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销思维对你所从事的销售工作有什么启发和
营销思维中的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对不管是销售还是其他工作都有很大启发作用
2. 营销中的4C观念是什么,及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启示
营销中的来4C指的是成本(cost)、自便利(convenient)、顾客(costomer)、沟通(communication)。社会的转型,由传统的产品营销转向目前的顾客营销,即4P——4C的转变,营销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需求,即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但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4C理论仍是存在不足,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销售拉动的一种体制,但忽视了市场本身就存在的竞争导向,在这种情况下4R营销理论就开始诞生了,即社会营销。对企业的营销启示可以分为利弊两端来分析,这个LZ自己分析应该没问题吧
3.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阐述你学习市场营销的收获和启示。
我说,营销不容易,直销更不容易,创业最难。
做兼职发个传单,打个客户就不容易,有时候人间就不要你的单页。
做话务员,屡屡被挂断。
所以我说,做销售就三点:
1、坚持
2、死皮不要脸
3、坚持死皮不要脸
下面是网友的看法。
营销是门很深的学问,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营销目标,操作都不一样的,当然营销心得肯定也不一样(这也算是种心得了)。真正的感想和心得必定要有实践操作才能有感而发,如果你们老师单单讲讲市场营销就叫你们写心得,难免有点勉强。。。以下的你可以参考下 市场营销是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
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
1.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2.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 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企业应通过开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
3.分析环境,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和开发产品,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和提供服务以及它们间的协调配合,进行最佳组合, 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组合中有四个可以人为控制的基本变数,即产品、价格、(销售)地点和促销方法。由于这四个变数的英文均以字母“P”开头,所以又叫“4Ps”。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要做的就是密切注视不可控制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恰当地组合“4Ps”,千方百计使企业可控制的变数(4Ps)与外部环境中不可控制的变数迅速相适应,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否成功、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4.实现企业目标是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环境,不同的企业也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里的阶段亦不同,因此,企业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利润、产值、产量、销售额、市场份额、生产增长率、社会责任等均可能成为企业的目标,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目标,都必须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完成交换,与顾客达成交易方能实现。
4. 市场营销给生活与学习带来哪些改变与启发
市场营销,概括地讲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生存和发展而处理以市场为中心的各种外部关系,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的微观经济活动过程。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产品产量剧增,花色品种日新月异;社会消费力也有了较大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不断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需矛盾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增强,营销环境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从总体上进行规划,不能在产品生产之后,而是要在生产之前就考虑市场问题,要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组织营销活动;企业不能单纯追求利润,而要确立包括社会责任在内的多元化目标;企业原来仅突出市场营销业务的现场组织的做法也必须转变,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营销管理决策方面来;市场营销不再仅仅是产品推销问题,而应该包括企业与市场以及整个营销环境保持衔接关系的整体性经营活动,其中不仅仅是一系列的业务性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系列的管理性活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原有的以产品生产出来后的推销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至此,市场营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和发展时期。
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对近百年来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高,它所概括的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思路和许多具体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强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因此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社会或者说对市场经济而言,市场营销有利于社会(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使资源利用效益得到提到;客观增强了市场主体即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之间促进企业努力优化发展,优胜劣汰;使市场整体结构得到改善;
二、对社会个人的影响,则的多方面的。首先、其增加了一些具有“知本”人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又使一部分在新经济形势下缺少专业知识的人失业,间接迫使其提升自身的价值,即由简单劳动向专业劳动发展;由于竞争,实际增加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主要从产品质量的提高,价值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体现。
——归结而言,市场营销的出现,意味着市场由卖方市场,过度到买方市场,即以消费者为重心的市场机制。
5. 学习市场营销后对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帮助,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对学习和工作的帮助:
在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完成自我定位、为自己设计规划4P营销组合、建立竞争优势等的过程。要与自我推销相区分,自我营销发生在自我培训过程中,而非仅仅凭借销售技巧将自己推销出去。正如“营销就是让销售成为多余”,营销的目标就是塑造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有独特的社会需求的自己。
启示:
市场营销一些理论和策略不仅仅在市场领域适用,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可以借鉴的。自我营销这个概念才兴起不久,但是现在逐渐得到广大团体个人的关注,简单的说,自我营销对于团体和个人是有一定重要性的,会给团体和个人带来附加价值,例如自我营销有助于提高魅力问题。
尤其对于个体而言,涉及的如何提高个人魅力问题在实际人际交往和工作中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共识,作为一个团体或者个人,在成功推销产品或服务之前,一定要确保成功的推销自己。
(5)对营销活动有什么启发扩展阅读:
营销意义
1、营销对于个人而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个人魅力及吸引力;可以帮助主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销售顾客网络。
2、营销作为一种成功推销的策略,可以帮助主体成功展开推销活动,有利于诸如为接近做准备而开展的一系列推销过程的实施。自我营销有益于影响他人的行为,帮助自我营销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实现一定的目的。
6. 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启示
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对于某个产品而言,就是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全过程,也就是既包括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采集、加工等生产过程,也包括产品贮存、运输等流通过程,还包括产品的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或处置等废弃回到自然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的生命周期。
(二)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较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评价与产品、工艺或行动相关的环境负荷的客观过程,它通过识别和量化能源与材料使用和环境排放,评价这些能源与材料使用和环境排放的影响,并评估和实施影响环境改善的机会。该评价涉及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提取和加工,生产、运输和分配,使用、再使用和维护,再循环以及最终处置(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
生命周期评价是评价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产品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再使用和产品维护,直至再循环和最终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的工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
上述的定义都是围绕着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评价而作出的。这与该思想在环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很大关系。从更大范围来看,该定义还有些狭窄,为了让更多的领域接受这个概念,其内涵应该进一步扩大。
著者将其定义为:生命周期评价就是对某物从产生到消亡以及消亡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全过程的评价。
(三)、生命周期评价演变历程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冲击,美国和英国相继开展了能源利用的深入研究,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值得说明的是,生命周期评价后来在生态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尿布事件”在美国某州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尿布事件”就是禁止和重新使用一次性尿布引发的事件。在期出,由于一次性尿布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垃圾,填埋处理这些垃圾需要大量的土地,压力很大,于是议会颁布法律禁止使用一次性尿布而改用多次性尿布,由于多次性尿布的洗涤,增加了水资源和洗涤剂消耗量,不仅加剧了该州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加大了水资源污染,该州运用生命周期的思想对使用还是禁止一次性尿布进行了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使用一次性尿布更加合理,一次性尿布得以恢复使用。“尿布事件”是生命周期评价比较典型的例子之一,影响较大。
综观生命周期评价历程,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该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装废气物问题上,如美国中西部研究所(midwestre-searchinstitute,简称mri)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研究,该研究试图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置,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研究,揭开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序幕。
(2) 探索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引起重视,一些学者、科研机构和政府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工作。在此阶段,研究的焦点是能源问题和固体废气物方面。,欧洲、美国一些研究和咨询机构依据相关的思想,探索了有关废物管理的方法,研究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等潜在影响,推动了lca向前发展。
(3) 发展成熟阶段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的环境意识普遍高涨,生命周期评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遇。1990年8月,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举办首期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成立了lca顾问组,负责lca方法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从1990年开始,setac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多期有关lca的研讨班,发表了一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献,对lca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应用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制定了一些促进lca的政策和法规,如“生态标志计划”、“生态管理与审计法规”、“包装及包装废物管理准则”等,大量的案例开始涌现,如日本已完成数十种产品的lca。1993年出版的《lca原始资料》,是当时最全面的lca活动综述报告。
欧洲生命评价开发促进会促进会(spold)是一个工业协会,对生命周期评价也开展了系列工作,近年来致力于维护和开发spold格式、供清单分析和spold数据网使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走向lca的全球使用”研讨会,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更多地使用lca,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会议提出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lca的建议和在教育、交流、公共政策、科学研究和方法学开发等方面的行动计划。
国际标准化组织1993年6月成立了负责环境管理的技术委员会tc207,负责制订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继1997年发布了第一个生命周期评价国际标准iso14040《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后,先后发布了iso14041《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生命周期清单分析》、iso14042《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iso14043《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iso/tr14047《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2应用示例》和iso/tr14049《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1应用示例》。
7. 认知反应模式对市场营销的启示有哪些
认知反应模式最早是由认知心理学家格林瓦尔德(Greenwald)于1968年提出来。后来经过怀特(Wright)和佩蒂(Petty)、卡西奥波(Cacioppo)加以发展完善。该模式的提倡者认为,在与广告的接触过程中,受众积极主动地卷入信息加工过程之中,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态度对广告信息加以分析评价。认知反应就是发生于传播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的积极思考过程或活动。一般说来,认知反应会影响最终的态度改变,甚至成为态度改变的基础。认知反应模式的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即广告接触导致认知反应,认知反应影响态度改变。
受众在广告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反应可分为两大类,即反对意见(简称CA)和支持意见(简称SA)。它们可以用受众的口头报告来测量,实质内容包括:
同意或不同意广告的逻辑推理或内容。例如受众可能会认为“××咖啡不可能是100%的纯咖啡豆精制而成”。 赞同或怀疑广告的结论。如对有些保健品广告宣称能使人更年轻,消费者可能表示赞同,也可能表示怀疑。 相信或怀疑广告的情境。如有的受众看了三维动画广告之后可能会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相信或怀疑广告的信息来源。如对名人推荐的产品,有人会认为“一定是企业给她很多钱让她说这话的”,有人则深信不疑。 认知反应模式预言,认知反应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取决于认知反应的实质,支持意见的数量与态度和行为意向的改变有积极的关系,反对意见的数量与态度改变存在着消极的关系。这一预言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研究者们并因此得出结论:要改变受众的态度,应该设法增加支持意见,减少反对意见。
认知反应模式的启示 从认知反应模式所强调的认知反应来分析,在广告实践中,如果你希望加强广告的说服力,那么有几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广告信息来源一定要可靠、可信。如要择用信誉高的媒体;广告中的品牌代言人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物,最好是品牌产品的真正使用者。 广告的情境要让人有真实感。 广告中说明产品优点的论据一定有要力,广告中的推理论证逻辑性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