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无偿献血,都有哪些谣言
过年期间,北京市出现了血源紧张的情况。需要用血的病人多,血站库存的血液不足,求远大于供,十分让人揪心。
【1】朱大年. 生理学[M]. 人民卫生, 2008. 【2】李玉林. 病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姜述华, 王丽娟, 马雪芹等. 1003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输血杂志, 2001, 14(1): 4748. 【4】Eligibility Criteria:Alphabetical[EB/OL]. American Red Cross, [2018-02-26].http://www.redcrossblood.org/donating-blood/eligibility-requirements/eligibility-criteria-alphabetical-listing. 【5】香港十字血服中心[EB/OL]. [2018-02-26].http://www5.ha.org.hk/rcbts/hkarticlelistview.asp?nid=41&bid=49&sid=0&MenuID=3. 【6】SHIMADA N, OHNO-MATSUI K,HARINO S等. Rection of retinal blood flow in high myopia[J]. Graefe’s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004, 242(4): 284288. 【7】唐先绪, 红玲, 胡立平等. 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4, 33(17): 133134.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B. 吴京“万年伸手图”用了七年,此照片都在哪些场景出现过
吴京的伸手图已经被用了800多次了,出现在800多个场合了。其实他出道之后就没有绯闻,而且为人也很低调,基本上吴京每次出现,都是在宣传自己的作品,不过随着吴京像是宝藏一般被广大网友发现之后,吴京万年不变的伸手图终于火出了圈。这个可以用在任何场合,任何场景之下的伸手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最后总结一下吧,虽然都说吴京是硬汉,但是想要成为硬汉,年轻的时候颜值也要跟得上。吴京真的属于帅而不自知的类型,也正是因为如此,加上直男性格,才多了一丝反差萌。也收获了一大批的路人粉。不知道大家对于吴京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未来吴京突然换掉自己的伸手图,你是不是会觉得有些惊讶呢?
C. 成人礼以及献血活动 宣传单张
直接google之不就行了,找个电影海报照样子做
D. 无偿献血,我们该怎么看待
这个问题,应该要得由ZF出面说明了!~那么多人献血,可是血还是那么贵,这让献血的人心里是怎么想? 查看原帖>>
E. 我需要多个无偿献血广告的宣传片,大约30秒左右,名人演出的、高清晰的画面的光碟,怎样能够得到
你要这个做什么啊!可以购买
F. 天煞的!吴京同一张的宣传照竟然用了七年之后,有何重要意义
吴京的这张伸手照,来自于他和谢楠结婚时拍摄的婚纱照。当时,相恋两年的吴京和谢楠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让婚礼有仪式感,吴京这位“宇宙直男”也和谢楠拍摄了一组婚纱照。照片中的两人看上去异常甜蜜,满满的幸福感。
一张结婚照变成了万能宣传照,一连7年都没换过,不得不说吴京也是“物尽其用”的最好典范。别人拍套婚纱照都是亏钱,想必只有吴京能用一张照片赚回本。赚回本就不说了,7年内大大小小的活动宣传以及代言加下来,说不定吴京还能凭借这张万能结婚照赚个几千万。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是网友对吴京的一种调侃,他本人借此赚钱也不大可能。网友之所以吐槽吴京这张万年不变的宣传照,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网友心中,明星的任务之一就是拍摄美美的宣传照。
这个活动拍一张,那个节目拍一套,甚至一场活动还要拍几组不同的宣传照。明星试图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给网友,拍起宣传照来也是力求最新。而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张照片走天下的吴京就显得格格不入。虽说网友经常调侃吴京的这张万能结婚照,但大多数网友也能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是这张照片的确深受吴京喜欢;二是吴京不喜欢把重点放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只要能起到宣传作用,照片新不新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对吴京这种咖位的实力演员来说,拍宣传照是意义最小的一项工作内容。与其想着拍美美的宣传照,倒不如用心做好作品。对明星而言,比起优质、经典的作品,过眼就忘的宣传照不值一提。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G. 无偿献血海报创意的标语
做了一张海报复 是一颗制大树和一颗小树 之间系上了红丝带 ——大树小树之间更多的是表示大人对孩子的关爱,是亲情和家庭,如果用两株大小同样的树来代替更为合适,象征人与人,或者大小树保留,再添加一颗大树,就表达得更完整了
还有一张是变形金刚和小熊娃娃之间。。——变形金刚是无敌的,是万能的,对血液来说很贴切,没有人可以缺少无敌的、万能的血液,对人体自身而言 ,小熊娃娃很可爱。我想能不能做一张变形金刚为病人运输血液的设计图稿,病人的脸色很苍白,因为他需要变形金刚为他带来一袋安全的血液
H. 咸阳无偿献血图标
咸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始建于1988年9月,承担着全市13个县、市区483万人口,303所卫生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采集、供应和科研等任务,年供血量达10吨。
I. 有哪些国家是无偿献血的
什么叫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系指自愿献血者在采供血机构和本人工作单位均不领取营养费、各种补助费和其他报酬的行为。至于发放一些饮料、点心和纪念品均不属于上述范围。因为我们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实行有营养费的公民义务献血制度,提倡公民无偿献血,因此就有了领取采供血机构因次就有了领取采供血机构营养费的义务献血和不领取营养费的无偿献血之分。
血液是什么?
血液被称为“生命之河”。她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又把各个组织和器官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输出体外。这就是生命中的新陈代谢。
血液经过抗凝离心后,可分为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两部分。有形成份约占血液的45%,有形成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形成份中66%是水份。无形成份约占血液中的55%,无形成份包括蛋白质、无机盐和糖质等,无形成份中99%是水份。
献血会影响健康吗?
据科学测定,一个成年人的全身总血量相当于体重的8%左右,即50公斤体重的人,体内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每次献血200毫升,只占全身血量的5%左右;人体中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全身循环,还有20%(约有8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肝脏、脾脏、皮肤等小血库中备用。献血后,这些储备中的血液会很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来。另外,献血后骨髓造血速度也会加快。因此,按规定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献血前后应注意些什么?
献血前两顿饭要吃些较为清淡的食物(如稀饭、馒头、水果等),不宜吃高蛋白(如牛奶、鸡蛋等)、油腻大的食物,避免出现“脂肪血”。“脂肪血”不利于输注给患者。献血后要保持针眼处清洁,2-3天内不易做剧烈运动。
哪些人不易献血?
1.患有传染病或携带传染病病源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
2.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3.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或其他医生认为不易献血的疾病(具体可咨询指定的采供血机构或医疗机构负责体检的医生)。
无偿献血者用血有哪些规定?
一:自献血日后三个月为用血起点日,以该日推算四年以内用血的,可按献血量的三倍用血,并免采集、储存、体检、分离等费用。
二:超过四年或三个月用血的,按献血量等量用血,免采集、储存、体检、分离等费用。
三:无偿献血满1000毫升以上者,可终身享受无限量用血,免采集、储存、体检、分离等费用。
国外领导人献血知多少?
国外很多国家的元首都很重视自己在民众中的形象,把参加献血活动视为关系民众疾苦、为民众服务的具体体现。如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将军,不管政务、军事多繁忙,每年都去中心血站献血1-2次。1997年3月,拉莫斯总统第41次献血,一次来庆祝他69岁的生日。其他带头献血的国家元首还有:
尼泊尔国王马亨德和王妃;
日本天皇明仁和王妃;
约旦国王侯赛因;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
菲律宾前总统马克斯;
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和夫人。
国外献血介绍
国外是怎样开展无偿献血的?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向世界各国提出要求:医疗用血要采取无偿献血和免费用血。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决议,敦促成员国加速自愿无报酬献血的发展。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达到医疗用血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无偿献血。如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泊尔、缅甸等,都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无偿献血意义和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教育。 日本、法国、德国等号召人们参加献血的宣传画、标语口号等到处可见,有关献血的小册子在血站或红十字会可以自由索取,献血纪念邮票已成为宣传献血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行过近100种与献血有关的纪念邮票。在市内繁华区设有献血宣传牌。献血的好人好事经常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进行报道,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献血知识教育。日本允许家长带孩子到血站,父母献血时孩子在一旁观看,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小学设有献血知识课,学校定期带学生到血液中心采血现场参观,让学生了解献血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献血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献血不影响健康的道理,长大以后成为一名自愿的光荣献血者。
许多国家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带头参加献血。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约旦国王侯赛因、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日本首相中曾根等都参加过献血。日本明仁天皇l989年56岁时已献血15次,还继续参加献血。尼泊尔国王马享德拉、首相坎帕·比斯塔都曾多次带头献血。塞内加尔共和国迪乌夫总统和夫人伊丽莎白双双献血。这些领导人亲自参加献血对各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起了巨大约推动作用,尼泊尔王国在马享德拉国王的带动下,于1982年就实行了无偿献血制度。
在许多国家,公民献血后吃几块点心,喝杯饮料,就各自去干自己的工作,从不领取任何报酬,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很普通而平常的事。
各国对献血年龄的规定是多少?
国 名
献血年龄
国 名
献血年龄
国 名
献血年龄
瑞 士
18—60岁
英 国
18—65岁
尼泊尔
15—55岁
美 国
17—65岁
日 本
13—65岁
中 国
18—55岁
加拿大
18—65岁
新西兰
16—65岁
一些国家和地区一次献血量是多少?
国 名
一次献血量 (毫升)
国 名
一次献量(毫升)
国 名
一次献血量(毫升)
中 国
200—400
法 国
400—450
德 国
450—500
澳大利亚
430
英 国
450
阿尔及利亚
500
比利时
385
美 国
450
马来西亚
300—450
日 本
400
丹 麦
500
香 港
340—420
瑞 士
450
瑞 典
450
南朝鲜
320
芬 兰
400—450
加拿大
450
荷 兰
450—500
献血与健康
1、献血会使人“伤元气”吗?
不会。一个健康入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自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 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2、反复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
可以。有关专家对反复献血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变学各项均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而尤以红细胞压积最为明显,提示反复献血组的血液粘滞性下降;而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正常值高,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着高粘血症。因此,反复一定量的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3、换血疗法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吗?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血液换出等容稀释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该疗法就是抽出定量的全血,输入等量的血浆,其目的就是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有报道86%高血压患者,经血浆交换后,动脉压下降20%以上,其效果持续3~10个月。
4、为什么经常献血可担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5、经常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吗?
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 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6、学生和军人的血液质量合格吗?
有人说学生和军人吃食堂,营养不好,血液质量差,不合格。 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济南地区1992年市区初次无偿献血的学生3595例,1998年3358例,共6953例,查看血色素(Hb)的检测情况,结果只有1992年有一例不合格。
献血员共有六项血液检测指标,其中五项是检测病毒感染的情况,剩下的一项就是检测血色素了。检测血色素就是检查人体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反映人体的血液质量。6953个学生只有一个血色素不合格,远远好于正常人群,说明学生的营养状况很好,而军人的生活水平又高于学生,更会合格。
七、为什么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机关于部和脑力劳动者更应该献血?
由于长期缺乏体力劳动和生活水平较高,实际上很多机关干部和脑力劳动者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通过查体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轻轻的就得了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而献血可以预防高血压等心脏血管病,因为献血后通过正常饮水,使自己的血液稀释,使血脂降低。这样:既有利于自己,又间接造福于社会。
8、献血可预防心脏病吗?
可以。据芬兰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实,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专家对居住在芬兰东部的20000余名成年人作了试验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们对此解释说,人体血液中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血液中含铁较高者与较低者相比,3年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大出1-2倍),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大为降低。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结果也与上述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分析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芬兰医生们已发起一场“低铁饮食”运动,要求吃含铁较低的食物。此外最好每年献血一次(献血量为400毫升),这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堪称“一举两得”之美事!
九、为什么说适量献血有益长寿?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
10、长期定量献血对骨髓象有影响吗?
骨髓象的变化直接影响血液的质量和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作为献血员,长期、定量献血后,对其骨髓象影响如何,这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献血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为追根求源,在1989年12月至1990年11月之间,有关专家调查了107例在1~25年间的献血员。其中男性55人,女52人;汉族96人,回族11人;职 业分别为工人7人,农民90人,市民10人。献血间隔3个月,献 血量300毫升(少数400毫升),常规制髓片,瑞氏染色后分类500个细胞,求其平均值、标准差,然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提供的骨髓象参考值作比较,发现除红细胞系统外,其余无显著性差异。就是说骨髓中除红细胞系统代偿性增生外均未影响其他造血系统。这说明长期定量献血对骨髓无影响。
11、献血会引起贫血吗?
不会。因为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血液的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被检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12、多次献血后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变化吗?
为了解多次献血对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如何,有关专家选择了献血年限在3~21年,献血10次以上,年龄21~49岁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与20名从未献过血的、体检合格的正常人作对照,测定了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多次献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对照组较旺盛外,细胞免疫功能无差别。
另有专家以淋巴细胞转化率(SI)、白细胞介素-2 (IL-2)及自然杀伤活性(NK)作为免疫功能指标,对75例10年以上长期献血者及35例初次献血者进行比较,两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经过长期献血后,细胞免疫功能这3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对血液质量没有影响。
13、献血会减少大脑的总供血量吗?
为了解献血对大脑总供血量的影响;有关专家随机抽检了80名献血者(男性38人,女性42人,年龄18~50岁。其中首次献血者40人,献血1~5年、6~28年者各20人。体检合格,每次献血间隔至少3个月,献血400毫升平均5分29秒均无献血应),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仪(TCD)检测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并对不同献血年限献血者献血前后脑底动脉血流速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不论是首次还是长期献血者,只要未发生献血反应,献血400毫升对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不会有影响,亦不会减少大脑的总供血量。
14、长期献血者脑神经生理有变化吗?
没有。有关专家用脑干诱发电位和脑地形图测定了长期(5~20年)献血者76人、初次献血者80人献血前后的脑神经电生理。 研究发现,长期献血者脑干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与初次献血者比较无差异,献血后即刻检测自身比较也无变化;而且长期献血者脑地形图各频率强度与初次献血者比较也无差异。表明长期献血和初次献血后均不会影响脑干功能,献血对自体无害。
15、超量献血对献血者有影响吗?
有。有关专家调查了57名超量的(每年献血超过5000毫升,献血年限为2~5年〕职业卖血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同时将35名无偿献血职工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不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每次献血40O毫升,献血间隔少于4个月的超量献血者丢失大量的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的下降,而血红蛋白下降又刺激骨髓造血旺盛,过度增生,使大量的年青红细胞释放到外周血循环中,导致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血清铁蛋白降低,反映有隐性缺铁性贫血,最后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迟缓、小红细胞形成。这样必然影响献血员的身体健康。
J. 无偿献血的宣传报怎样设计能图文共貌
用图形软件就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