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延风的工作简历
1985.10--1986.02 54041部队新兵连战士
1986.02--1987.09 54081部队勤务连文书
1987.09--1990.07 广州军区军医学校学员
1990.07--1992.09 解放军第191医院干部
1992.09--1999.09 广西桂林白岩山干休所干事(期间1996.09至1998.12在中央党 校函授学院学习)
1999.09--2001.01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委组织部干部
2001.01--2002.01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委副科级组织员
2002.01--2002.07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编制办公室副主任、区委副科级组织员
2002.07--2004.02 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4.02--2004.05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朝阳乡纪委书记
2004.05--2005.03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2005.03--2007.03 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兼)
2007.03--2009.07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2009.07--2010.08 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2010.08--2011.05 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党委书记
2011.05—2011.08 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朝阳乡党委书记
2011.08—2011.11 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朝阳乡党委书记
2011.11— 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2. 苏曼、罗文坤、张海萍来过逸仙中学教什么
虞舜:为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禅让贤君,幼年丧母,对父及后母尽至孝道,用象耕田于历山下,受尽磨难,时洪水猛兽为害,由四岳推举尧帝任其摄政。他勤于政事,巡行四方,体察民情,解除民疾。尧帝去世,虞继其位,仍咨询于“四岳十二州牧”,挑选贤人,于下大治,又选治水有功之禹为继承人。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相传虞帝晚年曾南巡桂林,登临虞山,视察岭南山川形势,死于苍梧之野。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著名诗人,南朝刘宋时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为纪念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和阮咸五人,特建“五咏堂”在读书岩旁。“七贤”中的王戎和山涛因贪恋权势,为颜所鄙视,故不在“五咏”之列。北宋时,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黄庭坚书录颜延之的《五君咏》。刻碑石于龙隐岩内。是桂林石刻之珍品。
鉴真大和尚:第五次东渡失败后,曾于天宝九年(750)从雷州半岛北返途经桂林,受到官、僧的隆重欢迎并在开元寺主持授戒大典,时桂州都督冯古璞率领驻此的岭南七十四州官人、选举试学人等数百人,接受了菩萨戒,盛况空前。鉴真大和尚一行在此休整了一年,后下桂江,经阳朔、平乐、梧州、广州北上。回到扬州后,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此为桂林佛教史上一盛事。
朱邦苎(?--1572),是七世靖江王朱经扶的嫡长子,嘉靖六年(1527)袭封王位,隆庆六年(1572)薨,谥号恭惠。
朱任晟(1538—1608):靖江宪定王,是八世朱邦苎的次子,叔袭侄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辅国将军进封靖江王,三十六年(1608)薨,谥号宪定,终年71岁,是靖藩中年寿较长者。
性因,原名金堡,号道隐,浙江钱塘人,崇祯庚辰科进士,官至南明永历朝兵科给事中,因直言“罪谪”至桂,削发为僧。但仍心怀报国,关心抗清大事,常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名臣瞿式耜共商复明大计,极受时人尊敬。瞿、张二公抗清成仁后,被暴尸于天,他与栖霞寺主持浑融和尚仗义冒险收殓,成为忠义之举。
张同敞(?-1650),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永历年间,任南明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历帝援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随侍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困守桂林孤城殉国。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唐家村东侧。
马文毅:清初康熙十三至十七年(1674-1678)期间,吴三桂在云贵叛乱,广西风云突变,守将孙延龄举旗附应。在省城桂林的广西巡抚马雄镇(马文毅),则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被叛将孙延龄执拿,马巡抚“詈骂不屈”。后全家及幕僚被杀害在鸟金铺。此次叛乱,先后有马雄镇和傅宏烈两任广西巡抚被叛将杀害。为表彰忠烈千秋,立碑纪念(该碑出土于桂林火车新北站(古称城北鸟金铺驿站),现在桂海碑林博物馆。
李秉礼:(1748-1830),字敬之、号松圃、七松老人,祖籍江西临川,寓居桂林。工诗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捐刑部江苏郎中。为照顾老母,四十二年辞归。四十九年(1784),大诗人袁枚重游桂林,与之相交甚欢,有《朝阳洞题诗》等诗作,袁枚对其诗文极为赞赏,曾云:“松圃诗才清绝,不慕显荣。”著有《韦庐诗内外集》。诰授中宪大夫,驰封光禄大夫,与父李宜民、子李宗瀚被称为“李氏三代红顶子”;与父李宜民、弟李秉绶、子李宗瀚等,在清一代这享有“临川李氏”盛誉。晚年曾在榕湖“湖西庄”建有“七松斋”爱舍。有神道碑在桂林象山区平山五金仓库大院内。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号退庵,福建长乐(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任广西巡抚兼学政,在桂林六年,严厉禁烟,制止考场舞弊,开发风景名山,推进文学创作,极有政声。
查淳:满人,落籍宛平(今北京通州),曾任桂林知府。其父查礼,曾任广西庆远府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奉令参与修浚灵渠事,曾探查湘漓之源,并于二十年在飞来石摩崖“灵渠”二字。查淳为了却父亲遗愿,于38年后刻“湘漓分派”碑于铧嘴上,是灵渠较有影响的石刻,极引人观赏。1938年12月,蒋介石夫妇曾来到兴安灵渠并在原碑处观碑,后立美龄亭于碑旁。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附生。咸丰七年(1857)间,曾率“义勇军”人滇镇压杜文秀领导、坚持18年的回民起义,由知县升至巡抚。嗣后任默、闽等省巡抚、云贵总督。中法战起,奉命节制关外粤、楚各军,曾创造“地营法”,击破法军援兵,攻克了越南山西、河内等地。后还曾代表清廷完成滇越边境的划界。其墓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西南麓岑家岭。
李济深(1886-1959)广西苍梧县大坡人,字任潮。陆军大学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3年与第十九路军蔡廷锴等联共反蒋抗日,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0-1944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桂林办公厅主任,上将衔。大力支持桂林抗日救亡活动和文化出版事业,保护过叶挺、廖承志等同志,并协助李克农、夏衍等安全撤离桂林,还营救过胡志明等“越盟”盟员。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9年病逝北京。
雷酒人:名鸣春,字亮工,明末江南著名儒士,常与靖江王府宗室交往,性嗜酒,每饮必醉,被称为“酒人”。明亡后,隐居酒壶山下,结庐而居,遍栽桃李,行医授徒,为人尚义,有节操,常登壶山之巅,高啸长吟,抒怀明之情。传说在康熙年间的一次独饮后竟长眠不醒,后人将他葬于骆驼山北,以骆驼山岩壁为碑。其著作《大文参》《桂林田懈志》,叙述了明宗室的内讧及清兵入桂烧杀淫掠事实,被清廷禁毁。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武昌起义时担任总司令兼防御使,后来追随孙中山参与讨袁。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由湖南来桂林途中,至全洲黄沙河被巡防营统领秦步衢部逮捕,同年9月1日押解至桂林,依从袁世凯电令,10月9日处死于丽泽门。时年28岁。1921年冬,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来桂林督师北伐,亲临蒋氏就义处悼念,并建立纪念碑。
黄旭初(1892-1975),广西容县人。1914年入北京陆军大学。1923年任“定桂军”参谋长。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师长,留守广西。1931年7月在桂林任广西省政府主席直到1949年。后寓居日本和香港。1075年在香港病逝。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桂林临桂会仙乡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上将衔。1949年飞往台湾,1966年在台北逝世。在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近处有公馆。
徐悲鸿(1895-1953),我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35年因反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愤然离开南京来到桂林讲学和创作。李宗仁先生特在阳朔购置一座砖木结构的单进三开间平房给他作卧室、画室以及客厅,1936年居入,居住年余。在此,他自称“阳朔天民”,创作了《漓江春雨》、《走岂渡》、《鸡鸣不已》等名画。
张曙(1909一1938),原名恩袭,安徽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攻学西洋音乐。“九× · 一八”事变后,与聂耳等组织音乐创作研究会,成为新音乐运动创始人之一。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参加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三厅工作。先后创作抗日救亡歌曲200余首,深受广大军民欢迎。1938年11月随三厅到达桂林,主办反轰炸歌咏大会,影响很大。是月24日,日机轰炸桂林时在福旺街住宅与其爱女达真(4岁)同时遇难,年仅29岁。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普陀山北麓灵剑溪畔。墓冢右侧立有郭沫若1938年题书的原碑,正面直行题刻:“音乐家张曙父女之墓”,楷书。
苏曼(1914-1942),广西苍梧人,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罗文坤(1916-1942),苍梧人,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妇女部长、桂林市委书记;
张海萍(1917-1942),广东东莞人,原中共南方工委驻桂林特别交通员。
抗战初期,三烈士在桂林逸仙中学以教书为名从事革命活动。1942年7月9日,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当局逮捕,三人在龙隐岩刑室身受酷刑,但坚贞不屈。后敌特为了诱捕其他地下党员,而以假释监视。为了保卫党组织,三人于12日晚集体自杀,以身殉党。此即著名的桂林“七.九”事件。三人牺牲后,国民党则以“桃色事件”相诬,十年动乱中,极左路线执行者又以“叛党行为”相冤。1982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对三烈士恢复名誉,将遗骸荣迁首府南宁烈士陵园,并在此建筑纪念碑。(原陵园位于尧山西麓祝圣庵遗址左侧一字岭山坡上)
何信(1913-1938) 号德漳,桂林人,毕业于广西航空学校,留学于日本明野航校。1938年1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大队八队上尉副队长,赴徐州第五战区参加鲁南保卫战。3月25日凌晨,何信与战友驾机14架与日寇17架作战,击落日机7架,当返航至牧马集上空时,又与20余架敌援机相遇,再次激战。何信机油尽弹绝,胸部中弹,毅然猛冲敌机,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6岁。建国初,即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尧山西麓尧庙遗址内。
章亚若(1914-1942),江西新建县人,南昌葆灵女子中学毕业。1939年投奔赣南参加救亡工作,为三青团干训班第一期学员,与赣南专员蒋经国相恋,1914年下半年来桂林待产。次年2月生下章孝严兄弟,8月15日突患腹泻去世。由在马鞍山下附近的广西警训所主持安葬在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路西马鞍山凤凰岭腹部。1993年9月5日,时任台北东吴大学校长的章孝慈辞去政治身份,毅然从台来桂,为母祭扫。1994年11月18日,章孝严身为政务官,在特殊情况下,也从台来桂,为母祭扫。
陈光(1918-1949),广东梅县人。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共桂林市城工委书记,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10月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遭受种种酷刑,坚贞不屈,于11月11日晚,在原北站附近英勇就义,距桂林解放仅11天,时仅31岁。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公园普陀山西麓。
李征凤(1902-1927),学名炳勋,字剑魂,临桂县两江镇西岭村人,桂林政法学堂毕业。1923年就读上海大学时加入共青团,1925年在梧州加入共产党,成为桂林第一名中共党员。是年奉命回桂林从事革命活动,曾主编《革命周刊》,创办《民国日报》。1926年7月,中共桂林县支部成立,任支部干事会书记。1927年4月,在国民党“清党”中遭到监禁,10月13日与裴邦焘、苏鸿基等在丽泽门外翊武路蒋翊武就义处就义。其墓位于桂林市七星普陀山北麓。
吕德慎:桂林人,民国初年任职兴安县知事,任上,刮地皮、增田赋、欺上压下、贪赃枉法,民愤极大。民众公推乡绅曾石年等人状告吕德慎,曾石年等人冒险去到时任两广巡阅使的陆荣廷驾前拦马告状。吕德慎终被告倒,在离任当年,由曾拟文,刻下一碑,于兴安县灵渠四贤祠碑廊内。该碑一反歌功颂德常规,以泼辣简赅之辞表达了民众心声,为后世为官者之鉴。
罗盛教(1931-1952),湖南新化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志愿军赴朝抗美,担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三次跳入冰窟,救出了落水的朝鲜少年崔莹,因精疲力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表彰他的英勇壮举,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追任其为特等功臣,并授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团中央追任他为“模范青年团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生前部队回国后,在桂林市雁山区奇峰镇兵营相思江畔,为其建陵园。已开放,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桂林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李天佑、陈宏谋、白崇喜、李宗仁、陈光。
4. 桂林美术馆馆长龙建忠
龙建忠是书记,看看下面的画吧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书法研究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广大迅风艺术公司、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桂林美术馆承办,桂林市文联、桂林市书法家协会协办的“汉唐风韵——五家书画桂林展”于12月10日上午在桂林美术馆盛大开幕。此展秉承中国传统书画的意蕴和境界,虽五家风格各异,然手法心意皆妙然天性,创异曲同工之艺术大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书记张艺兵主持此次开幕式。桂林市政协副主席容作信,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桂林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晓军,原桂林市政协党组成员、桂林书法家协会主席黄家城,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述东,桂林社科联主席罗建章,桂林市文联主席何绍连,荣宝斋美术馆馆长、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王兴家,天津南开画院副院长王金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总裁姜革文,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黎东明,桂林美术馆书记龙建忠等领导以及嘉宾、艺术家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汉唐风韵——五家书画桂林展”为系列巡回展,曾经在上海、南京、杭州、镇江等地举行。此次共展出罗扬、宗家顺、杨为国、陈培林、吴强五位书画家的一百余幅作品,以及特邀嘉宾的11幅佳作。罗扬,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宗家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杨为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回宫格及回宫格习字法创始人。陈培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特聘画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吴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理事、江苏金陵书画院副院长。“五家”虽来自中国的不同地域,作品独具个性、风格迥异,但出于对书画传统的追随而步调一致,共同办展,迄今已举办近十场巡回展。
在开幕式上,书画家代表宗家顺发言,他坦言这次展览尤为出彩。参展的作品均为书画家们反复雕琢、精心创作,可谓最能反映他们水准的一次展示;再者,此展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也在出版画册、筹备展览方面倾情相助,并邀请了王金厚、白晓军、徐家珏、肖舜之、郑军健、黄家城、林汉涛、黎东明、唐长兴、李润岩等书画名家共同参展,为书画家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关于“汉唐风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总裁姜革文在致辞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汉唐风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状态,汉唐风韵就是此种状态,充满了雄浑、博大、壮阔、昂扬的激情。从五位书画家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到来自遥远的汉唐雄风。姜革文总裁还表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成长于桂林这方水土,当传承“汉唐风韵”的状态,支持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像这样的展览今后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黎东明在致辞中谈到,近几年来广西和桂林都在大力推进文化活动,广西书协连续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展览近二三十场,包括本次展览在内的书画展都是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广西书协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对此类活动的支持力度更是有目共睹的。
展览开幕式后,举行了大型书法研讨会,研讨会由桂林书法家协会主席黄家城主持。书法家杨为国首先就书法传统、继承、创新的关系展开讨论,他认为书法没有传承就没有创造,新形式应该诞生在传统的沃土中。“五家”的创新均来源于对古人传统文化的追寻。可以说,“汉唐风韵”代表的是一种东方智慧和审美趣味,更是五位书画家执着坚守的书法传统,是融入到他们书画创作中的灵魂。书画家陈培林、吴强均讲述了自己学书习画的心得和师法传承。此外,何绍连、王兴家、王金厚、唐长兴等人也相继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研讨会上参展画家以及各位领导、嘉宾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是提升了此次研讨会的学术含量。
5. 阳太阳的成就荣誉
阳太阳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为我国特别是广西的美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擅长中西绘画、书法和诗文,是一位有综合艺术成就的美术家和艺术教育家;2000年后,作品入选百年中国画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二十世纪中国水彩画展等重要展览;出版《阳太阳绘画全集》、《荣宝斋画谱·阳太阳山水部分》、《中国近现代名家—阳太阳》、《阳太阳艺术文集》、《阳太阳的艺术世界》、《阳太阳画集》、《阳太阳水彩画集》、《阳太阳大传——超越时代的艺术大师》等十余部专著和画集2006年,阳太阳同志获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中国造型艺术成就奖”;2008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2008年7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阳太阳先生百岁庆贺暨“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授予大会,《中国近现代名家——阳太阳》画集首发式、“阳太阳世纪艺术”回顾作品展、“阳太阳世纪艺术”学术研讨会等“阳太阳世纪艺术”系列纪念活动在桂林举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马飚、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自治区副主席、桂林市委书记高雄、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自治区文联主席潘琦,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戴志祺以及水天中、戴士和、陈绶祥、杨珍妮、赵力忠、赵权利、康伟等专家学者,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及广西美术界代表100多人出席了授予大会及相关活动。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主持授予大会。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大会上致辞并向阳太阳先生颁发“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证书。
马飚在讲话中说,授予阳太阳先生“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是广西尊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鼓励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广西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不仅对推进漓江画派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快广西文化建设、推动广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区广大文艺工作都要以阳太阳先生为榜样,学习他拥护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严谨治学,搏采众长、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精神,为广西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 谢静的工作简历
1997.12--1998.07 桂林市雁山区人事局办事员
1998.07--1999.11 桂林市雁山区党委办公室办事员
1999.11--2001.01 桂林市雁山区招商局干部
2001.01--2002.06 桂林市雁山区团委副书记(副科)(期间:1999.09至2002.06在广西区党校获得行政管理大专班学历)
2002.06--2003.08 桂林市雁山区科协主席、区团委书记(正科)
2003.08--2005.06 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期间:2001.09至2004.06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获得经济与行政管理本科学历)
2005.06--2009.03 桂林市雁山区教育科技局局长 (期间:2003.06至2005.09在广西师大法商学院获得国民经济研究生学历)
2009.03--2010.09 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10.09--2011.05 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2011.05--2011.06 桂林市七星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2011.06— 桂林市七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府副区长
7. 求崔岩的资料
崔岩
[编辑本段]一、革命烈士
崔岩(1913—1943),男,汉族,又名崔碧天,河北省南宫县城关镇人。
1931年,崔岩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一二·九”前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领导工人运动。以后在天津、石家庄及其家乡附近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5月,崔岩携爱人海峰陡步跋涉到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十二班学习。不久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崔岩于11月间奔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初任中共山西省静乐县委书记。秋天,中共晋西北区委决定在静乐、宁武、忻县、崞县范围成立中共静乐中心县委崔岩任宣传部长。1939年,中共静乐地委成后,他任地委宣传部长,并主持静乐县委工作。年底,调西北区党委从事宣传工作。
1940年7月,崔岩奉调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1942年派往绥远领导敌占区的地下斗争。他以各种身份隐蔽下来,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宣传抗日,侦察敌伪活动情报,开展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1943年初,崔岩任中共缓南地委书记。当时, 日伪在缓南下了极大的赌注,企图把绥南完全变成隔离地带, 隔断大青山、蛮汗山与晋西北的联系。为保证大青山与晋西北的联系,他率领部队动员组织群众,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坚持绥南地区的斗争。
1943年春节后,塞北区党委决定让崔岩回蛮汗山开展敌后工作。正月初五,他同大青山骑兵一团一连的全体指战员从偏关出发向凉城蛮汗山进军。沿途闯过平鲁、右玉、凉城3县鬼子设置的十几道封锁线,冲过凉城香火地的敌据点,最后到达了游击蛮汗山。时兼骑兵一团政治委员的崔岩,身着便装,带领20多名县、区干部,转移到凉城一区抢盘山一带打游击。
1943年3月29日,崔岩带领20多名县区干部正在凉城一区展开工作,日伪军突然向绥南地委和归凉县政府所在地旭泥坝沟袭击,崔岩等人被厚和(今呼和浩特市)的十在队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崔岩负伤被俘,敌人把他扶在马上要带走,但他坚贞不屈,决不跟敌 人走,最后在逃脱时又被敌人击中胸部,身负重伤,光荣牺牲。
崔岩牺牲后, 当地老乡和战友把他安葬在旭泥坝村得胜山的山坡上。
1949年7月8日,凉城县委根据缓远省委指示,将烈士灵枢派专人护送到丰镇,由省委转太行山区家乡安葬。
崔岩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生前他曾对爱人海峰说过:“如果我牺牲了,你别难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我牺牲了也值得, 因为我们将换来胜利”!
[编辑本段]二、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局长
1960年5月生,辽宁营口人,大学工学学士,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09至1982.07 武汉测绘大学(现已并入武汉大学)航测系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学习
1982.07至1987.05 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干部(其间:1986.04-1987.04挂职任山西省原平县镇长助理)
1987.05至1992.10 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调查处干部、副处长(其间:1991.09-1992.01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学习)
1992.10至1995.03 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管理司综合处处长
1995.03至1998.07 国家土地管理局外事司副司长
1998.07至2006.11 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其间:2004.09-2005.01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6.11至2007.03 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筹备组组长
2007.03至今 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局长
崔岩,男,土木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施工教研室主任。他热爱教育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受到师生广泛赞誉。
在教学中主要承担了《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计算机硬件》等理论课程和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施工技术实训、认识实习、监理实习、施工技术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的指导,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教学效果优良,同时还担任甘肃省高职高专土建课程组秘书工作。
参编教材、讲义多部,主编教材《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参编11万字实训教材《施工技术质量监控与评定实战手册》并获学院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主持院级《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精品课程建设,参与学院基金项目《土建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优秀教研室主任”。
崔岩副教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11月13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80年代作为公费生在日本熊本大学留学二年,尔后,90年代初又进入日本学园大学进修经济学一年。任过桂林市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桂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大野贸易事务所任所长、中日合作大幡电器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中日合作的亚克雄服装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桂林市微笑堂商日方总经理等职,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现为桂林工学院副教授,曾主持与并参与过四机部大型项目研究,承担过省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项目4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篇。目前从事主要研究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及日语应用研究。
8. 桂林市委由几个部门组成
市委组成部门如下
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政策研究室、法院、检察院、台湾工作办公室、统一战线工作部、总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侨联、残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编办、市政法机关、市政府委办局。由市委办公室、市委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组成。
市委全称中国共产党XX市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直辖市、地级市或县级市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统领全市党组织和党员。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市委作为党的地方领导机构在政治生活中是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譬如, 杭州市委可召开民主协商会和 人大代表座谈会,就杭州发展低碳经济建设、 低碳城市广泛听取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人大代表建议,
提出了符合杭州实际的以“一化七经济”为重点转变发展的方针,为杭州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9. 唐善茂的简历
1982.09-1986.07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
1986.07-1987.11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政治辅导员
1987.11-1988.01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8.01-1994.07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
1994.07-1994.12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
1994.12-1997.01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
(1992.10-1995.06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
1997.01-2000.08桂林工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学工处处长
2000.08-2006.08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其间:2004.09-2005.01中央党校第3期选调生班学习;2005.03-2005.09抽调参加广西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任组长)
2006.08-2012.06梧州学院党委书记
(2000.09-2007.0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
2012.06-2013.0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2013.05-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党组书记、广西地质矿产集团总经理
2013年6月,经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决定唐善茂同志调任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广西地质矿产集团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