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防鼠疫的小知识
鼠疫(plague)
是由啮齿动物和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其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常见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这就是腺鼠疫,其90%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腋下或颈部,受害的淋巴结肿胀、红肿、变软、化脓,发热是最常见的。
鼠疫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经鼠蚤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
要传播方式。
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
余种蚤类。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关于预防鼠疫的标语
防鼠疫的标语就可以知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鼠疫一定要防,而且一定要随时随地放。药物治法预防。
3. 内蒙古鼠疫防控采用了哪些措施
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两起鼠疫病例,给人们带来潜在的危害,当地政府已经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隔离和鼠疫核酸PCR检测,目前显示均为阴性并且没有发烧等症状,为了防范鼠疫传播,当地政府采取了措施保护民众。
在当前疫情存在的情况下,鼠疫的出现更是对人民和政府的一大挑战,在疫情的防控下对鼠疫进行防控要求当地政府投入更大的人力与物力,在政府的有效措施下,民众也应该配合政府工作,积极落实政府所要求的工作,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防控控制中心表示已经积极努力的进行工作落实,并且已经基本具备了PCR核酸检测的能力,疫情当前,每个人要做好自己工作,在危险和灾难面前处事冷静,懂得和当地政府沟通,一起抗灾。
4. 预防鼠疫的手抄报a4
1、先画出来上方的报头文字,右边画源一只老鼠的轮廓,接着画出背景边框,如下图所示。
5.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鼠疫的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
6. 鼠疫宣传标语
强力老鼠药,一粒就见效。
7. 什么是鼠疫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生活中不要随意触碰野外动物、鼠等,注意卫生清洁,防虫防蚤。
8. 110年前,东北爆发了大规模鼠疫,当时中国人是如何防治的
1910年10月,坐落在东北中俄交界处的东北三省,突然爆发极为罕见的肺鼠疫瘟疫,此次瘟疫不仅遍布东北三省全境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其持续时间更是长达半年之久,至少6万多人死于这场鼠疫。这场爆发于110年前的东北鼠疫,正值中国经济落后、列强欺凌的悲惨时代,医疗卫生条件也十分落后,那么,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防治这场鼠疫的呢?
设立的隔离医院
第三:积极向老百姓普及和宣传防鼠疫知识,通过掌握防疫知识规避鼠疫的无限传播。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手段极为有限,加上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不强,所以许多百姓根本不懂任何防疫常识。为了给老百姓普及鼠疫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鼠疫,清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百姓进行防疫宣传。
民间的一些报刊杂志,在此次防疫宣传中也担当着重要作用,当时赫赫有名的《申报》、《大公报》等诸多期刊杂志,一直坚持追踪报道疫情,披露真相,报纸上更是开辟了专栏刊登防疫知识。为了让底层百姓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并掌握防疫知识,有些民间组织编写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防疫歌》,使基本的防疫知识能够在底层人民之间传播开来。通过多方力量的支持,中国最终打赢了这场东北鼠疫战。在此,笔者也相信,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绝对有有信心,有力量彻底解决“新冠肺炎”。
9. 卫生部关于防治鼠疫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消灭鼠疫,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防治鼠疫是卫生、 公安、 农业、林业、交通、铁路、民航、商业、供销、外贸、邮电、宣传、部队和群众团体的共同任务, 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
导下, 分工合作,认真做好。第三条防治鼠疫要依靠群众,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地落实各项综合措施,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人间鼠疫,最终根除鼠疫的目的。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各级卫生部门要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动员群众,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宣传鼠疫基本知识和防治措施,防止与克服恐惧心理和麻痹松劲情绪,坚持长期反复斗争。第五条各级鼠疫防治机构要对鼠疫疫源 、 可疑疫源和必要的地区进行监测及疫源调查工作。
(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立固定监测点或流动监测队(组);
(二)每年完成定点、定时、定量和抽样性的调查任务;
(三)尽早发现人、动物鼠疫,了解宿主、媒介动物的组成、数量、分布、变化及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疫情动态和基本流行规律, 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进行预防效果评价,做到预测预报;
(四)新疫源地区(以县、旗为单位)的确定, 必须在动物间查出鼠疫菌,
并经过省、市、自治区一级鼠疫防治机构复判,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第六条在疫源区内的交通要道、 工矿、 军事要地、经济开发和人口密集等地区及其周围,应当开展灭鼠灭蚤工作。
(一)在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 有关部门应把灭鼠力量和经费统筹规划,
重点使用;
(二)鼠疫疫源地区内的单位都要积极完成当地政府给予的灭鼠灭蚤任务;
(三)灭鼠灭蚤工作应坚持“个人义务,集体承担,国家补助”的原则。群众结合生产生活灭鼠做为个人义务;村屯周围三、五华里以内灭鼠, 由生产队集体
承担, 评工记分,付给报酬;村屯周围三、五华里以外灭鼠,由公社或生产大队
组织人力,国家给予补助;
(四)进入疫源地区捕猎疫源动物时,必须遵守安全规定,有组织地进行。近十年内仍有人和动物鼠疫发生的活动疫区,严禁个人私自狩猎。组织猎獭有关部门,要做好安全捕猎的防护用品供应,卫生部门要做好卫生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第七条各地鼠疫防治机构负责制定鼠疫免疫计划并组织实施。所有卫生医疗单位均应承担和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一)经常发生人间鼠疫及其毗邻地区,包括毗邻国外鼠疫流行区的边境地区居民,应在鼠疫流行季节前一两个月完成预防接种,每年进行一次;
(二)在发生人间或鼠间鼠疫的现行疫区及其周围可能遭受感染地区,凡近六个月未进行预防接种的居民,均应进行一次;
(三)进入活动疫源区内捕猎疫源动物或从事其它活动的人员应在一周前进行预防接种;
(四)从事强毒鼠疫工作的人员,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五)凡坚持预防措施,已十年以上没有发现人间或动物鼠疫的历史疫区,可停止预防接种,但猎人、专业灭鼠队等经常与疫源动物接触的人员,仍应进行预防接种;如二十年以上没有发现疫情,都可停止预防接种。第八条生物制品供应和研究单位应保质保量按时供应鼠疫菌苗、诊断用品,并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努力研制新产品。第九条各级卫生检疫、鼠疫防治机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条例及其实施规则的有关规定及当地临时防疫指挥部的规定,做好鼠疫的边境、港埠和交通要道的检疫工作。加强疫源地内及其毗邻地区之间的联防协作。第十条各级卫生部门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下,根据本地情况,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有计划地积极开展疫源地区无害化和消灭疫源性工作,逐步实现根除鼠疫疫源。第三章疫情报告第十一条鼠疫疫源地区必须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和报告制度。县以上鼠疫机构要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统计工作。第十二条凡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检验、检疫、防疫人员,大队卫生人员,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病人家属和干部、群众均有报告疫情的义务。第十三条判定为鼠疫患者后,除通知送验单位外,应立即报告当地鼠疫防治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报告的防治机构, 应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逐级上报,最迟不得超过六小时。 发现疑似病人或原因不明急死病人, 必须及时向当地鼠疫防治机构报告。发现不明病、死鼠,应迅速报告附近卫生防疫部门或医疗机构。如在同一地区发现大量不明病、死鼠,当地防疫部门或医疗机构必须尽快报告上级鼠疫防治机构。
10. 北京接诊2例鼠疫病例,关于鼠疫,有哪些我们是必须知道的
第一时间应该去医院打防疫针,并且和普通人隔离,以免被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