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助人为乐,知足长乐的图片
他,
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180多人;
20年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
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
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
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
……
他就是鞍山钢铁厂普通工人,被誉为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
■ 人物简介
郭明义
1958年生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77年入伍,1982年复员到鞍钢集团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汽车驾驶员、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郭明义一直坚持提前两个小时上班,15年来,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他坚持20多年做好事,资助工友、向希望工程捐款、无偿献血,并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他的号召下,1700多名矿工和居民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200多人成为捐赠遗体志愿者,2800多人参与希望工程助学。
在郭明义看来,做好事让他快乐,让他不空虚,不疲倦。
郭明义被问烦了。
有一个问题,天天有人问。
“你为什么坚持做好事这么多年?”
他说,做好事挺快乐的。
“怎么个快乐法?”吃得香,睡得着。
“然后呢?”“还有啥然后,这还不够。”
“难道你不追求其它的快乐?”
他瞪着眼想了半天,“还有啥其它快乐,你告诉我”。
老实人
有时候郭明义刚穿上新鞋,有人逗他,“老郭把鞋换给我呗”,他立刻脱下来
郭明义,52岁,鞍钢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做好事做了近30年。
献血6万余毫升,相当于一个人的10倍血量。
资助180多名特困生,捐款12万余元。
动员了1700多名矿工和居民捐献造血干细胞,动员600多名矿工无偿献血,他发起的助学活动有2800多人参与。
他看起来皮肤黑,乐起来的时候扬着头看着你,正中的两个门牙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缝,增加了几分喜感。
在齐大山铁矿,有一条定理,“谁要是跟郭明义过不去,那一定不是好人”。
为什么?因为郭明义是好人,老实人。
齐大山铁矿被称为爷们矿,谁也不会轻易服谁。
“我们以前都叫他傻子”,郭明义的工友胡松说,但最后大家都服气了,“架不住他时间长”。
郭明义见到工友谁的鞋破了,会脱下自己的劳保鞋给人换上。有时候他刚穿上新鞋,有人逗他,“老郭把鞋换给我呗”。他立刻脱下来,递上去了。要鞋给鞋,要裤子给裤子。时间长了,没人好意思逗他了。
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坚持了十五年。早上四点多钟出门,走到矿场,然后像上了发条一样在矿场里转。他本来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看监测就可以了,他不乐意,觉得不接地气,“也不知道路硌不硌脚”。
以为他要名要利的人,最后也没了脾气。一天不落地早上班两小时,啥节假日也不休,天天和露天作业的工人在一起,啥也不求。
有一次,修理的任务很重,郭明义把大伙十来个人叫在一起开了个会。他说,大家好好干吧,我知道大家辛苦,每天下班我都请大家去撮一顿。
“我们都来精神了”,胡松说,那一段时间老郭天天请大家吃饭。
吃了两千多块钱。老郭妻子孙秀英发现了这笔额外支出。
对老郭家,这不是一笔小钱。问清楚了,孙秀英也没说啥,“下次你们省着点吃”。
任务完成了,这笔钱老郭自己出。
“你说他这是为啥”,这几乎成了齐大山铁矿的一个议题。
从小和郭明义一起长大的李树伟说,“他呀,从小就有这种慧根”。
李树伟记得,从小学开始,学校里生炉子的事情就非郭明义莫属。
自然而然地,大家和郭明义一起觉得,这炉子郭明义不生那就不对。
于是,那几年,郭明义一直乐呵呵地生炉子。
郭明义从小在矿上长大,做好事给矿工送水,别人送凉白开,郭明义非往里面加白糖。“他加,我们后来也不好意思不加了”,李树伟说,那时候白糖还限量呢,家长都跟着心疼。
学校号召捡大粪,孩子们嫌臭,挖塘泥充数,就郭明义实实在在地捡大粪,堆在院子里,被收粪的看中了,出15块钱收。“乖乖,那时候多大一笔钱啊”,李树伟说他妈听了都眼馋。郭明义死活不卖,送给了农村大队。
郭明义1977年当兵到部队,被安排在汽车连做饭。在汽车连,没人愿意做饭,郭明义的老排长左玉春说,“一眼就看出郭明义是个老实人,做饭需要老实人”。
郭明义不光高高兴兴地做饭,东北冬天冷,厕所常常冻住,他趁着天没亮还没人的时候,就去清理厕所。
他和别人不一样,“眼里有活,啥都愿干”。
郭明义的老实,连他资助的高中生张丽也看得出来。在一封信里,张丽说,“郭伯伯,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个老实人”。
傻子,老实人,好人。
有人问过他一句,郭明义,你是不是做好事上瘾啊?
性子急
他说,自己每天在路上走,就常常想能怎么做好事,有了什么样的想法,抄起电话就打
真上瘾。
从1990年开始献血,郭明义就没间断过。
他说,自己一直想着为别人做点事,“献血这个挺容易”。
鞍山市中心血站的站长李莎说,碰到急需用血的情况,血站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郭明义。
因为他从来不会拒绝。
他每个月都会按时去捐献血小板。2009年春节前,有一个临产孕妇出现溶血症,急需血小板。当时还没到郭明义捐献血小板的时间,血站给他打了个电话。郭明义什么都没说,打车到了血站。
打车对郭明义来说是个新鲜事,他的原则是,能走就不坐公车。
献血小板的时间很长,郭明义睡着了。血站的人帮他脱鞋,发现他的袜子破了好几个洞。李莎后来知道,那天郭明义刚下了夜班,饭也没吃。
当时,需要一个单位元的血小板。郭明义硬是捐了两个,他说还有孩子呢,要保母子平安。
还有一次,他献完血,回到采石场就干活,晕倒了。工友用洒水车向他喷水,才醒过来。胡松说,他看不过去吼了他一句,“你献血上瘾了吧”。
他捐东西也上瘾。
自行车捐了三辆,电视机捐了三个。后来鞍山团市委送了他一台电视机,告诉他这是固定资产,不能捐,“捐了犯法”。这台电视机才一直呆在他的家里。
矿上奖他的数码相机,他打折卖了,捐了。超市购物卡,卖了,捐了。他们一直住在不到40平米的单间里,女儿住在门厅里。矿上给他房子,他不要,说够住了。家里的墙,他一年刷一遍。有人开玩笑,“别刷了,越刷越小”,郭明义听了直乐。
从1994年开始,他一直捐助失学儿童。他和妻子工资不到600元的时候,他成百成百地捐。后来他拿出3000元捐给10个孩子,跟孩子家长见面。一见他,很多家长掉泪了。他穿着一身劳保服,皮肤晒得黝黑黝黑的,“看着比我们还穷”。
郭明义常年穿一身土黄色的劳保服,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挺爱美的,也知道新衣服一穿,特板正。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在意了。他还劝老婆,“买啥衣服,你在我眼里穿啥都好看”。
Ⅱ 关于乐于助人的图片
Ⅲ 特别能激励人的图片是哪种什么类型的
宣传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乐观鼓舞情绪的图片,或者视觉效果强色调反差明显的图片,或者图片内容触目惊心直击心灵的,比如图片和文字描述惨烈或美好的景象,激发人的愤怒同情或向往的情绪,以达到予人深刻印象的目的。
Ⅳ 在哪里可以下载助人为乐的图片呀
在网络图片搜索中,用助人为乐,帮助人,做好事,协助等关键字搜索。
比如;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D6%FA%C8%CB%CE%AA%C0%D6&z=0
在搜索结果中,自己去判断,选择图片大小,注意,不要涉及别人的肖像权。
Ⅳ 乐于助人的图片
如下
Ⅵ 有没有乐于助人的图片加文字要“青少年或小孩的”
找一张乐于助人(小孩扶老人过马路)的照片旁边注上文字就好啦
Ⅶ 求图片:雷锋助人为乐绘画
这个行吗?
Ⅷ 乐于助人,高尚风德的图片
网络图片
Ⅸ 有关于资助宣传黑板报画画图片图库
初中
1、两免一补”政策好,上学“一个都不少”;
2、不用买书不缴费,住校还补生活费;
3、“两免一补”政策好,农民负担又减少;
4、贫寒学子求知路,“两免一补”来帮助;
5、“两免一补”助孩子,发展教育奔小康;
6、“两免一补”做到位,贫困家庭得实惠;
7、关注贫困家庭,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8、实施“两免一补”是党和政府的德政之举;
9、实施“两免一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0、贫困孩子要读书,党和政府把你助”
11、家庭困难不用愁,孩子上学勿需忧
12、“两免一补”来帮你,家长孩子皆欢喜
13、一切为了困难家庭,一切为了贫困学生
14、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农村义务教育
15、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体现党的关怀
16、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不让孩子因贫困辍学
17、政府资助贫困生,好好学习快成才
18、“两免一补”送关怀,农村学生贫困学生上学,政府“两免一补”
高中
1、唤醒爱心、 伸出援手、 关怀贫困学生。
2、乐善之本、 助人为快、会聚爱心、共创未来。
3、关注教育、关注贫困学生。
4、财富源于社会、爱心回报社会、关注贫困学生。
5、救助一个学生、改变一个人生。
6、用我们的真心、真情、真意关爱贫困学生。
7、只要你我都献出一点爱、贫困学生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8、凝集社会之力,资助贫困学生;
9、爱心点燃希望,关注寒门学子;
10、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11、关注困难家庭,关爱贫困学生
13、家庭困难不用愁,孩子上学勿需忧
中职
1、读中职,受资助,升学就业两不误
2、资助政策就是好,就读中职花钱少
5、贫困孩子不要愁,职校受助有盼头
6、国家出资学技艺,职教就业有优势
7、不挤高考独木桥,选择中职阳光道
8、读中职,受资助,早脱贫,快致富
9、家富国盛光明一片,中职资助举市展颜
10、国家资助学技术,轻松就业有门路
11、资助政策就是好,为咱百姓解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