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出版物的营销手段大体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具体案例
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又被形象地称作“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对大众媒介的分析。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注意力是媒体的一种资源。它的特点是: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从众性、传递性。注意力经济通过眼球争夺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使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化为购买力,从而获得更大商业利益。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发注意力资源,提升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提高出版企业的实力,打胜“眼球争夺战”,是每个出版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出版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例如,消费者到当当网站购书的时候会看到网站为消费者定制的各种广告,如与消费者所购图书相类似的其他图书、消费者可能喜欢的图书、热卖的新书等。以此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种通过售卖注意力而吸引用户的广告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
4P理论
本文的出版物营销基于市场营销学中的经典理论——4P理论进行,即以产品(Pro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当一个营销活动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合理时,那么这个营销活动将取得成功,其营销目的将得以实现。在新的经济大背景与出版物市场环境下,4P理论依然适用于出版物的销售活动,但必须指出的是,随着经济大背景与出版物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4P理论的策略内容与实施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出版物营销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创意来与4P理论进行有机的融合。
眼球经济下出版物营销4P 理论之运用
Part.1
出版物营销的产品策略
01
创新选题策划
实行产品经理制,把出版物作为产品进行经营,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从敲定选题到制定相应的装帧设计、文案、定价等产品要素,乃至预测产品进入市场后的利润状况,打磨包装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跟进后期推广、销售的整个过程。随着出版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读者的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选题策划不再仅仅是出版的一个环节,而是对于整个出版流程的统筹规划。出版企业只有主动贴近市场,优化出版流程,加强对于各出版要素的控制,依据读者需求进行出版物的全面策划,才能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出版产品。这就要求产品经理统筹所有环节,对现有出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传达产品理念、强化流程执行,并对出版各个环节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跟踪监测,设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例如:磨铁图书是产品经理制度的首创者。磨铁在打造朱德庸所著《大家都有病》时,由产品经理负责的团队先敲定了编印发所有细节流程,然后对内容进行繁简互换、校对排版、封面制作,与印刷厂、油墨供应商、纸张供应商等商议确认,继而在图书印刷的同时,通过微博平台、视频制作、新书发布会等方式进行立体化营销,在短短2-5天之内完成了从仅有电子书稿到图书上市的全部过程。这本畅销书的成功是将出版物当成产品进行全流程市场化运作的大胆尝试。
02
创新出版内容
1、差异化策略:
即寻找细分市场,打破思维定式培养逆向思维,采取内容异质策略,避免出版内容同质化。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1月出版的《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就是一个通过逆向思维实现出版畅销的典型案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从小成绩不好,却最终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男孩于智博的成长经历。这本书的主人公在年轻时成绩并不优异,但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勤劳刻苦的学习,他在21岁时就在戴尔公司的重要部门任职,还曾是花旗银行的“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这本书通过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而非先天的聪明才智,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这样的观点和曾经风靡一时的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之类的励志书籍有很大不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成长模式与人们以往推崇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差异,这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2、内容精品策略:
精品策略也即提升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打造精品内容。虽然在当今的市场化潮流下,成功的营销策划和装帧设计对于出版物的畅销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出版物的畅销仍要以好的内容质量为前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公司的“理想国”品牌就是以富有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感染读者的典范。该品牌做每一本书都基于文化层面的考虑,虽然并非每一本书都是畅销书,但是每本书都力求达到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最大化。该品牌拥有蒋勋、舒国治、陈丹青、梁文道、白先勇、董桥等知名作者,意在通过一些在时代喧嚣中引人思考的好书,唤醒读者对于理想的热情。贝贝特始终坚持文化担当,以诸多高质量出版物塑造了独特文化品牌。
03
创新出版形式
创新出版形式,就是要通过别具一格的设计,更恰当地表现出版内容,更迅速地吸引读者眼球,更好地为出版内容服务。要通过创新出版形式,达到迅速传递内容信息、展示出版物艺术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最终促成读者购买,促进出版物的销售。
几米所著《世界别为我担心》的巧妙设计值得借鉴。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一个小男孩趴在一只被蒙上双眼、束缚了手脚的大灰兔上。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涵义,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被捆绑的手脚和被蒙蔽的双眼就像生活中的诸多无奈以及不可控的因素,对未知、对跌倒的恐惧导致我们有了诸多对生活、对外界、对自己、对他人的担心与质疑。封面上的绘画既贴切这本书的主题,又以明亮的颜色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同时,以橙色为基调、形式新颖的腰封也为这个充满创意的封面添加了更多新鲜的元素,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图书中能够迅速被读者发现。这本书以合适的装帧、丰富新颖的内容、鲜明的色彩刺激读者的感官,以其可感度和吸引力凝聚了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产生了新鲜感、亲切感和认同感,刺激了读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了该书的畅销。
⑵ 营销案例分析经典书籍
有几本书很符合你的要求:
《赢在中国》系列,包括很多实战案例和内大牌评委的精容彩点评。注意,是一个系列书籍。你到书店里很容易会找的到。
《品牌伐谋》作者记不清楚名字了,但是里面的实际案例都是之前人们比较熟悉的品牌,叙述平实到位,非常典型。
另外还可以考虑期刊:
《商学院》从最新的热点商业案例出发,直接,易懂。
《销售与市场》也不错,但是要看你是否有志于相关工作。
前两样儿书店里有,后两样卖报纸杂志的书摊上大多数都有,都是我看过的,觉得会比较适合你的要求。
⑶ 近年来最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案例
病毒式营销,号称是最省钱、省事的网络营销方式,病毒式营销(或称病毒性营销)神话般的效果被很多网站、博客津津乐道,然而,我们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也许正是病毒式营销的成功案例少,所以才演变成了神话。
网上有很多关于病毒式营销的理论、方法、规律、案例探讨(当然大多数都是转载的,就跟本文后半部分一样),用心收集一下,出一本专著都绰绰有余,但成功案例却鲜有出现,可见,病毒性营销缺的不是工具、方法、程序,缺少的是创意和执行。药夫子在网上还下载到一本病毒式营销的电子书,都是网上资料的简单汇编,没有什么新意,但这本身应该算是一个病毒了。虽然没有新意,但确实是在行动了。
下面是本人亲历的几个病毒式营销案例,这几个案例给我的记忆较深,投入也较多(也即自己也义不容辞地成为一名“病毒”传播者),所以记录一下:
其一、人品计算器,相信有很多人都用过这个flash小程序,算一算自己的人品,游戏很简单,把自己或者别人的名字输进去,点击计算就得出了一个分数,还有一个极搞笑的评语。这个游戏的关键点是当你输入一个人的名字时,出现的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于是释放出一种爆笑的能量。相信很多人在与朋友、家人一起计算人品时都会大笑一场。可惜的是这个天才的小游戏上面没有打上作者的名字,也没有公司的LOGO,也许只是某个flash爱好者一时兴起的练习之作吧。这个游戏传播有多广不知道,但在一天之内有五个朋友给我发这个小游戏,我也发给很多人,能量确实巨大。这个案例算不上成功的病毒式营销,因为除了传播游戏外,并没有附带其它的属性,比如游戏开发者的名字都没有出现。
其二、google邮箱。google发布邮箱时,药夫子正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也许这个邮箱对IT行业之外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我相信当时对于IT 行业内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记得google是采取了邀请的方式,那时为了得到一个邀请,到处问人家要。开通了邮箱以后才发现,原来也只是一个邮箱。现在想来,google邮箱吸引人,大约是很多人看上了google的品牌,另外,采用邀请这种方式,至少在初期代表了稀有,所以被一些人视为“专业”,现在,基本都没用过了。
其三、网络指数。网络指数和google邮箱一样,采用了邀请的方式。网络指数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对网络营销很有帮助,比google的趋势更细一些,可以看到关键词一天、一月、一季的平均搜索量,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药夫子是用 google邮箱的邀请跟别人换的网络指数的邀请。互换成功后,还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了一下。其实有帐号的网络指数和没有帐号的网络指数并没有太多的功能差异。
其四、某个中奖页面。通过QQ传播的。朋友通过QQ发给我一个链接,点击一看,是我中了上亿元大奖的专题页面,我的名字上了中奖的新闻,其次是我中奖了搞慈善活动做善事的报道……看了之后我心里那个激动啊,马上把好几个朋友的名字填上去,给他们发了过去。
下面几个案例,已经被很多网站、博客转载过N多次了,不过还是例举出来……
一、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在创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吸引了1200万注册用户,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增加15万用户的速度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网站创建的12个月内,Hotmail花费了很少的营销费用,还不到其竞争者的3%.Hotmailm得以爆炸式发展,就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病毒式营销的巨大效力。
二、ICQ1998年7月,在被AOL以3亿美元现金收购之前,ICQ属于以色列一家公司,当时已经拥有了1200万实时信息服务注册用户。ICQ的通信方法也类似于病毒性传播方式。通信双方都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然后,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告诉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请他们利用这种网上实时通信工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户的行列。ICQ是QQ的前身,QQ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取得成功。
三、亚马逊 Amazon同时采取会员制和病毒性营销两种方式来进行推广,有超过50万会员网站链接到Amazon网站,通过在会员网站点击链接到Amazon网站的 BANNER广告完成的网上购物,会员网站将获得一定佣金。Amazon采用的病毒性营销手段,是鼓励顾客送给朋友一本书作为礼物,当收货人收到礼物时,印刷在包装品上的宣传资料在为Amazon做广告。
四、Geocities Geocities为用户提供免费建立个人网站的服务,用户邀请朋友访问自己的网页,当有访问者来访时,Geocities的弹出广告会邀请访问者使用Geocities的服务。
五、eGroups eGroups 允许用户建立在线讨论组和工作组,通过邀请朋友或同事加入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其发展前410万用户的速度甚至比Hotmai还要快
六、万科松山湖会议内部资料外泄事件,绝对是一次成功的网络病毒式营销案例。传播的媒介是网络社区,传播的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行业影响力之深刻,发人深思。很多人的病毒式营销都是说在嘴上的,可是这次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用很老套但是非常熟稔的方式,实施了这样一个过程。
七、“开心网”,同样用的是朋友之间相互邀请的办法。
谈这样营销那样营销,总是绕不开病毒式营销这个方法,很多教科书里也都有提及,但为什么这个方法难以实施?或许,很多网络营销的高手已经操作的得心应手,只是秘而不宣罢了。就跟SEO一样,做出了成果,却不敢示人。
在进行病毒式营销操作时,我想,行动仍然是第一位的,人不可能随时有创意,但可以随时行动,不会每一个“病毒”都会有巨大的杀伤力,但你总共制造了多少个“病毒”?
药夫子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对某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做成了电子书,放在某个下载站。电子书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宣传网站,带了链接。至今,仍然有链接源源不断地从这本电子书带过来。这个流量也许不起眼,但如果你用一百本、一千本电子书来宣传网站,效果会如何?网络营销大家都在幻想着上面讲过的那些成功案例,巴不得一夜之间可以带来10万、100万的IP,然而,真正操作的人都明白,流量得一点一点地挣。
⑷ 关于淘宝开店,营销,推广,案例等相关的电子书,新人开店。特此求教,不甚感激。
找上家教你呗
⑸ 市场营销案例解析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市场营销案例解析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市场营销案例解析
作者:野门一派
第一节 一字千金
更新时间2008-4-21 19:39:10 字数:392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商业广告的一则记载,可惜当年广告的原文我们今天已经读不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商业广告到今天已经很发达了,可以说它是我们当代人最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广告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向来是以广告为载体的,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则好的广告文学笔者认为他不仅应该具备商业价值,还应该具备艺术性,也可以说它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式。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学形式,笔者认为他们还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广告文学的民间性依附性和实效性非常强,所以很多优秀的广告词会伴随广告而逐渐消亡。为此笔者特意列出一章以记录,也希望广大读者能给我提供更多优秀的作品。
2.2 国光印刷所广告
更新时间2008-4-21 19:40:12 字数:817
窃思学术兴盛,全凭印刷之传布,而印刷精良,复关于美术上之研究。本社有慨于我国印刷事业之无进步,无论木刻铅印,皆不及从前与国外之精美,虽由物力之艰,亦因乎人工之未至。故苟欲印一精工之品,非付诸东西各国代印不可,利权外溢,良可叹之也。本社有鉴于此,特勉自办一最精良……
⑹ 请问谁有写过关于电子书客户端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啊,给提供一份案例,谢谢,急急急急
这个要跟据实际情况来策划的呀,你如果是要模板的话可以网络一下大把的.
⑺ 求经典网络营销的书。谢谢!
说实话用处都不大,很多内容都过时了
⑻ 有一种app叫舍得,可以,买电子书可以听营销案例。
掌阅上也可以听书啊!力荐望采纳哈!
⑼ 求《项目型销售经典案例剖析》电子书
掌阅ireader上面可以找到《项目型销售经典案例剖析》这本电子书,但是还没有上架,您可以等一段时间,希望您能采纳~
⑽ 亚马逊kindle的品牌营销策略给我们带来哪些
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是简单的摇钱树,也是品牌发展的一次考验。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例,通过品牌营销策略,亚马逊新近发布的kindleoasis被诸多测评尖角,薄、轻、特别,价格更是几倍于主流产品。市场反馈如何呢?就像当年的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一样,革命性的技术升级已过,只有一些细节的提升,品牌营销策略很难让用户为几倍的价格买单。亚马逊本轮做法与当下国内火热的“硬件免费-服务收费”背道而驰。
事实上,电子书阅览器作为一种独特、时代跨越的产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那么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电子书品牌营销策略为什么没有竞争过纸质书呢?
电子书最初对纸书建立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当时,亚马逊出售的五大出版公司的电子书,都要补贴4-5美元,才能维持9.9美元/本的定价,从而获得价格优势。具体到我国的电子书品牌营销策略,市场对新书、热门品类图书的需求量明显高过其他,而大出版商的品牌营销策略明显没有把多少机会留给电子书市场,这就导致,电子书面试的滞后,在快节奏的今天会损失大量目标读者。
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据亚马逊中国在2015年数据显示,年度电子书下载量排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中西部地区省会积聚着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群:受过高等教育,但所处城市信息相对沿海要闭塞,特别是新书,而kindle的出现满足了长期压抑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