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好看的桥梁的图片
卢定桥。
❷ 世界著名桥梁介绍及图片
http://pangzi---2007.blog.163.com/blog/static/32452345200761884456228/edit/
http://pangzi---2007.blog.163.com/blog/edit/#pn2
❸ 世界上最美的桥有哪些急需一些图片和介绍。谢谢了!
国际最美桥梁评选
世纪之交的1999年,英国《桥梁设计与工程》(Bridge Design and
Engineering)杂志向世界30位著名的桥梁工程师、建筑师和学者,其中包括美国的林同琰和邓文中,德国的施莱希(J.Schlaich),法国的维洛热(S.Virlogeux),瑞士的曼恩(C.Menn)以及英国的弗思(Ian P.T. Firth)和黑德(Peter.R. Head)等,征集对20世纪最美丽的桥梁的意见。虽然20世纪建成的桥有成千上万,但最后仅有16座桥被提名,得票最多的前三名依次如下。
瑞士工程师马拉特(R.Maillart)于1930年设计的萨尔基那山谷桥。这是一座跨谷的镰刀型上承式拱桥。建筑师们说:“在桥上漫步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享受。你和高山、白云、蓝天那么靠近,它构成了阿尔卑斯山的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该桥所有部分都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这是真正的艺术和桥梁结合的精品。”
瑞士工程师安曼(O.Ammann)1937年设计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名列第二。对它的评论是:“它造型优美,比例协调,是桥梁工程的一颗明珠,以致于本世纪的设计师们已无法超越了。”
法国工程师穆勒(J.Muller)1974年设计的布鲁东纳桥位居第三。尽管世界上有那么多美丽的斜拉桥,但这座跨度仅320米的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以其简洁、明快、协调的造型,以及刚柔相济的风范得到了一致的赞赏。
以下依次是:
德国克希汉姆跨线桥,施莱希设计(1993年),该桥梁体的流线型外形和弯矩图相似,给人以力度感。
法国奥利桥,弗雷赛纳特(S.Freyssinet)设计(1958年),它那细致和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土耳其博思波罗斯海峡一桥,福克斯(F.Fox)设计(1973年),这座由英国人设计的欧亚大桥是一座令人难忘的建筑物。
瑞士圣尼伯格桥,曼恩设计(1997年),这是一道优美的彩虹,桥梁建筑的精品。
法国诺曼底桥,维洛热设计(1994年),这是一座和当地景观完美协调的斜拉桥。
日本多多罗桥,本四桥梁工团设计(1998年),20世纪最大跨度斜拉桥,具有东方神秘的美感。
德国塞弗林桥,洛默尔(G.Lohmer)设计(1959年),最早的独塔斜拉桥,造型简洁优美,和科隆大教堂遥相辉映。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下五座桥:
香港汀九桥,施莱希设计(1998年),混合结构的杰作,艺术和技术的统一。
瑞士甘特尔桥,曼恩设计(1980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一种创新的体系。
澳大利亚悉尼港湾桥,福克斯设计(1932年),一座能征服视觉,任何角度都能给人带来美感的拱桥。
德国费马恩海峡桥(1963年),优美的提篮式拱和交叉的斜吊杆给人以空间稳定感。
丹麦大海带桥,COWI公司设计(1997年),虽然不是20世纪最大跨度的悬索桥,但独特的桥塔和锚碇设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以上15座美丽的桥梁中有三座悬索桥:金门大桥、博思波罗斯一桥、大海带桥;五座斜拉桥:布鲁东纳桥、诺曼底桥、多多罗桥、塞弗林桥和汀九桥;三座拱桥:萨尔基那山谷桥、悉尼桥、费马恩海峡桥;四座梁桥(板拉桥):克希汉姆桥、奥林桥、圣尼伯格桥、甘特尔桥。
从上述桥梁设计者及其国籍可以看出,设计者所在国对桥梁美学的贡献,以及设计者本人的艺术修养。
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
1999年,香港政府为主跨超千米的昂船洲大桥举行了桥梁设计竞赛。我应邀作为评委参加了这一活动。共有16家国际知名集团(每个集团都有几家公司联合)参与了竞赛,共提交了27个桥型方案。技术评定委员会和美学评定委员会分别进行打分,有五个方案进入了第二轮竞赛。通过更详细的评比,最后决出了前三名获奖者。
技术评定委员会通过的前12名方案依次为:(1)A塔斜拉桥,(2)倒丫型塔斜拉桥,(3)“天人合一”斜拉桥,(4)螺旋形塔顶A塔斜拉桥,(5)圆形独柱分离双箱斜拉桥,(6)单索面悬索桥,(7)人字型塔分离箱斜拉桥,(8)开孔塔柱斜拉桥,(9)分叉索斜拉桥,(10)花瓶型塔斜拉桥,(11)无风撑双柱斜拉桥,(12)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一些技术上不可行的方案,如帆式,起重机式和怪异的塔型,受力不利的弯角型和斜塔,以及只适合小跨人行桥的体系都遭到了淘汰。
12个方案提交给美学评定委员会进行讨论,入围的五个方案都是斜拉桥。它们是上述的(3)、(4)、(5)、(9)和(11)。
技术评定委员会惊异地发现,原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技术上最成熟稳妥的A塔和倒丫型塔被否决了,据说美学评定委员会的建筑师们不喜欢已建成桥梁的类似造型。(9)和(11)虽然是结构上有缺点需要改进的方案,但被认为美学上有创意而入围。
经过第二轮的评审,在五个入围方案中评出了三个获奖方案。技术评定委员会的结果依次是:(3)、(5)、(11)(参见封三)。
技术评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对于超千米的斜拉桥,A型塔仍然是受力最合理和有稳定感的方案。然而,最终揭晓的综合结果是:(5)、(3)、(11)。
独柱分离流线形双箱的方案以其新颖的结构造型获得了美学评定委员会的高分。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它并不是最完美的,而且造价也可能是最贵的。
从以上关于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的评审过程中可以看到,桥梁的美学价值已成为国际桥梁竞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会超过技术指标。因为建造桥梁已不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更要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和艺术享受。
❹ 求世界著名桥梁图纸
1,赵州桥
2,南京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桁架桥。上层为公路,行车道宽15m,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为双线铁路。正桥有10孔,共长1576m,包括1孔128m简支桁架梁和3联3孔各160m连续桁架梁。正桥为公路铁路双层钢连续桁梁桥,上层为四车道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3,九江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位于江西九江,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4车道加双线)桥。正桥11孔,跨度为3X162+3X162+(180+216+180)+2X126米,架4联三角形桁架式钢连续梁,3个大孔增设拱系构件加强。主跨216米,为中国当时铁路钢桥跨度之最。钢梁设双层桥面,上层公路下层铁路。
4,武汉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钢桁架桥。上层为公路,行车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正桥有9孔,共长1155.5米,包括3联3孔平行弦连续桁架,每孔跨度128米,桁高16米。是中国跨越长江的第一座大桥
4,延安路高架
5,开封黄河大桥
图片描述: 桥全长4475.09m,共108孔,其中77孔为跨径5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其余31孔跨径为20m。桥宽18.5m:机动车道12.3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两侧个3.1m。下部结构为单排双柱式墩,直径220cm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
7,虎门大桥
图片描述: 主跨为T型钢构,其余各跨为连续梁。
8,台北圆山桥
图片描述: 圆山桥跨基隆河及淡水线捷运系统。为一带铰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公路桥。
9,六库怒江桥
图片描述: 六库怒江桥是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10,英国福思湾河口桥
11,常德沅水大桥
图片描述: 从高空俯视,该桥显得非常轻巧 ,主桥为84+3x120+8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边滩区引桥为跨度25m桥面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其在南岸为7孔一联,北岸4孔一联。
12,奉浦大桥
13,co莱茵河桥
图片描述: co莱茵河桥是战后德国修建的第一座细长的钢箱梁桥,以代替原来受毁坏的悬索桥。主梁高度在支座处为7.8m,跨中为3.3m,相应的细长比为1:24和1:56。主桥采用正交异性板,钢筋混凝土磨耗层。
14,SC莱茵河桥
图片描述: SC莱茵河桥全长1281.6m,跨越莱茵河的两条支流。支座处主梁高度为6.5(7.9)祝�缰形?.7(4.2)米,相应的细长比分别为1:26和1:46。主桥采用正交异性板钢箱梁,引桥和跨中为结合梁截面。
15,BO莱茵河桥
图片描述: BO莱茵河桥宽39.7m,主梁横截面由两个箱梁和一块正交异性板组成。支座处梁高9m,跨中4.2m,相应的细长比分别为1:26和1:
55。该桥采用变高度腹板,以满足通航要求。
466054528 (2007-8-07 10:27:34) 德国WINNINGEN桥
图片描述: INNINGEN桥为一座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桥,全长935米。桥面板宽30.5m,由宽10.8m的箱梁和斜杆支承。主梁为变高度梁。 INNINGEN桥为一座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桥,全长935米。桥面板宽30.5m,由宽10.8m的箱梁和斜杆支承。主梁为变高度梁。
德国WEITINGEN桥
图片描述: WEITINGEH桥六车道,桥面宽31.5m,全长900m。主梁为带斜杆的钢箱梁。该桥在山谷斜坡一侧的地基条件很差,故边跨跨度较大,且需要斜杆支撑,采用直径105mm和120mm的斜拉索体系作支承。
德国NECKAR CANAL桥
图片描述: NECKAR CANAL桥是建成较早、跨度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之一。
德国AUTOBAHN BRIDGE
图片描述: 主梁为从墩向两侧悬拼施工,悬臂的腹板在三个月之后的第二阶段进行施工。墩的施工采用脚手架。AUTOBAHN BRIDGE全长1128米,桥面板宽31米,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由每片宽8.6m,高6.5m的箱梁组成,箱梁的悬臂部分由斜杆支撑。桥墩高176米。
英国千年桥
东明黄河大桥
图片描述: 东明黄河大桥主孔系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全长4142.14m。主桥9孔一联中间4个主墩采用双壁墩,墩梁固结,其余各墩为实体式空心墩,引桥桥墩为单排双柱式墩。
台北忠孝桥
图片描述: 忠孝桥为一多孔Y型墩梁式桥。
番禺洛溪桥
图片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采用单箱单室。 主孔桥墩采用双臂式薄壁空心墩,臂厚50cm,具有较小的抗推刚度。墩外设国内首创的人工岛以防船舶撞击,岛呈喇叭形,顶部直径28m,底部直径23m,全高20m。
黄石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主桥墩采用28m直径双壁钢围堰加16根直径3m钻孔灌注桩基础,具有较高的防船舶撞击能力。
25,乌巢河桥
图片描述: 主跨为120m的双肋石拱桥,腹拱为9孔13m,南岸引桥3孔13m,北岸引桥1孔15m。主拱圈由两条分离式矩形石肋和8条钢筋混凝土横系梁组成。
26,难忘的卢沟桥
27,万县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万县长江大桥是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跨420m。
28,德国ANGOSTURITA BRIDGE
图片描述: ANGOSTURITA BRIDGE跨径280米,六车道双线铁路桥。桥面板宽33.8米,由12米宽、4米高的箱型主梁和正交异性桥面板组成。主拱圈截面宽2.9米,高5米,将桥面板分开,给铁路让出断面。
江苏民主桥
图片描述: 三叉形双曲拱桥
30,湖南红星桥
图片描述: 红星桥跨越深谷,桥高达65m,主拱跨径108m,副拱跨径分别为24.5m、9m及7m,全长155.8m。采用三铰双曲拱,左右采用8次抛物线的不对称拱线。
31,江苏下甸桥
图片描述: 下甸桥全长142m,全部为变截面,在四分点附近截面高度最大,分别向拱脚、跨中减小,为使拱轴线接近连续,在实腹段四分点附近拱肋下缘设置连接板,使轴线下移。取消斜撑,拱上建筑采用23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以过渡。
32,日本高松桥
图片描述: 拱肋的施工于2000结束,正在进行拱上建筑的施工。
33,广东高明桥
图片描述: 高明桥是一跨越西江的大型公路桥,主通航孔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引桥系钢筋混凝土肋拱。
34,广东三埠桥
图片描述: 三埠桥跨越潭江,主桥为3孔单拱肋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全桥长737.6m。单拱肋置于车行道中央分隔带上。主桥为3孔单拱肋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全桥长737.6m。单拱肋置于车行道中央分隔带上。
35,洞庭湖大桥
图片描述: 施工中的洞庭湖大桥,该桥为三塔斜拉桥。
36,美国PASCO-KENNEWICK INTERCITY BRIDGE
图片描述: PASCO-KENNEWICK INTERCITY BRIDGE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主梁为带有腹板的箱梁截面,通过横梁加劲。钢筋混凝土主塔,高出桥面57米。
37,赣江新八一桥
图片描述: 赣江新八一桥全长1040m,系一座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主塔呈H型,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
466054528 (2007-8-07 10:29:04) 38,钱江三桥
图片描述: 钱江三桥跨越钱塘江,该桥塔、梁、墩刚性固结,为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拉索采用扇形单索面布置。
39,铜陵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铜陵长江大桥主桥总长1152m,为7孔连续布置,由主跨432m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和连续T型刚构的边跨组成。该桥桥塔采用H型门式结构,箱型断面,塔高153.65m。斜拉索为扇形布置。
40,重庆长江二桥
图片描述: 重庆长江二桥横向剖面图,重庆长江二桥主孔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肋高2.5m,宽1.7m。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
重庆长江二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塔呈花瓶型,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
41,西德尼拉尼尔桥
图片描述: 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东南部的不伦瑞克的一座双塔双索面的斜拉桥,用来替换此处已有的旧桥,该桥目前是佐治亚州最大跨径的桥梁,可以使大型船只通过不伦瑞克港。
西德尼拉尼尔桥为双向四车道,每车道4.09m宽,中间设有中央分隔带。
42,香港汀九桥
图片描述: 汀九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多跨连续斜拉桥,该桥三桥五塔,主跨为(475m+448m)的结合梁,桥面为双向3车道车行道,由两块桥面板组成,中间设置5.5m宽的伸缩缝。桥塔为独柱型,三索面成扇形布置。
43,徐浦大桥
图片描述: 徐浦大桥是一座结合梁斜拉桥,主梁由钢箱梁和横梁依靠预制钢筋混凝土腹板结合而成。塔柱为A型,塔墩基础采用钢管桩。
44,巴拉拿桥
图片描述: 阿根廷巴拉拿桥为4车道桥面,电车轨道布置在桥面一侧。跨径组合2x110+330(m)。主梁由两座梯形截面箱梁和一块正交异性板组成。混凝土桥塔高出桥面68米。
45,意大利莫西拿海峡桥
图片描述: 莫西拿海峡桥桥面板高出水面70m,A型混凝土桥塔高350m。跨径布置为150+170+1750+750+150(m)。
46,日本多多罗桥
图片描述: 多多罗桥目前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
47,东营黄河桥
图片描述: 东营黄河桥是我国修建的第一座钢斜拉桥,全长2817.46m。主桥为5孔连续钢斜拉桥,引桥为71孔30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主梁采用带正交异性钢桥面的分离双边箱截面,索塔为H型框架,塔高69.7m,斜拉索呈扇形布置。
48,芜湖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该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铁路双线,公路四车道,铁路桥全长10521米,公路桥全长5681米,正桥钢梁长2193.7米,正桥钢梁采用14MnNbq新钢种、全封闭焊接整体节点新技术。主跨采用180+312+180米矮塔部分斜拉结构,为国内公铁两用桥跨度之最,钢桁梁与钢筋混凝土行车道板结合共同受力体系亦为国内首次使用,此桥技术含量高,工程规模大,堪称跨世纪大桥。2001年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49,江阴长江大桥
图片描述: 江阴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径超千米的桥梁,全桥总长近3km,北边孔由多跨预应力连续刚构组成。南北引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分别长132m和1365m。主跨桥道梁采用带风嘴的扁钢箱梁结构,一对缆索的垂跨比为1/10.5,桥塔为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桥采用了多项世界领级的先进技术,该桥的建成充分地证明了我国的建桥水平已际入世界先进行列
50,维拉札诺桥
图片描述: 维拉札诺桥位于美国纽约,是跨越维拉札诺海峡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双面悬索,每面均为双索。
51,美国金门大桥
图片描述: 金门大桥全桥为金黄色,与水、天相互映衬,浑然一体,非常漂亮。其主梁采用钢桁梁,结构也显得极为轻巧。
466054528 (2007-8-07 10:32:17) 63,美国新河谷桥
64,悉尼港桥1
65,悉尼港桥2
66,悉尼港桥3
67,卢浦大桥
68,奥地利Lattenbach Bridge.jpg
好惊险,,,
69,南京长江二桥
70,捷克Usti n.L.-Bridge.jpg
71,铜陵长江大桥
72,汕头礐石大桥
73,白沙洲大桥
466054528 (2007-8-07 10:32:32) 52,达孜桥
图片描述: 达孜桥跨越拉萨河,为跨径500m的悬索桥。由于一侧的塔架和鞍座设在山上,桥面长度仅415m。桥面宽4.5m,为单车道桥。主索垂跨比1/15。
53,EMMERICH莱茵河桥
图片描述: EMMERICH莱茵河桥4车道,主梁为充分考虑了空气动力特性的连续加劲梁,仅有1.2m高,采用正交异性桥面板。为了具有良好的动力稳定性,该桥只有一根主缆。A型桥塔,高出桥面板85米,塔柱单室,最大的截面尺寸为3.4x4.2m。
54,福建金湖桥
图片描述: 金湖桥是一座桥宽6.2m、跨径284m的柔性悬索桥。主索采用每边27根直径39mm钢丝绳组成。一边锚固于悬崖基岩上,一边支承在山丘顶的低索塔上,加劲梁采用高1.44m的钢筋混凝土桁架。
55,洞口淘金桥
图片描述: 洞口淘金桥是一座自锚上承式悬带桥,上部结构由端锚梁、连续T梁、盖梁排架和主索悬带组成。桥面系作为受压构件用来平衡悬带的拉力。
56,军都山渡槽桥
图片描述: 军都山渡槽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度超过百米的大型斜拉输水建筑物,宽跨比仅1/40,故为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风稳定性,渡槽截面采用圆弧形的半封闭薄壳结构。
57,巴西GUIABA RIVER桥
图片描述: GUIABA RIVER开启桥全长777米,由21.5米的引桥,43米的边跨和55.8米的可升降部分组成。上部结构的可升降部分为钢板梁,正交异性桥面板,其塔柱为混凝土箱型截面。
58,印尼爪哇-巴厘桥
图片描述: 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塔的形状具有创新性,分离的箱梁中间设有通分孔。
59,法国的诺曼底桥
60,AKASHI-KAIKYO BRIDGE
61,明石海峡大桥
62,加尔德桥
466054528 (2007-8-07 10:33:42) 74,徐浦大桥1
75,徐浦大桥2
76,徐浦大桥3
77,杨浦大桥1
78,杨浦大桥2
79,杨浦大桥3
80,杨浦大桥4
81,杨浦大桥5
82,香港青马大桥1
83,香港青马大桥2
84,香港青马大桥3
❺ 很全的桥梁结构图片有哪些
❻ 宣传画册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设计企业画册
企业宣传画册设计属于企业视觉系统建设的其中一项,是企业的一种名片,是沟通企业和客户的桥梁。宣传画册起到的作用是一个桥梁,用来沟通客户和企业主,宣传画册可以完美的展现企业文化和产品,把企业的一切真实的展示出来,让这些图片用事实来证明企业。公司员工外出谈业务,任凭你天花乱坠、口若悬河,不拿出点真凭实据还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企业可以在画册上面展示自己的厂房、先进设备、生产流程、通过的ISO、CE、ROHS认证,自己的产品和产品参数。客户保存了你精美的画册,他在需要你产品的时候,就会找你联系,从而能增加你的销量。
企业宣传画册是企业用以支撑形象的先头军,必须要设计出品牌个性来,每个企业的文化不同,不要忽略宣传画册设计的特性和艺术性,如这样,那么制作出来的宣传画册只是在模仿别人的东西而已。
企业宣传画册设计的八个技巧:
1、画册设计外表要大方美观。
企业宣传册外表要大方美观,制作精美。这样会给客户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引发客户继续翻阅的欲望。
2、体现企业的文化与实力。宣传画册的最大作用就是用来宣传企业,重在把企业的品牌文
化与实力体现出来。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推介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历史、宗旨等),展示
企业的实力(荣誉、建设规模、产品、设备、执行力等),描绘企业的美好前景(企业规划
等),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读者对企业的关注度。
3、内页不要太多。内页并不要太多,重在精简,突出重点。太多了页数人家也会看烦了,
一般保持在5-10页即可。重在图片的设计上,并配以简练的语言加以说明。
4、增加信息量。如果企业有在一些网站或什么大点的媒体做宣传的话那么要把贵公司在哪
些大网站媒做了网传写上去,这样如果有人感兴趣也可以直接去网站或看到电视媒体的时候
会对贵公司记忆更加深刻一点。这就达到了企业宣传的目的。
5、语言简单明了有针对性。尽量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可以针对目标人群,设计一些
易于传播的宣传语。
6、最好彩印。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册能更好的展现企业风采。
7、纸张要求。企业宣传画册的印制除了考虑设计、内容编排因素外,还要考虑印刷的纸张
与印刷工艺,这对提升宣传画册的品味与档次会有很大的影响。
8、独特的设计风格。要体现公司特色,异于常规,给受众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❼ 各种桥梁图片
各种就没有,一种就有,零零星星的有一些,不知是否要这种图?
❽ 帮我找一下桥的图片及介绍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
❾ 给一张桥的图片,只要图片,谁多选谁
△qiáo
(桥)
①qiáo架在水道上或空中利于通行的建筑物:索~。天~。黄河大~。长江大~。立体交叉~。
②姓。
桥梁qiáoliáng: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建筑物。②比喻能起联系作用使彼此相通:友谊桥梁;书信是我俩联系的桥梁。
桥牌qiáopái:体育活动项目,是扑克牌游戏的一种。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名>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桥<动> 架桥,修桥
△jiāo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泄"。
△jiǎo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桥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桥的意义与特点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 地域性。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桥梁,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影响,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因此,这里的桥梁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梁桥,以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西北和西南地区,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采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梁桥;岭南闽粤沿海地区,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所以石桥比比皆是;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从桥梁的风格上看,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当然,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系,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负变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块冲击,故桥梁必须厚实稳重;而南方河流水势则较平缓,又要便于通航,故桥梁相对较纤细秀丽。
(二) 多种多样性。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质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大约在汉代时,桥梁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了。这四种桥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什么形式的古桥,在我国都能找到。
(三) 多功能性。我国古代的匠师建桥,很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既能考虑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用出发,又能考虑使桥梁尽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桥多为两头平坦,中间高拱隆起,使之既产生造型上的弧线美,又利于行舟。而南方地区广见的廊式桥,则更充分反映了一桥多用的特点。南方雨多日照强,桥匠便在桥上修建廊屋,这不仅为过往行人提供了躲避风雨日照、便于歇息的场所,而且还增加了桥梁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桥冲掉,并起到保护木梁、铁索不受风雨腐蚀的作用。特别是很多此类廊桥,因是人员过往要冲,故还利用它兼作集市、住宿和进行商业活动。如广东潮安县的湘子桥,这座桥全长五百余米,?quot;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桥中设一段可以开合的浮桥,以利通航;桥上建廊屋、楼后做集市,其间店面栉比,自晨至暮,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以至不闻不见咆哮的潮水和宽阔的江面,故民间流传有“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四) 群众公益性。桥梁自产生始,便以属于民众共有的社会性出现。我国的传统建筑,一般为私有性,唯有桥梁(除私有的园林中桥梁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为社会所公有。故数千年来,爱桥护路成为一种良好风尚,而“修桥铺路”则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被民众所推崇。因此,修桥或建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查看史志,我国历来修桥建桥的方式,大概有四种: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独立建桥;二是募捐集资,报经官府支持,协力兴建。此种最为多见,如著名的赵州桥、泉州洛阳桥等,都是用此方式建成的;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导,士绅附和认捐,并指派官吏或商绅主持完成。此多属较大的桥梁;四是全由官府拨款施工兴建的。所以,我国古桥遍布各地,连穷乡僻壤也多建桥。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居世界首位。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