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推荐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
我觉得有不少书都比较适合我们大学生阅读,毕竟和初高中比起来,我们大学生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阅历。
当然,值得大学生看的远远不止这些,大学四年,是我们最应该汲取知识的四年,努力阅读书籍吧,给我们无限财富!
『贰』 作为推理小说,东野圭吾作品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他后来的作品基本是一种自我重复,一种复制的类型,同时他的作品对于人性的回挖掘又没有达到最深层,同答时他的文字也没有很强的创造力,如果把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松本清张看作推理小说的一流作家,只能说东野圭吾已经接近他们。而在文学上,他离像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这样的小说家还有一些距离。这只是目前东野圭吾作品的一个情况,未来也有可能他会写出真正经典化的作品,使得他成为一流小说家。
『叁』 东野圭吾的侦探小说大概是 什么风格的
风格就是不像推理
『肆』 有哪些好看的书籍推荐
1、《论语》
其中有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无论是用在人际关系交往交友,还是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优秀,甚至国家在奥运会开幕式致辞也是用的这句话,博大精深啊,值得看看。
《西点军校》也值得看,它可以锻炼我们自己的执行力和遇到挫折困境后精神意志里,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和困境等,这时自身的精神意志力能否经得住挫折的打击或考验就显得非常关键。能够重新振作的人肯定是强者。而且这个人拥有了超强的精神意志力。
『伍』 东野圭吾大陆版权
那只是营销手段而已,以中国盗版太多为借口提高分成,话说这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早就解除威胁了……
『陆』 东野圭吾信这本书的读后感
一点也不后悔在外文书店把它给买下来。“恶意”两个大字印在文库本的封面上,让人不得不盯着看。2天半看完,实在也算破了我读原版书的记录。
如 果说《容疑者X的献身》出彩的是主人公深刻的两面性:纯粹的情爱与极端的理智,那么《恶意》出彩的就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人性丑陋部分本身。“恶意”,在这本 小说里被描绘成没有什么理由的,或者理由微乎其微的,对某个对象怀有的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的初始是细微的,结束的时候却极为澎湃。
我 很遗憾自己没有早些时候读这本小说,说起来它1996年就出版了……可是那时的我即使读了恐怕也无法体会,即使体会恐怕也不会像今天这么深。如果早些读这 本小说或许可以对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采取一种较为坦然的态度,因为人的“恶意”就是如此没有理由。我也许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也不会觉得有那么多事情 无法理解——假如我是小说里的被害者的话,真是正宗的死了也不知道的典型了。日常生活中些许的误会也好,仇恨也好,和这本书里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所作所为 相比,恐怕真的算是萤火虫和月亮的区别了。
不能将推理小说的结局提前告诉,这是一个规矩,所以我不能够告诉大家这来龙去脉到底怎么回事。又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特殊性,以至于如果我说了一点,就必须说另外的一点,然后一点一点的,就成了一条线,而这一条线便是真相。
而 之所以会如此特殊,全在于这本小说特殊的形式:记录体。或者稍稍再进一步的说,《恶意》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由几个人的“日记”或者说“手记”这样 的东西组合成的文集。问题是,在我们读这些不同人的描述的同一个事件的时候,很容易轻信其中的任何一位,以至于读到1/3的时候就认为事件的真相已然被揭 露,可真的耐着性子读后面的2/3的话,才发现自己又被作者狠狠地耍了一回。另外,日记这种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而且是主观地描述客观事件。又因 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日记这种东西写的一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日记的欺骗度相反可能是最高的。而东野圭吾这次创造的天才探员加贺,就是一个能够体会到这一 点,从而在凶手设置的重重密云中始终保持一双不动慧眼的人。说到这里我真是汗颜,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也是绞尽脑汁地跟随着探案,最终发现自己真是阿大一 个,早就被骗的一塌糊涂,原因也不过就是把“I think it is...”当作“It is...”
此外,如同前面一篇《容疑者X 的献身》的读后感所提到的,东野擅长在不同的视角之间进行转换。不过这次他将第一视角的好处发挥到了极致,那就是披露最低限度的事实,让读者也逐渐戴上第 一人称的眼镜,从而身临其境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第一视角在创造爱情文学的时候可能极为适用,因为身临其境方能体现爱之深恨之切。可是第一视角在推理小说里 面却是个挑战,虽然作者拥有可以随心所欲写作,且披露最少情报的权力,但反过来说他也失去了让另外一个自己创造的人物参与欺骗的机会,也就是说,A做的事 情并没有B作证,所以单独写A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写B的时候就必须完全匹配前面A所做的。可是A和B没有同时出现过,那也就使匹配这件事情变得滞后,从 而更容易检验真伪。当然了,聪明到东野的地步事先肯定几条线都排好了,所以也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低级错误,不过问题是如何能让这单独穿行的一条条线最终交 汇成一个网,不仅合理而且令人意外,却是一个第一视角为主的作品最大的难题。有时这等于是让读者完全推翻前面读过的,不仅如此,还要对作者的深思熟虑脱帽 致敬。这个工作,可不是很容易的。
突然想到了William Faulkner一句名言:“Facts and truth really don't have much to do with each other.” (事实和真相通常完全不相干。)这句话恐怕是最好的解释这本小说出彩之处的话语了。这不仅表现在前面说的第一人称叙述的欺骗性上,还表现在这部小说的主题 ——“人性的恶意”。虽然东野在小说里用的案例是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但仅仅把主旨划到这个档次却有点低了。在我看来,作者选择这个载体的确很有可能是 出于对这个社会问题的关心,但是更多的也不过就是为了拉长横向长度,让人们对恶意可以存在如此之久感到不寒而栗而已。东野真正想说的,恐怕就是当被问及为 什么要虐待同学时,从当时还是中学教员的加贺班上的学生嘴里吐出的话:“ただ気に食わないから”(就是看那家伙不顺眼)——人的恶意,就是那种不知道为什 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潜伏在内心的无底深渊,或许可以用意志力加以封印,但只要时机成熟,便会如同脱缰猛兽般地爆发出来的——这样一个事实。我们 平时所看到的许多人从行为(facts)上来说可能都正常得很,可是深究他们的动机(truth),却发现十万八千。Facts叠加起来可能只是结果,而 truth叠加起来便是原因。所以我很佩服一度红得发紫的私募基金The Blackstone Group的创始人Schwarzman说的“I need to know what makes a person tick.”(我得知道人们做一件事的动机是什么),要想知道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绝不要以他平时的表现来看。这当然不是说人人都不可相信,可的确,容 易被相信的东西也大多会被证伪。
又是一篇啰嗦的文章,也并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看了我写的读后感去买这本书看。不过我觉得,我此时的动 机:),已经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有一本叫《恶意》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写的,很好看,这样一件事情。而是告诉大家说,如果想对人性,或者准确的说,人性的阴 暗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的话,恐怕这本小说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柒』 东野圭吾最畅销的小说是哪部
目前来说,东野圭吾的作品都很畅销。
上海书城外国文学排行榜TOP10中,东野圭吾的有《白夜行》、《放学后》以及《鸟人计划》
『捌』 推理小说家那么多,为什么书卖的最好的是东野圭吾
因为东野圭吾的很多作品不是单纯的推理小说,甚至完全和推理无关。
东野圭吾的小说会添加版很多社会派元权素甚至科幻元素。也就是他的小说受众面更广。
推理小说面向的市场是推理迷,而东野的很多小说面向的是整个市场,所以更加畅销。
『玖』 哪些作家推理小说风格和东野圭吾比较像
北村薰、岩井俊二。
1949年出生于埼玉县,原名宫本和男,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曾任职高中国语(日语)教师,1989年以没有杀人事件的本格推理短篇集《空中飞马》入选成为"鲇川哲也与十三个的谜"的第六部作品。1991年以同系列的《夜蝉》获得了第四十四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赏。1992年发表了这个系列的首部长篇作品《秋花》。1993年,辞退教师职务,成为专业作家,此后创作了"时与人的三部作" - 1995年的《Skip》、 1997年的《Turn》及2001年的《Reset》。2009年,北村熏以《鹭与雪》获得日本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
岩井俊二(Shunji Iwai、いわい しゅんじ),1963年1月24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导演、作家。1992年,岩井俊二大学毕业后,拍摄恐怖片《鬼汤》而出道。1994年,凭借电视短片《爱的捆绑》获得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1995年,岩井俊二执导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2001年,拍摄音乐犯罪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4年,岩井俊二执导个人首部喜剧片《花与爱丽丝》。2006年,担任爱情片《彩虹女神》的制片人。2009年,岩井俊二与娜塔莉·波特曼、姜文等12名导演联袂执导短片集《纽约,我爱你》。2011年,拍摄记录日本震后福岛实况的纪录片《3.11后的朋友们 剧场版》,该片入围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2015年,执导首部动画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该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