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长征途中与彝族歃血为盟的是谁
是刘伯承
1935年5月22日,长征中的红军与彝族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成为长征途中的传奇一幕。
小叶丹,生于1894年,是四川冕宁彝族果基家支有声望、有影响的首领。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为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北上,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当时,从中央红军所在的泸沽到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是经越西的“官道”大路,另一条是穿过拖乌地区的密林小道。蒋介石判断红军只敢走大路而不敢走小路,在大路上布下重兵围追堵截。毛泽东看破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为了避开强敌尽早过河,决定走小路。
小叶丹像。新华社发
5月19日,中央红军派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治委员、萧华为群众工作队长的先遣军,准备借道彝民区,抢先渡过大渡河。
5月20日,红军先遣队占领冕宁县后,立即释放了被扣押在城内“坐值换班”的彝族家支人质,并向他们宣传民族平等政策。获释的彝族同胞得到红军发给的食物衣物,回家后当了红军民族政策的宣传员。
“在冕宁待了一天后,先遣队到了大桥镇,老百姓告诉刘伯承,借道拖乌地区需要与果基家支的首领,也就是我爷爷小叶丹交涉。”小叶丹的孙子沈建国说,“随后,一位在冕宁开酒馆的汉人陈志喜自告奋勇来当中间人。”
5月22日,萧华与红军总部工作团团长冯文彬一道,由陈志喜带路,率领红一军团侦察连组成的工作团进入果基家支的领地。
“萧华告诉爷爷,刘伯承表示过,如有必要愿意与他结盟,并向爷爷再次讲了红军的民族政策。爷爷慢慢打消了顾虑,随后他把刘伯承请到彝海边见面。过去国民党把彝族不当人看,爷爷从刘伯承身上看到了尊重,觉得这个人也很可信,与他相见恨晚。”沈建国说。
“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我果基约达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去。”5月22日,彝海见证了红军长征史上伟大的一幕。结盟仪式按照彝族的风俗进行。虽然没有酒,毕摩(彝族重要仪式主持者)将一只大红公鸡的嘴角剖开,将鸡血滴进了盛着彝海湖水的碗中,二人一饮而尽。
结盟当日晚上,刘伯承将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赠给了果基约达,并任命他为支队长。次日,小叶丹带红军进入拖乌地区,直到走出家支领地,才依依惜别。而后,红军后续部队也沿着“彝海结盟”这条友谊之路,顺利地通过彝区,迅速抢渡大渡河,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小叶丹与红军结盟进行报复和迫害,逼迫他交出1.2万两白银和120头母羊。但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队旗。他将旗帜珍藏在背篼下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还叮嘱妻子:“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交给红军。”
1942年6月18日,小叶丹遭到部族武装伏击不幸身亡。
1950年5月,西康省解放后,小叶丹的妻子遵照丈夫的遗嘱,把“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队旗献给了政府。如今,这面旗帜被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② 王小丫的个人资料
王小丫,女,汉族,生于1968年1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
王小丫的爸爸是《凉山日报》的编辑,在给她起名时,认为“大俗即是大雅”,于是取名“小丫”,结果果然,这个好记的名字让小丫红透了半边天;
大学学经济。爱好写作,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散文奖。毕业后在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曾在北京广播学院研修电视文学。
●1986年9月——1990年7月●
四川大学学习经济。爱好写作,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散文奖。
●1990年9月——1996年7月●
四川《改革时报》工作,后改成《新经济时报》,后又变成现在的《城市购物导报》。
●1996年●
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广电文学系研修电视文学。
●1997年7月●
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
●1998年●
王小丫在“华鹤杯”全国优秀经济节目大赛中崭露头角
央视经济节目改版,小丫被调入重头栏目《经济半小时》。
小丫曾先后主持过《商务电视》、《供求热线》、《金土地》、《经济半小时》、《开心辞典》等栏目
客串主持了《对话》等栏目;
主持过至今10年 “3.15”消费者权益日直播晚会
●1999年●
上海财富论坛
●2000年●
科技下乡。
“6.5”环境日特别节目
《证券法》实施特别节目
●2002年●
主持《200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于李咏搭档演出小品《智力闯关》
主持《2002年元宵晚会》
●2000年至2009年●
小丫主持的晚会
★CCTV2
2000-2007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庆典等大型节目。
《小丫跑两会》作为经济频道两会报道的品牌节目已经进行了8年。
小丫主持的经济频道的晚会节目还有
《CCTV年度汽车颁奖》
《CCTV模特大赛》
《春暖2007大型直播》
《全民节约,共同行动》
《节能减排,共同行动》启动仪式
★CCTV3
《2001志愿者年晚会》
《主持人形象设计大赛》
★CCTV4
《2004海峡两岸知识大赛》
★CCTV5
《2001年体坛龙之队颁奖典礼》
《2003站在第三极》
《雅典奥运会观众互动节目》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发布会晚会》
★CCTV6
《庆祝回归十周年晚会》
★CCTV7
《2001全国律师辩论大赛》
《2004十大杰出青年颁奖》
★CCTV10
《2007平安中国》
●2009年●
小丫与王刚再次推选为中国普通话形象大使。
央视2套财经频道的《开心辞典》《咏乐汇》《非常6+1》整体移师央视3套文艺频道。
主持CCTV2《今日观察》
参加湖南卫视《鲁豫有约 说出你的故事》节目录制
《开心辞典》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暑假期间全国火热开赛,小丫与高博搭档主持。
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启幕,张宏民、王小丫担任主持人。
11月7日晚,两岸三地明星汇聚江苏盐城 唱响环保主题演唱会,朱军 小丫担任主持工作。
11月22日,中国电视“60年60人”主持人评选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市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魅力主考官王小丫榜上有名。[编辑本段]【个人荣誉】曾荣获
々1998年获得“华鹤杯”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主持人十佳奖、最佳评论奖和1998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抗洪先进人物;
々2000年获“2000中国电视榜”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
々2001年获得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女主持人奖;
々2001年获第四届金话筒提名奖、最受欢迎电视节目主持人,
々2002年初获得“首届央视十佳主持人”评选第一名和“全国电视榜”最佳财经节目主持人;
々2003年第五届金话筒奖;
々2003年和2004连续两年在中央电视台被评为十佳主持人;
々2004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大巾帼标兵,并被全国妇联和妇女杂志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经济女性;
々2006年获得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最具亲和睿智主持”、在“2006中国十大魅力女人”评选中被评为“睿智之魅”;
々2007年获中央电视台十佳节目主持人,在2007中国时装周获得“时尚成功人士奖”。
々王小丫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担任了。
々中国青年志愿者形象大使,
々全国青联委员以及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常委,
々视协副会长,还担任
々全国爱护母亲河形象大使,以及
々全国推广普通话终身形象大使,同时还是
々中国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员。[编辑本段]【名嘴之路】游刃于《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几档节目之间的央视名嘴王小丫,因为旺盛的人气而被很多喜爱她的观众誉为央视“黑马”,中央电视台最具品牌价值的女主持人之一。
把困难当作是一次机会
王小丫来自巴山蜀水的凉山彝族地区,和许多优秀的女孩一样,她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毕业后学以致用在四川一家经济类报社当了6年的经济记者。可能很多人会很佩服她离开报社、一个人闯荡京城的勇气,她却说:“其实不是我主动想这样做,而是当时报社经营不景气,基本快要垮了,老总告诉我们要自谋生路。我刚开始很怕丢了工作,心里很烦,精神上也很疲惫。后来索性就把这次遭遇当作一次机会吧,干脆主动出击。”
于是,王小丫重返京城,在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由于有经济专业的学历和经济媒体的工作背景,1997年,王小丫进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她说:“当时心里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要做一个好的电视记者,惟一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证券市场或经济领域的权威记者。”可是,谁能断定,王小丫当时不是冲着《经济半小时》去的?
荧屏上的王小丫给人以伶牙俐齿的感觉,可以前的她是个性格内向甚至“不会说话”的人,她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怎么提问,但是她强迫自己改变。此后,经过北京广播学院研修班和《黄金旅游》《商务电视》《金土地》《供求热线》等电视栏目的磨合,才有了今天这个“会说话”的王小丫。
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算制造机会也要上
进了中央台的王小丫并非嫡系,一直都有危机感,做了主持人更感觉竞争激烈,压力倍增,而且很多时候她还很不自信。但是,不自信并没有在她身上导致自卑,相反,正因为不自信,王小丫才会反省自己,会更努力地工作,更踏实地学习和思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做起《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没想到在1998年全国经济节目优秀主持人评比中,当时还是实习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个第一名!总结自己由报社记者到电视主持人的转变,王小丫说:“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人,很多时候我属于那种被牵着鼻子或推着走的人。对事业和人生,我经常是没有远虑,只有近忧。”
正是因为王小丫总有近忧--危机感的缘故,她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制造机会。她用行动向周围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就算制造机会也要上。
当初央视开办《开心辞典》为了收视率,首先找的是黄安,王小丫是他的助理,帮忙抱奖品之类的东西。可是当时王小丫很用功,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一副不替代黄安不罢休的架势。黄安说:“我就知道我快要做不下去了,因为被人家‘偷师’不少。王小丫能够出头,我给她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虽说黄安大哥一向以大嘴出名,这样说只怕又是故伎重演。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一直有所准备的人来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黑马基因:机遇靠自己创造
上大学时,王小丫选择了学经济。但她发现不少朋友对“经济”一词都很畏惧,觉得它深不可测,她自己最初学习时也觉得经济类内容学术性太强,听起来冷冰冰的。但是,为了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她硬是把那些深不可测的东西完全在生活中找到对应,把经济变得感性又通俗,所以她能够在《经济半小时》里游刃有余。
在大家眼中很顺的王小丫也经常要面对挫折和压力。但王小丫属于典型理工科出身--遇强越强型。报社还没有垮掉,她就战胜了因困境导致的不自信,调整心态,自己另谋出路。王小丫不喜欢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为了扭转自己非嫡系就不能够在央视挑大梁的状况,她努力学习和“偷师”,终于在《开心辞典》中一炮蛳臁!~
③ 红故事的藏族老红军天宝
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一次过草地。队伍里,有一个叫桑吉悦希的小伙子。他就是后来被毛泽东取名为天宝的人。
这个胆子颇大的少年,没有和父母亲商量,就自作主张,穿上一套不太合身的半新不旧的军装,加入红军。他懂一点藏文,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批藏族战士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藏族党员之一。
过草地之前,除了为红军筹集粮草,打土豪,分田地,桑吉悦希还是一个“野菜宣传员”。他经常拿着各种野菜,四处建议:这个可以吃,那个不能吃。
有时,他会去当翻译和向导。但他只懂一点汉话,实际上自己还得要别人帮着翻译。他过去没有出过远门,不熟悉路,也当不了向导,只是跟着老同志们走。
多年后,他向女儿天波讲述过草地的艰难:大队人马连夜行军,他经常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一边走,就一边拉着前边战友的腰带,后面的人又拉着他的……一队人马走得摇摇晃晃。但这片茫茫草原,他和战友们硬是用两条腿丈量了出来。
路上,桑吉悦希还尝试着在背包上写汉字。后面的人看着他学,他则看着前面的学。“他的这点汉文,就是在长征路上开始学的。”休息的时候还要考试,考不及格,要挨批评的。
直到长征胜利后的1937年,桑吉悦希才有了汉语名字———天宝。这可是毛主席给他取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在定边县创办中共中央党校,其中专门成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班,大部分是经过长征的彝族、藏族、羌族同志,桑吉悦希被任命为班长。
据资料记载,那时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经常来党校讲课。少数民族班的大多数同志文化低,不少人连汉话也说不好,学校就专门给他们开“小灶”,找文化高的学员给他们辅导。
一次,毛主席讲完课后,问桑吉悦希叫什么名字。得到回答后,主席又问:“桑吉悦希是什么意思?听说藏族的名字都很有讲究。”桑吉悦希解释说:“桑吉”是佛祖的意思,“悦希”是宝贝的意思。主席兴致很好,想了想说:“长征时我到过你们的家乡,那里的藏胞对长征的胜利是有贡献的。汉族有句古话,叫物华天宝,也就是和你那个‘桑吉’差不多。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
“天宝”这个名字就在中央党校和延安传开了。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④ 宣员什么意思
宣传员的缩写,根据目的不同,分很多种类,例如政宣员,主要负责本单位政治宣传工作的,跟组宣应该都属于政工科的!
⑤ 全职宣传员是什么
1、就是宣传员是他的正经的工作,不是兼职什么的。路上发宣传单页的就属于其中的一种。
2、就房产公司来讲,如果是房产代理或中介机构,户外宣传员的作用等同于发宣传单页。如果是房产开发公司或开发商,目的大多都是用来宣传新楼盘等信息,好一点的公司能够提供充足的宣传物料,比如单页、礼品、户外展示厅。
⑥ 我想问一下普法宣传员有什么工作事项
握进依法治校的创建工作,定期组织学校法制宣传员开展业务学习,提高普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负责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及时宣传新斜颁布的法律。
⑦ 文化宣传员是做什么的
我初中学校的是出黑板报的!!!
⑧ 红军长征中有几个“之最”,大家知道吗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长征中年纪最大的男红军是徐特立。徐特立,湖南长沙人,1877年生,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教育部长,长征时58岁。除徐特立外,参加红军的年长同志还有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
长征中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名叫杨金莲,又名板登卓,藏族。1875年生于四川小金县一个农奴家庭。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上游,在理番县苏维埃女主任陈再茹的引导下,年已60岁的杨金莲带领一儿两女举家参加了红军。杨金莲在红四方面军随军家属队担任翻译员。长征路上,她在努力做好翻译、宣传讲解工作的同时,还尽可能地发动藏族群众,为部队筹措粮食和生活必需物资。1936年10月,杨金莲胜利到达陕北,当时她已62岁,是所有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年龄最长者。
长征中年龄最小的男红军名叫向轩,1926年出生在湖南桑植县,母亲贺满姑(贺英的妹妹),贺龙是其大舅。他7岁参加红军,9岁随大部队长征,是当时走完长征的年龄最小的男红军。
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名叫万曼琳。她1926年出生于四川南江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随哥哥参加红军,8岁时就走上长征路,9岁时她已经跟随红军炊事班战士拣柴火、择菜、送饭。万曼琳所在红四方面军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翻雪山过草地,历经无数的历练,最终跟随着红军战士的大哥大姐们走完了万里长征路,见证了红军三支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⑨ 曲木藏尧的介绍
曲木藏尧(1905-1940),又名王治国,彝族,四川越西人,民国时期四川凉山彝族的杰出人物。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蒙藏华侨班。曾任夷族党务宣传员、西昌行辕上校副官,抗战期间,在修通连接滇缅公路的乐西、西祥公路时,他任筑路三支队队长,动员了许多彝族参与修路工作。著有《西南夷族考察记》、《平津归来》等。
⑩ 什么是企业宣传专员具体需要做些什么
企业抄宣传专员顾名思义就是袭指在企业中负责公司文化宣传人员。
根据公司需要,岗位工作内容有差异,但一般性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和媒体的沟通联系,对外宣传,媒体广告。
2.负责公司文化建设,制定公司文化建设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公司文化系建设,拟订公司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并负责抓好落实。
3.制定和完善文化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负责公司对内对外宣传,制订宣传计划,组织起草新闻、宣传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