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有哪些优势呢
随着当前新媒体工具的不断的增加以及迭代更新,越来越多的商家喜欢上了新媒体营销,主要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营销手段,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快捷之外,还具有精准、透明等优点。新媒体营销要求营销者学会抓住人们的心理动态,以及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此来进行隐性营销宣传活动。
新媒体营销
由此,每个聪明的营销者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肥腻的市场,做移动互联网的营销首选新媒体是再正确不过,哪怕最初只是以社交为目的,通过这些平台去认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主动关注你,这也将是营销资源的累积。选择新媒体做营销有哪些优势呢?
一、新媒体有效地降低了营销成本
新媒体不仅使企业宣传品牌的方式多元化,而且更好地降低了营销的成本。比如过去很多企业以为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以下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停的建新网站和推广,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并具资源共亨。比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网络建立品牌词条,在QQ上建立粉丝群,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建立互动有奖游戏,基本上这些都是免费的。
二、新媒体提升了广告的创意空间
新媒体的发展使病毒营销、社区营销、数据库营销、反向沟通、互动体验、口碑传播、精准营销、焦点渗透、事件营销等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法不断出现。在社会化营销中,创意就是我们的弹药,新媒体营销就会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创意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拥有了创意,并通过用户的参与,其整个营销的效果就有极大提升。
三、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并有效互动
在新媒体之前,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而新媒体营销则不同,新媒体使得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性增强,有利于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企业要做的就是让目标用户参与,让品牌融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当中,溶于口碑当中,形成另一种传播源,不断向下扩散。那么营销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让消费者置身事外,他们将永远无法体味个中滋味,更无法成为营销的“病毒载体”。
在网络时代,泛滥的信息让人们的决策成本空前提高,简单的信息告知传播,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营销期望。因此,让用户成为你营销计划中的一部分,变成营销的“病毒载体”,一并来完成企业的营销拼图,就成了每个企业都望穿秋水的期待。通过它,企业能够与受众实现更多的互动,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反馈信息。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这个崇尚体验、参与和个性化的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2. 新媒体的营销战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比如不管草根还是名人,如能聚合大量来自博客这种 “自”媒体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很强的话语权的聚合,这个特征就是互联网的聚合性。在这个媒体碎片化的时代,而在这种聚合下,互联网营销策略不仅仅是网络广告的销售,今天许多社会热点都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我们做营销传播为何不能考虑一下用互联网作为发起的一个原点呢?也不仅仅是先有眼球后有流量的人海战术,而是在高曝光、广而告知的基础上给客户提供一个聚合了互动性、精准性和创意性的投放空间。 现在很多人都把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给混淆了,对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认识存在着误读。我们看到,不管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广告主,都会有人认为一种载体只要有人看、有人用,然后贴上广告面它就变成媒体了,这是对新媒体的一种误解;另一方面,从沟通策略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能够放广告面的角度去使用媒体的话,就忽略了这种媒体形态的变化给传播效果带来的变化。我很希望今天的广告主会有一种突破性的思路,去看待今天媒体的构成,看待媒体构成背后所带来的传播规律的改变,然后根据这条传播规律去寻找自己营销策略的改变,而不是延用单一的传播手法。 建立符合消费者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 网络互动工具的产生及运用已是媒体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在国外把这种趋势叫做自媒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和周边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人建立沟通。相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接收与发布方式,自媒体这种可以沟通、交流的特性对人群有很大的影响力。利用互动工具能够发起话题,能够让受众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与品牌形成沟通,所以营销者在顺应这种趋势的背后,应当善于发现传播规律的变化,并在营销沟通上考虑如何做到与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相符合,如何通过互动工具平台去建立起符合消费者自己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最终达到我们所讲的2.0式的营销。 足够的接触频次使广告产生真正的影响力 当一个用户有忠诚度的时候,他的接触频次就会达到让受众建立印象的效果,反之当用户接触频率不足时,则不会达到建立深刻印象的效果,如果你的受众已经形成了去看新闻、收邮件、写博客的习惯,这就决定了受众把你这个网络媒体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有些网站可能资讯做的很出色,但很多人不是每天在买数码设备、不是每天在买车、不是每天在买其它所需产品时,它的接触渠道就不够广泛,即使接触了也达不到足够的频次,从而使广告无法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及效果。 聚合性的价值在于与流量背后的人群建立沟通 企业应该综合看待媒体的聚合性,不能单纯看流量,应善于去分析流量背后的因素,其中包括:每一个流量背后的消费者是带着何种心态来看的,而这种心态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何关联,宏观流量下面有多少微观流量对我们是有价值的。通过分析后知道我们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和流量背后的人群建立沟通,这样聚合性的价值就产生了。 媒体定位决定公信力 这些媒体看起来很火爆很热闹,但是就传播价值而言,它丧失了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要以客观、公正、准确、全面作为定位标准。一个媒体的定位决定了它的公信力。媒体的覆盖、媒体的流量、传统媒体人群的访问数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有些网络媒体在定位当中强调哗众取宠,就会去做一些爆炸性字眼的、捕风捉影的、耸人听闻的内容,聚合性是媒体的一个基本指标。由于媒体的碎片化,今天在中国的市场上你很难找到一种媒体,像中央电视台的某些节目一样能够在全中国产生影响力。
3. 新媒体营销方式有哪些
新媒体的方式有:
1、搜索引擎(SEO/SEM)搜索引擎并没有失去价值,甚至永远不会失去价值。目前的科学技术还只能依靠文字来进行精准的搜索,在海量的信息源面前,人们获取信息必须基于搜素引擎,所以有需求搜索引擎就有价值,而基于搜索引擎的也必不可少。搜索引擎并不是传统的方式,它同样是基于互联网的,而且移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正在逐步发展,搜索引擎注定在新媒体环境下作用凸显。
2、微信,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没有之一。并不是夸大微信的作用,甚至有不少观点认为每一家企业都需要一个主编,微信是目前的主流方式。微信是天生的即时通讯工具又是天然的社交平台,微信所具备的开发潜能是非常大的,而微信官方也在雄心壮志的实现着“连接一切”的梦想,跟着大佬走肯定没错。至少,目前没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能够代替微信的功能。
3、微博,微博具有及时性、传播快的特点。微博是一个天然的信息港,网友能各抒己见,灵活性大,这是微信所不具备的优势。很多新闻媒体将微博当做自己的第二平台,微博能够迅速的传播给大众,一日要闻只要通过微博皆可获悉。此外,微博信息流式的广告能够发挥不错的传播效果。
4、论坛,各种老牌网络社区论坛已经回不去当年的辉煌,各种关于天涯、猫扑等社区落寞的新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论坛不过是一种网络媒体形式,它的作用可以千变万化,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区,只是现在的社区更加“小而美”。小米社区就是论坛价值最好的体现,论坛有很多劣势,但只要做好用户运营能带来更多的价值。魅族社区、花粉俱乐部、360 OS社区等全都是一个模式,社区已经变成企业用户运营平台,价值犹在。
5、其他社会化媒体平台,陌陌、美拍、人人等,这一类平台用户更加精准,影响力岁不如微信微博,但传播价值也是不错的,毕竟都是用户过亿的大平台。这类平台需要公司产品的用户习惯符合产品特性,比如人人网就是学生群体,那么企业产品消费的主力一定要是学生,不然没有任何意义。
4. 浅谈什么是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怎么做
新媒抄体袭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的新的媒体形式,比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微信、微博、贴吧论坛、头条,我们浏览的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优酷,以及让大家沉迷其中的抖音,还有豆瓣、知乎等等。这些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那么新媒体营销,也就是利用以上这些新媒体平台和手段,开展营销和推广,进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销售线索,或者提升品牌曝光度、知名度。
新媒体营销
首先需要理清思路:我们的活动围绕一个什么直接目的?——举例,获取目标客户的联系方式/采购意向!
接下来,分析何种方式最适合?
分析目标用户的画像,由此获知他们的喜好、行为方式、相关需求等等;
2. 制作符合目标用户爱好的内容;
3. 选择合适的渠道,投放你的内容;
4. 推广,付费免费方式结合自己情况而定;
5. 过程检测及调整优化,这既属于运营层面,也属于营销的一环。
5. 如何制定更落地的新媒体营销策略
稀缺性在社交网络上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内容可能是免费的,但我们稀缺的是时间、投入和影响。那么如何在内容爆炸的时代获得人们的一丝关注,让自己投入在内容生产中的时间得到些许回馈呢?这个回馈可能是物质上的,当然更长远地看,这个回馈一定是精神层面的。
事实上,就没有互联网这个学科,所以哪里去找科班出身?
所以,跨专业就业在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第二点,其实是要说,专业本身没什么关系,问题是,你的思维方式能否跟上互联网的节奏?众所周知的是,互联网虽然不是一门学科,但不管你从事其中何种职业,都要求你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强壮的适应力,当然还有坚韧的精神属性。因为互联网的节奏就是快,而从事互联网运营更加要求你同时兼具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去解决规则和流程问题;形象思维去解决创造和感性问题。
这就是所谓「放弃思考」的由来。
因为人在思考时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会联想,一件事儿很难推动的时候,就会联想到更多和更远的状况。而一旦如此,往往就会转圈圈出不来,会觉得自己的技能有短板,急切的想要补足,但越是追求补足,越会忘记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
多想多做要落到具体业务
所谓的「落到业务上」,是说假设你作为运营,你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提升用户在应用内的活跃。
那么你要去思考的就是,你如何去利用现有产品中显而易见的点去提升用户活跃度,以及是否可以去改进甚至新增可作为抓手的功能去更好的提升用户活跃度?
然后开始思考我究竟做了啥。
但到这里,你就应该停止了,你应该去想,我还能做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阻碍?
6. 如何巧用新媒体营销方式
林晓峰:凡客在2010年年收入达到20亿元,我们现在花钱的市场占比跟2008年占比是不一样的,现在认为渠道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就把该省的钱省出来,去做品牌。事实上,在有些地方,我们会要求推广费用要尽可能进行合理的优化,并不是投入的钱越多越好。而在线下,我们就需要品牌创新,因为只有靠创意才能引起关注。 对于微博这种新媒体,我们其实也是有压力的。能不能在微博上推广出去确实是个问题,我们确实也不知道怎么推广,因此希望有好的形式可以借鉴。其实,微博最主要的就是分享的功能,因此也能给品牌带来更多的口碑,这一点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说实话我们现在还没有考虑好怎样才能运用得更好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博营销是我们的一个方向,我们将会不断地做一些好的创意出来,只有这样,凡客在新媒体上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王慧文:我们在新媒体营销上有一点其实挺不好的,即我们总是想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利用新媒体,但是如果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呢?企业在微博上的营销,到底是给用户创造了价值还是干扰了阅读?我们通过微博营销,本身是想让用户觉得你是给我创造价值、带来便利的,而不是在我的信息里硬塞一个广告,因此企业需要在源头就要解决这一问题,营销效果最终才能被用户认可。 事实上,SNS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它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如果你的服务做得好,就会迅速被放大出来,用户会形成自动传播,从而让我们花更多时间来操练好我们的服务。我们不打算操纵舆论,因为那是没有用的,做好了服务其实就是在操纵舆论。 黄岳南:我是做传统企业出来的,我们做服装一直关注微博营销。我觉得微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互联网这个网,放到了微博里面变成了关系网。对于品牌来说,能不能把这个关系网变成我们自己的关系网,这就需要线上线下的配合与互动。型牌服装跟普通的电子商务企业还不一样,第一我们本身在线下就有客户,第二由于我们做的是定制,所以找不到任何的入口,我们只能从自己的中心出发,从自己的模式出发,然后再推广到各类媒体,以及到微博。所以我做CPS(即按销售付费),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推销员,我把身边认识的人拿过来,给三个点的提成。现在我们也想把微博和CPS捆起来,把很多粉丝转化成我们的销售顾问,然后也给他三个点的权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效果还是不错的。 孙弘:对于微博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叫45度角的仰视,如果你关注更多的是一些思想者或你认为不错的人,这样我们基本上会以45度角来仰视他。所以从微博营销来说,更多是告知性的微博;另外,微博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人都是新闻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是新闻的评判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现在从Facebook来看,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是一个树立品牌的基地,而对于品牌落地的销售来说,微博等社交网站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司新颖:在目前的状况下,团购网站并不会拒绝入口的增加,因此像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入口,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客观来说,目前微博能够直接反馈到收效上面,还是一个没办法量化的东西,口碑效应或者是吸引眼球的价值会更大一些。 田传钊:微博营销最大的好处是能短时间内,可能让很多人知道你或者知道一个促销活动,这个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但是长期规模还是做不出来。从我的实际观察来看,一些女孩子喜欢的产品放在微博上营销,推广的效果相对而言会更好一些。 杨培锋:尽管互联网广告竞价对我们的策略会有影响,但我们还是会选择效果好的平台进行投放,同时我们也会花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型的营销渠道上,比如SNS及微博等。此外,我们还比较注重口碑营销,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网站的邀请功能非常强大,是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倡导者。Facebook用3年时间打造了billiondollar公司,groupon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billiondollar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Twitter的发展。因此,我相信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正是结合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的特点去经营佳品网,会更多地利用SNS、微博等工具进行营销。在我们看来,一个朋友的介绍是比100次的广告展示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