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萨德系统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萨德原名是<末端高空区防御系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当你的仇家准备用导弹炸你家的时候,你的这套装备可以提前把导弹拦截下来。
韩美两国军方7月8日在韩国首尔发表联合声明称,由于“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韩美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即“萨德”系统。
萨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萨德不仅是“盾牌”,更能摄取情报和监控对手。当然,最关键的是“萨德”系统如果进驻朝鲜半岛,受影响的不仅是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部署的战略战术导弹也将面临“威力贬值”的风险。除导致中国洲际导弹威慑力下降外,有专家分析,“萨德”部署在韩国境内,比起部署日本,能向西向北推进300公里的探测距离,从而更方便地监控中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从理论上说,中国在东部沿海地区机动发射的“东风-21D”、“东风-26”系列反舰弹道导弹面临“提前曝光”的危险。
用通俗的语言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1、大气层内外是事儿都管
“萨德”既可在大气层内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气层外180千米以下的高度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号称“全球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系统”。填补了仅用于大气层内防御的“爱国者”和仅用于大气层外防御的“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之间的空白。
2、相当于子弹打子弹武侠级别的精准破坏
“萨德”的破坏机理是“碰撞-杀伤”。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
要知道,传统意义上的防空和反导导弹一般都采用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方式。简单一点的表述就是:我在接近你的时候来个自杀式大爆炸,让一大片爆炸碎片糊到你脸上,虽然弄不死你,但是你也失去了方向,撞到别的地方去了。
而萨德可以高速撞击目标弹头,从而引爆弹头或利用高速撞击的高热使生化战剂失效。它甚至可以没有专门的杀伤部分,只依靠制导或末机动部件的质量就可以达成“碰撞一杀伤”的效果,这大幅度减少了战斗部质量,使导弹增加拦截高度成为可能。
3、特别流氓的雷达系统
你以为反导武器仅仅是防御性的,你不主动攻击它,它也惹不着你。错。“萨德”不仅仅是盾牌,它在平时就能起到摄取情报和监视、控制对方的作用。
它的可完成探测、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等多项任务,其雷达天线的作用距离超过500公里,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甚至有专家推算,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
中国为什么反对部署“萨德”
萨德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呢?大半个中国乃至俄罗斯远东都尽收眼底,这玩意往韩国一搁,以后我国和俄罗斯有什么动作都在美国人的掌控之内,没有秘密可言。真是要了爷的老命哦~这就像办公室里装满了监控摄像头,别说玩把网上斗地主了,接个手机都得跟偷地雷了似的!
㈡ 这是什么电影
《怦然心动》
基本信息
《怦然心动》是由罗伯·莱纳执导,玛德琳·卡罗尔、卡兰·麦克奥利菲主演影片。该片根据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描述了青春期中男孩女孩之间的有趣战争。2010年8月6日在美国上映。中文名怦然心动外文名Flipped其它译名冒失、萌动青春 / 青春萌动 / 梧桐树之恋出品时间2010年8月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制片地区美国导演罗伯·莱纳(Rob Reiner)编剧罗伯·莱纳,安德鲁·沙因曼类型爱情主演玛德琳·卡罗尔,卡兰·麦克奥利菲,艾丹·奎因,约翰·玛哈尼,摩根·莉莉 片长90分钟上映时间2010年8月6日(美国)分级Rated PG对白语言英语色彩彩色imdb编码tt0817177IMDB评分7.6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混音杜比数码环绕声 剧情简介编辑朱莉·贝克(玛德琳·卡罗尔饰)虔诚地相信三件事:树是圣洁的(特别是她最爱的梧桐树)、她在后院里饲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是最卫生的、以及总有一天她会和布莱斯·罗斯基(卡兰·麦克奥利菲饰)接吻。二年级时在看到布莱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朱莉的心就被他击中了。不幸的是,布莱斯对她从来没有感觉。而且,他认为朱莉有点怪,怎么会有人把养鸡和坐在树下看成乐趣呢?㈢ 中国可以轻松摧毁萨德,那萨德的危害在哪里
并非怕防御拦截系统,而是那个2000公里的探测半径,能够覆盖大半个中国,也就是你在家里干什么别人都会了如指掌。
“萨德”是美国发展历史最长的导弹防御系统,也是美国陆军掌握的两种高低搭配的防御系统之一,其发展历程反映出美国导弹防御思想的变化,也是美国反导技术发展的缩影。2015年11月23日,正在夏威夷访问的日本防卫相中谷元称,日本自卫队考虑引进美国陆基拦截系统“萨德”。2016年7月,韩国官方宣布正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当月13日,韩国国防部国防政策室长柳济升宣布韩美最终决定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庆尚北道星州郡。
“萨德”是美国新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面雷达,及战斗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BM/C31)等组成。其拦截弹长6.17米,最大弹径0.37米,起飞重量900千克,最大速度可达2500米/秒,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摧毁目标,主要拦截射程3500千米的弹道导弹,最大拦截高度和拦截距离分别为150千米和300千米,防御半径200千米左右。“萨德”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风险性强,是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因此其战技术性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萨德”系统射程达到300千米,可以防御半径200千米的区域,而 “爱国者”2的反导射程只有15千米,“爱国者”3也仅为30千米,同样是高空末段防御系统的以色列“箭”式系统拦截距离为90千米,防护区域大致只有 “萨德”的1/5。因此“爱国者”被称为点防御系统,而“萨德”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用来保护美国、盟国军队、人口中心及关键设施免遭中、短程弹道导弹打击。这种系统还被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家看中,数套“萨德”系统即可将这些国家完全覆盖,相当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拦截高度高,可防御洲际弹道导弹为实现高空拦截,美科研人员对“萨德”拦截弹进行了独特的设计。其使用的固体火箭推进系统由一台单级固体助推火箭、一个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和一个可展开的气动喇叭瓣机构组成。助推火箭采用了高能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壳体采用先进的轻型复合材料。助推火箭后端所采用的新式喇叭瓣结构,发射前平直放置,发射后根据弹上计算机的指令,可向外扩张成喇叭形,以增加拦截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稳定性。
“萨德”的拦截高度达到40~15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这一高度段实际是射程3500千米以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是 3 500千米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末段。因此,它与“地基中段拦截”(GBI)系统配合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末段,形成双层拦截,也可以与“爱国者”等低层防御中的“末段拦截系统”配合,拦截中短程导弹的飞行中段,形成双层拦截,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萨德”采用的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KKV的“动能杀伤技术”,这是从“星球大战”计划就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破坏机理是“碰撞-杀伤”。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此前防空和反导导弹一般都采用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方式,依靠成千上万片碎片破坏目标导弹或弹头,往往只能实现所谓的“任务破坏”而非“导弹破坏”,一般不会完全摧毁弹头,而只是使其偏离原定轨道,弹头内的爆炸物或生化战剂仍会散落到地面。而“碰撞一杀伤”可以高速撞击目标弹头,从而引爆弹头或利用高速撞击的高热使生化战剂失效。“动能杀伤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其战斗部很小,甚至可以没有专门的杀伤部分,只依靠制导或末机动部件的质量就可以达成“碰撞一杀伤”的效果,这大幅度减少了战斗部质量。例如,在“萨德”系统的早期计划E21中,其动能杀伤飞行器(KKV)的质量就从HEDI的200千克降低到了40千克,而“萨德” 系统的拦截器包括保护罩在内质量也只有40~60千克,而且使导弹增加拦截高度成为可能。
“萨德”系统拦截弹弹头主要由用于捕获和跟踪目标的中波红外导引头、用于制导的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和采用激光陀螺的惯性测量装置)以及用于机动飞行的轨控与姿控推进系统等组成。整个拦截器(包括保护罩)长2325毫米,底部直径为370毫米,没有专门的杀伤部件,而且将如此多而复杂的部件安装在只有60千克的弹头内,其设计难度不难想象,这也是“萨德”迟迟难以面世的原因之一。
具有多次拦截能力,摧毁概率高当预警卫星或其它天基探测器发出敌方导弹发射的预警后,首先由地基雷达进行目标搜索,一旦捕获到目标,即对其进行跟踪,并将跟踪数据传送给BM/C3I系统。BM/C3I系统将目标数据装定到准备发射的拦截弹上,并下达发射命令。拦截弹发射后,首先按惯性制导飞行,随后由BM/C3I系统通过雷达向拦截弹发送
㈣ 想了解萨德,以及现在是怎么回事
韩国民众的反抗没有得到韩国上层领导人的重视,萨德最后部署了。
㈤ 萨德系统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1、美韩部署"萨德"系统直接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利益。
2、美韩执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很有可能在东北亚导致新一轮军备竞赛。如果美韩一意孤行,中俄可能会拿出美韩意想不到也承受不起的反制措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对韩国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可能将韩国拖入美国与中俄的军事对峙中。
3、不利于缓和当前紧张局势,不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
萨德系统: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缩写:THAAD,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一般简称为萨德反导系统。
一套“萨德”系统通常由指挥车、火控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其技战术性能有着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5)萨德宣传片扩展阅读:
萨德系统的一些特点:
1、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
“萨德”的射程达到300千米,可防卫半径200千米的区域,而“爱国者-2”和“爱国者-3”的反导射程仅分别为15千米和30千米。因此,“爱国者”被归为“点防御系统”,“萨德”则为“面防御系统”,主要用于保护较大的战略性地区和目标。
2、拦截高度和摧毁概率较高
萨德”拦截高度为40至18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而这个拦截高度区间正好是射程3500千米以上的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飞行末段,以及射程3500千米以下的中近程导弹的飞行中段,故号称“当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反导系统”。
较大的拦截高度为“萨德”提供了实施多次拦截的充足反应时间和作战空间。因此,“萨德”被设计为“射击-评估-再射击”的作战方式,具有二次拦截和二次毁伤评定的能力,还可为“爱国者”等低层末段拦截系统提供目标指示信息。
㈥ 萨德饰品:PA环穿环教程第一个视频.wmv种子下载地址有么感激不尽
萨德饰品:PA环穿环教程第一个视频.wmv种子下载地址:
㈦ 萨德事件是什么 萨德事件始末 萨德系统对中国的影响
据朝鲜媒体报道,2016年1月6日,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并取得成功。此次核试验与前三次核试验有所不同,一是朝鲜事先均未通知中美两国,二是朝鲜宣称此次核试验成功的是“氢弹”。一个月后,2016年2月7日,朝鲜发射"光明星4号"卫星,并将卫星顺利送入轨道。对此,国际社会一片哗然,韩美两国反应最为强烈,韩国总统朴槿惠呼吁联合国就朝方违反决议的举动立即采取"强力应对措施",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发表声明称,谴责朝方"挑衅且破坏地区稳定的"发射活动。随即,韩国国防部7日正式宣布,韩美双方决定正式启动商讨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系统。对于韩美磋商部署萨德系统,中国政府表示严重关切明确反对。
“萨德”反导系统全球最为先进,它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系统”。它既可在大气层内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气层外180千米以下的高度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而这个高度正好是射程在3500千米以上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末段,和射程3500千米以下中近程导弹的中段。同时它能在大气层内外对目标实施多次拦截,还可为低层末段拦截系统提供目标指示信息。简单地说,“萨德”反导系统是为对付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远程洲际弹道导弹量身打造的,是对中国“区域拒止”战略的针对性化解,是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
㈧ 萨德是哪个非洲哪个国家
景点名称:萨德湿地[南苏丹]
外文名称:Sudd
必去理由:尼罗盆地最大的淡水湿地
景点所在大洲:非洲 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南苏丹[South Sudan]
景点所在省、州:琼莱省 [Jonglei State]
景点简介:
萨德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同时也是尼罗盆地最大的淡水湿地。萨德湿地的面积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换,占地面积平均为3万平方公里,而到了雨季最大可达到13万平方公里,水源主要来自于维多利亚大瀑布,如此大的规模使得野生动物局难以进行有效的巡逻和执法。
萨德湿地(Sudd)已经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Ramsar Convention List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环境规划署说,萨德湿地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很有可能是非洲最大的湿地。在这片由沼泽、河漫滩、湿原构成的地区,生息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包括数十万候鸟,当地民众也要依靠这片湿地谋生。萨德湿地给400多种候鸟提供了食物和水,包括鲸头鹳、白鹈鹕、黑冕鹤以及其他珍惜类候鸟。此外,这里还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包括大象、狮子、豹子、白耳水羚、河马等等。
㈨ 韩国萨德是什么意思对中国有什危险
一、一旦萨德在韩部署,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大片腹地便裸露在美军面前。
二、在中国家门口安装萨德导弹,比当年美军打到鸭绿江边,对中国的威胁还要大,所以美国和俄罗斯在遇到此事时,全都宣布要向对方发射原子弹。当年肯尼迪是如此,去年普京也是如此。为什么美俄宁可打核大战,也不让对方在自己家门口安装导弹?道理很简单,一旦对方在自己家门口安装上导弹,自己的所有核武器即使没有被全部废除,至少也废除了大半。所以当年的肯尼迪才会下令,只要苏联把导弹装到古巴,就立刻对苏联发射原子弹。去年普京也是如此,宣布只要在家门口安装萨德导弹,就动用原子弹进行摧毁。
如果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不敢效法美国俄罗斯,而是忍气吞声甚至帮助美日韩对付朝鲜,不仅是等于公开投降美日韩,并且将会把中华民族选于万劫不复之中,因为这一次美日韩和当年日本侵华的目的完全不同,当年日本侵华是为了占领和吞并中国,而今天美国是要灭绝中国,就象当年灭绝印第安人一样!
三、问题很清楚,这完全是在把“中东模式”套在中国头上。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就是为了避免刺激美国,不给美国以侵略借口而步步退让,最终变成血流成河、堆尸如山!
四、中国允许美国向台湾销售武器,最终放弃了统一台湾这个口号。如果现在再接受萨德导弹装在家门口,那么整个中国大陆的血流成河将不可避免。
㈩ 萨德内容
“萨德”系统全名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是目前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高空远程反导系统,总承包商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萨德”系统于1989年提出计划,并开始一系列验证试验。2000年“萨德”系统转入工程研制阶段,并于2008年完成了第一套系统的部署。
“萨德”系统是美国新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高空导弹进行拦截,采用卫星、红外、雷达三位一体的综合预警方式。该系统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面雷达,以及战斗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等组成。
“萨德”采用的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动能杀伤弹(KKV)的“动能杀伤技术”。这是从“星球大战”计划就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破坏机理是“碰撞-杀伤”,破坏威力大。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对末制导和空间机动的矢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度不亚于“子弹打子弹”。
此前防空和反导导弹一般都采用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方式,依靠成千上万片碎片破坏目标导弹或弹头,往往只能实现所谓的“任务破坏”而非“导弹破坏”,一般不会完全摧毁弹头,而只是使其偏离原定轨道,弹头内的爆炸物或生化战剂仍会散落到地面。
对于核弹头和生物弹头来说,也许偏离原定轨道会使得弹头无法落在原定目标的头上,但是如果弹头的最终落点还是敌对国的话,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枚弹头还是完成了对敌国的杀伤任务的——因为没人能保证新落点不是敌对国的人口密集地区或者是大工业区。而“碰撞一杀伤”可以高速撞击目标弹头,从而在高空引爆弹头或利用高速撞击产生的高热使生化战剂失效。
“动能杀伤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其战斗部很小,甚至可以没有专门的杀伤部分,只依靠制导或末机动部件的质量就可以达成“碰撞一杀伤”的效果,这大幅度减小了战斗部质量。例如,在“萨德”系统的早期计划E21中,其动能杀伤飞行器(KKV)的质量就从从前的“大气层内高空防御拦截弹”的200千克降低到了40千克,而“萨德”
系统的拦截器包括保护罩在内质量也只有40~60千克,这使导弹增加拦截高度成为可能。
名为“保护” 实为“威慑”
“名义上,韩国部署‘萨德’是针对朝鲜;实际上,瞄准的是中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任卫东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韩国前统一部长官丁世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韩美决定将“萨德”部署在庆尚北道,而非首都圈地区,恰恰证明了“萨德”部署的目的并非是为应对朝鲜的核及导弹威胁,而是美国企图维持东亚地区霸权地位而采取的军事性、技术性措施。
诸多分析都指出,如果仅仅是针对朝鲜,“萨德”反导系统远超其需求。从地理上来分析,朝鲜半岛东西宽360公里,南北长1000公里,这一区域如果需要导弹覆盖,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短程弹道导弹足够,根本不需要“萨德”这样主要打击射程在3500公里以上的中远程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
而且,“萨德”的雷达具有长达2000公里的探测距离。前沿部署和末段部署两种部署模式转换只需要8个小时。如果美军从部署第二天起就24小时开动2000公里探测雷达,远东地区和中国的军事活动都将可能暴露在美国人的眼里。
在谈到俄罗斯和中国对于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反应时,特罗菲姆丘克说:“众所周知,北京和莫斯科在官方层面已对这一事件进程表示关注。然而,与此同时,仍应注意美国在欧盟的一些东欧国家部署反导系统的经验。因为经验表明,仅在口头上表示关注,对终止部署反导系统不会有本质的影响,甚至反而会加快其进行”,“即使朝鲜领导人在军事技术研究领域没有表现自己的实力,华盛顿大概也会找到其它借口,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亚洲屡见不鲜。”
特罗菲姆丘克建议,阻止萨德事件升级,不应仅局限于一些官方的声明,而是要采取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具体行动。
他说:“应当在问题出现之处将其解决,因此发展朝鲜与韩国的对话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人民间的对话中潜藏着巨大的潜力,然而这种潜力尚未被充分利用。朝鲜半岛的人民需要和平,而不是战争,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出发点。”
“萨德”入韩 还有后患
对于美韩部署“萨德”系统,中方多次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称将考虑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地区战略平衡。俄方日前也表示,为应对“萨德”入韩,不排除将加快恢复南千岛群岛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朝鲜半岛的局势也可能因为“萨德”入韩更加紧张。朝鲜7月多次发射导弹予以回应,并警告一旦美韩确定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位置和场所,朝方将采取“物理性措施”予以应对。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威廉·琼斯还指出:“‘萨德’不会起作用,这也被美国方面从事该导弹系统研究几十年的相关人员所批判,他们指出‘萨德’可能难以让韩国抵御来自朝鲜的导弹攻击,反而会因导致朝鲜作出更为激进的举动。”
专家指出,“萨德”入韩让“新冷战”的幽灵游荡在东北亚上空。正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尔盖·卢贾宁所说的,美韩两国推动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近几年来发生在东北亚最严重的军事挑衅,根本就是在制造新的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