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传用品服务类发票为6%,视同销售时怎么计算增值税
宣传用品服务类发票为6%,视同销售时的计算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四款规定:
(四)纳税人因销售价格明显偏低或无销售价格等原因,按法规需组成计税价格确定销售额的,其组价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为10%。
2.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营业推广目标和营业推广工具有何不同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采取的促销策略有广告、公关、人员推销、促销等,其中广告已被公认为是现代企业拓展市场、销售产品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广告策略是指在广告活动中为实现广告目标而采取的对策与方法手段。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其市场需求量、市场竞争状况、消费者心理、市场营销策略等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阶段的广告策略也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所不同。 产品导入期 产品导入期是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销售缓慢增长的时期,其特征表现为,新开发出来的产品,性能质量不够稳定,需逐步改进;消费者对新产品较陌生,缺乏全面了解和信任,由于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往往需要经历缓慢的试用过程,建立对产品的信任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此阶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小,销售额增长较缓慢;企业投入了大量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费用,还要投入巨额资金对这种全新的产品概念进行宣传,以培育产品市场认知度及提升产品知名度。推广渠道和产品促销推广费用较昂贵,此阶段市场营销成本非常高,而企业获利很低以至没有利润甚至亏本,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新品刚进入市场时,同类产品较少,市场竞争环境较宽松。导入期内由于风险大、花费多,持续时间应越短越好。因此导入期广告策略,应注意两方面问题: 以创牌为广告目标,提高新产品知名度和消费者对产品概念的理解度及品牌商标记忆度;开拓市场,诱导消费者对新产品产生初步印象和需求,愿意尝试新产品并逐渐接受新产品。 采取告知性广告策略,广告诉求偏重于理性教育,强调新产品概念带给消费者的具体利益。通过对产品性能、特点等介绍,培育出该产品的消费先驱,即前期购买者。这一时期的理论基础是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张。此理论重点在于,每一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让消费者明白购买产品可以获得的具体利益;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或无法提供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独一无二;必须强有力,集中打动、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其核心就是利用本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的最独特、最吸引人的地方进行广告宣传。例如宝洁公司的广告宣传,海飞丝去头屑、飘柔令头发光滑柔顺、潘婷深层营养保健等,就是强调产品的独特功效,从而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引起消费者注意,激起购买欲,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广告宣传采用全方位密集传播,充分利用不同的媒介组合,使广告信息到达最广泛的消费者层面,从而达到快速占领市场、影响产品认知、初步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目的,为产品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注意与其他促销策略的配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广告目标,缩短导入期时间,尽快进入成长期。 产品成长期 产品成长期是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和利润大量上升的时期,其特征表现为,产品逐渐或迅速被消费者了解并接受,早期购买者喜欢并乐于继续使用该产品,大多数消费者开始追随,产品销售量快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快速增长;由于大规模生产和利润吸引,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开始激烈,产品价格降低。 在此阶段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竞争目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导消费者认牌选购,提高指名购买率。二是形象目标,争取社会公众对本产品的正确、全面了解,提高产品美誉度,同时注重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采取说服性、竞争性广告策略,突出品牌,以品牌广告为主,并巩固产品概念。诉求重点放在本产品与竞争产品的差异上,特别是突出本产品的优异,刺激选择性需求,使更多地潜在消费者指名购买本品牌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必须有强烈的品牌竞争意识,迅速提升品牌形象,占领有利的市场位置,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一个品牌在建立过程中,能否在情感上与消费者建立某种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品牌没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消费者对它的态度是冷淡的。相反,如果品牌与消费者建立了某种情感上的联系,那么消费者会慢慢被感化。此阶段的理论基础是品牌形象论,重点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塑造品牌服务;每一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为维护品牌形象,可以牺牲短期经济效益;同类产品的差异性缩小,描绘品牌形象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征重要得多;广告应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例如万宝路运用品牌形象策略,通过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从而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香烟品牌。由于前期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已经熟悉该产品,所以广告费用有所降低。为了提升品牌地位及增强口碑效应,公关活动的投入稍有增加。由于品牌效应有所显现,消费者口碑发挥重要作用,新顾客在老顾客传递的口碑信息中不断加入购买者行列,产品需求保持自然增长趋势,各种促销手段的作用有所减弱,促销费用相对降低。 产品成熟期 产品成熟期是产品销售增长减慢,为对抗竞争、维持产品地位,营销费用日益增加,利润下降的时期。其特征是: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被广泛了解接受,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量达到最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进入相对饱和状态,潜在顾客已很少,产品销售增长非常缓慢;市场上出现更多的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销售价格相对以往来说略有降低,促销费用增加,利润下降。 此阶段有两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保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习惯和偏爱,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和信心,刺激重复购买,建立品牌忠诚度,确保已有产品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注重提高企业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采取维持性、提醒性及竞争性广告策略,广告宣传重点放在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上,提高品牌和企业美誉度,培养品牌忠诚者,吸引更多消费者重复购买该产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注意维系企业、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为新产品开发、上市打下良好基础。广告宣传要注意显示和凸现出品牌之间的区别。其理论基础为:广告定位论,定位是把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进入消费者心智,并抢先占据位置,成为最重要的广告手段。成熟期竞争异常激烈,原有品牌期望维持并扩大市场,广告费用增加,新产品的进入异常困难。例如美国饮料市场几乎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但七喜汽水的“非可乐”定位,使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了在非可乐市场上的第一位置,销量不断上升,成为美国市场三大饮料之一。促销广告增加,费用较多且形式多样。利用各种社会公关、销售公关等推动产品品牌发展、提升企业形象,此阶段公关活动的形式及费用投入达到高潮。严格质量管理,以可靠优质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的继续信赖。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网络。尽量延长产品成熟期的时间,避免产品提早进入衰退期。 产品衰退期 产品衰退期是产品销售额下降趋势逐渐增强,利润不断下降最终趋于零,从而退出市场的时期。其特征为: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饱和;产品处于老化状态,不能再满足消费者新的需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或新的替代品,消费者的需求及兴趣迅速转移;产品销售由缓慢下降变为急剧下降,利润急剧下降,产品处于被淘汰退出市场的过程中;原有市场竞争者逐渐退出市场。这一时期广告策略需要注意:尽量维持现有市场份额,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水平,延缓销售的下降幅度;或将广告重点转移到其他更有潜力的产品。 采取提醒性广告策略,重点宣传品牌,维持品牌忠诚者即老用户对该品牌的偏爱和购买习惯,使其不要轻易放弃该产品。这时期广告费用大幅减少,减少到保持坚定忠诚者需求的水平即可。通过低廉的价格、促销活动、良好的售后服务、品牌效应、企业信誉等吸引产品后期购买者。同时,企业应及时开发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并把广告宣传费用投入到新产品上,逐渐放弃旧产品,有计划地引导产品以新代旧。
3.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时期的广告宣传有哪些变化
不同时期的广告宣传的重点不一样,前期是宣传这个东西,后期是宣传他的某个点。
4. 广告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从广告的最早出现来看,到底是起源于何时何地,这个问题是广告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目前我们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在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广告现象。但是,现代广告的发源地为西方国家,这是无容置疑的。
一、西方广告形式
人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广告,是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内的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广告。据考证,它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的一张寻找一个出走佣人(奴隶)的广告。据记载,古罗马的独裁统治者儒略·凯撒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经常通过散发各种传单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便获得民众的支持。可见,传单广告形式在西方被最早使用。
西方广告形式曾经陆续存在过招贴广告、声响广告、演奏广告。作为演奏广告在中国广告史上往往是盲艺人采用的广告形式,并不被普遍采用。而在西方社会中,以演奏形式影响、招徕顾客则变较普遍。此方式起源于1141年的法国的贝里州,12个人组成的口头广告团体,经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特许,在特定的酒店里吹笛子,招徕顾客,从而对光顾的客人进行推销宣传。
西方国家最主要的广告形式构成了现代广告形式的体系。西方国家主要广告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完善,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主要的广告形式。
1.报纸广告
在欧洲国家,报纸历史十分久远。l 5世纪末叶,在欧洲国家出现了印有新闻的小报,时称“新闻书”,为对折四开的印张,被视为报纸的直接起源。美国早期的报纸有《纽约太阳报》、《美国先驱报》、《纽约时报》等。《纽约太阳报》白1833年9月3日由B·H·戴的人创立以后,很快在美国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只要花一便士就可以买一份报纸”,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的“报刊宣传活动”(Pressagentry),在美国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便士报运动开展之后,由于报纸售价低廉。人人都可以买得起,因此报纸发行星大增,随即广告费也迅速上涨,十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广告费,便雇佣专门人员来制造煽动性新闻,以此扩大影响。尽管这一时期在美国传播历史上被称为“最不光彩的时期”,但毕竟推动了美国报刊业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报纸广告发展更为迅速。随着广告刊载数量的增多,一份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报纸广告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信息的传播,一直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订婚、嫁娶、求职、供职、租房、家教、育儿、计点工等等。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的报纸的周末版上信息容量竟然达五六十万字,而其中有很大部分的为广告信息以及与广告有关的宣传信息。报纸广告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与作用可窥其一斑了。
2.广播广告
广播的出现,是人类传播领域最大的突破之一,由此产生了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复杂制作工艺限制的广播广告。1920年,美国首家商业广播电台创立,1926年出现了全国性广播电台,广播电台便成了前所未有的主要广告媒介。随后,世界上各个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台。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电台广播领域,有的国家政府明今限制或禁止电台广播广告。但是就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广播电台而言,广播广告是电台经费开支的重要来源之一。
3.电视广告
1936年英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9年美国创办了美洲第一家电视台,但正式开办商业电视台是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传播事业迅速发展,各国电视台相继建立。其中许多电视台都经营电视广告业务,从而使电视广告迅速发展。
4.杂志广告
1731年英国出版的《绅士杂志》,最早用“magazlne”(杂志)一词称呼期刊。对之有过如此描述:“每月成集,锦文荟萃,如杂志”。“magazine”一词是由阿拉伯文的“makhzan”变化而来,原词意是“仓库”的意思,也许就此转用知识的仓库,把后来刊登论文、小说等文字的期刊都叫作了杂志。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杂志才逐渐被普遍重视。杂志的大发展是在二战以后;世界处于稳定发展之时,各个专业领域和综合性领域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进行交流和传播所导致的。像德国的《明镜》,美国的《时代》,日本的《读卖周刊》等杂志都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杂志。同时,大量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杂志不断出现,并且与广告传播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现代杂志广告。
5.其他广告
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在国外17世纪以后出现并发展。在1870年,户外广告的收入占到商业广告的30%,到20世纪初,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尤其是汽车的普及,公路建设的发展,户外广告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户外广告多以图画为主,目的是加深人的印象。户外广告的种类有广告牌、海报、建筑广告等。
空中广告。空中广告是以空中飘浮物和飞行物做媒介,垂挂或书写广告,以引起大众的注意和兴趣的广告形式。早期的空中广告是以风筝形式来表现的。1913年,英国皇家空军J·c·萨维奇少校开始组织烟雾空中广告实验。1922年在英国举行了首次表演,飞机在空中利用烟雾写下了“Daily Mail”(《每日邮报》)的字样。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空中投光广告,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在1991年海霓虹灯广告。世界上第一例霓虹灯广告是由法国人克劳特安装在巴黎皇宫上的。随后英国人开始效仿。本世纪20年代,才进入美国。霓虹灯广告的普及运用是在本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之后,到50年代霓虹灯广告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及使用,变得多种多样。到90年代之后,其形式更是繁华多彩。霓虹灯广告成为了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显示。
直邮广告。直邮广告是采取将产品宣传资料直接邮寄给消费者的广告形式,此形式广告在西方某些国家所占比重很大,甚至被喻为取代杂志的四大媒介之一。
二、广告职业化和专业化
广告活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从美国开始的,并由美国传到欧洲许多国家。
1869年,在美国的费城,N·w·艾耶父子创立了具有真正专业广告公司意义的广告公司,即“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该公司经营的重点从单纯的报纸版面转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制作广告,帮助客户制定广告策略,并注重广告效果。
20世纪初期,广告专业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美国广告业自开始便首当其冲,引导广告专业公司发展大潮,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广告公司。在2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广告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对使美国工商企业摆脱经济萧条起到了极其重要伪作用。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广告公司行业群体。
美国广告业的发展带动了世界范围的广告业的活跃和发展。从广告业态势来看,从二战以后,在世界上出现了以美国为核心领导,西欧和日本为重要主体的世界广告业的大发展。
三、广告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广告学的产生
广告学之所以出现,存在着三个原因,即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客观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学科分化的必然。
第一,客观基础。20世纪初,专业广告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又给广告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在广告理论上将广告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进一步推动广告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在本世纪初的大发展,才形成了广告理论研究的客观基础。
第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自1879年德国的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家心理学实验室之后,从实证角度展开了对心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而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对消费心理学和广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心理学理论每一次发展和突破都导致广告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新理论的产生。
第三,学科独立大潮的必然。20世纪初期,是社会科学学科分化的时期。随着社会科学18世纪形而上学地发展和19世纪在学科经验和萌芽概念上的积累,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领域开始出现了分化现象。从而产生了一大批的20世纪新学科。就广告而言,它是适应这一学科大综合和大分化的客观形势,把原属新闻、传播、营销和心理活动中的概念、范畴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出来,并找出其中内在逻辑,进行新的结构组合,从而构建出了独立的广告学理论体系。
(二)国外广告学的发展
国外广告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创立、成熟和创新。
1.创立阶段
从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30年代为广告学的创立阶段。
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Har]ow Gale)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强调商品广告的内容应该使消费者容易了解,并应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社会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科特(WalterD513Scott)在西北大学做报告时,系统提出心理学如何应用于广告宣传诸要点。随后,他连续发表有关论文12篇,并整理成册出版《广告论》(又译为《广告原理》)一书。1903年问世的《广告沦》认为心理学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广告业范围,各种产业莫不可行,为广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席克斯编著了《广告学大纲》,对广告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广告论》和《广告学大纲》被视力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学著作。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撰写了《社会心理学》一书,分析并研究群体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其中大量涉及与消费心理有关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对广告学的建立起到理论背景的支持作用。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发表《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重点研究工业心理学诸问题,在部分章节中明确提出广告效果和橱窗陈列等和消费心理相关的问题。1902—1905年期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和西北大学都开始讲授有关广告学方面的课程。
自l 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研究广告的理论出现,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广告理论研究的特点是提出问题,简单论证,理论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学科体系。但是,广告学作为一个学科已经出现。
2.成熟时期
自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广告学成熟发展时期。
在本世纪20年代,传播学和市场学开始出现,尤其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广告学的进一步成型。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大萧条,客观上对广告学提出了理论要求。因而,此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广告专家和学者,研究现实问题,利用广告影响和推动现实经济的发展。
一批广告理论研究人员在使广告理论成熟化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许多广告理论流派。本世纪前期美国最有影响的文案撰稿人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创立了情理广告派,他为广告定下了“纸上推销员”的著名定义。克劳德·霍普金斯发展了约翰·肯尼迪的情理广告,成为情理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广告之于商品,犹如戏剧之于人生,它既是商品,又高于商品。他写过无数著名的广告文案,使不少商品成为名牌。他的著作《科学的广告》一书是美国修学广告的学生的必读书。李奥·贝纳建立和发展了“芝加哥广告学派”,在广告表现上“我们力求更为坦诚而不武断。我们力求热情而不感情用事”。罗瑟·瑞夫斯(Tosser Reeves)首创了广告是“独具特点的销售说辞”(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的理论。明确“广告的艺术是用可能最低的费用把一项讯息灌注到最大多数人的心中”。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提出广告写作一定要有创造力,在广告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创性(original)与新奇性(fresh),“你写出的每一件事情,在印出的广告上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字、每一个图表符号、每一个阴影,都应该有助于你所要传达的讯息的功效”。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创立了“形象设计”理论,被誉为“形象设计时代的建筑大师”,他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一书。总结了自己从事广告实务的经验和体会,自1962年出版至今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在美国国内它的销量已逾30万册。此书在欧美专修广告的学系中,是学生必读的参考书,其中既有广告的创作,也涉及到诸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理论。乔治·葛里宾(George Gribbin)将罗必凯学派系统化,他认为“写好广告与写其他任何东西的要点,都是写作者要做到了解别人,对别人洞察入微,并对他们有同情心。”在广告中,要使对方连续不断地去读文案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直到看完广告的最后一字。他明确指出广告人员一定是阅读广泛的人,不仅撰文人员甚至一切与创作广告有关的人都应如此广告撰文和创作,应该不断修改,使其完善。广告要贴近生活,文案写作人员应该对商品有深刻的了解,去了解未来的顾客,去了解你的商品,才能创造出好的广告。
这一时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 Me),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广告公司总部,因而,这条街道成为了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
3.创新时期
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广告的现代化手段及技巧有了大幅度的革新,广告调研预测技术、媒体策划技术、广告表现技术出现电脑化趋势,广告理论出现了不断创新的趋势。
60年代末70年代初艾·里斯(AL Rise)和杰·特劳特(Jack Trout)提出“定位”(Positioning)概念,并写了一系列名为“定位时代’’(Positioing Age)的文章。广告定位理论迅速传播到许多国家。最近,杰·特劳特在总结25年来的经验基础之上出版了《新定位》(The New positioning)一书,提出了更符合时代要求定位策略。与此同时,广告媒体的研究、广告心理的研究、广告运动策略、广告经济学、广告社会学、广告文化学与传播学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丰富、促进了广告学基本理论,又同时推动了广告事业的发展。
5. 西方广告形式什么时期进入中国的
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沿海沿江地区被迫开放,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各个通商口岸。为了向中国大力倾销商品,抢占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广告宣传。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早期招贴广告,主要以洋货为主,像香烟广告、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外国洋行为了推广及拓展产品,在其所在国印制大量招贴广告,再带到中国来,最先以上海为发源地,继而在广州、山东、香港、哈尔滨、澳门等地,大量发行招贴广告,免费赠送市民客户张挂。
从此,西方招贴广告带着鲜明的殖民烙印侵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招贴广告由早期古老的形式改变为近代以先进的技术、精美的画面、鲜明的商品宣传意识为主的现代招贴时代。
6. 营销的四个阶段
一个不重视营销的企业不会是一个好企业,一个只会重视营销的企业同样也不会是一个好企业。现代营销无疑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头戏,但如果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营销,那就等同于只追求利利润的最大化。现代企业产品的销售应该经过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卖产品→卖信誉→卖品牌→卖文化。能走到最后一个时期的一定是优秀的。
一、卖产品。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商界确实热闹过一阵,受了多少年贫穷的中国人面对这个掘金时代很难保持绅士风度。昨天还紧缺的商品一夜之间充盈市场,真可谓是空前的繁荣。在那种繁荣之下,太多太多的商家都在不顾一切地向外兜售自己的产品,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当初参与兜售产品的那些第一代企业到现在早已所剩无几了。那时的企业一个饥饿的婴儿,贪婪地吮吸着市场的价值,却最终大都经不住市场的考验而过早的夭折了。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刚走上市场的产品来说,很多经营者想到的就是如何地把大批的产品卖出去,换来大把的金钱,以解决自身的亏空。
在他们心中,金钱最重要也最可观,别的东西,比如信誉、质量等等,都是后话。卖产品的时期往往是最激动人心的时期,眼看着自己的产品成批外出,大把的钞票滚滚而来,那心情没有切心的体验是很难想象到的。很多的产品、很多的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消亡。这主要是把钱看得太重,本来很好的产品,很好的企业,总想先赚足了钱再去想信誉、想质量,结果萝卜快了不洗泥,见利忘义。这是大多在卖产品时期遭遇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卖信誉。
大浪淘沙,经过市场的洗礼,那些能从卖产品时期走出来的企业或产品,大多是明智的。他们或过早地意识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永远能得以立足,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同,这个认同就是信誉。现在很多的企业、很多的产品都在讲信誉,信誉要抵挡金钱的诱惑,同时信誉更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讲的都是信誉。
2001年有首届中国信誉论坛上,山东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代表入会企业家在信誉宣言中说:“信誉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市场游戏规则,更是市场准入证和通行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失去了信誉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在咨询活动中,我曾发现这样一家公司,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虚假汇报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取得了巨额贷款。在他们得到贷款之后,便用这些资金做起了另外的项目,可悲的是,项目还没有开始运营,企业便面临着倒闭的困境。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家公司的信誉度相当差。天天呆在公司里要拖欠的外地公司就有四五家。有一位洛阳客商感叹地说:“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公司。”
他们的产品由于宣传到位,一个时期内在市场上曾很受欢迎,可惜他们没有把握好机遇,信誉连连出错。先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接着是与客户的信誉出了问题,常常是经销商贷款早已汇出,产品却迟迟不到。甚至有的贷款打出,业务代表却无影无踪。结果是一边开拓市场,一边在自己扼杀市场,不到两年时间企业基本瘫痪。
现在的市场状况是,越是大型的企业信誉度越高,越是小型的企业信誉度越低。这也正是消费者相信大型企业,相信名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小企业更应讲求信誉。
三、卖品牌。
中国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聪明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公司的品牌、产品的品牌。温州人是觉醒的最早的一个群体。温州人从加工厂时代转到现代的品牌时代,可以说是聪明的温州人的一种必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来到了寻常百姓家,从家电到服装,再到现在的日用生活品,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聪明的商家开始把品牌建设提到了企业发展的台面。品牌时代仅有产品质量是不够的,仅有信誉也是不够的。
计划经济时代基本属于卖产品时代,那时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时代最大的特点是酒香还得会吆喝。这个吆喝并不是你花大把的钞票到央视做广告。那些只知道花钱做广告的公司实际上只是停止在卖产品时期,因为他们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的只是他们的产品,而并非是品牌。这种情况下,产品很可能如白驹过隙,企业很可能会在做高兴着大把地点着钞票的时候,轰然倒掉。这方面的事例不是没有。当我们企业进入到卖品牌时期时,最起码证明你注重了产品的质量,注重了市场的信誉,注重了产品的宣传,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产品的附加值。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希望自己能做成一个百年品牌,当然就是希望自己在市场上永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能说得出来的,但不一定是能做得到的。
看看现在市场上那位数不多的百年企业、百年老店或说百年品牌,有几家对市场上的同类能形成具大的冲击?对市场形不成冲击的品牌,纵有千年历史只能算是古董。真正的品牌就是要卖得多、卖得快、卖得久、卖得贵、对市场有冲击力、在消费者心中有影响力,能走到卖品牌时期的企业一定是优秀企业,但离长寿企业百年品牌还差几步。
四、卖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文化进入我国之后,企业文化就逐步被一些英明的企业管家运用。实际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中,只是一种无穷的助力,但决不会成为主力。不能一味的重视,你又不能不重视。当一个企业的产品到了品牌时期的时候,如果再想进步,这个时候最好的东西就是文化。文化可以为你的品牌带来无限的附加值。当你在为你的好产品在一个市场打不开新的局面,这个时候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文化。
文化入侵比武装入侵更可怕,只要精神不死,武装入侵就没有胜利可言。但文化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思想改变了,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当代文化入侵的成功典型就是韩国,韩国在经济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文化攻势。这几年韩国式文化对中国的强势进攻不能说对我国的市场没有形成冲击。过去说,当经济入侵达不到目的时最后的办法就是战争,现在我认为经济入侵达不到目的时,就进行文化入侵。看看美国对世界的大范围入侵,不也是文化在辅着经济吗?文化与经济一旦绑在了一起,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是无法估量的。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带来的冲击也是无法估量的。任何一个禁固的地区或民族,最终被打开大门的不是枪炮是文化。
市场上,可口可乐在卖文化,五粮液在卖文化,海尔在卖文化,同仁堂也在卖文化。文化是品牌的升华,文化不是面向市场喊出的口号。文化的真伪市场是块试金石,没有几年的修炼是不敢到市场上闯的。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如果走过了品牌时期来到文化时代,离做一个长胜企业、一个长寿品牌,就不会太远了。
7. 海尔在不同时期的广告或者广告语是什么、
1、一个世界一个家
2、真诚到永远
3、海尔中国制造
4、海一样的新鲜,让尔永远满足
(7)宣传品时期扩展阅读
广告语原则
1、简洁
广告语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不简短就不便于重复、记忆和流传。广告语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单句也可以对句。一般来说,广告语的字数以 6 —— 12 个字(词)为宜,一般不超过 12 个。这样的例子我们随处可见,能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广告语基本都是很简短的。如中国知名民族企业海尔集团的广告语"海尔——真诚到永远";爱立信手机"沟通就是爱";耐克" Just do it ";海飞丝洗发水"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最少的还有一个词的,比如 IBM 公司的" Think ",都是非常简练的。正是应了那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
2、明白易懂
广告文字必须清楚简单、容易阅读、用字浅显,符合潮流,内容又不太抽象,使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广告语应使用诉求对象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句子流畅、语义明确。避免生词、新词、专业词汇、冷僻字词,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也不能玩文字游戏,勉强追求押韵。西铁城表曾经使用过这样一则广告语"质高款新寰宇颂,国际名表西铁城"由于过于追求音韵的平仄起伏,使这句广告语给人的整体感觉十分晦涩,是西铁城公司的一个失败之作。而有一些公司的广告语则因其浅白、贴近生活流传甚广。比如那则非常知名的雀巢咖啡广告"味道好极了",仿佛是一个亲人或者朋友带着慧心的微笑向你推荐她的最爱,浅显易懂又十分亲切。类似的例子还有娃哈哈的"妈妈我要喝"等等,听起来就像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事情。既宣传了产品又便于流传。
3、朗朗上口
广告语要流畅,朗朗上口,适当讲求语音、语调、音韵搭配等,这样才能可读性强,抓住受众的眼球和受众的心。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广告语都是讲求押韵的,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好空调,格力造","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俯首即是。
4、新颖独特
要选择最能为人们提供最信息的广告语,在"新"字上下功夫。如新产品或老产品的新用途、新设计、新款式等。广告语的表现形式要独特,句势、表达方法要别出心裁,切忌抄袭硬套,可有适当的警句和双关语、歇后语等,迎合受众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唤起心灵上的共鸣。比如某电话机"勿失良机",巧妙的利用了"机"字的双关;又如前些年流传甚广的"万家乐,乐万家"前后两句运用顶真与回环,既包含了品牌名称又朗朗上口,"乐万家"的蕴义又十分温暖人心。一则成功的广告雕牌洗衣粉中的一句"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既与产品功能相符又体现了母子间的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8. 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招牌广告的成熟阶段
2010年01月2日
资料
古代
幌子
广告
民俗
行业
49 views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这篇文章是多年前在图书馆读《史学月刊》时看到的,当时复印下来回家录入,一晃就快十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可不象昨天的事么,还能看到自己骑着自行车乱逛呢。
那时的我在3asian开了一个论坛,出于责任找一些这样的文章来发,便是这一篇,因论坛是繁体,所以可见这篇论文全部转成了现在的样子,当时知识浅薄得很,繁简转换时一定有很多错误。前几天写文章时正好写到幌子,便上网搜寻,却发现那个论坛早已没了影子,网上也无处可搜,后悔当初没在其他地方另发。今天查看硬盘,五六层目录下来,突然看到这样的名字,亲切之极,以前的一幕又出现在眼前。更可喜的是文前还有一段幼稚的按语,看了不禁一笑,我是个有点怀旧的人,权把它留在这里了,其他也一仍其旧。
chinaandersen案: 中国古代店铺前的幌子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其源流久远,曾出现过无店不招,无店不幌的盛况。影响所及,就是在现在,民间也还留有它的影子。而且它还常常进入诗歌作为一种点缀,以招摇情性;在小说中写到它时又是极有情致的一景。<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一文,虽著眼点在”广告”二字,却也写出了幌子的大致流变,颇能使人瞭解”幌子”这一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化。
看到这篇论文时特别欢喜,故抽空将其录出。由於原文比较长,一时不宜录完,便以原文章节析之,分为五次发帖。为便於查考,每帖均附原文参考资料於後。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幌子广告溯源
本文录自<史学月刊>2002年第九期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杨海军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关键字]幌子广告;图腾崇拜;行业标志;民俗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幌子广告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幌子广告的出现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有著最直接的渊源关系。幌子广告的发展则与行商坐贾的分化不无关系。中国古代幌子广告类型众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形象幌子,标志幌和文字幌三种基本类型。幌子广告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载体。
[中图分类号]K203;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2)09-0087-06
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YANG Hai-jun
(News &.Media School,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 China)
Key Words:sign advertisement;totem worship;instry mark;custom culture
Abstract: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had a long history.Emergence of sign advertisement had direct causality to totem worshiped by primitive people,while development of sign advertisement had close connection with tradesmen differentiation.Although diverse in kind,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sorts:image sign,mark sign and written word sign,Advertisement is the body carrying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had salient instry feature.
幌子广告是我国古代最具民族特色的广告表现形式之一。因其造型独特,形式各异且多出自民间而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幌子广告蕴含著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国古代广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幌子广告溯源
幌子广告伴随著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而产生,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其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及与自然的抗争中开始用形体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用纹身艺术和佩带饰物表达喜怒哀乐和传递信息,用特殊的气味,颜色和形象进行识别,这些,都是幌子广告产生的物质基础。其中,幌子广告的出现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有著最直接的渊源关系。
图腾崇拜产生於母系氏族早期,其特点是人们把某一种动物或植物及某种自然现象当著氏族的亲属或祖先,或当著本氏族的保护神加以崇拜。图腾崇拜发生於人类社会的狩猎,采集时代,因此,崇拜的对象以动物占大多数。如美洲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联盟的塞纳卡部落有8个氏族,他们的图腾分别是狼,龟,海狸,熊,鹿等,各氏族还以这些动物的名字作为氏族的名称⑴。我国<诗经>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汤”的记载⑵,说明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即今天所说的燕子。
图腾崇拜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著的历史现象,对於氏族来说,具有精神纽带作用,起著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利益的功效。同时,共同的信仰也有利於氏族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风气。更为重要的是,图腾往往又是氏族的名称和标记,对外具有氏族徽号的性质,具有识别功能。这些徽号,可视为原始幌子广告的雏形。国家形成後,一些国家的国徽,族徽,王冠的图形仍使用动,植物的图案,因比较多地使用在旗帜上,也可以看作是非商品性质的幌子广告。
幌子广告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中形式逐渐多样化。具体来说,传达商品信息的幌子广告的出现与行商坐贾的分化直接关联。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阶层开始分化为行商和坐贾。关於行商和坐贾,古籍有这样的描述:”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为商也;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待以民来,以求其利者也。故通物为商,居卖曰贾”⑶。行商走村串寨进行交易,所使用的多为口头广告和现场演示广告。坐贾则固定在一定的场所或租用固定的店铺进行经营;为了招徕顾客,商人们开始把陈列於市的实物悬挂在货摊上或店铺上以吸引买主,这样,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成了招牌,幌子等广告形式。关於较早的幌子广告,古籍中也多有描述,<韩非子>曾记载了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⑷(难一)这裏所提到的矛和盾实际上是幌子广告的原始形态,而实物招幌的记载在古籍中也能见到。<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一>载:”君使服之於内,犹悬牛首於门,而卖马肉於内也。”⑸这种实物幌子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则是较为成型的幌子广告的出现,即表,帜,帘等,这类形式的幌子广告实际上是对实物幌子高度抽象化的结果,这种较成型的幌子广告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⑹(外储说右上)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由陈列广告演化而来的实物幌子广告,实物幌子广告高度抽象化,不仅使实物广告的类型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表,帜,帘等成为这一时期较为定型的幌子广告表现形式。
* 该文为河南省教委社科资助项目”中外广告史研究”选题之一。
参考文献:
⑴摩尔根.古代社会[M].三联书店,1978.
⑵林耀华,原始社会史[M].中华书局,1984.
⑶白虎通义[M].
⑷韩非子[M].
⑸曲彦斌.中国招幌与招徕市声[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⑹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0.
⑺阵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⑼施耐庵.水浒[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⑽翟灝.通俗编[M].
⑾中国风俗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⑿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⒀尚洁.天津的商业招幌[J].民俗研究,1990.(4)
⒁曲彦斌.古今招幌[J].网络知识[J],1990.(11)
⒂余明阳,陈先红.广告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⒃张则忠,古今中外广告集趣[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幌子”释义的衍化
本文录自<史学月刊>2002年第九期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杨海军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幌子”释义的衍化
从幌子的溯源可以看出,所谓幌子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由图腾崇拜演化而来,传达政治,文化信息的幌子广告,这类幌子主要传达的是政治或军事信息;另一种类型则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中产生,由陈列广告演化而来的实物广告的高度抽象化且较为成型的表,帜,帘等幌子广告形式。这种类型的广告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幌子的”幌”是指帐幔,帘帷,也就是表,帜,帘的不同说法。但这种理解显然过於狭隘,没能把握住幌子广告的内涵和外延。国内也有的学者把招牌和幌子放在一起来描述,称之为招幌,并解释如下:”招幌,是’招牌’与’幌子’的复合式通称,是工商等诸行业用以宣传所经营的内容,特点,档次等招徕信息的视觉标识”⑸;有的学者则把幌子广告与招牌广告混为一谈,认为幌子就是指商店门前的一种标志物尚好理解,但说幌子是商店门前的招牌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此,我国学者也对幌子广告与招牌广告进行了区分,如有的学者认为:”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後帘上题写了店铺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可称为店标。幌子原指布幔,後被引申为酒旗的别称,并逐渐扩展为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类别或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⑺这种表述指出了招牌广告与幌子广告的不同,对於我们理解幌子释义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我国学者大多数人认为实物幌子只是幌子广告的雏形,即使是抽象化的实物幌子也不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幌子的原始含义就是指布幔,是商人高悬在摊位或店铺上方的长方形布幔,作招徕顾客之用。因形状像门或窗帘,也称之为帘帷。初始有的有文字,图案,有的则无,多为青色,称为青帘。这种认识强化了幌子在特定时期内以表,帜,帘为主体的特殊形态,而忽视了幌子从原始的实物雏形到较为成熟的”酒旗”和各种类型的高度抽象化的实物幌子的演变过程。
唐代饮酒之风日盛,酒店多悬挂长方形布幔,中间书写斗大的”酒”字,幌子就被引申为酒旗的别称,称为酒幌。因数量众多,渐成风气,便有了”酒旗风”之说。在中国古代文献裏,对酒幌的称谓不同,较常见的有”望子”, ”招旗”, ”引招”, ”换招”, ”拦路旗”等称呼。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裏就有”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之说。⑻(中秋)<水浒传>中也有:”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门前”的记载⑼。关於酒幌,有两个问题需特别说明:其一是唐宋时期酒幌普遍存在且称谓众多,这裏的酒幌主要是指酒旗,酒旗虽是这一时期酒幌的主要形式,但其他类型的酒幌也依然存在,如酒葫芦,醉仙,草帚等,在文献裏均有记载。关於草帚,<水浒传>裏有这麼一段文字:”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裏看时,却是个傍村的小酒店。”⑼这裏的草帚,就是小酒店的招幌。其二是酒旗经过历代发展,到宋时作为幌子其表现形式虽已相当成熟,但作为其原始形态的青帘或者说是青布酒旗这种原始形态却被较好地保存下来。<水浒传>记载:”宋江……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著一根望竿,悬挂著一个青布酒旗子……”⑼这段文字说明,直至宋代,青帘作为酒幌依然存在。
以上提到的只是名称和类型的变化,实际上,从原始的布幔出现开始,幌子广告就逐渐发展,衍化,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走向成熟。
首先是形状的变化。葫芦形,铜钱形,帽形,灯笼形,三角形,菱形,及各种实物形状的幌子广告的出现,打破了布幔特有的长方形形状,使幌子广告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因不同形状的幌子广告均有特定的含义,代表不同商品的经营类别,因此,幌子广告逐渐成为各种行业的特殊标记。这裏需要提出的是,因幌子的类型不断增多,其形状便逐渐固定下来,有些具有鲜明行业特徵的幌子广告实际上就是店家所售商品放大或缩小的模型,有的就乾脆悬挂商品实物,前文提到的:”君使服之於内,犹悬牛首於门,而卖马肉於内也”,客观反映了以实物作幌子的事实。因此,也有人称此类幌子广告为悬物广告或实物广告。
其次是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幌子广告的材料,由最初的布质逐渐向木质,铜质,铁质,棉,绒,线,及复合材料扩展,使幌子广告制作的工艺更为复杂,外形更加美观,除了识别作用外,其装饰作用也日趋明显。在诸多制作幌子广告的材料中,木质材料使用较为广泛,许多悬挂在店铺门前,用木质材料制成,写有简单文字如”茶”,”当”或绘有简单图形的平面幌子广告往往被人们视为招牌广告或招牌广告的原始形态。
参考文献:
⑴摩尔根.古代社会[M].三联书店,1978.
⑵林耀华,原始社会史[M].中华书局,1984.
⑶白虎通义[M].
⑷韩非子[M].
⑸曲彦斌.中国招幌与招徕市声[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⑹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0.
⑺阵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⑼施耐庵.水浒[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⑽翟灝.通俗编[M].
⑾中国风俗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⑿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⒀尚洁.天津的商业招幌[J].民俗研究,1990.(4)
⒁曲彦斌.古今招幌[J].网络知识[J],1990.(11)
⒂余明阳,陈先红.广告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⒃张则忠,古今中外广告集趣[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幌子的不同称谓及分类
本文录自<史学月刊>2002年第九期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
杨海军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幌子的不同称谓及分类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幌子有不同的称谓,古籍中也有不同的表述,如前所述,较常见的为”幌”或”招幌”,较固定的则为”表”, ”帜”, ”帘”等。其馀的称谓还有”旗”, ”标”, ”望”, ”招”, ”牌”等。
幌,幌子,招幌的称谓最为常见。这种称谓何时出现,何时又为人们广泛使用而约定俗成,似乎无从考证,但人们还是对其出处进行了一番探究。清翟灝认为”幌”有可能是”望”的讹音,他指出:”按今江以北,凡市贾听悬标识,悉呼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⑽(器用)有些学者指出,这种解释有些勉强,认为幌本指帷帘,人们根据酒旗形制如帘而引申称酒幌,进而泛指各种招幌,至於这种情形何时出现,人们根据明代<如梦录>中曾有”铁鞋幌”的记载,推断至少在明代已开始以幌泛指酒招之外的一般招幌子⑾。但是”幌”的用法却很早,如晋张景阳<文选•七命>有”重殿叠起,交绮对幌”的记载,唐陆龟蒙在<和初冬偶作>中也有”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的诗句。
表。多指酒旗,或是酒旗的别称。对於这种称谓,古书也有提及,如<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就曾写道:”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这裏的”表”显然是指酒旗,酒幌。
帜。也为酒旗的别称。如前所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描述如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
帘,青帘,布帘,帷帘。多指酒旗,也可视为酒旗的别称,也称酒帘,酒幌。这种称谓较为固定,在古人的诗词中,多有提及。唐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刘禹锡<鱼复江中>:”风樯好往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等,均提到这种称谓。
标。指草芥,草标,草帚。一般插在所售物品上,作为出售的标志物,由於在民间交易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便约定俗成地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招幌。<水浒传>曾提到草标:“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上市去卖。”这裏的草标就成为特定意义的招幌。
望,望子,酒望,望竿等。也是酒店门前的酒旗,酒幌。如前所述,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秋>中曾描述:”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
招,引招,换招。招幌的简称,因有招徕顾客之意,故称之为”招”。既可以指酒旗,也可以指能携带,可移动的有字招幌。<水浒传•供人头武二郎设祭>载:”那婆子取了招儿收拾了门户,从後头走过来。”这裏的”招儿”指的是酒店的酒幌。
牌。招牌的简称。这裏的招牌,指的是书写有店名,字型大小或经营内容的字招,也称之为标志幌,既有招牌的特点,又具有幌子的功能。关於二者的区别,下文有详细敍述,这裏不再赘述。
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幌子广告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由於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分类方法上有较大差别,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一书中将幌子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实物幌,模型幌,商品附属物幌,暗示幌,灯具幌,旗帘幌和文字匾牌⑿。尚洁在<天津的商业招幌>一文中将幌子分为九类:实物幌,模型幌,包装物幌,暗示幌,灯具幌,旗帘幌,文字幌,图案幌及图文并茂的幌子⒀。曲彦斌在<古今招幌>一文中将招幌分为五大类:即实物幌,模型幌,象徵幌,特定标志幌和文字幌⒁。
尽管我国学者对幌子广告的分类存在著认识上的差异,但对某一类具体幌子广告的解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实物幌:一般被认为是悬挂在商店或店铺上方的实物商品,所售物品。有些稍加修饰,有些则保持商品的原貌。
模型幌:这是在实物幌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较为成型的广告形式,主要是把商品实物加以放大,缩小,夸张,变形,形成较为固定的形状,这类幌子,有的夸张甚巨,有的则更加美观,精致。制作材料以木质为主,它辅以和商品相关联的其他材料。
象徵幌:是模型幌高度抽象化的结果,象徵幌可分为借代性象徵幌。如酒店挂酒坛,悬酒壶等;隐喻性象徵幌。如饭店挂笊篱等;图画幌。图画内容抽象或直接反映经营的品种,类型或内容。
特定标志幌:以特定的标志来代表经营的类别或经营的品种,这裏所说的特定就是指约定俗成,经营者和顾客均能理解的特定标志,如寿衣店门前逾尺高的黑靴子,理发店门前的白布帘,清真馆门前的蓝色布帘等。
文字幌:在布帘,酒旗或实物,抽象的模型上书写特定文字的幌子广告。又分为单字,双字,多字文字幌。这种类型的幌子广告为数众多,如典当铺的”当”字,旅馆的”店”字,酒店的”酒”字。有的字数甚多,如<水浒传•景阳岗武松打虎>就提到景阳岗山脚下酒店的酒旗上上书”三碗不过岗”五字,更有甚者,如老北京德爱堂药房的冲天招牌上面写有”德爱堂沈家祖传七代小儿七珍丹,只此一家”,多达十馀字,创文字招幌字数较多的记录。
统观以上分类及对不同类型幌子广告内容的说明。笔者认为,从幌子广告的起源及幌子广告的性质看,幌子广告可以分为传达社会生活信息的幌子广告和传达商品信息的幌子广告,由於传达商品信息的幌子广告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据著重要地位且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而,其表现形式也较之前一种类型的幌子广告更加丰富多彩。笔者认为,从其自身发展,演化的规律看,传达商品信息的幌子广告可以概括为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三大类型。
参考文献:
⑴摩尔根.古代社会[M].三联书店,1978.
⑵林耀华,原始社会史[M].中华书局,1984.
⑶白虎通义[M].
⑷韩非子[M].
⑸曲彦斌.中国招幌与招徕市声[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⑹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1980.
⑺阵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
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⑼施耐庵.水浒[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⑽翟灝.通俗编[M].
⑾中国风俗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⑿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⒀尚洁.天津的商业招幌[J].民俗研究,1990.(4)
⒁曲彦斌.古今招幌[J].网络知识[J],1990.(11)
⒂余明阳,陈先红.广告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⒃张则忠,古今中外广告集趣[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Sign Advertisement in Ancient China-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
9. 企业宣传片具体有哪几种
一般性来说有企业宣传片、形象宣传片、推广宣传片、招商宣传片、产品功能演示片、产品介绍片、人物专题片等多种类型,有针对企业的( 奥 慧可以帮助),有针对机搜索关事业单位的,有针对产品的,有针对形象的,有针对人物的,也有在某一时期内,配合特定活动使用,如招商宣传片、展会推广片等。
10. 广告的历史与发展
广告发展史:
1、古代实物广告。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开始有了交易活动。由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出现剩余,部落之间偶尔进行着以物易物的物品交换。这就是原始的实物广告。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品更为丰富,实物广告随之增长。
2、古代叫卖广告。在兜售商品时,通过卖啥吆喝啥来吸引买主,称为叫卖广告。如卖油翁一边敲“梆子”。叫卖之声,清晰悦耳,且不同的行业,叫卖声各有特点。这种叫卖广告说明了广告与音响的关系,它是音响作为广告要素的原始形态。
3、招牌和幌子。招牌主要用以表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又称“店标”,其中有横招、竖招、墙招、坐招等等,把字号题写在门、柱、屋檐、墙壁或柜台上。
4、鸦片战争后广告代理也开始在上海兴起,当时华南广告公司创办人林振彬,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1918 年,北京大学青年教授徐宝璜在《新闻学》一书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纸之广告”,被广告史家称为我国最早涉及广告与研究的著述。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告业有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但随之进入停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阶段。
6、1979年上海电视台率先向上级主管部门呈送了经营广告业务的请示报告,当即获得批准,1 月28 日,1分30秒的“参杞药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
7、为了规范中国广告业,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使得中国广告活动和广告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广告业步入法制化轨道后得到空前发展。
8、2002年,中国各类广告公司已超过8.9万家,从业人员75万余人,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广告以及网络媒体广告,总计收入可达以亿元为单位的三位数字,其他广告如户外路牌、灯箱广告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形式也不断被开发利用。
世界:
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人威廉·坎克斯印刷了许多宣传宗教内容的印刷广告,张贴在伦敦街头,这是西方最早的印刷广告,比我国北宋刘家针铺印刷广告晚三、四百年。
1650年在有关“国会的几则诉讼程序”一栏里,登出某家12匹马被盗的寻马悬赏启事。以后,在1710年阿迪逊和斯提尔又在《观察家》杂志中刊登了有关推销茶叶、咖啡、巧克力、书刊、房产、成药拍卖物品、以及转让物品的广告。
美国独立前,于1704年4月24日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波士顿新闻通讯》(Boston News Letter)就刊登了一则向广告商推荐的报纸为宣传媒介的广告。
被认为是美国广告业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1729年创办的《宾夕法尼亚日报》,把广告栏放在创刊号第一版社论的前头。首次刊登的是一则推销肥皂的广告。在整个殖民地时代美国的报纸中,《宾夕法尼亚日报》的发行量和广告量上都居首位。
到1830年,美国已有1200种报纸,其中65种是日报。许多报纸第一版大部或整版都是广告。在报纸广告盛行的同时,杂志广告也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广告代理商广告公司。
网络--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