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践行生态文明的计划书,怎么写
计划书怎么写
计划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事项。
(一)标题,一般有以下3种写法:
1.完整式标题。一般包含单位名称、时限、内容和文种。 如《**年财务计划要点》。
2.省略时限的标题。如《**公司实行经营责任制计划》。
3.公文式计划。
所拟计划如还需要讨论定稿或经上级批准,就应在标题的后面或下方用括号加注“草案”或“初稿”或“讨论稿”等字样。
(二)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3个部分。
1.前言。主要是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或对计划的概括说明,依据什么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什么指示精神,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怎么样,制订这个计划要达到什么的,完成计划指标有什么意义。
2.主体。即计划的三要素:目标(做什么)、措施(怎么做)和步骤(分几步做完)。“计划三要素”繁简可以不同,但缺一不可。主体的表述方式常用的有综述式、条文式、表格式、交错式等几种。
3.结尾。可以展望计划实现的情景给人以鼓舞,也可以提出总的希望或者号召。
㈡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实施方案有啥区别
“总体规划”,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它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前瞻性的计划、谋划、策划。 “实施方案”,更多的理解为具体的执行计划、包括对具体的人、财、物、资源的分配、安排等,这些是很具体的。 所以“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却别就在于前者是统筹全局,从宏观、整体上把握,而“实施方案”则更注重具体、微观,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㈢ 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教育工作方案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奋力推进“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建设的重大部署,和教育局、中心校安排,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优化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环境优美、生态优化、质量提升、关系融洽、服务高效、文明和谐”为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内涵与质量提升,为推进“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我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我校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力争三年内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校园文化特色逐步彰显,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常识纳入我校地方性课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争当环保小卫士,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师生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自觉爱绿植绿护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组织成立爱护花草、文明礼仪、卫生督查等活动小组,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
(三)加快学校改造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人工湖、雕塑等有机连接,彰显“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绿化覆盖率年内达到50%,绿地率达到36%。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实现文化育人。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深入实施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亲子共成长”工程,关注“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成长。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内涵、教育质量和育人效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建立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校办学行为指导监控体系,用完善的机制引领素质教育实施。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民主和谐的现代学校人际关系。深入实施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依法施教,完善学校法人制度,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完善教代会制度,密切干群、师生关系,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荣辱与共、共处共融的人际氛围。
(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育人水平。用文化的思维谋划学校的发展,着力构建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大力加强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班校报等文化阵地和艺术节等文化载体建设,继续抓好校园绿化、美化、知识化,推动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战略实施。
(七)推进平安学校建设,增强学校安全发展能力。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广泛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八)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学校良好的品牌与形象。大力倡导“敢为人先、知难而进、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倡树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好学乐学、真抓实干、务实高效、廉洁从教的风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格学校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学校发展氛围
三、组织领导
建设生态文明学校,是全新的理念,是宏伟的目标,是长期的工作任务,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校师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赵光民校长任组长,成员:王子胜、张建功、王玉军、刘晓清、杨志勇。把工作任务具体分解、量化,落实到相关人员,实行目标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我校结合创建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创建思路,制定创建方案,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体规划,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学校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2、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我校召集老师、学生开好动员会,组织学习相关文件,了学习其他学校好的方案、方法,开阔眼界,提高品位。同时,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自觉参与、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3、营造氛围,强力推进。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学生,坚强宣传,隆重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曝光批评,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推动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并把创建工作情况将纳入学校的综合考核。
㈣ 环境保护宣传策划书
随着政府的重视,现在随处可见的环保广告和活动都不少,如果你留心的话,可以得到很多素材的,诸如爱护湿地行动和宣传,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以用自带筷子代替)等等,主要是用创意来推广这些观点。
㈤ 如何组织参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活动方案
一是按时推进示范点推介活动准备工作。
1.明确示范点开放专时间。各示范点按照《关于报送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各示范点开放时间段及参观车辆停放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具体开放时间,城乡规划馆开放时间为10:00——21:00,其余各点均为9:00——17:00。
2.完成工作证件信息收集。完成各示范点制证人员信息采集,已安排专人到组委会录入证件信息。
二是编制设计活动手册资料。
完成各示范点资料收集,委托专业公司设计活动手册,手册资料已报市领导审核,待审核通过后上报综合协调组审定并交市外办翻译后印发。
三是抽调专人开展督查指导示范打造工作。
抽调17人组成2个督导组,明确包点督导人员及工作职责,从6月8日开始对示范点打造情况进行督导,每周汇总两次督导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示范点打造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各示范点都在按照工作方案落实细节打造,准备宣传资料,进行环境整治,开展人员培训,维护设施设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㈥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一般农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村内交通不畅。车流、人流量较大,村内水泥路面破损严重,更有甚者部分农村路面还未实施硬化;
二是卫生环境堪忧。工业及生活垃圾量大且无合理垃圾处理系统,垃圾随意倒置现象较严重;
三是饮用水受污染。因缺乏科学排污设计,长期排放的垃圾和废液等,对土壤及水源已造成较严重污染,饮水难的问题突出。
可以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入手,从当地环境和当地农民的实际困难出发。大力加强治理。
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对一根据你们当地的情况,专门定制生产适合你们当地情况的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