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族图文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
纳西族称之为“那马”
僳僳族称之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万人(1990年),其中云南有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
民族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已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善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曰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Ⅱ 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施怀基是怎么吐槽的
一、事情经过
近期在云南一个白族姑娘身着民族服装、雕花衣服、精美银饰,看上去清新秀丽、超凡脱俗,可是细心的人看到后,发现白族姑娘好像没有穿内衣,胸部轮廓分明,
施怀基后来给她进行了修改,他吐槽道改过来的白族姑娘好看多了。
在创作宣传画中要体现白族特有民族文化、体现白族姑娘特有美。
认为施怀基把衣服修改了是一种妥善的作法,希望他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Ⅲ 白族的简要介绍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据文献记载,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
(3)白族宣传图扩展阅读
白族节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3、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
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
Ⅳ 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对此大理政府有何回应
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对此大理政府,有何回应?
白族是一个少数民族,历来云南对于少数民族的宣传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而在这次的宣传画中却将白族姑娘的服饰显得异常的暴露,对于胸部地方的透视仍然十分明显。好多网友表示这样的话过于低俗,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大理政府看到网友的评价后,及时的对宣传画进行了修改。将女子的衣服进行保守化的修改。的确,在之前的图片中,女生的衣服并没有扣严,而是敞开。这样就显示整个人是非常的不利整,而且凌乱。
当然,我们也不要因为这小小的一个失误就否定云南大理的美丽和富饶,我们也还是要去到这个地方去感受当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我们可以去穿当地的服饰来感受当地女子的婀娜多姿,我们也可以去当地吃美食,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差异和习俗。
Ⅳ 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网友对此有何反映
8月下旬来,云南大理的自一张海报被网民描述为低俗。在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后,大理当局回应称,他们将对其进行更正,以证明其真实性。网上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白族女孩穿着暴露的衣服,甚至展示了自己的重要地位,而这显然不应该出现在海报中。
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他白族女孩的正常着装不是这样的!由此可见,对于这张发于云南大理的低级错误,网友可谓是议论纷纷。以下是网友们的评论。
其中他们说的是宣传腐败的白妞的名声,同时破坏了人们对云南大理的向往,很多人可能看到这张海报,会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民风轻浮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对这张海报的错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5)白族宣传图扩展阅读:
当然,一些网友认为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个更低俗炒作,比如互联网,根据正常的情况下,海报通常由一个公司或一个组织,如果企业或组织想博人眼球,他们完全有可能故意设计了这个有争议的海报,然后在舆论的压力下,积极整改,以便他们可以实现博人眼球的目的。
然而,在一个寒冷的眼睛,不管海报是否有意,无意地,这样的海报,这当然是非常不合适的,这是与每个人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可以说是真的没有离线!
Ⅵ 白族民居墙画的来历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 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 ,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明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表现。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显得富 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墙画是白族人家的门面,去看白族墙画,不用特意去某个村镇、某个建筑,信步在白族聚集的古镇,你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屋檐上、墙角边都有色彩。
“墙画是附着在民居上的,它是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杨克文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彩绘不是孤立的,它与砖、墙、门窗形成整体,要想理解白族彩绘,就要理解白族民居,这里面蕴含着白族人的审美、气节、价值观和灵魂。
白族墙画可不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色彩浓烈的宣传画或涂鸦。相反,它的特点是以黑白灰为主。当你来到一个古镇,放眼望去,青瓦白墙仍是主色调,只有细细品味每个房屋的细节,你才会发现,墙面、屋檐上画着竹子、梅花、葡萄、蝴蝶……这与白族文化有直接关联。白族善于吸纳优秀文化,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追随道法自然和儒家中庸之道。白族人的特点是内敛含蓄,他们的审美也是推崇典雅而不张扬,因此白墙上不做大的绘画,尽量留白,只把该画的地方填起来。
在大理,凡是比较讲究的宅子门前都会有一个照壁,照壁上会写着“清白传家”“百忍家风”等字样。这写的可不是这个人家的家风,而是在自报家门。“清白传家”是姓杨的人家,“百忍家风”是姓张的人家,赵姓是“琴鹤家风”,李姓是“青莲遗风”,王姓是“三槐及第”……用这些约定俗成的题字来报家门似乎比“张府”“李府”更显文雅含蓄。
对于每个白族人,家都是最重要的地方。他们会花毕生精力、倾其所有去建造舒适宽敞的房子,满足住宿、祭祀、储粮、饲养牲口等多种需要。尽管不是每家每户都是“豪宅”,但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也会请画师来画上墙画。杨克文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住的是茅草房,但即便这样,也会在大门的书香空上画上彩绘。
Ⅶ 白族的民族图形,图案,建筑装饰纹样有哪些
白族民间建筑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聚居区,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以便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质朴整洁大方。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山墙屋角习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上图是水墨绘制的莲花纹,寓意吉祥富贵
Ⅷ 大理宣传画被指低俗,你怎么看
8月22日,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的一幅宣传画被指低俗,该图片被网友纷纷转载。该宣传画中,画面是一名少数民族女子袒胸露乳、衣着很不得体。网友说,画中人物是白族女子,但白族女子的穿法并不是像宣传画中的一样,如此画法会引起游客的不适的。8月23日,相关部门把宣传画中衣着不当处填补上去,已经整改完毕。
Ⅸ 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这件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对于宣传画中白族姑娘衣着不当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样不仅败坏了大家对于云南大理的向往,而且会让人觉得该地的少女非常的轻浮。所以对于这件事情都是持批评的态度。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心里是有了一个小小的抵触,但其实在我看来也是大可不必的。对于宣传的话,可能也是想要去展示最原始的风土人情,所以在这一方面上没有过多的考量,但是现在社会和过去社会已经不一样了。不仅穿着打扮和过去的民族风情不一样,而且社会的发展也将拉开我们文化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某些地方不能够达到共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的小失误就否定掉了整个白族的风土人情,那么我想是非常遗憾的。
既然当地政府已经对其进行了修改,而且我们也知道当地的少女也不会这样穿衣服,所以我们心理上面就没有更大的压力了,这个地方还是能够让大家去旅游的,而且也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的。少数民族有他们的异域风情,同样我们也可以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