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历届主题
第一届(1995年) 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参与抗癌防癌活动; 癌症可防可治;癌症不等于死亡
第二届(1996年) 同第一届
第三届(1997年) 肿瘤不可怕、可防又可治,携起手来,共同抗癌
第四届(1998年) 饮食与癌
第五届(1999年)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癌症患者,为癌症患者献爱心
第六届(2000年) 坚持正确导向、提倡科学防癌
第七届(2001年) 倡导防癌治癌科学规范、反对封建迷信、假医假药
第八届(2002年) 预防为主,科学治癌
第九届(2003年)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十届(2004年) 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第十一届(2005年)关爱妇女、远离乳癌
第十二届(2006年)合理饮食,预防癌症
第十三届(2007年)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第十四届(2008年)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第十五届(2009年)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第十六届(2010年)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生活更美好
第十七届(2011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第十八届(2012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饮食与癌症”。
第十九届(2013年)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第二十届(2014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
第二十一届(2015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第二十二届(2016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
❷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如何科学防治癌症
癌症因为超低的治愈率导致大家对于它,可以说是谈之色变。但是近几年来,癌症确诊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且其患者群体也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大家生命安全。但是其实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其实是可以有效避免癌症死亡的。
第四合理膳食,应该要全面均衡地摄取身体所需要物质,特别是一些高热量高油脂的物品要避免。
第五接种疫苗,现在已经有很多成熟的防癌疫苗可以选择,适合人群可以选择相应疫苗进行预防。
❸ 健康日有哪些
1月最后一个周日国际麻风日
0204 世界抗癌日
0303 中国爱耳日
0321 世界睡眠日
0322 世界水日
0323 世界气象日
0324 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每年4月 全国爱国卫生月
0407 世界卫生日
0411 世界帕金森病日
0415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0422 世界地球日
0425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5月5第一个周二世界哮喘日
0515 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0516 国际牛奶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0520 中国母乳喂养日
全国学生营养日
0531 世界无烟日
0605 世界环境日
0606 全国爱眼日
0626 国际禁毒日
0910世界预防自杀日
0916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0920 全国爱牙日
0927 世界旅游日
9月第3个周末 世界清洁日
9月最后周日 世界心脏日
9月第四周周日 国际聋人节
1008 全国高血压日
10月第二周周三国际减灾日
1010 世界精神卫生日
居室卫生日
1012 世界关节炎日
1013 世界保健日
1011 世界镇痛日
10月第3周 中国镇痛周
1015 国际盲人节
1022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27 世界骨质疏松日
1028 全国男性健康日
11月第一周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1114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第三周周三世界慢阻肺日
1201 世界艾滋病日
1203 世界残疾人日
1215 世界强化免疫日
2006年第十一届全国爱眼日主题“防盲治盲,共同参与”
2006年第十九个世界无烟日,主题“烟草吞噬生命”
2006年第八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满足哮喘患者的需要”
2006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 -- 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006第十二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合理饮食、预防癌症
2006世界卫生日主题:通力合作,增进健康
2006年世界结核病日主题:防治结核 坚持不懈
2006年世界睡眠日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
2006年3月9日第一个世界肾脏日主题:“关爱健康、呵护肾脏——及早诊断、积极预防”
2006年第七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6年国际麻风节,主题:“情系麻风病患者,温暖困难群体”
❹ 全国一年有多少推广宣传周活动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
200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由原来的11月改为6月举行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14年自6月10日至22日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前身为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一般始于每年4月20日,于4月26日即世界知识产权日结束,为期一周。
2010年6月21日,北京举报宣传周活动举行
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又叫节水周。时间为每年的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2014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时间为5月11日至17日,主题为“全面推进城市节水,点滴铸就生态文明”。
每年的5.25所在的星期被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
根据2010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签署的《关于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的安排,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10月8日印发了《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公告还规定在“十二五”期间每年11月的第一周为“绿色印刷宣传周”。[1]
2014-06-09 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活动启动
2012年10月16日是第32个“世界粮食日”,而这天所在的一周也是我国的第22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满意请采纳
❺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什么时候
4月15日是“全国抗癌日”。而4月15日~21日也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致死人数已达233.8万人。
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便占21个。
我国癌症现状
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392.9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哪些因素会导致肿瘤
4种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癌症可以预防吗
癌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种对人体产生致癌因素。牢记四字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
❻ 全年世界各个卫生宣传日
1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2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0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9日)
4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 4月15日~4月20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6 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
7 4月25日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
8 5月1日职业病防治宣传日
9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1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5月5日)
10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11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32 全国助残日(5月15日
12 5月18日全国碘缺乏病日
13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母乳喂养宣传日
14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15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16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17 6月8日中国初保日
18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34 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周)
19 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
20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21 9月30日国际聋人节
33 国际老人节和国际老人年(10月1日)
22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35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居室卫生日
23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24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29 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25 11月第一周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2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36 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世界慢阻肺日
27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37 12月5日世界残疾日
38 12月15世界强化免疫日
❼ 谁知道跟医学有关的纪念日都有哪些
护士节5月12日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此相关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设立了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有关的节日:目的是开展与之有关的宣传活动。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提醒更多的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保健能力。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类节日还会逐步增多。据笔者统计,到目前此类节日已有30多个,它们是:
(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麻风病是一种全球性古老的慢性传染病,1954年,世界各国卫生部门共同确立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对麻风畸残者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偏见和恐惧。
(2)国际睡眠日(3月21日) 2001年3月2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首个“国际睡眠日”。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荷,加之不良的睡眠习惯,使三分之一的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国际睡眠日”旨在使人们关注睡眠的重要性和睡眠质量。
(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鉴于世界感染结核病的人口已近6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结核杆菌的发现者罗伯特·柯赫,并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控制结核病这种与贫穷相关的疾病。
(4)世界卫生日(4月7日) 世界卫生组织其组织法是由1946年6月19日至7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通过的,于1948年4月7日生效公布。为“使全人类获得最高水平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作为“世界卫生日”。从1950年起,把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法公布日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每年选定一个健康内容作为当年国际卫生保健活动的中心主题。
(5)世界哮喘日(5月7日) 哮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患者,它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且难以得到根治。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5月7日为“世界哮喘日”,是让人们了解该病的特点,应以预防为主,治疗和锻炼并重的方法来战胜哮喘。
(6)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 1948年在斯德歌尔摩举行的国际红十字会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上,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创建人)的生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国际红十字会各国的分会将以各种形式宣传红十字运动的国际性。以及红十字人道工作不分种族、宗教及政治见解的特性。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国际红十字会成员之一。
(7)国际牛奶日(5月16日) 1961年国际牛奶业联合会在德国决定每年5月16日为“国际牛奶日”。近年来我国政府认识到牛奶与民族健康的重要关系,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以多种形式向消费者宣传、介绍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使人们认识牛奶,接受牛奶,并通过提倡人们多饮牛奶来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8)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1988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把该年“世界卫生日”作为第1个“世界无烟日”,其主题是“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在世界范围开展禁烟健康教育活动。后来将世界无烟日定在5月31日,号召热爱健康的人们与吸烟作长期的斗争。
(9)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1987年6月12日~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国际禁毒日”每年都确定一个主题。
(10)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人口迅速增长是现今世界难题之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国政府人民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次会议的建议,将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同时决定。从1990年开始,以后每年的7月11日,全世界举行“世界人口日”纪念活动。
(11)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个星期) 1992年8月份第一周是世界第一个母乳喂养周。科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直接降低婴幼儿腹泻死亡率和发病率。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母乳喂养作为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措施。母乳喂养对母亲产后恢复也有好处。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每年8月的第一周为“母乳喂养周”。
(12)世界心脏日(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形成了全球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为此,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2002年世界心脏日向全球发出了“必须构筑心血管疾病的立体防线”的特别忠告。同年9月29日,中国首次世界心脏日活动在北京举行,主题是“营养、肥胖与锻炼”。
(13)世界聋人日(9月28日) 1975年,世界聋人联合会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世界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聋人节。聋人节的意义是引起社会对聋人工作的重视,尊重聋人,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卫生部、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
(14)国际老人节(10月1日) 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1991年联合国大会把每年10月1日确定为“国际老人节”。1992年联大通过了《1992年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全球目标》和《世界老龄问题宣言>,促进各国对老龄人群的关爱。
(15)世界人居日(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大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联合国将这一天设定为全世界对人类居住状况以及获得适当住房的基本人权进行反思的日子。以增强人们对通过更多的城市与城市的合作来改善居住环境必要性的认识。
(16)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健康要求的提高,精神卫生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公报说,精神错乱等精神类疾病将成为新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为此,从1991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的认识,关心精神疾病患者,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国从1996年第6次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始组织各地开展宣传活动。
(17)国际盲人节(10月16日)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10月16日为“国际盲人节”。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联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盲人协会出面,相关部门协助,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体现出政府对盲人的关怀。
(18)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46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专家和22个国家的卫生部高级官员参加会议。会议期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确定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19)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 国际糖尿病联盟把1995年11月14日作为发现胰岛素的纪念日。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1997年正式规定每年的11月14日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旨在引起全球对糖尿病预防的重视。
(20)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20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各类致死病因中排列第6位,推测到2020年,它将跃升到第三位。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战略委员会提出将2002年11月20日作为首个“世界慢阻肺日”,希望人们能够正确科学保护人体的肺,拒绝香烟,让人人自由呼吸。
(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 1981年6 月5日第一例艾滋病被发现至2002年全球感染人数 已超过34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控制艾滋病十大措施中将“宣传教育”列为第1项,并宣布从1988年起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每一年“世界艾滋病宣传日”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2)世界残疾人日(12月5日) 1992年10月14日在纽约举行的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5日为“世界残疾人日”,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帮助残疾人的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使残疾人在各方面的权力得到确实的保障。
(23)世界强化免疫日(12月5日) 198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在200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消灭脊灰策略中,尤为突出的是为强化免疫而采取群众运动形式:国家免疫日(12月5日)。在开展国家强化免疫日活动中,许多国家首脑亲自参加口服疫苗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这项活动的开展。
(24)全国爱耳日(3月3日) 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等原因,我国有聋人2000万,每年新生4万聋人。听力的障碍使该人群的生活、学习有诸多的不便。1998年3月卫生部等10部门落实政协提案,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5)全国爱国卫生月(4月) 全国爱卫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每年4月为全国“爱国卫生月”,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市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掀起全民参与整治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除“四害”的热潮,以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至4月21日) 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为此,1994年起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被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和三届常务理事会决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以提高人民群众对肿瘤的防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动员全社会关心肿瘤患者,向肿瘤患者献爱心。
(27)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 碘缺乏病是一种地方病,它使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产生障碍。我国是世界碘缺乏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在1991年罗马的国际营养会议上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该病的发病率。1993年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1994年5月5日为首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28)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 1990年卫生部、教育部决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我国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热量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营养摄入不均衡较为普遍,在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对于普及营养知识,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9)全国母乳喂养日(5月20日) 母乳喂养一直作为最健康的哺乳方式被医学界推崇。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全世界的母亲都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孩子。我国卫生部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的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日”。随着母乳喂养益处的大力宣传,母乳喂养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
(30)全国助残日(5月第三个星期日) 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如果按一家四口人计算,残疾人直接牵动着两亿人口的切身利益。1991年5月15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第四十八条规定: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的助残日。它像一簇火,温暖了残疾人的心,带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与自信。
(31)全国爱眼日(6月6日) 在1996年卫生部、国家教委等12个单位作出决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并强调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广大青少年。我国约有1000万儿童患斜视、弱视等眼疾。利用爱眼日等多种形式,对公众进行用眼卫生及防治眼病的常识教育,提高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眼保健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32)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我国牙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9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落实以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普及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
(33)全国防治高血压日(10月8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成倍增加,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34)全国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国家计生委确定从2000年起每年10月28日为“全国男性健康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面临的竞争压力远大于女性。有关研究表明:男性的生命质量和寿命通常比女性低。男性患病比例远高于女性,保护男性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35)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11月第一周) 在1998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同年卫生部规定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为“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各地卫生部门将在此期间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识别假冒、伪劣食品图片实物展览、食品专家现场咨询和普及食品卫生科学知识等活动,动员越来越多的群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❽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活动内容
自1997年至今,每年均在宣传周活动前由科普宣传部制定实施计划,拟定宣传周活动主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相关宣传报导,宣传周活动后均进行总结。在各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肿瘤医院、各专业委员会及各位理事、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下,使每一届宣传周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的开展一届比一届声势浩大,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防癌意识、增加了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纳入每年的正式卫生宣传日活动。深受到各地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欢迎。
❾ 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卫生宣传日分别是什么
1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麻风节 2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0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9日) 4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 4月15日~4月20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6 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 7 4月25日全国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日 8 5月1日职业病防治宣传日 9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1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5月5日) 10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11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32 全国助残日(5月15日 12 5月18日全国碘缺乏病日 13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母乳喂养宣传日 14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15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16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17 6月8日中国初保日 18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34 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周) 19 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 20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21 9月30日国际聋人节 33 国际老人节和国际老人年(10月1日) 22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35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居室卫生日 23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24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29 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25 11月第一周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2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36 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世界慢阻肺日 27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37 12月5日世界残疾日 38 12月15世界强化免疫日
❿ 导致白血病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白血病的病因学目前为止还不是非常清楚,只是跟某些因素有高度相关性。比如白血病的发病与放射线密切相关,还有化学物质像苯是主要导致白血病的化学源。另外还有病毒的感染,一些药物的使用如氯霉素,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很密切的相关性。但是要说它非常直接地致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关于染发剂,关于房子的装修,因为和大家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大家很关注。几乎每个人家里会有不同程度的装修,年轻人时髦,去做调染。不管是装修房子也好,还是染发剂也好,里面确实含有苯或者含有其他的化学物质,对造血干细胞会有一些影响,就像过去所说的内因和外因,不是每个人接触以后都会发病,只是有些人对这些非常敏感就可能发病。
所以怎么预防呢?现在看至少是放射性的因素和有些化学物质,特别是苯的接触,确实是跟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还有一些药物也容易引起白血病。氯霉素,对造血干细胞有损害,容易引起白血病。有些化疗药物也容易引起白血病。比如治疗乳腺癌,有时会用到一些蒽环类化疗药,用这些化疗药治疗三年左右的时间,有些而且是小部分的人发生了白血病,也就是产生了第二个肿瘤,这往往是跟化疗药物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