能成为绊脚石。
其次,产品策略方面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和定位,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 小锤子手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市场推广上难以做大的投入,在竞争中的对抗能力也有先天的不足,这就要求小锤子手机在竞争的第一步——产品选项和市场定位上就打好基础,产品的竞争环境和技术先进性不能不做考虑。小锤子手机不仅要在销售推广上分析市场,更要在产品开发、成形前分析市场,以取得产品本身的先天优势,这样就可能大大减小日后推广的阻力,提高沟通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产品选项时可划定三个原则:
1.细分市场下的空缺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并且有极大的现实性和消费稳定性;
2.在该细分市场上,虽有同类产品但无领导性晶牌,即晶牌空缺,这样可大大降低进入成本,为迅速取得市场份额提供可能和便利:
3.技术含量要高,与同类产品对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适销对路的营销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它起始于消费者需求,也就是市场需求,满足于市场需求。“适销对路”这一概念应该时刻存在于经营者的脑海中,只有有了适销对路的产品,下面的工作才能展开。 没有产品质量作基础,营销工作是很被动的。

Ⅳ 为什么我说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注定会失败

营销在企业的位置高于产品,折射出企业功利心态强烈,总想挣快钱,总想产品一上市就赚个盆满钵满;对产品和技术不重视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制造”长期无法与国际品牌形成“对称型”竞争,不得不走低价路线。 7月20日,锤子科技官方微博写道:“过去的十来天,可能是锤子科技创立以来最艰难的十来天,我们的产能比计划中的最坏结果还要差。” 背景是,前不久锤子手机被曝出“屏幕边框碎裂、漏光、摄像头内有污迹、前置摄像头位置不正、实体按键塌陷或窜键、后盖前后厚度不一致”等诸多产品缺陷。媒体指向锤子产品缺陷,而锤子官微的回应却是产能不足。显然,牛嘴不对马尾的“老实交代”意在转移公众视线。 而此前,锤子手机以“全世界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自居。 令人哭笑不得的还有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称,锤子计划“将返厂的问题手机翻新后打折销售”,这意味着,消费者未来买到的打折锤子手机可能是翻新产品。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给出建议:老罗应该用当年砸西门子冰箱的那把锤子,把这一堆锤子手机统统砸掉。 事实上,早在5月份锤子手机上市之初,新华网等官媒即撰文批评锤子乃至小米,“除了拿来主义,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 锤子手机上市前,罗永浩显然认识到了产品的重要性,刻意向公众传递他“工匠精神”的形象——那个夕阳下孜孜不倦的工匠(实际是罗永浩本人)身影,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工匠精神”的本质,乃是产品至上,与空调大佬董明珠倡导的“工业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遗憾的是,老罗的“工匠精神”看起来更像一个秀场,本质上是老罗营销策略的另类表达。换言之,“工匠精神”是假,营销宣传是真,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款历时两年打造的产品,怎么会轻易曝露出如此之多的低级缺陷。 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两年里,“罗式营销”一刻也没有闲着,最有趣的是其2012年4月29日发布的一条微博,称“我们推出第一款机器后,你们的余生再也不用买手机了,我免费送到你再也不需要联系任何活着的人为止”。显然,老罗没有一门心思致力于他的第一款产品。 当然,现在得出“锤子已经失败”的结论为时尚早,但至少它的开头并不成功。依据“首因效应”的说法,锤子随后将不得不花巨大的精力、财力用于矫正人们对它的看法。 有人说老罗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情怀,这个说法当然浪漫。问题是,花3000块钱买一个情怀,比上网下载一部励志片更划算吗? 我这么不厌其烦地讲述罗永浩及其锤子手机的故事,意在说明一个至简的道理:企业经营产品第一,营销第二。 时至今日,中国大多数企业仍属于“营销主导”型企业,而非“技术主导”型企业。营销在企业的位置高于产品,折射出企业功利心态强烈,总想挣快钱,总想产品一上市就赚个盆满钵满;对产品和技术不重视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制造”长期无法与国际品牌形成“对称型”竞争,不得不走低价路线。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企业弥漫着营销崇拜心态,不怕产品不如人,就怕营销力度小。这种观念到了必须扔进太平洋的时候。一则中国消费者购买力已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看看豪华汽车、奢侈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即知。二则站在社会效益角度看,以低质、低价产品冲销量、上规模,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低端产品买时便宜,实际使用时能耗高、寿命短、消费者体验差。 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产品是本,营销是末,本末不可倒置。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国际企业思维,放弃低端竞争,转向精品战略,用好产品赢得市场而不是用低价格冲击市场;踏踏实实做产品,一心一意搞研发,不玩花架子,更不能把消费者当傻瓜。 无论什么时候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你的产品,而非你的广告或情怀,没有优秀的产品就不可能有预期的市场。如果这个道理都不能明白,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二是没有能力做好产品。罗永浩的问题,就在于他以为自己能改变这个规则。

阅读全文

与坚果手机营销策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园展销会营销方案 浏览:20
人像拍摄策划方案 浏览:632
2015年有关市场营销问题的通知 浏览:791
上海同显市场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浏览:306
外国旅游电子商务书籍 浏览:56
扫黑除恶工作业务培训方案 浏览:332
旅游局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520
针对市场研修培训方案 浏览:656
2015年颁奖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294
驾校培训部培训方案 浏览:259
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设施方案 浏览:503
装饰公司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934
宁波优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50
幼儿园小班中秋国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82
携程品牌营销组合 浏览:320
市场营销的工作总结 浏览:697
免费推广月执行方案 浏览:747
十月餐饮营销方案 浏览:435
旅游业网络营销论文 浏览:414
工会福利方案策划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