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免疫治疗癌症效果怎么样
与传统疗法相比生物治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手术治疗后运用生物治疗可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可快速清除术后微小残余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放疗后运用生物治疗,可提高放疗效果,减少放疗副作用,减轻身体相关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重建;化疗后使用生物治疗能增强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化疗药物身体造成的副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
肺癌晚期患者,在经历手术和放化疗后,肿瘤组织虽遭到切除或一定破坏、缩小,杀死部分、甚至大部分肿瘤细胞,但难免都有一定的残留肿瘤细胞。而且治疗过程中创伤性较大,患者体能急剧下降,毒副作用明显;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更造成免疫系统严重损伤,给了残留癌细胞死灰复燃之机,最终肿瘤治而不愈,出现边治疗边转移、边复发。
所以,手术后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病理、不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考虑,而我们的生物免疫治疗则从根本做起,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强调肺癌多学科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转移复发率,降低不适,并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病灶、避免扩散、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迎来希望!
2. 为何美国70%的肿瘤患者做放疗,而中国只有20%-30%
美国的肿瘤患者有70%选择做放疗,而中国的肿瘤患者只有20%~30%的比例,可以说差了两倍多,国家环境存在差距,医疗的发展程度也不同,民众对于这些医疗技术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选择以及对病症的态度。
国内外的医学发展条件确实有所不同,我们国内的顶尖医学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有条件享受这个顶级的医疗环境,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不止一次地促成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只不过这些改革还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多的努力,足够多的耐心,才能促使社会更快的向更好的方面转变。
3. 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抗肿瘤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对造血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骨髓中各种血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决定于它们半衰期的长短,白细胞的半衰期仅6h,血小板的半衰期为5~7d,较易引起少;红细胞的半衰期长达120d。一般损伤DNA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RNA合成的药物次之,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较小。骨髓抑制毒性代表药物,较明显的药物有蒽环类药物氮芥、甲氨蝶呤、丝裂霉素、替尼泊苷、长春地辛、拓扑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健择、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诺维本、开普拓等。
(2)消化道反应临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厌食、急性胃炎、腹泻、便秘等,严重时出现胃肠道出血、肠梗阻、肠坏死,还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致吐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致吐作用也有分级:明显致吐的药物(致吐率90%~100%):顺铂、氮芥等。较强致吐(致吐率60%~90%):环磷酰胺、阿霉素、卡铂、亚硝脲类等。中度致吐(致吐率30%~60%):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表阿霉素、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弱致吐(致吐率6%~30%):博莱霉素、长春新碱等。在化疗期间还应加强免疫力提升。今幸rh2可较好的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免疫力得到稳定后,机体有一个好的抵抗力,才能更好的去对抗放化疗、对抗疾病。
(3)变态反应一般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引起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有:左旋门冬酰胺酶、平阳霉素、博莱霉素、紫杉醇、蒽环类药物、鬼臼毒类药物等。
(4)神经系统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外周神经包括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可逆性末梢神经炎、深腱反应消失、下肢无力。中枢神经包括短暂语言障碍、意识混乱、昏睡、罕见惊厥和意识丧失。植物神经包括小肠麻痹引起的便秘、腹胀。听神经包括耳鸣、耳聋、头晕,严重者有高频听力丧失。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的常见药物有:紫杉醇、异环磷酰胺、丙卡巴肼、长春新碱、铂类等,且神经毒性多与药物剂量相关。
(5)心血管系统临床主要表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反应较为突出,呈剂量累积性,如阿霉素积蓄量超过600mg/m2时,心肌病发生率可达15%以上。目前推荐阿霉素的累计总剂量不得超过500mg/m2。
(6)呼吸系统临床主要表现:肺毒性包括间质性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急性呼吸衰竭等。急性型可发生在治疗期间的任何剂量之间,初期发生干咳,X线检查阴性,几天到几周X线显示快速进行性改变,血氧值降低而需要给氧。急性肺毒性作用不可逆。慢性型主要与剂量有关,开始时患者出现干咳但不发热,当X线显示进行弥漫性浸润性改变时,应进行肺活检并停止治疗。主要药物有博莱霉素、卡莫司汀、丝裂霉素、甲氨蝶呤、吉非替尼等。
(7)泌尿系统临床主要表现:肾损害包括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升高或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化学性膀胱炎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膀胱纤维化。代表性药物为顺铂。
(8)局部组织刺激反应给药部位静脉炎。静脉滴注时漏出血管外造成疼痛、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溃疡,甚至坏死。外渗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药物:常见药物有胺苯吖啶、蒽环类、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长春碱类、鬼臼乙叉苷、氟尿嘧啶、紫杉醇、米托蒽醌、卡莫司汀、达卡巴嗪等。
(9)其他脱发(常见,通常为可逆性),低钠(镁、钾)血症、高钙血症,刺激性结膜炎、视神经病、视网膜色素沉着、致盲,性腺功能失常,还可导致白血病、肾癌、膀胱癌。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对策对待不良反应的原则是:思想重视、预防为主、及时处理、对症治疗。
4. 放疗一年以后,被照射的地方出现皮硬,皮下有解结状硬块是否正常
放疗护理注意事项大体如下:
2.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多数患者对“放疗”缺乏了解和认识,治疗前应简明扼要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效果、优越性、疗程、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处理常识等,并签《放射治疗知情同意书》,发放宣传小册子《放射治疗常识指南》供其阅读,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放疗计划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消除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紧张心理。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进行个性化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知识传授,介绍治愈病例,增强抗癌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营养和饮食护理 宫颈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直肠是最易受损伤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腹胀,故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低纤维饮食,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如糖、豆类、碳酸类饮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严重腹泻者,需暂停放疗,检测患者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的体征,通过吃水果、喝饮料、肉汤或静脉补液补钾等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2.3 照射野皮肤的护理 照射野皮肤可出现红肿、干燥、瘙痒、脱皮或溃烂,皮硬,皮下有结疖状硬块.放疗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的重要性。嘱其保持照射野画线的清晰,穿全棉、柔软、宽大透气的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局部皮肤不要搔抓,脱屑切忌用手撕剥,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5. 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是什么
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是指通过质子或重离子射线的使用杀伤癌症细胞,属于放射治疗的一种。其中质子治疗可以破坏癌细胞的DNA的单链,而重离子治疗可以破坏癌细胞的DNA双链。
想必大家对“质子重离子”这个词非常陌生。
因为现在市场上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手段,而质子重离子治疗作为一种高级形式的放射疗法,目前尚未被广泛普及。
但百万医疗险常出现“质子重离子治疗”来作为其宣传点。
主要是因为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毒副作用更小且能够更加精准攻击肿瘤,使癌细胞得到更好的控制。
那么,质子重离子治疗究竟是什么呢?
实际上,质子重离子治疗属于放疗手段,也可以理解成升级版放疗。
但它是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可分为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
相比于传统的化疗,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人体组织的危害更小。
其中质子治疗主要是破坏癌细胞的DNA单链,细胞还有修复的可能性。
而重离子治疗主要是破坏DNA的双链,使癌细胞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性,达到彻底“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高额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费用并非是每个家庭都能够承担的。
为此,多家保险公司会和支持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医院签署合作关系,不幸患癌人员可以通过商业保险直接报销。
接下来,奶爸就和大家看一下有哪几款医疗险支持质子重离报销:
这一可选责任的出现其实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模式,保证了患者可以获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6. 乳腺癌手术的展望未来
1.乳腺癌手术的演变,原于治疗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基础理论的研究的进展,使人民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深入,新的观念: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取代了乳腺癌是局部疾病的概念。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临床随机实验结果的出现,乳腺钼靶摄影和乳腺“B”超的应用,肿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放疗设备和技术的完善与成熟,新的化疗及内分泌药物的问世和优选方案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及形体美容需求的加强,促进了乳腺癌治疗水平的提高,全身性综合治疗、化疗与生活质量兼顾的新观念取代了“局部根治”的旧观念,形成了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医疗实践证明:综合治疗在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前提下,缩小了手术范围,改善了形体效果,保持了上肢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2.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方向,外科“单打一”的状况已成为过去,片面宣扬外科手术的作用和一味崇拜“一把刀主义”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临床实验显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能减少1/3的病例复发,降低10年死亡率1/6~1/5。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无论在局部和区域控制率方面,还是在长期生存率方面,均与根治术和改良术相同,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中应避免出现医生持“各自为政”的陈旧观念。外科、放疗科、化疗科、病理科医生要重视总体治疗计划的合理设计和各疗法间的有机配合,团结协作,以保证综合治疗的成功。
3.规范化疗是乳腺癌治疗成败的关键,在我国应大力提倡和加强。欧美国家各期乳腺癌都有相应的综合治疗指导原则(Guid line)。规范化方案的提出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我国乳腺癌的治疗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原因之一就是不规范。治疗方法极不一致,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国外摒弃的手术国内还有人做,国外普及的技术国内仅少数医院开展。乳腺癌治疗的规范与社会经济状况、国家医疗设施、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保乳手术在欧美国家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但在美国乡村,由于一些病人不能完成所有的常规治疗,外科医生并没有按照NSABP提出的保乳治疗原则,而倾向行全乳房切除。Paik等在21届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会议和第3届亚洲乳腺癌会议上分别报道了朝鲜妇女乳腺癌行保乳治疗的疗效优于欧美同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组。亚洲妇女乳腺癌是否具有不同于西方妇女的特点有待研究。保乳手术需要较高的医疗技术、放疗设备和治疗费用,在我国一些条件不具备的医院不要勉强开展。总之,乳腺癌治疗的规范化不能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治疗模式,而应结合我国医疗资源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治疗规范。至今为止没有一种手术能适用于各期、各部位的乳腺癌。所以在强调规范化治疗同时,还要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乳腺癌患者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从不同治疗方案中选择最理想的方案,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治疗组将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乳腺癌的治疗将出现几种手术并存,治愈与生活质量兼顾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保乳手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在我国由于放疗设备和技术尚不普及,仅在少数医院开展,但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改良根治术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但终究会被保乳手术所取代。即刻乳房重建的完全性已得到肯定,并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随访,在有条件的医院病人需求的情况下,也将有它的发展空间。手术可以提高乳腺癌治疗局部和区域控制率,减少复发率。新辅助化疗、放疗、巩固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可进一步减少复发和死亡,提高生存率。乳腺癌外科将在综合治疗中不断寻求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与时俱进。临床预后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确定辅助治疗的力度。
5.日本正在研究更趋向于人性化的乳腺微创手术,即将大的癌性肿瘤通过放疗、化疗缩小后,再施行保乳手术或更小的手术,这些微创治疗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英国也报道用纤维内镜行乳腺癌切除的病例,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势必导致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
7. 为什么有些人癌症化疗治好会复发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如何更好的治疗癌症,调理癌症是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中,治疗癌症除了手术切除,还是以放疗化疗为主,但是,进来一项最近研究发现,有些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癌细胞反而加速扩散,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自从发明了药物以来,200年前发现了抗生素,人类的疾病就显得更复杂了。很多慢性病,免疫系统紊乱症,都与药物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很大的关系。抗生素的盲目滥用导致人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于是西医治病就越来越复杂了。众所周知医学界对癌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有效方法,还是处于“手术、化疗、放疗”。
医学上的常规药物和化疗、放疗、电疗等方法,除了把癌细胞部分杀死外,也把正常的大量的好细胞杀杀死了。所以手术药物和化疗放疗有时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反而加速癌症病人的死亡.
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免疫细胞,而不是医生和药物。只有本人的免疫系统正常才能杀灭癌细胞。所以,得了癌症如果用中医辩证论治,调理脏腑阴阳使之趋于平衡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对抗部分癌细胞的增生与扩散,但是手术和化放疗却会快速让人的免疫系统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就能够复发,而且复发时的身体条件更差,因为已经经过了手术的摧残,抗病能力已大大减弱。
癌症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加速死亡的现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恐癌心理。现在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理恐惧。因此,我们必须像美国一样,大范围地展开癌症是慢性病的宣传,首先把这种心理病解决好,就能降低我国的癌患者的死亡率—毕竟是救命第一。
每年我国有220万人患癌症,一年中死亡的达160万人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患者起码有30-40%死于心理因素。肿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患有抑郁症,10%患有精神衰弱症,还有8%患有强迫症,这说明至少84%的肿瘤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据笔者调查,凡是使用中草药消除了患者症状的,例如患者的癌肿疼痛,被中草药止住了,说明这药已经有效,癌肿被治住了。坚持服药,一定会获得良效。如果用西药止痛,痛虽然消失,却会反复,而且这种西药止痛的能力会越来越差,直至无效为止。因为,中草药消除症状是调整平衡。人体生理平衡得到调整,抗癌的能力增强,癌肿会自然消失;至少,它会停止肿大,停止危害生命,而是与我们的生命共存。西药止痛是麻痹神经的。这种方法相当于麻痹人体自我调整的抗病能力,因此,药性一过,痛势反而会更加厉害。
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日夜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每天形成的新细胞中,约有几百万个细胞会发生基因突变,少数突变细胞若不受免疫系统制约,则进一步恶变,形成肿瘤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随时都在监视和及时消灭这些突变、恶变的细胞或癌细胞,一旦发现异常,会动员大量免疫细胞歼灭“异已分子”,使之难以形成气候。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监视功能正常,则能对体内外的致癌物和癌细胞进行狙击,消灭其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