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疫情期间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疫情期间先进个人主要事迹主要就是有防疫办的干部的事迹,城镇干部的事迹,乡镇干部的事迹,退役军人的事迹,医护人员的事迹等等这些不同的群体在防疫方面做出的一些贡献。
比如在医护人员方面的话,就可以这样子去进行相关的描述,有部分医护人员是放弃了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防疫的最前线去贡献着自己的。
还有的事迹具体可以是他顾不上自己的休息,就连休息的时间都是以分钟来计算,然后在短暂的休息过后又投入了相关的一些战场,然后他们的这样子的一个前线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去致敬的。
除了前线的英雄之外,在防疫方面贡献出力量的干部们也是有很多的他们在台前幕后做的相关的一些贡献都是值得我们去记住,还有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所以在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方面的话,就可以按照这些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的方面,还有就是不同的事迹去进行描写的。
❷ 疫情志愿者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以抗疫战士为榜样,当好“宣传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冲锋在一线、守护着患者生命的医务工作者,有坚守在一线、构建严密防线的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一份力量。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以这些抗疫战士为榜样,认真做好志愿服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我们分散到各个社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引导工作,利用自己掌握的卫生防疫知识为大家讲解如何防控疫情,提醒居民减少外出,外出一定戴好口罩,回家后用酒精消毒等,充分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决不信谣、不传谣,消除恐慌情绪。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领导下,我们带上袖章,带上口罩,在我所在的社区负责的小区门口,进行值守,对进出小区车辆进行登记和盘查,同时为外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测量体温。
有了我们这些年轻志愿者的加入,为他们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时候天气很冷,有时拿笔、拿测温器的手都冻得发麻,但我们不叫苦不叫累,依旧一丝不苟地进行登记、测温。
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嫌麻烦的个别居民,我们都耐心、反复地为其讲解和宣传,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志愿者们的心是热的。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❸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
1、陈智峰,男,51岁,汉族,现任清水县中医院党支部副书记。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把满身的力量和满腔的热血投身自己挚爱的医学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甘于奉献。
在本轮全省聚集性疫情中,他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在汤峪山门中心敬老院集中医学隔离点前期筹建和永清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柳湾集中医学隔离点,顺利完成16人隔离观察工作。2007来以来,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❹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
1、王龙,男,1975年3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2002年加入共产党,自2018年1月担任三岔口乡白石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广大党员干部、村民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2、白石头村党支部书记王龙虽心急如焚,却临危不乱,坚持冲锋在前,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排头兵”“主心骨”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守护群众安全,真正做到了“联防联控无死角、群防群治全覆盖"、严防死守显担当。
在摸排过程中,王龙和支部其他成员对返乡人员、车辆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劝导他们进行居家隔离,并要求乡村医生进行防控处理。
白石头村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按照上级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把疫情做到防患于未然,外来人口有回家过年,走亲访友的,我们逐户登记,做成档案,天天上户测量体温,做到他们都放心,有外出回来的咱们隔离十四天,没有高烧症状就可以离开。”
❺ 有哪些像钟南山这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9月23日上午,广州珠岛宾馆,热烈的掌声响彻珠岛会堂。在广东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及5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2名先进集体代表,分享了他们9个月来战疫的故事和心声。
▲报告会现场
钟南山:中国在世界上不能独立存在
1月18日上午11时多,钟南山接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电话,让他作为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当天赶到武汉,对武汉的疫情进行调研。“国家需要我,我责无旁贷。”出发时,钟南山隐约觉得武汉的疫情并没有报道上表述的那么乐观。
当时,钟南山已经听到了一个消息,有一家六口人,其中5人去了武汉,回到深圳就得病了,这一家的亲家母没有去过武汉,也得病了,“这是聚集性感染非常危险的信号,是说明有没有可能人传人的信号”。在武汉,钟南山要求当地给真实数据,“多少人感染,是否有死亡,是否有医生感染,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和标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钟南山作报告
19日晚上,整个专家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同志连夜研究,专家组全体同意应该实施“不出武汉,不进武汉”的措施。钟南山向中央汇报了专家组的意见,即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而且情况非常紧急,甚至有医务人员被感染,有患者死亡。之后,中央迅速作出了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交通管控、对其他地区进行有效群防群控的决策。
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
钟南山说,自疫情开始至今9个月来,党中央一直非常尊重专家的意见,一切决策都以广泛收集专家意见为基础支撑。他想起,2003年非典有媒体报道“非典型肺炎”是衣原体肺炎,证据是尸体解剖中存在衣原体小颗粒,提出按照进行规范化、足量的治疗,但一线医生已用非常正规的抗衣原体治疗,却没多大效果,因此,钟南山提出了一个观点:发现颗粒是致死的原因,不是致病的原因。“我们还是要尊重科学,按照我们看到的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最后,广东达到96.2%的治愈率,这个成绩是世界上最好的。“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钟南山说,非典的胜利,更多的是经验,但要讲出道理、机制、规律的并不多。但今年,由于武汉是世界上疫情暴发最早的地区,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发表了有指导性的诊治技术和手段。“所以,我得出一个看法:在我们国家,是科学支撑政策、决策,而不像有的国家,用政治指挥科学。”
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此,钟南山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医疗工作者,能够得到共和国勋章,想得更多的还是“责任”二字。于是,他再次请战,希望参加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平台建设,做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灾害的各方面准备。
在大会上,钟南山说,经过这次,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全世界的老百姓看他的政府、政党到底好不好,衡量标准很简单,就三条:第一,政府能否给老百姓改善生活;第二,我能否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环境中;第三,在重大考验面前,政府是否能领导全国人民尽量减少得病和死亡。
▲报告会现场
钟南山说, 经过9个月的抗疫洗礼,很多年轻人懂得人生的追求是为老百姓、为国家作出贡献,要报效祖国。今年高考,广东省报考医学的学生大幅增加,同比增加了3787人,录取分数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数线比去年高了二十几分。“这些人学医,是为了赚钱吗?当医生能赚到很多钱吗?他这是感知到当医生的价值。”
在大会上,钟南山分享了一个故事。在惠州,一个不到6岁的幼儿园小女孩,跟她妈妈说,“我长大了要像钟爷爷那样,做科学家”,她妈妈问:“科学家是什么?”她想了半天,说:“科学家就是博士。”钟南山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长大要干什么,这9个月对孩子的教育不可估量。通过这次抗疫,广大医护人员的表现,体现了做人应该怎么做!
如今疫情仍未结束。“单纯在中国,我们很安全,但世界形势如此,我们不可能安全”。钟南山说,目前已经跟欧洲、中东、印度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与世界共享。“新冠肺炎是共同的敌人,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共同控制疫情的发展,中国才有可能有稳定的机会发展生产。中国在世界上不能孤立存在,一定要共同协助。”
▲报告会现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病人在哪,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
4月20号,是最后一批援鄂队员凯旋的日子,张忠德在结束医院的欢迎仪式后,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叶欣烈士的雕像跟前。他说:“老战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我们医院参加援鄂的88名队员零感染,我把他们一个不少的、全都带回来了。”说完这句话,他忍不住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忠德作报告
17年前,张忠德跟叶欣护士长在救治“非典”患者时都被感染。那时他不分昼夜剧烈地咳嗽,像被人按在水里无法呼吸。每天在死亡线上挣扎。在ICU一个月,当张忠德艰难地摆脱了死亡,却听到了叶欣牺牲的消息。为此,张忠德悲痛万分,一整天滴水未进,眼泪不停地流。“这里危险,让我来”,叶欣说的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张忠德就暗下决心:“我要好好活着,完成护士长未竟的事业!”
今年,当张忠德作为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除夕赶往武汉,不少朋友问:“你都已经死过一回了,这把年纪干嘛还冒这个险?”
张忠德回答,年纪大了,信仰不能变,病人在哪,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
疫情初期, 在国家发布的前两版新冠肺炎诊治方案中并没有中医药的内容。但国家很快意识到这一点,1月19日,张忠德前往北京,和专家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结合抗击“非典”的经验,制定了中医治疗方案,经全国专家组讨论,被写入国家第三版诊治方案。
抵达武汉后,张忠德接触了100多例病人后,提出了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为“湿毒”。这一观点也被写入了国家第四版诊疗方案,并成为此后每一版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行不行?刚开始,患者和当地的医务人员对中医药治疗缺乏信心,张忠德决定让疗效来说话。接管病区的第8天,第一位患者出院了,第9天,18位患者又出院了。张忠德说, 当时出院率普遍不到5%,可是我们的出院率达到了13.3%。
广东抗疫实践再次证实了,面对突发传染病,中医药有办法、有疗效。全国抗疫,中医药参与了92%的治疗。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医人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这个仗我们越打越从容
“院长,结果出来了,两例都是阳性!”1月14日清晨6时,刘磊被手机铃声惊醒。那时,全国还都没有湖北以外的病例报告。春运就要到了,深圳有1000多万流动人口,在深圳的湖北人180万,有专家研判,深圳将成为全国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刘磊作报告
刘磊说, 1月下旬,医院每天都会收治几十名患者,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收治60名。“战区”一天天扩大,从一层楼,到一个病区,再到一栋楼,最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三院)都成了“疫区”。
形势严峻,刘磊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怕患者病亡,二怕医务人员倒下。因此,他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医务人员,一个都不能倒。同时,省卫健委领导、钟南山院士和省专家团队及时赶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了史上最强的ICU队伍、充足的物资准备,短短两天,就集齐了60台呼吸机,5台ECMO。
世卫组织专家到深圳三院调研时惊叹地说:“整个欧洲都没有一家医院有这样充足的设备。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一定要来中国这家医院治疗!”
“这个仗我们是越打越有底气,越打越从容!”刘磊说,医院科研团队开拓创新,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战果显赫:在全国率先从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提出存在“粪口传播”;全球首次在冷冻电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真实形貌;并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分离出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等。
深圳三院先后制定了5个“深圳版”的临床诊疗方案,并与全国及多国分享,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深圳智慧”。
钟南山院士这样评价:“深圳三院对新的东西比较敏感,而且敢于试验、勇于观察,值得学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1月23号武汉封城。作为卫生战线的老兵、流行病学博士,朱宏立即召开医院党委会,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17年前到小汤山抗击非典的24名队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请战书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朱宏作报告
2月10日,朱宏带队奔赴荆州。他向前方指挥部请战,前往洪湖:“南方医院前身是部队医院,善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荆州洪湖市,他们不到1天完成了重症病房改造,1天半完成了新CT的转运安装,2天搭建了核酸检测平台,3天搭建了新冠肺炎专病大数据平台和居民健康信息上报微信平台,实现了健康闭环管理,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一开始,医疗防护物资急缺,N95口罩只够戴3天,朱宏急得睡不着觉。情急之下,他放了一个空纸箱在走廊上,把临行前儿子塞给他的一大盒N95口罩放了进去,号召党员带头捐出自带的口罩,优先给临床一线使用。第二天,箱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口罩。心头一热,眼眶湿润,一个个承载着亲人牵挂的口罩,解了燃眉之急。
3月19号,南方医院正式撤离洪湖。一大早,老百姓就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医疗队驻地到高速路口,沿途十几公里,全是依依送别的群众。一位老大爷拉着朱宏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是党中央、是总书记派来的救星啊。”
朱宏含着泪说:我们不是救星,我们也是洪湖儿女。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谢达贤: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一座城
广州有11个区2740个社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了2200万。疫情防控对社区工作者是一场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守好社区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谢达贤分享了三个故事。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办事处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谢达贤作报告
黄石街辖区内生活着45万人,外来人口超过三分之二,特别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人员密集,需要大量的人员值守。应该怎样设岗布防?谢达贤和同事们拟定了设岗初步方案,逐一实地查验,最后确定了72个岗点,一天内就走了3万多步。
春节假期,他把社区党员组成29支党员突击队,并发动“双报到党员” 参与值守。在广州的疫情防控中,有超过17万名党员下沉社区,6500多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冲锋在前,筑起了一个个牢不可破的社区防控堡垒。
今年春节前,在正常的人员流动中,黄石街道有几个人递交了离职报告。但大年初二,递交离职申请的工作人员也全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为了让社区安全多一分保障,他们主动将离职延后了三个多月。
6月份,一对刚从国外回来的母女被安排在隔离酒店进行健康医学观察。在入住的第二天,母亲就因常规病毒感染需要住院治疗。6岁的小女孩,妈妈不在身边,可怎么办?
谢达贤站起来,号召同事们当起了小女孩的“临时爸爸妈妈”。社区工作者们分成了4个班,轮流照顾小女孩,24小时全程陪护,一刻也不离开,直到第三天她的母亲出院。
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在社区发生。身为社区基层干部,谢达贤深深懂得,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一座城。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当好祖国的“守门员”
今年大年初一,本该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却没回家。他和同事请缨进驻白云机场口岸隔离区留验室,参与处置了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机场的第一起涉疫航班。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云边检站科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世杰作报告
连续几天坚守留验室,到初六下班,他突然感到全身无力,自测体温38.5°C。医生让他马上隔离检查,那晚,刘世杰一个人坐在医院空荡荡的隔离室,心中五味杂陈,他害怕如果被感染,会影响更多的同事,会影响工作,影响家人。当拿到阴性的核酸检测结果,刘世杰感觉自己像是重生。
3月28日中午,几个境外航班集中到达,300多名旅客有三分之一都存在发烧、咽部不适等异常症状。刘世杰8小时连续奋战,先后为91名高度疑似感染需送医院隔离的旅客办理了入境通关手续。
突然,一个乘客不配合工作,还出手撕扯起他的防护服,旁边旅客也随着哄闹了起来。刘世杰顾不得隔离服被污染的危险,将他带到一旁安抚。
原来,这名乘客在国外过境时屡被刁难,才怨气暴发。刘世杰告诉他,“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办理好您的手续。您回到祖国啦!”这句话让他慢慢平静了下来。
像这名旅客的行为,在正常工作中,刘世杰可以对他进行警告或处罚。但在防疫的特殊时期,他选择了与他耐心沟通。他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事小,情不能少。”
9个月来,刘世杰和同事们完成83个重要临时航班保障任务,累计对超过10万旅客进行全量的采集,前台预警推送达到3.6万多条,准确地向联防联控单位推送确诊旅客220人。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人传人”结论提供扎实流行病学调查证据
“9个多月来,广东疾控人闻令而动、逆风前行,科学开展疫情监测、现场处置、风险研判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创造了12项‘全国第一’,形成的‘广东战法’在全国推广。”9月23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惠鸿分享了省疾控的战疫故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邓惠鸿作报告
2019年的最后一天,当得知武汉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疾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员取消休假,进入战备状态。
为了弄明白到底是不是“人传人”,疾控人员马不停蹄对采集的深圳病例样本进行复核,开展湖北以外全国首例新冠肺炎全基因组测序。结论很快明确:深圳一家5口感染新冠病毒,与武汉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省疾控立刻向钟南山院士报告了详细情况,为作出“人传人”结论提供了扎实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而实施的精准防控,全省共减少病例13.8万,疫情流行期缩短32天。”邓惠鸿说。
在湖北输入病例的快速增长期,省疾控提出对所有湖北来粤人员、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进行核酸大筛查的建议。通过核酸大筛查,我省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到1天。
同时,省疾控提出对密接人员采取集中医学隔离,全省的密接阳转率从原来的6.88%迅速降为1%以下。他们提出的建议被写入全国防控方案、全国诊疗方案,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
汕尾陆丰市发现本土疫情后,广东疾控人第一时间响应,65名流调人员和移动P3实验室,连夜赶赴陆丰,仅用了3天就检测样本15万份,摸查重点人群1万多人。这起涉及汕尾、深圳两地的疫情仅用了7天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打了一场漂亮的闪电战。
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用大数据织起防疫“天罗地网”
在战疫中,有一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对病毒开展高科技作战的队伍。他们就是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以下简称科信总队)。副总队长林晖文讲述了大数据防控疫情的幕后故事。
▲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副总队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林晖文作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中,很多人都会隐瞒自己的接触史。科信总队构建了 “潜在密切接触者分析模型”,成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一招。2月中旬,国家机关一名工作人员,被亲戚感染,但他当时并没症状,所以隐瞒了申报。大数据及时发现,当晚把他隔离,阻止他参加第二天的大会,避免了可怕的群体传染。
新算法破解风险评估的难题。复工复学,是疫情防控的晴雨表。深圳一家全国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的时间延迟到2月9号,随后一再推迟,几万名员工,焦急期盼着。公司却说“政府没通知,谁也不敢随便复工”。
何时才能复工?哪些地区、哪些企业可以优先复工?这是最难的决策。
科信总队找遍了文献,没有先例,只能自己干,只能是一边请专家上课,一边研究评估算法,要从确诊人数、人口密度、企业分布等,多达25个维度,搭建分析公式,最终创新了风险评估的模型。
2月15日,完成首份报告,之后,总队陆续完成了7篇评估报告,对全省152个县区、1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2.6万间中小学,逐个打分,形成了权威的“复工指数”“复学指数”,为经济建设抢回了时间、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转变。5月20日,留学生韩某几经辗转,终于回到白云机场。刚落地,就收到一条短信和一个二维码,提示他可以“一码通关”。
这完全颠覆了他登机前做的“功课”。他清楚地记得,回国攻略上写着“要填15张表,需4个小时”。可现在有了“一码通”,只填一次,全程扫码,2个小时,就顺利过了关。这惊喜的体验,让他感慨万分。
林晖文说,在“一码通”背后,是科信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担当,使各部门团结协作,有效地接力攻关,打破观念壁垒、部门壁垒、数据壁垒,通畅了国门到家门的信息通道。
目前“一码通”作为“外防输入”的“广东样板”,已经辐射北京、上海,造福更多回国同胞
❻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写作思路: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即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叔,这两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要出门,如果需要生活用品,您联系我,我们帮您买。”2月某日晚上,某街道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某与包片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分组包片,通过入户向群众叮嘱疫情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某带领社区干部、包联单位在职党员、热心党员、热心群众、青年志愿者白天宣传、消毒、入户排查隐患,晚上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任务,没有休一天假。作为某社区3000多名居民的“保姆”,每一家的情况在某心里都有一本账,她把群众当亲人。
疫情突袭,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才8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中却无暇顾及,“我是党员,更是身负重任的社区书记,面对疫情,虽然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只要居民群众不受伤害,我和同事们的付出一切都值得,作为一个母亲我用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某深有感触地说。
❼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是什么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如下:
39岁的XXX不仅是联丰中心校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还是一对未满三岁的双胞胎姐妹花的妈妈。面对2022年初明山疫情的防控需要,她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一、冲锋在前彰本色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作为一名党员,她最先响应明山区委号召,申报抗击疫情志愿者,也是学校第一批参与明山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之一。
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的父母替她担负起照顾两个不满三周岁的双胞胎女儿。用母亲的话说,去做你想做的事吧,现在能为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和你爸全力支持!
父母亲对她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战“疫”出征的信心和勇气。舍小家,顾大家,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使命担当添暖色
2月11号,作为联丰小学首批志愿者,被分配到明山街道民建社区体育花园小区卡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把防控工作抓实抓好,她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的路口,没有热水,没有椅子,连续两天在户外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早到晚不厌其烦的向每一位出行的居民、车辆宣传办理出行卡,解释卡片的用途;认真登记进入非本社区的车辆、人员信息,做到社区居民每户一卡,凭卡出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确保社区百姓的平安出行。
三、持之以恒显底色
__老师的两个女儿刚刚三周岁,平时都是她陪着女儿们吃晚饭和睡觉。越是到晚上,孩子们越是离不开她,哭着闹着等着她回家。
当晚上十点半她回到家时,看到两个宝贝哭红了眼睛,还依然不睡等着她回来,她心疼得直掉眼泪,但她仍旧没有放弃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因为她知道她应该为女儿们做出榜样,将来的她们也一定会更加懂得奉献的伟大与珍贵。
在这个信念支撑下,从志愿服务开始至今,她一直坚守在卡点。几天下来,她的尽职尽责获得了小区居民的认可与称赞,一些大爷大妈还主动去给她帮忙,她成了卡点最赞“守门员”。
志愿服务的这些天里,感觉收获颇丰。有单位领导的暖心关怀,有同事之间的体贴关心,更有来自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满足感。
这些都是她继续坚守岗位的力量和勇气。她说,自己虽然不能像白衣天使们一样冲在战疫第一线,但她会尽全力做好志愿服务的每一项工作,为守护好明山,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❽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写法:
1、要写出名字和基本情况。
2、写出来做的事情以及带来的贡献。
3、写出来自己的期许和展望。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如下:
1、受疫情影响,根据工作要求,我白天需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下到村、社区入户排查,晚上又回到办公室加班加点汇总统计各类资料台账,经常加班到深夜,饿了就用泡面填肚子。舍小家为大家,时刻坚守岗位。家中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
最近一周,每天都是小孩睡着了还没回家,小孩还没起床就出门,完全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候被口罩勒出红色的印记,凌晨到家稍作调整,第二天清早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
2、疫情无情人有情,无职党员献真情,早上8点在田家寨镇胡家沟村村部,一名面戴口罩的老人正在喷洒消毒水,身后背着沉重的喷雾器,让他的身体压的微驼,这个老人叫某某,今年过年正好70岁,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早晨傍晚某某都会在胡家沟村头至村尾进行消毒。
本来村里成立疫情防控联防队,村干部考虑到某某年纪太大没有列入工作小组中,可是某某主动请缨负责起全村的消毒工作,有人开玩笑说这么大把年纪了不回家看孙子,他哈哈一笑说到,越到国家难的时候,我们越应该想着为国家办点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
3、作为一名防控人员,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他家离办公室只有50米远的距离,戴冠勇同志一天也不曾停歇休息,困了,躺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吃一桶方便面。
由于地处G345重要地段,戴冠勇同志认真做好卡点24小时执勤,卡点执勤结束后他又急忙跟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到所包董圩社区,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排查从xx返淮人员,每天到被隔离人家中送口罩、送酒精,细心认真地为居民检测体温。
❾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
如下: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
他没有到一线参战,但是他用数据指引着一线工作方向,他没有直接面对疫情高发省市返乡人员,但是全县每一个返乡人员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就是某县公安局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挥部成员某。
除夕之夜,某临危受命,负责对上级推送的疫情高发省市返乡数据梳理汇总,这些数据来源复杂、信息不全,有些还是重复无效数据。
但是,某对每一条数据都从不放过,认真核对筛选,仔细甄别,直到核准查实,因为他知道如果稍有马虎,就可能导致返乡人员接触面扩大,就会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多一份风险。
在其指导下,派出所及时找到全县200余名疫区高发省市返籍及接触人员,对这些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检测,第一时间采取居家观察措施,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了时间,筑牢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护网。
某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连续几个昼夜工作在岗位上,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同事提醒他休息时,他说:“我少休息一会,百姓就多一份安全,这样的危急时期我咬碎牙也要坚持到底”!
❿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
抗疫一线护士个人优秀事迹:
2020年2月5日,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主动请战参加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2月20日,梁小霞作为第七批广西援鄂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防疫一线。
2020年2月28日上午9点30分,广西援助湖北医疗队梁小霞从援助医院病房出来后,因过度劳累突然晕倒在医院的半污染区,心脏呼吸停止。大概约5分钟后,她被值班的保洁人员发现,经紧急抢救后恢复心跳呼吸。
2020年3月24日,有网络消息称,武汉援助医护人员中,那个昏倒在医院的广西护士,已经去世。“她叫梁小霞,今年28岁。”3月24日上午,多方证实,梁小霞所在医院及当地政府称,并未接到梁小霞去世的消息。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参与抢救的医生以及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宣传组工作人员证实,梁小霞去世系误传,她还在抢救中。
2020年3月30日,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梁小霞护士晕倒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经全力抢救和充分评估后,国家派专机由国家医疗专家和广西医护团队护送回南宁继续治疗。
2020年5月26日12点27分,广西第七批援湖北省抗疫医疗队员、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梁小霞同志,因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在南宁不幸逝世。5月29日,梁小霞追悼会举行 。
人物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梁小霞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请缨奔赴湖北抗疫最前线,不遗余力投身病患救护工作,在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场抗疫大考中,梁小霞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以年轻生命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交出了合格的奋斗答卷,生动诠释了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
给予梁小霞同志追记大功奖励,并号召全区医务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向梁小霞同志学习,学习她“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学习她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牢记初心使命。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立足岗位、实干担当,无私奉献、英勇奋战,为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建设壮美广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