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报告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疫情期间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虚假宣传怎么界定
分析
虚假宣传的认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引证内容有适用范围和有效期限的,应当明确表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疫情期间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4. 养乐多宣传益生菌可防治新冠病毒,被罚款45万元,这是否属于虚假宣传
这确实是属于虚假宣传,因为现在都不敢有什么药品宣称自己能够去防治新冠病毒,但是养乐多竟然敢这样宣传,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有可能会让民众造成一些误解,所以处罚他们也是非常的对的,因为他们这完全是属于虚假宣传,而且是恶意引导消费者。我觉得这个企业竟然用新冠病毒来作为自己宣传的噱头,也实在是特别的过分,因为这个疾病已经导致了很多人死亡,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他们竟然拿这个东西来做生意,真的是特别的过分。
于是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宣传广告中加入一些能够去防治新冠病毒的字样,但是这会给消费者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消费者真的就会以为这个东西能够防止新冠病毒,然后就会大量的去买这种东西,这实在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如果消费者要是看到了这样的虚假广告,是可以上工商局进行举报的。
5. 假借疫情名义虚假宣传、发布虚假广告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6. 宣传益生菌可预防新冠,养乐多致歉,借着疫情乱搞宣传这一行为得当吗
养乐多作为益生菌的饮品,为国内的消费者所熟悉。由于味道酸酸甜甜也非常符合大众儿童的口味。由于其含有益生菌,所以是一种需要冷藏的饮品。如今人们的养生意识日渐提高,对于网络上所宣传的益生菌的各种功效也早有耳闻。相比于药物的益生菌,作为家长似乎更愿意给孩子们购买食品类的益生菌。
而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商家做出了某些不恰当的引导,也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
养乐多公司承认在广告审核方面有疏漏,今后将加大管理力度,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诚心向相关消费者道歉。
7. 如何防止疫情传播假期间虚假宣传
疫情期间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据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据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8. 疫情期间虚假宣传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9. 疫情期间我们要谨防哪些骗局
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新的骗局,他们借着疫情防控的名义进行敛财,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下面介绍几种疫情期间出现的骗局:
1、冒充电商退款诈骗。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无法发货,所以一些电商选择了延迟发货或退款,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他们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大量网购信息,然后给买家打电话或发短信,冒充商家,谎称买家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或处于疫情风险地区,导致延迟发货,需要买家按指引操作,进行退款。
他们会以避免商家信誉受损为由,要求买家避开正规交易平台,添加买家的QQ、微信或是支付宝等,套取买家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或发送钓鱼网站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转走买家的钱款。
提醒:接到声称是商家有关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等理赔的电话,我们都需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再操作。
现在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要轻易去相信那些添加联系方式的人和发送链接的信息。
10. 在预防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作虚假宣传的构成犯罪吗
法律分析: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广告主作虚假宣传的会构成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