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宣传金融诈骗

宣传金融诈骗

发布时间:2022-06-14 20:54:22

㈠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金融诈骗

法律分析:第一,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

第二,没有任何单位设置这种安全账号。所谓的安全账号百分之百都是骗子设置的。安全账号是哪个账号呢?是自己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自己保密的账号才是安全的账号。所以公检法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的时候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会制作一些相关的谈话笔录,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密码告诉我,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请大家务必要注意。

第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权威部门公告,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绝对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些都是骗人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㈡ 那些形式防诈骗的防范宣传比较有效

防诈骗宣传资料

近年来,犯罪嫌疑人变换手法,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骗取当事人的信任,然后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骗取钱财,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为使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现将常见的几类诈骗案件提示如下:

1、冒充公、检、法。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称: “你有一张传票 尚未领取,今天下午前不领取,法院将派人强制执行”受害人在电话咨询过程中会 被告知自己的身份证或信用卡可能被盗用,从事洗钱犯罪活动,要求受害人将自己 的银行卡内的钱全部汇至所谓的“安全账号”;

2、汽车退税。骗子在网上收购群众身份证号、电话、住址、车牌号等信息, 冒充国家税务总局人员拨打电话称受害人购买了汽车,可以获得一笔退税,要求受 害人到银行将卡插入到自动取款机,按照骗子要求进行操作,将自己卡内的钱汇入 骗子账号;

3、冒充黑社会。骗子冒充黑社会打电话称受雇于人报复受害人,但只要受害 人汇去钱财即可免遭报复;

4冒充熟人。骗子冒充受害人的亲人、熟人,自称被绑架或是受伤、重病, 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汇款;

5、医保卡诈骗。骗子冒充本地医保中心或社保局打电话声称受害人的医保卡 出现问题被冻结,医保卡可能被盗用,处理过程需要汇一定量的现金到所谓的“安 全账户” ;

6、重金求子。骗子冒充单身富婆,在网上发布信息称寻觅一男性伴侣,如果 成功怀孕给予巨额好处费,受害人联系骗子后会被要求汇保密费、见面费;

7、 网上购物诈骗。骗子在 QQ 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淘宝链接,受害人点击后 进入一个与淘宝等购物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 在假网站付款买货后不会收到对应 的货物;

8、订票诈骗。骗子在 QQ 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预订机票、火车票网站,受 害人点击后进入一个与正规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在假网站付款后不会收到机 票、车票;

9、“猜猜我是谁”诈骗。诈骗者以各种手段取得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后,随机 拨通某用户手机以“老朋友,最近混得如何?”等寒暄问候,让用户猜其身份,冒 充友人加以情感联系,后以路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等急需钱为由,骗取手机用户将钱 汇款到指定账户;

10、招工诈骗。骗子在网站或在非法报刊上发布招聘广告,受害人联系骗子 后会被要求汇一定的体检费、服装费、保证金、押金等费用。

11、电话欠费诈骗。冒充电信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告知其电话欠费,谎称事 主身份信息可能泄露,并帮助事主联系报案,诱骗事主把所有现金存入指定的安全 账户;

12 当有人以和尚、尼姑、道士、相命先生等身份化缘乞讨或花言巧语慌说您有天灾人祸降临时,请识破其骗局,以防钱财被骗。

13、当您离家外出,遇到有人向您套近乎、交朋友、敬烟或送您饮料、请您吃饭时,要婉言谢绝,警惕其中有麻醉药物,防止被麻醉后抢劫。3、经商的个体户请警惕有人使用假币犯罪。

14、当您遇到有人拿“中奖”的易拉罐或其它中奖标识低价销售,或有多人围观争相抢购时,您要识破其骗局,不要购买,以防受骗。

15、当您遇到有人持外币、金砖、金元宝、金佛像、古文物或牛黄、人参、灵芝、鹿角等名贵药材,以遇有天灾人祸等理由,与您兑换人民币,或以丢失钱包,声称拾者、见者共同有份时,要识破其圈套,以防贪小便宜吃大亏;

16、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请速汇款”等内容行骗正要汇款的群众;
17、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 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消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警方郑重提示:当大家遇到上述某种情况时,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以防受骗。凡在互联网上遇有关于网络购物、网络中奖、网络理财、网络炒股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如有疑问请拨打96110咨询。如遇上述情节要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汇款、不转账”,尤其不要听信陌生人转接警方或其他咨询电话,或不要点击可疑网页提供的确认链接,一定要及时拨打96110向警方咨询、举报或报警。

㈢ 为什么金融防诈骗宣传

金融防诈骗宣传,就是要提高大家的防诈骗技能。
骗子无处不在,要让骗子消失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可以自我保护,自我防范,不给骗子创造机会。

㈣ 网络金融诈骗防骗方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1)黑客通过网络病毒方式盗取别人虚拟财产。一般不需要经过被盗人的程序,在后门进行,速度快,而且可以跨地区传染,使侦破时间更长。(2)网友欺骗。一般指的是通过网上交友方式,从真人或网络结识,待被盗者信任后再获取财物资料的方式。速度慢,不过侦破速度较慢。(3)网络“庞氏诈骗”。一般是指通过互联虚假宣传快速发财致富,组织没有互联网工作经验人员,用刷网络广告等手段为噱头,收敛会费进行诈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条 【单位犯金融诈骗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㈤ 防诈骗安全宣传内容


1、树立防骗意识,不轻信天上掉馅饼。
2、对于陌生人及陌生号码的来电,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于亲属、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定要及时和有关的亲属、朋友核实此事,千万不可贸然汇款。
3、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银行办理业务、购车、购房时,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
4、加强与警方配合。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应沉着应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提供对方账号等线索,协助警方破案。在接到此类信息、电话时,也要向公安机关积极举报,提供破案线索。
5、多作调查印证。接到培训通知、银行卡升级和招工、婚介类的电话,要及时向本地相关单位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缴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
6、如收到或接到反洗钱、举报之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指定账户。

㈥ 银保监会: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实质是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1年第三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手法之一: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名义,承诺高利率回报且提供预留养老床位、预定养老房间等服务,向老年消费者非法筹集资金。

抓住老年人特点设计骗局。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对集资诈骗认识不足,打着投资养老、销售老年产品等旗号,经常出现在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如公园、超市、小区等,不断向老年人群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不法分子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有意博取老年人信任和好感,等老年人降低警惕后,趁机对其道德绑架、虚假宣传,最终目的是骗取老年人钱财。

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不法分子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一些老年人的养老钱被不法分子诈骗。

手法之二:用以房养老名义诈骗老年人资金

不法分子所称的“以房养老”为假。正规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拥有房屋完全合法产权的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保险公司)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这种保险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且比较小众,其准入门槛高、法律关系复杂、风险因素多,对机构业务开展和销售管理都非常严格。

不法分子所谓的“以房养老”风险极高,且暗藏陷阱。不法分子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打着“以房养老”、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这种“抵押-借贷-理财”方式操作流程多、参与主体乱、投资风险高,本就不符合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且所谓“理财产品”很可能是虚假的,借来的钱最终还是到了非法机构口袋。

用“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不法分子所宣称“以房养老”与国家试行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完全无关,只是其假借国家政策、为非法集资活动造势宣传的手段而已,其实根本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往往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有的参与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房产被抵押,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上述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恶劣,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在此提示消费者,做到以下两谨记、两注意。

一、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二、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三、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四、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㈦ 建议大学生普及金融知识防诈骗,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防骗意识

其实在上大学期间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安全防骗意识学习,让他们也了解一些简单的网络防骗。

㈧ 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内容怎么写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二)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中,非法集资根据主观态度、行为方式、危害结果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构成相应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第192条集资诈骗罪。

(8)宣传金融诈骗扩展阅读:

防电信网络诈骗的自防措施:

1、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贪财、不转账。

2、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3、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

㈨ 金融诈骗怎么办,怎么报警

金融诈骗怎么办,怎么报警?
如果你能确认其是骗子或者骗子公司,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或者报案。
举报或者报案电话号码110。
公安机关受理后,就会展开初查,进行辨别,如果确实涉嫌诈骗,会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追究其刑事责任。
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携带相关证据有助于及时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给立案或者处理速度上不满意,可以向上一级管理部门举报。
也可以直接带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的话110或到最近的公安局办事机构都可以,他们不会拒绝接的,而且你说明情况对方会自动归入该管的部门。
如果去法院起诉后公安机关立案的,法院的起诉无需撤诉,法院会中止审理。到刑事处理有结果后,法院或继续审理。如果刑事立案后,民事部分撤诉的,刑事审理时,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只能另案起诉。
(9)宣传金融诈骗扩展阅读:
我国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要分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经济诈骗罪是包括了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其中跟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诈骗犯罪,包括但不限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经济诈骗罪中其他的诈骗行为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诈骗,包括利用一般手段诈骗别人财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出口退税的行为,利用某些非法组织的诈骗行为(刑法第三百条)等。
经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犯诈骗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其中“数额巨大”一般指诈骗公私财物3万-5万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指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
法律上没有“经济诈骗罪”的说法,那么经济诈骗罪该怎么量刑呢?
经济诈骗罪量刑标准一般就是指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50000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阅读全文

与宣传金融诈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问题 浏览:105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竞争者 浏览:269
建湖电子商务 浏览:327
舞蹈品牌加盟策划方案 浏览:689
培训学校集体活动安全方案 浏览:654
微信网络营销的礼貌用语 浏览:528
年会晚宴策划方案ppt 浏览:411
当当网的网络营销策略ppt 浏览:356
交付及培训方案 浏览:442
销售企业新人培训方案 浏览:939
面膜促销活动名称 浏览:188
企业重视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浏览:774
大型活动策划方案实施方案 浏览:38
宁波qq网络营销 浏览:156
移动电子商务教案 浏览:515
讲座市场营销 浏览:266
培训班4月份活动方案 浏览:305
市场营销原理16版 浏览:910
爱心企业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14
幼儿大班大型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