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冠肺炎安全知识内容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有隔离病人或疑似者、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怀疑自己患病及时就医并避免传染他人。
1.隔离病人或疑似者:不要去有病人或疑似者的地区、社区,尽量不要接触从这些地方来的人。避免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或疑似者。
2.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双手避免接触自己的口、眼、鼻等部位。如需要触碰,应用含75%的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后再触碰。
3.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三餐按时、按量,保证营养充足,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时将食物煮熟,避免生食;可在人少的户外或家中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
4.及时就医:如果怀疑自己接触了病人、疑似者,路过有病人的区域,或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当地指定医院就诊。前往医院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如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遵医嘱进行治疗。
Ⅱ 新冠肺炎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因其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已发现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7种,其中SARS病毒、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约半数患者在一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流感
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但值得关注的是,早期患者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症状与SARS类似。
流感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咽痛及肌肉疼痛等,有时也可引起肺炎,但是并不常见。
普通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鼻涕等,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不引起肺炎症状。
预防措施
1、避免去疫情高发区。
2、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外出要佩戴口罩。
3、加强开窗通风。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以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打喷嚏或咳嗽时注意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宜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
5、及时观察就医。如果出现发热(特别是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Ⅲ 2021疫情防控宣传标语有哪些
202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1、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病毒预防很重要,防护意识要增强,出门记得戴口罩,人多不要凑热闹,如果发烧又咳嗽,快到医院去检查。
3、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4、不能迷信板蓝根和熏醋,一定要听听医生的话!
5、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6、吸烟喝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7、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8、科学预防疾病,不信谣、不传谣。
9、清淡饮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10、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揉眼。
11、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12、动员起来,科学预防,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13、全省动员、全民行动,集中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14、放假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15、吃维生素C、抗生素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6、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17、群防群控,众志成城,遏制疫情,我们一定能赢!
18、如有不适,尽快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
19、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
20、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请自觉做好自我防护。
21、保持手卫生,用流水洗手,或使用含消毒成份的洗手液。
22、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3、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势头。
24、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
25、放假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6、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医。
27、积极防护,保护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喷嚏咳嗽捂口鼻!
Ⅳ 十个新冠防疫小知识有哪些
一、处理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近期,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频频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因此在处理生鲜/冷冻食物时要特别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距离,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喷溅传播,排队等候时人员容易聚集,应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
三、清洁时别忘手机等小物件,新冠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机、鼠标、键盘等高频接触的小物件尤其要注意清洁,定期消毒。
四、使用公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公共厕所容易藏污纳垢,加上人员流动较大,若消毒不及时,环境中容易残留病毒。进入公共厕所时应先戴好口罩。
五、在电梯、电影院等密闭场所时注意个人防护,在狭小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距离小,环境密闭、空气不流通,更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六、戴口罩时要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的重要防线,正确佩戴口罩除了能预防新冠肺炎,还能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
七、上班途中需谨慎,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八、入楼工作、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九、上下班路上,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十、公务出差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乘坐的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车须佩戴口罩。
Ⅳ 新冠疫情防控基本常识有哪些
防疫科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知识如下。
上班途中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入楼工作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3℃,请勿入楼工作,并到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入室办公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参加会议
必须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进行手卫生。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若天气允许,保持会议室通风,若不允许,会议时间超过一小时,则开窗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煮沸消毒。
食堂进餐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至少消毒2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Ⅵ 预防新冠肺炎宣传知识 1.讲卫生,勤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肥皂
1.讲卫生,勤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或者使用含酒精成份的免洗洗手液。
Ⅶ 小学生防疫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
小学生防疫知识宣传内容:
1、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病毒预防很重要,防护意识要增强,出门记得戴口罩,人多不要凑热闹,如果发烧又咳嗽,快到医院去检查。
3、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4、不能迷信板蓝根和熏醋,一定要听听医生的话!
5、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6、吸烟喝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7、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8、科学预防疾病,不信谣、不传谣。
9、清淡饮食,居家休息,戴好口罩,不去聚集。
10、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揉眼。
11、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12、动员起来,科学预防,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13、全省动员、全民行动,集中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14、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Ⅷ 新冠防疫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
新冠防疫知识宣传内容有如下:
1、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缓慢呼吸。
2、佩戴的时间要适宜。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8h,遇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毁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有异味。
3、佩戴后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
4、废弃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环境下用过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环境用过的口罩要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6、在室内,务必确保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并告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
Ⅸ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内容有:
1、科学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如处于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时,需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4、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遵守1米线社交距离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在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6、注意呼吸道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