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产万头规模的养猪场要投资多少
300万元左右。包括:20000M^2的猪舍,500M^2的饲料库,500M^2的储粪场,200M^2的宿舍,200M^2的办公区,围墙视场地面积而定,5量运输车,2~~3名兽医,30名工人(包括财务人员等),自动投料器,等。
两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很有前途。
❷ 养猪场的设计规划
长远规划。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500m以上,距交通主干线不少于100~200m,而且选择地点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猪舍的方位。猪舍应坐北朝南,根据地势、纬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以利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现代机械化养猪采取人工控制气候,对方位要求不严格,更多地着眼于便利集中管理和实现机械化生产。
水、电、交通等因素。一个1000头机械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6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一般为30kW,且不能停电,一旦停电,猪渴了喝不到水,热了不能通风降温,仔猪冷了不能加热保温,将严重影响生产。因此,最好将猪场建在电网供电稳定的地区,同时还应自备小型发电机,以防不测。一个1000头猪场,每天进出的饲料、粪便、生猪等约4t,将猪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卫生防疫。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最好只设一个进出通道。
粪污处理。1000头猪场的粪污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以,场址的选择应该考虑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等进行,变废为宝;还可以将粪便干燥后作为肥料出售。
❸ 存栏上万头养猪场建设方案
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25°,以减少基建投入。 2.农牧结合。农牧结合是山区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 3.交通便利。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 4.有利于防疫。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吨~250吨左右。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70~100千瓦。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 6.场地面积。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占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平方米的要求。所以,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3.3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1公顷(10000平方米)左右。 创办条件 创办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 2.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3.3公顷。 3.有充足可消纳猪粪便的土地资源——周围有农田、果园或渔塘80公顷。 4.有足够的资金——约投资1350万元。 5.有充足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250吨。 6.有方便的饲料来源——日进饲料10吨,周进饲料70吨。 7.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拥有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 规划方案 1.面积规划。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 2.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 3.排污、环保。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和污水,主要采取堆积发酵消灭有害微生物后供应给附近农田、果园及渔塘作肥料,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和渔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可采取以三级发酵池作沉淀发酵处理,达到国家养鱼水质的排放标准。 4.场内总体布局。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以便于出栏。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有条件的最好把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 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1)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10厘米),隔热性好。 (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 (3)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 (4)饲养密度。 6.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 (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 (2)主要技术措施。 ①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拟生产杜大长、杜长大或大长本(培)杂种商品猪,瘦肉率达60%以上。 ②实行仔猪28~35天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实行了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2.2胎以上。 ③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商品代猪经5.5~6个月饲养,体重达100~110千克,料重比2.8~2.9。 ④强化饲养管理。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 7.人员规划。场长1人;副场长(技术、销售副场长各1人)2人;配种员2人;配种妊娠舍5人;分娩舍5人;保育舍3人;肥育舍5人;统计员1人;兽医2人;修理辅助工1人;门卫1人;全场员工共28人。 8.资金规划。年出栏瘦肉猪1万头,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7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各项投资情况:猪舍建筑1万平方米×300元/平方米,280万元;饲料厂(年产0.3万吨),100万元;办公、生活用房60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24万元;兽医室及仪器设备,5万元;水电、污水处理设施,50万元;围墙、道路及其他设施,30万元;种公猪存栏30头×1500元/头,4.5万元;母猪存栏640头×1500元/头,96万元;其他大小猪存栏0.55万头×330元/头,181.5万元;母猪笼500只×220元/只,11万元;产仔笼200套×1400元/套,28万元;保育舍笼架、漏缝地板50个×2000元/只,10万元;土地3.3公顷×120万元/公顷(平整和出让费),400万元;运输、交通工具,5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合计1350万元。
❹ 办一个万头养猪场需要多大的投资
一、10000头商品猪生产线
生产母猪
600头
公猪
24头
每周配种(配准)
24头
每周分娩
24胎
每头母猪生产2.34胎/年
每周生产仔猪
283头
每胎平均产仔11.8头计
每周离奶仔猪
269头
仔猪成活率95%计
每周育成上市肉猪
261头
育成率按97%计
每年育成上市肉猪
13570头
按每年52周计
二、预计投资
1、固定资产:200万
2、猪场场地:现场勘查才能确定(租金或征地、推土平整场地)
3、设备300万
4、种猪:600头×1250元/头=75万元
5、流动资金:种猪饲养成本60万元;商品猪饲养成本100万元;
6、其它50万元。
合计:约780万元
❺ 想投资建一个万头猪场,要准备多少资金
投资任何一个行业总得想想自己有什么行业优势 如果不懂那么还是从基层小场子做起 很少有个人直接投资年出栏万头猪场的 相当一部分万头猪场都是从小猪场做起的 有一部分大公司投资万头猪场主要和政府关系好 政策指导和财政支持占很大比例 养猪业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行业 1.选址 要有廉价的土地 配套的水电路设施 考虑后期发展选址不能离城市人群密集居住地太近2.粪尿污染处理能力3.人力资源和资金规划4.基础建设(这里面学问多了 现在虽然有做环控和猪场建设配套设施的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和弊端)5.引种(弱弱的反问一句现阶段咱们国家有几个好种猪场?引种还不能盲目引进得遵循市场规律)...................要说的太多 仅仅几句话对你帮助实在有限 好多东西得自己学习 猪价波动周期已经形成某种规律 关乎国计民生的猪肉国家后期不可能会让猪价再有太多波动 所以越往后走市场价格越趁于平稳 出现高利润的猪肉可能性越来越小 而且咱们国家养殖大环境不好 想要选择好的品种和好的安全的饲料 兽药 太难 投资农业是个好选择但不一定非得孤注一掷投资养猪 随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食品 未来可以做观光农业或者做特色化农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❻ 养猪场怎么建设合理
养猪场建设
养猪场怎么建设比较合理,养猪场怎么计算成本
一.场址的选择
1.地形地势
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交通便利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4.场地面积
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
二. 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饲养管理区
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兽医室
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生活区
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道路
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
三. 猪舍的建筑设计
1.猪舍的形式
(1)按屋顶形式分
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窗和无窗两种。
(3)按猪栏排利分
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2.猪舍的基本结构
~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
1)墙壁
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顶 比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匀,湿度适中,切实夯实。
4)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在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冬天扣塑棚)猪舍可设在距南墙40厘米处,并加盖漏缝地板。粪尿沟的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至少有30厘米宽。漏缝地板的缝隙宽度要求不得大于1.5厘米。
5)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高0.8~1.0米,宽0.6米,要求特别结实,尤其是种猪舍;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高0.8米,宽0.6米;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门高0.8~1.0米,宽0.6米。通道的门高1.8米,宽1.0米。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开放式、半封闭式猪舍的后窗长与高皆为40厘米,上框距墙顶40厘米;半封闭式中隔墙窗户及全封闭猪舍的前窗要尽量大,下框距地应为1.1米;全封闭猪舍的后墙窗户可大小,若条件允许,可装双层玻璃。
6)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在一般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基本上是两种,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应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进行舍内面积的调节。
3.猪舍的类型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黄河以南地区以防潮隔热和防暑降温为主;黄河以北则以防寒保温和防潮防湿为重点。
(1)公猪舍
公猪舍一般为单列半开放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内设走廊,外有小运动场,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一圈一头。
(2)空怀、妊娠母猪舍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圈栏的结构有实体式、栏栅式、综合式三种,猪圈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猪圈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于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猪跌倒。也有用单圈饲养,一圈一头。舍温要求15~20度,风速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内设有分娩栏,布置多为两列或三列式。舍内温度要求15~20℃,风速为0.2米/秒。分娩栏位结构也因条件而异。
①地面分娩栏: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猪限位架,两侧是仔猪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母猪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猪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猪进入及清粪操作。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②网上分娩栏:主要由分娩栏、仔猪围栏、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保温箱、支腿等组成。
(4)仔猪保育舍
舍内温度要求26~30度,风速为O.2米/秒。可采用网上保育栏,l~2窝一栏网上饲养,用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网上培育,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仔猪健康,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仔猪保育栏主要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落食槽、连接卡等组成。
(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这三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而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猪栏
1.公猪栏、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这几种猪栏一般都位于同一栋舍内,因此,面积一般都相等,栏高一般为1.2~1.4米,面积7~9平方米。
2.妊娠栏
妊娠猪栏有两种:一种是单体栏;另一种是小群栏。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1米。小群栏的结构可以是混凝土实体结构、栏栅式或综合式结构,不同的是妊娠栏栏高一般1~1.2米,由于采用限制饲喂,因此,不设食槽而采用地面食喂。面积根据每栏饲养头数而定一般为7~15平方米。
3.分娩栏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猪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猪限位栏的宽度一般为0.6~0.65米,高1.0米。仔猪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栅间距5厘米。
4.仔猪培育栏
一般采用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或金属编织镀塑漏粪地板,后者的饲养效果一般好于前者。大、中型猪场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这种保育栏能保持床面干燥清洁,减少仔猪的发病率,是一种较理想的保育猪栏。仔猪保育栏的栏高一般为0.6米,栏栅间距5~8厘米,面积因饲养头数不同而不同。小型猪场断奶仔猪也可采用地面饲养的方式,但寒冷季节应在仔猪卧息处铺干净软草或将卧息处设火炕。
5.育成、育肥栏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1~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猪用自动饮水器的结构见。它主要由阀体、阀芯、密封圈、回位弹簧、塞和虑网组成。
3.饲喂设备
(1)间息添料饲槽
条件较差的一般猪场采用。分为固定饲槽、移动饲槽。一般为水泥浇注固定饲槽。 图中A与B的饲槽一致,都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猪采食。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猪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猪的种类、年龄而定。较为规范的养猪场都不采用移动饲槽。集约化、工厂化猪场,限位饲养的妊娠母猪或泌乳母猪,其固定饲槽为金属制品,固定在限位栏上,见限位产床、限位栏部分。
(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一般条件的猪场不用这种饲槽,它常见于集约化、工厂化的猪场。方形落料饲槽有单开式和双开式两种。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一般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否则极易损坏。
(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藩料饲槽用不锈钢制成,较为坚固耐用,底盘也可用铸铁或水泥浇注,适用于高密度、大群体生长育肥猪舍。
❼ 如何按照三点隔离式规划一个万头猪场
如果你要按照三点隔离式规范一个养猪场的话你可以将整个养猪场进行相应的计划并且按照紧致型建设这样能够装纳一万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