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裂变营销,三个要素有多么重要
裂变营销的关键要素:一共有三个。
一是文案——吸引眼球用的文案和成回交用的文案,要极尽夸张,极答尽诱惑力的词汇堆砌,把稀缺紧迫感、优惠、价值塑造、赠品强化、负风险保证等细节做到位。
二是图片——大量的客户见证,证明真实有效,证明奇货可居。
三是分解动作——清晰的告诉你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第四步怎么做。
Ⅱ 事件营销经典案例有哪些
事件营销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房地产事件营销近两年的最经典案例非《欢乐颂》莫属,一部电视剧把事件+影视营销的手段用到了极致。电视剧中欢乐颂的定位是中档小区:24小时有人值班,电梯故障能迅速营救安抚,房屋漏水尽快出面调解。在现实中,影射的是哪里呢?
以陆家嘴为圆心,以车程20分钟为半径进行寻找,发现这些小区基本都在内环以内,电梯公寓大部分为高档小区,这里的房价大概多少钱呢?
按照电视剧剧情描述,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3人虽然睡在3个房间,但是樊胜美的房间应该是客厅隔断做出的一个卧室,因此物业才认为3人是群租而不是合租。此前,上海曾对这种“1+N”(卧室+客厅隔断)的租房进行过整治,后来因上海房租太高而放宽了这样的租房条件,并默认了“1+N”模式的存在。因此,上述3人合租的房屋实际是2室2厅。以位于江宁路地铁站附近的“玉佛城”为例,其2室2厅的报价的挂牌价格为750万,租金价格8800元。
所以综上,一部欢乐颂,对上海的电梯式公寓进行了泛营销,是成功的。
Ⅲ 特别让你觉得惊叹的营销案例是什么
创意是更牛掰的营销,下面跟随先知品牌营销策划公司一起来看一看那些曾经令人惊叹的广告创意吧。
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是广告的龙头,好的广告你看一遍就能轻易记住。而那些粗暴简单的广告,往往需要密集的狂轰滥炸,你才会稍有印象。还有一种广告,是介于好创意与粗暴简单之间,那种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不装逼就傻逼的广告。
比如我曾经在地铁站看到的这则广告:
加粗加大的三字“你累吗”,让人瞬间联想到央视的千古一问“你幸福吗?”,不明就里的群众还以为央视记者又来走基层搞采访了。我在房价均价2万,坐个地铁跟打仗一样,吃个面条还不敢加个茶叶蛋的广州里,你还问我累吗?
还有下面一句文案“左手蜗居,右手奋斗”更让我无力吐槽。特么卖肾坑爹花了十几万首付,好不容易有了宽敞的房子,你还让我蜗居?文案你真的不是竞争对手弄来搞破坏的吗?你换个“安居”或“怡居”会shi?
所以说,自作聪明的广告总是在B字的十字路口走错了方向,没成NB倒成SB。
在此推荐先知品牌小编特别欣赏的一些创意广告,他们不需要文案,仅靠画面就能打动你。
1、百事:一切都是新鲜的……
点评:聚拢效果太好,把衣服都往上撑起来了。
Ⅳ 分析题:如何看待现象级为爆短视频背后的网红营销
夺取流量和关注度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人人都能迅速出名又迅速销声匿迹的时代。
最早的网红,要追溯到互联网的56k时代。在那个文字激扬的时代,网络红人们只要写得一手好文便能叱咤天下。而如今,当互联网已经进入宽频时代,走红不再仅凭一张脸或一支笔,想要成为网红?练就一身技能再来吧。
提起网红,无法绕过最近风头正盛的papi酱。大多数人对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的了解都源于她那些动辄被转载数万的吐槽小视频,和镜头前这个不惜自黑搏众人一笑的高颜值小机灵。借助变音器制造出的快语速和电音,句句都是梗,再时不时爆点小粗口,骂到观众的心坎上,让人无法不喜欢。在这个高速运行的社会,每个人都是顶着千斤压力在行走,在这种高压状态下,谁想看你故作姿态、滴水不漏的表演?有点小个性和小缺陷的网红们显然更得人心。
一开始,papi酱的卖点在于浮夸的表情和自带吐槽感的快语速。后来,她迎合社会热点,凭借善于自黑和黑他人的超强吐槽功力,时不时抖点小机灵,被戏称“贫穷又平胸”的papi酱一炮而红,从此跻身最成功的网红之列。在这些短视频中,她精准地抓住每一个热点:三姑六婆烦人的家长里短,女明星的惺惺作态,微信不够人性的功能,社会里的拜金和矫情。每一个话题,我们都曾或有或无地吐槽过,但能借助社交网络大范围的传播力,进行如此准确而戳人的吐槽,并且每一个话题都能戳中网友的痛点和槽点的,papi酱或许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了。
有人将新时代的网红直接同“low”画上等号,但在这个人们人人都“欲求不满”的时代,网红早已经不是由花瓶独占天下,一身是梗和具有过硬才华的人更多地往网红圈子聚拢,这种将刻薄腹黑功力转化成写段子赢共鸣的方式,或许真的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却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或许也真的有人从中得到正能量并开始新生活也说不定。
网红,只是许多人的多重身份之一。越来越多的网红选择抛弃网红的身份,例如今年金马奖的影后获得者,春夏。春夏成为演员之前,画风和其他平面模特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以网红身份为跳板成为专业演员,并一举夺下金马奖史上最年轻影后殊荣的能有几个?说到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为网红只是一个跳板,更重要的是,成为网红之要做的事。有人想开淘宝店,有人想励志做个段子手,也有人梦想拍电影。某直播平台的人气王Mc天佑,这个曾经获得2015年度最佳男MC,也被誉为快手第一红人,当然也具有实打实的人气和号召力。他的直播对于粉丝们来说有着传统明星无法带来的“参与感”,和粉丝们超强的互动性带来了彼此之间超强的黏度。作为主角参演个人首部院线电影《打狼》,这部带着网红属性的作品也成了我们观察网红出路的一个窗口。
真实的网红之路和流量争夺,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的多。现实世界的我们窥探着虚拟世界的他们,似乎想为自己找到压抑现实的出口,而当我们面对网红,无论是对着他们的作品会心一笑,还是不屑一顾,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只是各司其职。这个世界,有人严肃工作,也有人只想图一乐;有人想一心投入伟大建设,当然也有人,仅仅想找到一个能让人发笑和共鸣的出口。说到底,网红也只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群需求的产物:有人需要快乐,那我们就来制造笑料;我们觉得孤独,那我们就来制造共鸣。我们无法评判这份职业有意义与否,毕竟这种各取所需的生存方式,讨论它是对是错还不如笑一笑,刷新下一条微博。只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红,谁来成为他们的粉丝?
Ⅳ 那些成功的营销活动,为何策划得那么不食人间烟火
总结:
梁宁说:“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在消费升级的当下,用户体验至上,做活动也要围绕“场景”不断做新的尝试。只要你记住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在乎什么,契合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确定感,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感,带着他们一起嗨,他们就能记住你。在创意上“不食人间烟火”,在互动场景上“与民同乐”,唯有如此,你的活动才能成为有口皆碑的成功模式。
本文并没有涉及到用户调研、团队分工、活动准备、时间节点、预案、活动排期、现场管控、活动预算、等细节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十分重要,在做活动策划的时候,也必须全部考虑。
最后给你一份自检清单,在做活动时,不妨拿出来参考:
1、我为什么要策划这次活动。
2、我的目标用户是谁,我要给他什么样的确定感。
3、我的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4、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市场规模大不大。
5、目前有哪些活动是受欢迎的?我可以借势哪些流行。
6、我的活动要让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
7、我要利用哪些资源,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看点线面体,谁给我赋能。
8、我要为用户制造怎样的体验?在他们接触的那个触点上突破。
9、我的活动能否形成IP效应,一直持续,用户在某个时间点就会想起我。
10、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这次活动有创意,让用户喜欢,并主动参与。
11、我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举办这次活动效果才能最大化。
Ⅵ 为什么“内容营销”会成为营销界现象级词汇
一、品牌口碑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上
二、一切皆媒体 形式也是内容
三、品牌与销售的距离越来越近
Ⅶ 那些成功的营销活动,为何策划得不食人间烟火
睡音乐主题酒店(图一)
当你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是不是有点不解?做活动和不食人间烟火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看了网易云音乐和亚朵酒店一起打造的——睡音乐主题酒店(图一),美得让人不舍得离开的网红店(图二),顿时感叹“哇,不食人间烟火”。
网红店(图二)
不食人间烟火,即创造了一种美好的情景,勾起人想拥有和体验的欲望,这便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场景。
在这里,借用梁宁的场景定义,做一个知识点的普及。
场景:场和景。
“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去停留、消费,这个场景就是不存在的。景,是情景和互动。在这个空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有些商家活动做得很成功,打破边界,创造差异化,给用户一个全新的体验,我把它定义为超凡脱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也就是做对了场景。
有些商家做了活动,消费者无动于衷,效果差强人意,我把它定义为不合群,即被消费者孤立,也是“不食人间烟火”之意,场景的设计存在缺陷。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场景,小到公司内部的聚会、文娱、旅游、年会等活动,需要让每一个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和团结氛围,喜欢这个集体并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大到企业对外的公关、品宣、促销、推广等活动,更要吸引流量,达到人气、名气或财气爆表的目的,场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搭建场景之前,我们必须找到对的时间、地点、人物,提供对的产品/服务。
举例:在热闹的集市上,商贩把梳子卖给过路的男男女女,我们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事。而当商贩到庙里去,把梳子卖给和尚,我们觉得这是难以做到的事。原因在于,第一种场景下,我们觉得商贩是把梳子卖给了有头发的人,有头发就需要梳子,所以可以成交。第二种场景下,商贩把梳子卖给了没头发的人,没头发就不需要梳头,所以无法成交。
但是,第二种场景下,使用者和购买者是两类人,即和尚可以将梳子买下,放在庙里,供拜佛的人使用,梳理头发,显得对佛祖更加恭敬有礼。这就显得合情合理,场景设置让人赞叹“妙哉”。
说到这里,你应该对场景有了一些认识。接下来,我将以促销活动为例,以场景为核心,对如何做好促销活动,进行细分拆解。
做促销活动,一般有以下目的:
1、人气爆棚
2、销量爆棚
3、名气爆棚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策划促销活动之前:我们先要思考两个问题:
1、我的目标消费者是谁?
这个问题,简单而重要,从需求三角出发,在知道用户是谁、用户能力、用户缺乏感的情况下,你的活动才有存在的价值。
以大家最为熟悉的天猫双十一为例:2009年中下旬,时任某宝商城总裁的张勇和他的团队,为了做大淘宝商城的品牌,策划了一个嘉年华式的网上购物节,出于偶然地选择了“双十一”这个日子。选择11月,是因为它刚好处于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此时的天气刚好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但11月没有节日,只有被网友戏称为的“光棍节”的1111.11。于是张勇“一拍脑袋”:“那正好,光棍儿没事干就多买点东西吧。”看似偶然的故事,诞生了一个新的消费节点。
When:11月11日
Who:单身族
What:没事干网购买东西
Where:淘宝/天猫电商平台
Why:不能约会总能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在对的时间(光棍节)、对的地点(电商平台)、给消费者提供对的选择(各类消费品的打折大促),天猫各种噱头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别人约会去了,你就买买买吧;对自己好点,对女朋友好点,对身边的人好点,都快点来剁手吧。
2、这场促销活动在什么样的点线面上。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场小活动,要得到大回报几乎很难。这就需要你知道这场促销活动所在的位置。在企业当中,这场促销活动是在全年活动规划这条线上,在企业这个面上。
而当我们以另一个大的视角来看,可否这样,将你的促销活动放在渠道营销这条线上(多个渠道),放在互联网这个面上(线上线下结合),找到可以为你赋能的面。这种视角让你的促销活动,从一个点辐射到面,从简单的促销活动提升为品牌推广,资源整合,有了强大的活动效应。
以天猫联手热度IP《这就是街舞》为例:
近日,天猫超级品类日跨界联手热度IP《这就是街舞》,并联合多个帆布鞋舰长品牌:匡威、TOMS、levis、superga、Manish Arora等打造潮流品类日帆布鞋专场,邀请粉丝为晋级的人气选手挑选独一无二的耀眼战靴,时尚再升级,引爆帆布鞋品类的新潮流!本次活动一开场就吸引了无数粉丝潮人,首小时运动户外帆布鞋较日常爆发15.5倍,男女帆布鞋较日常爆发超6倍!日常客单同比增长了36%,打造了66个新爆款商品。
跨界携手热度IP,引领消费潮流
天猫超级品类日跨界携手热度IP,将《这就是街舞》热门综艺与品牌营销完美结合。整合线上线下传播,打造了热度活动——为街舞大咖,挑最强战靴。
多品牌O2O营销,线下“帆布鞋快闪店”引爆热点
匡威联手天猫超级品类日打造的“快闪店”邀请了众多玩酷潮人聚集上海新天地,复刻经典潮鞋,将古董与新款陈列结合。活动现场吸引了大批的匡威粉丝,氛围极其火热。
从天猫点线面的战略选择中,可以洞察到:
超级品类日本次促销活动,以帆布鞋为品类点,选了多个帆布舰长品牌形成一条线,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构成面,覆盖更多的流量,以热度IP《这就是街舞》为势能,活动不火都难。
大咖都会玩,而居多的商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势能,如何利用低成本,打造高收益的促销活动的呢?引用梁宁产品课的一句话:“从你做得到的点出发”。
1、找到用户的需求点
洞察用户的需求,找到可以满足他痛点、痒点、爽点的途径。
痛点:
当你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属于高端一类,用户平时需要花很大代价得到,那么他的痛点应该是对于高品质产品的低价需求。低频次的促销活动“折扣”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购买欲望。但是多则不宜,会降低品牌调性。
爽点:
提供时下用户最想要的某款产品,这款产品不一定是你的,但是可以作为促销赠品,送给用户。比如:当IPonex在新上市的时候,将其作为促销赠品,消费者会感到十分的欣喜。
痒点:
制造某种流行,升级消费体验,引领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心中的幻想。
比如:去年六月,“天猫618理想生活狂欢节”推出的不同产品系列,通过纯色背景及富有趣味的剪辑,为大家描绘出各种各样的理想生活。
2、给用户提供确定性;
短期:活动中的服务,超出用户预期
“用户不需要一台打印机,用户需要的是他墙上有一个洞”。为了让用户在这次活动中感到“值”,我的服务要如何展开,才能满足他。
第一种思路:给用户承诺的某件事,就是你要给他的确定性。
比如:在节日促销中,京东就以物流的快速优势在电商平台中胜出,这也是它给用户的确定性,在京东买东西,很快就能收到。
第二种思路:提供的服务都是附加值,做成一种口碑,无可替代。
比如:比如曾经,海尔空调在销售旺季的时候,可以从外外地调来安装工程师,满足消费者急待装空调,解决酷暑的炎热,而其他品牌大多数以为准备不足,错失了大好的销售机会。
长期:形成活动IP,用户记住你
IP营销应该是促销活动的理想形式了。2017年七夕节,呷哺在两微平台上公布其与轻松小熊的 CP 关系。并通过挖掘易烊千玺的轻松小熊情结,制造话题,将关注热度从七夕延伸到开学季。线下门店推出轻松小熊定制萌盘换购活动,轻松小熊人偶与食客合影、熊抱,总之是各种互动。最后通过有奖晒照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合力引流。
3、极致的用户体验
感知层:广告传递的信息画面、活动场景视觉效果、用户的哪个感官能被刺激。角色层:哪一类消费者、消费能力如何、他们在乎什么。资源架构层:内部哪些资源能够被调动;外部哪些资源可以赋能。能力圈层: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存在感:我为什么要做这场活动,它的价值是什么?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层层深入,越往里,越接近活动的本质。做活动通常考虑的是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而很少关注,我为什么要做这场活动,它能给我的用户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价值?
举例:上京东购买礼物,圣诞老人亲自送上圣诞礼物,这次京东红与圣诞节完美结合在一起,京东不仅帮中国的圣诞节制造了浪漫的气氛,还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惊喜??不少好友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了和圣诞老人的合影,京东与用户一起打造了一次全民互动的节日营销。
这个活动,可以分析到,京东在用户体验层五个方面做得努力。
感知层:打扮成圣诞老人的快递员送礼物,感觉眼前一亮,好惊喜。角色层:需要在圣诞节给他人送礼物的人。资源架构层:自己本有的资源,快递员。能力圈层:为了让用户尽快拿到礼物,发挥快递的优势。存在感:为了让大家能开心地度过圣诞节。
为了给客户制造极致的体验,就需要理解用户情绪,画用户体验地图。
1、用户角色:给小朋友、好朋友、亲人送礼物的人
2、用户的目标和预期:买到一份让自己和他人都喜欢的礼物
3、服务触点:京东电商平台上下单,线下收货,用户在线上可以听到京东发布圣诞神曲《京东buy》。
4、用户使用路径:收礼物----拍照----发朋友圈分享
5、用户情绪曲线:期待礼物的到来----圣诞老人送礼十分惊喜-----拿到礼物十分开心---与圣诞老人合照----觉得很好玩发朋友圈———获得朋友圈点赞和评论。
在上面的用户体验中,京东抓住用户开心过圣诞节的情绪,在服务触点和用户使用路径上,花了心思,果然引起了全民玩坏圣诞老人,京东再造现象级营销。
4、有创意,玩不一样
造节的活动促销越来越多,但是能够让大家记住的却为数不多。让人记住,首先得有个“好名字”。所以促销活动的创意之首,就是促销主题要有新鲜感,可记忆,可传播性。
比如:“正妆蝴蝶节”,“超强奶爸节”——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节日,但这两个名字一定还是会让很多人感到新鲜。
5、带着用户一起嗨
首先,参与门槛要低,互动要从受众/消费者端出发,参与门槛要低。
其次,好玩约等于传播力,微信朋友圈熟人社交导致的结果是互动营销内容是关键,好玩的才能有自发传播。
比如:“超迷你超可爱”心相印湿巾新品推广的创意营销
瞄准年轻及表演属性极为强烈的短视频平台"美拍",邀请10名美拍网红翻跳超迷你舞蹈,并分别量身定制10个拍摄脚本,花式植入产品。大量网友陆续加入超迷你舞翻跳大军,在个人美拍或微博上发布自己的翻跳视频,形成自发型二次传播。
喜茶愚人节的促销活动,是不是看上去很“黄”,的确有喜感。这么可爱的气球,好想扎破看看,里面是啥好东西,那就扎吧,说不定扎出个大礼包。
总结:
梁宁说:“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在消费升级的当下,用户体验至上,做活动也要围绕“场景”不断做新的尝试。只要你记住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在乎什么,契合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确定感,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感,带着他们一起嗨,他们就能记住你。在创意上“不食人间烟火”,在互动场景上“与民同乐”,唯有如此,你的活动才能成为有口皆碑的成功模式。
本文并没有涉及到用户调研、团队分工、活动准备、时间节点、预案、活动排期、现场管控、活动预算、等细节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十分重要,在做活动策划的时候,也必须全部考虑。
最后给你一份自检清单,在做活动时,不妨拿出来参考:
1、我为什么要策划这次活动。2、我的目标用户是谁,我要给他什么样的确定感。3、我的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4、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市场规模大不大。5、目前有哪些活动是受欢迎的?我可以借势哪些流行。6、我的活动要让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7、我要利用哪些资源,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看点线面体,谁给我赋能。8、我要为用户制造怎样的体验?在他们接触的那个触点上突破。9、我的活动能否形成IP效应,一直持续,用户在某个时间点就会想起我。10、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这次活动有创意,让用户喜欢,并主动参与。11、我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举办这次活动效果才能最大化。
本文由@营销航班(ID:YXHB18)原创发布于市场部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提升企业的品牌力量和销售力量?2018年5月25-26日(周五、六),市场部网首席知识官顾婷婷将给大家带来《企业级新媒体高管实战营》公开课。扫描海报二维码立即参与哦!
Ⅷ OPPO 的营销,为什么能爆
表面上,OPPO的营销无外乎明星、综艺等娱乐手段,其实它真正在做的,是寻求与用户的有效沟通。令用户与之产生共鸣。
一、三招打造现象级营销
OPPO营销的属性让它获得了更多的流量以及曝光机会。毕竟,占据互联网主流的,是年轻人,而他们正是OPPO所定位的消费者群体。
为了吸引年轻人,OPPO的营销大体上兵分三路。
1. 强大的明星家族
OPPO的营销重新定义了“代言人”这个概念:请多位当红明星,组成OPPO明星家族。无一例外,都是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胡明星。这种做法,在手机行业内来说还属首次。
二、OPPO的营销,把这点做到了极致
OPPO的营销简单、专注,而且高效,因为它只做用户乐于见到的营销。OPPO手机的消费者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它的营销也就紧紧围绕着年轻人的喜好展开。
OPPO需要的不仅是明星,而且是受年轻人喜爱的当红明星。
当明星传播品牌优质内容时,很容易被引发粉丝共鸣、转发,令明星和品牌都获得了积极且有效的曝光。这种模式,也使得OPPO的品牌形象愈加丰满、亲切,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三、因此,营销是企业的必修课
对于OPPO的营销,有些人不以为然。
但是,这不妨碍它做出一次次高效的营销。
OPPO的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了解自己也了解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它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做营销,知道营销该往何处去,才能保持专注,持续与用户做有效沟通。了解自己,也是一种强大和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