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日的宣传口号
2010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Ⅱ 绿色环保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http://www.ykdz.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15
回答者:高楼居士 - 大学士 十六级 10-22 18:20
http://..com/question/2402819.html?si=1
http://www.greenhome.net.cn/index_zlk.htm 环保资料库
http://env.people.com.cn/GB/41909/42115/index.html 环境知识
http://theglobe.ep.net.cn/index04.htm环保资料库
http://..com/question/6655957.html 室内环保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参考资料:http://www.nbepb.cnnb.net/stuweb/056/
图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B%B7%B1%A3
与环保有关的节日
12月29日 生物多样化国际日
11月11—18日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11月16日 国际宽容日
10月24—30日 裁军周
10月17日 根除贫困国际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4日 国际减灾日
10月4日 国际动物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9月16日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8月9日 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无辜儿童国际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4月的某一周 全国各地的爱鸟周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3月21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Ⅲ 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
1991年6月25日,第一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国情
1992年6月25日,第二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改革
1993年6月25日,第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经济
1994年6月25日,第四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市场
1995年6月25日,第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法制
1996年6月25日,第六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997年6月25日,第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国家——爱护我们生命的家园
1998年6月25日,第八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
1999年6月25日,第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依法行政,合理用地
2000年6月25日,第十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
2001年6月25日,第十一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规划土地,利国利民
2002年6月25日,第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2003年6月25日,第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
2004年6月25日,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005年6月25日,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006年6月25日,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007年6月25日,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2008年6月25日,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2010年6月25日,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2011年6月25日,第二十一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2012年6月25日,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6月25日,第二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014年6月25日,第二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2015年6月25日,第二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Ⅳ 6月25日是什么日
6月25日:历史上的今天
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背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国间达成的使朝鲜自由独立的《开罗宣言》,于1948年8月15日首先在南朝鲜单独举行选举,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这一情况迫使朝鲜北方于9月9日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形成朝鲜南北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两个政府成立后,朝鲜北方主张在没有任何外国干涉的条件下举行全国普选以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实现自主和平统一。南方当局拒绝北方的主张,因而"三作线"上时有摩擦。 1950年6月25日,朝鲜终于爆发了内战。6月28日北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命令其驻远东的空、海军和驻日美军地面部队参战,支援李承晚政权。同时美国利用它所操纵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对朝鲜的武装干涉。从此,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革命战争,变成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解放战争。 1950年9月中旬,美军出动5万多兵力,300多艘舰艇和1000多架飞机,进行大规模的仁川登陆作战,拦腰切断了朝鲜人民军同后方的联系。同时,美李军在洛东江前线也投入了20多万兵力及大量火炮和坦克进行反攻。人民军遭受两面夹击,处境极为困难,被迫进行战略后撤。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迅速向北推进,把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威胁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25日入朝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经过五次战役,歼敌23万人,把美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了"三八线"南。
1991年 全国"土地日"。 199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5周年的时候,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以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珍惜合是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几个大难题,都与土地有关。制定《土地法》、确定"土地日"正是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使人民了解我国国情、国法,增强"土地意识,自觉珍惜每一寸土地,树立保护土地责任的一项重要措施。
1863年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石这开在成都被清兵杀害。
1896年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周逸群诞辰。
1959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
1976年 中国与莫桑比克建交。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公布。
1993年 美术大师刘开渠逝世。
Ⅳ 6.25 全国土地日详细资料!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011年6月25日,第二十一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Ⅵ 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依法治州和普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楚雄州全面推进“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意义目标 (一)“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的含义。“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即按照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和所涉及的部门、行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主导作用,在抓好部门、行业内部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负责面向重点普法对象、面向社会宣传本部门、本行业所涉及所执行的法律法规。 (二)实行“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的意义。实行“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是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扩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覆盖面,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促进执法与普法工作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真正形成部门、行业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实行“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的目标。通过实行“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的活动,有效地普及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管理执法领域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素质、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推动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楚雄州国土资源局“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胡有刚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杜 鹏 党组成员 副局长 雷 鸣 党组成员 副局长 赵 江 党组成员 副局长 成 员:李春林 党组成员 办公室主任 杨惠莲 政策法规科科长 王玉学 执法监察支队队长 胡国华 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 周 明 土地利用管理科长 杨 武 土地征收管理科科长 江 艳 规划信息科科长 延家明 地质环境科科长 杨榆静 测绘管理科科长 徐俊梅 耕地保护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政策法规科,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和宣传宪法及国家基本法律。致力维护宪法权威,培养民主法制观念,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行为,提高本系统管理人员宪法意识。 (二)重点学习和宣传《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测绘法》和其他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大力开展与国土资源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国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开展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和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加强本系统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着力提高我州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四)突出宣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在村庄、集镇建设中,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管理,规范新农村建设用地等行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送到农村、机关、企业(矿山),宣传到地方政府各级领导、农村村民、矿山企业负责人等不同群体。 (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日常宣传的基础上,利用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10月最后一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恐龙化石保护条例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安全生产月”等重大法制宣传教育特殊时段,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的、形式多样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四、工作要求 (一)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宣传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强制法》、《物权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测绘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公务员法》、《信访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突出重点,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力度 结合我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宣传主题,切实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开展国家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政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大力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与土地征收(征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观念,提高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五、对象和要求 国土资源普法宣传对象。普法对象为国土资源局全体干部职工;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点是农村村民、村委会干部、房地产开发商、矿山企业负责人、地勘单位负责人等;地方各级政府,重点是县(市、区)及乡(镇)政府领导。 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等制度,把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及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六、实施步骤 本方案从2013年9月29日开始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发动(9月29日-10月8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楚雄州全面推进 “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召开相关会议,明确重点内容,全面安排部署普法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10月20日前)。按照《楚雄州国土资源局全面推进 “谁主管谁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集中宣传期间,采取多种宣传形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手册,进行集中宣传国资源法律法规基本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和检查验收(10月25日前)。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在10月25日前上报我局开展工作情况和自检自查工作总结。
Ⅶ 环保节在几月几号
环保日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 人类居住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 环境与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 儿童与环境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 一个地球 一个家庭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8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 环境千年 行动起来
2001年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环保虽然有一些纪念日,可都是外国人定的节日,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有特点的环保节?
孩子们做事情总是很较真儿。前段时间,环保志愿军的同学们在收集废旧电池时,看到地铁里有一则广告“高科技时代要多用电池”,他们觉得这个广告不环保,便三番五次地找有关负责人“说理”,直到人家撤下这个广告。现在,这些孩子们又张罗着申请中国儿童环保节,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环保节。因为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三个和环保相关的节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4月22日地球日,都不是我们自己的环保节日。
在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的协助下,从北京十所学校挑选出的十名同学,成为首批申请环保节的工作者。孩子们还拟定了一份申请中国儿童环保节倡议书,内容如下:“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节、旅游节,可就是没有环保节。虽然有好多纪念日,可都是外国人定的节日,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有特点的环保节?我们觉得7月13日申奥成功日作为儿童环保节再好不过了,因为申奥使环保大大发展,在纪念庆祝环保节的时候,我们不忘申奥的日子,惦记着筹备奥运的日子,想着成功举办奥运的辉煌!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这十位小代表10月11日正式展开了工作,他们将倡议书发给学校、居民、爸爸和妈妈单位的同事,还有环保方面的知名人士,征集他们的签名,然后再将征集结果交至北京市人大代表。
中国儿童中心环保志愿军袁方同志说,孩子们做这件事都很积极认真,9岁的晋千石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东四大街,让过路的行人在申请倡议书上签名,他还认真耐心地给过路的行人讲解申请环保节的重要性,半天工夫就签了70几个。
袁泽玉小朋友不但找了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签名,还找了北大、清华的教授签名。
李研和袁日涉也签了不少,袁日涉还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签了2000多个,四川和石家庄的一些学校也在帮她签,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也签了,她还准备找环保局局长和福特公司的经理签名,她至少还要再签1000个。她说,如果我们的倡议能通过,人们应该会更加爱护我们的环境。
同学们都说在做这项活动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签名情况非常顺利,父母、老师和同学等都很支持,活动开展的第一周就有几十所学校表示支持,有的学校所有人员则一起签名。十个小代表也都有信心,他们相信环保节的申请一定能通过。但据记者了解也有少数人不支持这件事情,他们认为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好好学习什么都有了,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要做也用不着他们做。
袁方说,从表面上看这是孩子在做事情,其实这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近日媒体上还说今后评三好学生以及升学要和环保素质、社会公德等方面挂钩,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些方面就已经走在前面了。而且这些活动和孩子们的学习并不冲突,相反对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都是一个锻炼。有个同学原来学习不好,但喜欢这些活动,老师要求她必须把学习搞上去才能参加环保活动,结果参加活动成了她学习的动力,现在她各个方面做得都不错。再说我们也不是以有这么一个节日为目的,主要想法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调动大家的环保积极性,让大家有一种约束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尽一份责任。另外,像红叶节、啤酒节这样的节日都不是正式节日,我们为什么要申请?主要是给孩子一个立法的概念,哪怕最后不同意,也让孩子走正规渠道。
Ⅷ 实行耕地保护的意义、措施和途径
意义: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中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
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即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所谓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
途径:
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3、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
中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
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
Ⅸ 求关于《珍爱国土,从我做起》的文章
这个可供资料。
什么是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是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自然资源,当前国土资源部行政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
我国国土资源基本情况
土地资源: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0.8公顷,约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3。其中耕地面积12244.4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94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2/5;林地面积23504.70万公顷,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牧草地面积26270.68万公顷,人均牧草地面积0.36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各地的第120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量还将不断减少。
矿产资源: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锑、锌、钛、钒、稀土等。按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潜在的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潜在价值的1/8,其人均资源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
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水资源的1/16,其中河川径流27115亿立方米,名列世界第四位。人均水资源2350立方米,仅为世界水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海洋资源:中国海洋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从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来看,中国只占世界第94位。至于人均海洋面积,世界沿海国家人均为0.026平方公里,而中国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数的十分之一。
关于国土资源的节日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为纪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签署,1996年《湿地公约》常委会第19次会议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为表达人民对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敬业和怀念,1929年中国民国政府把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17日至23日召开的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决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
1971年,第七界世界森林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2005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森林:我们的骄傲”。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47次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0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200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各种环保宣传活动,该活动得到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的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94年12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0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防沙治沙与构建和谐社会”。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将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定为全国土地日。2005年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决定书》签订纪念日即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2004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为“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善待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
10月的第1个星期一世界居日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1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亦称“世界住房日”。2005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为“千年发展目标与城市”。
10月的第2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决定,指定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004年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的主题为“了解今天的灾害,防范明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