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重庆宣传部副部长

重庆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时间:2022-06-11 06:35:55

⑴ 李晓枫的相关事件

2010年10月10日晚,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裁李晓枫与妻子一起,被警方从家中带走。重庆市委宣传部一名官员称,李晓枫此番被带走“是协助调查,不是双规”,并称“过段时间会对外公布”。 针对记者“是否与曾智强案有关”的提问,对方答复,“我又不是纪委,我怎么会知道”。
曾志强为重庆广告业的龙头企业——重庆华宇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希尔顿酒店钻石王朝俱乐部投资人,后牵涉希尔顿涉黑案。2010年6月,重庆希尔顿酒店涉黑涉黄事发,此后包括重庆庆隆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治民,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健春,百事中国西区副总裁 、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丛明都牵扯其中。
2010年7月23日,经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批准,彭治民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卖淫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损毁财物、高利转贷罪、滥伐林木罪、非法占用农用田罪、行贿罪等犯罪被重庆警方执行逮捕,其涉嫌“纠集涉黑人员王小军等以‘钻石王朝’俱乐部等为据点,实施黑、黄、枪、赌、毒违法犯罪”。
该团伙成员46人同时被警方执行逮捕,涉嫌13宗罪。一并被执行逮捕的还有曾智强,其涉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组织卖淫罪等罪名,罪恶深重。
今年58岁的李晓枫为四川省岳池县人,学历为博士,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并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继重庆市委宣传部前副部长、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前局长、党组书记张小川之后,重庆广电系统被调查的又一名高官。张小川落马亦涉及曾智强。
1997年,重庆市直辖之初,李晓枫从万县市市委副书记履新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局级)兼重庆电视台台长。2004年11月,李晓枫任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书记、总裁(总台长)。直至近年,集团党委书记一职才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万利接任,李继续担任总裁、总台长职位。
在任职重庆广电系统13年间,李晓枫历经重庆市广电体制改革。由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出资组建的重庆广播电视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广播电视行业的产业经营平台,其下属公司包括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此前,重庆重视传媒有限公司已有多名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包括公司总经理周西庭、副总经理金跃、财务总监刘颖、广告公司总经理秦猛等或被“双规”,或正接受检察机关调查。
而由重庆广播电视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重庆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持有85%股份,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5%股份。该公司力争在明年形成上市条件,2012年整体上市,形成百亿级文化产业集团。
李晓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旦成功上市后,该公司将以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利润,支持媒体发展,媒体将能够摆脱全国广电业全凭广告费支持的困境。他预计,到2011年,重庆广电集团的资产就将在5年前的16.2亿的基础上增加到100亿,收入将从5年前的8个亿增长到将近40亿。
罢免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5日经表决通过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终止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副书记、总裁(总台长)李晓枫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⑵ 重庆渝中区宣传部部长是不是副厅

摘要 地级市的宣传部长是正处级;但是在党委部门里面,组织部和宣传部是很重要的部门,所以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一般都是由党委常委担任。

⑶ 请问曾经当过市委统战部部长的翁杰明现在是什么职位!

翁杰明,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男,汉族,1963年5月生,上海市人,研究生,文学博士,研究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09--1983.08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3.08--1985.09福建省福州市二十一中学教师

1985.09--1987.0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与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1987.07--1988.11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干部

1988.11--1991.06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副书记(其间:1990.02--1990.12中国社科院驻陕西省商洛地区五市县基层锻炼总领队)

1991.06--1994.10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院机关党委青年工作处处长、院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处长、院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4.10--1998.0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其间:1996.05--1997.08挂职任陕西省丹凤县委副书记;1997.10--1998.09挂职任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98.09--2002.12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6.09--1999.07河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2.12--2004.05重庆市万盛区委书记

2004.05--2007.06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2001.06--2004.08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商管理博士后)

2007年6月 任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八届、九届全国青联常委,市二届人大代表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市二次党代会代表,市二届人大代表

(人民网资料 截至2008年4月)

(责任编辑:杨乐)

⑷ 荣昌区委书记调任重庆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是升还是降

⑸ 翁杰明的个人履历

1979.09——1983.08,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3.08——1985.09,福建省福州市二十一中学教师;
1985.09——1987.0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与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任系团总支书记、中国社科院团委委员;
1987.07——1988.11,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专职干部;
1988.11——1991.06,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副书记(其间:1990.02—1990.12中国社科院驻陕西省商洛地区五市县基层锻炼队总领队);
1991.06——1994.10,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院机关党委青年工作处处长、院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处长、院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4.10——1998.0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其间:1996.05—1997.08挂职陕西省丹凤县委副书记);
1997.10——1998.09,作为首届博士服务团团长,挂任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98.09——2002.12,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6.09--1999.07河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2.12——2004.05,重庆市万盛区委书记;
2004.05——2007.05,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2001.06—2004.08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
所工商管理博士后);
2007.05——2007.06,重庆市委常委、沙坪坝区委书记;
2007.06——2007.08,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沙坪坝区委书记;
2007.08——2010.06,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2008.09起兼市侨联名誉主席,2009.05起兼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10.06——2011.12,重庆市委常委、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011.12——2013.05,重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兼);
2013.05——2013.05,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兼);
2013.05——,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重庆行政学院院长(兼) 。

⑹ 重庆市宣传部副部长周波是什么级别周波

应该是副省长级别
1、重庆市市委宣传部部长兼任重庆市 市委常委(副市长级别);
2、由于重庆市是国务院直辖市,所以重庆市副市长是副省长级别。
3、因此重庆市市委宣传部部长是副省长级别。,

⑺ 张鸣的人物履历

1978.10--1982.08武汉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O8--1985.07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科员
1985.07--1991.02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副主任科员(其间:1986.02--1986.09参加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分别赴广西鹿寨县、广东南海县锻炼;1986.09--1987.01挂职任安徽省全椒县团县委副书记)
1991.02--1992.08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主任科员
1992.08--1994.11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
1994.11--1999.03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处长(其间:1996.01--1997.01挂职任团中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1999.03--2000.09共青团中央青工部副部长
2000.09--2003.06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2001.12兼)
2003.06--2004.11重庆市委副秘书长(正厅局级)
2004.11--2006.11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局级)
2006.11--2012.08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2006.03--2007.01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2012.08--2015.01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5.01--2015.02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15.02--2015.04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5.04--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
党的十七大代表,市三次、四次党代会代表,三届、四届市委委员,市三届、四届人大代表。

⑻ 重庆巿宣传部长有几位副部长简历

中宣部副 部长和省委 常委、宣传 部长,这 两个 职位 来说,应该是 中宣部 副部长更好。
虽然中宣部 副部长也是 副部级,但是中宣部 副部长有正部级的,在副部长 级职位上干几年,级别 明确 为正部长 级,要比在省委 常委、宣传 部长升到正部级 。

⑼ 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字: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经
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差。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不能写诗。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所以虽有心走红,却无心较劲,尽力而为后听其自然。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中国作家协会对其评价很高,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从挖掘重庆文化、积极将重庆打造为“西部人文高地”的层面肯定了莫怀戚《白沙码头》所取得的成就。研讨会上大家主要就莫怀戚《白沙码头》里的人文精神、审美倾向和其中所体现的“重庆性格”做了简短的交流,并对“莫怀戚现象”和“莫怀戚价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其中有人给予了莫怀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评论,称他是一位“写人性的高手”(发言者特别指出此处的“人性”是指介于社会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间的“人性”),认为这本书多少占据了当今中国思想的“精神制高点”。同时,也有人对《白沙码头》的结构、叙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在“莫怀戚价值是否被低估了”的问题上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1、《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6月) 小说记录了一个自称大律师的奇人(本是中学教师)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智,将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会问题层层剥开,如汽车司机戏耍路人、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佛学等等,可见作者之博闻强志。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 2、长篇小说《经典关系》(2002年5月) 一个青年舞蹈教师和他的三个女人:妻子、姨妹、前女学生。一个前舞蹈女生和她的三个男人:中国丈夫、台湾老板、舞蹈教师。两组男女四角关系只是表面,作家和读者关心的是光明磊落的生活智慧、时代变革的深刻脉络,和新鲜惊奇的重庆文化。 简而言之:中国高度,重庆特色,深刻作家,智慧人生。
作品影响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教材。
编辑本段主要经历
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插队于四川内江农村,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重庆电影公司职员,重庆川剧院乐队队员,第三军医大学新闻干事, 莫怀戚
1978年莫怀戚以“老三届”身份考入四川大学,1982年中文系毕业。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副教授。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戚秉承重庆人关注本地小人物的传统,一直注重于都市生活的开掘,尤其是对都市男女的庸常生活的欲望与骚动的持续开掘与表现,一直是他创作的兴奋点。早期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大律师现实录》,主要是借助都市男女的恩怨情仇来一展其心理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超常智慧,带给读者以侦探小说惯有的智性快感,都市生活本身还并不是他要着重开掘的意义对象。他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集中探求种种社会心理现象,他看取生活深入,观察人性细切,在对各色人等的行为方式的心理因素的挖掘上,客观、准确而深刻,具有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人性深度。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表面看来是社会风貌、物质生活,这其实都只是表面现象,更大和更深的变化,是人们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状态。20多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中,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上的更新与精神上的“涅磐”,始终是永无完结的主题。莫怀戚抓住这一根本点,在他的小说中探绩索隐,穷形尽相,写思想的冲突、个性的碰撞、情感的迷失。可以说,他的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社会生活的精神现象史。(《社会心理的探索者 ——莫怀戚小说解读 》白烨 ) 《经典关系》是一道“重庆大餐”,诸多的人在组成的关系网中缠啊绕啊……他们的关系又不是仅止于情爱,还有报恩……莫怀戚因而被称为“说话深刻得让人脸红,行文透彻得让人心惊”。 如他自己所说:“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所以虽有心走红,却无心较劲,尽力而为后听其自然。” 莫怀戚至今已发表各类体裁的小说四五十部,另外还有各类随笔、小品文近千篇,这方面的作品,作者往往就地取材,任意挥洒,但仍不失大家风度,作品雍容典雅,哲理深蕴,很耐人寻味。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1980年莫怀戚在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现已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他的创作以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但不善于写诗。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我们从《散步》中可以领悟这一特色。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语言风趣,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生活气息很浓,人物的塑造,个性鲜明,“他善于把一些日常琐事讲得娓娓动听”,“注重描述人生的感性真实”(《成于艰难 出之潇洒——论莫怀戚小说的艺术特色》,《现代作家》,1990年第9期)。不同于池莉对俗世琐碎生活的意义开掘,也不同于方方对都市普通人卑微、残酷生存状况的表现,莫怀戚更热衷于对都市普通男女的“积极”(或嚣张)的生活欲望(尤其是性爱的欲望)与骚动进行开掘与表现——这就是莫怀戚小说创作的个性之所在,也是他可以立足于当代文坛的“本事”之所在。 如:《经典关系》就象一道“重庆大餐”,诸多的人在组成的关系网中缠啊绕啊……他们的关系又不是仅止于情爱,还有报恩……莫怀戚因而被称为“说话深刻得让人脸红,行文透彻得让人心惊”。 他的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2年6月),记录了一个自称大律师的奇人(本是中学教师)依靠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机智,将生活中一些法律管涉之外的社会问题层层剥开,如汽车司机戏耍路人、匿名恐吓电话、弃婴收养、金钱婚姻、婚外奸情等问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涉及到大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佛学等等,可见作者之博闻强志。作品描写入情入理,且颇富人情味,可读性很强,在当代推理小说中可谓上品。 他的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跳跃而有节奏,节制,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轻松地放下戒备。读他的作品,好像和一个有趣的朋友摆龙门阵,你听他唠叨着,胡乱地说东道西的时候,忽然就看见他弹了一下烟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一个坏笑挤了一下眼睛。让人愉悦、很舒服、很满足。 莫怀戚的散文精美,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籍丰,如《散步》于尺水兴波,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编辑本段教学风格
莫怀戚上课不拘一格,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脱离课本的枯燥理论,用自己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新闻采访经验言传身教,其中有很多充满人情世故的处世哲学,让广大涉世未深的学生更真实得认识到社会的复杂、世事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在学生看来,莫怀戚的课不单是一门简单的新闻理论课程,而是具备实战意义的“处世宝典”。这与莫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性格相一致。有人戏称莫与师大新闻系系主任张育仁为“一正一邪”。
编辑本段重要作品
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 》《 散 步 》《花样年月》,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其作品<散步>还被选入国家苏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以及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课文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象民族英雄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半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家园落日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珠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说起它就想起庄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马驼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编辑本段作家近况
继第一部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面世六年之后,于2008年4月他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中国作家协会对其评价很高,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从挖掘重庆文化、积极将重庆打造为“西部人文高地”的层面肯定了莫怀戚《白沙码头》所取得的成就。研讨会上大家主要就莫怀戚《白沙码头》里的人文精神、审美倾向和其中所体现的“重庆性格”做了简短的交流,并对“莫怀戚现象”和“莫怀戚价值”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剖析。其中有人给予了莫怀戚及其作品很高的评论,称他是一位“写人性的高手”(发言者特别指出此处的“人性”是指介于社会人性和抽象人性之间的“人性”),认为这本书多少占据了当今中国思想的“精神制高点”。同时,也有人对《白沙码头》的结构、叙述方式,甚至人物命名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在“莫怀戚价值是否被低估了”的问题上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⑽ 莫怀戚的简介

莫怀戚,1951年6月3日~2014年7月27日,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莫怀戚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擅长写小说。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说。

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中国作家协会对其评价很高。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从挖掘重庆文化、积极将重庆打造为“西部人文高地”的层面肯定了莫怀戚《白沙码头》所取得的成就。

(10)重庆宣传部副部长扩展阅读

莫怀戚秉承重庆人关注本地小人物的传统,一直注重于都市生活的开掘,尤其是对都市男女的庸常生活的欲望与骚动的持续开掘与表现,一直是他创作的兴奋点。早期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大律师现实录》,主要是借助都市男女的恩怨情仇来一展其心理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超常智慧,带给读者以侦探小说惯有的智性快感,都市生活本身还并不是他要着重开掘的意义对象。

他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的态度,集中探求种种社会心理现象,他看取生活深入,观察人性细切,在对各色人等的行为方式的心理因素的挖掘上,客观、准确而深刻,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人性深度。改革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表面看来是社会风貌、物质生活,这其实都只是表面现象,更大和更深的变化,是人们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状态。

20多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动中,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上的更新与精神上的“涅槃”,始终是永无完结的主题。莫怀戚抓住这一根本点,在他的小说中探绩索隐,穷形尽相,写思想的冲突、个性的碰撞、情感的迷失。可以说,他的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社会生活的精神现象史。

阅读全文

与重庆宣传部副部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区党员参观博物馆策划方案 浏览:511
培训学校教务主管考核方案 浏览:854
财经委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852
汽车品牌娱乐营销 浏览:43
新干部岗前培训方案 浏览:978
银行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533
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大学浙江 浏览:612
积分兑换营销方案 浏览:848
白酒营销方案2017 浏览:871
着装礼仪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451
美发店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78
怎样进行网络营销吸引顾客 浏览:109
签订合同策划方案 浏览:704
江西乐采电子商务 浏览:503
信用卡销售推广方案 浏览:89
洛阳上海市场那个电子商务叫什么 浏览:679
新产品上市推广策划方案 浏览:531
女神节银行保险沙龙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4
电子商务网站评价ppt 浏览:959
浅析电子商务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