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华为是不是吹得太厉害了
华为手机可以说是很多国内人民的热爱,华为手机不管在外观上还是品质上都是没得挑的,在通讯设备上,华为是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如今这个社会可以说手机谁都可以生产,但是想要做到华为技术的研发是基本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如今市面上的山寨手机多的是,看上去五花八门,各种好看的外观都有,但是在用户体验程度上基本被华为秒杀。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华为到底有多强大?
第一:科技实力
华为在科技研发技术实力上毫不夸张,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在国内手机中能够把品牌树立起来,更是人很多用户百般依赖是要有相当大的实力才能够实现的。华为超越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
第二:全球排名
根据国外科技媒体报道称,全球第三季智能手机出货的数据显示,第一是三星,第二是苹果,第三是华为,从数据中显示华为出货数据直接排名第三,以前摩托罗拉是个很厉害的牌子,但是如今直接被踢出局,连名次都排不上,诺基亚直接排到倒数第十了。在以前外国人一直对国产手机一直处在看不起眼光,歧视国产手机在质量上很差,但是后来华为改变了历史,华为利用知识产权来捍卫自己,起诉摩托罗拉侵犯知识产权,而且是在美国赢得胜诉。
第三:手机通讯行业的佼佼者
华为不仅仅是国内手机品牌的强者,更是全球通讯行业的佼佼者,在通讯行业超越了好多国外手机品牌,华为有着8万左右的研发团队人员,年销售额有2229亿。
华为在制度上就很强大,华为基本法非常有名,还有的是全员持股和不上市,抵得住上市后带来的利润诱惑,股份持股在员工身上,里面的员工做事相当于是在给自己做,所以华为员工都很卖力,这样强大的团队是很多企业无法相比较的。
㈡ 谁能介绍一下‘华为’
http://ke..com/view/14877.htm
公司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总部位于广东省,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 GPRS/GSM,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Mobile Softswitch,NGN)网络(FTTX,xDSL,光网络,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Boss)、终端(UMTS/CDMA)等领域。
[编辑本段]业务领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万多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8年6月,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9,666件,接连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5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
[编辑本段]经营业绩
2008年,公司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健康的增长,全球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国际市场收入所占比例超过75%。华为公布的销售收入一般是指合同销售额,而实际销售额,按照华为往年的平均水平,大概为合同销售额的72%~75%。因此,华为2008年的实际销售收入应约为170亿美元
2008年7月9日消息,华为日前发布了其2007年年度财报,结果显示,2007年华为共收入125.6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2007年华为位列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 自创建开始到2007年底,华为总共提交了2.688万项专利;在华为8.1万名员工中,到2007年底有3.5万名是研发人员,比例为43%。
据国外媒体报道,凭借125.6亿美元的收入,2007年华为超过北电一举成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
2007年华为获净利6.74亿美元,与2006年时的5.1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32%。
截至去年年底时,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总计拥有35000名研发人员,约占其全球雇员总数的43%。
自创业伊始至去年12月底,华为先后已递交了26880份专利申请书。
在去年所获总值160亿美元的合同订单中,有72%的订单均来自国际市场。华为表示,2007年华为在如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获得的订单同比增长了150%
2006年销售收入达656亿元人民币,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160亿美元。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Telefonica、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英国电信(BT)、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在发达地区市场,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相继取得新的规模突破。
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TOP3设备供应商,华为在新兴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
作为全球移动网络建设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移动产品在公司的产品销售组合中,仍然占有首要比重。2006年,华为签署了28个WCDMA/HSPA商用合同,GSM网络销售复合增长连续三年超过74.1%,06年全球市场份额21%。
固定网络、IP网络和电信增值业务等产品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在2006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中:
NGN产品居业界第一(Infonetics数据)
移动软交换居业界第一(In-Stat数据)
光网络产品保持业界第二(Ovum-RHK数据)
IP DSLAM居第一(Infonetics数据)
宽带汇聚路由器居第二(Gartner数据)
MSAN第一(Infonetics数据)
移动宽带第一
[编辑本段]愿景使命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战略:以客户为中心。
*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 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 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 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编辑本段]品牌标志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是公司核心理念的延伸:
* 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
* 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 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
* 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健康成长。
[编辑本段]全球运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2006年,65%的销售额都来自海外市场。2007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72%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
华为目前在海外设立了8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
华为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2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编辑本段]研究开发
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万多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8年6月,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9,666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编辑本段]标准与专利
40000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8年6月,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9,666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加入了ITU、3GPP、IEEE、IETF、ETSI、OMA、TMF、FSAN和DSLF等七十个国际标准组织。2006年,华为向这些组织提交文稿2900多篇。华为担任ITU-T SG11组副主席、3GPP SA5主席、RAN2/CT1副主席、3GPP2 TSG-C WG2/WG3副主席、TSG-A WG2副主席、ITU-R WP8F技术组主席、OMA GS/DM/MCC/POC 副主席、IEEE CaG Board成员等职位。
华为持之以恒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掌握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在3GPP 基础专利中,华为占7%,居全球第五。
2008年2月21日,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华为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达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较前一年上升9位。 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松下、飞利浦和西门子。
[编辑本段]管理体系
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流程重整
华为以市场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主干流程,辅以财务、人力资源(HAY)等变革项目,全面展开公司业务流程变革,引入业界实用的最佳实践,并建设了支撑这种运作的完整IT架构。
组织变革
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 Marketing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
华为聘请德国FhG帮助进行生产工艺体系的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财务管理
建立了与公司业务基本适应的财经服务与监控体系,实施统一了财务管理制度、流程、编码,实施统一监控,开始实现公司全球化的财务监控和管理。
供应链
华为持续建设柔性的供应链能力,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供货保障的比较竞争优势。华为建设了扁平化的制造组织,高效率、柔性地保障市场要货需求并认真推行集成供应链(ISC)变革,保证新流程和系统的落实。华为实施了质量工程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发展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绩效管理和推行基于业界最佳实践TQRDCE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编辑本段]合作
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vic&vip服务消费者!!
在过去的几年中,启动了与友商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以互相依存,共同抗御风险。与西门子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TD -SCDMA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共同推动TD-SCDMA的进一步发展。与摩托罗拉在上海成立了UMTS联合研发中心,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功能更强大、全面的UMTS产品解决方案和高速分组接入方案 (HSPA)。
在管理方面,从1997年起,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流程,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而在技术方面,与世界一流公司(如Intel、Texas Instruments、Freescale Semiconctor、Qualcomm、Infineon、Agere Systems、Microsoft、IBM、Sun Microsystems和HP等)进行合作和建立联合实验室。
[编辑本段]社会责任
华为面向全球提供创新的通信解决方案,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更便于接入信息社会,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CR),长期致力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1988 创立于中国深圳。
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 成立知识产权部。成立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6 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
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
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1997 推出GSM设备。
与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联合研发实验室。截至2005年6月,华为共有10所联合研发实验室。
从1997年起,IBM, Towers Perrin, The Hay Group, 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 Fraunhofer-Gesellschaft (FhG) 成为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顾问。与这些主要的跨国咨询公司的合作,使华为可以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1998 产品数字微蜂窝服务器控制交换机获得了专利。
成立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6月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9 成为中国移动全国CAMEL Phase II智能网的主要供应商,该网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智能网络。
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并于2001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在2003年通过CMM5级认证。
2000 合同销售额超过26.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
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
2001 10 Gbps SDH系统开始在德国的柏林进行商用。
根据RHK的统计,华为的光纤系列产品稳居亚太地区市场份额的第1名。
将华为的一个分公司Avansys以7亿5千万美元出售给Emerson。
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
2002 尽管2001年到2002年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了50%,华为的国际销售额还是增长了68%,从2001年的3.28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亿美元。
华为通过了UL的TL9000质量管理系统认证。
为中国移动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模式WLAN。
2003 Cisco Systems指控华为侵犯部分 Cisco技术专利;但是,Cisco最终撤回了诉状,双方解决了所有的专利纠纷,并承认华为没有侵权行为。
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亿个C&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录。
与3Com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企业数据网络设备。
通过了DNV(DET NORSKE VERITAS)的ISO 14001认证。
在12月为阿联酋电信公司 (Etisalat)提供了一项覆盖全国范围的UMTS服务,强化了Etisalat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同时帮助其成为中东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引进第三代网络的运营商。
2004 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华为赢得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此项目的目标是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的163个骨干网络。根据合同,华为的高端路由器NE5000获得了TSR采购合同100%的市场份额,成功地进入了国家骨干网的两个超级节点。同时,华为的Gbit交换路由器NE80赢得了该项目75%的市场份额。华为与中国电信签署合同,建造1,200多万个ADSL线路,进一步巩固了华为作为中国电信最大战略伙伴的地位。
获得由Frost & Sullivan颁发的“亚太区2004年度最有前途企业”和“亚太区2004年度宽带设备供应商”两个奖项。Frost & Sullivan是一家全球市场研究机构,提供有关新兴高科技和产业市场的信息和情报。
获得从29家银行共同提供为期三年的3亿6千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实施公司的全球发展规划。
华为赢得为荷兰运营商Telfort 提供UMTS网络设备的合同。
2005 与英国Marconi公司签署了互助商品代销协议。根据该协议及初期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互相销售对方的部分产品。Marconi将仅以Marconi的品牌向电信运营商转销华为的电信级数据通信产品 ,而华为将在其无线网络项目中转销Marconi的微波设备,包括下一代微波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服务。
赢得了为泰国CAT建设全国性CDMA2000 的3G网络,价值1.87亿美元。
为海啸受灾国提供了500万美元现金和设备的捐赠。
成为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的DSL合作商,提供支持高速数据、语音(包括IP语音业务)、视频广播和商业服务的DSL接入设备。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CN网络供应商,为BT21CN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获得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手机的许可。
2006 5月8日,华为推出了新企业标识。新标识体现了华为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在06年香港ITU展上,华为推出了基于All IP网络的FMC解决方案。
华为移动软交换用户数突破一亿。作为全球移动软交换市场的领导者,华为移动软交换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沃达丰选择华为承建其西班牙WCDMA/HSDPA无线接入网络。
摩托罗拉和华为UMTS联合研发中心在沪成立。该合作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功能更强大、全面的UMTS产品解决方案和高速分组接入方案(HSPA)。
eMobile选择华为为其部署日本第一个基于IP的HSDPA无线接入网络。
华为与3COM完成针对H3C的竞购。
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选择华为建设3G网络,该CDMA 3G网络将覆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等重要地区。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七,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一。
2007 年合同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
2007年前英国电信高管Mick Reeve空降华为
除了作为BT的技术官员外,Mick Reeve个人网站资料显示他还是一位吉他好手。
2007年 10月4日消息,据Light Reading报道,前英国电信集团技术官Mick Reeve将加盟华为,担任战略顾问一职。Mick Reeve自今年5月于英国电信退休,在网络架构以及运营支撑系统领域极具经验,他在ITU及电信管理论坛等组织的标准化工作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Mick Reeve即将代表中国华为参加在巴黎举行的欧洲宽带论坛(Broadband World Forum Europe)。
Mick Reeve为欧洲老牌电信运营商英国电信“21世纪网络”的规划者之一。去年4月,英国电信确定其“21世纪网络”供应名录,8家设备商分享了18.8亿美元的订单,华为占据接入和传输两个领域的各一席。
Mick Reeve在英国电信的最后一段职场时期,他负责主管实施PBT以太网技术。PBT技术是IEEE802.1ah标准规范的最新演进特性之一,其设计初衷和最大的价值体现是深入挖潜传统以太网技术以及相关设备。
Light Reading并认为,西门子通信等制造商在PBT技术方面紧随北电网络,而华为正试图在以太网领域树立话语权。但是这一推断尚未得到华为的证实。
2009年1月16日,北欧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宣布签署两项4G LTE商用网络合同,中国华为和瑞典爱立信将在欧洲建设LTE移动宽带,这也是全世界首个商用的LTE网络。
[编辑本段]企业文化
华为秉承了其总裁任正非的众多思想,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这些思想也已经融入到华为的企业文化之中。
华为成立于1988年。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华为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体系和技术网络,市场覆盖全国,并延伸到香港、欧洲、中亚。公司现有员工 3000余人,其中研究开发人员1200余人。在发展过程中,华为一直坚持以“博爱"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发展民族通信产业,连续3年获得深圳市高科技企业综合排序第一,1995年获得中国电子百强第26名。1996年产值达26亿元,1997年已超过50亿元,到1999年已达到120 亿元左右。
华为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形成了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因为华为人深知,文化资源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
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业化
华为人认为,企业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与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华为以高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华为管理层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坚持以物质文明巩固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且源远流长的政策。华为把实现先辈的繁荣梦想,民族的振兴希望,时代的革新精神,作为华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铸造华为人的品格。坚持宏伟抱负的牵引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和艰苦奋斗的工作原则,使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双重利益驱动
华为人坚持为祖国昌盛、为民族振兴、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利益驱动原则。这是因为,没有为国家的个人奉献精神,就会变成自私自利的小人。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必须坚持集体奋斗不自私的人,才能结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同样,没有促成自己体面生活的物质欲望,没有以劳动来实现欲望的理想,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进而滋生懒惰。因此,华为提倡欲望驱动,正派手段,使群体形成蓬勃向上、励精图治的风尚。
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 “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付同样的费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资形式体现了。华为无人享受特权,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体奋斗,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华为基本法”
从1996年初开始,公司开展了“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活动。“华为基本法”总结、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确定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构筑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架构。华为人依照国际标准建设公司管理系统,不遗余力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内部管理,致力于制度创新,优化公司形象,极力拓展市场,建立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文化。
[
㈢ 华为mate40软文推广形式
发新闻稿一般是指将内容发到大的综合门户网站或某行业的垂直站点,这些站点权重高,受众多,也是搜索引擎的新闻源,曝光率高,发了会有更多人看到,是品宣不可少的宣传方式。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软文稿,如果将软文新闻稿发到一些目标站点上去呢?
第一、一些可以发布在某些大站下的自媒体/博客/论坛/贴吧/公众号等等,都不属于有效新闻稿,最多也就是上传文章,构不成新闻稿的要求,阅读量少缺少公信力,小站上发了也没什么人看,而且作用为0。大家做软文就是为了做品牌背书和较好的形象宣传,这类型不适合,不过比较适合品牌作为线上经营及和用户沟通的一个窗口。
第二、自己提交发稿申请,找到目标网站,把想上传内容的网站都备份下来,联系编辑,申请发布内容,这种大多“石沉大海”除了你是某个大V,专栏作家,或本身在某个领域有特别研究或代表性的人物,或在某些领域有些影响力等,本身就是一个话题点,权威性也够,因为新闻稿比较是严肃的事情,审核严。
第三、通过代理公司或软文平台等媒体服务机构,将稿件发布,这些机构做的事情类似代运营和终端服务,除了前期提供发稿咨询,媒体资源,价格,内容要求,中期也会对问题进行优化,后期反馈等。目前市场上,第三种方式为主流。
㈣ 华为余承东近期在不遗余力宣传的“塞力斯”到底是什么来头
最近不断曝出手机上厂商涉足汽车交易市场的新闻报道,起先小米手机高姿态公布全面启动造车工作,然后OPPO又曝出已申请办理多种造车专利权,好像还要出海造车,在那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科技企业水龙头之一的华为变成许多人关心的聚焦点:华为造不造车?
此车朝向的是年青人群,一群心里光亮的人,一群“有男子汉气概的成人” 。
新能源车在我国的发展潜力迅速,可是顾客通常有一种万般无奈的觉得,终究规定或是非常的严苛,并且市场价通常也会超出大家的预估,但是该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各层面主要表现都非常好,是追求完美特性与续航力的顾客非常值得考虑到的挑选之一。
㈤ 华为资料
度过09年黄金期的华为终端公司,在09年在CDMA市场投放大量人员和资源。在全国市场获得19.8%的CDMA市场份额,排名仅在三星巨头之后,名列第二。各个城市的销售人员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没有将手机市场控制在手的意愿。运营商都在积极将各自的手机补贴开放向社会各大手机卖场、省包、地包和区域小连锁,以谋取更好的渠道做放号。特别是中国电信,地市不再统一上报需求在集团和营业厅、社会渠道销售。将以前完全封闭的CDMA市场向渠道开放,用补贴、利润激励着大部分经销商参与到CDMA渠道中。
前期CDMA封闭市场的模式华为如鱼得水。华为最为擅长就是公关核心人物,并通过这些运营商的核心人物在货源上就将其产品份额卡死,完全是设备操作模式延续。华为在09年电信大力补贴发展低端CDMA用户的过程中取得丰厚的利润。但是整个电信市场转变以后,不再是一个两个核心人物可以决定华为的销量的时候。华为的销售模式出现瓶颈,在很多地市一线门店无法到货或者到货的是前期市场中的串货,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个人认为华为手机的销售在问题:
1、长期关注与运营商转售市场,在价格体系上渠道利润分配上不合理。
现今的手机市场分成运营商转售市场和普通的社会渠道市场。在运营商转售市场(封闭)是几个核心人物决定销量的市场。在社会渠道销售则是多个因素决定销量的市场,如渠道利润、品牌、销售能力、宣传等。渠道利润在社会渠道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想让经销商提货,合理的利润是他一定会提出来的。而华为的C网产品利润在16%,普遍在在同类产品22%的之下,品牌影响力在天语、酷派等国产品牌之下。在同等条件下在社会渠道有一定品牌的天宇、酷派等产品是经销商的首先。简单对比如下:
品牌
利润
备注
三星
15%-17%
利润低,国际一线品牌,销售流速快。总体利润不弱,且可以拉动其他产品销售。
中兴
20%-25%
利润相对较高,经销商会优先考虑提货
华为
16%-18%
利润较低,品牌效应不高
酷派
20%-29%
利润较高,国内知名品牌,有核心双网双待技术
天语
20%-30%
利润较高,国内知名品牌,有较好的核心渠道
2、长期关注与运营商转售市场,无合作的核心经销渠道。
在一直关注运营商市场的华为,在渠道中合作伙伴几乎为0 。在整个市场转变的情况下,华为需要重新寻找合作经销商。需要重新规划合作渠道。短期内想完成这些操作是不太可能的。
3、终端销售人员长期和运营商合作,基本失去和经销商谈判的能力和技巧。
长期和运营商合作,基本面对的都是国企管理人员,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利润问题和经销商关心的事情是截然不同的。突然转变这种合作和沟通对象,需要一段时间的过度,且销售人员对本地的社会渠道市场不熟。无法快速达成与经销商的合作。
华为终端公司招聘的业务经理也有倾向于在手机社会渠道做个多年如天音、爱施德的业务,且对该区域有一定了解的作为首选。
4、促销手段单一
买手机送礼品是华为最为的操作手法。而社会渠道的操作手法店员奖励、店长奖励、积分兑奖、各种竞赛活动等等。可谓方式多样,而华为在此方面还需改善。
以上个人对华为终端运作方面的一些看法。姑妄之言,不胜恐慌,望专家指点,荣幸之极。
㈥ 华为手机怎么关闭弹出的广告
如果您的手机第三方应用在锁屏界面或解锁后出现广告推送,若您不想看到广告界面,可尝试以下方式关闭:
1.确认产生锁屏广告的应用,再去设置界面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关闭通知:
打开设置,搜索进入应用管理,找到前面确认的应用,点击 通知/通知管理 , 关闭允许通知。(关闭通知后可能会影响软件正常消息接收,请您谨慎操作)
2.检查广告页面中是否有设置按钮,若有,点击并选择锁屏显示关闭。
3.禁止应用使用悬浮窗显示:打开设置,搜索并进入权限管理,点击权限界面打开悬浮窗,关闭不常用应用开关。
4. 如果以上方法仍无法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提前备份好数据(QQ、微信等第三方应用需单独备份)后恢复出厂设置。
㈦ 华为手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1、手机基本功能。
首先作为手机,华为把手机功能做到了极致。华为信号超好,回辐射低,答通话声音清楚,在KTV接听电话都没问题。信号强弱可以通过数字显示来查看,这样就更加清楚明了,其中有一项信号强度,用负数表示,负数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显示范围为-100~-0dbm。
2、再来看智能。
刷系统相当方便,一个数据线、一个PC端的桌面管理器就可以完成刷机。BB没有N记和多记那么脆弱:,一不小心就变砖头。BB是刷不死的。
3、再来看系统资源。
华为y300c的软件数量和android Windows Mobile 苹果OS系统或者Symbian系统比少的不是一点点。
4、反应速度。
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运行速度没法比这个很好理解,不过你能相信华为是我用过反应最快的手机之一吗?它是在你按下按键的时候确认操作,而不是抬起的时候,非常爽快。
㈧ 越来越多人买华为,只是因为爱国吗
口口相传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买华为等同于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此同时,华为在传谣期间受到的影响大多是正面的,对于产品销售有益,品牌方自然没必要辟谣。反正这些“谣言”大多为三方机构或者个人发出,华为干脆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华为在高端机系列的宣传和论调一直表明了他们的受众为“中年人” —— 无论当年的“不仅仅是世界500强” “爵士人生” “君子如兰”还是如今“人像摄影大师”,显然宣传语中并不会掺杂任何年轻元素,更多的是沉稳和成功。
这里需要表明的是,运营商捆绑销售是先学习了美国三大运营商的做法进行售卖,这种销售方式时至今日依然流行在美国,但大陆市场的变化速度显然不是某一家公司能左右的 —— 中国人并不喜欢被捆绑的感觉。这个时期,华为虽然占得了国内先机,做的手机也同步在美国市场售卖,但由于当时的产品力不足以支撑美国市场强大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