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复旦大学宣传部

复旦大学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5-04 00:33:37

Ⅰ 关于复旦学生清华溺亡事件的介绍

1月10日零时许,2名大学生在清华大学校内冰面行走不幸坠湖,1名学生溺亡。获救学生为清华大学本科生,溺亡学生为复旦大学大一学生。


延展:当事两人是好友,高中时同为学霸

记者采访多名学生获知,获救者白桦和溺亡者张舜(化名)同为毕业于苏州某中学的学生,白桦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张舜则到了复旦大学就读。

张舜的高中同学汤昭(化名)介绍,白桦和张舜两人平时关系较好,且互相欣赏。“他们在学习上是相互促进的那种同学,张舜为人处世也很有自己的原则,学习上特别喜欢物理。”汤昭对记者表示,两人不仅学习成绩好,同时业余时间喜好运动,“两人平时特别喜欢踢足球,直到高三放学了还要一起踢足球。”

汤昭对同学落水一事表示意外,只知道两人是去清华玩,“现在大家都很难过,也不太清楚白桦目前的情况。”

两人高中同班同学付常(化名)对记者表示,“白桦上个月去了复旦看望了张舜,于是这个月换过来,换张舜到清华找白桦玩。”付常称,白桦目前已经醒来,“但是非常难受,觉得压力很大。”

一位两人的高中校友对记者介绍,“高中时候他们两位就是特别厉害的学霸,两个人不光成绩好,而且关系不错,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也很惋惜。”

此外,记者从苏州市教育局此前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白桦不仅理科知识丰富,而且文学素养扎实,作文水平出色。该文章介绍,“白桦经常给其他同学讲题目,有独特的思路,且在班级中担任了三年的劳动委员。”

一位两人高中校友发来的截图显示,张舜曾经许下的新年愿望是:“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多吃,多睡,多看看可爱的世界。”

Ⅱ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区概貌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后,得益于共建的机制,学院的硬件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1月,新闻学院整体搬迁至邯郸路440号新院区。新院区占地面积58800平方米,隔国定路与复旦主校区相连,并紧邻五角场商业圈,是中国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硬件设施最先进的新闻传播教育院区。
新闻学院新院区拥有教学楼、图书楼和办公楼三栋主楼,总建筑面积为9300平方米,教室里视频、幻灯设备一应俱全,教师人均办公面积十多平方米。新院区还新建成21层楼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和5层楼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SMG演播中心,两者已先后于2007年7月和8月顺利投入试运营。上海文广集团(SMG)东方CJ购物节目于2007年8月正式进驻演播中心办公,为新闻学院学生提供了近水楼台的实践机会。
SMG演播中心总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拥有设备总价值约为6500万元,整个系统具备国内领先水平。演播中心一楼共有三个演播室,大演播室A为650平方米,中演播室B为400平方米,小演播室C为250平方米。大演播室拥有14.5米高的工作层,六讯道现场切换系统,以及最大50倍镜头摄像机,可以完成直播功能。小演播室可用作虚拟演播室,可以实现抠像效果。所有的演播室都配有完善的灯光系统和音响设备,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节目录制和直播,让学生能有大量机会参与节目的录制过程。
演播中心的导控区域共分三个室,分别与A、B、C三个演播室相配套,用于演播室的设备控制和节目录制或直播,以及视、音频信号的调整和调度。A、B导控室面积为90—100平方米,C导控室面积为65—75平方米,其中C导控室可用作虚拟演播室的控制。导控室配有目前国内先进的全数字设备,包括高标准的数字切换台和数字调音台,还配有比较完备的大洋媒资管理系统和非编系统,对整个节目制作、管理、播出可以做到无带化操作,另有先进的后期特效设备和信号监视系统、导播通话系统、调光台等,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解最新最实用的导控设备。
演播中心还拥有面积为220平方米的后期制作机房,用于字幕设计制作、3D制作、后期编辑制作(包括线编和非编)和后期包装、节目刻盘等。完备的后期制作网,网络非编系统,后台转码系统全部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还可以满足IPTV、手机电视等各种新媒体的节目制作,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演播中心二楼的广电教学实验室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分为编辑制作机房、录音室、实习演播室和音像资料室。编辑制作机房200平米,拥有15台高端的苹果电脑和8套索贝非编系统,可以进行标清和高清的视频非线性,另有两套线性编辑设备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影像资料室拥有大量的音视频资料,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方便。录音室可以训练学生广播电视的配音解说技能。实习演播室配有简易的灯光和设备,可以让学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以便进入一楼的演播实习基地。
以上这些演播室主要用于电视节目现场制作,并配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系的教学,使之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主持、电视技术等课程的实习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让学生了解掌握最新最实用的电视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习环境。并为相关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Ⅲ 中国国高校传媒联盟是什么

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社始终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办报宗旨,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 2008年5月25日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 截至2010年7月27日,加盟高校210所,理事人数420人(各校宣传部长、团委书记),与联盟成立同时开通的中国校媒网的注册会员已达到500多万人,日PV值最高达到1995万次。此外,北京、天津、江苏、四川、福建、江西、上海、河南、广东、陕西等地方高校传媒联盟相继成立,成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联盟活动
自成立以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已成功举办了“与世界对话”系列活动、“天翼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体验行动”、“校媒记者看两会”、“校媒记者访村官”、“挑战杯联合报道”、“创业成都——寻访身边的创业英雄”等品牌活动,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广州2010年亚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知识大讲堂”等活动。
编辑本段秘书处
秘书长:张坤 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 常务副秘书长:罗旭辉 中国青年报社办公室主任 副秘书长: 何 磊 中国青年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学红 中青在线总经理 黄 勇 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新闻中心主任 堵 力 中国青年报社教育科技新闻中心副主任 任彦宾 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部主任 狄多华 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主任 许海涛 中国青年报社广告与品牌推广部主任 乔建宾 中国青年报社新闻事业部主任 王秀全 中国青年报社对外合作部主任 亓树新 中国青年报社媒体策划部主任
编辑本段协调委员会
主任委员: 陈小川 中国青年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 副主任委员: 赵为民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吕晨飞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向波涛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过 勇 清华大学团委书记 郑水泉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郑品石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 郑维林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孙 靖 中国传媒大学团委书记 萧思健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尹冬梅 复旦大学团委书记 刘玉祥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伟民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 仲立新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潘 靓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吴志成 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宁宁 南开大学团委书记 宫载春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叶 海 南京理工大学团委书记 单 泠 浙江大学党委宣传副部部长 潘玉腾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涂 荣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欧阳康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金海 江西财经大学团委书记 李文山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陈岷江 河南大学团委书记 蒋晓丽 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 斌 四川大学团委书记 胡勇华 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 澍 武汉大学团委书记 陈厚丰 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龚完全 湖南大学团委书记 李汉荣 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黄 山 中山大学团委书记 王 红 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殷 涛 深圳大学团委书记 张 坤 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 谢 湘 中国青年报社副社长

Ⅳ 复旦大学宣传部的副部长竞选要送礼吗,他们当选的是不是都送礼了

这种事是很微妙的,别人送不送也是互相保密,其实他们送了礼后,还会在背后说领导闲话,让别人错以为他不送礼。我看你还是找个进退自如的借口和机会给他送去,他会收则更好,他不收我们自已也不尴尬,不管他收不收,都要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孝心。这年代领导是爷,下属就是孙子,我话说得太直接,请不要介意才好!

Ⅳ 复旦大学各校区学生分布情况

复旦大学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校园面积共有244.32万平方米,合约3700余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合1500余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区228176平方米,合约350亩,江湾校区规划面积1600余亩,学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通称“本部”,是复旦主要的校区,是大部分院系的所在地,占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亩,所有大一新生都将进入位于邯郸校区的四大书院进行为其一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

通称“医学院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校址,合288亩,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所在地,包括除药学院外的医学学院。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

占地228176平方米,合342亩,是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以及药学院的所在地。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

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92970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安排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4000人,留学生3000人,现为法学院所在地。

Ⅵ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属于什么学校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同设立,旨在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培育紧缺的艺术设计人才,领军人是退休的市人大主任、市委副书记,曾是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等主要文化地标建设的总负责人。出资单位包括上海本地最大的文化企业,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文新联合报业集团、盛大网络等,不是民办的,只是有社会资金投入,这些集团的一把手都是学院校董事,学院资金充裕,社会资源强大,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多。学校应该属于二本录取范围。

Ⅶ 复旦大学宣传部长是什么级别

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一般同时兼任校党委委员,行政级别是副厅级

Ⅷ 如何看待2015年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形象片抄袭事件

复旦大学为迎接110周年校庆,发布了新版官方宣传片,随后被指涉嫌抄袭,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高度相似。对此,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该片制片人否认抄袭,“创作剧本的过程是独立的。”但此说法遭到更广泛的质疑。

Ⅸ 请问谁都当过复旦的校长啊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前)

校 长 任职时间
校长 马相伯 1905~1906
校长 严 复 1906~1907
监督 夏敬观 1907~1909
监督 高凤谦 1909~1910
校长 马相伯 1910~1912
校长 李登辉 1913~1936.7
代理校长 唐路园 1918
代理校长 郭任远 1924. 7~1925. 3
代理校长 钱新之 1936. 8~1940. 5
校长 吴南轩 1940. 5~1943. 2
校长 章 益 1943. 2~1949. 7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解放后)

张志让(1893-1978) 号季隆,又号季龙,江苏常州人。192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参事、大理院推事、武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判员。 "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他拒绝去南京政府供职,回上海执律师业,积极营救中共党员和革命志士。1936年救国会" 七君子"被捕后,担任"七君子"的首席辩护律师。上海解放后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陈望道(1891-1977) 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任《新青年》编辑,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1921年7 月出席中共一大并当选为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1927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全国人大第四届常委,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第三届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毕生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主编《辞海》,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希德(1921-2000 ) 福建泉州人。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 学数理学系。后留学美s国,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2 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 校长、校长等职,1988年起任复旦大学顾问。1979、1980年 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十三 届中央委员,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 1980 年当选为中国 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1年被选为主席团成员,1988 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专长表面物理和半导体物理 的理论研究。撰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等专著4部。

华中一(1931- ) 江苏无锡人。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物理系。 1952年底随交通大学X光管研究室来复旦大学。历任物理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技术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 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专长电真空物理研究, 1952至1956年参加我国第一只国产医用X光管和高压镇流管的研制, 获得成功。撰有《高真空技术与设备》、《真空技术基础》、《真空技术三十年集》等专著10多部。

杨福家(1936~ ) 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4年获国家级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组织并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国际上重视的研究成果。撰有《原子物理学》、《应用核物理》等专著。

复旦大学历届党委书记

李正文(1908- ) 山东潍县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肄业。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以教授身份先后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夏大学等学校任教。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派李正文为军代表接管复旦大学,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 1952年1月任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10月兼任副校长。1954 年奉调北京,历任高教部政治教育司司长、北京教授讲学团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撰有《党史课是大学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等论文,译有(苏)拉比杜斯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和罗森塔尔的《唯物辩证法》等著作。

杨西光(1915~1989) 安徽芜湖人。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到东北军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西安事变"。1939年调离东北军,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敌军工作部任俘虏管理处主任、教导总团教育长、副政委等职。1949年8月到福建省工作, 历任中共福建省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等职。1954年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后兼副校长。在这期间他是中共上海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59 年任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部长。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候补书记。1978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主持修改并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 从而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当选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

王 零(1918~ ) 安徽潜山人。1937年参加革命,19 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江北游击十八中队指导员、中共盐阜地委、射阳县委委员、常委、五区书记,无锡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中共渤海区地委委员,沾化县委书记等职。1952年起至复旦大学工作,历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副书记等职,同时兼任政治辅导处主任、原子能科学系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副校长。1965年10月被任命为复旦大学代理书记,"文革"结束后,主持复旦大学运动办公室,负责开展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1981年调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夏征农(1904~ ) 原名正和,字子美,笔名征农, 江西新建人。金陵大学、复旦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新建县党部负责人,1928年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1929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秘书,1933年加入"左联",是"左联"后期领导人之一,任《读书生活》、《太白》杂志编辑,《新认识》杂志主编。曾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民运部部长,苏中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78年任复旦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任上海市委常委、书记,还历任上海社联主席,上海文联主席,《辞海》主编,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学代表。著有《征农文艺散论》、《征农文艺创作论》、《征农政论选》等。

盛 华(1913~1997) 江苏仪征人。曾在开封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求学,1935年留学日本仙台帝国大学。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军部服务团社会调查组副组长,苏中三分区敌工科长,三地委敌工部长、城工部长,一地委党校党委书记,华中野战军俘虏军官管理处处长,苏中区党委联络部副部长,华中工委党校教育处长等职。建国后历任苏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华东人事部教育处长,华东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浙江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浙江省科委党组书记、主任,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等。于1957年、1979年两度来复旦工作,历任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第二书记、书记兼副校长等职。

林 克(1923~ ) 原名袁溥,江苏如皋人。1940年从南通中学去新四军抗日军政学校入伍,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军部军法处执法队政治指导员,南通地下党特派员,通如工委副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长、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市长,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书记,1984年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离任后担任上海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著有《高校改革与思想工作》,主编《通向理想之路》(中国社会百思集)等。

钱冬生(1932~ ) 江苏无锡人。 1950年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学习,1952年被学校调出任中国革命史助教,1955至195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中国革命史分班。此后长期在大连工学院担任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学工作,1982年起又从事西方组织行为学的介绍和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党务工作,历任大连工学院系总支书记、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1990 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著有《成功之路》等译著。

程天权(1946- ) 上海人。1970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1980至1983年求学于复旦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法律系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副书记等职,1995年起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著有《中国民法史》、《六部成语注释》、《大清律》等专著和译著,主编《大学生德育丛书》第一辑《大学生生活导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等。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的全国重点大学。复旦大学由马相伯创建于1905年,原名为复旦公学。“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

1911年,辛亥革命如疾风暴雨,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学校本土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

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汉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 ,毕业生共57人。

1912年五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然后教育部立案。但是有了钱还没有用,关键是教学场所,于是迁址李鸿章祠堂。

1913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3月20日,宋教仁被刺。5月3日,上海学界公祭宋教仁。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国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李登辉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

1912年~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著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6年6月,袁世凯帝制失败,羞恨而死。当年国庆,复旦师生兴高采烈,演剧三天。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复旦大学。李登辉先生1917~1937年担任校长。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1918年,李登辉先生去南洋集资了15万,在江湾买了块地,即是今天复旦之基础。

1919年,五四爆发,复旦教师邵力子当时任《民国时报》总编,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传真,立即告知李登辉及复旦同学,成立了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坚持罢课、罢市,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并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使师生们大受鼓舞。

1920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经济学院);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学校初具规模,奠定了以后发展的基础。

1921年,复旦学生为482人,教职员34人。

1923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该年秋,郭任远教授建议设立了心理学院,立志建成中国最好的心理学院。

1924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8年,日寇在济南弄出五三惨案,打死我军民众五千余人,残杀我外交人员蔡公时等17人.复旦同学在默哀完后,无不义愤填膺,自动组织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登辉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出兵抗日。

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组织“义勇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日,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迁至徐家汇附中(今复旦中学),继续上课。

1935年,日寇又制造华北事变,妄图侵吞华北。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上海市政府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请愿。蒋介石打电报给李登辉,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请愿,但是铁轨又被破坏。“我们修。”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国民党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大怒,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警察一人,反诬学生所为。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李登辉校长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上海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警察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上海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面的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下半年,李登辉校长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国学生遭迫害,救亡运动被扼杀。

1937年1月8日,为了贯彻国民党最高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出上海的意图,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拟在太湖流域另觅佳处”。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 荣德生出资购买太湖边土地一千余亩,以促成复旦迁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迁校计划未能实行。

1937年,复旦大学发展为具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的大学。还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复旦大学已成为我国东南的重要学府。

1937年,“八一三”日寇侵沪战争爆发,战火纷飞,复旦学生开学到校极少。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来沪,指示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四所大学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经费无着落而退出。复旦、大夏组织临时联大,分二部分别迁往江西、贵州。

11月12日,上海沦陷。江西一部联大决定内迁贵阳与二部合并,师生长途跋涉,于12月底抵重庆。重庆各界欢迎复旦留在四川。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师生精神振奋,教学认真,生活俭朴,颇有一番新兴气象。同时,复旦于大夏之“临时联合”正式宣告解体。该年复旦大学重庆部有六十多名毕业生。

1938年2月,留沪复旦复课。这年暑假,复旦上海部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罹难师生共七人。全校师生,同声哀悼。由于校舍被炸毁,学校宣告本学期暂告一段落。

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渝校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驻上海租界。李登辉校长宣布学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日文。

1946年8月,复旦大学渝校的师生回到上海。

12月24日夜,北大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30日晚,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游行示威。下午,游行队伍在外滩与十所大专院校、十六所中学同学一起共一万余人,排列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沿南京路进行游行示威。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书》。这场抗议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的标志。

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

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 “国权路血案”发生后,同学罢课,教授罢教,章益校长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

7月5日,李登辉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暗中策划复旦迁校台湾,一千多名师生联合签名反对,这件事揭开了护校和迎接解放斗争的序幕。

1949年,为了做好护校工作,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限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入市区育才中学。国民党军队随即进入学校。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复旦同学立即集合,配合人民解放军,乘汽车进入复旦校园。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复旦大学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成为中国重点大学之一。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建国5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复旦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第一次是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原有的一批应用系科调出,华东地区10余所高校的文、理相关系科并入,是年复旦不仅大大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也集中了江、浙、皖、沪地区一批优秀人才,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教授,均是在院系调整中进复旦的。

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国家在“七五”、“八五”、“九五”计划中,连年把复旦大学纳入重点建设之列,使复旦迅速由文、理两科发展成为包括人文、社会、自然、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成为新中国一所有世界影响的著名学府。

第三次是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医科,学科门类比过去更齐全,综合实力比过去更增强,更具备向世界第一流大学迈进的必要条件。

材料来自复旦大学网站相关介绍

Ⅹ 关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问题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合办的院校,以培养目前紧缺的各类创意设计人才为主。不能简单说它是民办的,其实投资和主办方里大多数是国有单位,包括了上海地区最著名的传媒企业,比如上海文广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但是里面也有社会资金,比如盛大网络。其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前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亲任董事长,各大传媒集团的一把手担任校董,教授中大量来自这些行业,今后学生实习、就业也相对优先。
其文化课考分相当于二本和三本之间。你要报考的两个都是很热门的专业,竞争激烈。播音和主持艺术面试比较严格的,除了普通话标准,还有语音是否悦耳、个人风度形象、应变能力等诸多综合条件。电视编导,当然要考你对电视节目编辑导演的初步感觉了。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招生自主权很大,强调要不拘一格把真正有潜力的专业人才招收进来,你是高一啊,所以这段时间争取一些类似的社会实践机会很重要,比如争取担任学校广播台播音员,担任学校或者更高层级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到所在地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经历,对你进入这个学校的作用是单纯学习书本所无法比拟的。

阅读全文

与复旦大学宣传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教师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811
公司促销活动主持人 浏览:224
工会6月文体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32
数控铣床技能大赛培训方案 浏览:88
电信外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30
dell企业网络营销案例 浏览:597
abc卫生巾营销方案 浏览:798
电子商务大赛课题 浏览:177
跨境电子商务参考文献 浏览:380
山西易货郎电子商务 浏览:453
电商品牌的推广方案ppt 浏览:950
兰考兰美电子商务 浏览:313
网络营销方式知乎 浏览:910
学校综治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89
产科医院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3
电子商务客服用语 浏览:762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 浏览:53
国庆节眼镜店促销活动 浏览:204
开展文明服务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浏览:949
什么产品需要网络营销 浏览:638